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今天我妈要嫁人》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今天我妈要嫁人》观后感10篇

2017-12-30 20:1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今天我妈要嫁人》观后感10篇

  《今天我妈要嫁人》是一部由金也执导,张昊 / 姜依 / 王鑫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今天我妈要嫁人》观后感(一):经验匮乏者才需要残酷

  说实话,这种清新而深刻故事片让我眼前一亮。它让我瞬间记住了这个叫金也的导演。

  只想说一点,长镜头。这个影片里长镜头的运用带有导演金也明显个人风格,其中以女孩朱夏在被绑架后脱袜用脚趾拨打电话求救那一场戏最为著名。

  这场戏,导演用了一个长达4分多钟的长镜头来记叙。如此漫长的长镜头,在中国电影史上亦属罕见。

  有人调侃说,小女孩朱夏所脱的那双袜子,是“史上最难脱下之袜子”,还有人说这个长镜头会给观众带来生理上的不适,有必要将镜头长度做一些删减。

  对此,我的观点恰好相反,袜子难脱,一定不是刻意为之,镜头之所以要拍这么长,也一定有它的道理所在

  从画面上来看,女孩脱袜子的动作细腻、真实,从踩袜尖到蹭袜跟再到扯下整只袜子,这一系列动作,显得非常连贯,甚至看不出任何技术指导的成分在里面,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演员即兴表演的动作桥段,是一个真实的自救场景。这样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却从未受到关注。如果你难以忍受如此漫长的长镜头,这意味你作为一个观众,还缺乏基本的生存常识和生活态度

  或许,你确实需要一点耐心,足够的耐心,是对一项艺术的起码尊重。

  《今天我妈要嫁人》观后感(二):青涩,就是才华的原味

  很不错独立小电影。

  导演金也用一种青涩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叛逆少年青春故事。这个影片从人物到故事再到摄制都是青涩的,但这种青涩实际上蕴含着一种艺术直觉。

  故事是残酷的。影片中诸如少年们抢劫、买项链的桥段所流露出来的幽默,也因此蒙上了一丝悲情。故事的讲述太流畅了,如果金也导演改写小说,肯定也是语感一流。电影叙事节奏明快,情节的翻转出人意料,不留情面。不过,最让我感到震惊的,不是影片的高潮,而是影片的结尾,那个铁轨旁的少年曹子,消隐于疾驶的火车中,徒留一个圆号在原地。啊,多么魔幻的结局

  它告诉我们一个真理:青涩,其实就是才华的原味。

  《今天我妈要嫁人》观后感(三):吹不响的圆号——致我们曾经憋屈的青春

  2013年10月15日下午,我坐在偌大的保利国际电影院里,周围东一撮西一拨的观众,那些断断续续吸溜可乐的声音和尚带着出锅余温的爆米花香味以及渐次熄灭的灯光告诉我:电影就要开始了。

  影片的字幕慢慢滑出来,片名挺带感,叫《今天我妈要嫁人》,乍一看,脑子里浮现的都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载歌载舞插科打诨的乡村喜剧的标准场景,振奋食欲与打发时光,是这类片子的普遍功能,心想那些带可乐与爆米花入场的观众该偷着乐了。

  影片的开头棒极了,两个少年,大步流星地走在破败的乡镇巷道上,七弯八拐间,又一个半大小子闪身出来,加入其中。三个少年结伴同行,却一言不发,唯有呼啸而过的摩托车夹杂着巨大、空洞的马达轰鸣声,一如你我张扬而茫然的青春。

  这是一个有质量的电影进入方式。我认为,电影的开头应该具有这样一个明确的目的:让观众离开他的日常生活,坚决让他置身于一个想象的世界中。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多电影的开头采用的是“利用交通工具进入画面”,这显然是一个最有效、也最容易“让观众进入并置身于想象世界”的惯例。这些俗套并不妨碍电影的好坏,因为电影就是俗套的,不俗套的电影是罕见的。

  我印象中最出色地使用交通工具进入画面的电影开头,是伊朗电影《橄榄树下的情人》,一辆吉普在泥泞的山路上前进,持续时间很长,这样可以保证观众离开自己的日常状态,进入电影状态。《今天我妈要嫁人》的电影则以步行这种最原始的方式进入,一样达到了目的。

  接下来的90分钟,可乐的吸溜声与爆米花的脆香不复出现,大家都被浸泡在了那样一个真实而肿大的电影世界里。是的,大家翘首以盼的大团圆结局没有出现。一辆冗长的火车在深黑的隧道里无可挽回地飞驰着,一节一节的车厢间,忽明忽暗的漏过光亮。三个少年玩伴被这列没心没肺欢畅奔跑的家伙撂在铁轨两侧,巨大的轰鸣声埋没了九一与侯弟竭斯底里的呼喊。在那忽明忽暗的光亮消失的最后一刹那,那个费劲气力也无法阻止母亲出嫁的少年曹子,在一无所有之后,终于扔下了那个始终未曾吹响的大圆号,义无反顾爬上了疾驶的列车。这是影片的最后一幕。

  老实说,这样的影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伴我同行》《阳光灿烂日子》等一类青春怀旧电影。但很显然,影像风格上的相似并不足以说明什么。《今天我妈要嫁人》固然是青春电影,但它真实、残酷的底色,却比之同类的青春电影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用残酷来形容青春确实有点事儿逼。相比残酷一词,我更乐意用“憋屈“来形容你我的青春。憋足了劲儿,气儿,到头来却还是屈从于蛮横无礼的现实,闷声放弃。这部影片显然不是什么治愈系作品,反倒更像是致郁系的典范。有观众反映影片看得很压抑,尤其是那些贯穿始终的运动长镜头,密不透风的即视感,甚至给人带来生理上的不适。从故事到剧中的人物,再到观众,都被结结实实地“憋屈”了一回。这或许就是导演的目的。

  这样的目的,可能并无恶意,只跟真相有关。现实的真相就是如此,“憋屈”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情感特质。它是我们青春的一部分,更是人类进化史的一部分。没有十月怀胎的憋屈,就没有呱呱落地的那一声响亮啼哭。更进一步说,没有生的憋屈,就没有死的释然。现在回头细想,“今天我妈要嫁人”这个片名,就蕴藏着一个憋屈的前奏。毛爷爷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其中的憋屈,足以逆天。

  从砸复读机开始,主人公曹子所遇到的每一件事,没有不憋屈的。回家觅食,馒头馊了;进城买项链,钱不够;买到项链了,却不是最中意的那条;假绑架朱夏,却不慎害死对方;半路晃悠,还被追债的人海扁;心事无处说时,为了发泄,捡起圆号吹,腮帮子都吹疼了,也吹不响…所以,当影片出现曹子搅完婚礼后在房顶畅快喝酒的画面时,我差点掉泪。这个情形,有且仅在我看到《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在雨夜越狱逃生后曾出现过。

  不幸的是,这个故事并未赠送给大家一个温暖明亮的结局。少女朱夏的死,成了影片的大高潮。这个残酷的桥段,一如现实生活般突如其来不留情面。不过,作为影片里唯一跟爱情能扯上点关系的女主角,她的死所带来的震撼,却基本跟无关爱情的渲染。这种少年间蜻蜓点水般的朦胧情愫,虽然只有寥寥几笔,却在残酷的剧情下显得真实可触。

  作为一个热爱阅读和创作小说的人来说,我对这个片子的感情可能会超乎一般观众。那些熟悉的场景与对白,太像我笔下的小说了。在我看来,一些观众所诟病的“场景太破”“拍摄太粗糙”还是“演员表情太木”等,其实都应是这个电影应匹配的气质

  对,气质。破败,粗糙,木然,不是缺陷,相反,它们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这个影片所必须呈现的原生态气质。换句话说,这些破败,粗糙,木然,和那只始终未曾吹响的圆号一起,成就了我们憋屈的青春。

  《今天我妈要嫁人》观后感(四):关于青春的奏鸣曲

  看过《今天我妈要嫁人》,虽然有《毕业证》的影子,然而两部作品风格迥异,如果把毕业证比作寻找,那么本片所营造的则是迷失

  一段叛逆却没有结果的青春,一段迷失却躁动的青葱岁月,影片非常自我,开篇第一个长镜头就传递出这不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剧情片,影像风格独特而大胆,故事围绕主人公为“报复”母亲嫁人而策划的绑架展开,一个戏剧冲突相对强烈的故事,导演并没有用常规的影像风格来展现,大量的运动长镜头更逼真的还原了接近生活的自然状态,就影片独特的“美学原则”而言,整部影片都在运动中寻找变化,大胆的摄影手法营造出独特的青春气息

  整部影片充满着躁动,不安迷茫,情节上散点铺开,很多地方有留白,虽然故事高潮女孩的悲剧暴露无遗,但是故事纠葛却依旧紧扣人心

  片中的圆号是非常明显的意象表现,它的第一次出现便带有些许残酷的意味,是主人公从一少年手中抢得,一件”掠夺品”,带着攻击性,伴随着故事里主人公陷入越来越深的危机,圆号一次次又一次的出现,不断的渲染着残酷的主题,影片的最后,一列火车呼啸而过,伴随着远去的汽笛声,仿佛青春也远去了,一瞬间幻灭,只留下那个斑驳的圆号,主人公的青春记忆正像这圆号一样被定格这一刻。

  青春是有梦的,即使片中迷茫的不知所措的主人公,他也有梦,他期盼离开家乡,到城里去打拼,虽然一切都是未知,但是那里寄托了他的梦想,那里可以逃离现实。

  当然片中有些小小的遗憾,比如影片的节奏,比如叙事的完整,但是瑕不掩瑜,这部小成本文艺电影所传递出的热情,足以值得我们拍手称赞。

  太真实的青春片会使人觉得残忍,太理想化的青春片又让人觉得虚幻,今天我妈要嫁人似乎恰到好处经历了残忍才能懂得成长,不知道片中那名迷茫的少年有没有在远方找到回家的归途。

  《今天我妈要嫁人》观后感(五):《今天我妈要嫁人》:别了,技巧!

  很强烈的感受是,电影学院在中国电影教育这件事情上做了一件好事,也做了一件坏事。好事是普及了电影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坏事就是培养一大批自以为是的以炫耀技巧为目的的电影二傻子。电影《今天我妈要嫁人》放映结束之后在导演与观众的对话环节,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问题都是局限在技巧上。

  这部影片我认为是成功的,它的成功之处,恰恰不在于它的技巧。影片揭示出的导演本人对于当下中国现实或历史的一种印象,是“印象”。我不想用“思考”这个词,但电影里面肯定有思考,但更多的是一种印象,这种印象是真实的,不做作的。而服务于影片的恰恰是这种表面看似粗糙的叙述方式。

  绝大多数中国导演还在描述、探讨、学习、模仿别人的技巧时候,本片导演早已挣脱技巧的藩篱。因为技巧是千变万化的,是日新月异的,是时时刻刻都在追着观众的心里的变化而变化的。世界电影这一百多年以来,唯一不变的是对我们所面对的宇宙中万事万物本质性的思考,生是什么,死是什么,人类的使命,人类的情感之谜等等。本片导演没有陷到“魔道”当中,魔道是什么?魔道就是,让剪辑在这个地方多加两针,责备那个镜头长了点,灯光是不是再黑一点就更好了,这都是魔道。

  影片感动了我。这种少有的感动让我体会了影片自身的价值。可以说这个影片胜过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电影,包括那些投资上亿的,五千万的,八千万的,两个亿的,三个亿的。

  导演选择的演员非常牛逼,每一个演的都非常精彩。比如,演男一号曹子的演员就非常厉害,他有非常独特的气质,他的言语表情,包括他那个眼神,就是典型当下中国少年的标志,就是“麻”,同时带有苦,带有恨,总觉得他的脸上带有一种恨意,填一火药就会点燃。另外几个演员的表演也很好,包括男二号九一的演员。

  一部电影当中如果有一个人两个人演的好,那是演员的功劳,如果所有演员都演的很好,那一定是导演的功劳。这说明,导演选演员的眼光非常毒辣,非常准,胆子也非常大。因为片中所有的演员都太不像演员了。

  演员的表演极其生活化,完全失却了表演的痕迹。同时,演员面部的无表情,其实恰恰就是当下中国普通人的真实的内心状态。就是我前面用的一个字“麻”。但是这个麻还不是完全失去直觉、没有直觉,这个麻的后面,我们看到的,有苦,有恼,有怒,有恨,同时也有爱,所有的东西都被“麻”所掩盖,这是真正中国人的表情。

  导演没有让演员在表演技巧上纠缠,这是导演的超人之处,是别人赶不上的地方,也是他远远超越别人的地方,很卓越,很成功,很有价值。恰恰这也是导演对生活中的人的印象再现。这种印象的描述,可能参杂了导演童年经历,参杂了导演成长奋斗的经历,参杂了导演道听途说的关于他的先辈老人朋友同学人生经历等等。综合起来,使《今天我妈要嫁人》变成了一部试图描绘当下中国人内心真实状态的印象之作。这种印象,很高贵,很圣洁,是那些以精彩的情节、精巧的结构为噱头的影所不能比拟的。

  必须重视《今天我妈要嫁人》这样的作品的真正的价值所在。在这部影片面前,灯光不重要,演员的表演经验不重要,没有钱做大布景不重要,不用大炮不重要。导演抓住了影片所要表达的最重要的灵魂的问题,导演所推崇的语言表述体系,或者说导演的思维体系在影片中的传达,在当今的中国电影导演中极其难得。

  这个片子,体现出编剧、导演对最普通、最底层的中国人的生活的一种独特的观察视角,独特的表述方式,这个非常有价值。很有可能这种观察视角和表述方式是导演金也本人的电影标志,这些都有别于贾樟柯、陆川等导演。这样的观察视角和表述方式如果做熟、做透、做到底,一定会成为金也的标志。

  世界上所有的大导演都是有自己的标志的。但是,做标志,不是给自己加框框,做藩篱,而是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能拍什么,能拍好什么,你拍的什么能让观众承认,能让世界承认。因为每个人来到世间的生活经历都是有限的,你思考的方向和内容也是有限的,那你应该选取那些你最熟悉的生活、你印象最深刻的生活去描述他。

  看过金也导演的《毕业证》,《今天我妈要嫁人》又给了我们惊喜。我不怀疑,有一天金也导演给我们带来更大惊喜。

  等着!

  《今天我妈要嫁人》观后感(六):。。。我当时也去看了试映,简单回忆下这个垃圾剧情吧

  曹子是男主句,13岁左右,他爸妈离婚,女主角叫朱夏,她妈妈刚去世不久,好像是1个月,曹子的妈就和朱夏的爸结婚,但是这两个小屁孩都不想他们的爸妈结婚,所以呢。。。曹子就打算凑1500块钱买一个粗金项链在婚礼上羞辱他的后爸,于是招来小伙伴A和B一起抢劫,盗窃,碰瓷搞到1500,结果去菜市场买金项链,说我要那个1000的项链,人家说你少看了个0,,于是他们1500块钱白凑了,就过就在这时候,他们之前看到 女主角朱夏和一个卖光盘的小伙子在一起说些什么,结果他们在森林里无意又碰到了朱夏和光盘仔,那个光盘仔意图强奸朱夏,他们三个拔刀相助,胖揍了光盘仔一顿,并且勒索了光盘仔8000多块钱,他们跟朱夏聊天才发现,原来他们爸妈的婚礼上放光盘是光盘仔来操作,于是朱夏要求光盘仔在婚礼上放 她亲妈和她爸的照片,一次搅黄婚礼,这和曹子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这个四个小孩一拍即合,他们把勒索来的8000块钱去买了第二粗的金项链,因为刚刚朱夏的爸把最粗的那根买走了,曹子当着朱夏爸的面把金项链给了他妈。。。。。忘了说,他们三个凑1000块钱的时候 去县城第一个抢劫的就是一个怂逼小孩,不仅把钱主动奉上,还说要求他们三个把他手里的一个圆号(乐器)一起抢走,眼看结婚在即,8000块的项链也送了,似乎这个金项链对事情的发展没有产生任何影响。。。他妈收下他们三个拼死拼活弄来的金项链之后,就问了他后爸“这不是咱们昨天没买的那条么,第二粗的那个”,从此以后,到片尾结束,没有金项链的半点影子,是的,这整部电影的前半部分的主要故事线就突然没了,四哥小孩眼看阻止不了他们结婚,于是想到,如果朱夏离家出走,她爸一着急,这婚就结不成了,然后四个人在一个很隐蔽的地方找了个小屋,让朱夏就暂时待在着,再打电话给她爸说她不回来了,离家出走,然后他们就在那个小屋子一起玩那个笨重又难吹的圆号,导演想要表达他们四个小伙伴已经有感情了。。。虽然不明显,但是这个暗示我很艰难的看出来了,然后他们三个叫朱夏在小屋子里待着,不要被她爸发现了,然后他们三个去网吧上网,朱夏待的觉得无聊了,就跑去网吧找他们,于是他们四个一起去的士高、、、迪厅跳舞,昏暗之中,小伙伴A用圆号打了一个看起来对朱夏耍流氓的人,被警察抓住。。。没错,这么讲义气的哥们3个只有一个人动了手,于是呢,警察说你打人了要给钱才放你走,于是他们四个觉得假装绑架朱夏,让她爸给钱,他们先把在那个小屋子里把朱夏帮在凳子上,然后用教条封住了嘴巴,还用手机照下了这愉快的一幕,照完之后,朱夏觉得不舒服,但是曹子坚决不松绑,怕朱夏跑出去会露馅,于是剩下的曹子和伙伴B一起去网吧了,结果小伙伴A也去了网吧,说警察把他放了,他把圆号放到网吧,然后去小屋子看朱夏,他还好心的给朱夏旁边的火盆加了点柴火,但是他不敢把朱夏松绑,怕曹子和伙伴B揍他,然后婚礼开始了,一群喷丧脸的亲属围着三桌菜,在电视上放光盘录的婚纱照,此事朱夏在小屋子里待的难受至极,开始求生,她选在拖鞋,然后脱袜,然后用光着的脚给她喝烂醉的爸打电话,。。。她脱袜子的整个过程大概就有2分钟吧。。。镜头一直对着她的脚(导演是不是足控大丧尸)她成功的给她爸打了两次电话,但是她爸烂醉没理,此时曹子偷偷的把光盘换成朱夏她爸和她亲妈的照片,亲属一片哗然,林夏的爸动手打光盘仔,曹子在去小屋子把成功的消息告诉朱夏,结果发现朱夏死了,然后浑浑噩噩的去网吧把圆号拿走,去火车轨那里。。。然后小伙伴A和B找过来的时候,火车已经开走,地上只有一个圆号。。。

  《今天我妈要嫁人》观后感(七):越冷静,越纯粹;越真实,越浪漫

  在进入影视行业行近20年,策划了许多电视剧又拍了许多纪录片之后,制片人金也决定重新找回自己的电影梦。放弃得心应手的工作,放下许多唾手可得的物质与荣誉,金也导演带着他的《今天我妈要嫁人》,一头撞开了自己的电影之路。

  和国内观众对影片的陌生相比,《今天我妈要嫁人》是2015年国内外艺术电影节的宠儿。本片入围了第10届中国独立影像节竞赛单元、FIRST青年电影展竞赛单元,并在第七届国际新人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影片奖。在四届英国伦敦华语视像艺术节上,在40余部世界范围遴选入围的电影作品中,《今天我妈要嫁人》获得最受观众欢迎的电影一等奖。也是凭借本片,金也导演在去年10月获得了第三届加拿大华语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本片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十四五岁的曹子,父母离婚,父亲下岗,生活拮据。母亲要嫁给全镇最有钱的朱老三,而朱老三则刚刚死了发妻。曹子想给即将投入另一个男人怀抱的母亲买一串昂贵的项链,以此为父亲也为自己挽回尊严。他赤手空拳,实施各种“犯罪”手段之后终于得逞。然而,母亲和继父的婚礼还是没羞没臊地即将开始,为了阻止这场“万恶”的婚礼,他“绑架”了朱老三的女儿朱夏。由于严重的失误,尽管曹子对朱夏有青春期的朦胧初恋,女孩儿还是意外死去……

  在豆瓣和爱奇艺的网友评分中,《今天我妈要嫁人》的评分是6.2分,这个分数代表着国人对小众文艺电影比较公允的判断。导演金也说,《今天我妈要嫁人》是他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毕业习作。在拍摄的过程中,导演有意识地强调了自我表达,相对忽略普通观众的观影感受。因此,在拍摄之初,金也就已经预见了这部影片未来的命运:一部分观众会为影片默默鼓掌,而另一些观众或许会提前离场。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导演所说的“相对忽略观众感受”:忽略不意味着不在意,恰恰相反,导演更愿意将片子表达给能和他一样独立思考的超越娱乐刺激的观众来看。于是,在这部影片里,动态跳跃的镜头下,掩藏着当下中国电影最稀缺的人文关怀,是现实主义的新鲜灵动和由灵魂深处散发的慈悲和关照。

  故事的拍摄地在东北小镇。那是中国随处可见的小镇,例如北京昌平附近的平西府,就有这样小镇的影子。记得2008年奥运会期间,平西府的外围在中国奥委会的统一指挥下,在外围围上一些栏板,以阻挡“国际友人”探寻的目光。其实,小镇的繁杂生机才是泱泱大国最日常的表情,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的电影却像奥委会一样试图将他们阻隔在镜头之外。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让我们来想象一下曹子们所在的那个不好不坏的小镇——

  小镇会有一个卖光盘的小店。小店里面有电脑打印机,可以复印简单的资料。店主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有点小小的文化,但也有小镇青年的散漫和痞气。这样的年轻人和小镇是可以融为一体的,他们浸淫在小镇慢慢凋零的气息里,虽然贩卖着小镇青年们赖以打发时光的“文化”产品,其实回过头来,都有着小镇人的算计和乏味。而他所贩卖的文艺,也不过是外部世界文化娱乐浮起的泡沫。光盘或者网络世界里的神奇狭义与小镇的破败乏味,虚假的时髦在这个小店如此荒诞怪异地融合在一起,而这,就是光怪陆离的中国现实之一。

  小镇会有一些小小的作坊式的工厂。例如电影里朱老三的工厂。导演曾经用一个长长的镜头描写曹子将买到的项链交给母亲的画面,他穿过黑洞洞的过道,经过隆隆的机器和散坐在机器边的人群,而这些劳作的场景,是小镇最日常的片段。在这个黑洞洞的工厂里,朱老三也就是曹子的继父是小镇公认的强者,他们精明蛮横,为所欲为,又受人尊敬。而他,是曹子和他的伙伴们即将挑战的权威。

  小镇里还有一个网吧,里面尽是目不斜视,心无旁骛的孩子。尽管网吧的门口堂而皇之地贴着“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牌子,但是孩子们依然在网络的世界里生龙活虎。如果我们能深入到中国腹地的许多村镇,你会看到这样的网吧遍地都是。孩子们如野狗一般群居于此,看似安全,实则野蛮,是成人们不负责任的流放。那么,他们的父母呢?是朱老三那样忙着赚钱的大款?还是曹子父亲那样下岗的loser?或者是曹子母亲那样,迫不及待地等着大款续弦的风情女人?影片模糊的处理背后,是导演确切的焦虑,在真实还原网吧少年的同时,拷问着成人的世界。

  小镇还有一个舞厅。大概所有的中国小镇都有这样的舞厅,这里是少年们最重要的社交场合,里面充斥着杂乱的人群,简陋花哨的灯光和一群在灯光下茫然舞蹈的孩子。影片中的曹子带着兄弟们在这里难得欢愉,然而接下来就是一场因女人而起的暴力。警察来了,没有开导和管教,只有简单的“回家取钱领人”。这也是最逼真的中国现实。

  当然,中国的小镇往往会有一条通往远方的火车道,和许多总是擦肩而过的火车。火车是孩子们经常凝望的远方,它们带着未知的自由气息给孩子们些许的想象。曹子经常提到他要出去闯荡一番,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听得到背景里火车的声音,那些声音,是曹子心底的声音。

  作为处女作,我们不能说《今天我妈要嫁人》没有瑕疵。一个新晋导演,在各种镣铐下的独自舞蹈,短短十六天里留下的影像,注定了某些生涩和无奈。

  个人认为,影片有以下几处刻画稍显不足:

  *人成的勾画不够细腻:朱老三形象有点符号化、曹子的母亲、曹子的父亲形象有些模糊,而他们都应该是惊天惨剧的助推者;尤其是曹子的母亲,表现有点单薄。本剧剧名是《今天我妈要嫁人》——母亲是曹子一系列行动最直接的触发者,她的形象设计有些不咸不淡。

  *镜头运用如果能动静结合,或许更好。静态突出,动态逼真。过于动态显得镜头始终在颠簸,而给观众一种无处不在的凌乱感。凌乱感的无处不在其实是导演对外部环境的刻画,而有时,观众往往忽略了演员的表演,有点喧宾夺主。

  *孩子们还不够“小镇化”。毋庸置疑,导演尽可能地让演员们放松去演,可是这几个小演员恰恰不是土生土长的小镇少年。尽管大部分时候他们也漫无目的地行走在小镇的街上,但是一些相对文雅和犹豫的举止,暴露了他们其实来自远方。

  电影从来都是遗憾的艺术,尽管存在一些不足,但是,观众依然在作品里感知了导演无所不在的诚意。影片拍摄完成之后几年,金也导演还能想起影片即将拍摄完成的那些场景:铁道边,东北刺骨的寒冷,似乎下一秒连心脏都要停止跳动。然而,暗流涌动,对电影表达的热爱让这一切都化成生命中可以忽略的轻。

  中国电影已经很久没有将目光如此平实地聚焦在这样的小镇上了,而多年前,我们记得拍摄《苏州河》的娄烨,用长长长长的镜头探究过苏州河漫长而嘈杂的河道。其实,舍本逐末的中国人早已忘记,这些小镇或者河道,才是当代中国曲径幽的血脉,它们,也只有顺着它们,我们才能更真实地触摸到中国的心脏。

  没有人猜得出这样真实不虚的镜头下掩藏着一种怎样的情感,正如金也导演经常说的:别弄矫情了。或许,在没有硝烟和敌人的今天,勇敢地深入一片土地,以真实不虚的镜头游走于这片土地,是艺术理想,更是一种隐约的家国情怀。越冷静,越纯粹,越真实,也越浪漫。

  《今天我妈要嫁人》观后感(八):我拿青春赌今天

  这是一个关于感情的故事。

  有成人间为了驱散孤独的家庭温情,有少年间为了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情义,还有懵懂小男女间蜻蜓点水般的青涩恋情。

  少年的青春总是不乏叛逆,家庭的不幸更是催化了这种叛逆特质,为此,他们开始模仿,模仿大人的生活态度,开始学会虚荣,要面子,开始学会坐言起行,认定了就去做,不计得失,不顾后果。

  他们将自己的整个青春都当作了赌注,只为了一场华丽的冒险。即使撞到南墙,也绝不悔改。

  我拿青春赌今天。很显然,这是一种别样的青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