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象人》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象人》观后感10篇

2017-12-10 20: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象人》观后感10篇

  《象人》是一部由大卫·林奇执导,安东尼·霍普金斯 / 约翰·赫特 / 安妮·班克罗夫特主演的一部传记 / 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象人》观后感(一):正好要写作业

  他,21岁,英国男人,热爱《诗经》,最爱第23章,彬彬有礼,标准的绅士……

  这样的形容会引起大多数人比较美好的想象。

  现实是:巨大的头骨,残废的右肢,极度弯曲的脊柱,皮肤松弛,纤维赘瘤布满全身的90%,而且情况一直在恶化。

  他就是象人——,大卫·林奇的第一部主流电影《象人》的主人公。

  “I am not an animal ! I am a human being ! I...am...a man !”

  当莫莱克面对着围观的人高呼出这一句话时,伴着他用力的呼吸声,语气中的愤怒与无助,那些带着高筒帽的欧洲绅士们,他们好奇的眼神、戏谑的表情显得无比地可笑。 象人不是象,象人不是动物,象人是人,这是影片的主题。就像影片缓慢拉开的序幕:一个相框中的美丽女人,一个面临绝望母亲。伴随着背景聒噪的喇叭声,一个女人身体被喧嚣象群踩过,践踏。这个女人,一位母亲,这热带雨林中荒诞的经历故事的起源就用这样的蒙太奇给抽象带过。

  假设主人公的经历放到任何一个别人身上,应该都很难有活下去的希望和理由。其实约翰一直有着一种期待——他随身带着他母亲的照片,一位有着天使面容的女人,然后他又伤心的说:“如果我的母亲还在,她一定不会想见我,她……会以我为耻,我,我让她蒙羞了……”他对与人接触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地敏感,怯懦到让人心颤,哪怕那些人只是作态般的接近他,他却受宠若惊开心的像个孩子,他会说:"那是真的吗,真的是这样的吗?"当女皇与医生帮助他获得能够永远住在医院的权利时,他一遍又一遍地问:This is my home?

  约翰·莫莱克说过:“如果不是这样,或许我能更好的取悦你,取悦这个世界…….如果我能……如果你能用一个人的灵魂来衡量他的价值……”影片最后是重回开头的抽象和虚幻,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并不能得到解答。一个声音说,那是象人死去的母亲,她说:nothing will die。

  最后,约翰和朋友一起回到英国,在剧院欣赏完人生的第一部戏剧之后,他勇敢地站了起来在众人的掌声中微笑致敬。他终究学会了在鼓励下收起自己在人群中的胆战心惊,收起了那一点点当初的害怕。

  作品完成与上世纪70年代,当初的影像技术已经相当之高,画面清晰精准,摄像手法也很成熟、多元,并没有因为缺少色彩而亚于现今的大片。

  卡夫卡说过:“我们所需要的书,必须能使我们读到时如同经历一场极大的不幸:使我们感到比自己死了最心爱的人还痛苦;使我们如身临自杀边缘,感到因迷失在远离人烟的森林中而彷徨。一本书应该是劈开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利斧。”把其中的“书”换成“电影”,便是我对此片所能做的最好概括。提到卡夫卡的另一原因是,导演大卫·林奇在一次采访中说到:“在所有的作家中。最能使我有相同感受的,便是卡夫卡。”这也许是对林奇影像风格的另一种解释。

  导演选择维多利亚时代做为影片的背景有人这样评价:把《象人》这样一个看似无需背景诠释的故事故意放在工业文明的初期,只是为了在一个阶级区分较为明显的环境下更好的表达自己的阶级情感而已。

  但有一点是:大卫·林奇除了细致的刻画“象人”的内心还描绘了另一个人矛盾的心理。特维拉医生实际确实是“象人”的救星。没有他象人也许永远不会过那几天的幸福生活。他帮助象人,于是得到了女皇和媒介的赞扬。当然,这些基本顺理成章。 特维拉借助“象人”得到了巨大的荣耀。电影没有仅仅拿这种“荣耀”来向世人说教,特维拉医生在荣耀背后也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怀疑,“我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这种关怀能给弱势群体带来什么?我们可以把视角对准中国近年的电影行业,从第五代导演开始,越来越多的导演把镜头对准了社会的底层。底层的尴尬场面被物质上已经超脱了底层的人慢慢的揭露,而底层人最缺少的往往是物质。这种表现方式态度上可以算作一种关怀,但关怀的对象往往得不到任何物质或者精神的回报。就像电影中的医生一样,他帮助“象人”的行为也仅仅被物质和精神相对富足的人群知道,他们或许也会给“象人”帮助,但其他像“象人”这样的弱势群体还是得不到任何关怀。观众看了电影后除了能在心灵上得到一点满足没有其他的任何直接意义,尤其是对底层人。底层人依旧被人玩弄,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伤疤,如“象人”一般在舞台上被人玩弄。

  《象人》观后感(二):很久以前,大卫林奇讲了一个规规整整的故事

  Close-up 最近在做David Lynch的回顾展映,上周去看了Wild at Heart (1990) 和 Inland Empire(2006),这周赶上Elephant Man (1980)。去年还是前年伦敦某家戏院也在演《Elephant Man》,Catherine力荐过,当时看了眼价格,就打消了念头。这次看到同名电影且是Lynch出品,好奇故事会怎么讲。

  Lynch的片子里看过Blue Velvet (1986)和 Mulholland Dr.n(2001),偏爱后者。过去几个月先后看了两个和Lynch有关的电影,一个是去年在BFI伦敦电影节看到的Blue Velvet Revisited (2016),另一个大约是快年底时看到的David Lynch:The Art Life (2016)。两部都是纪录片,重点都是讲述跟Lynch有关的故事,偏爱后者。两部片子放映之后还有导演问答。比较两个片子,看到Lynch的不同侧面。两部纪录片加一起,我看到的Lynch是个随性敏感喜欢梦的老男孩。再看他的作品,会有点惊讶于他对叙事的掌控。我所看过的几个片子年代不同,Lynch技巧和着眼点有延续,也有变化。Elephant Man作为他早期的作品,各方面的布设都很规整,大部分镜头语言都简单直接,观众并不会觉得像Mulholland Dr. 那么难理清故事脉络。

  故事发生在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影片也成功地描绘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图景。马戏团、医院、车站、酒吧、码头,戏院,这些地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都是能产生故事的地方。有关这些地点点影像都切实,加上影片的黑白效果,制造出一种观看维多利亚纪实的效果。作为一个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人,象人走过每一处:从马戏团到医院到戏院,他从一个怪物变成了社交明星;他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往来于不同的地方;虽然他没有迈进任何一家酒吧,但是他也在自己的居室内体验了片刻酒吧里常见的嘈杂与混乱;他还被邀请去他人家去做客,观看主人的家庭相册——这些都是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而在进入医院之前,他的马戏团生活是非人的生活,因为他不被当作人看待,被酗酒成性的主人奴役囚禁在黑暗中,只有在马戏表演时,被当作怪物展示于众,并且仍旧要听从主人的号令。进入医院之后他的生活发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表面上的,因为他仍旧被当作特殊的人看待,深居简出,被不同人有意无意地利用,他听从医生朋友的意见。虽然在不同的环境里他的经历都是收到局限的,但他喜欢被人尊重的感受,希望被人们温柔相待。象人的经历展现出的是维多利亚时期文化的两个方面。美与丑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文明与野蛮的关系、观看与被观看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都可以透过影片做细致分析。

  象人之外的人物众多,但也相对扁平。医生虽然中途有自我质疑和情绪激动,但整体上还是设定为文质彬彬心怀悲悯的施救者。其他人物也变化不大。单线发展的情节略显无力,视觉效果也并不是非常出彩,但几处特写和蒙太奇还是制造了亮点,主要集中于影片的开头和接近结尾处。音效方面已经可以看出他后来一些作品的影子。影片折射的诸多文化现象非常有趣,但多是因为维多利亚时期和原著本身的丰富性。就电影而言,Lynch这个故事讲得远不如他后来的那些作品精彩。

  《象人》观后感(三):他是约翰, 不是象人

  大卫林奇的表现手法还是那么实验性,多年前看过日本舞台剧版象人,更多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当时不理解为何刻意强调象人死亡时缓缓躺下去的样子,看了这部才明白是因为他脊椎畸形,和正常人一样躺下睡觉成为他的夙愿,更成为他自我了结的一种方式.

  在片中,约翰从一开始的自我封闭到和医生结下友谊,把他当作自己的朋友,而医生,却因为内心的愧疚不敢回应他的友谊,不敢看他的眼睛.直到最后,也没有回应他的友情,只是不断说,看你开心我也很开心.他知道自己没有做朋友的资格.当初医生的立场是出于好奇,后来看到约翰的一刹那被触动,但大家都只是同情他,可怜他,没错,马戏团老板把约翰和猴子关在一起,抽打他,把他当作畜牲,而他终于因为医生,得到了作为一个人的待遇.他想要的只是这么多,他只想成为普通人,和大家一样,能够行走,能够去剧院看剧,能够进教堂,能够工作,自己养活自己,而不是靠别人的施舍.

  为什么反驳医生的人的开场是:"你和你的象人?"约翰已经不是约翰他自己了,他被冠上"象人"标签,而且这标签是贴在他脸上.手上,身体上,显而易见.他需要依附,一个不是他自己的人在社会中是没有自己的角色的,因此他是马戏团老板的,他是医生的,他只是一个依附物,一个财产,一个小丑.

  约翰通过医生的怜悯住进了医院,舞台从马戏团搬到了医院,受众从三教九流到上流人士.有多少人是真正理解他,把他当人看?在舞台剧中,象人不能看自己,因此不能看到镜子,他无法面对自己,然而"他就像一面镜子",他总是乐于赞赏别人,"你很美","拐杖很好看",人们通过对他的怜悯找到对自我的肯定,"瞧这可怜的人,这样还活着,我可过的好多了",

  然而讽刺的是,这样丑陋外表下的约翰,却信奉着信仰,21年来背诵圣经,在屋子里仅仅眺望大教堂的顶就诚心诚意搭建着升天的教堂,他的精神并没有被现实所玷污,他没有仇恨,他只是怀着感恩,他总是说着感谢,对所有的伤害,没有一丝恨意.

  最后他说他感到找到了自己,他终于不用再躲在黑暗的地方,终于不是象人,而是一名叫做约翰的男子.他建好了教堂,说着"结束了",就好像自己所有的心愿都了结,没有牵挂.他的愿望,不再是一个符号,不再是象人,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他知道自己并不是普通人,也无法成为普通人,他无法通过和普通人一样睡觉来证明自己,但是他最后也完成了这个心愿.这样一来,在象人的心里,他不用再去思考自己是象人,他终于像个人一样活着,像个人一样死去.所以象人的故事完结了,作为人他并没有完结,就和许许多多普通人一样,日子是永恒的.

  《象人》观后感(四):思想

  《象人》人因为思想的强大变得文明,同样因为思想的强大变得最是肮脏。

  我们习惯性的去羞辱弱者,失去自鸣得意的悲悯之心。我们习惯性的去用我们的方式“同情”其实不过是伪善、是名利罢了。还好我们有感性把我们拉回来,用情感去理解才让人沟通,才让人有存在感,我们是思想强大者所以在精神层上的满足要不物质需要的多。

  我们用怎样的心态去看待弱者、看待边缘人,永远都是一个值得自问、自省的课题。

  《象人》观后感(五):我更想怀着乐观心情来解读这部电影

  当看到医生坐在壁炉前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时,我就知道会出现关于人文、道德的争议了。虽然医生和马戏团团长看似一类人,但我认为,对于约翰•梅力而言,却差别很大。

  剧中,梅力一直将对他好的人成为朋友,“Please don't worry about me! My friend. My life is full cause I know I am loved." 这是梅力再次回到医院对福瑞迪说的。梅力关心医生,体谅医生,更爱着医生,只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尊重自己、愿意了解自己的人。

  虽然福瑞迪为梅力引荐了许多人,但这看似有点“过分”的举动,对于梅力而言,是去接触外界的好机会,最起码可以让自己觉得是活着。在这,我并不想讨论虚假的人文主义,虽然确实在剧中有存在。

  对于不幸的人,是身处的不幸让他们悲惨,还是意识到自己的不幸但却无力去改变更为悲惨?梅力为我解答了。他问过医生,可不可以治愈自己,医生的回答是,我可以照顾你,但我不能治愈你。从这一刻起,梅力真正的坠入了不幸当中。他知道自己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但却一直没有放弃活得像个正常人。他的“家”里布置的很温馨,床头的两张照片,照片旁的一本圣经,书桌上的大教堂模型,每一样东西都体现了梅力对生活的热爱。

  这是对尊严的追求,所以到最后,梅力选择了像个正常人一样死去。我们来自哪里是不可以选择的,而我们将要去向何方是可以掌控的。

  梅力是个勇敢的人。真男人。

  《象人》观后感(六):建好信仰,方能安然入睡?

  如骡子般不能生育,象人在社会或是自然中,只能扮演一个矛盾的角色。他既无法在象群中,也无法在人群中生活。可以说,他属于自然的失败品,但伟大的美丽母亲仍将其孕育。但矛盾只能由象人一个人背负。

  对于象人的老板,医院的工人,象人只是盈利的工具。对于大多为满足猎奇心理的拜访者,象人遭到的只是鄙视和嘲笑。在面对象人痛苦的景象,他们产生的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快乐。

  在医生和剧院明星的帮助下,象人渐渐融入社会,他们给象人带来了欢乐。但这仍然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他们也时时考虑着象人在自我世界里产生的得与失。

  下面引用尼采的一段话:“降临到其他人身上的不幸使我们感到不快…而仅仅作为人类共有的软弱性和脆弱性的一个标志,它就会使我们产生一种痛苦的情绪。我们希望反抗这种痛苦和攻击,通过同情行动对它进行报复…这种痛苦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与我们眼前的痛苦者无关的一种痛苦:我们感到的是我们自己的痛苦,正如他感到的是他自己的痛苦。当我们做出同情的行为时,我们摆脱的只是这种我们自己的痛苦。”

  把象人老板称为恶,把医生称善,是有失偏颇的,他们是互相理解象人的生存之道的。善与恶只是一种道德的时尚。

  象人,他顺从,他反抗,他希望以人的方式生存。他搭好纸制的教堂,建起信仰,试着安然入睡。

  《象人》观后感(七):比面目更丑陋的是人心

  好久之前就看过安东尼·霍普金斯那部经典的《沉默的羔羊》,那演技,杠杠的,一下子就被自己捧到了心理类型片的至高地位,从此也记住了这个名字。

  然而这部电影更多的看点并不在演员的演技上,而在于影片所要表达的人性的一些东西。人类的劣根性有好多种,猎奇心理,围观心理,自私心理......因此一个长相天生残缺的人得到的不是关怀,而是羞辱、利用、践踏,成为了那些利益追逐者的香饽饽。

  在我的平生所见之中,我一直觉得那些天生有残疾的人,不论是肢体还是智力,心灵却比正常人都要善良的多,品格也要正直的多。他们对于美好的事物始终心怀感激,生来就受尽冷嘲热讽,变得异常自卑自怜,所以很少会站起来反对这个世界的不公。

  但是大多数人却对他们为所欲为,极尽折磨之能事,享受着一种变态的快感。无良老板拿他的缺陷来赚钱,医生想拿来做研究,大众想拿来发泄,而他自己只想好好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这反映出来的是人性的丑陋,是人类至今还存在的罪恶的一面,而且一直是一种集体性的行为。

  你们才是畸形,你们才是怪物,我是一个人,我要过我自己的生活,为什么就不能放过我。

  《象人》观后感(八):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时必定会为你留一扇窗

  个人觉得,老电影还是比较好看的,特别是恐怖片,在那个年代能拍出有深度有内涵有画面有情节有新意敢于创新的恐怖片值得赞扬。

  画面很清晰,象人应该是假的吧,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也是老片,里面说的是畸形人,那里面都是真实的。

  其中有个片段说是医院里烧锅炉的工人经常晚上溜进象人的房间,最后一次是收钱带大家来参观象人,还一起戏弄他,我在想,医院晚上是没人的么?怎么这么大动静都没人知道?

  还有,最后说到象人患了重病快死了,他临睡前的愿望应该是想像正常人一样的躺着睡,但是他的病不能允许他躺着睡,他这样睡下去是不是就意味着他挂了?

  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时必定会为你留一扇窗,象人本来就被折磨的快死了,遇到了好心的医生护士还有社会上那些真正关心他的人,最后能带着大家的爱和祝福幸福的死去,也算是欣慰了。

  《象人》观后感(九):人道是个泥潭

  看多了商业片,一部这样的电影让人感觉到很满足。象人到底是不是人?应该让他成为人吗?”正常人“的社会里一部分残暴的人观看他的”丑“,另一小部分”人道主义“的人努力让他融入”人“的社会。然而当象人看到了”做人“的曙光,开始学习他的”朋友“们擦香水、说社交语言的时候,正常人社会的另一面很快打破他的美梦。乌合之众冲进他的卧室蹂躏了他,侮辱了他,他的大教堂被毁坏了。象人逃跑了,又回到那个兽笼里给人观看。

  电影的结局是”美好“的,象人历经苦难,又回到朋友身边,在女演员和女王的怜悯下,在众人礼貌的掌声中好像获得了社会的承认。他的教堂又建立起来了。

  这座大教堂是John Merric对人性的信任,在旁边他写下自己的名字,也是希望自己是其中一员。虽然他的经历中全是黑暗、凌辱,没有几个人拿他当人看。但是他没有产生任何报复心理,而是像相信上帝一样相信人,始终保持着自己的good manners。他自己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圣经》中的句子。

  然而导演这样表现象人,难道不是反问现实中可能有一个永远相信人心的象人吗?连他的妈妈都抛弃了他。这样一个”畸形“的人能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吗?那些人道主义者能给他一个承诺,他的未来到底是被蹂躏还是能够得到安宁。就像医生反问自己一句:我是好人还是坏人。这些主流社会的君子、淑女,有几个人是真心,又有多少人是假意。只要观众想象一下如果让你一直照顾象人,跟他做朋友,你能接受吗,就能够明白导演的意思了。

  人道主义看上去是个无死角的词语,但也是个很容易被怀着各种目的的人利用的词语。但是比起人道主义,我也许更希望真正的解放。

  《象人》观后感(十):1980年 The Elephant Man 象人

  上星期看了 Mulholland Drive-失憶大道,很喜歡。

  之後找回該導演 "David Lynch-大衛連治" 的舊作。(中譯: 大衛林區 / 大衛林奇 / 大衛連治)

  1980年 The Elephant Man 象人

  quot;象人" 是以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時代是19世紀80年代。

  一個男人的相貌非常醜陋,醜得另每個人都怕,若果沒有心理準備時碰見他,都會令人大叫。

  所以人稱他做"象人"。

  可以想像了,這樣醜得像隻象,他的人生都不是自己能夠控制。

  任何人都討厭他,包括家人。

  所以他只能夠當表演工作,任人參觀這個怪物。

  工作以外不是被人取笑,就是被人虐打.

  然後,象人遇上一位宅心仁厚的醫生,他見到象人遭受這種對待,希望帶他到別處過另一種生活。

  故事就這樣發展下去....

  我喜歡這電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象人》观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