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镜子》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镜子》观后感精选10篇

2017-10-16 21:3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镜子》观后感精选10篇

  《镜子》是一部由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执导,玛格丽特·捷列霍娃 / 因诺肯季·斯莫克图诺夫斯基 / 奥列格·扬科夫斯基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镜子》观后感(一):镜子的另一边——字幕版诗句摘抄

字幕翻译明显有点词句问题,但是看过正儿八经的翻译,虽然遣词造句精巧很多,诗意却没有因此多几分,反而因为工整而显得无趣,倒不如野生字幕版来得生动,所以还是抄了一遍。诗的作者是老塔的父亲阿尔谢尼·塔可夫斯基,片中朗诵的一共应该是四首,没核对过,不知道每一首应该断在哪里,反正按在片中出现的时间先后抄了。

以及,个人觉得,虽然老老塔的诗意境已经比较美妙,但其实电影的真正诗意所在,是在朗诵之外的画面中,语言在这里反而是一种“空白”,而诗意则来自一种失语般的表达,这种美感在脑内引起的暴风雨般的压倒一切的快感,只有碰到了才会懂哈哈哈哈哈。

反正,最好还是看电影吧,说了也都是白说。

1

我们相聚的每一刻

都当做节日在庆祝

世界只有你我

比鸟更轻盈勇敢的你

飞奔下环旋的楼梯

带我穿过丁香花丛

来到你的领地:镜子的另一边

夜幕降临

我得到恩准

走进圣坛

黑暗中渐渐显现你赤裸的身体

我唤道:“祝福你!”

尽管

我知道不该大胆惊扰你

桌上的丁香伸过来轻触你的眼帘

你的眼帘安详平静

双手温暖

水晶中河流奔腾

群山朦胧

大海苍茫

你手捧水晶球

安睡在王座

神啊

你曾属于我

你醒来改变平凡的人类语言

我的声音充满了洪亮的共鸣

现在“你”有了新的含义“王”

一切都变了

即使是最平凡的事物

当水晶在我们间泛起层层变幻之时

我们不知身在何方

奇幻的城市海市蜃楼般飘过

薄荷铺成的路上

鸟与我们同行

鱼也逆流跟随

天空展向远方

命运如同挥舞利刃的疯子

紧随我们身后

2

昨天我一直在等你

他们猜到你不回来

记得昨天吗?

多晴朗啊!不必穿外套

今天你来了

他们已安排了冰冷的一天

下着雨,天色已晚

雨水滑落冰冷的树枝

言语难以抚慰

手绢难以拭干

3

人生的旅途过半

迷失在幽暗的森林中

4

不相信预感,不怕凶兆

逃避毁谤和诋毁

世上命运死亡

人人都不朽,一切都不朽

不必惧怕死亡在17或70岁

只有真实和光明,没有死亡和黑暗

我们终于到达海边

撒出渔网收获“不朽”的鱼群

住在永不倒塌的房子里

我召唤所有的世纪,进去建造房屋

这才有你的妻儿与我同坐一桌

曾祖和曾孙共聚

未来已经实现

如果我举起手

留给你的将是五道光芒

我以骨骼为支架,撑起过去的岁月

我漫步丈量时间如同行走在乌拉尔山脉

我选取一段,向南前行

草原尘土飞扬

一只闲游的蚱蜢轻触我的马蹄

像少年般策马驰向未来

我的不朽已经足够

我的血液已流过沧海桑田

为了一个温暖的角落

我愿付出生命

只要生命的飞针不再把我像丝线般摆布

5

人只有一个孤独的身体

灵魂厌倦了这副躯壳

耳朵、嘴巴、纽扣大的眼睛

骨骼外布满伤痕的皮肤

它越过角膜飞向天空

飞向冰雪世界

飞向鸟的战车

它听到自己生活的囚牢外

森林的喧闹

大海的乐章

没有肉体的灵魂一无所有

没有思想、没有行动、没有意识、没有语言

没有答案的问题:在无人为伴之地独舞后

谁还能归来?

我梦见另一模样的灵魂

它燃烧着从羞怯奔向希望

火焰照亮了整个地球

留下几束丁香作为纪念

跑吧,孩子

不要悲叹欧律狄刻的命运

驱着你的铜环跟随那火光

你踏出的每一步即使再轻微

也将听到大地欢快的回响

  《镜子》观后感(二):镜子:一次视频片段浅析

一、脚本

电影:镜子

时间段落:05:47~ 12:05

镜号 / 景别 / 技巧 / 画面内容 / 解说词 / 音乐 / 音响 / 长度(秒)

1 远景到中景到近景再到远景 推 身着毛衣,下着裙的妇女斜坐在篱笆上,手里攥着烟;之后镜头越过该妇女,进入前面的草地,出现一位旅客的远景 旁白 笛声 风吹树叶 44秒

2 近景 固定、摇 妇女怅惘,拿起手里的烟,并吐出烟雾;风吹草丛 旁白 无 风吹草丛 17秒

3 远景 固定 妇女正坐在篱笆上,不时抽烟 旁白 无 风吹树叶 16秒

4 远景到中景到近景再到中景 固定、摇、推、拉 妇女和男旅客交谈,随后转身张望 有台词 无 同上 84秒

5 中景 固定 孩子在秋千床上午睡 无 无 秋千摆动 4秒

6 中景 固定、推、摇、升 妇女和男旅客同坐篱笆,篱笆断;继续交谈;男旅客离开 有台词 无 篱笆断裂 118秒

7 远景 固定 男旅客回头;风吹草偃 有台词 无 风吹草偃 35秒

8 近景 固定 妇女张望 无 无 风吹树叶 5秒

9 远景 固定 男旅客回头,但之后继续前行 无 无 风吹草偃 18秒

10 近景到中景 固定、跟、摇 女旅客张望,转身回去;蓦然转身 旁白 无 风吹树叶 26秒

二、视频浅析

1.画面拍摄特点:

景别特点:远景使用最多,中景因为起过渡作用次数多。每种景别停留时间不一样,远景停留时间比中景、近景都长。

拍摄技巧特点:多用固定镜头(粗略有9次),运动镜头多缓慢,以缓慢推拉,慢摇为主,变化幅度小,且有一处对女主角的发髻进行特写,进行了弧形的摇动。

构图特点:4:3画幅;多为对称构图;开场镜头为电影史上最美开场之一,女主角端坐在镜头左侧,然后慢慢推镜,缓慢凝滞,诗意幽生。

用光特点:使用自然光、散射光;拍摄女主角的特写时有逆光拍摄,为了突出女主角的静美

2.画面组接特点:

节奏的控制:塔可夫斯基明确地批判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及其剪接技术。 他喜用大量的长镜头以及缓慢的推拉镜头。如脚本所述,多为长镜头,镜头时长较一般电影长,在缓慢的推摇镜中创造了塔氏诗意美学。其镜头往往凝缓、慢慢变化,观看时不宜过躁,需要静静欣赏流出的诗意。节奏缓慢,也被不少人诟病,称其电影无聊、无趣、无味。

转场方式:硬切,在分析这一片段并无淡出淡入或者特效转场。特效、花样并不多,镜语朴实,不事雕琢。

镜头与镜头之间多为静接动,但在这一片段中,动多为缓慢的动。(叶动草偃、抬头低头、转身回头)

包装特点:无

3.声音特点:

05:47 ~ 06:14有音乐声(似乎是琴声)和火车声

随后人声部分有旁白和人物台词

自然声音多为风吹树叶、草丛发出的声响

小结

这一片段节选自前苏联著名导演塔可夫斯基的《镜子》(Зеркало),塔可夫斯基通过碎片式、看似无联系的各个梦境片段连接起来,借此电影回忆童年,追溯过往。喜爱者不由对其中的“诗意”赞不绝口。节选的这一片段出现在片名出现之后,算是真正的开场镜头(因为前还有一个片段插入)。如前所述,缓慢的推拉摇镜和大量的固定镜头,在考验观众耐心之时,也呈现了难以描述的诗意。镜头中透出来的灰蒙、微亮的气质,更是增添诗意于无形。除却镜语的诗意透露,这一片段的台词、旁白和声响都助力不小,旁白和台词点明故事情节和主题,以风拂声为主的自然声响也增加了空镜头、固定镜头和无人声之时的寂静、幽美。特别是风吹草偃一段,当镜头固定,将男旅客的远景摄入,他站定转身,任风吹草偃,此刻“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的韵味悄然而生。这一创作方式不仅将观众早早吸入塔氏诗意镜头中,而且也奠定了全片的影调。

  《镜子》观后感(三):自白的欲望-镜中独语

镜中,是自我生命的独白。
年轻母亲坐在篱笆上,望向远方,她在等待丈夫归来,却也隐隐然知晓,他永不可能出现在草甸的那头。
陌生的男子,他说我们还不如做一棵树,不会移动,也就不用每日劳碌奔波,陈词滥调
风过处,是远去的,另一个世界的灵魂。他们在说话,在呼应着渴念对话的良人。
父亲始终是缺席的,只能听到他朗诵诗歌的声音。描述着生命的无常、孤独与希望。
而“我”也从没有出现在镜头里,只是说着话,注视着画面中的儿子,一如看着自己的童年。
泥瓦掉落,仿佛时空的坍塌。洗发的母亲,注视着镜中已然老去的容颜,那个为自己端水的男人去了哪儿?
像一个环形似的,影片的最后又回到了“我”儿时和母亲一同居住的林中小屋。镜头跟着男孩缓缓向前,静默地注视着,仿佛时间不曾流逝,一切仍在原地等待。
黑白色调的树林,风又起。那是从不曾出现的父亲的化身。
草坪中,父亲唯一一次的出现,他问母亲“你想要女孩还是男孩”。母亲微笑着,眼中含着喜悦泪水,望向远方。
那里有什么,母亲已成了满脸皱纹的老妇,她牵着自己的两个幼子,穿行在草丛里。是在寻找吗?就这样,过完了一生。
远处的那个男子,是父亲吗?那样远远地站着,如同一个隐而不显的黑点。
镜头慢慢拉开,又缓缓后退,看着前方画框里的母亲和孩子,这是父亲的视线,远离与静观,对这个男子而言,似乎才是表达爱的方式。
过去与现在,就在这样不曾间断的镜头中,交织融汇,你分不清哪里是现在,哪里又是未来。
躺在病床上的“我”,命不久矣。手中握起的死鸟,竟然复活,腾空飞去。
一切都会好的!这是“我”对母亲的安慰吗,还是对自己?
塔可夫斯基说他是在记录时间,重述记忆。这世间最真实的刻度只存在于你的内心
叙事的破碎,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作者力保事实的原则,然而却在另一个层面上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对心灵轨迹的忠诚
只是不明白为什么要穿插斗牛表演,西班牙内战,卫国战争和毛主席个人崇拜的纪实性画面。难道是为了表现外在的某种真实和历史?内心的真实是记忆里现在与过去的交错,而外界里发生的种种,也是我身为历史之一份子而无从逃避的述说。
面对历史洪流中的个体,我只有记录,无从言说。

  《镜子》观后感(四):回忆之镜

“我的故事不讨人喜欢,也无虚构作品的柔和;就像所有不再自欺之人的生活,它集胡言乱语与混沌无序、疯狂与梦幻于一体。”

塔可夫斯基对质感的表现非常细腻。房子被火烧了,熊熊火焰本来已经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塔可夫斯基会加上一层水帘,向下的破碎的水滴和垂线,与上升的火焰与气流形成极强的张力。烟雾与玻璃杯与水,镜子,布料甚至玻璃上逐渐消失的水汽,其质感都被敏锐地捕捉到,而且往往以一种动态的形式与光影、与彼此形成张力。

全片印象最深的细节是枝叶繁复间,母亲在栅栏上坐着,看着草地里搭话的陌生人渐行渐远。突然一阵风迎面吹来,草地里卷起一阵浪潮。波澜的横向形状与离去者的轨迹形成十字,其动态又与离去的朝向相背离。仿佛人心中起了涟漪,想留下,然而这想法只闪现了一会儿,就像疾风中的烛光般沉寂下来。这涟漪是观者的还是离去者的,无从知晓。但这一细节模糊了镜头和现实的差别。仿佛是直接从现实中攫取的片段,仿佛神真的存在,万物有灵,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塔可夫斯基的电影里有很多凝视,比如一个树叶木头衣服的场景里,镜头凝滞良久,衣服突然掉了。镜头仿佛会预言,会等待,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上帝视角。片尾,男孩大声呼喊,令人想起《杜伊诺哀歌》的首句:“如果我哭喊,各级天使中间有谁听得见我?” 塔可夫斯基听得见,又用镜头向我们呐喊。
 
片名叫镜子,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有关回忆本身的。回忆是对实在的反映,但永远是虚幻的。它受时间的光影影响,沿着记忆的镜像而扭曲。回忆是我们永远回不去的彼岸他乡。婴孩看着镜像中的自己,认识到作为整体的自己,进入了想象界。而真实却永远地被遗失了。我们回忆着,给过去因果意义,幻想出一个虚幻的自我。马尔克斯说,无论走到哪里,都该记住,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现实.然而我们往往看到,无论是好电影(如《野草莓》)还是好文学(如石黑一雄的The Remains of the Day),回忆都是极具表现力和质感的凝视焦点。

  《镜子》观后感(五):观影小记录

童年记忆、与母亲的关系、母亲当年的工作、现实与前妻和孩子的关系、城市老房子的记忆、二战、原子弹爆发、西班牙内战、东方运动、艺术、文学、梦境、可爱的婴孩(圣洁安详)、小时候在靶场练习打靶、母亲去邻居家卖耳环(尴尬)、被邻居强制杀鸡(超尴尬),老年的母亲与儿时的自己走在一起,当记忆与现实,历史与个人,相交织在一起时,构成了个人独特的体验,像一首诗歌一样,迸发出启迪心灵的火花。史诗感、片尾配乐的恢弘。
几次镜中的形象,那么静谧、悠扬、迷人、发人深思
这片子每一个片段其实都很安静,并没有太强、太激烈的戏剧冲突,所以还是有些沉闷的,但是都拍得很美,也能吸引我们的观影兴趣。
开篇的离题,是想说明什么?我们的记忆、能力,会被矫正?

  《镜子》观后感(六):我们都是镜子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而家庭就是社会的镜子。”这既是片中心理咨询师的一句同期声,也是贯穿全片的主题。18岁的张钊坦言父母在一起就是吵架,家里三个人在一起就只是在看电视;家明的父亲认定了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直言儿子追求自由的理想不切实际,“需要纠偏”;父母之间的隔阂,泽清能敏感地察觉,并明确地表达出来:“要呆81天的是他们(父母),我呆6天就够了,我觉得我为他们付出挺多的吧。”如果父母所营造出的家庭在孩子的眼中呈现出的只是这样的镜像,而父母却认为是“网络的消极影响”“早恋的原因”或者“不知道什么原因”,让他们的孩子变成了这样,恐怕他们不是合格的父母吧。画面中可以看到家长和孩子之间交流的缺失,情感的断裂,沟通的无效。孩子并不是一夜之间成为了“问题少年”,实际上他们像镜子一样,真实准确地反射出家庭教育的塑形作用。   的确,在社会的种种职业中,绝大多数职业都需要“持证上岗”,而“为人父母”则是无需培训上岗、却需要用一生时间来履职。片中“校长”直言不讳:“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是有一个问题家庭……虽然我们招收的是孩子,但是这里面最需要接受教育的,是家长。”《镜子》没有回避激烈的言辞,直面各种冲突,长期的贴身跟拍,几个“问题少年”背后的“问题家庭”的样本,将中国目前亲子关系中的若干问题曝光于社会大众面前,凸显放大在银幕上,如同社会学研究中的“深描”,赤裸着呈现出来。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