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地震8.0》经典影评10篇
《东京地震8.0》是一部由橘正纪执导,花村怜美 / 小林由美子 / 甲斐田裕子主演的一部动画 / 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京地震8.0》影评(一):《东京震级8.0》- 居安思危,绝体绝命都市
七月的动画新番《东京震级8.0》(東京マグニチュード8.0)是SOLO大叔特别关注的,话说SOLO大叔的口味也比较的奇怪,对于比较主流的卖萌卖肉片几乎无爱而对这类灾难片却情有独钟……
最早看到这部动画介绍的时候,让SOLO大叔想到了以前PS2上的一个叫做《绝体绝命都市》的游戏,还有就是电影《日本沉没》……
女猪小野泽未来是个正值初中青春期叛逆期的少女,按照国内的观点来看,这就是一典型的90后……每天都过着平淡无聊的日子,羡慕有钱人家的同学能在暑假的时候全家出去旅游或是暑假里面能有些特别的事情做做,总觉得别人日子过得很丰富多彩,而自己却对生活一片茫然整日无所事事没有目标,对未来也丝毫没有任何憧憬,周围的事物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令人讨厌,在家中对父母的所作所为也表示极大的不满,父母也是整日为工作疲于奔波忽略了自己,只愿意把自己的内心想法用手机写在博客上,整日与手机相伴,被弟弟和朋友戏称为“手机星人”,越来越缺少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日本动画对“中二病”的表现还真是细腻)
这些方面的刻画还是让SOLO大叔稍有感触的,SOLO大叔青春期那会儿也差不多是这种情况,感觉和父母有严重代沟无法进行沟通,叛逆期也让SOLO大叔那时候的想法变得幼稚极端,一不满意就对家人蛮横无理,父母也整日忙于工作没什么精力来关心一下自己的子女需要些什么,全家其乐融融的出去旅游更是一种奢望,父母之间的小吵架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所以觉得呆在这个家里一点乐趣都没有,当然SOLO大叔并没有像片中的女猪那般极端,幻想着身边的一切都被毁灭掉……虽然幻想着学校遭怪兽破坏,自己变成奥特曼打跑怪兽拯救学校,然后被学校的校花们疯狂追捧的意淫想法还是有的……(喷)
暑假中弟弟悠贵想要和家人一起去东京看机器人展,家人因要应付工作万般推脱,无奈之下女猪只好带着弟弟去东京的台场看机器人展,在看展览的过程中也因为自己的叛逆消极的个性,造成了很多不太愉快的事情,百无聊赖之中女猪在手机中写到“每天都是这些讨厌的事情……真是受够了烦死了……这样的世界干脆毁了算了”。
刚写完这句话女猪的怨念就立刻实现了……突然间大地剧烈晃动,楼房倒塌,东京塔崩坏,大桥也像丝带一样被扭曲着,身边的一切瞬间化为了废墟,东京发生了里氏8级的大地震,一切都宛如做梦一般……(这也发生的太快了一些吧,之前什么预兆都有……)
之后的故事剧情其实也很好猜,女猪带着弟弟一起历经艰苦,不断面对和克服对于死亡的恐惧,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在别人的帮助下带着弟弟一起回到了老家……(只有失去之后,才知道这看似平淡无聊的生活是多么的宝贵。)
8级大地震的破坏力的确是毁灭性的,看看天朝去年5.12时候的汶川大地震就知道其破坏力有多少的惊人了,更何况是发生在日本东京这种人口密度超级高的地方。
总觉得我们和小日本比起来我们过于高枕无忧了,而他们却是病态的居安思危……不过小日本有这种心态也不无道理,身处地震多发带,每天都有数起大小地震的发生,东京大地震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本片一开始就黑底白字的说明了“本作品是假定首都圈内发生强烈地震,以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为基础制作的虚构故事。为了追求真实性,我们在构造原创故事时已做过很多模拟,但在演出上仍会有与真实情况不符的情况”从中足以看出“骨头社”动画制作团队认真谨慎的专业态度。
除此之外这部片子的画面制作也相当精良,在众多新番中绝对属于一流的水准,估计又是经过实地取景之后制作出来的,等待有爱的考据党们挖掘出来了,细腻的场景及局部细节的刻画,令SOLO大叔印象深刻(一开始OP中那些城市废墟的素描图就已经让人SOLO大叔感觉够美了……)。人设并不是太喜欢,不过人物的动作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了不同人物的性格。
其实关于地震的题材还是蛮不错的,但是被制成动画的却貌似稀少,通过《东京震级8.0》这个虚拟的故事除了让人体会到真实灾难的可怕之外,应该还能从中学习到很多关于地震的求生知识吧?!(笑)
原文地址:
http://hisolo.blog.163.com/blog/static/418019200961133615750/
《东京地震8.0》影评(二):美好得不真实
有剧透注意
这部动画最闪亮的人物大概就是悠贵了,我也这么觉得,善良懂事可爱单纯天真,有着所有小孩子的美好品质,让我这个同样有个弟弟的姐姐十分喜欢。
相比之下,无理取闹任性固执的姐姐总是被人讨厌,不光是我看到短评,就是我自己也这么觉得,弟弟一个劲得积极向上,你这个做姐姐的不仅不鼓励安慰他反而更像个小孩子不停闹变扭。
但是剧情后半段,大概就是找到小雏的时候开始,姐姐也开始微笑了,和弟弟一起努力起来。我开始想,啊这样就好了。
这样的姐弟才让人羡慕让人觉得美好,至于我呢,实在是没有信心成为后来的未来那样的好姐姐的自信啊。我的弟弟,其实是堂弟,小姨的孩子,比我整整小10岁,和他相处我总是很苦手,不知道说什么好做什么好,他也喜欢玩游戏然后我就借给他ps2玩,能够发展游戏宅弟弟我也很开心,但是看到他把我的存档弄得乱七八糟,我的自私就忍不住得愤怒起来。
我为什么讨厌未来,别人我不敢说,但是我自己绝对有在未来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和别人交往总是别扭得闹脾气,不在意团体的想法一意孤行的情况太多太多数不胜数,我的乖僻更甚未来。
小姨去日本出差,用iphone上qq和我聊天,我和她说我没有成为好姐姐的自信。结果她的回答很是出乎我的意料,“你要是变成女主那样偶要吓死了”“乖=怪,弟弟本来就不太好”“你要是有个亲弟弟你比她还变扭”虽然我的小姨也看动漫和日剧还很喜欢夏目,我一直觉得她的心态很年轻,没有想到是这么出乎意料的答案。
心态的年轻并不等于没有阅历,按照正常的眼光来看她说的没有错。小孩子都会有的心智的不成熟,未来才是正常,不正常得是悠贵。
所以这个弟弟,真的是美好到了虚幻的地步。
不过作为动漫作品又是灾难题材如果不添加一些特有元素大概就会变成严肃无趣的纪录片了吧,于是就有了这个堪称完美的弟弟。其实纵观看来,我们经常喜欢某个某个动漫人物,其实也正是因为完美到找不出破绽的地步,至于那些小小的缺点都已经变成了萌点,走到今天这样的现象越来越多。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这位反而比较真实得姐姐不受人待见的原因了,来看动漫的人,期待的并不是这样的人物。
还好最后闭门自责的姐姐刻画得很好,如果是悠贵大概又会做出一些神一般的举动吧,未来就像正常的少女一样自责和悔恨,也没有刻意去改变性格和家人亲近,在这样的前提之下送出的生日礼物才显得真实又可贵。
嘛最后说下幸桑的OST好赞,咱每次看完就直接跳下一集都没注意cast还在想悠贵的小正太音好萌,结果最后一集才发现是小林由美子噗哦,souleater的布莱克屎大同学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所以感觉好像被骗了……
《东京地震8.0》影评(三):每一个姐姐,都想有那么一个弟弟
如果不是结局的意外,也许从始至终也就觉得是一出陌生人之间的互助互爱剧而已。这部片子下载于今年三月的日本地震后的几日,却在OP的惊艳之后觉得第一集做得平平而搁置至今。下片时关于地震死亡人数灾情和居民素质的报道日日上演,国内充满了对自身的反思和对这些居民的敬佩——就算是愤青们,也得承认人家确实在这一点上做得比我们要好。
2009年骨头社制作这部动画的时候,大概不会想到两年后这部动画几成事实。同样的八级地震(地震等级从一开始的六点几一直提到了最终的九级,但修正到八级之际已经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不同的大概是动画中最直接的是东京塔和大桥的坍塌,而事实最严重的是核电厂危机。
片子的主角是对姐弟,处于叛逆期看啥都不爽的姐姐和纯真开朗懂事的弟弟。最开始看的时候估计没有人会喜欢这个姐姐,满脑子只有“生日蛋糕是圆的才对,谁家的生日蛋糕用三角的”“凭什么一定要我带他出门”“大人们真讨厌”,终日捧着手机一脸愤世嫉俗一副“我懒得跟你们说”“你们真虚伪真烦真讨厌”的样子然后口是心非。很不幸的是我当年很长一段时间也处于这种状态,以至于批判都带着几分心虚。这个少女在剧中的成长是明显的,不幸的是这个过程伴随着弟弟的死亡。成长需要付出代价,幸运的是我们当中绝大多数人的代价并非如此惨痛。
弟弟是很温情的角色。这个孩子会画一家人在一起的画,会在桌子上画可爱的青蛙,会说我最喜欢姐姐的名字了,会说姐姐我就是想全家人一起去看桥。近乎完美的弟弟形象,天真率直贴心,这是个仍然有理想有爱也懂得表达的孩子,看着他仿佛整个世界都美好起来。在漫长的11集的回家路上,尽管经常出现姐姐去找他的情况,他也一直被姐姐嫌弃什么都不懂,事实上他反而是姐姐的精神支柱。
由于在搜电影时被某无良短评剧透,所以在看的时候一直存着警惕心理,在第一集机器人展的大楼地震坍塌失火之际我便以为弟弟死了,结果这孩子活蹦乱跳着呢。之后弟弟倒地不起,手术室里弟弟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我想,原来是这里死的。第二天,姐姐醒来,看到了草丛中欢笑的弟弟,于是我便放下心来,应该不会有问题了,然后把剧透抛在了脑后。
之后,姐姐去辞别真理,在搭车的时候,对方原本拒绝了她,却在看到她缠着绷带的脚改了主意;真理出来追她,手里还拎着弟弟的书包,但镜头切换到车上,背着书包的弟弟和姐姐聊天,姐姐反复强调,你不要死,你死了爸爸妈妈会很难过,我也会。于是尽管觉得有点怪,书包事件还以为是动画bug,不想是如此悲哀的事实。在学校,弟弟成为了飘忽不定的存在,姐姐走到弟弟的教室,看着弟弟的字画课桌泪流满面。突然心里一咯噔,已经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及至弟弟友人家里,透过友人的视角看姐姐对着空气责备弟弟,才想起,第一集弟弟便被埋在柜子下面,到后来东京塔倒塌,弟弟更是被当场砸中,之后弟弟一直不太好,发烧又吐又头痛,而一路上他们一直在不停地走。才明白,在姐姐晕过去的时候,弟弟已经死了——之后,只是她一直固执地活在想象世界里而已。
最后一集很有催泪效果,尤其是泪点低者如我纸巾一张一张地少。弟弟说,姐姐,谢谢你,谢谢你我们终于回家。然后,弟弟微笑地看着母亲和姐姐抱头大哭,在门外的阳光下慢慢消散。
于是泪奔。
谢谢你的存在和到来。
谢谢你成为我弟弟。
.s. 看到有人说《唐山大地震》,觉得终究《唐山》要刻意太多,无论是对现场灾难效果的渲染,还是对其中的情感刻画,或者是片中硬插进入的说教色彩。
我们的片子其实还可以更好一点。
最后,推荐这部动画的OP,素描效果相当不错。
《东京地震8.0》影评(四):这一夜,我为了亲人而流泪!!
真是让人郁闷的一晚,刚刚看完了海贼,乐的屁颠屁颠的,想想睡觉还早就打开了刚下好的8.0!!!谁知道,这一夜,注定不眠,注定流泪!!!
不知道该说什么,该写什么,就是脑袋很乱,乱到除了想大哭一场没有别的想法!!!我多想让老天把悠贵还给“未来”,多想一切都没发生过,虽然这一切都是假的,可是联系起去年的512,就觉得有好多和这对姐弟一样的人,他们失去了亲人、朋友和自己的未来!!
我不是个很矫情的人,所以很多催泪的桥段对我没什么作用,可是这部作品让我感动的是,很平静的讲完一个故事,让我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到那时的绝望!!不得不说,编剧、导演你们成功了,你们用最真实的情感,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存在!!看过这部作品,我不知道别人第一反应是什么,但我第一个想法就是给妈妈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这位最亲近的人!!
可能只有在很特殊的时候,大多数人才会发现“子欲孝而亲不在”的痛苦!珍惜眼前的一切,为了那些我们喜欢还有喜欢我们的人而好好的活着,关心大家,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幸福!!幸福不是那么难的,只要你懂得珍惜和感恩,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睡得着。。。
《东京地震8.0》影评(五):该说是虎头蛇尾么……
作为骨头社死忠饭的,每次它家出的片都会追。
第一集开始,就看得制作方对这部的诚意不是一点点了。
一上来先是一行字幕:“本作品是假定首都圈内发生强烈地震,以经过大量的研究和验证为基础制作的虚构故事。为了追求真实性,我们在构造原创故事时已做过很多模拟,但在演出上仍会有与真实情况不符的情况。”足以看出其不是纸上谈兵随便做做糊弄人的,这个严谨的态度首先就让人不由得加了不少分。
剧情是以一中二病少女为主展开的,最近开始以90后做主角的片也是越来越常见了。
当然如果单单是通篇描述中二病少女,那骨头社也不是骨头社了 。这时候资金足本子硬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画面一转,就从温馨的姐弟在商场为母亲买生日礼物直接到了地面突然开始猛烈震动,袭击东京的是高达8.0级的海沟型大地震。崩溃的海滨大桥,倒塌的东京铁塔。在瞬间一切都变了的东京。姐弟在商场内外两隔。
至此,第一集骤然结束,到处倒塌的高楼,硝烟四起的场景景,牵动人心。在经历过512的国人来看此感会比之前更为强烈。
第二集的质量当然没崩,先前一面之缘的一阿姨成了第二集关键人物,和中二少女一起在已成废墟的商场中找寻着失散的弟弟。所幸最后主角不死定律保住了弟弟的命,不过这已不是本片的重点。
尼轰人民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早就深刻领教,相信基本上这部被定位在教育片上吧。
倒也不是什么坏事,猜想着随着接下来的剧情发展是余震、救人、避难、和母亲消除间隙...虽然播放集数位知,暂且按13集来算,可以吃重的剧情着力点也有很多。不过不会让人失望倒是真的。
费了那么多口舌只是想说,东京里氏8.0是这季我最有爱的片子。
------------
后话了,每集越来越崩的让人蛋疼……
反复一90后的中二病,开头的考据精神哪里去了囧
结尾稍微加回点分但总觉得和开头的气势差太多什么的orz
《东京地震8.0》影评(六):当下难得的纪实向
话说对这部作品的期待还是很高的,因为骨头社也因为这关于地震的题材。
其实日本对于地震的作品还是很多的,不论映画还是日剧,而且都很煽情,而且这类题材也比较容易出彩,大悲剧背景下的小人物群生向,这样的故事往往也能够直达人心,引人共鸣,同时也比较容易阐述对人性的思考,如果对票房再有点企图还可以加入些特效元素。但是这类题材也正因为多元也变得难拍起来,虽然这类作品很多,但是正真出彩的却不多。
这样的题材如果被动画化后会怎样呢?抱着这样的好奇《东京地震》在炎热的7月展现了不一样的地震思维。
前五话简评..........................
因为只播了五话,所以先来说说前五话吧。
首先这是一部骨头设的作品,所以会下意识的寻找那些熟悉的元素,但是说实话却跳脱了我的思维,最近一部让我觉得惊喜的大概是亡念的扎姆的,跳跃的画面和亮丽的用色让我惊喜,还有时常跳脱节奏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精彩脚本也让我着迷,而这部东京地震却不是这样。故事就不赘述了,骨头的人设一向不是第一眼型的,但是这部我第二眼也没爱上,而且对于主角的着力描写使得主角以外的人都被脸谱化了,第5话的老爷爷本来很催泪,但是他那张没怎么雕琢的脸有点对不起骨头的招牌啊。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为了纪实,但我觉得画面有时候也是故事精彩的关键。而且就算主角三人有些时候也会出现人设的忽然变化。一开始因为这样我对作品有点失去信心了,但是看下去才发现,STAFF也许是有意为之,因为与人设粗糙对比的是高精度的地震画面,不论是大桥断裂的场面还是东京塔倒塌的场面都能感到制作的用心。制作组也许只是想让人们将中心转移至故事上也说不定。
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女初中生未来,说实话一开始很讨厌她的性格,因为很真实,所以讨厌。任性,自私,总是用自己不成熟的眼光去将一切不顺归结到大人身上。对于整日工作忙碌的父母总是擅自去用爱或者不爱我的想法来判断他们对自己的感情,生活中的不幸似乎全是来自她身边的大人,然后将对部分大人的主观看法上升至讨厌所有大人上。同时又有些傲慢。我从她身上就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青春期的我们大多都会有的毛病在她身上被综合了。这样一个一开始不太掏我喜欢的角色却在这次灾难中得到成长。渐渐的她开始相信大人,去依靠身边的大人,同时又能对自己的弟弟宽容。而且这才5话而已,后面会发生什么也说不定。当然同时,她的弟弟还有帮助他俩的姐姐却英勇的感人,弟弟甚至能在东京塔倒下的危险瞬间飞身救到姐姐实在是感人。
最感人的一处应该是第四话后面,东京塔倒下之前姐弟两人终于把心中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大家都很害怕,害怕再也看不到爸爸妈妈,害怕再也无法回到温暖的家。姐弟两哭的很感人,然后东京塔倒了,算是个高潮。
制作组也很用心也很大胆,为了真实相信调查了很多,而且大胆的连东京塔也放倒了。
当然我觉得就前几话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能在越来越卖萌的现在来这样一部纪实性如此强的作品本来就很让人敬佩,但是也正因为这样的作品去丰富市场,才能保证市场的健康。但是这远不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脚本在某些处理上还略显生硬,人设也比较粗糙不像以往骨头的作品,但是从大场面的调度,和第5话色彩的构成上我还是很期待后面的发展,对于在灾难中结伴而行的三人也充满期待,地震果然无法击毁那些曾经被我们珍视现在依然活在记忆中的宝物。
后五话感动简评.......
终于看到第10话了,心中郁结的无助一下上升到极点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这后面5话很第六感 很小岛惊魂,但是不会让你失望,因为这原来是部感动与悬念并存的动画。
首先这几话的大悬念就是在大姐姐找她家人和他家人是否还幸存这点上,这条线延续了好几话,中间也发生了很多事情。然后大姐姐终于和家人团聚时候监督又抛出一个残酷的命题。对于这样的脚本我觉得可以用结尾升华主题来评论。虽然前几话有时候很沉闷有时候很走形有时候很省钱,但是这最后几话足以点睛。
那个阳光照入阴影的瞬间,一个欺骗自己很久的谎言终于被带入心间,原来痛苦是这样来势汹汹》。。。。
《东京地震8.0》影评(七):成长的烦恼
也只有BONES社这般有骨气的动画制作公司,会去触碰《东京地震8.0》这样的题材,因为这部作品的趣味性实在很低,几乎百分之百不会叫座。一部遭难题材的动画,没有夺人眼球的毁灭或血腥场面,没有着墨过深的戏剧化表现,一切都是围绕着“真实”两字,据说为此进行了大量调查与验证,甚至还做了相关的模拟测试,动画里的场景、物理规律与各种细节都是极尽可能还原现实,在知乎上还读到学医的大咖对此剧某个重要情节做了医学分析,因此,剧情的铺垫完全经得起推敲。
这是一部有关成长的动画。《东》里的未来,一个很典型的初中生、中二少女,内心叛逆,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怀有敌意与不削看待周围事物,表面上却唯唯诺诺,不愿去反抗与改变,在第一话还表达了“干脆让世界毁灭好了”这样的心声,随即灾难来临,被迫与懂事隐忍的弟弟悠贵、“不一样”的大人真理踏上艰难的回家之旅。历经万千后,最终未来得以成长,也付出了高额的代价,现实永远是残酷而高效的老师。日本有关成长题材的作品挺多的,以灾难作为背景也算不上新颖,但《东》胜在写实和细腻。
不得不说,看完此剧一晚上没睡好,周遭逝者临终前的一幕幕不断上演,辗转难眠。要说煽情催泪现在的电影、动画一抓一大把,一部比一部用力猛,但《东》有所不同。前期与中期的剧情平淡温馨,灾难中的三人约定一同回家,旅途中遭遇的无外乎都是些写实的事件,展现的人性也是正面为主,没有做太多夸张与黑化的处理,更多感受到的不是波澜起伏,而是感同身受吧。到了最后两话,或许为了表现PTSD症状,做了一些艺术化的处理,直戳人心,再翻翻前面几话,诸多的暗示与人物神态的细节,让人唏嘘不已,平实的对话、微小的夙愿,因为太过真实,太过熟悉,才会平添悲伤。
总之,这是一部无限靠近真实并不有趣但充满良知的动画。
《东京地震8.0》影评(八):地震中的感动
《东京地震》完结已有一阵子了,而我却是到现在才看完。在前几集里,我只是在感叹日本手机的强大功能~认为剧情单调又无聊。虽然,我已将11话全部下载下来了,却是停了好几次放下不看,然后又重新拾起看~
不过是地震中的一对姐弟俩和一个急着回家的女子,不过是一个不平凡却简单的故事,在11话全部看完后,在它简单的背后,你会体会到它的脉脉温情。在我看来,真正的主角只是未来一个人,却也是其中出现的所有人。未来从原来的一个淡漠不合群的宅女变成一个关心弟弟及周围人的姐姐,让我们看到一个个体在地震中的成长;从人们对生命、希望的坚持,也看到了一个民族在灾后不服输、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精神。在这些面前,情节的设定已不是最关键的了。毕竟,情节只能吸引你,而真正打动你的却只有真情。
在最后,我们看到了未来及父母从失去悠贵的阴影中走出来,迎向崭新的未来,也让每一个观看者的心底里,升起一片朝阳,让你相信,明天一定是光明的!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国的5.12大地震,《东京地震8.0》设定在一个架空的环境,一个地震后的东京,而在我国汶川,是真正的地震。从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是我国地震的一个写照和缩影。在以前,我只是从电视、网络上看到地震后的惨状,看到人们的伤痛,却没有从地震中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待这场灾难。而通过它,从不同的侧面,我又重温了那些感动。
我想,不管看多少纪实片,都是以一个外人的眼光来看待地震,而《东京地震8.0》的独特视角让人感同身受,也造就了它的成功。同时这也是日本动漫成功的地方。
《东京地震8.0》影评(九):東京マグニチュード 8.0
初看介紹,不是很吸引我的內容。但是對於地震、災難題材的動漫,我還是很感興趣的。抱著試看的心態看了第一話,決定追下去了。真的是很好看啊!
首先,該動畫的主題音樂。
OP:
那可是囡囡同學大愛的西川貴教的作品啊!演唱者也是由西川貴教為首的VK BAND-abingdon boys school!!!怎麼能說沒有愛呢?!西川個子雖小,跟我家hyde差不多,但是那富有感染力的聲線可是非常適合這部片呢!贊一個!
ED:
歌手辻诗音,《M/elody》。一個90后的新人。也還不錯啦。據說歌的內容跟主人公的精神相符喔~
畫風雖然不是我喜歡的寫實風格,但是總會感覺到溫暖,很舒服。算是能夠接受吧。話說人物能夠美型一些就好了,嘿嘿~
這部片我覺得重點是劇情啦~很贊哦~
片頭一開始就說明:
本作品是假定(東京)圈內發生強烈地震,以經過大量的研究和驗證為基礎製作的虛構故事。
爲了追求真實性,我們再創造原創故事時已做過很多模擬,但在演出上仍會有與真實情況不符的情況。
故事開始了……
先是主角未來面對大地震的自白:
我討厭這座城市,討厭這個家,還有父母,討厭被父母罵,更討厭他們一有空就罵我。真煩人,無論什麽都煩,乾脆都給我崩壞吧。我每天都這麼想……
我想這是很多青少年的共同想法啊,話說我也曾經這麼想過。
時間倒流回了地震的前一天,學期的最後一天,一切都是那麼普通,與以往的每一天沒什麽不同。像所有中學生一樣,關心期末考試成績,關心放假旅行,關心暑假作業—一篇關於10年后的自己的報告。
死黨之一的小繭很八卦的問未來成績怎麼樣。倆人同感歎不怎麼樣。另一個死黨由佳則說“根本不敢拿給父母看,我們家要求很嚴的,說不定夏天的旅行就要泡湯了”。這是多么無奈啊。其實日本的小孩也是很可憐的……大概全世界的父母都一樣吧!
好朋友們一邊說笑著一邊說著再見。暑假就要開始了。只是誰也想不到明天會發生那件事情。
在回家的路上,未來用手機在blog上寫道:
“明天起就是暑假了,嘛,也沒什麽好期待的。想做的事,沒有。啊,劉海該剪剪了,有點煩人。我沒有什麽將來的夢想,但惟獨不想變成那樣的達人,十年後的我應該不會是那樣吧。”
很煩的情緒,很陰暗的感情。對成人的世界僅剩一點點的幻想。
看到讀小學的弟弟悠貴仍天真的和夥伴嬉鬧著,未來嘴裡抱怨著其實心裡還是蠻羡慕的吧,羡慕小孩子的世界的單純,也不需要考慮什麽。未來正處在尷尬的年齡。
回到家又是面對著母親的嘮嘮叨叨,指手畫腳,真是煩!“誰理你啊,說這麼一大堆……”在媽媽走後,未來啐了一句。想要母親關心一下自己,疼愛一下自己,不要那麼啰嗦,最後都只化成了一聲歎息。未來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母親晚回來,父母又在互相抱怨,爭吵不斷。
弟弟悠貴覺得爸爸媽媽還是好好相處的好。姐姐未來卻說“都這樣了,隨他們去好了。”未來對成年人已經完全失去信心,進而討厭。
晚上未來又在日誌中寫道:
“我完全把媽媽的生日給忘了。雖然好歹是有蛋糕,但不是圓形的。啊!!!啊!!!!!我是想吃圓形的蛋糕啊!生日蛋糕居然不是圓的,太隨便了。”
死黨小繭回覆道:
“我的未來報告被父母看見了,馬上就被訓斥,叫我先考大學。”
由佳就回應:
“我也是,被叨念不准翹鋼琴課,糟透了。”
唉,大家都有各自的煩惱。要未來考慮未來的事情,結果只有一個,“莫名其妙”。
第二天,即暑假的第一天,在未來身上發生的盡是一些煩人的事情,是未來所厭惡的,boring things!未來的情緒降到了冰點,忍不住蹲在洗手間痛哭。
可憐的未來心情遭透了,對這個世界愈發厭惡,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了懷疑。
“唉,每天每天都是些討厭的事……我的人生,以後能發生什麽好的事嗎,唉~真是够了,各種事都這麼麻煩,這種世界乾脆都給我崩壞吧!”
未來正這樣憤世的想著,地震發生了……
《东京地震8.0》影评(十):龟裂大地之上的人的力量
动画中,有这样的一幕:那个在龟裂地面的窨井盖边沿挣扎着长出来的一株芽苗,被跑着的悠贵一脚狠狠踩下,却又柔韧地,在他的鞋底离开后,再次舒展开了叶片。
这也是这部动画一直在表现给我们看的,关于人的力量。
天灾:无可避免的自然力量
日本是一个位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的岛国,地震对于几乎每一个日本人而言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他们从小就进行过无数次演习、受到过各种各样的防灾教育,因为他们有这样的危机意识,无论在这个岛国的哪个角落,都可能遇到地震。到时候要提高自己的生存几率,就必须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每家每户都有当灾害降临时必备的紧急救援包,每栋建筑都比其他国家建筑的抗震等级高了好几倍,因为地震对于这个国家而言,几乎是伴随着历史一同发生的,日本人对于地震的应对,可以说是世界最强,这也是在汶川地震时,我国特别允许日本的救护队前来救援的原因。
然而,自然的力量并不会因为人类的有经验、有应对就可以被消除,天灾,依然无可避免。
1995年1月17日凌晨,日本神户发生里氏7.3级的大地震。这是日本关东大地震之后72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也是日本战后50年来所遭遇的最大一场灾难。在这次灾难之后,日本制作过一部名为《地动之日》的动画,以此为背景,教育人们要从地震中学到什么。10余年过去,在地震灾害一次又一次地让世界所有人都见识到自然之力的可怕之后,骨头社再次以地震为题材,拍摄了这部虚构震度达8.0级之高的《东京震级8.0》——七月新番中,日本当地收视率最高的动画作品。
故事的一开始就有这么一段申明:“本片构思了首都圈内发生巨大地震,以基于庞大的研究和考证制作的科幻片。在追求真实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模拟构筑了原创剧情,在表现手法上,实物和画法会有差异。”然后,静态版画风格的OP,细致入微地描绘了震后的城市那触目惊心的景状。第一话中,对于地震的情景描摹非常有临场感,从前兆到爆发,鸟的飞起、声波、震动,大桥的摇晃扭曲、建筑物的玻璃碎裂……这些都有经过考证,让荧屏前的我们仿佛经历了一次地震。再看看片尾协力制作里的东京消防厅、陆上自卫队、海上保安厅等单位名称,可见这是一部精心筹划和严肃叙事的TV动画,骨头社这次不再露出兴奋的幻想面庞,而是沉静精细地,为我们制作了一部如此严肃的动画。
而,这部动画,想要讲述的是什么呢?
人心:灾害之下的温暖与成长
故事的主人公,小野泽未来,是一个正要升上初中二年级的女孩子。而她一不美丽二不勇敢,不像一般的动漫中那样在大灾害之中担负起拯救人类的责任,她不会创造奇迹,要很努力才能忍住哭泣。因为名为“未来”的她,几乎就是现代日本的“未来”的代表——患有中二病的新一代年轻人。
“中二病”一词相当于我们所说的“90后”。这些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孩子,生活普通,并不优秀,却又带着自卑与自傲交杂的心态,将自己圈在只有自己认同的小世界里。对家长不满,一点点小事就能生气;讨厌被任何大人看轻,却又不得不接受自己只是个孩子的事实。满腹的牢骚,对弟弟发泄,通过手机对朋友发泄,发泄自己觉得不被人了解,不被世界接受的烦恼:
“啊!每天都是烦心事,这样的世界干脆毁灭掉算了啦!”
按下发送键的一刹那,地震发生。
或许我们在未来的几话里,可以看到未来对于自己发送的这条短信到底有多么后悔。因为,这并非她的本意。即使有这么不耐烦的脾性,她仍然只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女生,一个姐姐,一个女儿。即使会因为生日蛋糕不是圆蛋糕而生妈妈的气,即使讨厌没主见的爸爸不能带全家一起去旅游,即使觉得弟弟好烦而不断训斥他,在地震发生后,她首先做的,仍然是哭得一脸鼻涕眼泪,毫不在乎自己安危地到处寻找弟弟,想要牵了他的手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去啊。
而临时接替“监护人”位置的真理小姐,则是一位强大而温柔的单身母亲。因为商场里的一面之缘,因为“不能把他们丢着不管!”的心情,更是因为母亲这个身份,她一路陪同姐弟俩,向三人共同的方向走去。
很多人质疑过真理小姐的行为:她还有个年幼的女儿和年长的母亲,怎么会不归心似箭地赶回家而是一路无私地护送两个任性的小屁孩回家?她是圣母吗?
真理小姐不是圣母,她在听到自己家附近有火灾的消息后也失控过,她也担心得流泪过,但是,在大灾之下,人性的慈悲所产生的责任,是一股荣耀的光芒。
如同动画里也表现过的那样,也有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依然自私自利,但更多的人,会掌握事情的全貌:遭受灾害的,并不只有自己一人。只有大家同心协力,才能度过难关。片中的每一个志愿者、在未来学校做义工的刚刚失去了儿孙的老爷爷、以及真理小姐,都是因为明白这一点,才会在这样的时候,忍耐自己的私欲,而努力去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帮助自己能帮到的人!
灾难之后,这样的事迹这样的人,如同夜空中的繁星一般熠熠生辉得耀眼。
所以,那个自私的、对一切都不耐烦的未来,会哭着懊恼,不甘心自己不能为认识的同学做一点事;会在任何时候追上弟弟,握住他的手不再放开;会赶真理小姐先走去见她的女儿,甚至去帮她租借摩托车好让她更快地回家;会不再闹别扭地坦诚地对弟弟说,回去后我们一定要对爸爸妈妈好点,重新给妈妈办个生日宴会吧!
她在每一话中的成长,我们都看在眼里。灾害之后的人性和各种各样的成长,是我们能从灾难中收获的,最美好的东西。
学习:科技以人为本
如果仅仅是讲述人性与成长,那么这终究只是部包装在灾难片外皮下的二流文艺片。不,骨头要给我们的不止是这些。关于地震的种种知识、灾后自救、以及针对灾后救援的种种科技预想甚至已经实现的部分,就是他们想让我们看到的、教授给我们的更多的名为“希望”的东西。
很多身处非地震带国家的观众看完1、2话后很是不解:地震了啊!为什么还不赶快逃出去,每个人都是慢悠悠地走,发生余震的时候也只是呆站着不动呢?这就是经验的差别了。经常经历地震的或者接受过地震教育的人都知道,大灾害之后最怕的就是人群的恐慌,蜂拥而上的夺路而逃只会造成更大的阻塞甚至更大的损失,听从指挥有序地离开才是王道。后来悠贵三人上船的时候就发生过拥挤踩踏事件,很容易酿成惨剧,所以不要恐慌,保持有序的行动,才是让所有人都获救的最好方法。
而获得资讯以及救援靠的就是科技力了。虽然手机基站被破坏无法和家人联系上,但覆盖日本大部分领域的手机网络却不会轻易被破坏。所以依靠手机来收看电视获取资讯是非常便捷的手段,不过要注意手机的电量哦。
在地震完的危险废墟里寻找幸存者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救援机器人这个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了,不仅能比人类更灵敏地感知到生命的存在,更可以作为助力帮助救援被埋的人们。这些机器人们能挽救更多的生命,而野野宫正是因为儿时被救援机器人所救,从而坚定了自己学习制作机器人以后去救更多的人的决心。
秩序的维持、灾后物资的管理、能看电视的手机、救援用机器人……这部动画乍一看似乎是在炫耀日本的灾害应对能力以及科技力,但当我们想到他们的这些经验成果还有预想是建立在多少的灾难多少的生命之上的,就不会觉得炫耀了。并且,这些所有的一切我们都应该去学习,我们谁也不想再看到第二个汶川。
意义:延续与进步的人类
这就是这部动画所展现给我们看的,人的力量。“人定胜天”这四个字,并非是说人类能操纵或者打败那不可抗拒、无从预知的自然力量,而是寓意着人类不会因为天灾而屈服而崩溃,人性的光芒在灾后会更加耀眼,人类的学习力会将损失减少到更低更低。我们会在每一次灾害中学习,我们会进步,我们会把人性和科技一直延续到很久很久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