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年轻时候》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年轻时候》的观后感10篇

2017-10-25 21: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年轻时候》的观后感10篇

  《年轻时候》是一部由诺亚·鲍姆巴赫执导,娜奥米·沃茨 / 本·斯蒂勒 / 玛丽亚·迪齐亚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年轻时候》观后感(一):悲剧隽永

看的时候真怕突发心肌梗塞 看得太难受 我又没老 我难受什么呢 大概觉得无论做什么都逃不过和剧中人物一样的命运循环 如果只是年轻-年老的拍摄顺序 大概会觉得这完全是一部无聊且又浪费资金只是说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的电影(好多定语,是因为英语学多了吗)但这样的对比 这样的 从某一程度来说的倒叙 这样的 把平凡中的黑色幽默和可笑滑稽直愣愣展现在眼前 真的让人又愤怒无奈 只得拍拍自己胸脯安慰自己 乖 这只是电影而已 而这样的拍摄手法 如果按照年轻-年老来拍 不就是Josh对于纪录片的执念吗 所以 别说什么亵渎 如果你足够年轻 你接受得了一切 也不会去提出这些疑问 不行 自圆其说我还是心肌梗塞 难道婚姻没有孩子这个媒介就无法平稳跨越中年危机吗 难道看到过再多年少轻狂和中年失意也逃不过生而为人宿命的安排吗

“Face the reality, we're boring. Life is boring, but it's real.”

悲剧隽永,一点都不假

至少让今晚变得不平凡

  《年轻时候》观后感(二):都是一样的 逃离生活的时候你发现 不过是在去往所逃离的生活的路上

喜欢这部电影 看到很多个点都有触动
【关于世界谎言真假与成功定义 】
妻子爸爸对她说 如果说我为什么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 很大的原因是我牺牲了你和你妈妈 做了一个自私的混蛋 但我不会这么说 我会对外界说 是因为天赋 努力 运气 而你的丈夫始终不明白这一点 他不明白要付出什么代价 他仍在相信他听到的演说
然后另一个画面是 这个资深的电影人在举办他的晚宴 他在发表他关于真假的演说 但是下台后 他说他并不Care真假 这个纪录片拍出来好就可以了 所以你看 这个世界上的一些角落 或者说大部分角落里 说出来是一个规则 做事情是另一个规则
言行合一 这可以是你的行为准则 但是存在着另一个言行不合一的规则的世界 也许真正做点什么的人都知道事实到底是怎样的 但是在公共场合 要给公众一个期待和一个美好假象 告诉他们可以通过什么得到什么 却没有告诉他们会因此失去什么 但是没关系 在慢慢成人的过程中 都会懂得 如果愿意去懂得的话
这个中年男人想要成功么 是的 但是这句话不完整 他想要的是以他的方式成功 所以衍生出一个问题 到底什么是成功 每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 想要世俗意义的成功 就要按照世俗成功的规则 所以那个年轻人成功了 想要自己的成功 就多问问自己想要什么
【吸引与兴奋过后-可以信任才叫朋友
这对中年夫妻 被这对年轻情侣吸引 觉得和他们一起才找到生活的乐趣 不想理之前的老朋友 但是事实证明 其实生活都是一样的 如果你看到某个人 觉得只看到有趣的一面 那可能是因为你看到的是生活的假象 或者说只是生活的一面而已 如果你觉得自己被一个人完全的吸引 但审视一下自己 好像对方并没有从你身上得到什么 那可能是因为你没有发现他想从你身上得到什么 那种一味感觉自己从对方身上得到的愉悦不会长久 需要双方都可以从对方那里得到愉悦才可以长久 友情爱情都是这样 最后他们还是和他们以前的好朋友在一起了 因为朋友最基本的东西 其实是信任 而不是吸引 但是没有一丁点的吸引也不会是朋友 至少不会是好朋友 而信任是最重要的因素 这也是安全感的由来 所谓的感情 其实不就是这么个东西么
【感情最美好的是经历
这对夫妻一起经历的一起 才是他们感情的根基
还有很理解中年女人二次吻那个年轻人 她想尝尝新鲜的滋味

  《年轻时候》观后感(三):《年轻时候》——这TM的才是生活?

      在一系列枪战,恐怖, 烧脑的快节奏电影席卷后,吹来了这么一部相较之平淡的作品。我当时看到很多人都说看不下去了,我还是本着我一贯不看过万一漏掉什么大智慧心理尝试看了下去。
      像很多人一样我以为电影又是在谈中年危机balabala之类,导演用了将近一半的时间都铺垫了这个假象,到最后你才发现这里面还涉及阴谋论和纪录片的探讨。其实不然,将近一半的假象和后面的一系列转变并不冲突,它们是一个整体。这对中年夫妻在初遇这对年轻人时,Josh兴以为自己交上了真命一对,他仿佛看到了枯燥中年生活的里的一丝悸动,他学着年轻人的样子着装打扮,做着年轻人的事情,以求找回一颗年轻的心,一点火力,即使被诊断为关节炎在所不辞,此刻Josh乐此不疲呢。他的妻子也这样的年轻生活着迷,跳起嘻哈,等等。这对中年夫妇接近了这对年轻人的生活,发现年轻一对好有生命力,他们不在乎名利,想到什么做什么,且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过程的美好,不为自己拿不稳东西而自怨,不会刻意要求自己做什么,想不出来的事情他们不会上网查,好像不知道会怎么样似得,他们就不想,活在当下,总之微博上少不了这些东西对吧,大家也都懂的。
      看到这,你或许也会有种:FUCK!这TM的才是生活!的感觉。当然,这种类型的电影也确实多。
      接近年轻人的生活后,导演细讲了和Josh的工作与年轻人产生的碰撞,Josh十分欣赏年轻人的作为,他们似乎乐在其中还有所成效,而自己专心投入却并没有什么好的结果,自然就有了后面的种种不爽,认知失调嘛。只到无意中发现采访对象桌上的冰淇淋他才恍然明白了一切,我不知道大家这时候这么想的,我当时脑补后面的剧情是Josh一番正义之词的输出成功击杀Jamie,Jamie羞愧难当,然后一起觉悟了。2333,当然,这种类型的电影也挺多。
      看到最后我们都知道Josh“失败了”,没有在乎过程是怎么样的,那段对Jamie的斥责和演讲形成了荒诞讽刺的强烈对比。SO?最终我们还是过好自己的生活,又能怎么样呢?结局Josh也算是真正的扔掉了“帽子”,而电影里扔掉帽子的那一刻他是愤怒的,充满对Jamie的鄙夷与不屑,而结局,Josh扔掉了那顶不属于自己的“帽子”,什么年轻人自由自在,活在当下,享受生活,其实从来没有变过,和自己年轻的那时候一样,只不过换了皮囊而已,那些刺激荷尔蒙的元素在无声的掩饰着年轻人内心的暗潮汹涌,野心的欲望从来不会被淘汰。
      剧中我们也看到了年轻人生活中并不那么美好的地方,他们的感情并不像表面那样超然一切,有着背叛,有着荒诞,不知道自己要的什么。对方背叛了我,我也如是背叛,去和另一个人放荡报复对方,用性,酒精填平内心的空虚,而不会像Cornelia一样,在Josh饱受挫折时,坐在他的身边听他倾诉。另外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年轻人也不可能像表面一样活的潇洒
      看到这,不免有人会浮现谁对谁错这种思考。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年轻时标新立异,中年时墨守成规还是年轻时故作深沉,中年时故作青春都不重要,我们不需要在任何期间为做了看似和自己年龄不符的事而烦劳,也不需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和年龄相符的“那个人”,就像纪录片一样,虚构或真实?随你自己。
      PS:这部作品还是能从不同层面去思考的,我认为是不错的电影,另里面那首嘻哈是什么歌,有人知道吗?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不曾影响我对女神的花痴。

  《年轻时候》观后感(四):年轻人,该浮躁吗?

浮躁,百度百科上说它的意思是:心里有众多的东西要动,而又没有地方可以让他们落脚,因此到处飘荡不得安心。此之称为浮躁。当代年轻人是浮躁的一代吗?是的,可又不是,我们想得到:money、house、car、love、respected,这些也只能自己争取,只能力争在同类中脱颖而出。这是我们想要的,我们错了吗?我们错了吗?我们错了吗........
      这部电影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年轻时跟我们一样想要成功的人,在获得所谓的成功后(娶了性感火辣的才女,自己的纪录片也获得了不小的成功),这时,他觉得生活无趣,而且因为一个年轻人喜欢他年轻时喜欢的一切,有他年轻时的眼光、气质,而喜欢这个年轻人;在接触中他又发现自己自私、狭隘,从而慢慢改变自己;但改变之后他发现他受骗啦,年轻人没有那么无私,他只是为了自己的成功,一如当年的他自己,他为此气急败坏,而且当众揭发这个骗子。但众人的反应,让他觉得自己是个小丑,自己自作聪明啦。最后,他想通啦,回归了以前的生活,并且跟妻子一起去领养孩子。
       我们年轻人该浮躁吗?我也不知道,毕竟我也正处于这个时候。并且在1年内达到了自己十几年前想要的目标,意外的达到了!兴奋的同时失落,难道这就是我想要的吗?是不是哪里不对?好像一切太容易啦!那我下一个目标是不是应该更高些,更远些,但那样是不是也意味着我要开始浮躁啦?答案似乎未知,但心中已经有了答案,那就去吧,皮卡丘,追求你想要的
   未尽事宜待续

  《年轻时候》观后感(五):《年轻时候》:与欲望共舞

“他不是魔鬼,他只是还年轻。”
看《年轻时候》之前,我是准备把这部电影当成文艺小品来消遣的。看完之后才发现我错得离谱。这是一部真诚、深刻而严肃的电影,它真正探讨的,是欲望。
 
主演本·斯蒂勒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喜剧演员,但他最近主演的几部电影都让我笑不出来,相反,我被他作品里的真诚所深深感染。
 
《白日梦想家》讲述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勇敢做自己和追求梦想的故事,而这部《年轻时候》讲述的则是一个中年男人被现实伤得体无完肤的故事。影片的定位是喜剧,却看得我浑身发冷。
两部电影讲述的都是中年男人的故事。影片中,纪录片导演Josh(本·斯蒂勒饰演)在一场演讲中引用了让·吕克·戈达尔的一句名言,“纪录片拍的是别人,剧情片说的则是自己。”有过编剧和影视制作经验的人就能理解这句话是多么深刻和一语中的。
 
看电影,看似是看别人的故事,感受别人的感受,事实上,从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永远都是自己。
 
(本影评涉及剧透,介意请绕行)
 
影片一开始,Josh和妻子Cornelia(娜奥米·沃茨饰演)正在照顾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这让我们误以为这是他们的孩子,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孩子。人近中年,他们身边的朋友大都有了孩子。哄宝宝睡觉、给宝宝喂食、为宝宝换尿片、带宝宝玩耍、陪宝宝上早教班……宝宝几乎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一旦宝宝降临,夫妻生活的重心都将不可避免地倾斜到了孩子身上,不管你是否喜欢。
表面上看,有孩子的父母们都显得无比的快乐幸福,他们陶醉在全新的生活里,他们脸上洋溢着甜蜜满足。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或者说这就是事实的全部吗?Josh的死党,一个正在给孩子喂奶的父亲对他敞开了心扉,“我爱我的孩子,但我仍旧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孩子给我带来了快乐,但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快乐。”
 
这部电影之所以触动人心,秘诀之一就在于诚实和勇敢。《年轻时候》揭示了隐藏在平凡生活背后的真相。那些真相也许我们还不懂得,又或许我们只是不愿意去面对。
影片着重刻画了三组人物,一组是Josh和他的妻子Cornelia,他们代表的中年人,一组是Jamie和Darby,他们代表的是年轻人,还有一组是由Josh的岳父和一位老教授组成,他们代表的是老年人。不同年龄的人对人生有不同的理解,对欲望、成功、价值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正是这些不同的视角拓宽了这部电影主题的厚度。
 
Josh已经44岁了,家庭还算幸福,事业却毫无起色。作为中年人,Josh和他的妻子Cornelia传达出的是不甘心。是的,不甘心。他们不甘心得不到认同和成功,不甘心逐渐老去,不甘心被时代抛弃。
所以,当医生告知Josh已经患有关节炎的时候,他才会显得那么震惊。这种病可是老年人才会得的,他知道自己迟早也会得这种病,只是没有想到发生得竟然这么快。Josh的死党也是一样,早早地就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壮志未酬而身先老,这是一种痛入骨髓的悲哀,特别是对人生还有所追求的人而言更是这样。
 
Josh是一个纪录片导演,他想制作一部震惊世界的纪录片。为此他已经耗费了近十年的时间,结果却是毫无进展。一个困境是,资助他拍摄的金主们先后都退出了,他甚至没有钱支付给剪辑师,另一个困境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部长达7个小时的片子是枯燥和乏味的。理想很丰满,无奈现实却是赤裸裸地悲凉。
 
Josh想成为一个像他岳父那样的人,一个功成名就的电影人,他极度渴望能获得大家的赞许和认同。出于可怜的自尊和骄傲,在过去的岁月里,Josh从不接受他岳父的任何帮助,他希望靠自己的力量打出一片天空。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地挫折后,Josh终于放下身段,他为岳父放映了自己的纪录片并征求对方的意见。坚持了7个小时后,岳父终于看完了影片,他表示这部纪录片里的好多片段都苍白而无聊,应该毫不犹豫地剪掉,但Josh却认为这些耗费了无数心血的片段才是纪录片的核心。为此两人大吵了一架,Josh认为他不应该来请岳父提意见,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是他自取其辱。
 
一个人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却得不到认同,是愤怒,更是悲凉。“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个山丘,越过山丘,虽然已白了头;喋喋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还未如愿见着不朽就把自己先搞丢;越过山丘 才发现无人等候……”李宗盛的歌真正唱出了人生的滋味,你耐人生何?
怀才不遇,知音难求。所以,当Jamie出现在Josh的生命里,当这位年轻人对Josh说很喜欢他的纪录片时,我们就能理解Josh的受宠若惊和喜极而泣了。对于现在的Josh而言,真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洪水就泛滥。
 
Josh和妻子与这对年轻夫妇越走越近,他们震惊于这对年轻人复古的生活方式,更惊喜于他们年轻而自由的心态。他们用卡带和黑胶唱片来听音乐、用录像带看电影、推崇DIY、讨厌Google、FaceBook……他们的身体和心态都是如此的年轻,简直美好得一塌糊涂,让人嫉妒。年轻真好!
至此,这部电影的故事已经过半。如果主题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上的话,那么这部影片将毫无疑问地流于肤浅和平庸。幸好不是这样。
 
受Jamie的感染,Josh决定敞开心扉地去帮助这个年轻人,与他一起去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Jamie决定做一个纪录片,为此Josh将自己的各种人脉无私地分享给Jamie。正当Josh感觉自己正重新活过来的时候,真相却悄悄地浮出了水面。相遇、相识、仰慕、合作……原来一切都是Jamie早就设好的局。作为一个年轻人,Jamie同样渴望着成功。为了实现这一目的,Josh被他当成了通往成名大道上的一块踏板,一颗棋子,一个筹码。年轻却老辣的Jamie利用了年老而单纯Josh,就是这么简单。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灵魂!”,而Jamie竟然用虚假的方式来拍纪录片。发现这一真相的Josh怒不可遏,他决心在岳父的表彰会上揭露Jamie的真正面目。无奈Josh遭遇了现实再一次的啪啪打脸。
 
在Josh踢爆的这个惊天真相面前,所有人甚至是她的妻子全都毫无反应——没人真正在乎Jamie是不是采用了欺骗的方式来制作这部纪录片。“也许Jamie是个混蛋,但是他的片子我很喜欢,谁在乎呢?”
 
聚会上,Josh出尽了洋相,还因袖子着火被Jamie用水泼了个透心凉。现实就是这样,你以为你已经跌入了悲惨的谷底,其实还有更大的深渊等着你。没人会真正在乎你,你只能自己在乎自己,没人会真正理解你,你只能自己理解自己。理解不了这一点,就永远不能脱离痛苦。
有得到就要有付出,凡事都有代价,只看你是否敢于去付出。Josh功成名就的岳父就曾一针见血地女儿说,“回顾我的电影生涯,我反思自己是如何取得如今的地位和成就的?如果我对自己说实话,我会说我的成功是以牺牲你和你妈妈作为代价的,我的成功是因为我是一个自私而无畏的混蛋。但是对外我不会这样说,我会说我成功的原因是我的天赋,我的努力和运气……”
 
对女婿的失败,岳父也毫不留情,“他至今浑浑噩噩一无所成,只是因为他还没有意识到成功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他依旧相信着那些虚假的演说和心灵鸡汤……我知道他想成为像我一样的人,但他不够冷酷,所以他永远成不了我。”
 
这让我想起一个知乎上的问题,为什么我们懂了那么多道理,了解了那么多真相之后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在我看来,了解真相虽然不能改变你的生活,但当你真正面对它们的时候,你的心里会少一些痛苦,多一些坦然。
 
追逐着理想,向往着成功,渴望着被认同,这是每个人的心魔。不能驾驭它,平静快乐的人生就无从谈起。我们追求的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结果真的比过程中要吗?他人的评价真的比自我认同更重要吗?什么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
影片的最后,Josh的妻子在翻看杂志时发现,Jamie如今已是影视行业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这个年轻人获得了Josh渴望已久的成功。妻子说,“看,这个魔鬼已经被放出来了。”Josh淡淡地笑了,他说,“他并不是魔鬼,他只是还年轻。”
 
最终,Josh做到了与他人和解,与世界和解,与自己和解。虽然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还有很多的痛苦和磨难等着他,但他已经理解了别人,理解了自己,也理解了人生。
 
不甘心就不甘心吧,不迷失自己,不放弃努力,不改变自己的原则,不突破自己做人的底线,做自己就好。别人不认同你,就自己认同自己吧。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的,真正的快乐,只有自己能给自己。
本文为作者原创,图片源自网络,首发自公众号 2j的花果山,欢迎留言及转发。谢绝未经授权的转载。

  《年轻时候》观后感(六):关于“年轻”

“No, you were right, he’s not evil. He’s just young.”
这估计是影片看到结尾让人最释怀的话。
年长的人还是会气急败坏,多数人不会像我们所期待的心如止水,因为生活里跳出了更多难题,让人们持续不解与困惑。
相较而言,年轻人身上道德感比较轻,但正是这种像棉花糖一般的漂浮感让步入中年后的人趋之若鹜。
我很高兴看到导演非常诚恳的表达,他关注“人”本身高于抽象的关系,爱情关系,姻亲关系,朋友关系,这种后天建立起来的紧密纽带,归根到底,好与不好落脚点都在个人感受上,所以还是“人”比较重要。
年轻的小伙子做了让人嗤之以鼻的事,触犯了事实上不可冒犯的业界规则,但受益者广泛,就无伤大雅吗?也不是,影片也没说原谅他,就是极其诚恳的刻画了那个自我意识爆棚的年轻人形象,然后说了句he’s just young,言下之意,他也会走到回头看的年纪,他的时间也会流失,他会走到重视规则,尊重规则的那个阶段去,他只是还在吐着毒舌,蜿蜒着,成长。
谁人不是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