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寂静之道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寂静之道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9-21 04:5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寂静之道读后感精选10篇

  《寂静之道》是一本由希阿荣博堪布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8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寂静之道》读后感(一):涅槃寂静!!!

  曾经堪布的那本《次第花开》,让我们听到了心灵花开的声音;在当当网上预定了这本《寂静之道》,尽管还没有收到成书,但已经能够感受到这其中蕴含的佛法力量

  涅槃寂静,渴望你我的心灵都能够走上这样的寂静之道!

  《寂静之道》读后感(二):很不错

  第个章节都是一篇篇小幅的文字组成,类似微博一般,对于现在不怎么喜欢大段阅读习惯年轻人来说,还是比较适应的。书中使用大量的篇幅论述了共同前行重要性、加行的重要性、菩萨心的重要性,上师的重要性及信心问题,对于空性方面的论述,笔墨并不多。而附录中的《问与答》虽然所举问题不多,但都是现在知识分子比较常用的对于佛教的误解反驳内容,比较有针对性。而全书个人觉得比较深刻的是附录中《生命这出戏》这个内容,文章短短八个部分,但连成一体,非常的朗朗上口,看起来很有味道,看的时候就比较舒服

  《寂静之道》读后感(三):“什么是我需要的,什么是我想要的”~

  有的人居无定所的过着安宁日子

  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

  我们是一群搭载时间之车的乘客

  疾驶在生命的单行线上

  无法减速,不能回头

  悲喜聚散成败

  像路边的花草一闪而过

  生活是一场没有彩排的现场直播

  演成什么样都是自己担当

  生命这出戏,短暂而无法重来

  我们的人生因而要过的有意义

  ——《寂静之道》

  每日清晨睁开眼睛的瞬间,据说是人最真实状态。那时的你是什么样的心态?够平静吗?其实平凡是生活的常态,平静是生活的心态。而生活的追求过程中,多度的强调我们要快乐,新年快乐、新婚快乐……被祝福最多的就是要快乐。快乐与痛苦人生常态,不用一直强调,它始终是一种情绪。也因此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更需要明白的是平凡、平衡、平静……

  读过这本书,想与朋友们分享李连杰在开讲了当中的视频,时间不长,15分钟,你可以上网搜索当期,但值得您仔细品味,甚至可以反复很多遍听听别人的人生感悟看看自己的内心感触。这也是我非常认同的“在失衡的快时代寻求平衡的道理”。“感恩,承担,分享”,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人生一辈子都需要别人的帮忙,你必须学会感恩;生活中需要根据不同时间的角色学会承担,承担我们应尽的责任;最终就是分享,是一种美德,其实也是另一种感恩。

  “什么是我需要的,什么是我想要的”~

  《寂静之道》读后感(四):寂静之道

  1.佛陀说,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人们对自身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没有认识事物依赖各种内在和外在的条件刹那生灭,不是固有和恒常不变的,佛教里称之为“无我”和“无常”。

  2.一切痛苦都来自于自己的执着,如果有人让我们痛苦,我们首先应该检视的是自己。

  3.舍弃今生的真正含义是舍弃得、失、毁、誉、称、讥、苦、乐这世间八法。不惜求安逸富足、被赞美、被关注,不惧怕磨难挫折、被诋毁、被忽视。宠辱不惊安贫乐道

  4.佛教徒决心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亲密相处有两层含义:一是诚实地觉察自己身、口、意的所有活动,二是柔和对待自己。

  5.我们排斥他人什么,实际上正反映出我们排斥自己什么。如果你认为别人不会理解你,说明根本不想去理解别人;如果你讨厌别人贫穷,说明你害怕自己贫穷;如果你排斥别人的浅薄狭隘冷漠,说明你不想面对自己身上的这些东西。所以,我们只有不排斥别人才接受自己。

  6.既是有缘做一家人,就彼此珍惜尊重,不要试图用贪爱去束缚对方,由爱生怨、有怨生恨,枉自荒废珍宝人生。

  《寂静之道》读后感(五):读寂静之道

  旅行中去拜访了海明威的家,站在他的庭院里,听导游说他如何和第二任妻子相亲相爱,两个人建立爱巢开始想着在后院建一个游泳池,可是因为太贵而作罢。后来他去了法国,在那里有了新的际遇并和另一个女人擦出了爱的火花。回来时发现妻子已经花了两万美金把游泳池建好了作为报复。他勃然大怒扔出一个分币,喊道这是我最后一分钱,你把它拿走吧!她把那个分币捡起来,并镶在了地上。离婚后她开派对指着地上的分币对别人洋洋得意地说,任凭他结多少次婚,我是唯一那个花光他最后一分钱的女人

  她这么说的时候真正因为报复而快乐吗?他离开以后,她独自居住在这个有那么多美好回忆地方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会痛苦么。我想起这次旅行途中看完的这本书。

  书中说原来我们以为的痛苦都是来自于我们以为的快乐

  相聚是快乐的,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相聚的快乐里隐含着分离的痛苦;

  恋爱是快乐的,而相爱容易相处难,恋爱得快乐里隐含着争吵、猜忌、怨恨的痛苦;

  年轻貌美是快乐的,只是岁月无情催人老,年轻的快乐里隐含着衰老的痛苦;

  为人父母是快乐的,可把较小脆弱的生命抚养成人,要付出多少精力提心吊胆、不寝不食,这其中又有多少辛苦

  升职加薪是快乐的,不过压力焦虑也随之升级……

  不管我们做的好或不好,这些都会出现生命中

  时间飞逝。 我们是一群搭载时间之车的乘客,疾驶在生命的单行线上。无法减速,不能回头。 悲喜,聚散,成败,像路边的花草,一闪而过。 一切的精力和感受,都径自往身后狂奔而去;我们却是径自前行。

  上周闺蜜和我说起伊利诺伊中国留学生失踪的事情,我沉默了一下说,“所以平时要多做好事。。。” 闺蜜:无语。。。我:“只有光明才能对抗黑暗好吗。让你做好事是种下善因。”

  想到这世界本身是不完美的,每天都有恶行发生佛经中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称为娑婆世界,意思是能忍受缺憾的世界。在快乐痛苦交织短暂人生里,哪怕为这个婆娑世界留下一点点善的种子,也是有意义的。

  《寂静之道》读后感(六):《寂静之道》:幸福源自内心安

  (发表于《中国环境报》2014.10.30)

  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在科技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似乎也要面临一个可能会“越来越糟”的未来资源趋于枯竭,气候愈加诡异……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的困境?我们又该如何行事,才能挽回这“并不乐观“的危局呢?

  《寂静之道》是一本佛理书。它以语录体的形式,呈现了作者希阿荣博堪布对现代人困惑烦恼所作的开示,从一个佛法修行人角度解读该人应该如何对待宝贵而短暂的生命,以及如何与这个世界和睦相处

  关于作者希阿荣博堪布,对佛教感兴趣的读者或许会有所耳闻。他生于四川甘孜德格县,是当今藏传佛教宁玛派最伟大的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仁波切颇具影响力弟子之一。近二十余年以来,他不辞辛劳地赴海内外各地弘扬佛法,发起、组织规模宏大的放生和其他各类共修活动,以正式授课、现场开示、发表文章等多种形式接引、指导佛教弟子闻思修持佛法, 深受海内外佛子的尊敬喜爱

  由于始终致力于佛法的推广普及,以及如何以佛理关照现代人的生活,因此在《寂静之道》中,作者更多地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有关如何在现世“修行”,是作者探讨重点,而其中自然也不乏有关“人与自然”的思考

  “众生平等”是佛法中为人们所熟知的观念,其中自然隐含着对人类自然界地位的阐释。尽管由于“生命的奇迹”,人类站在了所谓的“食物顶端”,然而事实上,即使是顶端,也需要依托于环境的存在才能成立也就是说,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其实也是对自身的戕害。而在《寂静之道》中,作者的言语朴实,读来总有种“平心静气”却颇具力度况味,“如果继续破坏生态的话,将来再怎样后悔可能也无法补救”、“使娑婆世界显现为清净佛国,是佛教徒的责任”。

  那么,说此为“佛教徒”的责任,是否意味着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便可以不必承担呢?其实人生在世,无论怎样认定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都要有自己所坚持的“底线”——最低限度的“善良”。而在希阿荣博堪布的眼中,“善良”被定义为“没有伤害之心”。更确切地说,“一切外境只是自心的显现,心清净,外境自然清净”。而你展现的对外物的善良,其实也是对自己的成全和爱。反之的“自戕之路”,显然是一种不够明智选择

  如此,我们其实可以延展开来。事实上,如果对外物的善良是对自己的关照,那么主动地关照这个世界,呵护我们的家园,则是对自我境界提升。在这本书中,希阿荣博堪布还特别谈到了“放生”的话题,“在行放生等善业后,一定要为所有的众生回向功德。”其实近年来,有关“放生”活动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但其中不在少数却因“流于形式”而演变闹剧。佛家强调的“心诚”,其实也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事例。“放生”之事,并不是为了成全个人,而是为了“众生”的功德。一切修为亦是如此,只有当你善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才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事实上,人因局限而标记自己的存在,但人的进步,却总要依赖对局限的克服。发展到今天,物质文明极大丰富,让人们的外在局限逐渐消失:跑不快可以有汽车代步,体力不足却可以借由武器实现征服……然而另一方面,人在精神层面的愈加匮乏,折射出的是由于物质丰富而释放的欲念,仿若“作茧自缚”般,进一步在精神上加剧了人们的局限。佛家讲求“不执意”,却也要求徒众精进,“以欢喜坚持不懈地行持善法”。这其实暗含了对人生意义解答,即虽然世事无常,但精神层面的提升,却能造就永恒

  这样说来,有关幸福的秘密,显然已“昭然若揭”。“修行不易,难就难在要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但一旦一心选择精进,你终将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安宁的幸福之路。

  《寂静之道》读后感(七):生命这出戏

  那晚

  从公司走出到街道

  伸手拦下一辆出租车

  上车

  说出目的地

  如此习惯而又顺畅的一幕

  而今天的司机师傅打破了这个秩序

  “刚下班?”

  “是啊……”

  “这么晚了才下班啊,你们图什么呢?”

  “您这不还没下班呢么。”

  “我们跟你们不一样,我们高兴了就出来转转,不想拉活了就回家歇着,你们哪儿有我们自由

  “……”

  “刚才广播里还放,说现在的年轻人,月薪1W3才算有安全感,我就不明白了,你们的安全感怎么就那么贵?!”

  “1W3?差不多吧,如果是我,可能也会是这个数吧……”

  “你们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如果说买房子是刚性需求,那还有点道理,可是一个月1W3买房子也够了啊,你们不安全的是什么呢?

  有了房子还想要更大的房子,有了车还想要更好的车,其实你们的不快乐都是因为你们想要的更多”

  ……

  我还能说什么呢,因为当这话从一个六十多岁的出租车司机师傅嘴里说出来,是多么的戏剧性

  说它戏剧性,只是因为,我一直以为我赚的越多会越快乐,我顶着越高的title会越快乐,我拥有的越多会越快乐,而慢慢我们其实都知道了,这些都是错的……

  司机师傅说她每天过的都很幸福,房子不大,但是要真让她搬到百十多平米的房子中还真不一定愿意,那么大的房子就几口人,不空的慌么……

  那晚

  转动钥匙

  换下衣服

  拿出了这本书

  寂静之道

  看到的第一句便是

  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

  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

  ……

  这是第二次看希阿荣博堪布的书了

  比起上一本的次第花开

  这一本似乎更适合所谓忙碌都市人去读

  每一段话都可独立来看

  都可以作为引导我去琢磨人生归处的一条小径

  原来我们以为的痛苦都是来自于我们以为的快乐

  相聚是快乐的,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相聚的快乐里隐含着分离的痛苦;

  恋爱是快乐的,而相爱容易相处难,恋爱得快乐里隐含着争吵、猜忌、怨恨的痛苦;

  年轻貌美是快乐的,只是岁月无情催人老,年轻的快乐里隐含着衰老的痛苦;

  为人父母是快乐的,可把较小脆弱的生命抚养成人,要付出多少精力,提心吊胆、不寝不食,这其中又有多少辛苦;

  升职加薪是快乐的,不过压力和焦虑也随之升级……

  仔细思量,生活里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然而,人生就是充满了痛苦,就像充满了缺憾,烦恼无尽的纠缠,但这就是生活……

  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不欲临,无论贫富强弱,所有人都无可避免要经历这八种痛苦。各种各样粗劣的、细微的、强烈的、温和的痛苦伴随着我们短暂的一生,你也可以把它们称为压抑、孤独、怨恨、哀愁、恐惧、贫穷……这些东西无论我们现在做的好或不好都会出现在生命中。

  这就是人生,我们都意识到却无法完全躲避的痛苦的人生……

  在寂静之道中,我看到了这样的一段话:

  人们对痛苦通常持四种态度:有人希望痛苦尽快结束,以为眼下的痛苦结束了今后就会一直幸福;有人在痛苦的同时不忘享乐,痛苦并快乐着;有人虽然不再惧怕痛苦,但痛苦妨碍了他的修行;有人拥抱痛苦,在痛苦中找到了通向自由的路途。

  通向自由的路途!

  通向自由的路途!!

  通向自由的路途!!!

  我们不是都像自由么?

  我们不是都像放弃一切去浪迹天涯去相忘江湖么?

  我们不是都像不用再承受这些不得不承受的痛苦然后痛痛快快的享受各种理想中的美好生活么?

  然而

  我们也知道

  没有哪一种生活是完美的

  我们都是走在一条路上

  一条铺满痛苦的路上

  好在

  我们也可以选择走在这样的一条路上

  一条拥抱或者享受痛苦的路上

  一条寂静、悠然的路上……

  只是

  想要走在这样的路上

  我们需要一点指引

  也需要拥有希望

  也许

  你也会像我一样

  还会需要这样一本

  《寂静之道》……

  再引用这里的一段话最为结束吧

  生活是一场没有彩排的现场直播,演成什么样都是自己担当,生命这出戏,短暂而无法重来,我们的人生因而要过的有意义……

  我们的人生

  因而要过的更有意义……

  《寂静之道》读后感(八):【笔记】由戒入定,由定生慧

  4p 物质会对人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关键是人心在作怪。烦恼多,是因为物质条件改善后内心执着的东西更多了。内心空虚也是因为物质丰富后有更多逃避痛苦的选择,人们可以更频繁地变换安慰的方式,结果便更频繁地感受到不满足和挫败。

  12p 身在轮回中,却追求圆满,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迷惑。六道中的痛苦无量无边,没有任何地方能让我们真正获得快乐,轮回的本质就是痛苦,就是充满缺憾。烦恼无尽的纠缠,这就是生活。所谓裟婆世界,就是能拥抱缺憾的世界。

  18p 无我无常:一切的痛苦都来自于自己的执着,如果有人让我们痛苦,我们首先应该检视的是自己。

  28p 如果不把快乐一味寄托于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带来的刺激,那么快乐的感受是可以延长、扩大的。

  38p 皈依不是修行的起点,它是整个修行。皈依让我们无惧地面对生命中的一切,不再寻求慰籍、寄托、照顾,除了切实地经验当下,不再企图另寻出路。修行让我们不再自欺,积极面对日常琐事,次第而行,平凡而具体,改变对自己、其他众生、世界、生活的态度。

  39p 学佛是用来观察自己,不是用来观察别人,一切外境只是自心的显现,心清净,外境自然清净。

  56p 世俗的事只要不停下来,永远不会结束。与世无争不是做做样子,是真心觉得这世间的五光十色没什么好。

  61p 琢磨自己是悲观主义还是乐观主义毫无意义,唯一该做的事情不是贴标签,而是放下执着。 —放下对某些人、某些事、某种经历。

  64p 舍世出离是让我们断除对财富或世间的贪著,而不是让我们甘守寂寞贫穷。内心的渴望只要不成为执着,而是能让我们对出离心无旁骛、精进不懈,就是修行。

  96p 亲密的人之间往往有太多执着,以至于贪爱而束缚对方。对亲密的人,我们不缺少爱,而是缺少宽容和放松。

  100p 痛苦能让我们放下骄傲,看到自己的脆弱,并透过自己的感受,体念到他人的恐惧、伤痛和烦忧。所以在经历痛苦时,努力保持住觉察,看到情绪的变化,看到自己的反应,看到怨恨与惊慌,同事尽量把心敞开,让自己暴露在痛苦中,让强烈的感受去瓦解心里根深蒂固的观念和习惯。

  114p 轮回是一种惯性,不断改变习惯能让那股巨大的惯性慢慢停下来。遇到情况不立即被情绪淹没,而是看看自己的反应,这就是改变。

  124p 懊悔总是跟疑虑相提并论。

  145p 教言可以通过文字流传下来,但真谛只存在于上师的心里。它的传承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以心传心。

  192p 道次第:先理解教义,然后求行解相对应,再至证悟,不可稍有知解便以为证悟了。特别对初学者来说,闻思修交替进行极为必要。只有牢牢记住所有细节、反复串习,才能巩固保持我们微弱的体会和觉受,继而激发对实相的证悟。

  202p 别人骗你是小骗,自己骗自己才是大骗。

  234p 在上师面前,没有自我的立足之地。只有当你放下成见、伪装和算计,不再牵挂、焦虑和希求,你的心才能真正敞开。只有到这时,你才有可能去接收上师一直在试图传递给你的信息。

  297p 我们是一群搭载时间之车的乘客,疾驶在生命的单行线上。无法减速,不能回头;改往修来,洗心易行。

  306p 经历苦难的意义不在于经历本身,而在于启发我们对生命的思考。集谛苦谛的目的正是引导我们去观察生命的苦难缺憾,了解其表现和成因,从而生起信心和勇气去实践对生命更广、更深层面的探索,实现生命的升华。

  306p 在佛教里,执着是执幻为实;精进是以欢喜心坚持不懈地行持善法。

  318p 作为初学者,不到等到心完全安静下来再去念佛,那样的话,你很难有机会开始念佛,相反,你应该通过念佛使心安静下来。心里越乱的时候,越要果断地提起佛号、心咒(心的守护者),把散乱、四处攀缘的心收回来。通过长期耐心的训练,我们就能慢慢习惯把也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持诵上,即使在嘈杂混乱的环境中,内心的专注和宁静也不易受到影响。

  320p 修行不易,难就难在要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修行是断恶扬善,纠正会给我们带来痛苦的身口意行为,积累智慧和福报资粮,走向解脱,并最终成就佛果。

  324p 避免矛盾冲突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从基本人性出发去与人交往、沟通。在宗教、性别、职业、社会地位等等不同的背后,大家都是人,都希望被理解、被关怀,都希求快乐,不想遭受痛苦。没有内心的开放和悲悯,我们无法突破自身的局限,也很难切实地利益有情。

  326p 你相信佛陀的教法揭示宇宙生命的真相,并不等于你能立即理解并见到这个真相,你需要通过反复的闻思、提问、辨析、验证去启发自性智慧,使之流露显发出来。

  337p 我们生命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局限性。我们每个念头、一言一行、都被无数条件因素限制、影响、塑造着。无一不是条件的产物。轮回中的生命,没有真正的自由可言。

  《寂静之道》读后感(九):做幸福的驾驭者

  前些日子因为一些烦心事而夜夜不能安睡于温床。于是果断了选择了远足的旅行去抚平内心的烦躁与创伤。因为想为心灵寻找一份安宁的归宿,于是带着这本《寂静之道》一路阅读,“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不欲临,无论贫富强弱,所有人都无可避免的要经历这八种痛苦。”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心中顿时有了些许的释然,面对这个世界本身就不完美,难道我们非要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中去追求完美吗?会有结果吗?

  世界每天都在不停重复的变化着,世间的人们也都在经历着不停的轮回煎熬。我们自以为自己博学多才,经验丰富的同时是否又深刻的理解到了呢?经历过一些事情过后,我发现很多自以为很熟知的道理我们都知道,但是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否能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呢?不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道理我们都明白,但是放在你身上,你能做到吗?

  忙碌的生活中我们都缺乏一种叫“安全感”的东西,有些的人的安全感来源于亲情,有些人的安全感来源于爱情,有些人的安全感来源于金钱,有些人的安全感来源某些物质,比如一双鞋,一个昂贵的包包,一身漂亮的衣服。但是这所有的一切都会消失,家人会一个个的离开你,爱情的不确定性也会让你身心俱疲,有再多的钱也会一夜之间变成穷光蛋,物质就更不用说了,所有的东西都有用旧用坏的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是靠不住,或者说都是“无常”的。我们生来的执着会迷失我们的双眼,我们越是想依靠这些东西就越是抓不住,于是我们就有了痛苦。

  俗话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当年明月曾经在自己的作品《明朝那些事儿》后记中写到:

  “很多人问,为什么看历史;很多人回答,以史为鉴。”

  “现在我来告诉你,以史为鉴,是不可能的。”

  “因为我发现,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变化,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错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

  曾经读到这一段的时候不太明白为什么我们懂得了那么多,还是会犯错,难道就不能避免吗?一直到前段时间读到希阿荣博堪布《寂静之道》方才知晓原来这就是书中说的“轮回”。

  “一切痛苦都来自于自己的执着,如果有人让我们痛苦,我们首先应该检视的是自己。”

  许多人觉得爱情是一场战争,不是你赢就是我输,首先我就不同意这个观点。凡是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和是与非。只是立场的差距问题。当一场爱情即将走到终点,而我们也深知这个终点即将来临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死死的抓住不放,总觉得失去了我们失去原本一切。其实,我们何不正确的来看待这个问题呢?爱情就像是捏在手里的一根针,你捏得越紧扎得你就越疼。何不松开手,放下呢?也许你会失去一段原本曾经完美的感情,也许你会失去你现在所拥有的财富和地位,但是你得到了什么?释然!

  释然得解脱啊。当你明白人生的无常你就会明白这一切是你毕竟的路。我们总是要在一些事情中学着去成长和面对。经历得多了,就越知道无常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于是便学会了放下和舍弃。输了吗?没有!你生命中增添了一些美好的回忆,当然,如果迟迟放不下的话,也许增加只是一些痛苦的回忆罢了。造成痛苦的根源不是无常,只是对无常的恐惧。所以,希阿荣博堪布《寂静之道》在书中说“克服这种恐惧有两个办法,一时熟悉无常,二是了解恐惧的原因”。

  “世上没有无因无缘的事,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因果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果关系很好理解,就想快乐必定伴随着痛苦一样。爱情甜蜜快乐吗?快乐!但是谁天天都只能在爱情中体验到快乐?在爱情中我们会愤怒,会争吵,这些都会让我们痛苦。工作上的晋升快乐吗?快乐!但是伴随着我们的是延长的工作时间,需要思考的工作问题更多。当你对别人微笑,别人也会报之以微笑,这就是因果。你会发现所有的矛盾在激化的过程中都是有因果关系的。当你愤怒的表达自己的时候,对方也会回之一愤怒。所以说我们要明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其实也是因果关系的重复。

  “短暂而无法重来,我们的人生因而要过得有意义。”

  许多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看到别人找了一份好工作,自己就开始羡慕;看到别人很有钱,于是自己拼命挣钱;看到别人讨了一个漂亮的老婆,于是放弃自己现有的去讨一个漂亮的老婆。你试问过你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吗?这份工作是你想要的吗?挣这么多钱你觉得快乐吗?漂亮老婆真的比以前的那个好很多吗?凡事都讲求适合!这些执着的追求源于人们的执着和贪恋。因此,到懂得适可而止,知足常乐是多么的重要。

  身边有一对夫妻,三十来岁,两人再北京打拼了许多年,有了自己的房子,工作稳定,在朋友的严重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小康生活了。他们过得幸福且安稳,于是他们开始思考,这样的人生有意义吗?经过一番思考过后,他们果断的选择了卖掉北京的房子去云南开了一个小客栈。曾经一度我不能理解。于是询问朋友,这么做的意义在哪里?

  朋友告诉我说,人生是无常变化的,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我们之间的生活和感情也会受到周遭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得越来越麻木。我们希望去过一些有意义的生活。虽然我们的决定很突然,但是我们可以为了两个人共同的理想去创造,看着客栈一天一天的开起来了,我们内心无比欢欣。我们喜欢交朋友,客栈满足了我们的需求,我们可以认识来自天南海北的人。我们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自己支配,看看书,种种花,养养小动物。不用在北京每天呼吸着这污浊的空气焦虑着每天的繁忙。生活不就是工作、爱情和时间吗?我们的爱情甜蜜,客栈就是我们的工作,还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自己支配,这就是我们生活,我们可以去体验很多没有体验过的事情,不用每天去朝九晚五的去挤地铁挤公交。我们觉得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平淡和安稳。

  希阿荣博堪布在《寂静之道》中说:幸福源于内心的安宁。阅读了这本书之后,让我知道了,只要我们明白世界的轮回和生命的无常以及事物的因果,我们便能更好的寻找到一份属于自己内心的那份宁静。不过分的执着追求,懂得适时的放手,这样我们便能快乐一些,更快乐一些。

  努力,做幸福的驾驭者,而不是幸福的奴役者。

  《寂静之道》读后感(十):附录四 生命这出戏

  一

  时间飞逝。

  我们是一群搭载时间之车的乘客,疾驶在生命的单行线上。无法减速,不能回头。

  悲喜,聚散,成败,像路边的花草,一闪而过。

  一切的经历和感受,都径自往身后狂奔而去;我们却是径自前行。很奇妙,人们以为自己是与生活同行,而原来只是擦肩而过。

  生活是一场没有彩排的现场直播。演成什么样都是自己担当。演好了,皆大欢喜。演坏了,也不可以叫停,不可以重来,换个场景,换副扮相,甚至换一个角色,换一个剧组,接着前面的线索,还得往下演。

  可这是怎样的一个舞台呢?不同的剧组,不同的故事,同台献艺,全是直播。彼此影响,相互客串,又各行其是,各自连续,以致无穷。

  演员们说话、做事、演绎与其他人物的关系,都需很小心,要演好自己的戏,又不妨碍他人演戏。

  佛教的修行者随时保持觉察,看护自己的身心活动,反省自己言行背后的动机,珍惜与他人、与其他生命之间的种种缘起,是因为我们知道,生命这出戏,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短暂而无法重来,我们的人生因而要过得有意义。

  二

  这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行为背后的动力是什么?为利?为名?为感情?为物质?为精神?

  仔细看看这些动机的背后,还有一个根本的共同的动机,那就是为了安乐。

  安乐还有许多名字,代表它不同的侧面和程度,比如:快乐、幸福、享受、乐趣、舒适、喜悦、宁静、满足、安全……

  安乐主要是内心的感受,它在心里,不在身外,所以内心如果不快乐、不满足,外境再美妙再丰富,也很难感到愉悦、富足;而一颗宁静柔和的心,在贫乏艰难的环境中,也能生出喜悦、自在。

  倒不是说物资越贫乏,内心就必定越安乐,物质生活丰富就必定让人痛苦。这其实还是认为安乐与否完全由外在的物质决定,只不过与常人的思维相反,认为物资越少越快乐。

  多数人却是走入另一个极端,认为安乐就在于物质的积累、财富的增加,占有、享用的资源越多,就必定越幸福快乐。现代社会的人们毫无顾忌地竞争、攫取物质以及各种资源,忙于追逐名利,他们认为这些东西本身带有快乐的属性,能自然给人带来安全感、幸福感。有些人过分投入地竞争、追逐,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是追求幸福安乐,慢慢地,把手段当成了目的,相信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与人竞争、囤积名利。如果有一天,没有比较,也无须抢夺了,便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一个人的价值往往取决于他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然而,人之为人的价值和意义,远比创造财富宽广、深刻。人活着,除了积累和占有外,还有很多事值得去做。

  那么,安乐与物质无关吗?不是的,至少对一般人而言,完全摒弃物质而讲安乐,是不可能的。月称菩萨在《入中论》里讲到,大乘佛教六度波罗蜜首先是布施,其中包括财物布施,原因就是物质基础对安乐来说是重要的,布施无疑能给对方带来安适快乐,同时布施也让自己感到快乐满足,并给自己积累福报。

  物质的确能解决不少问题,只是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仅靠物质手段是难以解决的。

  人,除了物质生活外,还需要有精神生活,去抒发情绪、陶冶性情,通过精神的修养和升华,获得内心持久的喜悦宁静。

  在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保障之后,我们仅再需要一颗受过训练的心,就能得到安乐。

  三

  既然大家都目标明确,为了安乐,何以还是有很多人成心要受苦一样,眼睁睁直奔一个个痛苦而去呢?

  佛陀初转法轮主要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因为人们误把痛苦当成快乐,跟在痛苦后面追,还以为是在追快乐。其次,人们不知道怎样才能真正远离痛苦忧恼,获得安乐,现用的那一套方法适得其反,用制造痛苦的办法去追求快乐,当然不会有结果。

  佛教所讲的“苦”不仅包括剧烈粗大、毋庸置疑的痛苦、灾难、伤害,还泛指一切的忧恼、缺憾、局限。如此,人生所有的经历似乎都包含在苦的范畴之内了。自有生命便有忧患。老病别离、冤家相见、所求不得之苦自不待言,即便是快乐,也没有不最终变成忧恼、惋惜或惆怅的。

  轮回中任何的生命形态都不离苦的本质。快乐不是没有,却短暂而趋于表面,就像在一碗汤药里加入一小片包着糖衣的药丸,那微不足道的甜味根本冲淡不了整碗药的苦涩。

  我们经历的苦源自于烦恼和业。

  这里所说的烦恼主要是指贪婪、嗔恨、嫉妒等会给自他身心带来伤害的情绪。

  业是指过去的行为。从长远来说会带来快乐的行为,称为善业;长远来看会带来痛苦的行为,称为恶业。行为的后果不仅要看眼前,更重要是看长远的影响。比如贪婪会让人暂时感到满足,但长期来看,贪婪带来的是永无止境的不满足感和不安全感,内心难得安宁。再比如,修行过程中我们毫无疑问是要吃苦、受委屈的,但这长远来说有助于解脱轮回的痛苦。

  想象一下,每天从早到晚,我们会有多少念头,多少身体的行为。由此类推,我们一生以及过往的生生世世,又会有多少身心的行为。这些行为,每一个,真真切切是每一个,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后果又成为因,因再结果。因因果果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形态,不同的生活际遇。

  业(即行为)的力量有强有弱。强大的业决定一期生命的主要特征,比如投生在轮回六道中的哪一道,寿命长短等等。力量不是那么强大的业,则绘制出生命的各种细节,比如美丑、才艺、贫富、健康、疾病等等。

  通常来说,具足四项条件的业力量会比较强大,也就是说一个行为有明确的意图、明确的对象、采取了实质的行动并实现预期的结果。以杀生为例,如果有杀生的意图,有明确的杀害对象,采取了杀的行动并确实杀死了对方,那么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杀业,需要完整感受杀生的果报。

  即使四项条件具足,意图、对象的差异,也会极大地影响业的力量。意图、对象,在佛教中称为发心和对境。同样的行为,发心不同或对境不同,其果报会很不相同。

  佛经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阿难尊者向佛陀供养了一碗粥,佛陀随即拨了半碗粥给过来乞食的狗吃。过后,佛陀问阿难:是你供养佛的功德大,还是我布施狗儿的功德大?阿难尊者说:是您布施狗儿的功德大。佛说:如是如是。

  从对境的角度说,佛陀是无上殊胜的对境,供养佛陀的功德远胜布施狗儿的功德,其差距之大不可思议。而从发心的角度看,阿难尊者供养佛陀,发心自然是纯正殊胜的,但与佛陀的清净发心相比,又有不可思议的差距,所以供养佛陀的功德才会不及布施狗儿。

  由此可知,凡做事,发心是何等关键。

  根据力量的不同,业的果报会在今生、来世或者更晚的时间应现。果报的显现需要因缘具足。业,每一个行为,会在阿赖耶识里留下印记,不会自行消褪,直到所有引生果报的条件齐备,也就是因缘具足了,果报完全显现,业因才会消失。就像一粒种子留在土里,冬天没有动静,春天来了它才破土发芽,在阳光雨露中耐心地成长,长出枝叶,开出花朵,等到结果的时候,结果。有春天结果的,有秋天结果的,不一样。

  业又分为共业和个业。共业指一群众生共同的业因果,个业指个体生命各自的业因果。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群人,往往有着共同的命运,虽然个人具体的生命轨迹会有不同,但很难逃脱大的趋势和框架。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负荷者。这份负重感,这股无形的牵引力、推动力、压力,就是共业的表现。时代会变,社会在变,因为业处于动态变化中。

  迁徙的鸟,洄游的鱼,高峰时段的城市,都能让人直观地见到业的力量。

  个体汇入群体的洪流,不知所以,不由自主,又那样执着,不知疲倦,耗尽生命也在所不惜地向前向前,为到达某个地方,然后,离开那里,原路返回,然后再去,再回,不尽往复。

  我们的生命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局限性。每个人都自以为独立,有想法,自由自主,实际上我们的每个念头、一言一行,都被无数条件、无数因素限制、影响、塑造着。无一不是条件的产物。

  轮回中的生命,没有真正的自由可言。

  四

  前文中讲到自有生命便有苦,这个生命指的是处于条件局限中的生命,以忧患为本质,与苦不分离。然而要知道,心的本然状态是超越痛苦的,只因为我们错误的见地、错误的行为让生命显现出种种局限性,才感受到忧苦缺憾。

  我们被善业牵引走向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恶业则将我们引向痛苦,一再的痛苦。恶业即身口意的错误行为,它们源于对人和事物的错误认识。错误的认识可以纠正过来,因而错误的行为是有可能改变和停止的。既然改变了错误的行为,痛苦就有可能结束,不仅是单个的痛苦,还包括轮回中所有粗大、微细、各式各样的苦。轮回的苦消失了,限制不再,这种状态称为解脱、寂灭或涅槃。

  痛苦由恶业而来,恶业由烦恼来。

  什么是烦恼?人常说“烦恼众生”,可见轮回众生起心动念、言谈举止无不是烦恼。烦恼中有十个叫作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和戒禁取见。

  贪、嗔、痴、慢的意思,大家应该基本了解,这里不多解释。

  疑指对佛陀开示的真理心存猜疑。

  身见指执着这个身体为“我”。

  边见指断见和常见。断见是认为“我”死后归于断灭,人死如灯灭,什么也没有了。常见是认为有一个恒常不变的“我”,有一个不变的灵魂或主宰。

  邪见指拨无因果。

  见取见指坚持认为身见、边见、邪见这几种“见”是绝对正确,不容怀疑的。

  戒禁取见指外道认为违反事物的客观规律,不当做的偏去做,凡事都反着来,这样才能获得解脱。比如认为杀生、自杀、不停地洗澡、极端的苦行等等可以证得涅槃解脱。

  无量无边的烦恼由无明而来。

  无明指对人和事物错误的认识。就人而言,认为有一个独立、固有存在的“我”,继而对这个“我”生起执着,然后对“我的”生起执着。就事物而言,认为有独立、绝对、不依认识而客观存在的事物。

  这样的见地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与人和事物的真实状态相反。无明不是单纯的无知,不知道,无明是指错误的认知。

  比如一个苹果,它若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你对它的存在是无知的;它若就在你眼前,你看见了,却以为是一个橘子,则是错误的认知。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正是这样。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世界在别处,真实就在眼前,只是我们的认识出了问题。“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我们的见闻觉知造成假象,当体转过来,就是实相。离此另向他处求实相,犹如离波求水。

  “认识”不仅是智力层面的理解,懂得道理而已,还要把这道理拿到身心上实实在在去验证,真正见到,才算数。

  “你见与不见,我都在那里。”见到了,才知道一直在那里,从未离开;没见到,自是咫尺天涯,相逢不相识。

  佛教中讲“无我”,这个“我”是指独立、固有、恒常的存在,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事件、现象。“无我”是说人、物等等没有独立、固有、恒常的存在,因为任何现象都是缘起的,随条件的聚合、变化而生成、变化、坏失。

  我们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我”的观念。什么是我?你会说这个身体是我。身体由地、火、水、风这“四大”组成。地指肌肉、骨骼、器官、毛发等;火指热量;水指水分、血液、体液等;风指呼吸、气脉等。这其中包括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单个来看,我们很难说肌肉、骨骼、器官或热量、体液、呼吸是“我”。当切除器官、截肢,或者吐唾沫、理发、呼吸时,我们不会认为自己被切除了,或者被吐到了地上,被呼出去又吸进来。没人会这么想。当然,思想、意识也不是“我”,因为思想意识只是一个个念头,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我在哪里?

  可见,“我”不存在于各别的四大和念头中,也不存在于四大和念头之外,而是指身心的组合体。既然是组合体,就是相对、依赖其组成部分而存在,没有独立、固有的自体。因为由不同部分组成,各部分又都是变化运动的,所以整体形成的同时自然处于解构的状态,不具恒常性。

  四大和合而成的这个“我”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任何独立自在之物可指认为“我”。然而,人们的常识与之相反,坚信有实存的“我”,并由此生出对“我的”的执着,认为这是我的手、我的头发、我的财产等等,想方设法地呵护保全。

  事物也是一样,没有独立、固有的自体。比如一个苹果,它当体可析分为果皮、果肉、果核、果仁,这些又可各个析分,无限析分下去,苹果消失了,果肉果仁消失了,微粒微尘也消失了。把世界放到显微镜下,随着显微倍数的增加,整体纷纷消失,宏观化成微观,微观到最后,了不可得。

  这个苹果不是生来就这样摆在我们面前的。它最初是一粒种子,种在土里,遇到适当的条件,土壤、温度、阳光、雨水等等都具足了,在适当的时机,它发芽,慢慢长成小树,开花结果,然后由工人摘下来,由司机运到城市,由商贩卖,我们买回来,洗干净,放到桌上,才有了面前这个苹果。而最初的那粒种子也是由另一个苹果那里来,那个苹果也经历了一番奇妙的由种子到果实的旅行。如此不断往前推,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苹果,来历也可无穷追溯,或远或近地与整个宇宙相关。缺失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会有此刻面前这个苹果。

  世间万物万象,皆相依相待而存在。任何一法,都或远或近地以一切法为缘而生住;一切法,也或远或近地以任何一法为其生住之缘。

  佛经云:“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诸法互为缘起,这是佛教一个最基本的原理。

  五

  我们不仅误解了事物存在的方式,认为它们是独立、固有存在着,而且还一厢情愿地赋予它们种种特征和定义。

  我们说天空是蓝色的,实际并非如此。科学研究发现,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它们的波长各不相同。波长最短的蓝紫光最容易被空气中的微粒散射,天空中便布满了被散射的蓝紫光,而人眼对紫光不如对蓝光敏感,因此我们看到的天空是蓝色的,但这只是我们觉知的天空,并非天空的原貌。再说天空仅是个概念,找不到一个实在的“天空”,它是虚空经光线、微尘、人的感官、意识等共同作用,得出的一个印象。

  同样的水,如果盛在杯子里,我们认为它可饮用;如果是在澡盆里,就认为它是用来洗澡洗衣服的,不会想到要去喝它;如果是在马桶里,哪怕是一只很干净的马桶,你也不会想用那水来解渴或洗澡。在这里,水的用途和属性完全是我们的心理和感受的投射。

  两个人在一旁窃窃私语。

  你怀疑他们在说你的坏话。这两个人不仅立刻成为你的敌人,而且你认为他们从来就人格低下、肥胖臃肿、丑陋不堪。

  两分钟后你经过他们身旁,发现他们谈的完全是与你不相关的另一件事。几乎就在瞬间,他们变得不那么难看了,人格也急剧提升。

  后来他们走过来,与你亲切交谈,对你的学识和才华由衷赞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现在变成了两个可爱的人,诚实,谦虚,有品味,而且长得富态大方、透着喜气。

  再来说说关于杯子的定义。如果说能用来盛水的容器是杯子,那么澡盆和马桶也能盛水,为何不算杯子?要说小点的才算杯子,碗小也能盛水,但那不是杯子呀。要说杯子是玻璃的,鱼缸也是玻璃的,可那也不是杯子。杯子也有瓷的、不锈钢的、塑料的,有大有小。杯子可以盛水,也可以盛牛奶和沙子,还可以用来打人。但是,能装牛奶、沙子,能当武器打人的都是杯子吗?当然不是。

  以此为例,对其他事物也都可以这样试着去寻找其决定性的特征,我们会发现,事实上根本无法绝对地界定事物。

  《楞严经》、《俱舍论》等诸多经论,对认识都有详尽、深刻的阐述。其内容极其深奥,非轻易能理解、领悟。我想借用大家比较熟悉的现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词汇,作一个最初级、最简单的引述。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参阅相关佛教经论中对认识真正全面、精确的阐述。

  人的认识过程首先是感觉,对事物的个别接触;然后是知觉,根据感觉所了知的个别情况,得出一个整体印象。在知觉的基础上,再进行深一步的认识,不仅得到事物的表象,而且了解到事物的规律,从而掌握事物的作用。

  眼耳鼻舌身这些感官与神经相连。外境刺激由传入神经传到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对传递来的信息进行加工,之后由传出神经传递出应作的反应,又立即传入,再加工又传出,如此循环往复,反馈更新。

  传入中枢神经的信息经过加工,外境不是被原样不变地反映出来。我们所看到、所听到的,都是经过中枢神经加工后的东西,不完全是外界境象的原状。

  认识的过程也是眼耳鼻舌身与意识持续互动的过程。思维需要借助概念,根据概念组织判断和推理活动。概念、判断、推理是思维的三种形式。

  概念的成立是经过取舍的。也就是说,经过中枢神经加工后的东西,还要经过二次加工,经过抽象加以概括,把不需要的部分舍去,需要的部分集中起来。比如“灯”这个概念。有各式各样的灯,五花八门。若根据不同点,则无法概括,成立不了灯的概念。只有把不共同的舍掉,取共性,才能成立概念。

  概念是我们思想的符号,并非事物本身。问题是,天长日久的,我们逐渐忘记了它是符号,以为概念就是事物本身甚至是全部。

  认识,即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是对世界进行加工,那么在人的认识之外,是否有一个独立的、客观存在的世界呢?

  现代社会的人都知道分子、原子,知道看似坚实的物体实际是一堆分子、原子、乃至更微小的各种粒子在那儿运动,我们却能把一堆堆相互独立、彼此间有缝隙、间隔的微粒,看成铁板一块、坚实存在的物体。

  如果物理世界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那么同样的基本粒子为什么会构成五花八门、形态不同的物质?原子的不同特性从何而来?

  “色”包括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波、场等,色分析到最后是虚空。正如我们能把一堆零散的微粒看成坚实的物体,在同样的分别念的作用下,我们也能从无中妄见各式各样的显现。就像眼睛疲劳时,能无由地在虚空中看见花纹。

  这空花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依妄心而显现。所谓缘起,在更深刻的层面上,是指万法以妄心而起现。

  妄心生起必然同时有见分和相分。见分指了别、能认识,相分指相状、所认识。相分包括:一、人们通常认为的客观存在的世界,这个“客观世界”实际是无始以来反复薰习而成的坚固妄想。有共业的众生会有共同的妄想。二、在此坚固妄想之上,由个业造就的眼耳鼻舌身意对之进行加工,得出个业的境象。

  由此可知,一方面并没有离开“能认识”而独立客观存在的“所认识”,另一方面,也没有离开“所认识”而单独存在的“能认识”。能与所是一体的,互为缘起,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是截然分开的两回事。

  六

  《中论》颂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即中道义。”

  事物依因缘而生住,其概念、定义、各种特性,只是我们的虚妄分别,因此不必等到事物消亡了,才说明它原本是空的,事物成住的时候就是空。

  佛说“空”,并不是说一切断灭,并不否定世间万象多姿多彩。譬如水中月影,我们的确能看见月亮,而水中的确没有月亮。水月的显现和水月的空互不排斥。

  万花筒里的图案若实实在在、一开始就在那儿,则只能有一幅图案,不会有层出不穷的新花样。同理,一切事物若固有、恒常,那么任何变化都不可能发生,一切就是僵死的。正因为事物不是那样,才有了大千世界千姿百态。

  空性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事物是空性的表达。

  没有不是空性的事物,也没有离开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空性,正如没有离开水而独立存在的“湿”,没有离开糖而独立存在的“甜”。

  进一步说,不仅事物的究竟本质是空,事物显现的当体即是空,如梦中的山水人物。

  感受、思想、意识也是这样,本质为空,没有独立恒常的自体,随因缘而有千变万化的显现,虽有显现,当体即空。

  空性的见解有力地帮助我们削弱实执,从而减少烦恼,同时也让我们对因果律有了更深的了解。可以说,对空性的了解越深,对因果的信心就越大,取舍因果就越谨慎。《大般若经》云:“若了知一切法如空性,乃畏业及业相成熟之见,方是正法也。”

  没有既定不变的命运,没有恒常存在的状态,当下身心活动的每一个取舍,都是因是缘,都参与塑造着自与他、现在未来、今生来世。没有理由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我们的概念、判断、推理乃至感觉、知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情绪和成见的影响,像贪婪、嗔恨、傲慢这样的负面情绪,不仅伤害身心,而且使我们的认识远远地偏离事物的真相。

  止息了烦恼,才能清除认识上的粗大障碍,所以仅仅靠阅读或听闻,很难真正了解、体验空性,一定要有实际的修行,切实对治烦恼,见地才能日益清晰稳固。

  佛在《圆觉经》中说:“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进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

  现在很多人学佛,只想“开悟”,不想断烦恼;或者未证谓证,一身烦恼,而作出高深自在的样子,好像没有烦恼。

  佛陀早就提出了告诫,末法时期的人,福报智慧浅薄,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开悟”,那样只是增加了知识和傲慢,对自我的执着反倒更强烈了。应该精进地降伏贪嗔痴慢等烦恼,相续调柔了,修行才能有所进益,才能树立坚定的正确的见地。

  善知识指点提携,也只是帮助廓清我们错误的知见,修行还是要靠自己亲历亲为,烦恼还是要靠自己去降伏。自心烦恼不伏,妄念颠倒,“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

  开发智慧,首先需要定,一步一步清除掉内心的干扰、杂念。没有定作为基础,一颗心恒时处于散乱攀缘当中,即便生起一点点智慧,也是力量极其微弱,犹如风中之烛,无法驱除愚痴黑暗。

  定分为止和观。止,偏向于不起分别,专注一境;观,是通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以分别止分别。止观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如果单修止,不修观,容易堕入无想定,空心静坐,一坐千年也还是在痴心里打转。

  得定需要心理条件和生理条件,身心都要宁静、专注、敏锐,不紧不松,恰到好处。做到这样是需要持戒的。持戒,即通过持续、清醒的觉察规范自己的言行。如果连身体也管不住,如何去调伏比身体更难以捉摸的心呢?管不住心的话,定就无从谈起。所以,定的基础是戒。

  戒并非像有些人认为的是佛陀根据自己的好恶,硬性制定的律法,没多少理由地规定必须这样、不准那样。佛教戒律完全不是如此。当年佛陀通过智慧和神通看到有些行为会造成恶性后果,使人远离安乐并障碍解脱。出于悲心,佛陀为大家开示了行为取舍的道理。这就是戒律的由来。制定戒律是为了帮助众生断除烦恼、灭诸过失。

  受戒是自愿宣誓,表示自己决心要做什么、不做什么,没有人强迫和命令你必须这样那样。一旦你自己发下了誓言,就该恪守之。没做到的话要忏悔,并不是因为不忏悔你就会触犯某个主宰者的权威而受其惩罚,而是因为不当行为会带来恶性后果,伤害到你自己,所以要通过忏悔,通过心的改变去改变缘起,并最终改变结果。

  众生持守戒律的能力有强有弱,佛陀因而制定了不同的戒律,使众生得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能力,有选择地受持,可以受一条、受多条,也可以受一天、受一生。

  戒、定、慧在佛教中称为三无漏学,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依此而断烦恼,出生死。理论上说,戒、定、慧有个先后顺序,这是便于解释其内在关系,而实践中并没有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先戒,再定,再慧。

  在较深刻的层面上,戒定慧一体无二。清净持戒,便是定,便是慧。定,便在戒中,在慧中。无漏智慧显发出来,便无时无地不在戒、定。

  认为随心所欲、根本不需要约束自己、不用放弃任何享受和俗世的追求,就能领受佛陀教法的真谛,这是对佛法修行莫大的误解。然而这种误解现在很流行。

  初学者尤其应该牢记,持戒是一切修行的根本。《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

  七

  大乘佛子须守持菩萨戒,菩萨戒总分为三类:一、摄律仪戒,即诸恶莫作;二、摄善法戒,即众善奉行;三、摄众生戒,又称饶益有情戒。发四无量心,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行,引导众生趣向解脱,不舍弃六道轮回任何一个有情。

  大乘戒律以小乘戒为基础,小乘戒律总为别解脱戒,其核心可概括为不伤害,或说不侵犯,这实在是所有佛教徒都该努力去做到的。发心为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成佛而上求菩提、圆满觉悟,是大乘的发心。以此发心摄持身口意的,可称为大乘佛教徒。若不能停止伤害,何谈慈悲利益众生?自己尚不能解脱烦恼,何谈度化众生离苦得乐?

  莫以为大乘佛子就不需要求解脱。

  菩萨是智不住轮回,悲不入涅槃。他们有能力出轮回,却因为慈悲而不离轮回,继续在轮回里度化众生。他们入轮回,是因为慈悲愿力,来去自在,游舞世间。这完全不同于凡夫因业力牵引,身不由己在六道中轮转。

  认为发菩提心就是发愿流转轮回帮助众生,这是对菩提心的误读。

  愿菩提心有三种:你可以发愿自己先觉悟,之后再引导众生离苦得乐,这称为国王般的发心,像是一位从宝洲归来的国王,领着他的子民去那珍宝所成的乐土;

  也可以发愿与其他众生一起到达究竟解脱的彼岸,这称为船夫般的发心,像是一位船夫,与他渡船上的乘客一起登岸;

  或者发愿除非所有众生都解脱,否则誓不成觉,这称为牧童般的发心,像是一位尽职尽责的牧童,暮色降临之时,把看护的牛羊全部带回圈里安顿好之后,他才回家。

  以上三种发心,无论哪一种都包括了发愿自己要圆满觉悟,不是只求自己成佛,而是为了所有众生都成佛。

  破除了对“人我”的执着,以及大部分对“人我”之外的事物、现象的执着,就能解脱轮回的束缚。进一步把所有微细的执着都无遗破除,就是圆满觉悟,即成就佛果。可见发愿证得菩提、圆满佛果,自然包含了发愿解脱轮回。如果说我们现在所处被烦恼束缚不得自由的状态,是在一楼,解脱轮回是在二楼,圆满觉悟成就佛果是在三楼,那么从一楼到三楼,不论你在二楼停不停,都会经过二楼。

  有些佛子发愿要在轮回中救度众生,这很好,但前提是你自己要有能力解脱烦恼,“如佛所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

  守持小乘别解脱戒,正如戒名所指示的,不犯则能解脱。

  别解脱戒条目繁多,各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受持。总的来说,别解脱戒可帮助我们远离恶业,端正言行,少欲知足,并训练敏锐的觉察力,培养耐心和忍辱的精神。即使被攻击、被侵扰,也不失不忘“不伤害”的誓愿。

  修行意味着改变态度,对自己、对其他众生、对世界、对生活的态度。

  不用操心外在,真正的改变在内心。

  修行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你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多么重大的变化,也都是从当下、小小的改变开始的。学佛要有耐心,尤其是初学者,不要把期望值定得太高,那样很容易失望,退失道心;也不要急于求成,那样会很危险,而且难有实质的效果。

  不管是不是能够理解深奥的佛法,此时此刻,要做一个好人。善良,正直,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其他众生。

  八

  佛陀教导我们:如果有条件,就去帮助众生;如果没有条件,至少不要造成伤害。

  懂得缘起的道理,有助于淡化分别念,淡化人我的界线、区别。我们认识到万物相互依存,息息相通。众生的欢笑、痛苦原本是相通的,互为缘起。

  这份领悟,是悲心的基础。

  如前所述,缘起直指空性。对空性的认识,佛教中称为智慧。

  在这里,我们看到悲与智的统一。

  真正的慈悲是平等的,针对所有众生,每一个众生。这要求我们先修好忍辱。忍辱,简单地说,就是在困境、窘迫之境、危险之境,仍然保持内心的开放与柔和,对其他众生怀着善意。

  如果忍辱波罗蜜深入内心,我们便会开始把敌人,伤害我们、侵扰我们的人,看作给我们巨大帮助的朋友。敌人为我们创造了修习忍辱和慈悲的最好机会。

  寂天菩萨曾说:没有磨难,你就无法修忍辱;不修忍辱,你的慈悲心就没有坚实的基础,所以受人欺侮、伤害、干扰时,应视其为训练慈悲心的可贵助缘。

  他还说:敌人是修忍辱的因,忍辱是敌人造成的果。在这样的因果关系中,若此由彼而生,则彼为此助缘,非违缘。

  牢记并反复思维寂天菩萨的教言,能增强我们忍辱的能力和决心,进而深化慈悲心。由此可见,真正的慈悲心建立在理性基础上,而非基于贪爱。

  训练慈悲心首先要认识自己与他人、与其他众生的相同相通之处,体会自他在生命基本层面上的平等,和在生存生活基本追求上的共同点。

  所有众生都希求快乐,不希望遭受痛苦。无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无论哪一道众生,在这一点上都是平等、相同的。

  有了比较稳固的自他平等的观念后,可以逐渐训练自他相换,由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他人为中心。这个变化实现起来很难,但不是不可能。佛陀不会教我们去做根本无法实现的事。有那么多前辈、那么多同期的道友都做到了,所以我们无论如何不要灰心。

  设想一下,把自己的苦乐和无量众生的苦乐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你会意识到这两边的差距有多大,在众生的苦与乐面前,自己个人的痛苦和快乐显得那样渺小。如果自己的快乐能与众生的痛苦交换,那岂不是很划算的一件事!

  观想自他相换的时候,根据情况、愿望和能力的不同,可以观想自己代受所有众生的苦,把快乐给所有众生;也可以观想代受个别众生的苦,把快乐给对方。

  通常,只有与我们类似的人,我们才比较容易与之沟通,但修行恰恰就是要突破局限,作为修行者,我们需要把关怀和尊重扩展到更广阔的对象身上。

  只忙于满足自己这样那样的需求,是会让人疲倦、不安的,因为人的需求层出不穷,永远没有彻底满足的时候,心里很难有安定;而慈悲,对其他众生的关怀,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能让内心喜乐和满足。

  示他人以善意、关怀和尊重,尽管不是每次都能得到同等的回报,我们会遇到一些脾气比较坏、比较冷漠、比较固执、不善于表达的人,但没关系,总的说来,我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会增长很多,得到的关怀和尊重毫无疑问也会更多。

  对其他众生的真诚关怀,能有力地帮助我们远离恶业。举例来说,当我们的动机是不想让众生遭受被杀的痛苦,我们就会坚决地远离杀业,因为即使之后通过忏悔可以清净业障,众生遭受的痛苦却不可能勾销。同样地,盗窃、淫乱、恶语、诳语等恶业可以忏悔,而它们曾经制造的痛苦却没有机会勾销。

  远离恶业是真正安乐的开始,所以关怀众生是安乐之始。

  对其他众生的关怀,让我们的胸怀广阔,能以更现实的态度对待生活,不再任凭自己沉浸在对困难和问题无意义的想象中。

  很多时候,麻烦、担忧、焦虑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的心太小,只装得下自己。哪怕只是一个小问题,在闭塞、狭隘的心胸和眼界的“加持”下,也会变成无法承受的大困境。

  每当我感到忧虑、压力的时候,普贤菩萨高尚的誓言总能给我帮助。他说:“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想到自己的誓愿,想到生活的目标,眼前便开朗了。怎样大的困境都是可以跨过去的。

  慈悲是安乐之源,也是智慧所在。

  它让短暂而无法重来的人生有了意义。

  佛法浩如烟海,我以浅陋知见管窥蠡测,必定多诸谬误曲解。在此,至诚向诸佛菩萨忏悔罪过,祈求诸佛菩萨的宽宥、加持。

  文章主要是对近来一些道友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解答。由于本人的局限,其中不尽之处、不是之处,还请各位师友包涵、指正。

  如果说此中尚有些许功德,我愿将此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愿众生离苦得乐、圆满菩提!愿世界远离灾难、争战,人民幸福安康!

  愿这八篇小文,如一组小小的八吉祥,给庆祝农历新年的道友们带去新春的问候,并激发大家探索佛法无尽宝藏的兴趣。

  希阿荣博

  完成于藏历铁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公元2012年1月21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