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放牛班的春天》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放牛班的春天》经典观后感集

2018-01-12 20:34: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放牛班的春天》经典观后感集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由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热拉尔·朱尼奥 / 让-巴蒂斯特·莫尼耶 / 弗朗索瓦·贝莱昂主演的一部剧情 / 音乐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一):爱与音乐

  看这部电影真的很温馨,虽然电影跟很多故事相似,就像电影《和声》,通过爱和音乐拯救很多牢狱之中的女囚,但却很有法国电影的那种独特味道

  回想起小时候读的《爱与教育》,真的又有了那种感觉,暴力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唯有执着的爱,才能让人感动

  电影中的几个小孩确实很可爱,有着歌唱天赋的莫昂齐,他唱歌的那种神态,以及他那清澈眼睛。什么也不会的小不点派尼尔,很可爱。

  最有特点的还是学监克莱门特,他爱莫昂齐的母亲,以为会有一段美好的爱情,但他母亲却爱上了一个工程师,他很失落,但却没有对她孩子失望鄙视,可以说他的灵魂高贵的。

  常常在想人应该坚持底线是什么,就像这样去爱不背叛,去真诚的对待,去执着的感动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二):放牛班的春天(评析)

  没有美女,没有悬念,也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最后却能给人以震撼,这就是影片《放牛班的春天》。现在回忆起整部影片,无论是善良和蔼的马修监教、、调皮而有天分的莫安奇、沉默寡言的贝比诺,还是自私贪婪的哈珊校长无恶不作的插班生莫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片中的这些人物形象做一个简单的剖析。

  首先是关于这些孩子为何会被安置在“池塘底”少年教养院的探讨,笔者认为这些孩子之所以会变得孤独、自闭、甚至自暴自弃,与其成长过程中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对于一个健康正常儿童来说,其社会化的完成有赖于他所处的环境中是否具备社会化所必须的这些社会条件,如果缺乏这些必要的社会环境条件,社会化的过程必然会出现缺陷,使得孩子无法达到正常的水平。在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学校,同龄群体扮演着不可或缺重要角色,而教养院的孩子刚好在这些方面出现了问题。

  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家庭环境对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莫丹、莫安奇、贝比诺的童年中,家庭对其未来成长造成了较大的心理阴影。莫丹的父母离异,对他的不管不问,最终造就了莫丹当下无恶不作的流氓作风;莫安奇长期生活在单亲家庭,对身边的事物变得格外敏感,害怕别人抢走他的妈妈,不愿融入别人中去,变得孤独,自闭,常常故意做一些与自己本性相背的事情来掩饰自己内心恐惧;贝比诺从小便是个孤儿,他渴望来自父母的爱,他期盼家庭给予的温暖,所以他选择了每周六去校门口等待他的爸爸来接他回家,即使他已经知道爸爸不可能再来,但这份坚持和执着,至少可以暂时慰藉他那颗受伤、渴望被关怀的幼小心灵。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入学的孩子来说,在社会化方面,学校和教师作用逐渐超过了家庭和家长的教育作用。如果学校和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到位,对自己的职责不明确,教育方式不恰当,那么对孩子的成长也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在治学上,哈珊校长始终采取“犯错-惩罚”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在惩罚的过程中甚至实行“连坐”,如果犯错的人不认错,那么全班的同学就得一起挨罚。在对待学生态度上,哈珊校长从一开始就将这些孩子定性为了坏孩子,对这些“问题”孩子存在很大偏见,认为这些孩子完全不可能改正,只能通过惩罚才能管教,从而使得教院的老师和孩子对其产生了心理恐惧,不利于其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而监教老师马修反对这种粗暴的教学方式,以一种不同的方式融入他们,组建了合唱团,用音乐召唤醒了这些孩子冷漠已久的心,也召唤醒了他们对生活的渴望和热爱,让他们在表演活动中找到了自我,找回了自信。马修认为:体育和音乐可以使国家团结,音乐和爱能使人得到教化,集体活动可以增强责任和使命感。在马修老师被辞退离开教院的那一刻,教院的孩子用纸飞机传送纸条的形式向老师表达了他们的感激之情,得到了孩子们的真诚依恋,那一刻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教师和教育的最高境界,更加感受到了这些孩子内心和灵魂的苏醒。

  当一群年龄相差无几兴趣爱好相仿,家庭背景相似和社会遭遇相近的人凑到了一起,便成了一个同龄群体。个体在同龄群体中常常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一群问题孩子凑到了一起时,因为你处于这个集体,你或多或少不可避免的要沾染一些恶习了。即使你潜意识里不愿意去做一些坏事,但这个集体环境迫使你去这么做,否则你就会成为这个集体的攻击对象。贝比诺吃饭要给钱,睡觉也要给钱的遭遇为我们说明了这一点。

  本片中形成强烈对比的两位人物便是马修老师和哈珊校长了。马修老师反对校长简单粗暴的治理方式,采用音乐教学的形式帮助孩子找回自我,增强自信,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让每个孩子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最调皮的莫安奇嗓音非常好,担任了合唱中的独唱部分,孤独不肯唱的贝比诺担任了指挥助理,五音不全一个孩子当“乐谱架”—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这些都是马修作为教师和音乐家的自觉角色表现。除了自觉角色表现,马修在他的教学过程中还充当了不自觉的角色:父亲。马修老师对贝比诺的关怀让贝比诺感受到了父爱,当马修离开的那一刻,贝比诺带着自己收拾好的行李飞奔向马修,央求马修带他一同离开,那一天,刚好是星期六,贝比诺的等待是正确的。相比之下,哈珊校长更多的是担当了一种功利性角色,从头至尾他都在追求个人利益名利,在伯爵夫人面前的那张虚伪嘴脸,不知羞耻的把合唱团的功劳全部揽到了自己身上,令人不禁感到心寒。

  写到这里,我又不禁从头到尾回忆了整部影片,再一次为歌声的动听,人性美丽所折服。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三):我们的春天

  这部电影是我哥哥推荐的,我开始以为这个名字很难听,就没把这部电影当回事,没想到,看了才让我感到感动。

  我特别喜欢那些孩子们在合唱中唱到的那句歌词,真是唱出了我们的心声,童年总是美好的,来到“池塘之底”的孩子们,每一个都是不寻常的,特别是那个叫皮埃尔的孩子,他与我一般大,可是童年的阴影总是羁绊着他,一次偶然,让老师发现了他的天分,多么美好的嗓音啊!从他的不合群,到了成了合唱团了的主创......

  还有那个老师也很好,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他了,他的伟大,正是现在老师们的榜样,他说自己不是成功的音乐家,只是一名小小的学监、、

  可这名名不见经传的老师,对孩子们起到了作用确实很大。

  我们呢?现在想一想,的确是比那些孩子们享福多了, 他们关禁闭、罚做工,我们呢,只知道玩了吧,他们最后的成就比我们可要好多了,我们难到不感到自责吗?

  同样是孩子,差距真是大得很,我现在终于了解了哥哥为什么让我看这部电影了。

  我应该找寻自己的春天了、、、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四):花花草草,辛勤园丁

  已经是第二次看这部电影了。

  第一次是刚刚上映,那时和贝比诺差不多大,以小孩的角度来看,只觉得辅育院的孩子好顽皮,如此捉弄老师,马修还能够原谅包容甚至顶撞校长维护孩子们,要是以后能有马修一样的老师就好了。

  第二次,是作为一名师范生,感悟何为教育来看的,发现了很多以前错过的小细节和笑点,但唯一不变的还是那份感动。我觉得对于以后想当老师的人来说,这是一部必看的电影。

  教育的本质从电影中显露无疑,校长和马修就是两种老师的典型代表。马修对合唱团的孩子是爱的教育,自己受了委屈却维护孩子的尊严心灵,当然他不是一味地纵容,他只是换一种方式与他们沟通,让孩子们认识是与非,这种认识不是强行塞给他们,而是在马修的爱中受到感化,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成长,不仅如此,马修能够用音乐唤起孩子们对艺术对美好事物的热爱,能够发现他们的潜力和天赋并让他们得到长足的发展,比如莫翰奇天籁般的嗓音。孩子们从最初的作恶多端到如今对马修,对麦神父的真诚相待,以及与同学的融洽相处,孩子们成长了,是三观的养成,是心灵的洗涤。反观校长,一犯错就处罚,只停留于错误表面却不究其本质,不深入孩子们的心灵而只会采用暴力,不过大家都很清楚,校长追的是名与利,这样的人怎能知道何为教育的真谛,对孟丹的诬陷和暴力付出了一场火灾的代价,他却仍不悔改,还在幻想着勋章和升迁。孩子三观还未养成的时候,教师的作用极为重要,师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对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生的成长有着关键作用,好多次被马修的宽容所感动,一个真正为孩子着想的老师。孩子就像土地上的花花草草,他们开始是不会照着条条框框成长的,所以他们需要辛勤的园丁,在园丁细致的修剪和雕琢下顺势生长。每朵花儿都有自己的美艳,每科小草都有自己的青葱,园丁自然也不能把花花草草修剪成一种模样,如何让每一株花草茁壮成长,绽放他们最美的姿态,这就是园丁们需要认真思考因材施教。其实最好的教育最后总能打破简单的师生关系,或情同父子,或忘年之交,或如遇知己,就像马修与贝比诺,与莫翰奇。如果说和学生相处了很久之后他还是只把你当做传授知识的老师,不肯再和老师亲近,我想这样的教育是有点失败的。

  莫翰奇的蓝眼睛总是有淡淡的忧郁,让人心疼啊,他每一次开口都会让我深深陷入在他的天籁之音和真诚执着的眼神里,还有贝比诺好可爱,哈哈,快要被他萌化了!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五):关于马修学监是否有所获——杂谈

  对于克雷芒马修来讲,自己对孩子们春风化雨般的投入,其实是渴望有所回应的。他离开时,想象着会有孩子们和他拥别,可是事实是他一个人拿着行李箱离开,正如他初来“池塘之底”的情景一样,同样的铁闸门,看似是什么都不带来,也什么都不带走的离开了。他说“这些孩子的谨慎更像是冷漠”。直到看到满地的纸飞机,也似乎是孩子们给克雷芒马修的一种无声回应 。

  马修不但担任着一个伯乐的功能,为每个学生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位置。同时,也在尽一个父亲的职责,其中包括为保护佩皮诺警告蒙丹,对佩皮诺的收养。以及影片中对彭尼法斯说要注意站姿,站好了才能唱好。为莫瀚奇训练形体,逆光画面里,马修就像是一个标杆,使含胸驼背的胆怯学生,在梦想昂首挺胸。在马修的教育进程中,所有观众都认为,最大的收益者应该是皮耶尔.莫瀚奇。然而,在影片一开始,莫瀚奇指着马修的照片,已然忘记了当年这个秃顶学监姓甚名谁。这个细节也令人回味,恰似我们自己,往往会忘了当初的挖井人。当时的送别纸飞机和现如今叫不出来姓名,马修到底是有所获还是无所获,令人寻味。马修似乎到最后还是在挂念这个有着天籁之音的孩子,坚持把日记给莫瀚奇看,似乎就像是父母之爱,不管我们需不需要,他一直都在。

  哈珊校长,曾经是一名号手,号手本应该是一个团队的发声者。然而哈珊校长,一直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很高的位置,崇尚错误的“行动——反应”教育理念。包括克雷芒马修初见校长的仰拍画面,还有通往校长办公室层层叠叠的楼梯,以及申令克雷芒马修称呼他为校长大人。校长曾经的号手身份意味着高高在上发布施令的宣扬者,马修的乐队指挥者身份,似乎更像是一个因材施教的伯乐,会区分每个人的音域,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

  对于另一位影片中一笔带过的老师——哈让。令人回味的是。他临走前,因为没收慕东香烟,胳膊被慕东刺伤。马修问哈让老师“那慕东还在这里么?”哈让则闪烁其辞,岔开话题说自己知道使马桑大叔眼睛受伤的是乐格克,之所以没有揭发是因为怕错过公车。后来从马桑大叔口中知道,慕东已经自杀了。。慕东带给哈让老师身体上的创伤,远远不及这种让人窒息的教育氛围带给孩子们的无形伤害。而这些所谓的教育者们,为了赶上自己的公车,尝尝选择逃避、推卸。

  孩子们的本质其实都是单纯的,需要一个理解自己的引路人。郭邦藏起来的口琴和十万法郎,只为了买热气球。有“斯坦加杰倾向”的蒙丹,其实也不过是个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还有自杀的慕东,也是马桑大叔口中的一个小可怜。包括每周六等待父母的佩皮诺,单纯执着的让人心疼。。马修在校长面前,对他们的庇护,其实也是对人性教育的一种维护,也是对自己立场的一种笃定。马修已经不自觉的将自己和这些孩子归为了一类人——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做着自己的事情。

  关于莫瀚奇和佩皮诺这群孩子的故事,是从马修老师的日记中解读的。而马修老师的未来,则是从莫瀚奇开车时的回忆中讲述的。其实每个人作为一个旁观者,从容的参与别人的故事,也默默的改变着别人的生活轨迹。影片最后,佩皮诺最终还是等来了他的星期六,哈珊校长也被抓了起来,莫瀚奇也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一切都是圆满结局。导演也这样设置了一个乌托邦世界,保护着每个人的梦。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六):谢谢你曾陪我走过生命中最重要的旅程

  “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生命的热爱,荣誉之路。”

  如果说有什么能让心灵回归纯净,有什么能让光亮照进尘埃,有什么能温暖几近冰冷的灵魂。那就是爱,是真诚,是心与心坦诚相待的话语。

  池塘之地,一道曲折的小路通向生着铁锈的大门,蓊郁的树木笼罩的小楼,一处被世界遗忘的地域。里面是一所问题孩子的再教育学校,我看的到的是一张张麻木的脸庞,笑里藏刀的阴冷,冷酷无情的行动反应,我也有着同马修一样的诧异,疑惑。这究竟是怎样一群孩子呀?他们的善良,热情,笑容和一切散发着热量闪着光芒的品质被消磨的所剩无几,如果没有奇迹降临,他们的灵魂将沦落到不知何处。所幸的是,学监马修的到来就是这样一个奇迹。

  他在尽力挽救孩子们心目中教师形象,把美好和温暖传递给他们。与此同时,他也没忘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他想要孩子们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一个合唱团由此诞生。

  在音乐的感染下,孩子们心底那最纯净的美好一点点蔓延,清澈催生清澈,温暖感受温暖。其中一个拥有特别嗓音,有着天使脸庞的男孩莫朗奇的眼神最让我感到忧伤。我看到了什么?对世间的不屑?对善意的抵触?对自己的放纵?也许都有,他要把这世界对他的不公平完完整整的回报回去。以假对假,以恶对恶,最简单的方式。自我保护的伪装,无可奈何的自己。但我相信,我更看到了他心灵深处对正常生活的渴望,对关心重视的期待。音乐,流淌的旋律,像小溪般缓缓流过心底。

  我被他们的声音感动,也许这样的歌声习以为常,比他们唱的好的不在少数。但是是这样一群孩子们唱出来的,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就像一杯水,在绿洲和在沙漠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一群白衣少年,一张张充满青春活力的脸庞,谁说他们是问题少年?他们明明是干净澄澈的天使。如水的歌声缓缓流淌,让空气凝固,让呼吸暂停,让眼睛润泽,我用目光向他们致以敬意。对莫朗奇来说是出乎意料的独唱,可我早已预料到这一幕的出现,因为他们是无法分割的集体,任何一位成员的缺席都不能构成惊心动魄的震撼,而如此单独出现,又带给我别具一格的感受。我为这最后一个孩子的回归感到欣喜,被他温柔嘹亮的歌声感动到无以复加。

  影片的结局,也并不都是人人皆大欢喜,蒙东阴差阳错的沦落,马修一段美好姻缘的破灭以及他最后被解雇的现实,让我不禁扼手叹息,但仔细想想也合乎情理之中,现实往往是美满与遗憾并存,而且残缺的美好更能让人记忆深刻,产生共鸣。

  影片中的许多镜头都让我在微笑后落下泪来,或是在落泪后又重新微笑,或许这就是感动在作怪吧。孩子们做的白色的小降落伞从天而降,缓缓,缓缓摇摆着下落,像是开在空中的一朵朵承载着希望的花儿。马修被迫解雇,孩子们都在上课,当然不会有送别,有挽留,当我们都以为这是一个无法弥补的缺憾,是马修心中永远的痛时。影片恰巧给我们开了个大大的玩笑。倏然,一架纸飞机从窗口飞出,毅然的划破天空,轻轻地,轻轻降落在马修的脚边,待他弯腰捡起,抬头仰望时,无数纸飞机载着孩子们祝福的话语从窗口起飞,在空中滑翔,舞蹈。最终落满了一地灿烂的笑容。向上看去,一双双小手在窗口挥舞,再见了,我亲爱的老师,再见了。泪水在积蓄之后找到了决口,心被不可遏制的融化了。没有声泪俱下的送别,没有哀愁暗涩的画面,没有刻意的渲染与僵硬的嫁接。巧妙的设计,事半功倍的转化,真挚感情的流露,带给我们最明亮干净的感动,这样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

  以回忆为主要内容,以两个老人雨夜的相见为开头,以一本学监马修当年的日记为故事开始的线索。自然而然的带领我们进入到故事的情境中去。平淡的感动一点点融入在故事的叙述中,真的,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也让我有了写文字的欲望,来铭记下此时此刻心底的感动并与你分享。

  这是我写下的第一篇影评,谢谢你能一直看到最后,这已经是对我最大的鼓励!^_^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七):麦田电影院——解读《放牛班的春天》

  独家解读《放牛班的春天》,视频播放:http://v.qq.com/cover/i/ihj4l3m2lg0t75a.html

  栏目组:麦田电影院

  腾讯视频电影频道出品,转载请注明

  导读

  没有人生来就是恶魔,也没有人从一开始就厌弃这个世界,厌弃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原本纯真美好的童年时代,那一个个稚嫩的面庞被打上了邪恶的烙印,不容挣扎;是爱与尊重将他们唤醒,为他们解开沉重的枷锁,在童话般的乡村小镇谱写出了叩击人心的空灵之音。本期《麦田电影院》,在《放牛班的春天》动人乐声的撩拨下,镜头将带你找寻住在地狱里的天使,发现暗狱里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

  死一般的沉寂,推开池塘底教养院的大门,我们走入了一个与充满浪漫气息的法国乡村格格不入的世界。池塘之底,地狱一般的名字;池塘之底,也暗示着这里地狱一般的生活氛围。抽烟、偷窃、恶作剧,我们如何能将这些令人厌恶的行径与60个仍在花季的少年联系起来?但事实就是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这里上演。

  《放牛班的春天》,一部并不那么浪漫的法国电影,却在2004年的初春,以850万的观影人次成为了法国年度票房冠军。带着奥斯卡和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最佳配乐等多项提名的光环,《放牛班的春天》经过十年的洗礼,在今日依旧焕发着光彩。多年来,这部电影中的音乐和教育主题被无限放大,前有《音乐之声》、《死亡诗社》这些成功范例,与之相比,《放牛班的春天》似乎在佳片洪流中成为了渺小的复制品。

  但是当《海上的清风》唱响在耳边,当那个曾经“拥有魔鬼般内心”的莫朗奇仰起清秀的面庞,谁知道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会不会被戳中呢?与其说这是一部音乐电影、一部教育电影,不如说这是一部被系上音乐和教育标签,而令人重新发现至纯灵魂的电影。

  一、幽静的夜晚·寻找

  影片采用倒序的叙事手法,在两个迟暮老人的回忆中,以他们的老师——克莱蒙·马修的日记为线索缓缓展开。深冬时节,片中灰暗的冷色调加重了寒意,马修老师带着在各地经历的失败走进了池塘底教养院。他早早预料到,在这“池塘之底”恐怕也不会有好的境遇;但他可能也从未预想到,在这“池塘之底”会收获一笔令人惊喜的巨大财富。

  被玻璃划伤眼睛,被剪刀戳伤手臂,拜学生所赐,这里的老师时刻都在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莫大煎熬;正因如此,管理者们也都一直坚信一个道理——唯一的道理——犯错,处罚。池塘之底的问题少年们就应该与打骂和体罚相配,这似乎早已成为了一条被默认的真理。严厉的校长、冷酷的教师加之毫无人道的教育方法令本就叛逆的孩子更加顽劣。

  惩罚会带来叛逆的叠加。没有人生性本恶,只是无情的双手把他们推向了邪恶的深渊,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在这所大门紧闭的教养院里,一个个纯洁的灵魂在残酷的现实环境中被封存起来,而马修老师正是那个来唤醒他们的人。

  如何发现被冰封的美好?要试着走进他们。犯错也许不一定意味着处罚,犯错的孩子应该得到善意的引导。憨厚仁慈的马修很快成为了被孩子们欺负的新任对象,但也正是这个老师处处维护他们、帮助他们,带给了他们不同的生命体验。孩子们的窃窃私语透着对这个新老师的不解——犯错竟不再是体罚的前奏,取而代之的是循循教导和将功补过——原来犯错也可以被谅解。然而这小小的不解却带着极大的讽刺,马修所做的一切难道不正是一个老师应有的姿态?

  “为何凡事都只往坏处想?”“因为在这里,就只能这样。”执教多年的沙贝尔老师似乎早已看透一切,但以邪恶之心面对,换来的必将是与之相同的答案。其实换一种方式就可以倾听他们的声音,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但不这样试一试,又怎么知道呢。

  池塘之底的孩子其实都拥有一颗还未涉世的初心,单纯的佩皮诺、认真的伯尼法斯、执着于梦想的科宾,默默努力渴望被认同的莫朗奇……那些闪光点一直都在,只是被暗尘吞噬了光芒。敲开他们的心门,到里面去看一看,马修老师一直这样努力着,因为他始终明白:每个稚嫩的心灵都应被温柔以待,都应被宽容,应被理解。

  二、夏日的微曦·发现

  深夜,池塘之底传出了不那么动人的歌声。没有音准,没有音调,没有优美的歌词,一群调皮的小孩玩笑似的唱着他们的秃头老师。这些孩子真的无药可救了么?当然不。世间的美好永远存在,只是缺少了发现它们的眼睛。

  克莱蒙·马修,一个失意的音乐人,一个走投无路的学监,多年后翻开那曾经暗暗发誓再不触碰的五线谱,他重燃希望,用跳动在笔尖的音符将一颗颗湮没在黑暗中的纯洁心灵联结起来,谱写出了最动人的乐章。

  生命的历程就是一个又一个偶然的叠加,人们往往会在不经意的邂逅中,摆渡生命的无常,收获永恒的回味。偶然的发现成就偶然的惊喜,初次试唱,孩子们的歌声并不优雅动听,但终于有了这样一件美好的事物能够全然牵动他们的内心。

  在这支歌唱水准参差不齐的合唱队中,一个天籁之音惊艳了所有人,这个令人心中泛起涟漪的声音来自于莫朗奇——老师们眼中那个拥有天使面容和魔鬼内心的男孩。俊俏的脸蛋,清澈的双眸,无瑕的嗓音,这个世人心中上帝派予人间的天使却不曾令人想到是一个屡屡逃学、打架、偷东西的问题少年。他高傲、冷漠,却又渴望被接纳、被认可;他叛逆、任性,但也暗自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热爱的音乐。

  空灵的男高音莫朗奇无疑是合唱团的点睛之笔, 而这场视听盛宴难得之处更在于它的天然而不经雕饰。音乐制作人出身的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为诠释最本真的音乐、展现最纯净的心灵,特意在拍摄地附近的学校里挑选了60个具有潜质的普通少年参演本片。这些孩子不是拥有歌唱技能的小演员,而是一个个不曾有表演经验的歌者在用心表现着他们的率性和自然。

  快乐于前,何须等待。音乐是一剂良药,抚慰着孩子们的创伤,滋润着他们的心田。虽然这些孩子行为乖戾,语言粗俗,殊不知他们的内心却更为脆弱而柔软。马修组建的合唱团让孩子们在幽晦的池塘之底,透过罅隙,看到黑暗中的希望之光,感受到隐藏在单调生命深处的热忱。也许,孩童时代的幸福会转瞬消逝,但这道绚烂的音乐光芒,将在生命道路的尽头永恒闪耀。

  黑夜的深处,波动的希望渐渐生根发芽,每个孩子的脸上都展露着从心底绽放出的微笑,天籁般的歌声震撼人心,天使将他们的歌声在大地唱响。我们看到的真挚眼神,我们听到的动人歌声都是他们至纯灵魂的写照;怀揣一颗纯粹的心才可能演绎出如此勾人眼泪的乐章。

  三、放飞的风筝·成就

  美好的故事总伴随着心碎的转折。校舍的烧毁,校长的大怒,马修被辞退,合唱团解散……

  失意的马修老师感叹着孩子们的顺从与无情,孤独地走出教室,落寞而沮丧。但是当空灵的和声从封闭的阁楼中飘出,萦绕在耳畔,谁还会埋怨孩子们不来相送的薄情呢?炽烈的阳光下,没有动人的言语,没有微笑的面庞,有的只是漫天飞舞的纸飞机和一双双挥别的小手。

  印刻着稚嫩的笔迹、承载着感恩之心的纸飞机如天使的羽毛飘落在人间,一曲《风筝》寄托着孩子们对老师最真挚的祝福与最热切的希望。

  空中飞舞的风筝,请你别停下来,孩子们都在望着你,飞向高空,飘向大海;即使在暴风雨中,你也可以高扬翅膀,随着那率性的旅行,醉人的回旋,纯真的爱会循迹而至,播撒希望。亲爱的老师,请别忘记回来,回到孩子们的身边。

  克莱蒙·马修——失败的音乐人,失业的学监——带着一份自嘲,离开了池塘之底。空中依然回响着灵动的童声,他想向全世界呐喊,但又有谁会真正知晓呢?这是一片无人知晓的春天。

  马修和孩子们的故事随着日记的完结停止在了笔尖。怀抱着厚重的日记本,年过花甲的莫朗奇陷入沉思,意犹未尽。克莱蒙·马修,谁会知道这个曾经尝到太多失败苦果的音乐家却在池塘之底收获了别人无法复制的成功。

  住在地狱的天使们重获新生,多年以后,那些学会了感恩与奉献的顽固少年,终于在星期六寻得了父爱的佩皮诺,早已成为著名指挥家的莫朗奇大概不会忘记,曾有这样一个人走进了他们的生活,改变了他们的世界。无疑,这是一场心灵的救赎,是一份心与心之间毫无杂念的相互成全。

  载着马修和佩皮诺的长途汽车渐渐驶向远方,消失在了森林的尽头;悠扬的风琴伴着清澈的童声,在微风的裹挟中散播向远方。住在地狱的天使,终究等来了暗夜中的启明星,他们会回到天堂,在那里,圣洁之音将再度被唱响。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八):幸福与感伤

  那个叫派皮诺的小男孩最终如愿以偿地在周六被接走了,虽然此人不是他的父亲,却胜似父亲。相信他跟着马修先生会很幸福,从此有了父爱,有了家。

  皮埃尔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与母亲的团聚,里昂音乐学院毕业的音乐家。

  以这两个孩子为代表,但愿这所曾被世人遗弃的学校里的孩子都有了自己的美好生活。

  在这些美好里,总是有挥之不去的感伤:为了马修的不得志,也为了皮埃尔妈妈与他的擦肩而过。在皮埃尔妈妈说出自己有意中人的时候,不禁为马修潸然泪下。马修,皮埃尔母子,派皮诺,会是怎样一个幸福的家庭。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九):温柔的人会得到温柔地回应

  法国电影看起来总给人一种很舒心的感觉。不像大美那么激情四射。也不像贵英那么讽刺刻薄。更不像国产这么一片混乱。

  法国电影就像是人想象中的那样。文艺,清新。温柔,美好。

  当然这仅限于我看过少数几部地评价。见识不算很多。

  这部电影很简单明了地诉说了一个富有爱心的音乐老师,改变了一所最糟糕的像是监狱般的男子学校的故事。嗯,用音乐让孩子们地不安平静下来。用他的宽容和耐心让孩子们渐渐放下防备接受了他。

  在他出现之前,整个学校可以说是一片混乱。孩子们对老师没有任何好感。各种恶作剧各种伤害出现在他们之间。老师们用暴力对待孩子们。孩子们则用暴力继续抵抗着。

  这足以说明,暴力是无法消除暴力地。如果你真的想要改变这糟糕地境界,就必须用宽容和耐心去对待他们。

  毕竟,我还是相信温柔的人,会得到温柔地回应。人心又不是石头。不是吗?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十):四方|观影·放牛班的春天·角色设置

  影片的开头几个镜头抛给我们被称为“池塘之底”这座学校里孩子们的顽劣和学校的万象丛生。

  按照故事的发展和编剧的思维定向,此时应该出现一个超级大英雄来用一己之力解决前方种种设定好的难题,也就是说打怪,于是影片里的超级大英雄的设定就哐当一下降临了,没有自带音响也没有万千少女的哭喊——没错,就是矮矮胖胖、秃顶、中年发福、失意的马修。可是影片里只有一个不够帅气的英雄和一群等着被感化的熊孩子怎么能卖座呢?编剧想了想,不行,还得加入黑暗势力,加入一个大反派——拉齐校长。

  好,现在大英雄大坏蛋和熊孩子都到位了,这样总能开演了吧?大英雄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驯服了熊孩子们,然后用大英雄周身的光环与大反派进行殊死搏斗,在最后一秒释放了R大招拯救了熊孩子们。不,不对。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再在影片里放入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就像孙悟空一样,不能一下子就被大Boss搞定了,他应该有自己的困境与矛盾,和自己的本性搏斗、挣扎,最好最后还能有自己的技能施放,那这个人物可以让影片的逼格更高,而且或许也可以将他被感化的前后作为作为一个叙述手段讲述影片——皮埃尔登场了。

  到现在为止,主要人物都差不多准备就绪了,现在总可以演下去了吧?不,还是不行。还得加入一个让影片整个色调明快起来的吉祥物,又考虑到这三个主角也得二号人物来塑造吧?于是大英雄的塑造品出现了,一个小可爱费拉蒙诞生了,呆萌的大眼睛、可怜的身世、生气时撅得恰到好处的小嘴成功地引起的大英雄设定下的马修的注意,英雄温情的一面从费拉蒙身上汨汨流出。塑造大反派的二号人物也应运而生——一个被安排来做试验的不良少年,不良少年的戾气和拉齐校长的邪气组合起来的化学反应让拉齐校长的人物设定更加鲜明,全剧又一个高潮出现,不良少年的这根线也成为将拉齐校长推向审判庭的最后一根稻草。好,那么最后一个主角皮埃尔的陪衬角色也出现了——皮埃尔的妈妈玛丽,当然了作为全剧唯一的女性角色不能只当当妈就能物尽其用的,正好我们失意的男一号需要爱情和女神。

  到此为止,剧中所有主要人物都已出场完毕。等着看这场温情与感动俱在的大戏吧。

  可如果故事真的这样发展下去,大英雄实现了自己拯救了熊孩子得到了爱情,故事就真的又落入一个大俗套,于是电影给了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反转。角色设置为大英雄的马修在感化熊孩子任务完成后却没有打败大反派,而是——被毫无英雄主义色彩却充满了生活悲情主义色彩地被辞退了。最终马修在漫天的纸飞机的飞舞下,一个人拉着行李带着吉祥物再一 次从失意中来,又在失意中跳出了“池塘之底”,跳上了远行的班车。当然,不够幸运得到爱情。

  马修并没有成功,可是带着遗憾的电影大获成功。该片于2004年3月17日在法国正式上映并以850万人次获得法国年度票房冠军。2005年该片入围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和最佳原创歌曲两项提名以及第6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等奖项。

  我不太喜欢“放牛班的春天”这个译名,因为并没有春天出现,如果有一幕,也是虚假的春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