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影评精选10篇
2017-11-22 21: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苏州河》是一部由娄烨执导,周迅 / 贾宏声 / 华仲凯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州河》影评(一):苏州河剧评
[选片背景介绍]娄烨是中国的第六代学院派导演,他的影片追求生存还原,自觉摈弃民族和个人神话,挣脱历史文化的挟裹,将人从重重符号中释放出来,裸露生命的真实状态。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自我满足,自我封闭,展示的社会生活面过于狭窄且脱离普通人的现实生活。我选的电影是他的《苏州河》,该片2000年获得第二十九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大奖(金虎奖)、第十五届法国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奖。
选择这部电影,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这部电影反映的内容,很触动,我看了好几遍,但每次都内心的感情都很复杂。二是想分析一下这部电影的手法、技巧,特别是由娄烨所代表的一批独立电影制作人的学院派电影手法。
这部电影在国外获了很多大奖,在国内所受的关注却极小。但是这部电影和《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等一样,都是很不错的大陆艺术片,这也是我选这部很冷门但是艺术性很强的电影的原因。
[故事梗概]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上海的普通摄像师,以为别人摄影为生,开头是他眼里的苏州河是穿过上海的一条肮脏的河,在河的两岸发生着普通人不同的生活。
一天,一个酒吧的老板找到他,要他拍在店里游泳的美人鱼的形象。摄影师逐渐与扮演美人鱼的女孩熟识,从她嘴里得知马达和牡丹的故事。
马达是一个以送货的黑道邮递员。一次,主户让他送一个小女孩牡丹(周迅饰),这样几次后,马达与牡丹熟识,并产生了爱情。但不久马达被卷入了绑架的阴谋,绑架者企图要挟牡丹的父亲,以绑架牡丹来换取钱财。而绑架者是马达的黑道朋友,他们让马达在送牡丹的路上趁机绑架牡丹,马达不愿意这样做,又迫于朋友压力,只得答应。拿到钱后,牡丹知道自己被骗,绝望之下跳入苏州河,最后一句话是,她将化为一条美人鱼,从此不见踪影。马达因参与绑架也被投入监狱。
当他出来时,很多年过去了。但他依然思念着牡丹,他借送货的时间,四处打听牡丹的消息。一次在酒吧喝酒,发现女服务员(即前面提到的扮演美人鱼的女孩)长的很像牡丹,就想办法与他接近。摄影师知道此事,感到马达在抢自己的女朋友,于是找来打手将马达痛打一顿。马达逐渐明白扮演美人鱼的女孩不是他要找的牡丹。请求摄影师利用他与警察的关系帮助他找到牡丹,摄影师答应了他。不久,摄影师接到一瓶寄来的带有野牛草的沃特伽酒,从信上得知马达在他的帮助下终于在一个便利店里找到了牡丹。
摄影师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没想到接到公安局的传唤,要求辨认在车祸中死去的人,马达来到事故现场,原来马达和牡丹喝了过多的沃特伽酒,在带着牡丹经过苏州河上的桥时,摩托车坠入河中,两人溺水而死。扮美人鱼的女孩也来到现场,终于相信了马达所说的和牡丹的事情是真的。最后她也离开了摄影师,看摄影师会不会像马达一样去找她。
[故事结构]
《苏州河》的故事从结构上其实夹杂着两段爱情--马达和牡丹的爱情、叙述者即摄影师“我”与美美的爱情,这两个故事由叙述者的叙述加以衔接。
第一个爱情:送货员马达出于犯罪的目的接近了牡丹,但随之而来的爱情令他手足无措,爱还是不爱,他也想不清楚。在牡丹跳河的那一刹那,也许他明白了什么是爱情--至少是牡丹对他的爱情。马达在出狱后苦苦寻找牡丹,在寻找过程中马达遇上与长得酷似牡丹的美美,以及美美的男友叙述者。一番波折之后,马达终于找到了人间蒸发多年的牡丹,两人重又饮酒,最后意外地死去。这是本片的主线。
第二个爱情:相对来说简单得多,主要通过叙述者的自白来完成。美美是世纪爱心酒吧的“美人鱼”--一类在酒吧的透明水柜中表演的女优。叙述者“我”认识美美之后不久,两人即开始同居。不过叙述者可能一开始并不认为这是“爱情”,从他那反应神速的一句“我们是现在分手,还是做爱之后再分手?”就可以看得出来,新同居时代,同居而已,谁会去想“爱情”这两个字?马达、牡丹死后,美美也离开了。这是影片的辅线。
[电影人物分析]
1、美美
也许美美这样的女子,是都市里常常可以看到的吧,不相信爱情的女子。也许是曾经有过爱的伤痕,才会独自一人在大都市里谋生,生活的艰辛,使得她不得不做着有些低微的工作,她不相信天长地久的爱情,因为那些只是爱情故事里才有的。最后她离开了摄影师,或者是为了想验证他们之间的爱情,或者只是不想继续这段所谓的爱情,想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2、马达
马达不是那种很善解人意,很温柔体贴型的男子。他应该是在牡丹跳了苏州河之后,才发现自己彻底地爱上了那个小姑娘。当然他寻找牡丹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想求得牡丹的原谅,如果牡丹死了,他的心结永远解不开。因此不管牡丹是否真的死了,他的余生都会一直地找下去。
3、牡丹
牡丹是一个没有得到过什么亲情温暖的女孩子,妈妈的早逝,爸爸的荒唐,她早就习以为常,直到遇见马达,她才感到了真正的快乐。当马达欺骗了她,背叛了她的爱情之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她活下去的理由,于是她才可以带着那样从容的表情跳下苏州河。即使后来他们重逢,他们也没有因为喝酒驾车而双双死去,他们还可以回到以前那样吗?答案是肯定的,一切都回不去了,而苏州河成了他们生命的终站,是开始也是结束。
牡丹和美美完全是两种人,却因为有着同样一张脸孔而结缘,家庭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两人的迥异,却在爱情这一问题上有着一致性,都是想获得一份永恒的爱情,却不同程度的受到了伤害,都逃不过爱情的追逐。马达是一开始有目的的接近牡丹,但是在所爱之人的死亡面前,他卸下了假面具,原来他对爱情也是十分执着的,他始终相信牡丹不会死,寻找成为了他活着的唯一理由。
4、摄影师“我”
叙事者"我”应该不曾真正爱过,就算对美美也是,即使曾经有过爱情,也只有短暂的一刻,我们不断看到美美出门的情景,然后他等待着她归来。他无法完成马达所做的种种,因为他不是马达,他是个现实的爱情者,他知道他与美美的爱情是不会有结果的,所以他最终决定放弃。
影片中的摄影师在结尾处推翻了自己在影片开始时所说过的话,美美问他:如果我走了,你会找我找到死吗?他语气不确定的回答:会的。但在结尾处美美终于走了的时候,摄影师对自己说:我将等待下一次的爱情降临。
这样的四个人物形象让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现实社会中的各型各态的人,四种人的四种个性与对爱情的不同态度是整个影片的客观反映。反映现实中不安和浮躁,崇尚真诚和纯真。
[电影分析]
许多影评盛誉,《苏州河》中的摇晃镜头、第一人称叙事的拍摄手法、两段式剧情发展,还有角色形象的塑造,都十足有《重庆森林》中以爱情故事反映时代风貌的味道,也因此娄烨有了「中国王家卫」的美誉。而另有影评指出,《苏州河》中两个面容相仿的少女,爱情与生命因机遇而交会,更宛如奇士劳斯基《薇若妮卡德双重生命》的变奏版。下面就从多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部电影。
一、 结构
整部影片绝大部分是以“我”——一个摄影师的眼睛所看到的日常生活片断构成的。所以“我”的样子至始至终没有出现在影片中。《苏州河》是一部很典型的作者电影。这让我联想到了安东尼奥尼的《云上的日子》,同样是夹杂着导演的叙述,有时候,摄影机在记录别人的故事,有时候,我们会成为故事的一部分。电影在导演的摄像镜头之下。影片的叙述者总是不紧不慢地叙述, “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叙述者在电影开始便说明了.这样的结构让人感觉很干净、利落。
二、镜头
整部电影的色调是灰色的,胶片给人一种粗糙的颗粒感,镜头一直在晃动中展开,旁白叙述更多的代替了演员的语言交流,不知道是不是属于《阿司匹林》那种的旁白电影。我猜整部片子是用8毫米或16毫米的机器拍的,所以,画面的素质似乎不能太较真,有时,镜头的运动和节奏也有一点奇怪,但即使如此,画面的震撼力,还是足够。整部电影的画面风格有一点像岩井俊二,但比岩井俊二更粗暴。片头一开始那条长镜头无论如何也不能放过——那不是透过镜头看一条河,那是透过一条河,看一座城市,和发生在一座城市中的生死爱恨。
不合时宜地晃动,焦距得拉进和推远,画面的清晰和模糊,很真实的表现出这个故事。 依旧摇晃的画面,中长的镜头,机位跟近,特写,他的镜头感觉与贾章柯导演的长镜头刚好有个对比。惊恐的男人的脸庞有着忏悔的表情,带着微笑的女人的面容有着不辨虚实嘲讽的目光。水花四溅,一切安静了,成为过去。在主观镜头的摄影机前,尽情传达的特写与剪影,成功烘托出两个女孩死生的交替,像极了日本怪诞摄影师荒木经惟作品中的女人。特别是拍周迅的脸时,忽远忽近,神情的变化和摄影角度的变化都为影片带来了色彩,让人不禁赞叹摄影技术的作用有如此之大。此外影片的节奏很快,跳跃性强,对白简短而精炼,不拖泥带水。粗糙画面,晃动不安分,如人好奇探究的眼睛。探究着别人的同时也探究着自我。是窥视的姿势,因为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在影片用摄影机记录下在河面上诸多的景象,将镜头对准城市的低层,又是用非常纪实的拍法,这个段落给人以不少的期盼,然而在此段落最后,镜头落幅在水面的倒影上,这暴露了导演的意图:蒌叶并无意在这座城市里寻找一段历史,一种真实,他所关心的,只是破败的城市景观下一个镜像般的爱情故事。
最后,说说两个自己感到特别震撼的镜头,一是牡丹从苏州河的桥上脱手仰面直落入江中,一是马达掀开帷幕的一角看着美美梳妆打扮足有几分钟,两个镜头都是一气呵成拍摄的,娄烨的才华明白无误地写在了这两个出手不凡的画面上。
三、语言
1、对白
影片的一开始就打动了观众的心。一男一女的对话,女子的声音有些喑哑,男子的声音有些漫不经心。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会啊。
“会一直找吗?”会啊。
“会一直找到死吗?”会。
“你撒谎……”
这是《苏州河》最开始的镜头。也是影片的主线。
然后是导演开始一段意味深长的陈述:“在这条河流上我们可以看到友谊,看到父亲和孩子,看到孤独,看到一个婴儿的降生,看到……看到顺水漂流的爱情,看到美人鱼…… 看在河的尽头河流流进大海。”然后依然是旁白,把你带入这部哀伤的电影之中。
2、语句
(1)、“我知道一切不会永远, 我想我只有回到阳台上去, 我知道我的爱情故事会继续下去, 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 等待下一次的爱情!”。
也许影片的最后一句话才是精髓所在吧。这应该是现代人的选择吧。我不喜欢他的选择。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像马达寻找牡丹一样,走遍城市大街小巷各个角落,问遍所有能问到的人,来寻找自己迷失的爱情。虽然马达只是个混混,信誓旦旦的说要走出去干一番事业,最后只做了运输工人中的一个,虽然牡丹也只是个普通的扎两只马尾,穿红白色运动服的普通女生,虽然他们没有很多的故事,但是马达可以用以后几年的时间来寻找她,寻找离开的爱情,就已经足够了。能有多少人能耗费精力会寻找自己的爱情,现代人的爱情观是和马达的爱情相违背的,却与叙事者有着相似,这是不是种对爱情的一种迷失呢。曾经,我们期盼一个人的出现,哪怕这是不可能的事,也会内心热烈的等待。我们什么时候能像马达一样,当她离开时去不顾一切的找寻,整个城市的搜索。
(2)、“苏州河,一条‘沉淀了这个城市的繁华、往事、传说和所有的垃圾’的河。”
尽管娄烨在创作该片的时候看起来是十分自信的,不过那种通过摄像机进行的叙述方式和自以为是的旁白总让人想起过去的苏童的小说。不过,总体来说,在国产影片当中,《苏州河》属于比较成熟的那种,故事讲得不沉闷,旁白和对白也很适合喜欢王家卫的朋友们的口味,所谓一不小心成了“经典台词”。
(3)、“如果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去找我吗?”
听到这句话,突然觉得女人是愚蠢的,当她们相信爱情的时候。 就像美美一样。 当她不相信马达的爱情故事的时候,她享受着这个故事。当她知道了这一切都是真的,她就崩溃了。 美美渴望牡丹那样的爱情。 于是美美离开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美美的离开,是她寻找真正爱情的努力。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美美的离开,只是逃避罢了。 而她留下的字条,只是她和自己开的一个玩笑。美美是女人。 愚蠢的,脆弱的,神经质的女人。她的选择似乎让我看到自己和身边很多人似有似无的影子,选择离开,选择出走,无非是离开暂时的一个自己,结果我们还是我们,回头来想,不知道我们恋上的是那个人,还是爱上了爱情。
[电影主题]-----关于爱情
苏州河是娄烨展现才华的力作,不论是镜头还是涵义,都是上乘之作。它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爱情的真实性和持久性,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对待爱情。这些问题是很难解决的,特别是放在现在来看,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苏州河这部电影带给我们一个不同的视觉冲击。
美美离开了我,留下一张纸条,“如果爱我,来找我”。显然,她震惊于马达和美美的爱情,并希望在自己和男友身上能够延续同样的浪漫。但是,作为叙事人的“我”正如片头中所表现的那样,犹豫不决。一方面,他想念美美,希望自己可以和她再续前缘;另一面不想去找她。因为他觉得,一切都不会永远,美美的离开未尝不是解脱,他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爱情。这个结尾显示了导演的才华,留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爱情究竟应该如何对待。这个结局构思的很巧妙,相当具有独特性,和影片的开头相呼应。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真正的爱情是必须认真面对的。然而什么是爱情,我们很难说得清楚。可以感觉,但无法说明。娄烨注意到这个问题,提了这个问题,虽然没有完全回答,但是给出了一个建议:FIND ME IF YOU LOVE ME(如果你爱我,你会来找我)。
也许爱情这个问题比不上生存、死亡、救赎形而上、深刻、严肃,可这并不能否定它
是一种思考,最多是境界不同而已。谁能回避思考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恐怕自有人类以来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声称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即使有,也是个自大狂,或者可以说,他的精神已不正常了。不过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一些人对作为文学、艺术创作主题之一的爱情抱有空前的轻蔑态度,不知道这种轻蔑是出于本能的自负,还是出于有意识的敌对。
曾经,我们在一个街头巷尾就可以如此期盼一个人的出现,哪怕这是极不可能的事,也会内心热烈的等待。习惯在众人中寻找那个人的影子,而往往会一眼就看到对方,然暗暗喜悦。爱一个人,哪怕不说话,也可以一味去爱,或者只说一句,那么便是铭心刻骨的。但是,我们什么时候能像马达一样,当她离开时去不顾一切的找寻,整个城市整个城市的搜索,还是像最后一样,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次的爱情。
影片没有告诉我们爱情是什么,它只能告诉我们爱情有什么,以及我们向爱情发问。你是愿意继续你的爱情故事,还是等待下一次的爱情。每个人都能在内心里得出自己的答案。或许根本不许要答案。我想关于纯粹的爱与期待,旁若无人的找寻,或许只是怀念而无计可施。苏州河见证这一切。
这是我最近一年来看到的最好的一部国产影片。在我眼里,它完全可以与西方电影相媲美。走在冬日的阳光下,它的音乐,它的摇摇晃晃的镜头,它的漫不经心而又 忧伤的对白,那条很脏很美极温暖也极亲切的苏州河一直在我心中荡着,与我纠缠着,我知道,我必要把它记在我的笔下,当然,此刻,这记载的过程也是一种快乐。
《苏州河》这部电影的名字也许并不重要,也许河流,只是一种隐喻。或者是某个人的某些日常生活的片断,或者是我们生存的某些空间,在那里,我们相爱,痴迷,缠绵,激越;在那里,我们背叛,悔恨,痛苦,绝望,;在那里,我们变老,然后死去……
《苏州河》影评(二):情愫
腥绿的河,破落的老建筑,灰渣渣的桥,桥上的人们在桥上游泳。《苏州河》就是在这样阴暗又潮湿的环境下娓娓道来。伴随着眩晕的镜头打破时空,戛然而止的定格窒息心灵。每个人的生长背景都是冷湿的味道。亲情淡乏以致叛逆的小女孩,无拘无束以致冷酷的马达。还有那些说不出名字的人,坏人,或者生活。温情的地下摄影师记录下爱情,更似一个偷窥者,用摄影的方式偷窥生活的表层下那不为人知的惊心动魄,在故事的转折节点下,质感的独白魅惑你一同参与其中。你成为一个制造故事的人,你知道故事就是顺着这个思路这么发生的,然而你还是被感动了。
也许是因为音乐,有时候它纸醉金迷一如夜上海,有时候它一如侦探悬疑,在你猝不及防时戛然而止。有时候它就静静地缓和在画面之中,与你一同呼吸。有时候,它迷幻一如酒,在你的心上播撒浓烈。有时候它澎湃是浪水,搅动你的愤怒忧思。
好多好多的雨天和朦胧黑色,马达脸上的沟壑,女孩艳俗的妆容在之下更加清醒。淅淅沥沥的雨天,几个男人锤锤打打,女孩嘶叫,一阵阵的玻璃碎掉。还有那些紫紫绿绿的色彩,像青苔一样,塞满画面,恍恍惚惚,绵延不尽。
从牡丹到美美,美人鱼变成了美人鱼表演。美人鱼表演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已经无法从现实中去辨认生活是如何规划原型的。已经看不到美人鱼这样的情色表演了,只有赤裸直白的色情交易。也许美人鱼表演是一种想象呢?就如同马达后来去寻找另一个牡丹,和那个牡丹一同死去,在那个牡丹身上完成了一次爱情的祭奠。
那个在卡拉ok厅扎着几股小辫子的不露点的清纯陪酒女唱着凡俗的爱情,仿佛满大街的人都在相爱,那是个什么样的年代。我也能想象,在那个嘉定某歌厅遇见的微信号“与生俱来的高傲”的陪唱军歌的女孩子身上,我一样能发现爱情。
如果没有经历过绑架的决裂和重生后的决绝,注定还是会有其它的形式来填塞这样的爱情故事。我们就是落入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圈套。你不知,你只是随着生活走走停停,湿湿软软,你等待着坠落。强大,在你紧绷的脆弱之基上轰然倒塌。
爱情,爱情的悲剧在于淋漓极致。倘若你迷恋爱情,你的命运就注定在悲剧的路上。或者,你生来就不应有那理想的爱情。或者你生来就是个理想主义者。
如果你不想因为现实的阉割而克制,那么你就为爱情沉沦或者死去吧。
留下孤独的爱,孤独的爱在阴暗与潮湿之中年年生长,表现为潜藏在春土里蚯蚓的蠕动张合。而太阳一出,它必须清醒地把生活的镜头定格成露水情缘的方向。
然后,你再来回味,小时候偷偷摸摸翻看《知音》里的感觉,它写满阴暗又潮湿的爱情,在小时候,那真是激荡你的心怀,一层波及一层,春心荡漾。和着偷看偷听大人做爱融杂在一起,那就是一个世界了。
《苏州河》影评(三):<苏州河>里的陈年往事
首映: 2000-01-29
片长 84 分钟
导演 娄烨
编剧 娄烨
周迅 ......美美、牡丹
贾宏声 ......马达
2000年的片子,2009年我才看到,即使隔着长长的九年时光,印象依然是两个字:惊艳。透过那些影像,我看到了娄烨的才情与勇气。
<苏州河>里有我喜欢的文艺腔,大量的画外音,主观镜头,略显阴郁和颓废的格调。它让我知道了电影还可以有这样一种拍法,尽管这些拍法也让某些人诟病为新锐手法的拼凑和卖弄。电影讲述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人物也不多,但在娄烨倒叙插叙混用,变换多种视觉切入点的情况下,呈现出一种千回百转,扑朔迷离的风貌。影片的讲述者--摄影师(这个角色的身份定位也很有意思)始终都隐藏在摄影机的后面,从未露过一次脸。当通过他的眼睛反映影像时,画面大多都是晃动不安的,记录原始;就仿佛我们平常在生活中用DV抓拍东西一般,粗糙而又真实。一部影片的风格如果过于个性化,观影者通常会有两种极端的反映出现,好者极好,恶者极恶。而我个人觉得,除了开片的画外独白稍显沉闷冗长,某些情节的设置太过“凹”姿态外,总得来说它是好的。中国太过四平八稳的作品多如牛毛,实验一点,先锋一点又怎么了?艺术要的不就是创新吗?尽管<苏>不完美,可我依旧要为娄烨喝彩,不为他的才情,也要为他的勇气。
一直以来,我都很欣赏周迅的演技,那时的她还未出演后来红遍大江南北的<大明宫词>吧,可是表演就已经这么好了。你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天生就是为戏剧而生。虽未经过任何的专业表演训练,但过人的天赋让她俨然就是一个表演的精灵。她自然松弛、感性十足的演绎,驾驭起那类敏感、沉郁、执拗、偏执、略带神经质的角色来,游刃有余。<苏>里,她的两场戏让我印象很深刻,一场是雨夜牡丹来找马达,在马达开门的那一瞬,她脸上的表情,以及当听到马达也参与了绑架她时,她的面部反映,表演的层次感极强,如切洋葱般,层层入里。又见到了久违的贾宏声,一个迷失在影像里的人。颓废的表情暗合电影的风格。更多的想起了一些电影下的传闻,关于他与伍宇娟的种种,关于他的吸毒和戒毒,好像还曾拍成了一部电影,叫什么忘了。他的人生比他的电影更出位。声色光影里,那张青春不羁的脸令人恍惚。还有制片人耐安,电影里她也小露了一下脸。依稀还记得她演<阿惠>时的秀美,终究也抵不过岁月刀刀催人老。
<苏>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牡丹和美美会是同一个人吗?你可以说她不是,也可以说她是。她们就像是一个女人的前世与今生,一层不染也罢,沾染风尘也罢,无论身外的世界是怎样的,骨子里都是渴望真爱的女子。所以,至影片结束,美美失踪,等着摄影师像马达寻找牡丹那样来寻找她时,她们就仿佛幻化成了同一个人,又一个轮回开始了。
末了笔触忍不住回到娄烨身上,<颐和园>之后他被禁5年不能拍电影。光阴是把双刃剑,成亦斯败亦斯,五年后他能否再战“江湖”?回归时,又是否依旧还保有那身刺目呛鼻的锐气?我很惶恐,也很怀疑。
《苏州河》影评(四):这是一部挺不健康的电影
你以为是主角的那一对其实是影子,你以为是路人的那一对却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真爱”。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死的人才能有真爱,也不知道死是不是就是真爱的结局。故事开头是铺垫,你可以从叙述者的镜头里看见苏州河边那种生活在底层的人们的现状,你就不难了解后来马达为什么绑架牡丹。
这个电影,从头至尾都很压抑,很灰暗,甚至很神经病。爱情好像长在一个畸形的世界里,死不知道是不是一种解脱和归宿。
可是也许吧,“小过”周易里的一卦,把一种小过的底层现实生活呈现了出来,让我看了以后是有触动的,但是这种触动并不健康。它用一种貌似现实的压抑气氛渲染了一个不现实的幻想,电影永远都是幻想。而你可能会看了这个电影后感到生活就像电影里渲染得那样糟心,那醉生梦死的片尾曲悠悠荡荡悠悠荡荡地将电影里的氛围带到了你的世界里,可我觉得,那不是你的世界,也不是我的世界,那是电影里的世界。
别跳苏州河。
对比周迅在《恋爱中的宝贝》里的表现,我突然一改从前挺喜欢她的感觉了,我觉得她很多东西都不大健康,甚至让我感到她如果继续拍这样类型的电影,也难保精神出现什么问题,最后弄得跟张国荣一样的下场。
(我曾以ihr.8888发表的评论,后注销了这个id,所以重新发)
《苏州河》影评(五):只是恰巧我爱你的时候你不爱我。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是因为被微信公众号推荐的,记得好早就知道周迅演了这部电影,只是出于一直买不到碟才放置到现在才看。看这部电影时,是和舍友一起看的,并且是在专业课堂上背着老师偷偷用电脑看的。一直看到最后放学大家都走了,我们才相视笑着离开。那时,舍友已经落泪好多次。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看娄烨导演的作品,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传说中那个贾宏声。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形容这部电影,这个演员,因为看完这部影片我立刻想到的就是王家卫的作品。如果说王导是一座城,娄烨可能是一条河。他们的城与河有着让我感觉相似的爱,是的,就是爱。这份爱笼罩着沉闷又躁动的城,漂浮在肮脏却又有着纯洁故事的河。他们不管用了怎样的手法去描绘,感觉好像呈现的都是同样的爱情,就是那样的爱情,你爱我的时候我刚好不爱你,等我发现自己爱上你的时候,你却已经离去。
马达执着的寻找着牡丹,当他以为美美是牡丹的时候,他对牡丹的爱潜意识的就流露给了美美。这无意识的爱,等到马达离开的时候,美美才发现自己心里是有了马达的。然后呢,然后美美就这么离开了,她等的寻找,也是马达的。
其实娄烨描述的爱情也不复杂,牡丹单纯的爱,马达无意识的爱,美美被感动的爱,以及那个不曾露面的主人公,他们交织的感情就在这苏州河。这条河见证了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感情。导演就这样以主观镜头,简单的拍摄着不简单的真实,然后,所有的伤痛随着河水沉淀,那些故事也跟着河水一起消失在时间里。
之所以没有给这部电影还行也并不是拍摄的不好,而是之前报了太大的期待,或许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反而是没听说过的舍友,看了落泪了好多次…………
《苏州河》影评(六):以爱为名 寻找或等待
原谅我这一生词穷智浅眼光低 《苏州河》看了两次才看完 手持摄影好像成了一种文艺式的表现 过晃过摇看久了 还未等到装着野牛草的伏特加就已经醉了。最爱的视觉传达老师讲过 你要相信在你有生之年 总会有一个人来和你正确地生活 所以你不要怕等 哪怕10年20年 你都要相信会有一个人来。所以 摄影师选择了等待 他不够爱美美 他不敢像马达那样寻找 他的生命中可以有无数个美美。
我要找牡丹 就像我要找刘子骥一样在电影看完后成了最深的印象。你要相信 你要找的人一定会出现 所以你一定要去寻找她。就像夸父追日一样 你在不同的地方遇见 但是不要忘了本来心底的她是谁是什么样子。
贾宏声的离去太可惜 也许只有在天堂才有他想要的东西 现实中的马达并没有在浮沉找到牡丹 只好到更遥远的地方去寻找。双手抱着走路的周迅太吸引人 不管是俯视仰还是平视 都是一只水灵发光的美人鱼。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象马达那样找我吗?”
“会。”
“会一直找吗?”
“会。”
“会一直找到死吗?”
“会。”
“你撒谎。那已经是爱情故事里面的事了。”
…………
“如果真的走了,你还会不会想我?会不会呢?我常常在想。”
“但是我宁愿闭上眼睛,等待着下一次爱情的来临。”
现实只有香烟和酒精 爱情还有寻找和等待。
《苏州河》影评(七):流过肮脏,水却清澈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会啊”“会一直找吗?”“会。”“会一直找到死吗?”“会。”“你撒谎。”04年,下午自习的时候,猝不及防地这段文字扎进了眼睛里。那些无心的誓言谎言,都是因为迷茫却没有学会沉默寡言。在马达自以为知道什么是喜欢的时候,伤害了牡丹;又在他自以为知道什么是不喜欢的时候伤害了美美。双马尾的牡丹听到四十五万之后会歇斯底里地喊着“我可真便宜”然后跳下苏州河,又在几年之后陪马达喝完了175一瓶Vodka让他送自己回家。所以最后见到两个人的尸体的美美才是最可悲的,因为她听完了马达和牡丹的童话,却要自己面对生活。和电影小说不同的时候,生活不会随着一句“The End”戛然而止,那些不得不继续的情绪才是组成生活的重头戏。
很多事情道理上是相通的,比如感情和吃东西。今天你喜欢吃凤梨,明天就有可能喜欢吃榴莲。你以为你会一直喜欢吃高中学校对面的盖饭,但事实是即便你会每年都回去吃一次,可是吃的只是回忆中自己的模样。我们不能说这是口是心非。于是在某一天我突然很惶恐地想:我把食欲吃光了,没饱,还想吃东西的时候发现食欲没有了……这是多悲哀的一件事情。
于是,我便不再说自己最喜欢吃什么,也不会再去吃回忆中的自己。不再刻意保持某些习惯来纪念一种心情,不再用没意义的仪式缅怀无聊的感伤。什么都在变。或许真的有一直找你的马达,或许没有。但是不是每一个一直找你的都是你想要的马达,也未必每一个马达你都会给他一个不停寻找你的机会。童话很美好,生活里有一些来点缀,也就够了。
影片里的苏州河静静地见证过牡丹的故事,或许和那些没能治理好的漂在上边的垃圾一样还有更多。它说自己很肮脏,美美却说你撒谎。
爱情里没那么多海誓山盟,长相厮守,可是那些天成地久的梦却又让我们举步维艰,羁绊却又温暖。这种矛盾似乎让这篇日志成了很无聊的废话,还好胡适先生给了一条明路: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苏州河》影评(八):给我一瓶带野牛草的伏特加
你相信爱情吗?原来美美不信,可是后来她信了。那是她看到马达和牡丹的尸体双双躺在苏州河的河岸上。马达的摩托车以一种悲壮的方式被吊在码头,向他伟大的爱情致敬。
一开始,我也以为美美就是牡丹,或许她从水里被救上来以后完全忘记以前,或许她故意以陌生人的状态来惩罚马达的背叛,或许,或许···“我”在讲故事的时候用了很多也许,不管怎样,马达和牡丹的爱情就是从一辆马达新买的摩托车开始,就像“我”以一种低缓悠长的口吻讲述:有一天两个陌生的人坐到了一起,然后呢,然后···当然是爱情。《苏州河》讲述的就是在古老河边发生的爱情故事。两对年轻男女,一对怀抱着爱情死亡,一对摔碎了爱情重生。你信爱情吗?如果你信,你就能拥有它,如果不信,你就只能和"我"一样:闭着眼等待下一段爱情。
我想纯粹地写爱情,可是还是不得不提娄烨在影片表现上的风格。忘记曾经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印在心里,它说,水一旦流深,就不会发出声音;人的感情一旦深厚,也就会显得淡薄。我总是觉得人的感情像淙淙的流水,浓重深厚。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一片河水,颜色深重,水流声低缓。美美的声音在时空里回荡: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不会像马达一样找我?”“会啊”
“会一直找吗?”“会啊”
“会一直找到死吗?”“会”
“你撒谎”。
影片的基调就出来了,一场凄美而深刻的爱情故事通过"我"的眼见证并且通过"我"的口讲述。主张原生态拍摄的娄烨还是例行一贯的纪实手法,将苏州河最本真的样子在镜头里还原,不加修饰。这也成为娄烨电影的一个标签,将一切裸露地放在镜头前,不管你信不信,不管你接受不接受,他就是这个样子。"我"说:我的摄影机不撒谎。
把故事的一个主人公设定为摄影机镜头,让观众的感情更加真切地投入到影片中来,美美,马达对"我"说的那些话显得更加直面,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人把自己内心所想毫无保留地托付给另一个人,这也是娄烨纪实风格之一,即感情的赤裸呈现。
马达是一个生活压抑的青年,他曾经是一个理想青年,可是后来买了摩托车成为一名送货员,他彻夜看片,第二天早上给人送货。马达遇到牡丹是预谋,可是遇到爱情,是偶然。他喜欢牡丹,可是他没有接受牡丹。绑架牡丹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可是马达的心发生了巨变,他开始反抗,可是被压制。牡丹问她值多少钱,“45万”。牡丹哭了,推翻让她快乐让她自由让她舍不得离开的摩托车,她说,我这么便宜。其实她是想说,我们的爱情真是廉价。理想爱情在现实中破灭,牡丹对马达的憧憬变为绝望,可她还是相信爱情,她在纵身跃入苏州河时笑着对马达说:我会变成一条美人鱼来找你。于是,她真的来了,是和她一模一样的美人鱼美美,只是美美不相信爱情。
马达从监狱出来以后的生命投入到寻找牡丹中,找了许多城市许多街巷,他亲眼看到牡丹跃入苏州河,可是他依然相信牡丹还活着,他信仰的爱情还活着,于是他遇到了美美。当真正意识到美美不是牡丹时,他开始给美美讲故事,一个支撑他活下去的爱情故事,那就是牡丹。感化了美美强硬的心,她说马达是一个疯子,可是内心又期望自己也能享有这样炙热的感情,在信与不信中忖度,她不信。有一天马达找到了牡丹,他们喝光了那瓶带野牛草的伏特加,不幸坠河身亡。警察说是不幸坠河,可是我总觉得他们是商量好的。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有限期,在爱情盛开最美好的时刻,马达和牡丹的信仰就可以不朽。我想,这样的短暂也许是种永恒。
美美看到了马达和牡丹的尸体,她变得崩溃。她说,在这以前我一直以为他是骗我,我不信。然后美美消失了,她对"我"说:如果爱我,就来找我。她问"我",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会像马达一样找我吗?当时"我"的回答是“会啊”。可是"我"没有。在这之前"我"总是在担心有一天美美出去以后就不会再回来,它真的发生了,"我"却没有勇气去寻找。"我"选择闭上眼睛等到下一次爱情的到来。"我",是我吗?每个人都这样问自己。也许马达和牡丹是上天派来的天使,用我们可以参与的方式告诉你,爱情这东西她真的存在,如果你有足够的坚持的信仰。可是在现实的情况中,很多"我"变得软弱妥协,最终失去爱情和自我,有些事情说出来总是比做出来要简单地多。
当然也可能有像美美一样,相信爱情,坚持信仰,于是变得勇敢。
老板,请给我一瓶带野牛草的伏特加,我要去找我的爱情。
《苏州河》影评(九):愛情?一場迷夢
粗糙的膠片,紀錄片般冷靜的角度和冰冷的獨白和有點奇異的背景音,若影片片頭的的鏡頭再長一點,也許我會睡著。但這有點病態的敘事風格吸引了我,憂鬱氣質真的會有引力。
我想知道這聲音究竟會講出一個什麼樣的故事來——雖然我對這樣的敘述者充滿著懷疑。
“我”自始至終並不了解美美,只是兩個人相處久了,“我”就這樣愛上了她,渴望著和她見面,害怕她離去。
美美卻一直在暗示著自己的離開,而這一切都與馬達有關。
馬達是誰?然後就是我的編造,這編造的故事究竟又有幾分真實呢?
爲了一份自己曾經都不珍惜的愛情去流浪,尋找,許多年都不曾放棄。這是真的嗎?怎麼感覺那麼的造作。或許這只是“我”對愛情的一番揶揄。
可如果是假的,爲什麽這個故事還能感動美美——“我是你的牡丹嗎?”
真的兩個陌生的人坐在一起就會有愛了嗎?怎麼覺都有些虛幻。或許本來就是就是“我“在蘇州河上閉眼時的幻想。
美美最後發現馬達所講的故事是真的,她選擇了相信愛情。而我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她走了,要“我”去找她。可“我”覺得這就像蘇州河上的船工看見美人魚一樣的不真實。“我閉上眼等待下一次的愛情”。
究竟什麽是愛情?看完了片子,我不懂,依舊茫然。我會去找你嗎?
《苏州河》影评(十):童 话 与 泡 沫
“两个不相识的人坐在了一起,然后呢……当然是爱情。”电影《苏州河》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苏州河畔的爱情故事。一、城市森林开出爱情的花
童话爱情故事的发生地本应该是浪漫而唯美的。就如在罗马大街上游玩的平民公主和记者骑士,背景应是《大鱼》里铺天盖地的黄水仙和晴空里巨大的表白台词。然而片中的背景世界永远是灰蒙蒙的,甚至影片的一开始就出现那种机器敲打钢筋的声音与画面以及横贯城市藏污纳垢的河流,它们仿佛在暗示着这个现代的都市的森林里是不会有纯粹的爱情的。马达和牡丹的爱情故事就像是一朵异质的花张扬而热烈地开在了城市的森林之中。
现代的快餐爱情已经让人很难记起“永远”“等待”“寻找”这些字眼。就如隐藏在幕后的那个声音说:“可我不再会去找美美,因为我知道一切不会永远。我想只要我能够回到阳台上去,我的爱情故事就有可能继续下去。但是我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段的爱情。”现代都市的快节奏使爱情变得像罐头一样有了期限,很少有人去相信去追寻真正永久的爱情。只等期限一过,红尘男女转身离去,消失在尘埃落定中。片中马达与牡丹的爱情却成为了一个美丽而哀愁的童话故事。
二、小美人鱼的哀愁
片中女主人公的扮演者是周迅。她的表演灵气,出自本性。而她的骨子里仿佛就有着为爱执着的疯狂。从《大明宫词》里的小太平,到《李米的猜想》里的李米,再到《画皮》里的小唯,还有本片里的牡丹和美美,她们都是为爱生为爱死的女子。
我在想影片为什么会安排两个相貌极其相似的女孩,甚至不单是外表一模一样,她们的生命似乎有着一种冥冥之中的牵连。比如牡丹手中的小美人鱼玩具和美美扮演美人鱼的表演,比如她们都在左腿上贴着牡丹花的贴纸。或许在马达不断向美美倾诉他与牡丹的故事时,美美在他们的爱情故事中观照到了自己生命里那隐秘的角落,美美感动了,她的内心里终究还是渴望一份纯真永久的爱情。所以当她的男友说出“我们是现在分手,还是等做爱以后”时,美美甩了他一个巴掌后愤然离去。美美在很多时候更像平凡的我们,隐忍着强迫自己活在生活的壳里。美美有时会莫名其妙的落泪,那是因为在她心里最柔软的位置住着安徒生童话里《海的女儿》中的那个美人鱼小公主,她活着我们在为生命中不可企及的永远而落泪。
影片外的世界里周迅与马达的扮演者贾宏声也衍生出一段感情,就像是电影中爱情故事的延续。
三、爱情童话幻灭成泡沫
就如同影片中的灰暗底色承载不下如此明丽张扬的童话爱情一般,这个童话就像小美人鱼公主一样幻灭为泡沫。
马达最终找到了牡丹,可是在短暂的欢愉后却意外地死去,也许死去才能继续他们的童话。美美在在大雨滂沱中喊着“他没有骗我,这个故事是真的”之后,突破了心理的底线,留下了一张“来找我吧”的纸条为爱离去。而她男友的那句“但是我宁愿一个人闭上眼睛,等待下一段的爱情。”让美美的期待无疾而终。现实中呢,贾宏声吸毒而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周迅也在爱情的路上颠簸流浪和漂泊。这些总总,就像是宿命般得悲剧,理想中的爱情或死,或逃,或被伤得体无完肤,让人心底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凉。也许可以稍稍找出一些安慰自己话,想着毕竟爱情来过,刹那的芳华即永恒。
当我无法安慰你,或你不再能关心我,请千万记住,在我们菲薄的流年里,曾有一只小美人鱼游过雨季的苏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