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心营救》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地心营救》的观后感10篇

2017-11-01 21:3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心营救》的观后感10篇

  《地心营救》是一部由派翠西亚·里根执导,安东尼奥·班德拉斯 / 朱丽叶·比诺什 / 罗德里戈·桑托罗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心营救》观后感(一):chi-chi-chi-li-li-li-智利!!!

一直觉得地心营救是科幻片,走进电影院发现是由智利矿难改编的电影。
因为某人外派南美了,所以就两个人静心地当旅游画册看。
一个去过非洲外派的朋友说,有盐湖的地方就有火烈鸟。
电影开场的盐湖上真如朋友说有一群奔跑着的火烈鸟群,这种美丽的动物配合开阔的盐湖,想想就很美。
某人说,智利沙漠的星星很美,然后电影也如愿还了一个满眼星空。
另外,印象深刻的是拉美人的乐观,尽管是讲矿难,但是整个基调基本就处于比较狂欢的状态。
家属们几乎也就头一两星期比较down,后面反而结成了互助小组。
呵呵,不知道17年能否跟某人躺在南美洲的沙漠数星星。
PS:本不想学其他豆油的评论标题,但某人现在真的把这个作为沟通暗号了,那我就厚颜再用一次吧。。。

  《地心营救》观后感(二):救

故事本身的传奇色彩已经很浓,《地心营救》作为灾难片,在视效场景上花了很大功夫,虽然没有《火星营救》那样的外星环境考验,但地球内部的各种地质运动危险也挑战不小,画面十分震撼。但最大看点还是这33个男人之间的协作,以及被困69天的心理戏刻画。在食物匮乏,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的情况下,恐惧绝望弥漫在人群中,他们最终克服种种困难、重燃希望的过程,让观众揪心又感动。 《地心营救》的名字听起来跟之前公映的《火星救援》很相像,但不同的是前者并非杜撰,而是取材于真实事件,在表现上也并没有一味地用视觉特效和大的灾难场面来刺激观众,反倒十分“走心”。矿工们深处绝境时的心情变化以及最终获救后的热血感动都让这部电影显得“后劲”十足,即使走出影院仍然会一再回味。

  《地心营救》观后感(三):YOU WILL NEVER BE THE MOST UNFORTUNE GUY

本来是想看疯狂动物城的,但因为不喜欢看3D+是国语配音的,所以最后弃了。结果让我遇见了这部电影。 先说电影场景吧, 故事发生在智利就不用说了。因为是采矿的地方,所以地方比较偏,看起来像是沙漠。然后电影开头就是一片连绵起伏的沙丘,伴着红色的霞辉。一种磅礴的气势扑面而来,接下来场景就转到了一个欢闹的party上。想说背景音乐真的很好听,听不出来是那种乐器,但就是那种很欢快的曲调,加上狂欢者的热情,确实很能感染人。
       整部电影从头至尾基本都是在讲营救的故事。营救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政府派出来的营救部队,另一方面是被困者的自我营救。而被困者的自我营救又包括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上的,因为毕竟是被困在地下,食物又极其紧缺的情况,人性的丑陋此时可见一斑。另一个就是被困者们在客服了心理上的障碍,并团结一致后,展开的自我救赎。电影有好几处看的我老泪纵横,或许年龄大了,心理也成熟了,面对 这种电影能体会的也就更多了。
       想着重说有几点。第一,被困者们在被困是面对仅存剩余不多的食物时,曾出现过矛盾。二是,食物消耗殆尽时大多数人都开始出现幻觉,看到了自己最想见到的人和最想吃的食物。第三,我想说的是信仰。被困者中有一名是牧师,带着大家做祷告,期盼能够得到上帝的救赎。也许最后的最后,在面临食物短缺和环境恶劣的情况下支持他们撑过这十几天的就是信仰。他们期待着自己会被救赎,期待着与家人的再次团聚。看着电影里面的被困者一次又一次的矛盾冲突,还有矿井上面家人的撕心裂肺
       有刹那,我觉得,最艰难的事也不过如此了吧。平时遇到的所谓的困难在他们所遇到的困难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
       最后想说,也是这部电影的中心吧,never ever give up!还记得电影里面隐约有这么一句话,大概是i will never give up to find a way out until there is no way out,大致就是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意思,不记得字幕翻的是什么了。⊙▽⊙很喜欢这句话,也很喜欢他们的不放弃精神,也欣赏马里奥的领导力,也被家人的深情感动,还有矿业部长一直到最后都没有放弃的精神!都很棒!值得看!!

  《地心营救》观后感(四):《地心营救(33名矿工)》:76分,正能量的矿难营救

33人围困了69天,从700米深处生还,这就是吸引我去看这部电影的原因。还不错,推荐。在家大碟版或电影院皆可。
感谢时光网赤子说出了很多我的心里话)
一、故事:根据智利的那次真人真事改编。
1、真实故事:2010年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事故,井下700米深处33名矿工被埋,他们躲进避难室,依靠很少的食物维系生命。智利政府派出工程队挖掘、开钻,一块135米宽、70万吨重的岩石横亘在矿工们头顶,给营救带来困难。几经曲折,2010年10月13日,矿工们在井下待了整整69天后,终于走出黑暗,全部脱险。这是真实发生的事件。
2、影片:力图真实反映一场矿难救援工作的全过程。
前一半将矿难和找寻33名围困者,比较少见的是,后一半讲救援队(全国人民)与受困矿工取得联系后,到完成救援之间的故事。
3、转折点:遇到技术难题,权威部门想放弃时,矿工家属首先没有失去希望。
本片自始至终,把镜头对准这些人——矿工们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女、兄弟姐妹,展现他们对失联亲人牵挂和爱。影片将政府的坚持与人民的坚持联系在一起,好好宣扬了一把人本思维和人性关怀,也为智利做了个大广告。
4、被困者心理强大:矿工们在绝望时,大部分人都选择相信,相信政府、相信家人。还有,相信信仰。
不论是活着的,或者是面临死亡、食物短缺,有信仰和家人作支撑,可以至少缓解紧张情绪
那段“美食和家人”的意淫,是求生意志的最大体现。
5、正能量满满。这部电影之所以评分超过去年的《珠穆朗玛峰遇险》(EVEREST),就在于本片的镜头语言给人正能量,能唤起观众积极的面,让观众看完能更珍惜自己的人生
6、缺点:很多本可以有着足够张力戏剧冲突的戏码,在电影中没被好好利用,所以本片未成杰作。
比如双手一摊的矿主,比如对待母亲态度冰冷醉酒成性的矿工,比如那互不理睬的姐弟俩。
二、视觉效果:
1、通过土黄色滤镜,将拉丁美洲(智利、玻利维亚)的人和自然风情表现出来。
土黄的沙丘、黑漆漆矿井中乐观的矿工、唱着歌的家属、热闹的篝火,传递一种炙热的拉丁美洲人民乐观的生活态度
2、清晰展现了一个铜矿的内部构造。
原来卡车从洞口开进去,要开1个小时才能开到底下!一旦塌方,久远的难度可想而知
三、演员:演技不是本片重点。
1、安东尼奥•班德拉斯:主角尽职发挥。饰演马里奥是大家的带头大哥。在塌方起初寻找逃生梯子,要自救;对仅有食物采取限额和平均分配;把自己的头灯让给新人;对企图自杀的亚历克斯打气:“你有老婆、待产的孩子,他们需要你。”对大家的误解,他明确目标“我们要同心协力离开这里。”带头大哥的领导力直接决定了最终结果。
2、朱丽叶•比诺什的角色有违和感。一个法国女人演一个拉丁姐姐,有点别扭,这个角色没啥克供她发挥的。
3、其他配角基本都是拉丁人,完全可以本色出演。
四、其他:
1、本片配乐是大师詹姆斯•霍纳,他在2015年6月的一次飞行事故中去世,这是他最后一部配乐电影。他曾为《泰坦尼克号》《燃情岁月》《勇敢的心》《阿凡达》等许多著名电影配乐。
2、影片中描写的真实事件是矿业史上第二起通过钻井打孔实施营救的案例。而在2016年1月中国山东平邑出现矿山事故时也采取了这种方式进行营救,是世界第三例,也是中国矿史上首个钻孔救援成功案例。
3、影片对智利总统皮内拉的描写并非完全正面,展现了他机会主义的一面,担心营救行动的失败会影响自己的声誉。不过皮内拉本人对此十分大度,解释理由是“我相信朱丽叶•比诺什”。
4、朱丽叶•比诺什的角色原定由詹妮弗•洛佩兹出演。后者因为录制《美国偶像》而推掉了这部电影。
5、在影片中,最年轻的小父亲Alex Vega是第一位上升到地面获得营救的矿工。然而在现实中,他是第十个上升到地面的人。
总结:将智利矿难原汁原味搬上荧幕,故事没有特别精彩,但因为那少有的生还奇迹,还因为那人与人间的温情凝聚,会足够让你感动。

  《地心营救》观后感(五):阿卡塔马上下的奇迹

     14年世界杯的时候偶尔看到一则广告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I4NTgwMDY4.html?from=s1.8-1-1.2
     一群大叔群情激昂为他们的国家呐喊着“我们不怕死亡之组,因为我们不怕死亡!”“chichichi lelele”,听起来犹如口吃一般的口号却诉说着智利这个国家的骄傲和自豪
      回到14年世界杯,智利同无冕之王荷兰,卫冕冠军西班牙,澳洲袋鼠澳大利亚分为一组,这在外人看起来就是个鱼腩的角色,然而智利做到了,在智利33名矿工和全国人民的鼓舞下,首回合3比1袋鼠,次回合2比0板鸭,最终以小组第二昂首出线,并在与东道主的对抗中90分钟战平,仅仅是站着倒在了12码线上。 他们真的不怕死。 这部片子是根据10年的智利矿难事件改编的,全部33人都成功得以获救,震惊了整个世界。 电影开头飞快的交代了部分工作在阿卡塔马沙漠上矿工们的家庭成员,父子、父女、姐弟、爱人,并介绍了黑心的矿场主超负荷运作和对比明显不安又无可奈何的队长,暗暗埋下伏笔。他们中有的人带着逃避,有的人带着欣喜,有的人带着茫然,有的人带着懵懂,他们带着各种感情告别了亲人,然后被大卡车带到了地下,随着入口的光线越来越暗,他们渐渐与世隔绝,告别了整个外部世界。
      新来的玻利维亚人不安地问马里奥大叔:这是唯一的入口吗?
      行家里手马里奥说,yep.the only way in and the only way out.
      之后的整个铜矿的倒塌,他们逃到了地下700米的避难室,而他们身边仅仅只有供30人维持3天的口粮... 但是最后他们克服了一切不利的局面,抛弃短暂的私欲,带着对外部世界的渴望对亲人的思念对33个兄弟彼此的承诺齐心协力最终活了下去并从700米深处走回了人间,完成了世界救援史上的神话。
      当我看完电影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居然是鲁渔荣三个字。同样的封闭到让人发疯窒息的环境,同样存在的私欲问题和出卖问题,而结局却走向了两个极端,看来一个好的领导人决定着一个队伍的走向。更让人值得反思的是,我国也是矿难频发的大国,然而大多却都是以悲剧收场,听说有的矿工出事被救后若是在两天之内死去,就不算是工伤赔偿范围...更多让人心寒的,都是当地zf的瞒报和不透明。反比智利,zf积极配合救援,无论是处于人命可贵的角度还是如电影中所说事成将展现政治手腕会影响智利zf今后的人员发展的角度,我们看到的都是一副政府积极援救公开消息透露给世界给媒体给家属的景象。
      当钻头钻开700米深处时掉下的泥水打湿马里奥的时候,马里奥欣喜若狂的叫醒同伴们,我跟着同样的激动无比,这可能就是天不绝人路吧,这69天中有的人得到了解脱有的人得到了宽恕,而他们也从未放弃活下去的信念
    “2010年的智利矿难。8月5日矿难发生,8月23日运往地下的首批救援物品中,就有一个足球。已经被困700米深的矿井18天,但他们宁可少拿一点食物和水也一定要一个足球。9月7日被困矿工收到一个小型电视接收器,并接通地下的电视电缆,矿工们在井下收看到一场足球比赛直播,这场比赛是智利与乌克兰的友谊赛,球员出场时全部身穿着"矿工,加油"字样的T恤,33名受困矿工,不少人流下激动的眼泪。接着几次救援物质发放中,矿工们得到足球视频,装有足球游戏的PSP。”
       面对这么一个热爱足球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国家,绝对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ChiChiChi!LeLeLe!Chile!

  《地心营救》观后感(六):从影片里看人性

一直在怪自己年纪太轻显得阅历不够,有时候就会在眉宇间不自禁的流露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鲁莽。说的好听点叫有胆量,但说穿了就是幼稚园还没毕业呢。吃亏了,受教了,从此爱上了看电影,在光与影的穿插里游走,喜怒哀乐人生百味,走进了自己不了解的领域,感受到了里面人物所传达出来的蓬勃张力与感染,有些认同,有些看看就过去了。当明星也认识了不少,自然开始关系娱乐圈的动态,为他们可算是操心
回到这部电影,本来选择去是因为有本书叫洞穴奇案,以为会播放里面的极端对抗,道德,法律,生存三者不相容时人的命运会怎样。自己为这部电影编的剧本是,刚开始的乐观坚强到后来的勉强支持,随着食物的减少,私心与权利的矛盾,肉体折磨与理性之间的挣扎,文明与野蛮的碰撞,人性受到挑战,权威受到独霸,信任支离破碎,欲望疯狂蓬勃生长,最后影片在发展到极端必须做出选择时,音乐放到最高潮,戛然而止,电影院灯亮人散,一个哲学上的难题通过电影来表达,答案在每个人的心中。
但剧情不似这样发展。后面很长一部分是在相当于是后续工作,如果不发生意外,矿工被救是必然的情况下又是小半段的拍摄。作者将媒体充分的利用起来,法律,事故,政治,人情被很好又恰到好处的串联起来。看完爱上地质学了啊有木有!用科学超越人的眼睛来看清楚内部真相,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当然,电影里也有很多的细节值得回味。年青的政府矿工部长与性格鲜明的矿工家属在良心上的共鸣。弟弟被救却在出来后找不到一直迫切救他的姐姐,弟弟的年少倔强与姐姐无私的坚持的隐忍的爱。在矿下喝水那一幕时突然照在每个人脸上的光和突然出现的亲人,那些我们平时习以为常却在危难时第一个想起的人。听到领导矿工的人与书商签约时,荣誉,尊严的作祟。前面含糊其辞对救人毫不在乎的总统在后面拿到纸条时挥着手站在镜头前说话的表情。矿工家属与矿物部长每一次的简短对话中包含的种种感情。。。
里面虽然没有太激烈的矛盾挣扎,却打开了另一扇门:传媒的力量。当一件事变成了众人的利益时就会事半功倍,当一件事成功概率几乎是过半时,它会在媒体的推动下快速变成百分百。
注意的是,即使矿工们被困在底下是,播放救援的场景时任然用的是欢快的音乐。

  《地心营救》观后感(七):地心营救:名字很科幻内容很真实

这是一部因为真实所以感动的记录性质的影片,就电影本身来说谈不上多么惊喜,但是真人真事会让人震撼。
虽然是真人真事,但是整个故事很具有戏剧性,表现手法也很艺术,很符合西方传统戏剧式电影的价值观。当然了,灾难本身和各方应对灾难的态度没什么可说的,只有畏惧和敬仰。影片最为精彩的内容是受困者的心理状态和相处之道以及亲属与负责人之间的博弈。
在遭遇险情的慌乱中,是否有一个好的领导者是生死攸关的。很明显,他们遇到的好的leader,这得以让他们没有乱成一团,用有限的资源维持生存。当他们幻想着自己在家中有家人陪伴享受着美食的时候,这个故事被蒙上了一层玛丽苏的色彩,好在这并不是电影的主旋律,冲突无处不在——矿难家属与事故责任人之间的周旋,33老公之间彼此出现的不信任和不平衡都充斥在电影之中,为什么这场矿难会载入史册?就是因为这些冲突被一一化解了。
但是这个案例虽然值得反思和效仿,却并不具有代表性,更多的矿难还是会有伤亡,而且往往非常惨烈。甚至不需要矿难,也会出现死亡,比如已加入加拿大国籍的华人导演李杨的代表作《盲井》,说起来也是王宝强的第一部担纲主演的作品,故事里讲述的就是借由矿难谋财害命的事情,虽然这样的故事看起来也有些危言耸听,但据李杨本人说事实就是现实中很多黑暗的东西远比这还要残酷。
那么《地心营救》和《盲井》哪个更有普世价值呢?其实是殊途同归的,并无高下之分。二者一个从正面一个从反面来讲人性,都是做剖析,虽然是两个极端,却都有其现实意义。《地心营救》是个积极的正面的但却极其罕见的案例,给人曙光,而《盲井》则是从反面来无情揭露人性中的阴暗面,有警示作用。
不管怎么样,《地心营救》都是一部不错的片子,看到片尾处人物原型在海边聚会开怀大笑时,非常感动,生命诚可贵!
当然,如果你被片名迷惑,以为这是部特效科幻片或特效灾难片,而你又恰好缺少了点儿悲天悯人的情怀,你可以绕道走开,换部电影看看了。

  《地心营救》观后感(八):虽然有事半途退场了,但这是很不错的电影

身为煤矿工人子弟,对矿难是非常敏感的
小时候在寒暑假没事的时候就仔细阅读过当年的《煤矿安全规程》,虽然当时年纪小很多都看不懂
但是我深深的知道一点,矿井是绝不允许只有一个出入口的,有这种情况的都是严重违规违法,至少在国内是如此
我也永远忘不了2000年徐州大黄山煤矿出事时,电视上的场面(徐矿集团的内部电视台是全程直播的)
另推荐纪录片:十万火急:矿坑危机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0431587/

  《地心营救》观后感(九):事件很好,故事欠缺

《地心营救》改编自一个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矿难奇迹。
不可否认的是,真实事件中:政府负责任的态度、国际救援的大无畏和锲而不舍以及各位矿工表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坚定求生欲望已经令人敬畏和感慨。但是,主人公过多、矿工之间戏剧冲突的缺乏、同时穿插叙述地上地下两面的情节和剧情依时间推进的方式都或多或少地制约了本片的进一步展开和对人物间关系的深入探索。现在的成片中确实可以看出根据原著改编的痕迹,似乎已经把书中可以挖掘的矿工人物背景和关系都在地下叙事部分一一展示了,但过多的井上井下场景切换的确冲淡了电影的节奏感,情绪不能充分集中。
整体看来,如果导演能在长达两个多月的被困和救援过程提炼出更多的关键时间点进行详述而把其他更多的细节一笔带过,打动人心的效果可能会更好。尤其是在影片里呈现出矿工姐弟和解的第二条线,前面铺排的还算合情合理,但片尾的回首相见之后就一笔带过了,冲击力有些弱,浪费了茱莉亚比诺什的演技。影片中规中矩,忠实真实事件,没有过度演绎,比较能打动人心。
一个救援奇迹,作为新闻纪实作品可能更加震撼观众吧。
PS. 矿工和家属一天到晚感谢主感谢上帝,也不先感谢感谢国家,真是太不“孝顺”了。

  《地心营救》观后感(十):生命不曾落寞

文/梦里诗书
根据真实事件的改编,《地心营救》以智利矿难33名矿工绝处逢生的生死救援为背景,呈现而出的是一场关于生命的奇迹,诚然电影在型式上不免稍显流于了好莱坞电影的表象,但那关于生命的尊崇和真挚的情感,依旧如此为人感动。
矿工是一个无可争议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仅工作辛劳,更还时刻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地心营救》在伊始用一片祥和关于爱与亲情的美好和矿工们深入地底时的黑暗,形成了鲜明的比照,突如其来的矿难,被困于避难所的困境和地上家人与政府不懈的营救,两条线索齐驱并进相得益彰的展开,与死神的生命赛跑成为电影在前半段时刻能紧扣心悬的张力所在,而在当钻头打通避难所之后,剧情由此却开始出现了滑铁卢,转而变成了一部表象化的形式电影。
真实事件的改编,诚然为电影沉淀了足够厚重的情感奠基,但导演对于被困地体后33名矿工群像糟糕的把控令电影在情感元素的攫取上流于了表象,很多本可以有着足够张力戏剧冲突的戏码在电影中往往被一笔带过,比如在矿难发生前。只重利益不顾安全隐患的矿主,比如对待母亲态度冰冷醉酒成性的矿工在矿难中的改变,比如安全工程师最后一个走出避难所的船长精神,电影在这些对阴暗面的反思和正能量的缔结上,都只是犹如照本宣科的一笔带过,使本自真实的故事,并没有能在电影中得以最好的升华。
不同于以往灾难片一味的压抑与残酷,在这部电影中,温情反而成为了电影最为有力的情愫,当深陷地底,每个人面临只有百分之一渺茫的获救机会,一场矿工们在避难所幻想或与家人或与爱人一同晚宴的场景,即将真挚的情感以动人于心的坦露。也将智利这个南美洲最为发达国家人民乐观,充满希望的国民特性以出色的呈现,而在历经68天最终将33民矿工一一救出,结局处亲人间的喜极而泣,无疑见证了生命的奇迹。
这是一部与冷峻的灾难片不经想同的电影,因为那生命的奇迹,所以感动,因为那温情的凝聚,生命不曾落寞。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