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暴雨将至》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暴雨将至》观后感10篇

2017-12-28 21: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暴雨将至》观后感10篇

  《暴雨将至》是一部由米尔科·曼彻夫斯基执导,凯特琳·卡特利吉 / 拉德·舍博德兹加 / 格莱戈尔·科林 主演的一部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暴雨将至》观后感(一):言语、脸孔和照片

  好久之前的学期作业来着……

  言语、脸孔和照片

  ——试论电影《暴雨将至》中的“他者”

  《暴雨将至》是留学美国的马其顿导演米尔科·曼车夫斯基的处女作。他回到家乡,目睹种种,拍摄了这部影片。不论是电影内容还是关于导演的这点幕后花絮都带有强烈的“返乡”色彩。而“返乡”模式,通常都蕴含着批判式的反思。它让创作者变成既不完全具有他乡来客的身份、又已不再作为故乡的一部分来反观自己身上的痕迹,并思索自身远走他乡、并再度回返的全部原因。除此之外,这部影片鲜明的“反循环”结构中暗含着的强烈的解构色彩,也使得它不仅仅是一部对“文化霸权”下的“文化诉求”的纪录片式拍摄 ,而带有了更多对“他者”与“主体”的讨论。并且,这里的“他者”与“主体”的关系不局限于“在场”的文化对“不在场”的文化的描述,影片也通过性别话题来进一步彰显它的复杂性。

  一,言语

  电影开头就在荧幕上写着“《暴雨将至》——一部三部曲”。“言语”、“脸孔”和“照片”正分别是三个叙事版块的标题,并且,导演用一种故意留下漏洞的时间线、一种不成立的循环串联起了这三个版块。(在第二个故事里出现了第一个故事中事件的照片,但第二个故事应该发生在第一与第三个故事之前;第一个故事里女主角观摩的葬礼的时间点也不应该安排在那个时刻)。这样的安排下,不仅整部影片的叙事结构显得意味深长,每一个单独的版块也在整体中显出更多的阐释空间来。

  从“言语”说起。言语活动虽然包含着社会的一面,在任何时候都是现存的制度和过去的产物,但是它毕竟是一种个人行为。言语活动涉及多方面的性质,不仅与物理和生理因素有关,还直接和个人的心理因素有关。相反,语言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 “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 不仅如此,语言作为一种约定俗成东西, 与它所使用的符号没有必然的关系。

  影片的第一部分“言语”的展示似乎也是索绪尔的语言学层面。年轻的马其顿修士许下默誓,两年不曾开口说话。这里的言语是意志,“默誓”亦是意志。言语与沉默作用在电影的起初仅仅是人与神的桥梁,只产生于人对神的凝视。而随着那个逃亡的阿尔巴尼亚女孩(萨米娜)出现在夜晚的小修士的房间,这种对语言的定义产生了动摇——他们的语言是不通的,在言语上无法彼此理解。语言作为一套拥有确定价值的符号体系,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它超越了个人意识控制,直接与个人的言语行为对立:对索绪尔而言,个人的言语行为就是对被无意识地决定了的结构的有意识应用。虽然索绪尔没有考虑到个人言语行为中的无意识现象,我们仍然认为这种认识在原则上是正确的,毕竟个人的言语行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种意识行为。

  拉康从索绪尔的手中接过“能指”这个概念,但是随即以这个概念取代了索绪尔的符号概念。拉康说:“每个实际的能指都是这样,都是一个不表示任何东西的能指。 能指越是什么都不表示,它就越是不可破坏。” 拉康之所以能将能指这个语言学的概念应用到精神分析学中来,之所以能将能指与主体直接联系起来,是因为人是一种符号的动物,一种语言的动物;而人运用语言的目的就是表达自己的欲望,虽然这种表达只能以一种异化的方式进行。

  影片中语言走到了表达的尽头,小修士与萨米娜的短暂交往里并未通过交谈而彼此理解。这便这么一个问题更为瞩目。

  即是说,爱是如何发生的。当萨米娜连夜与修士一同逃出修道院时,他们绕过了仇敌,却在山坡上被自己的家族所围捕。女孩面对威严爷爷说:“他爱我。”从相逢到死亡仅仅两个夜晚的时间,这期间发生的事件有:小修士发现萨米娜时试图告诉年长的神父们,可这一尝试因为他的“默誓”而延滞,在那短暂的滞留里,女孩躲在楼梯的阴影里偷偷看着他的身影让他动摇了;他最初在意起萨米娜的时刻,是当他看见女孩躲在破旧毛毯下的裸露的脚时;小修士的第一次“发声”并不是他被逐出修道院后,而是在梦里,他出声朗诵诗篇“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诗篇:23:4)梦里出现在窗口的萨米娜消失了,当他睁开眼,真正的萨米娜站立在窗口;他在面对(语言相通)的仇敌(马其顿人)的枪口时凭借梦里的祷告增添了力量,却在恢复言语并逃出来时,面对言语不通的阿尔巴尼亚族人落荒而逃。而对于萨米娜来说,这个时间段里发生的事情只是:小修士没有向神父告发她,并给她采摘了番茄充饥,收留他;小修士之后又没有向仇敌告发她;以及,在被修道院察觉后带她一起走。

  虽然没有大量的篇幅呈现小修士对神的虔诚是如何一夕之间全部呈给一个女孩儿的。在这里如果从信徒的维度做出猜测,只能说发声的祷告是使圣灵与人同在的途径,正如影片里总是陪伴他的老修士说:“我希望发一个沉默的誓言,像你一样。但是神圣而优美事物值得用语言来称赞。”言语在人与神的关系里是沟通的桥梁,而在人与神的关系里的言语不仅仅是主体对自身的象征性认同,而是达成神性,颂祷往往扮演了神的“能指”,而神对人的理解是永恒和无疑的。而在人与人的关系里,言语的尽头或许有爱的产生,甚至消弭了“理解的不可达成”,可是当言语回归,虽然他们依旧操着不同的语言,当小修士许下言语的承诺,他依旧在萨米娜亲人的“考验式威胁”时转身离开(他不懂他们的语言,这一点是真正吓坏了他的问题所在,又是他坠入爱河的原因之一)。可见这里的“言语”不只是索绪尔的层面,不只是人有意识地对意志的表达。所以,当萨米娜死在自己兄弟的枪下,小修士奔跑回来泪流满面,试图道歉时,萨米娜只是举起手指,求他噤声。

  二,脸孔

  这一部分故事对版块标题的呼应并不像第一部分那样丝丝入扣。不带有对“他者”是如何被建构的这一探究眼光几乎只会在最后一个镜头里找到线索——英国女人对着自己被枪弹打烂了脸的丈夫,唯一能说出的句子是:“你的脸……”

  这位英国女人(Anne),是一位马其顿出身,英国工作,获得过普利策摄影奖的摄影师(Alex)的情人。她在第一个故事里出现在摄影师时间点错位的葬礼上。第二个故事里也是她手边的照片揭露了时间循环的存伪。

  这个版块里不同文化间对彼此成为被构建的“他者”这一点犹为鲜明。在出租车里,马其顿摄影师语焉不详地诉说自己遭遇了困顿,辞职,并要求她和他一起回马其顿去。而Anne顾虑重重,指出马其顿太不安全了。Alex当机回答:“马其顿当然不安全,那里是拜占庭俘虏1万4千名马其顿人的地方,(他们)被挖了双眼,又被遣返家乡……2万8千双眼睛。”这一小处对话是Alex对成见的陈词滥调(Stereotypes)的一个微讽的反驳,就如倘若埃斯库罗斯的戏剧《波斯人》在伊朗读者面前会有的反应那样,在被别人表述中发觉自身已经是代表整个东方的符号(而自己甚至还不是东方人)。

  电影中第一与第二部分分别对东正教堂和天主教堂的长久特写更是基督教“东”、“西”分野之后的隔阂的暗示。西方文化内部所形成的对东方的文化权威是所有对“他者”文化符号构建的相似之处。“具体作品而言,这一定位包括他说采用的叙述角度,他所构造的结构类型,他作品中流动的意象、母题的种类——所有这一切综合形成一种精细而复杂的方式,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发掘东方的内蕴,最后,表述东方或代表东方说话。然而,这一切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每位就东方进行写作的作家都会假定某个先驱者、某种前人关于东方的知识(甚至就荷马进行写作的作家也同样如此)的存在,这些东西成为他参照的来源、立足的基础。此外,每一关于东方的作品都会使自己与其他作品、与读者、与公共机构、与东方自身紧密关联在一起。于是,作品、读者和东方的某些特殊方面之间的复杂关系整体就形成了一种可供分析的结构——它可以,比如说,在语言学研究中产生,也可以在有关东方的文学作品、游击、传奇文集中产生——这一结构在时间、在话语、在公共机构(学校、图书馆、涉外服务机构)中反复出现赋予它以权威和力量。”

  同样的情形在这一版块的后半部分继续发生:英国女人与自己的丈夫谈论分手的高档餐厅里,一直在闹事的外邦人,人们通过他的脸孔与举止猜测他来自哪里。男人对领班说“他们是来自北爱尔兰么?”领班说:“不,我才是来自北爱尔兰。”这一时刻摄影师已经几乎在英国女人的情感生活里退居远方,但外邦人的形象依旧是一个随时引发危机的威胁。符号与成见的建构的直接来源往往是不安与畏惧,而这样的情绪在这一部分里十分简单鲜明。

  这部影片里情爱经验的描述并不像很多被称作“东方学”批评范本那样鲜明——强势薄情的白人与狡猾羸弱的东方妇女。它不是任何一种批评范本,从而更在镜头与镜头之间具有了分析的光明

  Alex诀别的Anne与他返乡后无限挂念的少年恋人Hannah无疑是无法忽视的二元对立。并且其中醒目的部分不仅是二者之间不同文化风景中的差异,而是女性存在中深刻的雷同。即家族权力关系里父权与母权之下女儿的存在意识。Anne在第二幕中的出场遇见的第一个人不是归来见她的Alex,而是自己的母亲。她们大谈着女儿婚姻与情爱生活之中的琐琐碎碎,母亲的强势与女儿的归顺在争吵中也表现得鲜明。(令人联想到在第一幕中死去的萨米娜没有死于仇人的枪筒,而是自己兄弟的子弹。)Hannah所处的环境里一切的权力都来自父兄,她在自己的女儿遇到危险从而挺身而出前始终都是个沉默的,无言的他者。而哪怕在她唯一一次出声之后,决定女儿生死与女儿的爱情角色依旧不能由她来扮演。这里母亲角色的全方位渗入(英国),与母亲在亲族中的全然失语(阿尔巴尼亚),都有着氏族时代产生乱伦恐惧的心理动机的痕迹,“女人的性心理需要应该在婚姻和她的家庭生活中得到满足。然而,由于婚姻关系结束过早,也由于情感生活的平淡无奇,女人常常有得不到满足的危机感。随着年岁的增长,母亲便自居于儿女地位,与他们认同,将他们的情感体验当成自己的体验,以此使自己有所满足。据说父母和儿女在一起便不会觉得老,这委实是父母从子女那里得到的最最珍贵的心理收获。”

  同时一个流亡的摄影师(漫游者与知识分子层面的流亡)对待不同两位女性的爱恋也如此不同。西方的女性是他成年之后世界的缪斯与合作同伴,故乡姑娘却是他怀着父爱怀想的对象。他梦中窗前消失的Hannah与第一部分里小修士窗前消失的萨米娜具有如此强烈的呼应,仿佛导演在展现一方水土里培养出的一种情爱的模式(这里还包括对女性裸露的脚的再度特写)。在这样迥异的情爱经验里,西方才是那个遥远的他者。在摄影师的返乡模式里,不得不说带有着通过“凝视”来确认自我身上一切痕迹与头绪的尝试。主体一方面通过想象某个他者的凝视来使自身作为观看主体得以可能, 可另一方面又因为他者凝视的背后总隐藏着实在界的对象的凝视而使得主体的看变成了一种不可能的看。这也更能理解为何在“言语”之后是“脸孔”。在拉康的精神分析学中,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说,自我与主体的构成分别与某个特别的结构性时刻关联在一起,这就是个体的观看和言说:自我的完形是通过观看、通过镜像的凝视完成的,主体的象征性认同则是通过语言或言语的调停实现的。

  他在西方看见了战争,于是在这样的映照里看见了不能让自己安心的自己,于是他更换了凝视的对象。可正如影片中拍摄的那样,当他迈下驶进故乡的大巴,面前是村庄,身后就是指向他的枪筒。

  三,照片

  影片在这一章节的内容里似乎在延续“凝视”的话题之外(凝视变成了通过相机的方式),更在讨论普利策摄影奖背后关于新闻的伦理问题。Alex突然放弃工作回返家乡的原因正是他走到了有战争的地方,一个麻木的军官在他随口一句牢骚下随意枪毙战俘,就为了提供给他更刺激的新闻。“我的镜头杀死了一个人。”这样的表述已解释圆满。

  同时,来自他的相片里那些战乱国家人民衣服上的PUMA商标,手中的可口可乐,无穷无尽苦难与贫困,都依旧来自“他者”的窥视之眼。马其顿街头的联合国维和部队与嬉皮士也让人看见了观看维度的复杂。而摄影师作为在西方文明里有所反思并返乡的存在,更让人看出了导演的这种漂浮的状态。这不仅仅是来自于一个导演在处女作中往往寄托的尽可能多地诉说的那种欲望,更是一个流亡之后的知识分子,饱经漫游,在身份认同上遭逢的困顿与挫败。

  在第三部分里,西方与东方已成为彼此建构的符号。它们相互之间并不需要真正的在场。正如台词所言,“你来自很远的地方吗?”“是的。”“世上其他人都是怎么生活的?”“和这里的人一样生活”。不论是一个Zippo打火机就代表了的美国,还是街上的维和部队说代表的自由世界,它们都无法给这个世界带来任何和平的希望,而归根结底,它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也从未建立在它的“真相”之上。“他者”永远只需要间接的在场,只需要表述而不是实存。如果不是来自那里,也不会真正切肤的关心。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摄影师与一切在影片中受挫的人一样死于故土,他们身负理解与交通的希望,却没能发觉“主体”与“他者”之间的隔离并非来自言语和成见,而是确确实实的漠不关心。

  四,圆圈不是一个圆

  整部影片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时间不固,圆圈不圆”。看似颇有玄机,事实上正与影片结构相吻合。如果是没有缺陷的循环,影片的叙述该是这样:事件1:萨米娜来修道院遇见了小修士,事件2:与英国女郎分手的摄影师回到家乡,事件3:他拜访学生时代的阿尔巴尼亚初恋,初恋的女儿正是萨米娜,事件4:萨米娜在牧场上误伤了马其顿族人,事件5:摄影师受初恋所托解救萨米娜却被亲兄弟杀死,事件6:再度逃跑的萨米娜来到修道院遇见了小修士,事件7:他们相爱,被修道院逐出,逃过了仇家,却又死于阿尔巴尼亚亲族之手。这样的叙事因果循环严谨,插叙倒叙一目了然,并且给任何有逻辑思维的人阐释它的机会。而它不是这样。

  事件7的照片出现在事件2中,事件5中的葬礼出现在事件1中,这不是叙事时间的技巧性安排,而是在那个时间绝不可能已经发生了的事件。于是,这样的安排不给予对叙事逻辑有着期待与等待的观众任何应许,观众的等待是一场空,或是一场无限沉沦的等待。

  人们为了探寻自身,常常会陷入这样的逻辑循环。试图追忆和反思,为了找到一切发生的原因。但在这部影片里,这样的尝试无疑无法达成,或是说导演在设置阻碍,他没有明确地说他在说什么,却明确地告诉你他不在说什么。

  这样的结构似乎在每一个分章——言语、面孔与照片——能给予的所有阐释空间之后又告诉了观众一个真相,就是一切阐释在那巨大的对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的困顿里,依旧是孱弱而残缺的。他者的存在与自我的认同的经验不符合任何文本结构,它是溢出理性与逻辑框架的那个部分,它要求在场,它正产生于,言语走至尽头的时刻。

  《暴雨将至》观后感(二):永恒的将来完成时

  Time never dies,the circle is not round.

  “时间不逝,圆圈不圆。”

  因为时间和运动一样永恒,而时间意像之下旋转的指针所划转的圆圈将没有终点。圆的起点与终点是重合的,如此说来,和着永续的时间共同前进的指针,因为没有停顿的那个点,是永远无法与起点重合了。那么无论何时都会有个未画完的圆存在着。

  电影的开始就是宛如流动的油画展开着,华美的可以做摄影色彩与构图的教科书。(近来正迷恋画面布局和取景。)

  整部电影中有三个小标题——“语言”、“脸”、“照片”,各展开一段故事。奇妙的它们围成了一个圆,情节的发展相互为继,后一个在前一个故事后发生。“照片”的故事又是“语言”故事的前情,其中充满了细小的关联要素。看电影,就像在找宝物。

  比如——在A故事中不同语言的人之间萌生了爱情,在B故事中他们成了静止的照片;在B故事中他们说着相同的语言亲密相拥,在C故事中他们因为语言无法沟通而天各一方。在C故事中有人逃生了,在A故事中相遇到了爱人。

  导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超现实主义画作。在有序的时间中,各类人物的行为相互影响造成了各种悲剧后果。而仅仅探究后果,会被无法超脱的现实压得喘不过气来。都是人生末路,子弹把鲜血晕染成他们死亡的印记,停止了呼吸的身体躲在地上。但是如果把重点放到从故事发生的起点,他们都还鲜活的活着,被温暖的爱情包围着。

  这样看,《暴雨将至》就像是一个孩子的恶作剧,它郑重告诉你暴雨即将来袭,雷电大作,雨点子也猛烈的砸了下来,坑都让你看见了,人也淋湿了。可最后,模棱两可的剧情,似梦非梦的情节,他又把你搞晕了。于是,到电影结束,还在纠结着暴雨来了没?似乎一切还都发生在暴雨来之前……

  《暴雨将至》就是永恒的将来完成时……

  把冰冷的残杀和灼人的爱情揉在一起,看馨香的蔷薇被猛虎咀嚼,比起满银幕的血浆,或是生啖人肉来高明太多了,这就是艺术与匠气的区别。

  关于电影相关人物,导演米尔科•曼彻夫斯基拿到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饰演阿历山大的拉德•舍博德兹加得到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让我大吃一惊的是这部电影竟然是米尔科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同时也是马其顿建国后的第一部电影。此片受该国政府保护不允许其他国家发行电影的DVD。能看到真是托福了。

  可能阿历山大这个角色太沉重了,我倒是喜欢演神父的格雷戈尔•科林。

  他是电影中第一个出现的人物,东正教的神父基里尔,年轻清秀的脸庞,专注的眼神,采摘着朱红色的果实。当浓眉大眼的沙米娃突然出现在他的房间中,他惊叫连连,眼神晃动,看着就是弱鸡呀。独自离去前他还对着沙米娃的灰扑扑的光脚板咽口水,我内心还鄙夷小年青对小男孩能这德性。当他回房间时在侧躺于地板上的沙米娃身后放下五个西红柿(本人特意到网上对比了下电影中植物和百度图片中西红柿的叶子来着),转身倒在单人床上。沙米娃取过两个狼吞虎咽起来。月光透过床头的玻璃在墙上、地板上拉出走了形的白框子。,昏暗的房间里基里尔、床和阴影混成了一堆的黑,着绿色的T恤的沙米娃背身半坐着啃蕃茄。地板上的红色果实裹着月光,还反射出光点来。这委实可以作幅温馨浪漫有些俏皮的漫画封面了。

  当影片中持枪的几个人气势汹汹的到教堂里搜寻一个杀了人的女孩子时,我还仔细观察了一番基里尔是不是女扮男装来着。关于格雷戈尔,我还是有点小怨念的。第一次在一个镜头里看到男子的样貌比女子还要清秀的,对角色的性别混乱了。

  凡是有和历史,战争、人性、平等相关的词,随便哪一个都能让剪刀手们再裁剪出一本书来。

  当我一看到《暴雨将至》是讲述在马其顿发生的故事,还猜测导演不会怎么沉重怎么来吧。所以在看前还犹豫来着。

  坐在电脑前静静看完了,再震撼,也无法对那种绝望与憧憬生出同感来,共振还需要一样的频率呢,何况连割伤手指都要用胶布的我。对于有些悲惨的事,我们表达的仅仅是同情而已,说一句干巴巴的“节哀顺变”,走开继续我们的生活。好吧,我又悲观了。

  过后,有认真去阅读一些相关的评论,但看到更多是对情节和细节的分析,看到那么专业的文字,我记下的只是那片刻的迷惑和猜度罢了。

  看过就删有了例外:这部电影会在我电脑里呆好长一段时间,因为对于摄影完全没有灵气的我来说,复制这些构图也能让我的相机里出好些漂亮图片来。

  《暴雨将至》观后感(三):我的血因等待而沉痛。

  当鸟群飞越过阴霾天际时,人们鸦雀无音。我的血因等待而沉痛。

  马其顿

  马其顿不安全。

  当然安全,那里是拜占庭人俘虏一万四千名马其顿人的地方,他们被控制了双眼...然后再被遣返回乡。两万八千个眼睛。

  被控制后的平和。但,事实是:战争始终都存在。

  择良而栖

  你知道择良而栖的重要性。

  对我耐心点。拜托。

  祝你生活开心。记得给我写信。择良而栖。

  择良而栖。做出选择,良,附有代价。

  沉默

  他发了默誓。

  她说他爱我。他给出的证明是他拎着箱子慢慢走远。

  她去追,然后被哥哥射杀。

  他说:原谅我。

  她示意他不要说话。

  渴望被爱。以死亡为代价也不可惜。

  死亡

  亚历山大以自己简单的方式想尽力维持那对峙良久的平静。他选择无愧本心的良。开枪吧,brother。

  天就要下雨了。血漫开在他的衣衫上。沉痛的不是死亡,是等待。

  终究他还是等不到新马其顿,等不到新生活,等不到永久平和。

  16年后的一切,都隐匿在暴雨前的暗潮里。

  《暴雨将至》观后感(四):暴力也是有辩证法的

  只要这个世界有暴力,那么无论你生活在地狱般的南斯拉夫,还是扮作天堂的伦敦,都无济于事。只要这个世界有暴力,你就不可能因为自处其外而沾沾自喜。早于巴黎恐怖袭击事件20年前,《暴雨将至》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预言了将会发生的一切。

  《暴雨将至》的结构分为两部分:空间和时间。

  空间结构上,三个基点,东正教修道院-伦敦-马其顿乡村。从血雨腥风的前南斯拉夫“到发达、安定、彬彬有礼的英国伦敦。3个故事,于是被安排在了3个发生地点。三者之间巨大的时空跨度就像一个巨大的拱架,人性的邪有如暗香盈袖、而暴力的泛滥,如同一把大伞籍此撑开,笼罩整个世界,无处可逃。

  女友问亚历山大,为什么会厌倦战地摄影。亚历山大深吸了一口气:

  罗马尼亚,啊?萨尔瓦多、阿塞拜疆、安哥拉、波斯尼亚?妈的,和平是例外,不是常规当晚,伦敦一家餐厅,一个外国怒汉疯狂扫射,血流满地。起因,仅仅是付钱时一桩小小的争吵。

  时间不逝,圆圈不圆。TIME NEVER DIES. THE CIRCLE IS NOT ROUND.。这样的时空并不意味着希望,事实上它暗示了更大的绝望。总有人想打破封闭的圆圈,但如果无论怎么破,你都依然只是停留在椭球体的表面。

  暴力也是有辩证法的。

  《暴雨将至》观后感(五):是谁打乱了你的逻辑思维?

  当嘶鸣的群鸟逃离阴霪天际时,众人沉寂无言,我的血因等待而沉痛。

  ——————梅萨·塞利莫维奇

  1994年,年轻的米尔科·曼彻夫斯基导演为世界电影宝库提交了一份完美的试卷。《暴雨将至》被分为三个框架”言语、脸、照片“。它们分别独立又可以相互串联,完美的逻辑思维与洞察力紧密结合在一起,时间不逝将陷入无限的轮回。

  一 言语:

  这是影片的第一个框架。马其顿与阿尔巴尼亚长期战乱,就连小孩子都可以轻易摸到枪,拿到子弹。天空中响起了雷鸣,那边的马其顿境内已经黑云盖地,好似正在哀悼哪位死去的灵魂。暴雨将至,雨水又会怎样洗礼这边的阿尔巴尼亚?

  跨过言语的交流,科瑞与萨米娜之间的交流完全发自内心。言语不是两人之间爱情的障碍。当科瑞为萨米娜送上火红的西红柿时,爱情就像火一样烧在了二人的心中,连眼神都变得炽热起来。

  时局动荡的社会,爱情可以替代信仰,信仰可以为爱高飞。雷鸣再次响起,沉默的言语就如同沉闷的天。

  二 脸:

  如果说这是一部完整的电影,那么从第二个故事开始,它就跳跃了前半部分的框架,变得微妙起来。Time is never die,The circle is not round .时间不逝,圆圈不圆。看似简单的话其实已经第二次出现在影片中。对了,这就是导演设下的伏笔。

  外国的电影与中国不同,他们喜欢用信仰来说明理论和想法。正如影片中出现的教堂和十字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信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宿命。

  The face,如同Ann镜中破碎的面孔;麦当娜被咖啡打湿半遮的脸。是面具?是真实?是脸面?还是多次提到的圆圈?这时我们的逻辑思维正在接受考验。放大镜放大着科瑞的脸,脸是内心的另一种表情。照片为我们开启了另一扇故事的大门。

  三 照片:

  科瑞与萨米娜的照片从何而来?如果那是亚历山大照的那他就没有去世!那么Ann哀悼的人是谁?导演成功的扰乱了观众的逻辑思维。

  很巧妙的是,第三框架的结尾呼应了第一框架的开头。科瑞还是在摘着西红柿,老牧师还是重复着他的台词,仿佛陷入了无限的轮回。带着思考与猜测《暴雨将至》终于结束了113分钟的旅程,但剧情还在人脑中不断排列。

  Time is never die,the circle is not round.这就是导演的伏笔之处。导演为我们画了一个不完美的圆圈,使我们找不到出口,只能在圈子里面来回的打转,我们的思维没有错,扰乱思绪的是对信仰的歪曲与对宿命的肯定。

  天空终于下起了大雨,雨水洗礼着每一块燥裂的土地,每一位沉痛的人。Time is never die,the circle is not round.

  《暴雨将至》观后感(六):《暴雨将至》中的雨

  1991年前南斯拉夫开始分裂,各联邦国家相继宣布独立,战争爆发。1993年,在“代顿协议”签订波黑战争刚刚缓和而科索沃战争即将爆发的短暂和平时期,在美国学电影的马其顿导演米尔科回国拍摄了处女作《暴雨将至》,作为马其顿宣告独立后的第一部电影。

  这部获得了51届威尼斯金狮奖的作品,让人惊异与迷惑于它后现代三段式循环往复的叙事结构,以及片中两次出现的箴言式的“时间不逝,圆圈不圆。”(Time never dies,the circle is not round)作为省略IF的条件状语从句,句子意思是如果时间不流逝,那么圆圈不圆。但是时间当然不会停滞,圆圈必将圆满。环形叙事会回到开头,而暴力的恶性循环,战争的不可避免是马其顿无可逃避的命运。

  如果说片中以暴雨象征着即将也必将蔓延到马其顿的战火。那么等待暴雨的降下就成了贯穿全片的绝望等待,让世界观众体会马其顿其时的困抑苦痛。但在布设了无解的现实困境,述说了哀恸的民族寓言后,导演对故乡投以艺术的悲悯目光,希望她能逃脱战火的侵袭。

  片尾,旅英返乡的摄影师亚历山大为救阿尔巴尼亚女孩被同族表亲枪杀。他仰面朝天吐出最后遗言“看那,要下雨了。”烽烟般的积雨云已渍染天空,雷声隐隐。雨点先是稀稀落落点洒在龟裂的土地和枯黄的杂草上,旋即滂沱大雨狂泻而下。逃往教堂的阿族女孩在疾风骤雨的幕帘中扬起年轻倔强的脸庞。山崖的另一边,风雨尚未到来。第一段落的小修士又在采摘番茄。老修士眼看暴雨将至,说“是时候了”。(it'is time),然后再一次说出那句箴言,却变成了有连词的意义更加明确的“时间不会等待,因此圆圈不是圆的。”( time doesn't wait,and the circle is not round)远景中,阿族女孩正朝教堂逃来。影片借摄影师的视角将马其顿的悲剧命运展现给世界,并且摄影师作为长辈以自我牺牲打破了暴力的怪圈,他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下一代以生途。曾经是旁观者的他也救赎了自己的灵魂。导演在深沉的悲悯中表达这样一种希望——看似循环的故事不会再返归开头,年轻人能够以爱弥合种族间的裂隙。降下的暴雨已冲去血迹,涤尽罪恶,还来一方新的天地。

  事实上,前南内战打的最惨烈的是波黑战争,随着国际势力在前南地区的深度介入,2001年马其顿战争很短暂。也这算是导演的希望收到了回应吧。

  (载《深焦》)

  我看到很多人对这句箴言的意思说的不清楚,甚至有人因为翻译问题理解错了。颜纯筠老师就把“圆圈不圆”看成了会圆。艺术作品都要寄托创作者的某种希望,不同于现实的渴求。暴雨将至的意思就是暴雨的确会下的,但是下了以后不是变坏了,而是变好了。先把坏的展现给你们看看,然后告诉你最好不要这样。因为旅英摄影师的牺牲,怪圈被打破了。各位西方老爷都一起看看,咱们一起来阻止悲剧,让年轻人好好爱。

  《暴雨将至》观后感(七):圆圈依然是个圆圈

  让我来把这个不完整的故事还原吧。

  我们大致上把这部电影的自然时间顺序看作是二面孔、三照片、一语言。其实并没有这么绝对,我认为,在二面孔部分,时间并不是连续的,而是被导演打乱了,这样就能充分解释在马其顿拍摄的那些照片为什么会出现在了安妮的工作室。

  一.开端

  故事应该从英国伦敦某图片编辑师安妮那里开始,安妮正在看照片的时候接到了医生的电话,得知自己怀孕了。她出门的时候碰到了母亲,母亲希望她能与丈夫好好谈谈,不料俩人遇到了安妮的情人,一位有名的摄影师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用照相机拍摄了一个朋友枪杀犯人的场景,他就这样认为自己杀人了,于是他迫切要求安妮和他一起离开伦敦去马其顿,由于安妮顾及到怀孕,需要和丈夫协商,所以她没有立刻答应亚历山大,而是说她需要时间。亚历山大只身一人飞回了马其顿,经历着马其顿家乡发生的一些事情。

  而就在这个时间段内,安妮和老公尼克在一个酒吧相约,安妮说出了怀孕的事情然后提出了离婚。不幸,酒吧中一场混乱的枪杀降临,尼克的右眼右脸被打得血肉模糊。

  亚历山大给安妮写信,告诉她用相机杀人的真相。后来安妮向马其顿打电话找亚历山大,由于语言不通,他们无法交流。于是安妮决心前往马其顿去找亚历山大。

  二.发展

  身在马其顿的亚历山与塞族朋友们过着开心的生活。他们和阿尔巴尼亚人由于种族问题决裂,但他依然喜欢着阿尔巴尼亚人汉娜,于是亚历山大去他们家拜访,送礼物。虽然受到了阿尔巴尼亚人的敌视,但是汉娜家人还是欣然与他聊天。

  汉娜的女儿萨米由于不守规矩被剃成了男式的短头发,有一天,不守规矩的萨米杀了亚历山大的塞族表弟波真,恼怒的塞族人抓住萨米要杀掉她,来以眼还眼。亚历山大在汉娜的请求下执意要解救萨米,就在他拉着萨米往远处走的时候,塞族人开枪误杀了亚历山大。

  萨米跑到了最近的柯瑞所在的教堂,天降大雨。于是她躲藏到了发过默誓的柯瑞的房间,两人却产生了暧昧的感情。

  同时塞族人为亚历山大召开葬礼,安妮正好出现在不远的地方,静静看着这一切,忍不住说到,天哪。旁边有一个男孩子用照相机记录着这一切。

  塞族人听说萨米躲进教堂,于是向神父提出要搜查,他们没有查出萨米。教堂的神父却发现了她躲在柯瑞的房间,他们把柯瑞和萨米逐出教堂,让他们俩远走高飞。就在他们走到了相对安全的地方时,萨米的爷爷和家人出现了,由于种族问题爷爷不能接受柯瑞,萨米坚持要和柯瑞走,萨米的哥哥用机枪将她杀死,留下柯瑞独自叹息。这时候,那个拿照相机的男孩子拍下了这动人一幕。

  三.结局

  安妮回到了伦敦,马其顿的经历令她伤心欲绝,洗澡的时候忍不住失声痛哭。

  安妮在办公室继续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依然收到各地寄来的照片,她坦然地看着马其顿的男孩子寄来的萨米和柯瑞的照片。

  有一天,安妮坐在地板上工作,突然接到了马其顿的柯瑞找亚历山大的电话。她说他已经走了,不在了。其实他已经死了。

  《暴雨将至》观后感(八):观影日志之4951:暴雨将至

  观影日志之4951:暴雨将至

  在豆瓣里写外国电影的影评比较简单,即使是一些小众电影,观影数也有几百上千,象暴雨将至这样一部讲述种族,说着马其顿语阿尔巴尼亚语的电影,观影人数也超过1.2万,所以看看人家怎么说的,自己随便叨叨几句就行。

  故事有点象姜文的太阳照样升起,就是把一个好好的故事拆散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听起来有点LOW,但是拍好了绝壁是个大师级作品。这部电影的好就在于在人物放在一个宏大的环境之下,有宗教有种族有战争有爱情,特别是宗教和种族,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都比较陌生,陌生产生距离,距离产生美。如果把题材改成民国,题材改成回回和汉人。

  所以说.......豆瓣的8.7实在太高了

  《暴雨将至》观后感(九):关于解脱

  暴雨通常在夏日的午后降落。苍蝇在静谧的空气中盘旋低飞,干燥的呼吸在等待中愈显焦灼。一整个下午的压抑沉闷,混合着夏天特有的燥热的气息倾泻而下。是爆发,是释放,也是解脱。

  故事发生在长年被战乱困扰的马其顿。马其顿独立之前属于南斯拉夫共和国。长期的战争、暴力与冲突笼罩在这个小国的上空,在人们的不安和躁动中酝酿着一场暴雨。

  《暴雨将至》是马其顿共和国成立之后的第一部电影,影片通过环形叙事手法,讲述了三段独立的故事。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束缚,三个故事通过相同的主题连结起来。死亡,暴力,宗教,冲突,在暴雨之前压得人喘不过气。

  女孩爱上了信仰不同的神父,最终死在亲兄弟的枪下。

  餐厅的男人因为一言不合就拿枪乱射,一群无辜的生命就此逝去。

  亚历山大为了救梦中情人的女儿,身中数弹倒地身亡。

  每个故事都以死亡结束,每个故事都引领人一步步走向绝望。

  时间不逝,圆圈不圆。死亡在循环,暴力在循环,伤痛在循环。生命如蝼蚁般被践踏,爱情要屈服于宗教权威。而面对这一切武力和罪恶,人们竟然无法反抗,也无从反抗。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绝望了,无限的循环的绝望。

  亚历山大倒地的那一刻,暴雨轰鸣而至。

  他的脸上没有悔恨,没有痛苦,反而更像一种解脱。

  从这炼狱般的人间解脱。

  《暴雨将至》观后感(十):the circle is not round

  多年前看过无字幕版的,也不是看,是扫过。

  刚终于找到了匹配的字幕,一眼不落的看完了。虽然字幕有很多翻译问题,但并不影响观感。

  该怎么形容呢?不是震惊,也不是amzaing,却是觉得心底有什么东西真的被无声的撼动了。

  整部片子叙事缓慢又不失节奏感,气氛一直在隐隐的酝酿中,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是高潮,可是等你看完的时候,就发现原来高潮在不知不觉的间过去了。

  分三个部分的片子,我能力有限,等会看看大家的影评,再回味一下吧。

  最后一切回到了起点,是重蹈覆辙,还是改写过去?

  你只是袖手旁观,眼冷,心也冷。

  好想再看一遍。残酷又美好的故事,以及那么多的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真心喜欢开篇那句诗:

  with a shriek birds flee across the black sky

  eople are silent

  my blood aches from waiting

  暴雨将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