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生七年8》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人生七年8》观后感精选10篇

2022-04-19 03:04: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生七年8》观后感精选10篇

  《人生七年8》是一部由迈克尔·艾普特 / 保罗·阿尔蒙德执导,迈克尔·艾普特 / Bruce Balden / Jacqueline Bassett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七年8》观后感(一):人类成长启示录——自勉向

  婚姻:

  1、结婚不在于过早,因为会失去那本该属于你自己去了解世界的机会和时间,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无论是在婚后还是婚前都对你的人生有着积极的意义。

  2、结婚早的婚姻不一定说明你的幸福来的早,反而说明在婚前你的发展已经停滞或者到达瓶颈,一个没有一定(精神和物质,首先是精神)准备的婚姻是不能幸福的,离婚的几率也会提高,而再婚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孩子都是个很尴尬的话题。

  3、生孩子除了是社会责任也应当是一个人人生转折的重要契机,对于个人来说,每个生完孩子的人都会多少感觉人生有所改变。而生二胎的重要意义在于给孩子兄弟姐妹是使他提前认识责任,在一个家庭中不仅有享受的权利还有付出的义务。而孩子也是支撑父母奋斗的无限源泉。

  4、对于女性来说,年轻时候的叛逆会成为长大后偶尔悔恨的谈资,但想到生活还得继续,你必须熬过或者原谅那时的自己,接受过去,并努力避免自己的孩子不重蹈自己的覆辙。

  5、女性在年轻的时候不要想太多,一个在乎太多的女性,思考太多的女性经常会因为不满现状或无法在另一半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忘记了生活其实也是需要由自己创造出来的,不能过分依赖或者强调另一半的意义。

  人生周期:

  1、对于28-35岁甚至直至42岁,这段时间是个人成年成家立业的关键时期,但是,家人的噩耗往往也伴随在这段创造辉煌的时间。重视家庭会逐渐在成为父母和看着自己父母过世这段时间逐渐增强,而此时仿佛事业也已经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2、一份简单的人生旅程的记录除了具有纪念意义意外,更重要的是它会让我们重新找到我们开始的初衷和抱负。诱惑很多,坚持就是不断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的行为,这样在艰难与痛苦过后回望过去也会觉得幸福。

  3、有些不经意的友谊,时间过得越长久,越会体现出它的精神价值。

  4、教育而非教育系统才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与成功的密匙。

  5、美女的女儿依然是美女。

  《人生七年8》观后感(二):阶层是现实甚至难以逾越的鸿沟,但心里的满足感没有阶层

  不需要怜惜,只需要尊重和祝福.

  不管到底有没有跨越阶层。

  想起很多年前看的故事,问放草原上放羊的孩子放羊做什么,他说放羊赚钱娶媳妇生小孩,然后小孩子也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小孩,有人笑了这种似乎无意义的轮回,可是生活也并不是一定要去爬爬金字塔,我就在自己的天地里看蓝天白云吹微风躺绿草,我也觉得够了开心就好。如果恰巧有一朵蒲公英飘到我的心里,我愿意收拾行李去远方去钢筋混泥土,那就祝福我不要怜惜我,哪怕最后我看到的只是车水马龙 过不上所谓的更好的生活,但是我还是可以在阳光下慢慢喝自己暖暖的咖啡.

  最后大家都感到心里fullfill还有那种打心眼里的认可自己的happiness 是最重要的吧,我有被他们说这个话的时候脸上的满足touch到,不管这个阶层到底怎样,也

  《人生七年8》观后感(三):人生就是在不断的打脸

  今天是2015年9月23日,《人生七年》这部纪录片或许真的看了一个月之久了。好像是八月初开始看的,偶然刷微博看到穷人和富人的一生,好奇的点下去了,便觉得纪录片真的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它能够让你看到很多真实的却不在你身上的发生的事。的确,正如大部分人说的,这是一部伟大的纪录片,光拍摄的时间就跨了半个世纪,不得不佩服导演组。把不同阶层的人汇聚在一起,将他们的一生展现给人们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 this has been a glimpse of Britain’s future.这句话是贯穿这八集开头和结尾的一句话,透露出这部纪录片的目的和意义。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Nicolas,Tony, Andrew,John,Bruce,Suzy,Jackie,Lynn,Sue,Symon,Neil,Paul,Peter,Charles对家庭,爱情,社会,世界的看法(Peter,Charles,John有几集都没出现),真的很震撼,看一个人怎么度过自己的大半生。穷人的孩子依旧还是穷人,富人的孩子依旧还是富人,除了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的Nicolas。下面就聊一下我对这14个人的看法。

  icolas,说实话真是学霸,也证明了教育真的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虽然是农场主的儿子,有着一个聋的弟弟,他依旧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每次面对导演问爱情的问题,Nicolas都避之不谈,好在经过了一次婚姻之后,他找到了挚爱(ps,现任妻子真美丽)。

  Tony,a happy-go-lucky,一个乐天派,他很知足,我很羡慕他,他看很多东西都很乐观,在7岁时说自己会成为一个骑师(Jockey),14岁就在朝着自己的这个小小目标一步步的走,当导演在14岁问他如果做不了骑师时会怎么办,他回答说,那就不做了呗,导演又问那你准备做什么,他回答说他想做一名出租车司机。在21岁时在赛马场做着小混混的事,在28岁的时候,骑着小摩托逛伦敦的街道,他当时说,谁说我不能做一名出色的出租车司机,我做给他看。之后,他成为了一名出租车司机,和导演聊职业当中的趣事,比如说遇到了很多明星,显然,Tony很喜欢且很享受这份工作,虽然开出租在很多人眼里不是什么高端的职业,但是这份工作Tony干的舒服,这就够了。婚姻方面,虽然在35岁左右出现了一点危机,但是他意识到了,且改正了,当他在《56up》里说: I owe Debbie everything, because good or bad, higher or low ,rain or shine, she stuck by me, At the end of it I still love her so .时都快落泪了,就证明他是新时代的好男人啊。(其实,我觉得现在的我融合了Bruce和Tony的一些特质)

  (Tony的一句话:We’re Mr. and Mrs.Average我们就是平凡的人)

  Andrew,哈哈,高富帅三人组之一,出身于上级阶层,(我发现Jhon和Andrew这种贵族阶级都去学法律了,当律师了,肯定英国的律师很吃香),上私立学校,“教育很重要,它是父母唯一能给自己的孩子留下的有用的东西“,Andrew的这句话对我来说意义很大,我的爸妈并没有什么很大的能耐,但是他们一直教我要接受教育,并不是去当一些无所事事的混日子人,很感谢爸爸妈妈。爱情方面,虽然他自己是上级阶层,但是他娶了一个不是上级阶层的女孩,这说明爱情是没有阶层区别的,,哈哈哈哈。事实证明,过了那么多年,他们俩夫妻还是那么的和睦,挺好。

  John,高富帅,我叫他翘嘴巴,哈哈,因为他的嘴巴说话的时候总是翘着的。后面好像去矫正牙齿了。在他14岁的时候,我就觉得他的理想好高大上,什么政治啊,法律之类的都懂。我14岁的时候还不知道在干嘛,他就已经开始思考国家的事了。到21的时候,我依旧觉得他很高大上,直到后面他娶了什么保加利亚大使的女儿,我还是觉得他很高大上。不过他在这部纪录片里说了一句大实话,这部纪录片每个人都只是一瞥,并没有全面的展现一个人,他们背后所承受的所付出的并没有展现在荧幕上,这也算是这部纪录片的一个缺点吧。后面有一集,还是两集,他没有出现,不过再次出现的时候,确实让我刮目相看,他不是那种说有钱就自己花的人,有钱了会去做慈善,会去帮助他人,这是我非常欣赏他的一点。(其实,当你拥有了很多东西之后,给予他人才能获得更大的满足,个人体会,哈哈)

  ruce,他是我一直想成为的那种人,在7岁时他那楚楚可怜的眼神,正太一枚。14岁发现他有点忧郁,21岁时感觉像典型的英国绅士,他对爱情和社会的很多观念和我现阶段的想法很多都契合。(或许我们都是那种有点保守的人),他到了40好几才结的婚,不过我可没打算40好几,哈哈哈。他在穷困地区支教的时候说,自己还没有遇到对的那个她,这或许我现在想要说的。不过,能和老婆平平淡淡的过一生,讲好自己的课,然后饭后茶余打个cricket(板球)也挺好的。对了,Bruce说的一句话我很赞同:股票投资和私有化都是赚快钱。

  eil,这个人算是整部纪录片最有故事的人吧,七岁时像小天使,14岁就感觉有点忧郁有压力了,21岁的时候看起来就有点不太正常,28岁到35岁之间都是过着流浪的生活,他居然说出幸好政府的救济金,要不然就要去偷抢了。看到这真揪心啊。好像到了56的时候,剧情大反转,遇到了Bruce,当上了议员,一切都开始步入正轨,不过好像有点晚了。一生未婚,不知道他有没有遗憾,这14个人当中应该只有他的境地是最差的,好在人生就是这样波峰和波谷都存在的,他的人生才有了一丝起色。(是不是Bruce大圣人和他聊人生了,这说明交个靠谱的好朋友有可能会改变你的一生啊)。Neil和Bruce其实算是一类人吧,都在做自己,虽然有很多其他人的看法,Neil没有做什么违法的事,一直在做自己,Bruce虽然很晚结婚,也没有像咱们中国人被逼婚,他们都在做自己。

  e yourself,是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因为人生是自己的,由自己掌控)分享一下Neil说的一句话:教育并不会让你学会怎么去面对生活,只有life会教你。

  uzy,算是四个女的里面的白富美了,家里有钱又受到了良好的教育。7岁时的天真烂漫,到14岁时的懒得搭理,再到21岁时的叛逆少女,还说cynical about the marriage,到了35岁,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贤妻良母,那是因为遇到了她的老公。这说明一段良好的婚姻对于女人来说或许会是一次重生。然后到后面,气质越来越好,越来越美,到了56岁依旧保持着28岁的样子。哈哈。

  Jackie,感觉在他21岁的时候,说的很多东西都在理,后面觉得她有点愤青,怪社会制度,生气不想参与拍摄之类的。虽然19岁就结婚了,(28岁后悔结婚那么早),但到35岁才因为离开上一任才和第二任有了孩子,她才发现,有孩子和没有孩子的区别真的是很大。我们每个人都将会为人父母,很多的想法和感情只有在你成为一个小生命的爸爸妈妈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孩子给父母带来的是艰辛,同时也是最大的幸福。

  Lynn,7岁的时候清纯可爱,到了14岁好像就开始积累怨气,21岁时还是一种洋溢在婚姻幸福的表情,再到后面真的是老的特别快啊。Jackie和Sue都是读的综合学校,而Lynn读的是文法学校。(百度:综合学校和文法学校是英国教育体制中中学所分的两个类别,现在两种学校一般都是免费的,但综合学校是来者不拒,而进入文法学校需要通过特定的考试,也就是说文法学校对学术水平要求会更高一点。一般而言文法学校类似于中国的高中,而综合学校稍微有一些类似于中专/技校。也就是说文法学校的目的是为高等教育做准备,而很多(但不是全部,综合学校的孩子毕业以后会直接参加工作),不知道是压力大还是什么,总觉得在她身上很多东西都看起来那么的不舒服。当他35岁的时候,还在做图书馆的工作,我仿佛在她身上看到,虽然她自己觉得在图书馆工作并不是那么大高大上,但总是逞强去让别人以为自己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我觉得她满意的应该是她的婚姻,从初恋到老,真是不容易啊。)

  ue,这个女人算是活的很精彩的吧。当Lynn、Jackie早早不如婚姻殿堂的时候,她还觉得:the minute you get married, you’re no longer a single being, you’re a partnership, and that should be the idea behind it.虽然有一段不美满的婚姻,不过好在后来遇到了真命天子。在职业上,她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上升阶层,从来没上大学的她当上了一所大学的教导主任(不太记得了,好像是)

  ymon,这个黑人真是厉害,生了那么多的小孩,也不怕自己养不活,还说我不想让孩子们之间产生隔阂。7岁的时候在抚养院那个天马行空的黑弟,到14岁时的一丝忧郁,他说自己想要成为一个机械工程师(好像是哈),21岁时从事超市冷冻产品运输的工作,他说,人总是会慢慢变现实,有些想法总会改变。(其实,我觉得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许这和他是私生子有一定关系,性格有一点缺陷)。和第一任妻子生了五个小孩(真是太能生了),后面离婚了,孩子长大了也没几个会来看他,作为一个父亲,他做的还不够。遇到了第二任妻子,这才算是般配吧,不知道是哪一集,他们开始参加家庭领养活动,帮助那些孤儿,成为他们的爸爸妈妈,我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真的觉得他们两口子很有爱。瞬间也深刻了我对Symon 的印象。第二次的婚姻真的很美满。

  aul,同样也是抚养院的小孩,在7岁时那一双忧郁小王子的眼睛,梦想着不受big boy的欺负,14岁时到澳洲去了,想做体育老师却被告知需要上大学,21岁就开始砌砖了,就开始赚钱了,28岁遇到了一个开朗的女人susan,两个人环游澳大利亚。(这真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他唯一后悔的或许是没有好好和自己的父亲走的更近。我们也总是这样,父母其实一直都站在我们背后支持着我们,我们一个劲的往前奔跑,却来不及回头看爸爸妈妈一眼。希望我们都不要有这样的遗憾。当被问到,你是否会觉得有什么成功的人生和失败的人生之分吗?Paul回答说最好的人生是有自己最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的陪伴,这也是幸福的最好诠释。

  eter,一个帅哥,21岁时因为在节目上说错了点话,后面就不再出现了,直到56up才出现,也再婚了,他说的很多话我都觉得很好:①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大礼物是什么?是一种不会改变的爱与支持。②人生不是要你后悔的,人生必须积极实践,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对人生做过太多的妥协的感觉。③生活不应该因为你曾经出过差错而不再继续,曾经走过错误的道路,不代表你就没路可走了,你还是有机会重新开始。(好像第三句是Peter说的)。还有,他组的乐队唱的歌,好听。

  Charles,又一个帅哥,不过感觉没有很大的精神劲,看起来有点颓废,21岁之后就不再出现了,21岁时没有考上自己喜欢的大学,后面成为BBC内部人员了,没有采访,也就没有故事咯,不清楚不清楚。

  下面总结一下我对14个人的人生感受:

  这14个人,从黑白电影里走出来的孩子,一个一个已经长大成人,步入中年,把人间的酸甜苦辣都快尝尽了,看这部纪录片时我总会带着一种时代的沧桑感去看,不同社会时期,不同人生阶段,每个人的三观都不一样,本来就是嘛,如果每个人都一样,那还得了啊。精英阶层由于拥有良好的先天条件,通过自己的努力,依旧在享受精英阶层应有的一切,而低产阶级很多都在随遇而安,让自己过得舒服即可,他们的下一代还是做着和父辈相似的工作,极少人能成为命运的漏网之鱼(Sue和Nick),改变自己所处的阶层。

  还有,很多人在获得自己内心满足的时候,开始去做慈善,这让我明白,等到有了一些所谓的让自己满足的“成功”之后,给予他人力所能及的帮助往往是获得更大满足的最好途径。

  人们都从幼稚到年轻,再从年轻到年老,会把很多东西看的越来越现实,不再去追求什么,所以我认为,趁着自己年轻,有时间有活力,必须去尝试更多的东西,让自己更加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自己。

  同时,在很多男人眼里,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很重要,你所受到的教育和其所带来的是别人永远都夺不走的。在很多女人眼里,婚姻是很重要的,遇到一个soulmate是如此的难得。

  每一个人生时期都必须要设置自己的一个目标,随波逐流,漫无目的,只是自己享受现状,不思进取才会做出的选择。正如Tony,他一直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到后来也有一份不错的收益回报。

  人要懂得知足,知足才能常乐。

  有孩子和没有孩子不管是对于男人来说,还是女人来说,区别都很大。有了孩子之后,父母的很多想法都会围绕着孩子转。

  人生就是在不断的打过去的自己的脸。

  2015.9.24阴 北京

  《人生七年8》观后感(四):七岁看大

  当我看到《人生七年8》的最后一幕,一个长镜头慢慢的从老Tony身上离开,那个记载了他童年、青年的生活并且一度荒废的赌马场的新模样逐渐清晰,成为伦敦奥运会的主运动场的时候,时间的魅力聚焦在了这个小时家境贫寒、父母离异,现在生活美满、子嗣绕膝的老头身上。我体会到,这56年的光景照射在了这14个人的身上,是多么神奇,神奇的一时无法让你接受。

  准确的说,这并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事实上这是一个系列片。在1964年,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为BBC拍摄了一部名叫《人生七年》的纪录片,他们挑选了来自伦敦的14个7岁的儿童,采用每7年跟踪拍摄的方式,通过跟踪他们的人生轨迹,来研究英国社会存在的社会阶级凝固的问题。到2012年,这个电影系列走过了56个年头,然而,导演达到目的了吗?

  的确,好像是达到了。14个人之中,有4个人家境殷实,接受了私立学校的教育,然而他们的人生同样生活在上流阶层(除了其中有一个人自愿当了教师这一好像在英国不太赚钱的职业)。10个中产阶级以及穷人里面,好像只有一个人成功了,Nicholas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其他的9个人依然生活在底层或中产,然而他们都站在追求幸福的大厅里,而且他们的幸福“天花板”一样高。

  John小的时候想要参政,14岁的时候他曾经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看法,口吻像一个残酷无情的独裁者。然而42岁时,John没有成功参政,在成为一个律师之后,他喜欢上了园艺,脑袋半秃的他自己调侃说:“如果我20岁的时候说自己喜欢园艺,大家肯定以为我疯了。”;Neil大学辍学,21岁时他在伦敦建筑工地工作,28岁时他成为流浪汉,靠政府的经济金过活,在当时的采访中,从他不停抖动的身体和涣散的眼神中可以明显感到他的精神问题。然而后来,上帝好像送给他了一块糖果,56岁时,导演见到Neil,他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位议员,还应邀到澳大利亚发表演讲,上了电视,我们发现,被时间这个大网网住的人里面,有一些漏了出来,并且他们在水里游的无拘无束;在21岁以后宣布离开这部纪录片的Peter被当时的报纸抨击为“撒切尔夫人时代英国的愤怒共产青年”,然而56岁时他回来了,而是以一个崭新的身份。他成为了一个乐队的成员,而且还获得了音乐奖项,在音乐界获得了肯定。你瞧,他们生活的也挺好的,就像一个走进迷宫的孩子,兜兜转转之后,总是能找到父母急切的拥抱。

  《人生七年》就是这样一部片子,他平铺直叙,毫无矫揉造作,真实是他唯一的追求。真实在那三个女孩儿越来越发福的身材上,真实在那越来越多的秃顶上,真实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故事,每一处起承转合,真实的让人伤感又温情。当我们看到他们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身材越来越走样,头发再也不像从前那么茂盛的时候,我们还会想起他们年轻时的模样,他们也曾经想改变世界,他们也曾经想成为演员或者政客,可这些年轻时到老也未能实现的愿望,都不能触动我们,触动我们的是:年老时老两口依偎在一起的身影,打趣地说着生活的琐碎,还有不老的爱情。时间就像一把匠人手里的美工刀,把每一个人像玉一样磨得通体圆润,在时间这条湍急的河里,像一条灵活的鱼儿一样,不再跌跌撞撞。

  我想起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他临终前卧身病榻时,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告诉他们,我已经渡过了美好的一生。“我看来,他老人家对死亡很坦然,因为他的一生已经让他满足。我也想坦然的死去,没有遗憾,后来想想,其实我们都可以,在这七八十年的岁月里,让所有开心,所有遗憾,被涤荡,被消解。

  《人生七年8》观后感(五):命里已经注定,命里无法注定

  看这个系列的纪录片令人警醒,令人思考,想从别人轨迹中寻找自己的解脱之路。

  半年前看到的是49up,那时候国内还没有看到56up的片源,总之现在总算等到了!如果说这两部的区别,56岁和49岁貌似已经没有太大的变化了,可能会有些生老病死等自然经历的变故。不过,从56岁,回顾整个每个人的大半段人生,还是觉得有很多值得思考的点。这边记录下自己觉得印象深刻的。

  关于拍摄猜想:导演在第一个七年开始,想做个实验,看看处在不同的阶级、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的人,是否会延续上一代的特征,是否有什么样的出生,就决定了什么样的命运。看到56up,导演的实验猜想总体是这么回事,所以说“命里已经注定”。不过,也可能因为不同的经历、碰到的不同的人,每个人也可能会改变,或者说,不同的阶级的人,还是有不同的伟大。

  对伟大而又艰苦的爱的倾力付出:第三小段视频,12:00开始,那位以前在21岁开了流通书库后来投身于残障儿童教育事业的女士,特别令人感动与钦佩!

  49岁的时候,主持人问她:

  这一切值得吗?

  她毫不犹豫地说,是的,非常值得!这么多年来我说过的一切,现在都在我脑海里浮现,那一切确实是值得的!

  从她的非常确信的口气而又充满泪水的双眼中,那份伟大而又艰辛的爱实在交杂着太多太多道不尽的经历!

  她是小时候坐在一起的三个女生之一,到了56岁,她是衰老的最快的,不过我记得在49up中提过她曾经患过病,后来挺过来了,非常的坚强。

  生活中有一个位对的丈夫或者妻子真的非常重要,他/她能对你充满信心,能肯定你,能让你来电,能让你相处的时候就很开心。

  印象最深刻的,是下面两位:

  (第二小段视频,16:00左右)那位父母离异,从小上寄宿学校,到16岁就辍学的孩子,在21岁的时候,对着镜头肆无忌惮的抽烟,满脸的无所谓和不屑,但是,到了28岁,自从和丈夫在一起之后,整个人完全改变了,变化之大令人惊讶!满脸的笑容和阳光,直到现在也是如此。

  那位黑人,和他的黑人妻子:(第二段视频42:00左右一段对话)

  妻子说:“如果我们当时在一起,他怎么可能跑去开堆高机,他那么聪明,我不可能让他做那种工作,他脑筋很好。”那种毫无半点怀疑的语气,让这个悠哉的人有了幸福的生活。

  其他的夫妻,我觉得都很不错,虽然会有起落或者艰难困苦,但都坚持到了现在。

  关于“感慨”:有时候在感慨的时候,会有一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原来如此的感觉,但感慨很危险,非常危险,觉得未来就是这样的,让人丧失行动的动力。

  关于“悠闲”: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惰性思维,有些人就这样持续了一辈子,一定要自己逼迫着自己向前走,勇敢地向前走,选择“悠闲”或者“绝望”很容易,但选择前行的挑战很困难,看自己想要哪种生活了。

  最后,我觉得那位因丈夫而改变、从一个对未来无所谓抽烟很凶的人变成满面阳光的主人公在节目中说的一段话,是对这个故事的很好的收尾:

  我不知道是什么怎么回事,当时我很笃定自己不会回来。结果……我也不知道,我想可能是我有一种可笑的忠诚感吧,即使我很讨厌这回事,这很矛盾,对吧?

  但是,或许就像我打开一本不好的书,结果还是把她读完了,或许我最后的结论是这是本不好的书,可是我终究读了它。

  《人生七年8》观后感(六):人生就是最大的冒险

  陆陆续续看完,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毕竟用十几分钟讲述一个人56年的前前后后,实在是太过浮光掠影。就像有些主人公自己说的,这完全不能代表我的生活,我的想法。是啊,谁知道每个七年里,他们都经历了什么,好的,不好的,冷暖自知。当然,这已经足够让人感慨万千了。此处省略几千字......

  不想谈什么阶级无法跨越,性格决定命运之类的话题,也不想谈什么幸福与不幸。此刻我想说的是,海德格尔的“被抛”和“在世界中存在”。我们如此这般的来到这个世界上,便不问所以的被抛到了如此这般的家庭,社会,国家,被抛给了如此这般的相貌,身体,性情。除了领受,别无它法。于是我们便在如此这般的世界中存在,我们的生活在如此这般的存在中展开。

  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意义,所谓幸福,不幸,成功,失败,都只是不同的存在状态罢了。不管我们怎么评判他人的生活是幸福还是不幸,大家都这样过来了,大家都这样存在过。于是,来过,活过,笑过,哭过,爱过,恨过,创造了点什么,留下了点什么,便足以。

  人生就是最大的冒险。

  一个人就是一部伟大的小说。

  《人生七年8》观后感(七):还需要细细的品味

  挺有创意的,让自己也萌发了每隔七年记录下自己当前生活的想法。因为不太理解当时的英国,所以没太明白这几个孩子的家庭环境如何,因此也无法体会其他评论里所说的阶级对他们的影响。其实我觉得如果能好好介绍下家庭环境和父母,会带来更多的思考。我的感受就是离婚率挺高的,而且外国人的身材真的后期发胖好厉害..

  看完片子之后才又翻去看了下大家的评论,了解了下这里面的那些人谁出生于什么家庭,目前印象比较深刻的是

  1. neil :小时候感觉还蛮萌的,所以后来变流浪汉那么邋遢之后还是比较震惊,看其他人评论说家庭条件还算不错,不知道他的精神问题是怎么回事,导致影响了他后面的整个人生,可惜了...感觉这个人长的有点像我爹爹....离题了.. 他就一直是病怏怏的挺不直腰板,但纵使境遇再差,他还是熬过来了,并且现在感觉过的还凑合,感觉应该是自己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吧,还蛮执着的。PS:这里面感觉议员好容易就能当啊,并且工资好像非常少,因为他说,除了议员也找不到别的工作了...这跟中国国情实在不一样。

  2.susie: 从小时候到21岁,我感觉她一直就很忧桑...莫名的。21岁那时候我以为她要朝不良少女发展了,唯一一个不停抽烟的人。结果28岁突然一下子整个气质就变了!!变得爱笑,而且感觉还蛮温柔的,所以真的是因为她老公吗? 尽管她说是,但我觉得应该还有别的原因的,电影里也没有完全介绍,而且也没有说她是做什么职业的,但感觉她过的蛮不错。不知道别的原因,只能归咎于爱情的伟大了....

  3. Nick:貌似是难得的从下层阶级出身最后发展的很好的。从他考进去牛津开始,他的人生就变得和其他人不一样了,好吧...没啥可以评价的了.. 只能说年轻的时候还蛮帅的,后期嗯..不予置评。

  4. Andrew: 这个人和另外一个当律师的一直穿插的在讲述,我都有点傻傻分不清楚,我感觉他过的特别平和,跟妻子也很幸福,儿女也都很优秀。值得一提的是,她妻子居然一直是全职太太,我是难以想象一个人当全职太太几十年。如果能对她采访的更加深入一点就好了。

  一开始我只是觉得外国人特别容易离婚和身材走样...尤其是女的,实在太胖了...后来看评论有人提到精英阶层如Andrew和那个律师身材就会相对好一点.我觉得并不是吧..因为她们的太太也依然发胖了哈哈。 不过女生如Lin实在是老的太快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生活压力确实比较大,相比之下,富裕环境下的女生倒是保养方面真的要好很多。

  对了,还想提提那个paul的,虽然一直默默呆呆不说话,不过这么大年纪还在骑单车啊,感觉内心还是蛮热情和充满活力的汉子呀

  《人生七年8》观后感(八):人生七年之深意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十多个我这一生中熟知并关心的人度过了两个半小时:他们正是迈克尔·艾普特的代表作《人生七年》系列中的主人公。这是一部系列纪录片,始于1964年。但影片的初衷是制作一部讲诉来自不同经济背景的英国七岁孩童不同生活的纪录片,里面有来自工人阶层的女学生,其最大的梦想是成为沃尔沃斯百货的职员;有就读预备学校的富家子弟,他读的是金融时报,说起将来会被剑桥大学录取时神态自若;还有来自利物浦郊区的小男孩,他十分有趣,渴望成为宇航员,但如果当不了宇航员,就做公交车司机。那时的艾普特才二十出头,在影片中只是负责调查工作。然而在他脑海中却出现了一个绝妙的想法,那就是,七年后,再来访问这群人。从那以后,每隔七年,他都会回来记录这群人的生活。最新一期,即《人生七年》第八季已于去年在英国电视上播出,目前该片正在I.F.C中心上映。

  我已经想不起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看这部纪录片的,或许是在1977年,当时我十岁,英国电视里播出的是第三季。从那时起,我就一集不落。其中一些(包括早先的两集)我反复看了二三遍,以至于里面的某些话和场景深深的映在我脑海中,宛如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或是钟爱的小说里的段落。例如,七岁的鲍尔满脸愁容,是一所看上去阴深深的慈善学校的寄宿生。被问到以后想不想结婚时,他的回答是那么的悲哀。从此这一答案成为我家中关于家庭关系悲喜剧尝试的简略表达方式。21岁的托尼出生工人阶层,本来可能成为诗人,最后选择了开出租车。他对艾普特说道:“我懂的,无非就是狗、价钱、女生、知识、公路、街道、广场、爸爸妈妈、还有爱。我只懂这些,也只想懂这些。”这席话听上去一点也没有大诗人济慈的感觉,但在某种意义上,又富有哲理。

  我和片中人物的年龄差距曾经非常大,但现在已经减小了。对我来说56岁已经不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但是一直以来我都把片中的那些人看做是一个具有警示作用的先遣组,好比是兄长或是姐姐,无论是在先前的青春期、成年之初、以及现在漫长而又狭窄的中年时期,他们永远都是先行一步。如今,身为七岁孩童的母亲,我是从我儿子捉摸不定的未来的角度来欣赏这部系列纪录片,满怀希望他能享受到我所寄予他的成长快乐,这些快乐,有的时候很明显,对片中的人物来说是缺失的。

  这部系列纪录片拍摄之初是有政治目的的。该片援引了耶稣会格言,“孩子七岁后就是一个大人了”,言下之意就是说片中这些人的将来是由其出生的阶级决定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论断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对于那些出生于社会和教育精英层的孩子们来说。预备学校里的约翰后来成为高级律师,他的同学安德鲁也做了初级律师。(和他们来自同一所学校的另一个孩子 - 查尔斯在第三季中表现出对现状的诸多不满,之后他退出了该片的拍摄。但最终他也开始拍摄纪录片。观众中可能不止我一个人会幻想他会拍摄什么类型的纪录片。如果他愿意的话,拍一部关于他参与艾普特试验的片子也未尝不可。)

  来自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的孩子们的未来就不是那么好预测了。小时候认为自己将来要在沃尔沃斯上班的琳恩,最后成为儿童图书管理员。她的同学苏,尽管没有读过大学,甚至都没有上过文法学校,却成为一名大学行政人员。看完最开始的两季后,谁都料想不到拥有超凡魅力的尼尔,曾幻想成为宇航员的他,在21岁时患上慢性心理健康问题;28岁时,成了一名流浪者。当然大家也绝不会想到,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他满怀尊严、充满深情的重新构建了自己的人生。尼尔的疾病对他本人来说是一大挑战,但对艾普特来说却是一份难得的礼物。它表明这部纪录片当初过于简单的社会政治假设存在种种局限性,同时也通过揭示普通民众在极其纷繁复杂的环境下逐步发展成熟,从而强调该片真正取得的成就。那个晚上我们看完电影离开影院时,我丈夫这样说道,这部系列纪录片开始的时候有点左拉的风格,但半个世纪过后,又让人感受到了普鲁斯特的神韵。

  这部系列纪录片被誉为真人秀的鼻祖。但不同的是,其中的参与者一开始因为年纪太小,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参与许可。而且他们也不是为了追求名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如果说不是所有人)似乎都把自己的这种参与——让观众审视他们的生活,评判他们的成就,见证他们的不安和失败——看作是为了大多数人利益而做出的一种牺牲。人们在观看的时候是丝毫不会嫉妒他们所做的这件事。但是该片还是拐弯抹角的揭示出了另一种变化,那就是艾普特本人。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时候,艾普特关于英国政治状况的问题有时看上去意识形态非常明显。他过分偏袒于其中的一些人物,尤其是来自工人阶级的女性;而那些出身富庶的人在片中看起来显得十分可笑,例如约翰在21岁去猎狐的那一幕。

  随着年龄的增长,艾普特片中的人物不像以前那样乐意受其摆布。艾普特好比是写实小说作家,其笔下创作的人物对故事的发展有了自己的要求。所以他只得放弃对这部纪录片的幻想,转而关注其中人物的真实命运。在第五季中,约翰的身份得以公开,他是保加利亚第一位首相的后裔,并与这个饱受磨难的国家有着牢固的联系。在第八季里,约翰本人说道,自己九岁丧父,由在工作的单身母亲抚养长大,后来获得奖学金进入了牛津大学读书。这些事实虽无法改变他当年猎狐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但是,对于他全盘接受英国拥有土地的贵族的各种行事做派,人们需要对此有一种更为细致的解读。值得肯定的是,艾普特将片中人物对该片的假设提出质疑、甚至是对其本身所存的偏见提出质问的画面也呈现了出来。其中最令人兴奋的一幕出现在第七季,在伦敦东区长大的杰姬此时带着三个孩子失业在家。她愤怒的指责艾普特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一直低估了她。艾普特含蓄的谦卑虽然来得很晚,但最终还是证明杰姬说的没错。

  艾普特本人亲口承认该片所有人物中他最认同的是尼克。这位早熟的农家子弟考取了牛津大学,后来怀揣着推动核子物理发展的梦想移民到了美国,最后放弃研究,成为大学教授。艾普特后来也离开英国到好莱坞发展。而且和尼克一样,他结婚,后离婚,又再婚。尼克天资聪颖、抱负远大、勤于思考,他的故事其实就是理想未尽、开始认识到人类的能力有限的故事。虽然他看上去对其从事的工作以及第二段婚姻很满意 - 至少没有表示不满,但是他并没有实现最初的理想。我很好奇,艾普特本人是不是也感受到了尼克身上的那种力不从心,虽然说他除了制作《人生七年》这一优秀系列纪录片之外,还拍摄了很多影片,这些影片有的大受欢迎、有的技术精湛,但也有些乏善可陈。在第八季中,尼克表达了在自己选择了背井离乡后所经历的那种失落感:远离那片热爱的出生地;日后重返故地,探望身体每况愈下的年迈的双亲,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在这点上上,我觉得自己和尼克是感同身受的,因为我也是来自英国乡村,进入牛津读书,然后来到美国。

  在最后一季里,尼克总结了艾普特的伟大成就。他说,在屏幕上看到的那个自己,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改变、成长,其实并不是他本人。他的故事,和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故事一样,太广泛,仅靠七年一次、时长20分钟的一段影像是无法说清的。但是,尼克承认,这是“某人”的肖像,“是所有人的肖像。它讲述着人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尼克说的没错。这部系列片不仅仅是20世纪六十年代初从他们的教室里挑出的那些孩子的命运,也是我们的命运。结果证明,艾普特的成就,和这个项目最初的主旨已大相径庭。与其说该片揭露了外部社会力量对人的压力,倒不如说它体现了影片参与者和制作者的共鸣和同情的内在缓慢发展。同时观看该片的观众也需要越来越多的这种同情心。观看这部影片并不轻松。影片强调在我们观看艾普特和他的演员们成长的时候,在我们跟随他们的时候,应怀有一颗深切关怀之心。

  《人生七年8》观后感(九):看过了别人的生活,依旧过不好自己的人生

  短评写不下了,好久没有写过长评了。上次写的时候还是看完《一一》之后。但是这部纪录片并称不上多好,虽然也是平淡,但太过凌乱,该深入的地方没有深入,每个人草草而过,对于没有看过前面几期的人来说,并不能很好地了解每个人。考虑到导演手中那么多的素材,虽然有时间的限制,仍然觉得他可以做得更好。

  上次看这个系列是49 Up,当时觉得创意实在太妙,看过他人由幼年渐渐成熟,对自己的人生也感慨良多。

  之后偶然有一个机会,让我能够去了解一个人人生的基本框架。虽然不能说有多深的了解,但对他们的生活经历比在这部电影中看到的清楚多了。我听到了四十多人的迥异人生。

  伦敦东区虽然是平民区,但终究在城市里,就算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工作机会。而在我接触的底层的农村老人里,大部分人不识字,只听得懂当地乡音,一辈子在田里耕作。听过十个人的生活经历就如同一个人一样,按部就班,从摇篮走向坟墓。

  刚开始我也抱着对他人生活的好奇去询问他们的生活经历,到了后来我和同伴们都对千篇一律的生活有些厌倦,同伴问我,就算我们知道了他们的人生,对我们又有什么用呢?虽然其中也有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人,让我感慨良多的经历,可是他们终究是别人的故事,而我们要面对的,是未知的自己的生活。

  走马观花看过了那么多人一辈子的历程,自己迷茫的时候依旧迷茫,痛苦的时候仍然痛苦。他们的经历并不能给我们多少指引,也没有多少慰藉,不过是寂寞的时候一点下酒菜罢了。

  看了这一系列的56 Up,不再妄想从他人的人生中得到什么启发。如果有,那就是一个人的出生环境影响他的眼光和追求,而眼光和追求影响未来的发展。可当你意识到自己出身的影响时,一切似乎有点为时太晚。眼界可以扩展,可是幼年生活对人生追求的影响似乎并不容易改变。我们刻意对人生轨迹的改变往往带来不适应的痛苦。

  即使这样,我依旧看完了两个多小时的片子,哪怕关掉播放器便忘掉了谁做了什么。看过了那么多的故事,我得到的不过是窥探欲和渴望评判他人人生的欲望的满足罢了吧。

  唯一的感慨是看到年轻时的想法在漫长的人生中显得多么幼稚,哪怕自己以为多么成熟。看49 Up的景象还历历在目,不知不觉我也和片中人一样过了七年,蓦然回首觉得时间如白驹过隙。时间的概念对我而言总是如此模糊,我常常忘了自己究竟在这世上过了多少年。

  深夜胡乱记下零碎的念头,估计也和片子一样零散而表面吧。

  《人生七年8》观后感(十):谈谈Bruce

  我作了弊。整个系列纪录片,只完整看了7岁、14岁、21岁、56岁,只有布鲁斯的部分是每隔7年都看过的。一开始我就很关注布鲁斯,自然其他人也有很多值得关注的,但布鲁斯是特别不同的,恐怕也是这14个人中,最令观众佩服和尊敬的人。

  我关注布鲁斯的点也许与其他人有所不同,在这里,我要先说明一下我写这篇文的立场。我同意尼古拉斯在56岁的时候讲到的,这系列纪录片镜头下的形象,并非是他们真实的每一个人,而仅仅是浓缩过的几天并经过有意识地展现的部分,这是半个世纪以来社会变迁中的“somebody”,而并不完全是真实的他们。

  真实的人生或许是无解的。在人的一生当中,我们记得某些时刻,在某些时刻,我们感受到真实的存在。然而,在更多的时候,我们对自己过去和现在的人生仍然一无所知。

  中国的传统艺术中,“留白”是最重要的手法之一。我想通过探讨纪录片所展示的那部分布鲁斯的片段,以及希望在这呈现出的形象中,找到一些影响其一生的轨迹的蛛丝马迹。

  【7岁】

  布鲁斯出生于一个军官家庭,他的父亲在津巴布韦当差(设想一下1964年的世界),父母离异,5岁的时候他就被送入寄宿学校,在这里他受尽欺负,他说所有人都不欢迎他,令我想起奥威尔小时候也曾经在寄宿学校度过不幸童年。布鲁斯面对镜头,小小面孔忧郁哀伤,“我希望当一名传教士,我想去非洲,去教育那些未开化的人,使他们多多少少变得更好”,“我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每个人都应该认识上帝”,“我有一个女朋友,但她去了非洲,我想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再见到她了”。

  我是震惊的,同许多人一样。这小天使一样的脸庞下,藏着一颗极富灵性的灵魂。于一个7岁的普通小孩来说,他所关注的可能大多是他自己的欲望,或者是他所处的环境中的反射。布鲁斯对于非洲的概念显然来自于他的父亲,而他的小小女朋友也许是他父亲的同事的女儿,他的基督教的认识应该来源于自小的教育或母亲、长辈的影响。然而,布鲁斯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在7岁的时候,已经开始探讨“meaning”,他不是希望从外界获得什么,而是希望给予什么。这也是他同约翰在政治思想上的最大区别,对于在改变社会的理想上的最大区别。

  导演对比了各个小孩的娱乐时间,7岁的布鲁斯拿着指挥棒组建了自己的儿童乐队。

  【14岁】

  小学毕业以后布鲁斯在萨里读寄宿制预备学校,关注政治,保持着对宗教的虔诚,认为科学家关于太空中没有上帝的说法是不对的,也开始对他自身有了很大的认识,不变的是帮助别人的心。他认为自己不适合当传教士,因为不擅长也不乐于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他认为没有哪个政党观念同他一致,但比较而言支持工党,并认为社会有很大的阶级隔阂,反对当时的种族政策反对歧视黑人(60-7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法国五月风暴、中国XX、反战、摇滚、迷惘的一代…)。

  仔细观察,会发现布鲁斯的关注点一直在他自身之外,他关注整个社会,并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和内省能力。但我也不得不考虑到,也许因为他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并长期远离他,居住于同龄人所在的寄宿学校,他可能反而没有其他人受到家庭所处社会地位的影响那么大。

  【21岁】

  布鲁斯21岁时成了一名牛津大四学生,他承认自从大学之后便少于去教堂,仿佛有些羞愧。他学习数学,我曾以为他会念哲学,但数学也很好。数学是一切学科的根源,哲学、物理学、音乐、造型艺术,也是关于这个宇宙最高度抽象的提炼。

  布鲁斯重新提到家庭,关于他母亲、继父、同母异父的妹妹。尽管他说到他们相处很好,尽管他自认为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然而“这么说来其实我有家庭生活”已经很明晰了,长期在寄宿学校,布鲁斯在潜意识里仍会认为同这个家庭关联不大,毕竟家庭里的另外3个人似乎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母亲辛苦工作供他读书,他努力告诫自己不要让母亲失望。

  不要低估这种家庭影响,布鲁斯这样内敛的人,没有家庭的归属感会让他长时间思考家庭的意义,除非想通透了,否则很难成立新的家庭。此外,我认为布鲁斯是一个兼具理性与感性的人,他远比理智的约翰、托尼更加感性,也更容易沉浸在内心世界,他对外界的观察,除了理性的思考,还包含了心灵感受。

  提到政治,布鲁斯成了一名社会主义者,这受到了周围人的嘲笑,甚至导演也忍不住笑了。我不知道这是否影响到了他去教堂的频率。关于社会主义,我所了解的不多,19世纪初法国的傅立叶,英国的欧文以及他的新协和村,直至马恩的共产主义,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共产主义思潮。

  但我想说的是,似乎可以嗅到社会主义同基督教义在布鲁斯身上的冲突的痕迹,尽管这并不明显。布鲁斯似乎也陷入一种迷茫之中,他已很久不去教堂,又表示快要放弃社会主义,此外他怀疑“自由主义”。“‘自由’这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正在抬头。”他说。布鲁斯在旧的精神世界无法找到答案,而新的方向又尚未生成。

  导演的提问紧扣着社会的热门话题,在两性方面布鲁斯的观点倾向于保守的、传统的,他表示他尚未想清楚这个问题。我只能猜测基督教、家庭带给他的影响很大。

  21岁的布鲁斯身上呈现出一些相对立的特质,生活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尽管他将噪音拒之门外(他在一个学期内只见了6人)。他与同龄人一样进入一段迷茫期中,而我相信,这迷茫期的时间恐怕将超过其他人。

  也因为如此,我毫不意外他在毕业之后进入一家保险公司3年后,便辞职去了伦敦东区的一所普通小学教书。进入保险公司,可见布鲁斯有多迷茫,而之后的离职,却是符合布鲁斯本性的。我想,这个时候布鲁斯开始逐渐寻找他的方向。即使尚不能完全确定,却是重要的尝试。

  【28岁】

  伦敦东区是著名的工业区,因为一些历史原因,英国也成为最早开始进行现代大城市规划的国家。纪录片中的托尼、杰奎琳和她的两个朋友,都是居住于著名的伦敦大工业区。布鲁斯舍弃了保险公司的工作,住到平民的公租房中,小小的一间简陋屋子。透过屏幕,可以感受到布鲁斯的满足和愉悦。我相信,这是最适合他的工作。帮助别人、教育工人家的小孩、背离他从小接受的精英教育,这是他乐于做的,甚至还有一丝反叛意味在里面。他说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但他很满意,他找到了他的价值。

  谈到移民、谈到种族,他希望政府能够诚实呈现移民所带来的好处。他含蓄地批评了撒切尔夫人政府的政策。对于阶级,他坦承他处在优势的一面(抱歉这里我要再黑一下约翰),对于权威保持警惕。

  28岁的布鲁斯开始改变对家庭的看法,也希望建立自己的家庭。在当时,这个年龄仍然单身是一件非常小概率的事件。我不知道是什么令他发生改变,年龄?社会?或者他所教育的那些小孩?不过,要什么样的女孩他才会有同她结合的念头呢?他又自省道,“我也许太严肃、太古板了,脱离现代社会”。这时候的布鲁斯,开始想要融入社会中,希望成为一个家庭角色。

  有一个细节十分有趣,他对那群小孩说艺术课结束之后请立即“赶走”艺术课老师,他会迅速赶回来。

  宗教仍然是他所重视的,对于不信仰上帝的人,他表示遗憾。“如果你在一个人7岁的时候观察他,你会发现一些可能伴随他们一生的特质,无论以后会发生什么。”“人们可能会认为我无知又天真,我以前会担心这些,然后觉得也许我不应当被欺骗,但转念又想人们若能信任一个人,也不失为一种优点,这样的人应该受到鼓励。”可见,此前的纪录片播出之后,影响到他的生活,然而深思熟虑之后,他坚持了自己。他的优秀品质一如既往。

  【35岁】

  此后的人生,沿着教育的足迹,35岁的他在孟加拉。即使不是非洲,同样贫穷,同样需要教化和帮助。这里,7岁时候的想法成了真。与不同的人接触,不同的宗教和语言,历史和文化,布鲁斯显然更加开朗和乐观。我能感受到,某一些他心里曾经执着的东西,可能已经消逝。他仍在寻找命中的姑娘,导演询问他的理想对象时,他忍不住自嘲“怎么变成征婚广告了”。对于生活,“Meaning”仍是他的主导,事实上,他不仅一直是这样说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在这一集,我仿佛看到一个绽放的生命,他朝着自己的方向,笃定、温和地走下去,无论外界的诱惑又多大,无论曾经有多少迷惘,他完成了儿时的愿望,也完善了自己的性格,他见到更广阔的世界。

  只是,我不知道改变来得这么迅速。

  【42岁-56岁】

  41岁的时候,布鲁斯结婚了,对象是同校的一名教师。我唯一能感受到的,是这名教师具有很强的意志力,与温和的布鲁斯形成互补。然而这却不是我以为的姑娘。结婚真的能够改变一个人吗?我看着余下的三集里面,谈论的生活本身,家庭事务、婚姻、工作、孩子。为了孩子,他换了一份薪资更高的工作,搬到了中产区的花园洋房,闲暇之余带着孩子嬉闹,打板球,谈论教职与行政事务。仿佛一颗久经沧桑的珍珠,岁月风尘之下,光芒逐渐黯淡。然而这并非是一件坏事,我无法评价。

  在布鲁斯的前半生,追寻精神上的意义占据他整个人生轨迹的最重要地位。小时候未尝到家庭温馨的布鲁斯,中年之后却拥有一个家。也许不再谈论理想,却拥有实实在在的温暖,也许历经时光雕琢,他对于生活的理解却更深更包容,也更不能轻易用言语去定义。我无法得知。世事变迁,人情冷暖,也仅仅是个人的体验罢了。

  我无法评价,因为我对人生的理解仍然不够。我无法体会到一个人背负起家庭的责任,经历了生命的创造之后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也许,那是彼时的他所重新寻到的“meaning”。

  人生,就是一个历时数十年的大混沌系统,也许你清楚地知道影响这条轨迹的所有因素,但是你仍然不知道你会沿着怎样蜿蜒曲折的轨迹,从这头,走到那头。外界和社会所获得的一切,取决于我们如何观察周围的世界以及运用手里的资源,而精神上的快乐、满足与否,只关乎心性。如同每一局开头,我们手里拿着不同的牌,而怎样打,怎样放,却只取决于我们自己。

  曾经在观看的途中,我想到黑塞的《玻璃球游戏》。在书中黑塞描绘了一个纯粹的精神世界卡斯塔里,我们的主角克乃西特被选中于此学习数学和音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曾在基督教世界中,在印度宗教中,中国的道中…所有人类文明的最深处寻找真理,直至成为伟大的玻璃球游戏大师。然而,克乃西特最后却选择辞去玻璃球游戏大师的职位,离开卡斯塔里,回归世俗,成为一名基础教育家庭教师,很快在一个湖中溺亡。

  我不知道是否对理想精神世界的探寻无果之后,人们只能重新回到世俗世界。也许在未来,当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统一,当四种不同的力融入一个系统,也许我们能够重新得到启发。只是,我也同时相信,一定会有新的疑惑,对于人生,始终是没有最终解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