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关键判决》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关键判决》观后感10篇

2017-10-20 21:5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关键判决》观后感10篇

  《关键判决》是一部由瑞克·法穆易瓦执导,凯丽·华盛顿 / 维德尔·皮尔斯 / 格雷戈·金尼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关键判决》观后感(一):多重文化视角下的《关键判决》

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始终是影界长盛不衰的题材。千禧年来,奥斯卡最佳影片中有一半都为此类题材:2016《聚焦》;2014《为奴十二年》;2013《逃离德黑兰》;2011《国王的演讲》;2009年的《拆弹部队》;2008年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6年的《撞车》;2002年的《美丽心灵》。同样以纪实风取胜的《素媛》《杀人回忆》《熔炉》等优秀影片亦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韩国电影事业中的翘楚。反观国内,不论是较早期的《盲井》《盲山》,还是近年的《亲爱的》《解救吾先生》《湄公河行动》,都是泥沙俱下的国产电影领域不可多得的明珠。
        改编自现实题材的电影之所以能同时受到业界和观众的欢迎,一方面是因为其免去了创作者对故事逻辑性和真实感的再创造;另一方面是因为此类电影虽源于现实,但却又高于现实。当观众能够以上帝视角从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新认知事件、了解真实时,“电影记录时代”的纪录作用也得以充分发挥。
       本文所论述的《关键判决》(港版译为《证供》)便是此类题材。影片改编自震动美国社会的1991年最高法院听证会事件:35岁的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黑人法学女教授安妮塔·希尔指控即将提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黑人法官克拉伦斯·托马斯在十年前共事期间对其进行口头性骚扰,托马斯法官则坚决否认并称这是对“中上层黑人男性的高技术私刑,是种族主义攻击”。尽管此事至今尚无定论,但它永远改变了美国大众对性骚扰和男女平权的认知范式:不仅当年性侵投诉数翻了一番,驱使时任总统布什签署法案保障女性和少数族裔在工作者免受性骚扰;当年女性当选国会议员总数更是达到历史峰值。
       本片公映于2016年,创作者之所以将镜头对准这一近三十年前的事件,不仅是为了回顾历史,更是为了自省当下。本文将着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片中所涉种族、女权以及性骚扰问题,并联系当下中国时事问题展开讨论。
一,黑蛇白蛇,都会咬人——种族是问题还是借口?
        影片以几段当年的新闻纪录影像为开端,其中对托马斯的前任黑人大法官Marshell关于继任者种族选择的采访十分耐人寻味
        当记者问道:“Should the person be black?”
        Marshell大法官却回答:“You cannot use race. There is no different between a black snake and a white snake. They both bite.”
        事实上,影片一开始便点明此案本身无关种族歧视。性骚扰案双方博弈的因素涉及政治势力以及性别压迫,却唯独没有种族问题,因为双方都是黑人。但是此片中是否涉及种族问题呢?是的。而且种族问题拉锯双方分别是性侵案两位当事人以及整个美国社会。
       所谓民族(狭义)或种族的现代概念发端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诚如霍尔所言:种族并非天然存在,乃是社会与政治权力斗争过程中所形塑而成的。对劳工的大量诉求使黑人奴隶贸易得以扩张,而对其人身自由权以及受教育权的全面剥夺,又使得作为贱民阶级的黑人群体成为事实上的“聋哑人”,他们被动地接受西方世界内部的“东方主义”规训,接受由传媒话语实践所建构的想象的共同体以及白人至上主义——因为他们无法通过知识感知其所在的不公平待遇,更遑论为自己发声维护权益,如此,白人对黑人的威权通过知识剥夺得以实现。
       美国种族歧视历史深远,事实上,直到1965年黑人民权运动成功后,美国黑人才在法律层面获得了同白人一样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及人身自由权等权利。随着美国内部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美国社会开始陷入谈歧色变、人人追求“政治正确”的另一怪圈,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矫枉过正。
       影片中托马斯法官自辩整场指控是针对其“黑人身份的高技术私刑,是种族攻击”,暂且搁置真相不议,法官此言无异为自己铸造了一个极好的金钟罩,黑人身份对于此刻的他来说不仅不是劣势,反而成功令所有质疑者自动禁言——以避免被扣上种族歧视的帽子。
       2016年7月,一家由甘肃回民开设的“阿里兰牛肉面”自开业便多次受到了附近青海回民打砸威吓,而其法理依据仅是所谓回族内部牛肉面行业共识的陕甘宁法则(400米以内不设两店),打着民族团结、民族传统的旗号以黑社会组织形式欺行霸市,警方多次劝阻无效。而此事件的结果竟是被打砸的店主撤下牌面上的“牛肉”二字才终于平息了此风波。所谓民族主义已凌驾于律法之上成为金钱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代称。
        种族从来就不是问题,而是借口,是利益至上主义的遮羞罩。百年来的所谓种族划分其实从未消失,但以此为借口维护利益的主体却变了。
二,女权——机会平等还是结果平等?
       电影就是一种符号系统,其能指和所指表现为画面和声音构成的不同体系,电影的含义主要通过他们的组合来表达。本片采用连续式蒙太奇手法,运用双线叙事结构,通过出彩的人物群像完成叙事,而影片中加入的几处真实新闻录像以及片尾对真实庭审现场的引用更增添了此片的真实感和代入感。
       2016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亦是纪实类影片,如果说《聚焦》是传媒对抗天主教继而推动当代新宗教改革,那么本片则是性侵案主诉人希尔教授一人对抗男权社会而推动女性平权运动。
       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为女性奠定了在学术、工作和家庭岗位上争取权益的基础。通过不断争取女性受教育权的普及化,女性逐渐将自己从不能发声的庶民阶层中解救出来,利用知识在社会上赢得了一定的话语权,并成功争取到后续一系列权利。
       然而横亘在女权主义者内部一个至今没有定论的问题是:维护女权,究竟是追求结果平等还是机会平等?
       本片中有几个小细节值得探究:片头借女主之口提及的俄克拉荷马州男女共学事件;调查启动后托马斯法官所在团队找来了一群女性主义者为其背书;案件结束后当年针对职场女性骚扰的投诉案件翻了一番且当年女性议员人数达到历史峰值。
        奥康纳说电影是历史留下的视觉证据。那么以上四点则分别提供了女权主义运动在教育、政治、性平等、就业领域的努力证据。
       然而,当女权运动发展势头愈发迅猛,当男权社会逐渐动摇,女性不再委曲求全敢怒不敢言,我不禁开始好奇,这些成果除了是女权主义者不懈抗争的成果,有没有一部分来自男权社会推动的“补偿式”发展?这又是不是一种倒退式的发展?
        影片最后讲道:虽此性骚扰案并无定论,但大量职场男士开始反思以往的玩笑话会不会不经意间构成口头性骚扰而受到指控且开始严格规范与女职员交往的话语行为。这种行为固然使得可以大大减少职场性骚扰,但凭借这种“禁言”“隔离”的方法好比将女性装入玻璃瓶子中保护起来;又或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而骤增的女性议员;再或是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后来设置的女学生特别保护处……如此种种,岂不是以尊重为名的变相歧视么?
       女性平权运动,应该争取的是与男性平等的权利而非优待。所谓平等,是相信在均等机会条件下,女性能够同男性一般创造社会价值推动时代进步,而非承认女性先天弱于男性,并要求优待条件以期达成自辱辱人的结果平等。
       回顾本片,在各方政治利益的倾轧之下,真相虽永不为人所知,但文明却最终得以崎岖前行。事件发生时,新闻媒体全程记录了此事件并作为参与者事实上共同形塑了这段历史。25年后,这一部电影又一次再现了这段历史,并向观众展现了更多曾在浮云遮蔽下不为人知的真实抗争与感动
        如果说电影的意义在于打破生活的镜子,那么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则是将碎片重新粘贴,拼接为另一面镜子,映射现实。

  《关键判决》观后感(二):判决不如千层浪,关键仍在一石上

借“古”讽今的《关键判决》很有力量,它直接瞄准当今社会竟仍屡见不鲜的性骚扰以及挤兑、歧视,送出了又一击重拳。
其实只要知悉出品方和题材,就知道电影大概会讲什么。黑人,女性,口头性骚扰——弱势群体遭遇强者侵害的真实故事放在HBO,通常会在“政治正确”的道路上走得足够决绝。
所以不难预料的是,电影再“中立”,也会用镜头语言坚决地背离有争议性的政客,而站在更具正义性的弱者这方,重现她维权的艰难与最终的“胜利”。
《关键判决》所聚焦的背景,便是小布什任期内的一起任命风暴。1991年,在克拉伦斯·托马斯被提名为最高法院大法官之际,当年的助手安妮塔·希尔爆出其性骚扰往事。沉默十年后,她在时势所迫下,站到了风口浪尖上指证克拉伦斯。
在那个年代,女性地位仍受倾轧。身为俄克拉何马大学法学教授的安妮塔,在面对肯尼迪参议院办公室调查员瑞奇·塞德曼邀约时也明确指出隐忧——在这种情况下挺身而出,受害人往往被当成恶棍。
何况,一是面对位高权重的对手,二是所历之事并不易于启齿,三是非但没有真凭实据,事情也过了十年。
在听证会盛行的老男人俱乐部规则下,黑人女性受到的掣肘、排挤与打压,可想而知
事实上,在她站出来指正的过程中,也确实遭遇到许多政治上的诋毁,名誉受损,工作遇挫,甚至连为她说话的同事,也有连带伤害
所以,并不难理解这位自认怯懦过的人最终选择退出,是为了不愿让更多人劳心劳力,特别是受到牵累,毕竟这场战斗似乎大局已定。
与年初大获好评的《美国犯罪故事》等作品相似的地方是,《关键判决》也着意在颇具还原性的表演中,加入听证现场录像、新闻报道、人物采访与游行示威等大量史料来强化真实的观感。
对于不同团体与个人的言论、立场,包括克拉伦斯镜头前后的沉着与悲愤表现,电影都在着力客观呈现,让二十几年后的观众,也能直观地感受到当年的大冲突。
而故事的实情虽然扑朔迷离得一如罗生门,但在带有倾向性的视角下,电影还是侧重体现了安妮塔这个温和沉着而内心强韧的女人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事端。
编剧苏珊娜·格兰特把当年《永不妥协》的那股韧劲注入到安妮塔这个真实人物身上,而女主角凯丽·华盛顿则把这个角色诠释得非常到位。
逐渐聚拢在她身边的一些斗士,像是调查员瑞奇、教授查尔斯以及老友索尼娅等,颇有《聚焦》团队那种即便势单力薄也要倾尽所能据理力争的气派,非常激励人心。
不过,安妮塔与以往虚构的斗士不同。在最残酷而荒唐的现实面前,她有极其敏锐的触感,知道事情的难,知道政坛的奸,知道舆论的恶,更知道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蔑视有多么深。
知难而退让人无奈,但通过对世道不平的讽刺,《关键判决》展现了雄浑的力道。
西方国家站在如今的文明进度上,对于平权运动的热衷向来让人瞩目。黑人、女性、残疾人、LGBTQIA以及各种遭遇不公的人群,都在不同的故事中挣扎出别样的光彩,也特别鼓舞人心。
《关键判决》也是当中一员。在安妮塔“落败”返乡后,看到了学生对她的尊重,以及满室的信函,看到了默默忍受相似遭遇的收银员视她为替自己站出来的人,那一刻,其实很多事情都值了。
更何况,此后公众对于女性地位、性骚扰等多种权益问题,都有了不一样的深思。这也实现了瑞奇最初的“预言”——“对美国女性的生活产生真正影响”,而安妮塔也正是因为这个理由挺身而出。
不管怎样,每当我们看到不公被斧正的时候,仍会觉得心潮澎湃,并愿意驻足思考。能如此这般,便是这类电影孜孜以求的意义。
(原载于《看电影》APP)

  《关键判决》观后感(三):如果没有水滴何来大海

      不知为什么,看完这部电影,这句话就出现在脑海里面。Without water,where is the ocean?
      因为是在提名之前的性骚扰指控,所以整个事件显得极具戏剧性。这样的关键节点对于托马斯来说太重要了。美国的大法官是终身制的,那几乎是他职业生涯的顶点。且抛开那些阴谋论,譬如女主是受指派的政治宿敌的枪手,所有故事都是骗局之类。说到底,没有所谓的真相浮出水面。到最后,当年的真相是什么,恐怕也只有当事人才清楚。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当年的真相对于一个吃瓜观众来说真的那么重要么?不管真相是什么,也不过都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就算女主真的是个政客操纵的棋子,用于恶意中伤托马斯,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那又如何?当然影片更加倾向于托马斯说谎的判断,而以女主为真正的受害者为角度。其实,这件事在那样的节点出现就注定会成为一场利益博弈的闹剧。谁在乎真相,谁关心事实,既然明确的分属不同的政治阵营就得为自己和团体的利益而斗争,更何况这是一个没有中立位置的战场。所以,政客们不过各自不择手段而已。
    从对社会的影响来看,这是一件好事。任何的改变都要有第一人,自此以后,性骚扰更加被美国社会所关注和探讨。制度进一步健全,女性也更加有深刻地自我认知和清明的法律意识。这是一场关键的审判,因为每一个人都在其中,每一个关注的人都会重新思考性骚扰的问题。《云图》中那些投身改变的人大多数也和女主一样,被旧的社会现实击垮最终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但是,并不代表那些结果不会来,因为有他们,那些在他们余生或许都是梦想的事情,终将变为踏踏实实的现实。
   作为一个成年人,习惯了用结果去判断一件事情的价值,和自己参与其中的意义。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该好好学学小孩子,从过程去明确意义。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即使无人认同。

  《关键判决》观后感(四):黑蛇白蛇都不是好蛇

下午专门空出时间认真的看完了这部电影,足以让人思考许久。
片头托马斯的前任大法官说道,“一条黑色的蛇和一条白色的蛇没有区别,它们都会咬人。”点明这部片子不是在说种族歧视。
这是一部主题很明确的政治电影,讲的美国90年代老布什当政时期,提名一个黑人大法官,而这个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人遭到黑人女性的性骚扰指控。
事件略显微妙的是,女主指控对方的性骚扰都是语言上的骚扰,因此没有物证,双方也就此展开了各执一词的辩论。挖掘这个事件的是名参议员的女助理,(这里插句,女助理是梅姨的女儿饰演就叫小梅吧)小梅发现后交给了另一名对这类指控有问责权的拜登参议员的助理,不想管闲事的拜登迫于压力只好开听证会。
听证会是全片重头戏,法学教授的女主安妮塔面对这种场合逻辑清晰,话语理性,即使在拜登目的不轨地将家人请入庭内后仍能尽量保持克制的陈述那些污秽细节,高高在上的参议员们似乎无法击倒她,然而能言善辩的不止安妮塔。被控的托马斯更善于对峙政客,一针见血,生生把性骚扰的问题转移到种族歧视,把施暴者转化成受害者,就连白宫里的那些老油条们都感到错愕,一下子坐立难安,所以这样的听证会又有什么意义呢?安妮塔也看到这点,可以转变局面的另一位受害者不许上庭,能直接定罪的录像带记录不能合法作证,由半数支持托马斯的参议员们组成的委员会下,她能伸张什么正义呢?参议员拿她当年的懦弱攻击她,要求重复叙述当时变态的情景羞辱她,她改变不了托马斯称为最高法院的结果,可她做到了说出实情,即使代价很重,可当回到大学,看到学生们敬意的微笑,办公室成箱的来信,她明白了自己这样做的意义,受伤是很痛苦,可她不是一个人。
看到安妮塔在听证会自述的时候,脑海里想到了《纸牌屋》里被性侵的女兵。为什么一个性骚扰的控告竟然如此难下定论,因为这是政局,政客们不关心谁对谁错,什么正义良心,他们只关心是否会损害自己的利益,托马斯是部分参议员利益团体的一员,甚至是总统利益团体的一员,为了任命自己人总统甚至不惜搞出“被爱妄想症”诬陷安妮塔,即便是总统又如何,他也只是一个混迹政坛的政客,一个演技卓越的混蛋。
电影里很多细节使剧情更加丰富和多元,安妮塔第一次面对媒体发言时,白宫新闻办公室里一个白人男员工看着电视说,“这些女孩总以为向媒体求助,在摄影机前发言能够有所帮助,但每次她们都表现的很低贱。”这时另一个黑人女助理白了他一眼,很快安妮塔冷静犀利的回答啪啪打了白人的脸,女助理反击道,“她看起来一点也不低贱。”
安妮塔在听证会做陈述时,刚开口说了句“主席先生,”就被拜登用毫无意义的“别让无关的人进来”的话打断,这种压制性的打断使得气氛一开始就带着歧视。此后安妮塔说完,拜登又特意叫她的家人也进来,然后出人意料的让她再重复一遍托马斯是怎么骚扰她的,当着父母的面说出那些不堪的词语。一是施加心理压力,二居然是为了拖延时间,让托马斯赶到黄金时间做陈述。
听证会开始期间,办公室里的女秘书随着每个人的陈述结束修改起伏的选票。
小梅见安妮塔孤立无援,于是在同事提醒下去找自己的boss肯尼迪议员,说服他为安妮塔说话。
指控开始后,国会的女议员们成群结队找拜登讨说法要求他推迟对托马斯的任命投票,拜登以程序为由让她们自己去游说议员们,大妈们便强势的开启刷票模式。
托马斯的拥趸者挖掘安妮塔的黑点,发现有人说她把毛夹到试卷里,并打算用此来攻击她。可这时连拜登都开始觉得无理取闹了。
准备去听证会前,托马斯忿忿的对妻子说了一段话,“那些肆意评判我的人,有一半都是自己生活在道德阴暗面的人,金钱交易,性骚扰,也没见有人指控他们,打乱他们的生活不是么?是,他们屁事没有。”可以看出这段已经证明了他确实骚扰了安妮塔,做过的人才会阴谋论别人也像他一样,他不觉得自己冤枉而是觉得自己倒霉被人告了。
看到安妮塔退出,托马斯任命成功时,真的感到很绝望,国家体制,政局浑浊,人性泯灭,然而这次听证会后一切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女性地位的崛起,大众思想的转变,民权法案的签署。事情发生后,不必追溯当初为何妥协,而是在犯下错误后吸取教训,以此为戒。就像片尾安妮塔说的,“我认为自己做了正确的决定,在当时的情况下,我所做的都是恰当并且正确的。”

  《关键判决》观后感(五):Confirmation ——改变历史的听证

Confirmation
       ——改变历史的听证
      这是一个没结局的故事。
      讲述了一场对美国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听证会。故事本身以近乎纪录片的形式,非常写实的描述老布什时代因提名大法官引发的政治风波,各种政治势力的博弈,性骚扰受害者的控诉,法官的反击。当然,从中也可小窥一下美国的政治司法制度。
      作为中国人无法想像电视上播出这种听证场面会是怎样的情景,光是场景描述就足够令人不安。
      而抛开故事,生活中也常常见到针对女性的话题,各种潜台词,大多数情况下,大家一笑置之,谁也不会意识到这背后的不公。中国女性的平等地位没有经过女权运动艰苦的争取过程,被动的获得了平等,就像习惯了逆来顺受的国人,在传统思维的影响下,她们仍然是沉默的一群人。
      受害人真的是“受害者”?或者是政治斗争的棋子?
      候选大法官清白吗?
      真相如何,我们永远不会知道。
      而结果如何似乎也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把一个敏感的问题摆到台面,全社会参与进来,从而推进一种改革,从法律、社会、政治制度上真正严肃看待一个问题,真正严肃思考一个问题。
      这场听证会的结果:妇女的权利受到更广泛的尊重。

  《关键判决》观后感(六):一波三折观感

看到一半的时候,一度决定放弃这部电影,尽管导演表现得相当谨慎,我还是认为这是一部典型美国主旋律的电影,毕竟有珠玉《聚焦》在前,历史记住感谢的,永远只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我连短评都想好了:1、永远不要惹学法律的女生,尤其是法学院的女教授 2、我还是会推荐这部电影,因而它是一部完美的练听力的电影 3、nice to meet you,cam,it is wired to see you being that serious and speaking rudely
好在当时一边做其他事一边看,就继续看下去了,然后我决定改掉我之前想好的短评,改成:众生百相罗生门,我们喜欢看电影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因为它往往有明确的价值导向,所以很清楚可以看出孰是孰非,而现实恰恰是因为没办法百分之百确定,才会有那么多变数,或者真的没办法从表象看出来什么。
结尾的时候呢,我想再改一下我的感受,虽然有点不恰当,但老话说得好,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一件事当时可能是输了,当时就是这样一点点的改变,才换来更加明亮的未来。所以,为自己的信念斗争、为大众博得胜利的人值得尊敬,没有获得成功同样值得尊敬。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这部电影是很好的,至少很写实的(real 写实)展现了那段历史,以及它的意义,不应该被人忘记

  《关键判决》观后感(七):真相也许并不重要!

听证会看似无疾而终,导演也并未明确指明真相,但就像《聚焦》最后投诉电话铃声的爆炸式来袭一样,希尔教授最后收到满屋子的信件也一样是种无声的警示!个人在强大的司法制度和社会结构中是否真的能够发出声音,并能让众人随声附和,也许谁也不确定吧,anyway,只要有人站出来,像希尔教授一样,像《妇女参政论者》里的女主们一样,一些事情总是会慢慢的发酵,慢慢的改变,慢慢的改写历史,慢慢的推动社会进步吧!也许,真想怎样并不重要,因为即使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立场不同,价值观不同,看待同样事件时所投射的眼光和思考不同,结果也许就迥然不同。然而,重大事件的意义也正是在于此,不是靠真相来搅动人心,而是靠事件过后引发的各种意外的,不意外的后果,讨论,反思,叩问……来让人们重新思考过去,现在和将来!

  《关键判决》观后感(八):Dirty show

        电影只负责提出问题 而不能去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电影跟什么伪记录其实关系不大,故事比较平淡 因为是真实事件改编,主要还是靠细节去表达,关于事件本身 只能说是一半一半,因为 大家都没讲真话,都是被利用的棋子,看看这场dirtyshow的直接影响就知道了,背后的人都有自己的目的,但却忽略了事件本身,也就是参议院肯尼迪说的那番话。说句题外的,如果主席的秘书是个黑人,如果托马斯的是个白人呢,如果主席本人是个黑人呢,如果安娜塔是个白人女性呢?
         不管怎样这都是部非常好的作品!

  《关键判决》观后感(九):性与种族

在两党博弈中,其中有人找到托马斯 租看色情录像带的记录证据 ,可是工作人员一句话就说明白了。 上帝有和它相反的法律,我们不能被披露公民私人观片记录。 即便如此,也不能破坏公民隐私的权利。 这部片子,不仅仅折射出性骚扰的问题,女权发展的问题,还有种族歧视问题。 其中有太多的东西展示给我们看 。 本片的结尾最为惊艳,与 《聚焦》 一样,没有盖棺定论式的说教; 而是 展现了事件的历史性 , 注重这次事件对于美国女性发展的影响。 无数封给希尔的来信代表了全国各地女性的心声。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契机 。 这次事件后,美国女性维权事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反性骚扰的意识也得到了普及和增强。 这让鱼叔想起了今年夏天发生的一宗新闻—— 南方报社的记者涉嫌诱奸女实习生 。 听起来貌似比本片中的性骚扰事件 还严重 。 这个新闻一度成为话题热点,各大网站上尽是吸引眼球的标题和内容,人们也不断谈论,可是之后呢? 就这么结束了?

  《关键判决》观后感(十):性、种族与倾向性

2016年,《聚焦》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作为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聚焦》讲诉了2002年《波士顿环球报》的“聚焦”工作小组收集资料,对波士顿地区多起神父性侵儿童案件进行调查的过程。作为同样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关键判决》,在结尾上则同《聚焦》一样,导向了某种暧昧不清的,看似光明但却一定政治正确的结局。它们同影片主体部分的调查、听证过程所展示出的堪称“耻辱”的难堪场景形成对比,在演绎了法理力量与公众权利的同时,却也透露出某种难以言说的寂寥感与无力感。
如果说,《聚焦》是典型的新闻自由对抗宗教权威的范例,那么,《关键判决》则是典型的女性对抗男权的的范例。其结尾处希尔教授收到的成堆书信和这场听证会改变了美国社会现状的数据,几乎和《聚焦》结尾纷乱响起的电话铃具有一样的功效,是整个影片中最为正面的时刻。它们在承担叙事尾声的同时,也给予了观者一种情绪高潮——某种执行正义的代入感。但相对于《聚焦》已然坐实的神父性侵而言,《关键判决》却是不一样的。无论是当事人的态度抑或当年的听证结果,都没能指向一个确定的结局。而角色的性别身份、种族身份乃至社会身份,也让《关键判决》的故事而变得混沌不堪,这使得影片所应当要表现的内容变得更加多元,但《关键判决》却并没能将这种多元呈现在观者面前,它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一种简易便捷的、容易收获情绪认同的、女性受害论般的倾向性态度,以当年的控方安妮塔·希尔为叙事主体,从完全女性的视角来展现了这个尚未有定论的故事。
《关键判决》以1991年的一场听证会为故事蓝本,影片开始于布什首次提名罗伯特·博克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意见被驳回的真实记录影像。此后,布什提名联邦法院中的保守派黑人法官克拉伦斯·托马斯接任瑟古德·马歇尔的最高法院大法官职位,以制衡民主党势力。作为继瑟古德·马歇尔后最有可能的第二位美国最高法院黑人大法官,托马斯的黑人身份、保守派立场以及优秀的法官履历都让他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然而,在10月6日,参议院即将表决的前两天,《今日新闻》和全国公共电台突然报道了一则新闻,35岁的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黑人法学女教授安妮塔·希尔指控托马斯于她在EEOC(就业机会平等委员会)工作期间对她进行性骚扰,托马斯则坚决否认此事。因此,参议院将对托马斯就职一事的表决推迟一周。性色彩,涉事人的种族、社会身份,双方同样坚决但各执一词的态度,让在10月11日召开的听证会成了继水门事件后,又一次席卷全美的国会听证会。
与《聚焦》以大量篇幅来展现聚焦小组调查、采访、取证的繁琐工作所不同,《关键判决》用了很大篇幅来再现听证会过程,并在演员出演的场景与真实的新闻记录影像间来回切换。虽然插入了大量的记录影像,但《关键判决》依然是当当戏剧化的。在听证会段落,与传统的英美法系的法庭戏不同,《关键判决》并没有使用太多复杂的场面调度,也没有辩护律师走到当事人跟前进行压迫式的逼问。镜头抑或以缓慢的360度旋转运动环绕在陈述人陈述时环绕他,来铺陈传统法庭戏的审视过程;又或者以大量匹配视线剪辑的中近景固定镜头来回切换,来展演陈述双方或者审问方与陈述方之间的对抗。此外,听证会场景也在现场、收看听证会的不同社会场景中来回切换。剪辑在这里,除了为单一枯燥的听证会戏提供丰富的附加戏剧元素和情绪表意镜头外,也承担起了另一层审视的功能。收看着听证会的每一个人,和拍摄着听证会的摄影机一起,同时也和委员会的听证委员们一起,构成了对案件的多重审判和裁决。
但与当事人的理性坚守态度所相背反的,影片并没有采取一种中立的态度,它以一种推定有罪的姿态,让种族凌驾于女权之上,也让弱者凌驾于真相之上。就像托马斯所陈述的,“作为美国黑人,就我而言,这是个高科技私刑”。托马斯的话揭示了一种偏见:当我们谈到性行为,我们依然会有潜在的种族态度,那种潜在的,关于黑人男性和他们对性的看法的成见。黑人男性会被更倾向认为习惯于滥交等非常规性行为,而这,正好与希尔在听证会上所描述的托马斯对她的言语性骚扰内容吻合。这种出发于女性主义,女性平权,但最后并没能回归到女性主义的视角,在绞合了种族偏见和政治身份后,不可避免的导向了另一种近乎压迫的不平等。
在现实中,托马斯以52票赞成、48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了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提名听证会确认,影片也以真实的记录影像展现了这一刻,并没有采用搬演,但其女性视角和女性倾向并没能因此平衡。在平权运动发展的时间线中,更多考量女性或许是平权的第一步;但在托马斯这样的未定案件里,性别倾向的处理显然不是最好的方式。它浪费了讲述历史多元的可能,也悬置了讲述历史的时代。它来源于现实,却没能充分打开现实。它展示给我们不完整的过去,却凭借这非完整的过去用影像做出判决。不论是托马斯,还是希尔教授,在片中都没能获得一个独立的、饱满的形象。在没有真相,只有文本,没有历史,只有讲述的含混地带,《关键判决》应当做的是挖掘这种含混背后的原因,并把这种含混还原给观众,但它却把托马斯疑案背后复杂的政治影响、性别压迫乃至种族观念都压缩到女性对男权的简单斗争中。整个托马斯案件所给美国社会乃至性骚扰犯罪史带来的巨大改变,在这样的倾向性之下,也就只能沦为一种打着女性主义旗号的理想主义式结尾了,这对于《关键判决》所选取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而言,显然相当可惜。
原载《电影世界》2016年8月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