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狗舍》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狗舍》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2-05 21: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狗舍》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狗舍》是一部由杰克·维斯特执导,Christina Cole / 比利·穆瑞 / 丹尼·戴尔主演的一部喜剧 / 恐怖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狗舍》观后感(一):《狗舍》:西方男性主义的漫画式表演

  《狗舍》大概是我看过最有趣的一部以西方男性主义/男性运动理念为主题的电影,20世纪女权主义的兴起,使得女性文化/女性研究成为新时代下学术界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与此相对,西方男性主义的人权理论在中国就显得较为冷清黯淡,也许人们会条件反射般地将它与男权/父权/沙文猪等等“封建性质”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吧。从性别研究的角度来讲,“男性”这一性别的独立性已消失在以父权文化为主导的当代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中,举例来说,在各类主流的文化媒体中,我们的两性/情感文化往往合并入女性研究/女性频道,女人,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性别,她还象征着国人的情感指向和概念化的性爱符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今天中国文化的性别分野其实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女人”,另一种是“人”。

  另一方面,西方兴起的男性人权运动会自觉到作为男性的独立性,并进而思索以自我的男性经验来解读世界,其实是受到女性主义的启发,从上世纪初开始,女性主义者提出了诸多迥异于传统观念的性别角色理论,女性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性别 (sex) 与性别主义 (gender) 并不等同。前者确由生理特征决定,后者则是一个生理与文化混合的产物,男性化 (masculine) ,女性化 (feminine) 和男性 (male) ,女性 (female) 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女权主义在促使女性对自身权益觉醒的同时,其丰富多元的运动及主张也在促使更多的男性进一步反省自身遭遇的困境以及需要面对的各种具体的两性问题。于是,各种不同理念及思想主张的男性运动也就应运而生了。

  首先是灵性派的男性运动,灵性派的男性运动是西方男性主义各流派中最富有历史渊源的,这方面的运动侧重于男性如何于现代转变的性别角色、社会结构中,重新寻找及建立一套站得住脚的男性角色、行为、思想及与女性的关系。

  灵性派的理论基础来自于荣格的理论,他们认为男人一开始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但是由于受到父权社会的伤害而丧失完整性,变得支离破碎。假如男人探索埋藏在他们无意识中的原型,他们就能够疗伤,并且回复到他们完整的状态以及心理灵性的健康之中。灵性派男性主义强调个人色彩,个人成长在其中具有中心地位与迫切性。这一派专注焦点于男性的内在工作:康复、哀伤议题、愤怒管理、内在关照等。他们批评传统父权社会所规定的男性角色,接受同性恋,主张通过心理咨询,工作坊等方法,帮助男性发现被压抑的原型,从而获得其自身的完整性。

  其次是女权取向的男性运动,但正如女权组织有「自由」 (Liberal) 与激进 (Radical) 派系之分,认同女权主义取向的男性运动亦出现了拥女主义和自由男性运动的分野。

  拥女主义派的男性倾向于激进女权主义的路线,他们鼓励男性在女权崛起的社会变迁中,亦要面对及学习新的丈夫或者父亲角色的扮演,行为与思维。他们所倡导的新型丈夫、新型父亲要做传统男性不屑于做的事情,比如帮助女性购物、做饭、带孩子,晚上孩子睡觉之前不出门娱乐,并以此来改变传统父权社会中男性对照顾孩子的态度及分担家长责任

  自由男性运动也主张男性通过对女性主义的了解来确认自己的身份,但在路向上与女性主义者不完全相同,他们指出,当有关女性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时,相对的以男性为焦点的研究就显得不足,甚至出现女性主义者以过度简化的方式来解读男性的经验,进而造成许多男性的自我认同是根据女性主义者所喜欢的模样而建立,这些对于男性片面的诠释仅代表女性自己的立场,并不反映男性如何理解自己的体会和深层意义。如同女性自觉指的是女性从自己身为女性的角度出发而产生的反省,男性自觉也应该是男性觉察到自己身为男性作为男人在这个父系社会遭受到的伤害,从而寻求跳脱父权文化及社会建构的限制,探察自身的欲望与需求,发现心灵深层次的自我定位。

  自由男性的人权理论视性别规范为社会建构的产物,极端反对父系社会对两性角色的定义或者约束;视男性暴力为父权社会针对男性的不良训练及角色制约的结果;自由男性主义认为男性不但受父权体制下性别定型的限制,更受到伤害。男性的成长环境相对于女性来讲是疏离且缺少温情的,不健康及贫乏的,与女性相比,更多的男性受到父权社会更深重的压迫。

  比自由男性的人权运动表现得更为激进的,就是以男性权益取向为指导理念的男权团体,比如美国的The Men's Defense Association,这一团体将“男性主义”的概念明确为一个主要以男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也因此,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男性权益取向的男性运动团体也着重于研究女权崛起之后造成的新的性别不平等体系并以此推动男性的权益与议题。

  男性权利取向的人权运动认为,女权的过度膨胀已经使原本良性的女性主义变质成新的性别歧视。男性权利团体代表人物之一Metz说,在现代社会分工中,女性并不完全属于弱势,如果女权主义忽略社会的实际改变而完全以过去社会的衡量标准摄取更多的保障,就会发展成为新的性别歧视。

  英国电影《狗舍》可视为女权崛起之下西方新男性主义的艺术实践。本片虽名为恐怖片,但暗喻两性关系的黑色幽默及桥段却充斥在大大小小的细节之中。故事以一个男性森林团体的周末度假展开,男性森林团体的活动始于灵性派男性运动领导人Robert Bly的创举,从上世纪九零年代开始,灵性派男性主义就以回归自然为号召,建立起专为男性提供度假服务的森林团体,男人们集体到森林去击鼓、放歌,聆听诗歌和神话故事,并以此来宣泄男性想同另一男性建立深刻的精神联系的渴望。电影中的男性团体一共设置了七位男主角,如果加上其中一位男同性恋者Graham的同性伴侣(这位伴侣在两人关系中明显是扮演“女性”角色的一方,因此也可视为其他男主角妻子团队中的一员),那就一共有八个。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位男性分别代表着现实生活中八种不同类型的男性形象。

  eil,危难关头仍不忘对女僵尸来点幽默耍点酷,风流倜傥的男人热衷于沾花惹草,但也因此给自己带来了不少麻烦

  Mikey,想谈恋爱却不知如何去爱,对女人的唯一认识仅仅来自于他的祖母,很显然,男人并不是有强壮的身体或者忠厚的人品就能得到女人的欢心,他的情路空白说明了一切。

  atrick,倒是结了婚,但却也吃够了婚姻的苦头,他喋喋不休老婆让他的身心呼吸几近于窒息。

  Vince,缺乏传统男子汉强悍的气魄,他的优柔寡断让他在女人面前无所适从

  Matt,男性团队中唯一的一位艺术家,他对女僵尸独特的兴趣透出性格中求知/理性的一面,这种不受女人待见的事业型男性在生活中倒也不少见;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位男同性恋者Graham,他和他的同性伴侣在性别气质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扮演“丈夫”角色的Graham充满男性的阳刚魅力,而他的“妻子”在举止言谈的喜怒上却流露着一种传统女性角色所具备的气质,这种男性气质多元化的演绎其实也在挑战人们对两性性别气质及角色扮演固有的认知,当然,这一对同性伴侣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共同点:他们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与女性截然绝缘的男人。从这个角度上看,导演在男性团队中安排Graham这一角色其实是含有深意的。

  男同性恋人权是自由男性运动非常重要的一个政治主张,自由男性运动认为,传统的父系社会下,男性比女性更加受压迫。所谓男性受压迫是指,按照父权社会的规则,男性承受了重大的生存和竞争的压力,男性不能表现出内心感性的温柔的一面,在人格的发展上受到压抑。故此自由男性运动与男同性恋组织联合起来,教导和帮助男性学会如何表达自身对情感的需求,释放遭受压抑的性情一面,鼓励男性之间建立真诚的互助互爱的情谊,从而表达更丰富、更健全、更关怀、更人性的男性气质。

  电影中的女僵尸角色在其恐怖的表面之下其实也有着生动多元的寓意,从某种意义上说,她们也是男人对女性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戏谑式表达,有沙文猪泄愤的一面,但也可以做童趣盎然的解读(如果你真爱男人的话)。比如吃手指蛋糕的女人,僵尸新娘啦等等,有没有让你回忆童年时代吃到女老师/女性长辈的棍棒之后的漫画杰作?也许男人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吧,看看男主角们反抗女僵尸们的宝贝:遥控汽车、玩具枪(男孩的玩具),足球(男生的玩具),高尔夫球(男人的玩具),陪伴男人长大的玩具成为他们在电影中寻找自我认同的艺术载体,所以有朋友说,男人都是勇敢的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强烈的求知欲,就是男人成长的历程吧。

  《狗舍》观后感(二):内容平淡无奇的一部血腥丧尸片

  昨日闲来无趣,翻找恐怖电影来看,不知道怎地找到一部《狗舍》。

  《狗舍》,分类是一部血腥恐怖片,看过之后我怀疑它算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一部恐怖片。乍一听片名,多少了解一下故事类型和简介,定会认为是异形怪兽类的电影,结果让人大失所望,它充其量只能算是一部二流丧尸片。

  故事的发展和众多美式恐怖片模式类似,如《断头谷》,《林中小屋》,《致命弯道》,《黑色星期五》,《切尔诺贝利日记》等,一伙闲着没事干的人组团去郊游,当到了目的地后发现一切本不象预期般的样子,随后在他们身边开始发生恐怖血腥的屠杀,本来各自为战在的每个人在困难面前渐渐团结起来与杀人狂或鬼怪斗智斗勇,最后结局是要么全灭要么个别几个逃出升天,而后者可能性极小。

  本片讲诉一群铁哥们为了帮兄弟摆脱情感问题而相约去一个偏远小镇去郊游,最初发现小镇空无一人,在黑人兄的一次误打误撞下,发现一个女人在啃食自己丈夫的尸体。渐渐大家都发现小镇中的女性都处于癫狂状态,不但猎杀男人还将其生吃。遂他们边逃命边想办法应对所发生的故事。

  我本人对于英语不甚了解,不清楚狗舍在英语中的寓意是什么,所以对于片名不是很懂,

  电影中的每个男人生活都被女人左右着,每个人生活都离不开女人,仿佛他们就是生活在女人的压迫之中,而片尾几个男人一起在被众多女僵尸追逐的情况下欢笑的奔跑,表达了他们再也不会被女人所捆绑,要活出自己活的自由。

  美国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区别,就是美国的电影不管内容多么的烂,总要拍出一些,用我们的话来说,上纲上线的东西,就是片子里总要有对人生或社会的感悟。而我们的电影呢,只是在说一个故事,而且是一个没有真实感的一眼看破的编造出来的故事,故事本身就牵强附会,当你看完电影后,对不严谨的剧情和毫无内涵的主题没有任何的感触,你可能会跟朋友说某某电影我看过,可让你讲出电影内容时,你却完全说不上来,这说明我们的导演在拍电影的时候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手段去用电影语言来诠释一个故事,从而了解到导演想给我们阐述的意思。结果便是,我们的导演一直想在奥斯卡上扬名立万,可最后都是铩羽而归

  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有点象几年前的《僵尸肖恩》,血腥程度上还是比较让人满意,不过丧尸的表演者实在是太差,完全就是在作秀的感觉,而搞笑部分生硬低级,也没有什么亮点的地方。主角是曾饰演过电影《断头谷》里男主的丹尼·戴尔,看来这种逃生的戏他真的不少演啊,长的就是一张苦逼脸。

  《狗舍》观后感(三):男人不是宠物,女人不是恶魔

  美国电影工业产生了许多类型片,丧尸片便是其中一支,剧情基本都是一个区域遭遇生化病毒的感染,满城活死人,生还下来的人为求生而拿起武器杀出一条血路,我不爱看恐怖片,却十分喜欢看丧尸片,因为在主角逃生的过程中,可以反映许多人性伦理。

  丧尸片中的元素越来越理论化,很难有新的格式产生,就像‘吸血鬼’题材一样,有氏族、有传说、有根源,想要从样板中找寻新意,就要看电影人的匠心了。最近几年英国都在尝试在类型片上寻求创新,把英式幽默加入其中,黑色幽默的反思,让人看后如回味口中渐散的酒香一样,那是一种深刻的记忆。《狗舍》是一部挂羊头卖狗肉的伪丧尸片,它用黑色幽默过度,把握恐怖与思想之间的节奏,以此来突显影片想要表达的出题,男人和女人。

  男人眼中的女人是什么样的呢?不可否认,男人永远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女性对他们的吸引往往是从外表开始的,女人的内在往往是要经过漫长的接触才会被男人所重视,我想这一特点可能是源于男人正式替代女性在氏族中的地位之后,寻求猎物的本性。这样原始的本性,使得男人特别容易把这样简单的思维映射到女人身上,他们认为女人是愚蠢的,这样的感觉就像男人捕猎时,认为动物不够聪明,一定会中他们的圈套一样。

  然而不是随便设置一个捕猎器便能捉到猎物,好的猎人需要去了解动物们的习性,同样,男人们想要掌控女人们,却不去了解女人们,所以结果往往会让男人们美好的愿望破灭,用一个固定语句表达便是:你眼中的她是这样……现实中的她却是这样……。男人真正看清楚一个女人时,会是什么样呢?如僵尸一般,对,如同《狗舍》中一样,所有女人变成了僵尸,她们会毁了男人,男人们开始恐惧女人。

  有的人看《狗舍》时,会把其理解为男权思想的体现,是对女权思想泛滥的一种抵制。其实不是的,影片中把女人们全部变成僵尸,其实更是一种呼吁男女平等的表现。道理就如一个人拥有能力,必须要先恐惧自己的能力一样,这才能掌握它,男人想要理解女性,必须先恐惧她们,才能尊敬她们,才能相处。我们更应该反应,女性为什么变成可怕的僵尸向我们复仇?

  影片中的几个主角反应了男人面对女性时的几种不同的感受,有的觉得自己是女性的玩物,生活被女性干预,就像狗舍里的宠物一样;有的以为自己能够把女性玩弄于股掌之间;有的受不了女人的琐碎和喋喋不休,宁愿听着MP3里的心理教程,也不愿意去理解女性的烦躁;有的干脆不喜欢女性,当了同性恋。

  可结果呢?他们被女僵尸们追逐时才发现,女性虽然干预到了他们的生活,但她们却是很脆弱的,就如她们很容易变成僵尸一样;她们也不是会被男人轻易玩弄的对象,变成僵尸后,吃着男人的肉的时候才知道她们是可怕的;她们不再喋喋不休,直接与男人们刀剑相加。

  当男人觉得女性可怕的时候,选择喜欢同性,就能解决问题么?不,两个人在一起,即使是同性,他们也会经历琐碎,他们也会经历争吵,这时候才发现,这和性别无关,这些看似女性的天生缺点,似乎是男人的错觉,她们和我们是同一个物种。

  回顾女性的历史,她们主动放弃了氏族地位,转而养育后代,她们忍受着生理上的痛苦,她们为符合男性审美价值而做出改变:垂耳、唇环、长颈、束腰、纹面、小脚,这些都是对她们的摧残,实际上,回顾这些痛苦的女人,她们的畸形才是如僵尸一般,女僵尸都是男人们造成的,女人忍受男人的更多。

  所以,男人们也不要再惧怕或者烦恼女性的缺点,要理解她们比我们更加脆弱,在她们烦躁的时候,不是沉默寡言便是金,更需要的是我们去照顾她们,这便是《狗舍》所体现的女权思想。能拯救女僵尸的,只有男人们!不要让她们成为男人的敌人!

  《狗舍》观后感(四):狗舍不赖

  一群爷们儿很落寞,一个兄弟时运低。

  各种悲凉各种残,中年苦痛中年凄。

  一看就是岛国片,可惜此岛远在西。

  神马我都记不得,除了那个打火机。

  故事此刻有进展,这群哥们儿找刺激。

  于是大家来旅游,城市郊外解解愁。

  这一操蛋不要紧,孤镇女尸好残忍。

  各种变态不细讲,总之血浆费万两。

  穿插桥段不细说,剧透从来嫌太多。

  重点在于导演高,杀妇斩女乐淘淘。

  如果真就这水平,给个一星算好评。

  为何看完意悠悠?为何观后心揪揪?

  放大现实就是剧,生活有时惨于戏!

  反正我是很喜欢,推荐大家都看看。

  女士看过常戚戚,男人看完惺惺惜。

  狗舍评分不上七,说实在的好可惜。

  《狗舍》观后感(五):狗舍(转载)

  变异僵尸类恐怖片是我一直比较感兴趣的电影,以前只要出新片,基本都会第一时间下来看看,但是每每都会让我感到失望,同类影片的构思似乎已经模式化了,思路已经枯竭,基本都是烂片。

  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习惯性的下了本片,同样也是习惯性的看了起来。这个影片从一开始,给我的感觉就和以往有些不同,故事开始有无数个生活片段,逐个介绍了本片的几个主人公,基本都是型男,而且都很失意。这样的手法在文艺类和剧情片中很常见,恐怖类电影里还是比较少见。

  也许就是因为这样一个意外的开局,让我提起了兴致。之后故事的进展依旧落入俗套,几个男人来到了荒村小镇,而这里有无数僵尸正在等待着他们。

  和同类影片不同的是,本片里只有女僵尸,换句话说,就是这种变异病毒只有女性才会感染。而且本片中女僵尸的造型可谓大赞!新娘僵尸操起斧头,剪刀女,牙科护士女,喜欢吃手指巨波肥女,拿巨剑的COS御姐,拄拐杖的阿婆,拿路牌的大姐,所有僵尸的造型不但没有重复,而且都非常有特色,很有游戏《寂静岭》里敌人人设的味道。而且配合各自特色的造型,每个僵尸的性格也凸显了出来,这在其他同类影片的量产型僵尸里也是从没看到的。

  其次就是本格虽然名为恐怖片,其实却是一部黑色幽默片。全片充斥着黑色幽默的桥段和对话,我差不多是从头笑到尾的。主角们虽然被僵尸围困,但是却丝毫不让观众担心,因为每每灾难临头,他们总是会戏剧化的逃出升天。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部轻松的没有死人的黑色幽默剧,结果在电影结尾,开始毫无预警的批量式的死人,与前面屡屡化险为夷的剧情对比起来,可谓相映成趣。

  本片的主人公每个人在现实生活里都多少有些失意,对于女性的态度也各有不同,这些差异在本片遭遇到僵尸的类型以及剧情的发展都有着微妙的联系。以致故事最后的,每个人的归宿也似乎是对他们人生观和对女性态度的一种回应。

  此外,本片的结尾虽然也死了不少人,但还是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开放式的结束了。没有同类影片的BOSS战,没有同类影片的幕后阴谋论,也没有那种逃出生天后不知从哪又冒出个僵尸的为了拍摄续集的悬念式结尾,我不喜欢看开放式结尾,那是吊人胃口滴·

  综上,本片在故事上虽然有些俗套,但是在人物性格,造型,镜头运用,音乐,故事发展以及故事背后带来的思考上,都有不俗的表现。不出意外,这部电影在我心理觉得比僵尸肖恩拍的更有感觉·这应该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一部黑色幽默恐怖片了,没有之一。

  《狗舍》观后感(六):我们都是丧尸控!

  喜欢丧尸片的朋友们大多清楚这么一个规则,就是我们将会阅遍很多超级烂片,丧尸片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似乎渐渐的和烂片这两个词划上了等号。前几年又流行起用手提DV式伪纪录片的方式,拍了《死亡录像》,大家新鲜过后,看着它出了2,将要上3,准备开拍4,连鼻祖罗梅罗老头子都赶了一下时髦,弄出了一部《死亡日记》。

  不过也难为那些要赚钱的电影人了,丧尸片能干嘛呢?追逐、撕咬、肠子拉多一点,脑浆流多一点,来点黑色幽默,表现末世,揭露人性。想B级的话,主角个个身上要多涂一点红色血浆,来一个女僵尸最好是没穿衣服的,截肢爆颅等镜头最好也是特写……

  总而言之,让人看了为之一振的丧尸片已经相当的少了。当然说那么多不是为了铺垫《狗舍》是有多么优秀,但毕竟人家捣鼓这片的时候用了脑子。

  片中讲述了一个村庄只有女人才会感染,变成丧尸,她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咬死一切的男人。而一群2B男人个个苦大仇深的为了躲避被身边女人骂basterd嘴脸,集体相约美丽的英国乡下度假。但最终迎接他们的是一个个哥特打扮的女僵尸。

  看出来了吧,对,这是部男权电影。女权?滚蛋吧。丧尸片能来个这种小型隐喻,而不是大到反应什么社会啊人性之类的没有营养的暗示,还是比较少见的吧

  电影从开头到结尾,对几个男人性格刻画,都相当出色,没有虎头烂尾。结束那3个可爱的英国男人推着他们的朋友,一路大笑狂奔。你还会纠结于那种无聊的开放式结局,去猜测他们最终的生死吗?至少我不会的

  在连着一阵看了几部超级烂的丧尸片后,能看到这种丧尸片,又是满耳的英国口音,真是欢乐~

  《狗舍》观后感(七):女人无害,爱情有毒

  不知是因为英国娱乐界的男的都比较纠结,还是这个民族的男性都比较沙文,从《两杆老烟枪》,《海盗电台》,《僵尸肖恩》到《本片》多数我看过的英国电影都是讲一堆不靠谱儿的中青年男子自high,逃亡,抗争,友谊,搞基的故事,而女人,也往往要么是男人生命中的匆匆过客,要么是lesbian,要么只字不提,更惨得就像本片被塑造成怪物。究竟伤你的是女人?还是爱情??

  英国电影的固执偏见,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都爱在爱情面前扮演受害者。

  atric转身逃离歇斯底里的老婆,受伤又洒脱地打开ipod里的催眠女声,享受着作为受害者的天经地义的宁静,而身后的老婆,我们用菊花也嗅得到她此时的失落和心碎,就像微博上那句话说的,”有一个姑娘,他爸他妈养了她二十多年,她没吃你家一口饭,没喝你家一口水,就因为她爱你,就得离开父母,把你爸妈当亲爸亲妈,把你兄弟姐妹当亲兄弟姐妹,照顾你大半辈子,从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变成一个只知油盐酱醋的妇人,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还得跟你姓……”不是女人不懂生活,而是她们离生活太近早已看透了生活的本质是什么。Patick显然是不负责人的男人的代表。

  eil这个男人凭着一辆跑车就坚信“Women love me." 在人类的社会就表现出了既示女人为粪土,又离开女人就不能活的淫荡特质,在Melkey(是叫这名吧)也是唯一一个可以和某女僵尸烛光夜宴的男主角,只是这次他的一夜情是哭着完成的,到影片的最后,也因为他调戏女僵尸而把他自己和几个幸存者玩死了。

  Vince绝对是本片的主要男主角,他自认为自己是受女人伤最深的男人,在这次屠杀中途,突然不知为什么就想看了,发觉自己这辈子都过得规规矩矩完全没有自我,就是典型的窝囊废突然觉得找回自我了,当然只是觉得。

  刚开始的时候觉得这部电影是用来给在现实生活中受太多异性刺激的男人YY的,后来觉得,这就是一部拍自以为是的贱男如何葬身女人铁拳的理想化得电影,理想化的病毒,理想化的孤镇,理想化的世界上最会顾影自怜的娘娘腔……

  牢骚发到现在,也早就脱离了女人无害,爱情有毒的主题,那么就到了结尾扣一次题吧,简而言之,不要因为自己爱情不幸,就把全世界的妹子看成坏淫,也不要因为一次失足,就从此做了拉拉。爱情本来就伤,宽容的人才会幸存。

  《狗舍》观后感(八):“社会性别”:可建构,抑或可传染? ——《狗舍》中的性别意识形态

  性别不仅是社会建构的,这种建构同时是具有传染性的。

  影片中Graham的设定很微妙。女僵尸们并没有因为他的性取向,而将他区别对待。他和他的直男朋友们一开始就被自己的另一半骂“畜生”,后面又一起被僵尸追杀。电影将Graham同样放在了需要被“革命”的位置,潜台词无非是,男同性恋中并非就不存在男权思想和男性中心论的刻板印象。同时,电影中除了刚开始交代了他的性取向,但是后半段并没有刻意再去强调这一点,或许是为了叙事省力,或许就是为了批判这种普遍存在的男权中心思想而为之的,抑或是在说:社会性别的观念并不是单纯的铁板一块。它也包含了丰富、多元的不同面向。而这些不同的面向之间是如何平衡的,又不是个人所能决定的,总会由团体当中占主导位置的类型所左右。

  同时,从这场“瘟疫”的爆发说起,男人们从洗衣粉盒子上发现了传染开始的原因,同时军官告诉他们又说道这种东西不完全是凭借洗衣粉传播的。表面上看似对男性排斥的洗衣粉的讽刺,因为军官的解读变得更具讽刺意味——男人们甚至连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的这中病毒,一并“免疫”。然而,视频里的女政府官员没有被感染,又说明什么?所有的答案都在62分军官的一小段“临终遗言”中,然而军官没有说完,我们只能从他的只言片语中推测,为什么女官员没感染,这场灾变又是缘何而起。

  首先,病毒装在洗衣粉里是军方打算在这个偏僻的小镇做实验的准备。其次,女官员作为这里的代表,一方面是小镇女性的精神领袖,是更有助于军方推广实验的傀儡;另一方面,政府官员的传统形象在传统男权中心论中是带有男性色彩的社会角色。因此,女官员在这里实际上承担了一种“媒介”的作用,也即是福柯所说的“差异空间”的作用,连通的“现实”与“乌托邦”之间的桥梁。即是说,女官员是男权中心论的女性代言。从这一点来看,她对病毒的免疫也成了讽刺的一种。再次,这里的实验目的是什么?军方让女性感染,又设置了如何控制女性,又对男性无害的设备装置,即实验目的是:找到控制女性的方法。于是,电影中,军方的实验不妨解读做是,女权主义运动情绪高涨情形下的男性,寻找自己身份认同的畸形展现。这种寻求自身身份认同的畸形之处,不仅指向的是血腥、暴力的电影叙事,同时也指向缺场的军方,他们实验目的的所在——在高涨的女权主义中找到重新控制女性,重新恢复男权中心的渴望。这种渴望并不是军方一方面所诉求的,同时也是处在中年危机中的 Vince在车上最后演讲中的肺腑之言中所期望的:女人厌倦了百依百顺的男人,为什么不用拉布拉多犬来填补寂寞。这不仅是中年危机的写照,也是女权情绪高涨中,传统男女角色似乎发生了互换之后的写照。这即是时代所强加给这部电影需要面对的,阿尔都塞所说的“难题性”(或称“问题式”)之所在。电影中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也是因为占这部电影主要的男权意识形态,是无法解决他自己给自己提出的问题的。

  于此,我们或许可以说,因为人具有高度的社会性,总会受到团体中其他因素的影响,那么性别也就成了可以被传染和影响的了。男同性恋会复制团队中其他同伴的身份认同方式,女官员会复制来自军方的主流男权意识的“庇护”。这种操作模式和意识形态的运作模式非常相似。由此推论,不同意识形态的种类相互之间的异质性,总会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训和制约。就比如这部电影中的设定:一方面,女性意识的另类表达,即是用暴力、血腥的方式来对抗男权中心的意识形态,借用这种方式,来展示女性的不同异质性。由此来看,这也即是这部电影受男权中心论影响的地方,女性展示自己异质性的手段,却是通过对传统观念中的流血和战争的方式来表达的。另一方面,这种具有男性色彩的言说方式,究竟是对叙事形式与性别关系的消解,抑或屈从?我更倾向于将这部电影中的处理办法理解为后者,毕竟整部电影的主要精力还是在放置在了表现与女权对抗,或是寻求平等对话的男性寻找身份认同之上,还未涉及女性反抗的与女性建构自身言说方式这一问题上。

  当然,我们并不能强求一部僵尸、喜剧片同时也兼顾严密的论证和推理,但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是在这部电影戏谑的口吻和夸张的叙事中,所隐藏的对社会性别问题的排演和反思。此外,我们还不能忽视的一点是,这部电影在触及到它并不能回答的问题时,所采取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和思考办法。

  《狗舍》观后感(九):都是一群SB丧尸,一群SB人

  丧尸在《狗舍》里都是一堆狗屎,行动慢得像在爬,还拿着武器,还会玩弄人,而且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就单单是女的才会被感染,一点都不够猛。里面的人物也是演的一群SB,那丧尸跑的那么慢,跑都能跑掉了,而且有武器不拿武器,他们想空手杀丧尸,差不多片尾的时候,明明那些丧尸已经被那些声音震住了,那SB还要在哪里玩,最后悲剧了吧,这是我看过最最垃圾的一部丧尸片,完全不能够跟《惊变28天》《活死人黎明》...等等相比,照我给星星一颗星足已。www.147kb.com 恐怖片

  《狗舍》观后感(十):保持愤怒

  我不想去评价这个所谓僵尸片,只是它让现在不开怀的我来说,偶尔回想也会有点宽慰。

  我们做这做那,怕这怕那,我们最后也许丢了自己却被他人丢弃,是不是到最后我们都不敢承认,不敢承认我们害怕,害怕承认自己的胆怯,承认自己的不好,承认自己在乎,不在那种不在乎的眼神。。。

  可是我们在不知觉中丧失了自己,我们最怕被丢弃可是自己都不把自己捡起,那又是多么讽刺?

  是不是一定要去努力,是不是一定要去证明,是不是一再妥协,改变原则。才可以被喜爱,才可被簇拥。那是否也证明真实的你没人喜爱,因为连你也不爱。

  我们尊敬他人,我们戒烟戒酒,我们恭恭敬敬,我们要变为社会的制造品。我们最终也是个制造品。

  正如片中的男人们,多少会受制于女人,是不是也证明我们会死在自己所爱之上,先不说这导演是不是有什么隐形拍出这么一个让人争议颇大的片子,先不说主人公死在了自己随口说出喜欢的僵尸手中,我们只应该想想对于那个你爱的人,你去包容固然没错,可是我们一再妥协退让,我们那么惧怕这个你“信任”的人离开,我们变为套子的人圈圈绕绕最后在一个人时哭都哭不出来。。。

  我们是要保持愤怒,我不想再胆怯的挺不起胸膛,我不想在夜晚独自一人蜷缩成一团胸口用力哭不出声音,我不想用条框压制自己,不想颓废的在明天挣扎着工作。我就是我,我何必要扭曲自己迎合你们的喜好?我可是个人凭什么打不起精神?

  来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