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经济解释卷三:受价与觅价(神州增订版)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经济解释卷三:受价与觅价(神州增订版)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9-11 03:2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经济解释卷三:受价与觅价(神州增订版)读后感精选10篇

  《经济解释卷三:受价与觅价(神州增订版)》是一本由张五常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4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解释卷三:受价与觅价(神州增订版)》读后感(一):經濟學學子必看

  “同学们要读得开心,最好能先把卷一《科学需求》与卷二《收入成本》多读一遍。这对两卷有足够掌握。卷三《受价与觅价》是好玩的。那是关于真实世界市场运作,是老人家跑遍街头巷尾收获。读卷三同学们会体会经济学真的可以解释,真的可以推断,真的是一门实证科学。”——张五常

  《经济解释卷三:受价与觅价(神州增订版)》读后感(二):经济学是解释真实世界的运行

  经济学最终研究的是社会竞争规律,供需规律是经济学的基本规律,价格上升,需求下降。资源稀缺,如何竞争?制度决定竞争优胜者,制度决定激励机制,价格,等级或管制?不同制度的费用不同,价高者得,交易费用较低,效率较高,目前来看是优胜,法院独裁在在某种情况下费用也较低。分工使效率提升,在工业中分工效率提升比农业明显,没有交易,分工没有价值。如何提高效率,经济更快发展?更好的分工,更低的交易费用。

  《经济解释卷三:受价与觅价(神州增订版)》读后感(三):理解卷二与卷三的关键

  原则上,所有上头成本可以通过合约处理而变为直接成本,倒转过来也对。转自《经济解释》卷三[受价与觅价]之后记,我认为这是理解卷二与卷三的关键点,值得反复思考回味。后记中,五常教授给我们后辈们留下了一个继续完善生产理论任务学生们可不要错过了。

  “如果同学们发觉我正在大修的《经济解释》与十年前写下的有好些不同之处,那主要是今天我能更深入地从租值消散的角度看交易费用。这让我把有解释力的经济理论结构从头再想,这里那里有了新的变化思想上少了一点沙石很多老问题都有一点不同的看法。”

  《经济解释卷三:受价与觅价(神州增订版)》读后感(四):經濟學聖經吖

  政府干預經濟有兩大理論基礎。其一為所謂的微觀經濟的所謂的“市場失靈”;其二為所謂的宏觀的凱恩斯的以其消費函數為基礎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這兩大理論已被張老頭華麗推翻。說過了,【經濟學沒有市場失靈這回事】不是市場會失靈,是經濟學者的腦袋失靈了。凱恩斯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則從頭錯到腳。

  凡舉市場失靈之論者,以為有“壟斷造成deadweight loss而無效”、“外部性”、”公共資源無市場而失靈“等之謬。老頭在卷三《受價與覓價》章六刀起刀落,修正了關於壟斷無效率之謬,于卷四《制度的選擇》(博客連載中)章一大談了外部性的胡鬧,在卷一《科學說需求》處理了共用品問題,功力深厚令人望塵莫及!

  可以這樣說吧,有張老頭一半的功力,都是頂級經濟學家了!

  《经济解释卷三:受价与觅价(神州增订版)》读后感(五):經濟學本質

  主流/新古典經濟學錯漏百出,張五常悉數修正革新,讓經濟學真正成為一門實證科學。多虧此公,我得以領略經濟學之精要,對經濟學的理解一日千里,不再懷疑經濟學的科學解釋力。此公乃三百載以來經濟學家之絕頂無疑。

  經濟學本質

  經濟學歸結為“價格理論”。“價格理論”歸結為“需求定律”。價格理論即“選擇理論”。 經濟學是研究人類行為及社會現象的科學,而人類的任何行為都是一種選擇,有選擇便有(機會)成本。成本是最高的代價。描述成本變化導致的行為變化便是需求定律。

  需求定律是說:【在其他局限不變的情況下,當人們為獲一物所要付出之代價(價格)下降,人們對該物之需求量必上升,毫無例外。】可能有讀者想到了“吉芬反論”。 In fact,吉芬品只可能存在于理論中和魯濱遜一人世界。越貴越買的吉芬品無法在市場上交易,社會競爭會把吉芬品淘汰!即使吉芬品真的存在,也要排除在經濟學之外,因為吉芬品違背了經濟學的基本假設--自私的假設,進而廢掉經濟學。還有些教材、專著大談非理性經濟學,,可笑之極也~

  由此可見,經濟學理論不難,但處理不易世事複雜,局限千變萬化。因此,經濟學的關鍵及困難在於局限的處理。把所有的局限轉變闡釋為價格或代價的轉變,把所有約束競爭行為的安排處理為合約安排。經濟學的實驗室是真實的世界。局限轉變是真實世界的事,因而世事要知道得多。無法在象牙塔里透徹掌握經濟學。

  自私的詮釋

  1、經濟學沒有無效率這回事

  自私指人們會在局限下爭取效益最大化。因而經濟學沒有“無效率=市場失靈”這回事。因為“無效率/市場失靈”是說在局限下,人們本可以爭取利益最大化卻沒有爭取。

  例如教科書說壟斷造成deadweight loss而無效率。死三角的存在是說消費者與生產者皆有利可圖而不圖。Is it possible? Impossible! 這違背了經濟學自私的假設,違背了人性,不可能出現。

  死三角存在的隱含前提:只賣一個價,不限量。

  榨取盈余方法有兩大類:沿著消費者的需求曲線榨取盈余或沿著生產者的邊際成本曲線提升擠迫。任一方法都能消除死三角。詳見卷三《受價與覓價》

  無數經濟學家之所以大言不慚地談“無效率”,主要是因為他們漠視了一些局限,其中最重要的被漠視的局限是【交易(制度)費用】。新古典經濟學的尷尬可見一斑。

  2、 自私的假設是否真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基於自私假設的理論能解釋人類行為。若人沒有在局限在爭取效益最大化,在競爭下會被淘汰。

  3、 私有產權的選擇是自私的含義。若人的自私本性不變,取消私有產權的結果便是民不聊生!私有產權的清楚界定是價格準則成立的前提,【因而價格準則的成立也是自私的含義了】。

  4、 自私帶來利,也帶來害。其利必大於害,否則人類早已滅亡。因自私,稀缺而引致競爭,競爭有約束,約束的競爭是合約安排。市價是唯一不會導致租值消散的競爭機制。但若決定市價的交易費用過大,私有制度下也會有非市場決策。私有產權界定得越清楚,非市場決策越難導致重大分配轉變,對社會之害越低。

  經濟學歸結為需求定律

  需求定律之價:經濟學的局限條件【稀缺-競爭-產權-合約-交易費用-成本-代价-價格】同義,故可歸為需求定律的價格局限。沒有稀缺便無競爭,產權决定竞争胜负游戏规则;资源使用的競爭一定要有约束,否则人类会灭亡,这些约束便是合約安排,故产权是一种约束竞争的合约安排。合約的制定需要交易费用(制度费用)。交易費用是成本,成本是價格(代价),故這幾個局限邏輯上同義。

  需求定律之量:兩角度。一是意圖之物,反映人們主觀上對某物或行為的意願程度;二是“有質”之量和“委託”之量的劃分,使質的問題可以轉化為量的問題來處理。

  小結:

  經濟學歸結為需求曲綫向右下方傾斜,原因是:

  1、需求曲綫向右下方傾斜包含了自私的假設,因為需求曲綫的形狀本身便是根據局限下爭取效益最大化的假設得來的。

  2、局限條件可以轉變詮釋為需求定律的價格。

  3、只要知道局限的邊際轉變,加上需求定律,便可解釋小到小販的討價還價行為大到宏觀經濟制度的運行變遷。經濟學的困難,在於局限的考察、掌握、量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