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倭寇的踪迹》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倭寇的踪迹》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2-06 21:2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倭寇的踪迹》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倭寇的踪迹》是一部由徐浩峰执导,于承惠 / 宋洋 / 赵圆圆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武侠 / 古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倭寇的踪迹》观后感(一):羊癫、狂犬、疯牛数病同发,不荒唐不成活

  对武侠的多样化解读从来没有停歇过,功夫自打被搬上绚丽的荧幕后就一直走在飘逸潇洒中。 徐浩峰逆向发展这种思路,风格化还原功夫本质,荒唐中演绎武林旧事。为了彻底打破过往影像对花架子式的武侠的偏颇理解,徐浩峰不惜将功夫的打斗置于荒唐的地步,这种荒诞不是单由蹩脚的打斗形成的,影片的画面质感、人物性格和对白、衣着和兵器样式、少见的异域民族工具都是一副不荒唐不成活的状态。

  枯荷细雨的峻冷开场画面就定位了这部影片个性化的影像风格,无论是人物穿着还是背景颜色都呈现出粗糙水墨画的效果,这种充满隆冬万物凋敝肃杀感的画面弥漫全片,看起来像是一部黑白默片。在这样画面中出没的人物都有种神经质的感觉,面无表情甚少说话的众小厮像被抽离了情感一样,统一的黑色系服装,统一的墨色关公刀,每次动手之前都仪式般的相互碰碰兵器;四大世族的头头们言语虽多些,这些言语却又都是舍掉首尾的一字半句;全片的台词对白都是这样的效果,既晦涩难懂又枯燥无味,导演似乎想通过这样玄虚的台词营造一种氛围,此类台词在“我们不是坏人,只是动了邪念”上效果尚可,简短有力充满智慧,然则扯到诸如“塔塔就是命运”这样的宏大词汇的时候就保不准有装逼的嫌疑了。

  影片自以为傲的是对功夫的真实展示,抛开威亚和绿幕,硬马真功上阵;舍弃见招拆招的花哨动作,高手对决只剩一招;为了达到这个效果片中所有打斗都依靠演员自身的武术功底自由发挥,所以于承惠的比划的功夫从外观来看总是那么滑稽可笑。真实打斗固然可贵,然而为了实现一招制敌的主题,剧中人物的打斗都显得很荒诞,尤其最后无疑巷第一高手和倭刀高手的对决,几乎就是羊癫、狂犬和疯牛数病同发的状态。导演似乎是想彻底颠覆打斗模式, 把兵器到功夫再到打斗方式都格式化了一遍,重新创造了自己的武侠体系。在这样的武侠体系中,兵器舍弃了常用的刀剑,清一色的改换既不像军营编制也不像民间兵器的长柄关公刀, 或者是极少见的斧钺。兵器的重新设定既不利于人物打斗也没有侠者美感,尤其是脱胎于棍的戚继光改制的倭刀,拔剑方式和打斗的效果都十分荒诞。除了兵器,导演还用了不少异域风情的道具,比如裘夫人高高再上的高脚椅、抬走伤员时的方块形槽具,都是很怪异又相当少见的东西。功夫招数更是荒诞无比,看似有历史考据的“如响如影”其实并无道理,虽然剧中对这种奇怪的招数有过详细的解释,但是让一个本身毫无功底只有体力的西域女子拿根长棍就打败了那么多挑战高手,还是无法让人信服,这段用来讽刺那些所谓武林高手的功夫和道德的虚伪倒是十分有用。对打舍弃了“你我大战三百回合”的见招拆招方式,强调一招制敌。剧中更是把荒诞演到大荒的地步,几乎没怎么动手,敲打一下,小厮毙亡,高手倒地。 其实导演可以在这种极端的表达上更为圆通一些,这样的解读过于生猛,不真实的场景不会让观众相信你的新观点,只会觉得荒诞且白痴。

  而在剧情上,简单的开门户斗争的主线倒是没什么问题,武林旧事也可以是这样一场简单的想开家功夫店的争端。人物冲突和讽刺也都在点上,功夫第一高手裘冬月即使把胡子涂上墨水也挽不回逝去的青春。拳怕少壮,功夫也有年龄歧视,并不是传统武侠中越是老者越是内功深不可测的神仙状态。四大世族围堵舞船,一个个的去正面单挑,借三位舞女之口道出“为什么不从后边围堵?”的简单思维借以批判所谓名门正派的伪善道德和迂腐。纸浆盔甲将军的角色设计与整体故事相关,试图靠抓住倭寇立功获得皇上赏一生铁盔甲,苦于倭寇都是假的,就与两位倭刀高手一直强调的戚继光时候戚家军的没落是一个路数。郄老和裘冬月的斗争则是简单的也是无法避绕的武林谁是领导者的问题。裘冬月是故事主线,这样一位武林高手还需面对妻仆偷情这样极端的家庭伦理问题,功夫的高低无法解决家庭伦理,当老裘躺在奇怪的槽内一边一边的说着“我清醒了就走,远走”的话,也能感到几分无奈。裘冬月对裘夫人自然有感情,这些都体现在裘冬月对待同是赵园园饰演的村姑身上了,其实故事中对人物情感的揭示特别复杂,裘夫人和倭刀高手“敲倒几个,就见你几次”的约定和倭刀高手被划破的衣衫特写都颇值得玩味,很多人物之间关系的好坏都不安常理出牌,如同招数一招制敌一样,剧中人物也都处于一瞬间转变的状态。导演装的太深沉,几乎无法深究。

  这部片子从风格和对功夫的重新解读来说非常值得肯定,但显然导演有时候自我表达过于放纵,对于功夫的展示有待进一步提高,毕竟影像不是纪录片,强调真实的时候无法撇掉高于生活现实。剧情人物关系过分复杂的时候再去搞玄幻的台词,有碍观众的理解,当你的剧情无法引起别人兴趣的时候,太多的精巧设置也无人想去探究。

  《倭寇的踪迹》观后感(二):武的表达探索

  长久以来,相比“侠”在传统文化中近乎普世价值一般的接受程度(不含早期游侠儿),“武”的表现形式在影视作品中始终困扰导演,衍生出种种表现形式。一招一式的动作尚能拆招相对,西门吹雪一般的一剑封喉就很难拍出美感,至于黄易那样气势相争的场面,基本上只能求助于电脑特效光影全开金光乱闪了。徐浩峰在“武”的小说表现上探索之后,又开始了在大荧幕上的探索之路。影片取景简洁,用色古朴,既有传统中国水墨的风范,也有邵氏当年武侠片的影子。整个剧本和镜头体现浓厚的徐氏小说中的武术的风格,动作少修饰,几无电脑特效,少威亚飞天,重在表现动作张力。一击必杀的迅捷和表演套路的刚柔相结合,迥异于港台武侠片为代表的广东南拳风格的窄桥短马又或长桥大马,更不同徐克早期风格的飞天遁地。只是武侠片受众普遍是70、80后,接受港台武侠片多年熏陶,尤其是后期在成龙那样耍猴一般的中国功夫影响下,片中的表现形式相对较难接受,美感不足,远不如叶问2里甄子丹和洪金宝在圆桌上面比武那样看起来刺激眼球。最终成品,与其说是成型的作品,不如说是徐的试手探路之作。

  影片的亮点是于承惠老先生,无论在当年还是这些年,都算的上有名有望的武术家,就是不知道影片中双手握倭刀的技术,和于老师完善的“螳螂剑”有没有联系。除了于老和导演之外,其他演员无论是文戏武戏在表演张力上都有所欠缺,尤其是表现武的抽象美感上功力不足,只能通过镜头的切换来缓冲,客观上也影响了表现的效果。

  主角宋洋居然还是个福州哥们,扮相颇有几分何家劲早年的味道,可惜在08版射雕客串了下尹志平,靠一两部作品来洗白看来十分有难度。

  《倭寇的踪迹》观后感(三):武侠回归评书——《倭寇的踪迹》

  如果你听过传统评书《封神演义》、《七侠五义》抑或是改良评书《白眉大侠》之类,就会知道破阵是评书武侠的主要结构。如同走到哪里,凶案就发生在哪里的柯南一样,白玉堂和徐良们的江湖侠义生活,也集中体现在解决“阵”这个谜题上。

  但中国的武侠电影并没有承袭传统评书“破阵”的结构,“阵”往往是构成电影的元素之一(即使如《太极张三丰》、《少林三十六房》具有特别明显“阵”的特征的电影,基本结构也是走练功升级的套路),却很少成为贯彻电影的基本结构(像李小龙的《死亡游戏》一样)。

  徐浩峰在拍完《倭寇的踪迹》之后,接受采访时说,以往武侠电影都是评书武侠,也许他的意思指传统武侠电影武的假和侠的空吧。不管以往武侠电影如何,他的《倭寇的踪迹》这次倒真是像传统评书靠拢了。

  《倭寇的踪迹》的基本结构就是套用传统武侠评书的结构,解决两个阵:“如响”和“如影”。两个阵连缀起整部电影,各色人物在设阵破阵中各自表现,和传统评书不同的就是没有无限增多的外援。

  破阵其实挺符合电影的要求,矛盾集中,冲突尖锐,特色人物围绕一个中心展开,但这种形式对“阵”的设计和破解要求也很高,做得好就是高等级的智力游戏,编剧导演带领观众展开一场开动脑筋的智慧之旅,做的不好,就是编剧导演设计的玄机可能被观众一眼看破,影片还以慢于观众智商的速度进行。

  《倭寇的踪迹》是第三种情况,徐导演设计的诡计,观众都没法参与进去,大概徐导演也没准备让观众参与进去。所以这个电影最终变成了徐浩峰导演的个人独白,自娱自乐,完全没观众什么事儿。

  这也许和徐导演对电影的认识有关系吧。但是我想,电影即使不承载娱乐功能,仅仅是个人表达的一个渠道,那为了达成畅通的交流,许多手段还需要熟悉,很多规则还要遵守的。这就和写小说一样,如果连基本文法都不遵循,立意或人物再好,又有谁能读出来呢?

  《倭寇的踪迹》观后感(四):迟来的惊喜

  隐约记得初次看到《倭寇的踪迹》时,还是去年年底。当时并不识徐皓峰先生为何许人也,也未可知其作品是何样貌。只觉该片名字颇蹊跷,且其时正在忙一部贺岁片,也并未抽得空闲前去观看。待到今年月余前于网上看过该片后,真是捶胸顿足,抓心挠肺的悔恨。这样惊艳的一部才华横溢的作品,未能在大银幕上观其风采,着实当时心眼俱盲啊!

  观该片开场的河畔打斗,瞬间惊艳。只觉从未看过如此写实利落的动作设计。瞬间便被吸引了。而且整部影片的色调,着实就是我一直私下想象中武侠世界该有的颜色。没有华丽绚烂的浮躁之气,没有故作姿态的扭捏之风。着实呈现,亦或是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武林。看到对于该片的评价呈极端的两极化。有不少黄毛小儿的评价是“没见过这么烂的武打设计!”着实让身为半个武林人士的我哭笑不得。在他们眼里,不能平地飞腾,不能发功爆炸,便不是功夫,便不是武侠。可又有多少人,懂得何为武,何为侠?经年的粗制滥造与浮夸虚妄已经造就了不少人,难分真假,难辨好坏了。这要归咎于谁,断断无需我在此多费唇舌。

  作为一个电影制作的一份子。虽然入行时间不长,但也的的确确看到了太多的敷衍了事不知所云。有那么一部分人,不是为了创作一部电影,而是为了发家致富。电影究竟是艺术还是商品。这实在难以分辨。属性是俱有的。只是看偏重罢了。但若是没有一颗真心,做的无论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恐怕,都是枉费。

  《倭寇的踪迹》让我看到的,就是徐导的真心,责任心与良心。这部电影,着实在浮夸风遍布的环境中,如荷塘中闪亮晶莹的露珠般,剔透,纯洁与天成。这是导演个人的修为,素养,与才华的表露。在我看来,首先是个文人,再次才是导演,于是文人导演,这个我认为最值得称道的名字,与徐先生划上了等号。中国电影界消失了多少年的文人导演,现在,我又看到了一个。我认为,说徐先生是不世出的才子,也是不为过的。毕竟其作品呈现出的底蕴与才情,不是随随便便读个书考个学便能达到的。徐先生在其影评集中提到,若不是对影像起了兴趣,他原本的志向是做个汉学家的。这着实是令人钦佩的。所以,在美学上,影像语言的表达上,武学的呈现上,并着文学的创作上,都融合在了《倭寇的踪迹》里。我是个挑剔的人,若谁说该片不好或是看不懂,我着实只能说这些人没眼光了。

  影片里,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于老在收获后的田地里边行边练拳的桥段。于老当真老当益壮,威风不减当年。那一套拳打得威武潇洒,着实让人打心底里看着喜悦。那一份精锐与犀利,断不是随便抓个人便有的。徐导在演员的选择上也是甚有眼光的。说到男主角,我是觉得他在花船上躺着饮酒,瞬间出刀削掉铃鼓半片铃的身手,着实让人想起了古龙小说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惊人身手。那份自如的气度和淡定的神色,才该是高手的沉着与内敛。这样的人物刻画,只在一瞬间,却能刻在你的心里。高级的表现手法,无需费力的篇幅,只消一瞬,就够了。

  还有全片的配乐,感觉甚是妥帖。没有喧宾夺主的跳脱炫耀,有的只是应景的衬托提升。这是电影配乐该有的。电影配乐之所以是电影配乐,是为了趁着电影而生的,是为电影服务的。不是随便为了图省事,找个会唱歌的演员唱个主题曲,或是找个随随便便的流水线产品生生的插进影片。好的配乐会让人记住,是应了电影的景,遂了电影的意才应该被人记住的。再听到这些歌曲,脑中也该浮现的是电影的画面。而非只有旋律亦或歌者的声音。

  还有片名,这个片名只有看完了才能明了,这是怎样的妙思和奇想。甚是贴切有趣。就仿若高阶的诗作,全诗所诉并不见实体的那个词句,而通读完又切切实实讲的是这么个事物。这是意境,是技巧,更是才思。现今诸多的电影不知所云,名不对题。连基本的叙述都做不好,如何能更深一层有所表达?

  说了这零散的许多,早已忘了什么文章的结构与顺序。只胡乱的想到哪里便说些什么。并不称之为合格的一篇影评。也仍有许多未尽的心思,在此却已不知如何表述。总之,对于这部《倭寇的踪迹》,我着实是推崇至极。虽然我的话没什么影响力,没什么分量。可总是希望这么好的电影有更多的人喜欢,更多的人懂得。也盼着这么好的导演有更好的作品,更多的作品为世人知晓。或难以为大众所悟,却也是为着中国电影能往好的一面发展有所助益。

  谢谢徐皓峰先生的惊艳之作。

  《倭寇的踪迹》观后感(五):各位高手都是怪咖

  尺八配乐配得好。

  武侠戏剧,加点无厘头,表示真性情。

  田头练功。

  我的胡须是不是黑得有点过分了。

  我只是在检测你的能力。

  老了,日不动,留给年轻人,这个老头很明智,也很大度。第一高手就是第一高手,境界不一样。

  可是第一高手不忘戴上围嘴。

  各位高手都是怪咖。

  揶揄四大门。

  ——你叫什么名字?——下次见面,告诉你。

  你这个人种,体能太强了。

  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

  看点在后面。

  三大门不敢打,说打过了、我们打过了、打过了。

  刘备对孙权说“你功夫差,我受伤了,我们让贤吧,让真正的高手打”。

  杨过和姜子牙对打,比来比去,却没动到对方,仿佛两个不会打架的人。

  累了或者抽筋了,就停下来整顿下。

  老头还会月亮步。

  高手气场太大,旁观者不时调整姿势。

  另开门派,要到工商局登记。

  新老交接班。

  同样的,这样的电影也只有中国人看得懂,无法像《罗生门》那样在国际上流行。

  三星半

  《倭寇的踪迹》观后感(六):《倭寇的踪迹》观影记录

  2.26,周日,做了两站地(家附近的电影院没有上映)去北京剧院看了《倭寇的踪迹》的上午场(一天共两场)。影院内并无宣传海报,如非慕名而来,则几无观看可能。300人的大厅,只有我和GF两个人(非包场,非VIP)。

  作为2012年我的开年首部影院电影,没有失望,但有惊喜。不得不说,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在中国去影院看电影,必须要具备先知先觉的本领,否则被骗了银子,辱了智、情商,谋杀了时间,助了纣,为了虐,就晚了。但意淫电影多年,仍不免被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也见证了中国电影骗术的增长。

  不得不说,《倭寇的踪迹》是一部从整体设计到细节桥段都充满了智慧(非诚意)的电影。也是充满了个性的电影。在《双旗镇刀客》的基础上,又向前走了一步。意在通过武侠对中华文明的问题作出些探讨,但体现了包容和理性的精神。

  拍出了适合小成本资金的小成本电影,基本没有出现之前担心的捉襟见肘感。当然更远离了山寨感。

  不能指望《倭寇的踪迹》收获诸如《疯狂的石头》和《失恋33天》般的票房奇迹,但现在的这种票房情况,也有点不应该。导演要试图去驯服观众,观众也要试图去挑战自己。这样电影创作者和电影观众才能良性循环,共同进步。当然这也需要影片的宣传做到位,更有勇气、眼光和智慧。更需要靠谱的影评机制的跟进,老给一群雷锋抗日的故事鼓掌算什么事儿?!

  《倭寇的踪迹》观后感(七):1张A4纸也能要了你命

  引用TLF lhsword 兄台的评论:《倭寇》中的动作倒是接近古龙小说。

  武功本就是平平无奇的东西,不是翻跟头乱踢腿,那些个玩意都是后来打把势卖艺和戏台上弄出来的东西(当然也包括后来的专业武术竞技)。真的武术都是常人看似简单的动作,但常人却做不出来。

  试想,真剑相对白刃相搏,失之毫厘脑袋搬家,居然还有人敢一个高位侧踢+旋子三百六接后空翻?那一定是嫌自己身上零碎长得多了,想切掉一部分。

  真正的比武也正如片中所描述的那样。高手被白痴打死这种事儿在战场上屡见不鲜。真实的武功都是人最合理的反应,不过好汉架不住人多,高手玩不过耍赖。帘子后面打人就是耍赖,赢他,除非你也耍赖。

  许多人认为,比武就得武功好,事实上武功好了,只能保证你赢的几率大,那天你状态如何?你对手状态如何?他会不会拿高科技武器?耍不耍赖?地形你熟悉不?这都是比武的关键。

  其实这就像平时的生活。老百姓往往陷入两个极端,要么就是死用功,相信用功大了一定就能有回报,须知人家不是跟你拼武艺,是跟你拼武器,这不抄AK47才叫傻叉呢。要么就是总想投机取巧,能找个办法搪塞过去就搪塞过去,到头来发现,AK47也不是拿起来就能打得准的……说穿了,人们容易陷入盲从盲信当中,把自大和仅有的信息量当成信仰,从而走向愚昧。

  《倭寇》这个电影算是个异数,虽然有着许多问题,但本质上,是对中国文化和国人文化中愚昧无耻那一面的反讽。

  不知道您看过古龙的小说《决战前后》没,里面写西门吹雪和叶孤城最终的对决就是这么个状态,

  “ ……这一战究竟是谁负?谁胜?

  这时候,星光月色更淡了,天地间所有的光辉,都已集中在两柄剑上。

  两柄不朽的剑。

  剑已刺出!

  刺出的剑,剑势并不快,西门吹雪和叶孤城两人之间的距离还有很远。

  他们的剑锋并未接触,就已开始不停的变动,人的移动很慢,剑锋的变动却很快,因为他们一招还未使出,就已随心而变。

  别的人看来,这一战既不激烈,也不精彩。

  魏子云、丁敖、殷羡、屠方,却都已经流出了冷汗。

  这四个人都是当代的一流剑客,他们看出这种剑术的变化,竟已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也正是武功中高无上的境界!

  叶孤城的对手若不是西门吹雪,他掌中的剑每一个变化击出,都是必杀必胜之剑。

  他们剑与人合一,这已是心剑……”

  其实这个状态是武术练习时的一种模式,跟推手类似。

  推手不是两个人在那里瞎划拉,而是因为感知到了对方力的变化,如果继续坚持原有的方式很可能要挨打,所以才变的。

  兵器比武决胜仅在一刹那,而且,往往是后发者才能先至,这是冷兵器格斗的原理。所以谁都不会上来抡刀就砍,都是在等对手出纰漏。所以一般只能看到两个人的移动,看不到兵器磕碰。像很多武打片里拿着家伙乒乒乓乓打半天谁也没打赢谁,这种事情绝没可能发生。

  袁和平、洪金宝这些香港武指基本上都是戏班出身,所以,设计的格斗场面其实遵循的原理都是京剧的舞台原理,离真正的格斗差距很大。这部戏的导演和武术顾问基本上都是形意门、大成门、太极门的正宗传人。所以体现的也是真正的格斗模式。

  其实就武术搏击而言,舞台或镜头表现和实际差距非常大,舞台和电影是一定要让人看清楚,看得很夸张,一脚提上去多猛,多霸道。真正的搏击是一定要让人看不清楚,非常隐蔽,对方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儿就被打了,这才是高手。这二者本身就是矛盾的。上个世纪的香港电影走的是京剧的路子,所以,大家会看到邵氏时代的演员一拆多少招。真比武,不会是那个样子。相反会接近泰森的拳赛,三五下打人要害,搞定对手。长时间的银幕打斗如果能控制好节奏,其实是为了调动观众情绪的,这就好像跳舞越跳越快,突然急停。会让画面外的观众的情绪有爆发。西方电影以前的处理模式更多的不是关注整体打斗动作,而是关注打人者或被打者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带给观众情绪震撼。

  《倭寇》里的比武为了配合剧情需要都是点到即止,所以即便能打到,也就是把人打倒而已。真正的器械格杀,这几年拍的好的是《投名状》,看李连杰拔剑杀人那一段就知道真用剑是什么样子了。

  我们的观众大多数其实是被香港电影惯坏了,很难接受新鲜事物。更多时候甚至把错误的东西当正确,这是让人极为遗憾的。

  ---------------------自己感受的分割线------------

  看完倭寇之后再细读哥们的文字,真是写的相当入里。像古龙,高手的动作都在寸劲之间,外行甚至都摸不着头脑。

  内行却津津乐道,随着比武双方的动作,自己也此起彼伏,表情和动作甚至比场上还夸张。

  所谓的戚家刀法,其实裘老爷子也算老江湖,虽未交手,但理得清晰,可惜在清晰也会输在毫无路数可言上(舞女妹子的盲袭)

  可是当裘爷和这位年轻侠士真刀真枪的时候,裘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逐渐就占了先机,胜在经验老道,不足为奇。

  虽败犹荣,让这位年轻侠士内在真本事让他得以在江湖中立足,开宗立派。

  戏演的中国味十足,只可惜导演太过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忘掉了观众的感受。

  有些戏路生硬,很容易让观众拂袖而去。

  对我来说虽有些生硬,但是我饶有兴趣的看到最后

  武侠的世界很精彩,不一定非要刀光剑影才是武林正宗。

  一张平淡无奇的A4纸也能让你血流不止。

  一句概之,此片真可谓标新立异。

  《倭寇的踪迹》观后感(八):谁认真谁就输了

  这部电影,根本就是一部严肃的恶搞、正经的扯淡的高级搞怪片。气氛塑造的很好,演员虽说不是当红一线演员,但表现力都非常到位,包袱抖的都恰到好处。

  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如此认真的能从中分析什么武侠之道,煞有介事的延伸到文化延伸到哲学各种评论。这电影根本就不是来宣扬武侠之意的好么。

  倭刀一般叫做苗刀,确是戚继光所改,并根据日本刀法创立了苗刀刀法,专门对抗日本东洋武士刀。但它根本不是什么刀头巴掌长的地方开刃……真正苗刀开刃部位是全开的,跟武士刀区别不大。

  鸳鸯阵也根本不是俞大猷的。这个实为戚继光的。但也绝不是五个人拿三张盾两个加了手柄的爆竹……还有什么如影如响……如果中华武术中真的有这个概念并且如影就是看影子打人如响就是反手一棍,那岂不是让后人笑掉大牙?

  本片最大的包袱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舞女就凭借如响那反手一棍打败了所有高手,而最后的决斗里教给他如响的戚继光侍卫却输给了裘老先生,那岂不是那个舞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高手?

  综上所述,此片根本就不能当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功夫片来看。明明就是最高级的恶搞幽默。编剧和导演的创意非常好,台词编配也到位。没有废话,不哗众取宠。以非幽默剧的形式营造了无比的幽默效果。

  这是一个喜剧片。谁认真谁就输了。

  《倭寇的踪迹》观后感(九):要还原武术还是要武侠影片?——观《倭寇的踪迹》

  要还原武术还是要武侠影片?——观《倭寇的踪迹》

  侯磊

  《倭寇的踪迹》——一部由作家徐皓峰导演的古装武侠片上映了。这部影片的定位包括了历史、武术、电影三个因素,很不幸我也是历史、武术、电影这三项的爱好者,电影就更该看了。而就在影院中耳边传来的夹杂着轻微嘘声的笑声,我试图猜一猜这部电影不大被接受的缘由了。

  没见过徐皓峰,但在很久以前就读过他记录的一本《逝去的武林》,是一位形意拳老拳师的口述史,同时也读过点武术史料。所以我觉得,读一些徐皓峰的书,了解一些他对于武侠的理解更能看懂这部影片。假设徐皓峰不懂电影和文学,我也能说,他是懂得武术的。懂电影和文学的人很多,懂武术的确实不多了,才显得更加珍贵。也是这部影片的价值之一。

  首先说明一个问题,即中国传统武术能不能打?到底是怎样打?这个问题网上对骂已久。我认为:武术不但能打,而且非常能打,可要命的就是基本上失传了。因为武术的练法、演法、打法都不一样。即所学套路、对外表演、和实际动手完全是三回事。会一会二,不一定会三会四。所以练了那么多年能劈叉和折跟头的武术,伸手就被人打趴下,那是很正常的。而武术的真正打法,和现代搏击基本几乎一模一样!比如古代的太极拳,完全是一种快速、凶狠、阴险的拳法。说白了就是对方正着打我,我侧着打他,下手的地方都是腿窝、肋扇等怕打之处。伸手就能把你打趴下,(上脚?那就直接空中飞人。)所以说太极拳拳师之间比武,也是打拳踢腿,根本没有什么“一个西瓜分成两半,一半给你一半给他”的那种云手。而如此实用的拳法,最终逃不过变成“简易二十四式”,成为公园里老头老太健身操的命运。

  还能够提供证据的,不是古往今来的文字作品,而是要金庸写武侠小说的缘起——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吴氏太极拳代表人物吴公仪和白鹤门掌门陈克夫在澳门立擂台比武的掌故。那场比武留有录像,他们所采用的对打方式,完全不是什么“高手之间的过招”,你一个白鹤亮翅,我一个野马分鬃,而完全是现代搏击的拳脚相加。——其实古人比武也是这样,这时候什么门派、套路都没用,即便是旁观者也不会去欣赏他们的招式:一两个回合即见分晓。这么快结束打斗有两个原因,一来行家伸手就知道高下,没必要再打了;再有就是一伸手就有人顿时丧命,不会打上很久。

  说了这么多古人是如何动手的,再看《倭寇的踪迹》多少有些眉目了。普通的武侠电影拍的是武术的表演,而徐皓峰拍的是武术的对打,其中武打的片段多是如此。招数一晃即过,人们还没看清就有人倒下,还没有大肆流血的场面,使人觉得导演根本不会拍武侠。其实徐导不是拍武侠片,而是借着电影去除对中国古代武术的妖魔化,企图还原一下古人的真实武功。这个想法确实很好,只不过他忽略了一点:真实的武术在大众眼中是“不好看”的,观众们要的是好看的电影,而不是技击。好看的是表演,不是打人。即便李小龙也是如此。有些身份人是不能兼有的,比如职业武士和职业演员只能占其一样。同理,要看真的武打,还是要好看的武打,这也只能占一样。即徐皓峰占了要拍真的武打,而部分观众不买账的原因。

  由此说来,武术实战失传的原因,不是来自外国人的手枪,而是中国人要看表演,不失传才怪!不过作为武术爱好者,还是建议看看这部影片吧,毕竟想看那种人在天上飞着发波的武侠片,看谁的都行。而这种影片,除了去世的张彻,也就徐皓峰可以看看了。

  《倭寇的踪迹》观后感(十):只是表达方式的问题

  在这边的影院,这部片子每天只有一场,而且是在中午。今天去看,只有两个人,包括我。整部片子的节奏和影调都很舒服,镜头简洁而老到。比如宋洋和赵圆圆有限的对手戏,表演都很克制,其中透出的男女情意却是浓厚。徐导拍的是类型片,他是类型片高手。

  与小说原作相比,电影里减弱了官府和民众的戏份,减弱了历史感,霜叶城名字很好,但只剩下一个名字。并且,电影消解了“倭寇的踪迹”这一主体悬疑。其实只需作些许调整,就可以照顾大多数人的观影习惯。首先,开头简要介绍戚继光和俞大猷的抗倭历史,引出所谓的那个“倭寇”。“倭寇”为开宗立派而来,但被当做倭寇而拒于无疑巷外(郄佬知而不言),如此把悬疑延续下去,直至裘冬月归来,开始点破真相。官府与民众乃至朝廷的戏份也不妨保留,可更为观众喜闻乐见。

  相比原作,裘冬月有丰富的内心,回光返照完成重要的修行。这是影片的核心要素,能够体味这一点其实也就足够了。

  宋洋有一张很好的脸,文武兼备,看好他。赵圆圆年轻,不需要表演就刚好。另外,徐导的镜头很平等,每个角色都有真切的表情,每个群众演员想必都会感念导演。

  电影放到最后卡住了,悬在“去苏杭”,不知最后是如何。我跟另外一个人磨蹭了好久才出来。尽管有遗憾,却是蛮享受的一部片子。

  相信导演的下一部作品会更为大众所接受,只是表达方式的问题,只需微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