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生七年8》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人生七年8》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1-19 21:4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生七年8》观后感精选10篇

  《人生七年8》是一部由迈克尔·艾普特 / 保罗·阿尔蒙德执导,迈克尔·艾普特 / Bruce Balden / Jacqueline Bassett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七年8》观后感(一):绝非难再出贵子

  把一个七岁的孩子交给我,我将展现他的人生。

  这部纪录片的初衷应当是探讨英国社会的阶级固化,挑选十四个不同阶层的孩子每七年记录一次他们的人生,但拍到56岁片子的意义早就没有初衷这么简单。看到评论里充满了悲观言论,想简单对阶级代继传递说两句自己看法。至于这部片子超出本意之外的惊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不多说了。

  阶级代继传递

  七岁时

  上层精英:John,Andrew,Charles,Suzy

  中产阶层:Bruce,Neil,Peter

  工薪阶层:Lynn,Sue,Jackie,Tony

  底层:Nick,Paul,Symon(黑人)

  五十六岁时

  上层精英:John,Andrew,Charles,Suzy,Nick

  中产阶层:Bruce,Peter,Tony,Sue

  工薪阶层:Paul,Lynn,Jackie,Symon(黑人)

  底层:Neil

  以上根据片中十四人大概收入规模和拥有资产划分。阶级划分没有固定标准,不需要太过较真,因为这并不妨碍我们得到结论:越是高的阶层就越是稳固。

  1.上层精英基本实现了阶层的隔代继承,他们的孩子依旧受到良好教育,走着父辈们走过的路。

  2.中产阶层变化较大。Neil因为患上了抑郁症成为流浪汉跌落底层,Tony依靠自己劳动在西班牙买了度假别墅,Sue成为伦敦大学法律课程行政主管。

  3.工薪阶层变化最大,他们的后代基本从事和父辈们一样体力劳动。

  这似乎印证了寒门难再出贵子这句话,但如果仔细地一部部看来,事实并不是这样的绝对。做一个对比,拿john来说,他读私立学校,大学在牛津,最后成为皇室律师,娶大使的女儿,热衷慈善。反观中下阶层的孩子,比如Jackie,她读完综合学校后就结婚然后离婚,五十岁面对着救济金缩水经济危机等等难题。她的孩子同样没有上大学,从事着体力劳动。也许很多人都会说,John身为贵族后代,从出生起就注定了他将享受到大多数人无法享受的资源条件,这句话本身并没错,但在表象背后有更深层的原因。的确,出身的不同对人的影响巨大的。中下阶层对后代的培养着重点与上层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其中固然有着经济条件与成长环境这类不可改变因素的原因,但我在片中看到更多的是,对于知识观念想法对于他们的影响。上层阶级更注重知识对于孩子的塑造,他们对于教育的态度是严谨而端正的;中下阶层则更多地认为读书只是青少年时的必要经历,如何生活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令人觉得有些难受的是:这种观念和想法的差异也再悄然无声地进行着代继传递。

  John他在21岁时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都说私立学校本身就导致阶级固化,那些在汽车流水线工作的技工有很高的工资,只要他们愿意完全负担地起孩子去私立学校的学费。56岁时John坦白,9岁时父亲去世家里经济条件变遭,读牛津靠的是奖学金;这大概也是他14岁时每周零用钱只有40便士的原因,如果不是他后来坦白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他在求学时面临的困境。john21岁时另外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是:人们从这个节目看到我们以为这就是我们原本的样子,他们觉得我是与生俱来的享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可剧组却无法展现我读书到深夜,考大学时的辛苦付出(原话忘了,大致如此)。同样少爷三人组的Andrew几乎在每一个七年都在强调教育和观念对后代的重要,他的孩子同样接受了优良的教育。而中下阶层的几个人谈到教育时更多提到的是,他们教育孩子要努力工作,而对大学的态度却是可有可无,甚至是肯定地说不需要。值得一提的是,儿童之家出身的Paul在56岁谈到,他们在读书时非常懒并表示遗憾,希望重回学校;Paul的大女儿成为了全家第一个大学生,这是我在Paul身上看到微小的一点。而我想说的是,影响从来都是潜移默化家族传承的改变也绝对不会一蹴而就

  变革过后社会趋于发达稳定,都说寒门难再出贵子,其实应当是寒门难在出贵子。如果从头到尾看完可以发现,工薪阶层的人并不是没有办法支付后代的教育费用,他们只是想法观念存在很大的局限,甚至是被禁锢。这点从底层逆袭到上层的Nick就是很好的佐证,他的父亲只是农民,而Nick却成为了美国知名大学的教授。从来没有人也不会有人把你按在地上说,你生下来这样这辈子就只能这样,决定行动的永远是脑子

  《人生七年8》观后感(二):几点感悟

  这是纪录片,是真实,所以,看来更让人感慨。突然,有以下几点感悟:

  1、驱动人生不断前进的,还是你最最坚定梦想,片中的人大部分都或多或少的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个人想从政,即使人生再艰难,做过流浪汉,但最终还是做了个议员,也算实现了从政的愿望。梦想很重要,但是坚持更重要,人总会成为或接近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的。

  2、片中的有个人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我特别像,总是认为自己很聪明,总想如果当初怎么怎么样,最后就能怎么怎么样。最终,还是那么平凡下去了。我特别害怕自己将来年老之后,也变成那样,做着基础的工作,拿着微薄的薪水,过着平凡的人生。所以,我要努力,专注和坚持。

  3、关于事业,需要在一个领域专注才行。

  4、关于婚姻,片中有个人也和我相似,总想着宁愿等到那个人,要不然一直单着,最终在三十多的时候等到了。我等的那个人什么时候才能来呢。还有,片中人让人羡慕的就是,在五六十岁的时候,两个人还来电,是在太难得。

  最后,告诉自己,专注、坚持、行动、晚婚晚育、多健身。

  最后的最后,我也想每年拍个视频,来记录自己的状态目标和想法,在几年之后看看,很期待那时候的感觉

  《人生七年8》观后感(三):有变化,不大

  一共14个小孩,家世排名: 1.苏西:大地主 2.安德鲁:中产 3.约翰:贵族之后 4.查尔斯:中产 5.布鲁斯:军人,单亲 6.尼尔:老师 7.彼得:警察 8.尼克:农场主 9.琳恩:工人 10.苏:工人 11.杰姬:工人 12.托尼:家庭比较幸福 13.保罗:单亲 14.西蒙:单亲 7: 富小孩:有见识,聪明自信,阶级意识相对也很完善 穷小孩:比较善良,相对率性 关于乐观:不分贫富,跟家庭亲密有关 关于特别:富人太小大人,很无趣。Bruce从小就特别善良与众不同,果然长大也和他人路线不一样。 托尼,从小就生命力异常旺盛的感觉。 14: 富小孩:有见识,目标清晰,阶级意识分明 关于钱:越穷越没欲望,可能是觉得离自己太远了 特别:搞物理的很干净,表达清晰,并不觉得害羞自卑 21: 有钱确实能过得更轻松性格:越富,性格差异越大,各异,比如沙发组的查尔斯。越穷,性格差异越小,趋同,比如衰得一样的塞门和保罗 怪:尼尔怪的很明显了,性格大转变到底是因为本身内心不够强大,还是外界压力过大?应该还是内因吧。两怪的尼尔和布鲁斯都是出自小康家庭。 最乐观&自信&自然:1托尼,2尼古拉斯,3约翰,4安德鲁。基本和他们的干劲和现状满意度有关。猴子托尼已经进化成人精托尼,人最矮,最爱笑,居然主动找最精英最自傲的约翰聊天,照相也站中间,和导演侃侃而谈,已然生成了以前没有的长袖善舞功能情商满格 28: 这集其实很无趣,基本都定型了。性格不常变,观点经常变。 漂泊的尼尔这集的状态其实比14和21岁的时候好多了,但仍然不及他7岁时候的巅峰状态。想想正常,一个人不可能年年都处于意气风发的巅峰状态。 另外一个重点,基本每个人都在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以免失望。不知道这叫失了天真,还是断了野心。 小孩:生了小孩的都觉得小孩是幸福,没生的,仍然怕小孩成为自己的障碍,其实这点钱能解决,可见钱的重要性 35: 如果一直把重点放在阶级上,不仅无趣,还很无聊。人生和人性,比阶级重要,也有趣多了。 尼尔痛苦的重点不是病,而是他仍然迷恋世俗标准。所有比他混得好的人都在放下,他却相反。 剧中三分之二的人,都有音乐表演绘画这类艺术梦,是不是说明英国的艺术氛围真的很浓? 外形论:比晚年身材没意思,就中年的初始阶段来说,男的除了布鲁斯,都没发福,只是秃顶的多。女的底层全体发福,无一例外。但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所有阶层都发福。 伴侣:除了安德鲁,所有夫妻都是门当户对,并无跨界级婚姻。安德鲁并不算特例,他不是完全的高富帅,娶到苏西那种白富美的可能性小,向下娶是他这种类型的正常之举,并不少见。一二梯队的男人娶的老婆,无论颜值或背景,全是瘦子,且中年伊始无发福。 42: 英国再差,它的救济金也帮了不少人渡过难关。英国再好,大多数人多少都需要啃老。 普通阶层的大人,非常需要幼儿园,或者保姆,或者父母。 所有小孩,非常需要家庭的爱,以及补充家长见识不足的学校教育(并不单是应试教育) 底层sue,是唯一一个每集化妆的女的,永不自弃啊~! 尼克:一路看来,他其实是最理想主义的,物理是他从小到大的爱好和梦想,居然有中国人猜测他是为了更便捷的挤入中产才选择道路。。。能说什么呢?屁股决定立场,在哪都不缺这样的人。 看到现在,虽然觉得确实写实,但为了中心论点,很多细节处理得比较僵化和片面,很像为背书而拍 49: 修正,加上体育,片中90%的人都有艺体梦。再加上政治的话,就是百分百了。 底层:父母不严,小孩偷懒,不念书提前走入社会,早婚多子,复制了父母的人生,面对同样的困难,基本印证了此片的命题。 尼尔那个蝴蝶故事,所谓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角色,中国人大概就叫知天命吧。从此多了内心的平静,少了人生的变化。 约翰:此贵公子从小到大都是如假包换的保守党,从未变过。 56: 伴侣:也不是完全门当户对,那两个可怜小男孩其实就算高攀,都找了个阳光强大的另一半。如果无法从小在爱中茁壮成长,也无宗教之类的信仰,这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和青少年时期的对比:梦想远去。除了混得特别差的,无论贫富,所有家庭比较幸福的,都比童年更从容,自信。富人少了轻狂,穷人少了不安。 新排名: 变化不大,第二集团的尼克快接近第一集团了,同集团尼尔跌入第三集团垫底,陪他垫底的两位底层女,和他的共同点都为身患隐疾。因病低谷,对普通人来说太普通了。第三集团的托尼窜上了第二集团,但他孩子的婚姻及事业基本在复制第三集团的命运,不太看好。苏西命太好,同样高中后辍学,从没上过班,什么都不用做,继续稳坐第一。 不喜欢用阶级一说,毕竟第一集团大多数人也只算中产。唯一好奇的是英国父母的重要性在孩子成年后,只在第三集团继续显现,一二集团啃老迹象不明显,貌似家庭亲密度也不如第三集团。 1.苏西:嫁高富帅律师,继承苏格兰庄园,继续大地主,一直全职主妇。 2.约翰:法官,娶大使女儿 3.安德鲁:律师 4.查尔斯:BBC 5.尼克:美国教授,二婚 6.彼得:公务员+知名乐队,二婚 7.托尼:出租,置业西班牙 8.布鲁斯:老师,最后在贵族学校 9.苏:大学行政主管,二婚 10.保罗:老年中心杂工 11.西蒙:叉车工,二婚 12.琳恩:儿童公益图书馆职员,失业,患病 13.杰姬:银行职员,失业。患病,领救济,离了三次 14.尼尔:患病,低薪乡村议员,无家无亲,所以把他垫底

  《人生七年8》观后感(四):阶层一直存在,但努力还是会有收获

  这集的人生七年是感触最大,基本上可以看到英国不同阶层的孩子从七岁到56岁,虽然内容很短,不具有普遍性,但是起码侧面反映了英国不同阶层的发展

  1.婚姻。

  从这14个孩子可以看到,超过一半经历过离婚。条件较差的穷人阶层离婚率比较高,早婚多孕,而且离婚以后孩子基本上跟着母亲,有部分母亲休完产假之后被解雇,很现实,而且操心的女人衰老的特别快。相对来说,条件比较不错的富人阶层,离婚率比较低,婚姻状态也比较美满,进入大学学习的孩子明显多于穷人阶层的孩子,母亲相对来说保养不错,精神状态也好。

  2.事业。

  阶层能决定你的起点,甚至是终点。富人阶层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朝着明确的目标去努力,一般都会获得想要的。穷人阶层视野比较窄,考虑的是自己能做什么,随波逐流比较多。穷人阶层逆袭的也有,穷人和富人教育最大的区别应该是上不上大学,能够上大学、特别是著名大学的孩子,成就比较大。

  3.我的感悟。

  首先,女性还是需要自己赚钱,不要早婚早孕,20多岁还是很年轻的岁月,可能还没有弄清楚自己要什么,自己能承受什么,是不是有经济能力给孩子提供保障。感情可以很牢固,也可以很脆弱,如果在经济能力足够的情况下,婚姻比较稳定,也比较长久。

  其次,阶层确实决定了很多东西,比如起点,比如你最大的终点,但是如果不努力,等到年老生活会很困苦。年轻的时候还是要多拼一拼,即使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只要坚持住,起码不会让你的老年很凄惨。穷人多半是因为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出路,得过且过,造成后面的路越来越难。

  《人生七年8》观后感(五):今天我们来谈谈人生。

  听一个十九岁的人谈人生想来是有些可笑的,但十九岁的人往往又最喜欢谈论这些东西,就算不谈,大多也会翻来覆去地想。这并不难理解,每个人都有过十九岁的日子,记忆浅薄稚嫩、避之不及,往前看则一片烟波渺茫、音信无期,现在的大学又有大把空闲时间,于是就会胡思乱想啊。我活了十九年活成了个什么东西?以前的我是怎么样的?将来我要到哪里去?

  光想还不够,毕竟年纪轻(年轻真是个万能的挡箭牌,谁会苛责一个小屁孩呢?),最大的成就就是活着度过了高考,想破脑袋大概也想不出什么来。于是找来这套纪录片,把几十年的日子浓缩成几个小时,坐着就过了十四遍人生,效率多高。所以我猜许多人都和我一样,是带着问题来看片的,目的是想给自己的生活找个参考。这一点后面再提。

  先说片子,我最喜欢的是高富帅三人组里的 John。很多人看不惯 John,说他精英主义,我倒是觉得他十分坦荡。夫子有言:“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意思是想要什么就直说,不必遮遮掩掩,比如你明明铆足了劲儿想GPA爆四,嘴巴上却说我天天都在玩、根本无心学习,这就不行了,成了“君子所不齿”的事了。在这一点上看,John是直截了当的,我就是要进名校,就是要跻身政界,我家就是上流阶级,怪我咯?这种锋芒毕露的诚实会让人不舒服,于是只看见他投了个好胎,却看不见他的汗水。这也很符合节目组探讨英国阶级问题的本意,看,上流人就是走这种精英套路的。但事实上,就他个人而言(而不是作为英国上层的代表),有目标、为之付出应当的努力并最终达成它,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值得尊重的人生态度。

  然而,仅仅上进是不足以让我欣赏他的,毕竟片中许多人都十分上进,尤其是不懈为生活打拼的Tony。那么John身上还有其他什么特质呢?

  在香港看莫奈展的时候,有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一开始他为生活而作画,后来他为作画而生活。把John比做莫奈不太合适,但在柴米油盐之外,他确实一直追求着政治的理想,就像莫奈一直追求着作画一样。其实像这样的还有三人,小天使、Charles和传教士。小天使的流浪即宣告了他的不妥协,他甚至是将内心诉求放在物质需求之上的。但或许是我理解片面,我觉得不久前的我和小天使的精神状态太像了,那是我花了很大力气才摆脱的心态,至今还能感受到当时是怎样的厌恶自己,所以,我不可避免地厌恶起了这样的小天使。他甚至没有勇气走出来。Charles则是两集之后就没再出现,不可妄下论断,但在我的臆想中,他也是为自己的理想放弃了许多。传教士呢,怪在太过遥远,他的圣光似乎不属于这个世界,至少是我的世界。所以我对传教士,有敬佩,但没有感同身受。

  其余人的一个个七年,则大多在家庭子女、天伦其乐中度过了。我当然没有理由用这样的一句话来概括他们,但确实,他们除了家庭之外,似乎并没有别的什么追求,他们工作是为了生活。在这里我终于认识到了自己价值观的某个方面,原来有房有车有妻有子对于我来说,是完全不够的。稳定的收入和幸福的家庭,它们都很好,我当然也想要,但“仅此而已”是远远不够的。我不想一辈子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质量之类的事情,必须有另外一点什么,什么呢?

  大概是John的政治,或者说莫奈的画吧。有才能的人可以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标,就会有努力的方向,有那“一点”能为之生活的东西,这样的人是幸福的。那假如没有才能呢?有的人会为家庭打拼,达到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更多的则是浑浑噩噩,荒废了短暂的一生。

  所以还是回到我最初的问题上,一个十九岁的人对人生的迷茫。难就难在我既不能破釜沉舟,为了那“一点”放弃所有;又不愿天天柴米油盐,那会使我痛苦万分。于是我只能在两条路之间徘徊、徘徊,这里有未来一闪而过的光辉,有在家殷殷期盼的父母,也有一切意外、惊慌和恶作剧。我带着问题来,但我只是更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问题。想借这部片子给人生一点指引,大概是不现实的。因为每个人都只是在看自己,people believe what they believe 。你看到了阶级固化,他看到了人越长大越平庸,而我呢?我当然不会关注中年危机,我想知道面临同样的选择时,别人会走哪一条路。

  很明显我没有找到答案,或许根本就没有答案。做人呐,真是难。

  《人生七年8》观后感(六):50岁基本只能认命

  我觉得用50岁知天命来描述这个影片不是很恰当,看着影片里一些56岁人的眼神,觉得很多人是已经认命了。导演其实是想求证英国社会的阶级固化,即一个人很难超越自己的家庭出身,成为更上层的人。

  看了有几点想法:

  一、56岁时采访这群人,问他们对现状的是否满意,出租车司机和妻子面对镜头说对自己的生活状态非常满意,对自己未婚先孕的女儿,当保安的儿子非常满意,面对镜头也只能这样说吧。另外一个大律师却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没能从政实现自己的理想。满意不满意在于对自己的要求不一样。有人满足于现状,也有人想要不断超越自己。

  二、不知道是因为贫穷所以早婚早育,还是早婚早育造成了贫穷。很多贫穷的人,不到20岁就结婚生小孩,一下子生好几个,还有就是未婚先孕的。然后在拍摄35-42岁那两集时很多人都离婚一次。而中产阶级大都是28岁左右结婚,有两个孩子,情感稳定的。

  三、我认为一个人要超越自己家庭出身,摆脱命运束缚,最重要的是有见识,其次是自己的决心和行动。驯马师的孩子没当成驯马师最后成了出租司机,因为他只能看到这样的路。有些见识从父母亲人那里得不到,可以通过认识了解其他人(尤其是优秀的人)和读书来开阔眼界,获得见识。

  《人生七年8》观后感(七):从Angel到Nobody

  首先觉得导演Michael Apted太伟大了,几乎是用自己的一生在做一个社会记录与调查。每隔七年,这些被纪录者就来一次Truman Show。

  我看了豆瓣与知乎的影评,大部分在评价不同阶级的人生区别、七岁看老之类。我的感受倒没有那么强烈,有些在物质上被评定为下层阶级的,生活也颇为愉快幸福,从纪录片中很难看出上层的幸福度要明显优于下层。

  如果中国拍一部70年代或者80年代的7岁儿童的纪录片,应该非常有意思。因为我相信他们的人生轨迹可能性要多样化的多。比如《一个都不能少》的魏敏芝最后去美国念了书、嫁了美国佬一样。中国的高考制度,给了农村学子和小城少年也相对来说平等的机会。纵观我的家族,一个从农村来到小县城扎根的家族,教育带来的加成目前仍是最高的(可能我的家族真的没有经商基因吧)。我高中非常迫切的觉得自己不属于那里,唯一的欲望就是尽快离开,离开那个中学、离开父母、离开小城。后来我在北京念书,从未对家乡起过思念,直到现在依然。我父母经常觉得失落,我从不思念家乡美食、我也从不嚷嚷着要回家,只是在过年这种传统下才会自觉回家。如果在80年代记录三个农村、三个县城、三个省会城市、三个一线城市的孩子的成长,相信可以看到某些人的阶级得到了极大的跳跃式发展。我

  我的县城的同学们,准确说是当时成绩名列前茅的孩子,如果目前在一线城市或者家乡省会的,大部分目前在一个中产阶级的水平。房子+车子+基本已婚+有了孩子或者在准备要孩子。

  成绩非名列前茅的,自小交往和关注都少,散落在天涯的未知状态。

  我的环境中,如果说阶级开始产生的第一个因素是学习成绩,那么第二个因素大约是中国特有的——有没有在早期入手一线房产。

  另,女性朋友们的婚姻加成还未看出,大部分还在新婚燕尔期。

  我想像我这样成长背景的,暴富比较难吧,当然我的同龄人都还小,比较多的可能是成为中产阶级(上班、供楼、生子)。冷先生成长背景与我相似,以财富而言,混得最好的是他的一位发小,创业后卖掉公司获得了几亿身家。但幸福度而言,几次交流,并未觉得多快乐(准确说过得挺不开心的),离异两回。

  60年代的英国,经济发展平稳、失业率低,7岁的小朋友们穿着儿童制服,一个个像天使,后来渐渐的都泯然众人矣。50+岁后,基本都与自己的雄心与愤怒和解。时间如风霜,以摧毁之力push天使们成长。——所以最好有career plan来push yourself,不然等着政府与社会制度的优胜劣汰,会让人变得愤怒且劳累。

  整体这部纪录片,让我觉得人生非常的残酷。

  容貌与活力的失去很残酷。

  放弃抵抗与抗争,知天命的和解更残酷。

  《人生七年8》观后感(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点也不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点也不假

  阶级属性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有没有接下来人生七年的真人秀全看他们个人的造化了

  拼爹的时代不光是在天朝,米国,腐国都一样

  转帖一个相关的资料:

  ---------------------------

  将长寿作为一个目标

  如果我们将朱伊特的研究结果归纳起来,就会发现他的研究对象一生当中体重稳定、饮食适度而且积极运动。这些因素显然不足以解释他们的长寿,因为有数百上千万人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惯,但却没有活到高寿。朱伊特的研究对象在心理素质方面显然与众不同。他们乐观、无忧无虑、情绪稳定、能够享受生活并且珍惜自主权,这些都表明了良好的心理健康。这些人智商高于一般人,这一事实也与其他类似研究相吻合;较高智商使得一个人更易于维持身体健康,获得稳定收入并学习解决个人问题。另一方面,低智商的人常常不能了解并利用书本杂志上关于健康和营养的信息;他们更易于落入低收入群体,付不起较好的住房、饮食和保健等条件。贫困和没有文化的人通常吸烟比例最大,这也是缩短寿命的一个因素。

  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是否只有那些生来具有某些优势的幸运者才能够长寿。心理健康的人往往来自于心理健康的家庭;父母如果受过高等教育并且收入较高,子女常常也会受到良好教育,并且能挣高工资。这种优势无疑会有很大帮助。精神病学家埃里克·普法伊弗(Eric Pfeiffer)进行了一个规模较小但却很说明问题的研究,他在杜克大学关于长寿的研究中选定了34位男女,年龄都在60多岁到70岁,这些老人在另一项杜克大学的长寿研究计划中被认为健康状况最出色。在将这一组成功的老年人与另外34位健康状况最糟糕的老年男女加以比较时,普法伊弗发现了长寿方面的重大差异。顺利迈入老年的男性比不顺利的男性平均多活14 8年;妇女之间差异较小一些,平均为13 8年。这一差异并不是由任何一项因素造成,按照普法伊弗的说法,“是由一大堆原因构成,其中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造成了普法伊弗书中所描写的‘佼佼者地位’。”

  佼佼者地位标志如下:

  男性

  1 经济地位——70%的长寿男性将经济状况形容为舒适,80%的短寿男性将自己评为贫困。

  2 随着年龄增长对健康的自我感受——75%的长寿男性认为与55岁时相比,健康状况相同或更好,80%的短寿男性认为自己的健康更差。

  3 身体功能运转(自我评估)——63%的长寿男性认为自己没有疾病,或最多是行动稍有不便,60%的短寿男性则将自己的身体归于20%的残障或完全残障类。

  4 改善经济状况——70%的长寿男性表示与55岁时相比,其经济状况相同或更好,60%的短寿男性认为其经济状况不如当年。

  5 婚姻状况——90%的长寿男性结婚,相较之下,只有75%的短寿男性结婚。

  女性

  1 智商——长寿女性在智商测验上要比短寿女性高出50%。

  2 随着年龄增长对健康的自我感受——47%的长寿女性认为与55岁时相比,健康状况更好,53%的短寿女性认为自己的健康更差。

  3 婚姻状况——71%的长寿女性结婚,71%的短寿女性结婚。

  4 身体功能评估——许多长寿女性认为自己健康或只是行动稍有不便;许多短寿女性则将自己归于部分或完全残障类。

  5 经济状况的改变——与55岁时相比,许多长寿女性表示其经济状况更好了;许多短寿女性认为其经济状况不如当年。

  这项研究结果证明生理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出身贫困并不能自动剥夺一个人改善自己的可能性,只要一个人努力获得稳定收入、健康身体和美满的婚姻,可以提高自己长寿的几率。然而长寿本身能够作为一个努力目标吗?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努力改进生活,但我们并非总是在这一目标与长寿之间画等号。长寿在历史上的一小部分人心中是一个明确的基本目标。然而,这少数人的认识值得我们认真考虑。

  在19世纪,只有1/10的人能够活到65岁,任何人如果活到90或100岁,都会被当做长寿智慧的源泉。进入20世纪,一位名叫汉弗莱(G M Humphrey)的英国医生,他是剑桥大学的外科医学教授,观察了900名年龄在90岁以上病人的变化,并从中挑出52名被认为是百岁以上的老人,他归纳了他们的生活习惯。他发现大多数人吃饭较少,吃肉不多,少喝点酒,起床较早并且喜欢户外活动。80%以上的人说他们睡觉很好——大部分人一生平均每天晚上要睡八小时以上。(同样,女性百岁老人大大超过男性,36比16。几乎所有人都结过婚,大多数都养育了很大的家庭。)

  这些特征与我们现代的研究结果不谋而合;随着积极争取延长寿命成为一种可能,这些特征也促成了我们所说的长寿运动。维多利亚时代末期的人对延长寿命期望最高。巴士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年,法国化学家、微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他发现微生物是造成人类疾病的主要原因,控制病菌就可以治疗并预防疾病】和柯霍【Robert Koch,1843-1910,德国科学家,是发展纯培养技术的大师,而在发现霍乱及结核细菌上是一位先驱者】极大提高了人们对于消除流行病的信心; 社会改革改进了住房、卫生和工作等方面的条件。人们不再将长寿视为天赐之物,而开始承担自己对生命的责任;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的努力会产生影响。这样,就种下了积极努力延长寿命的第一粒种子。

  来源:乔布拉 不老的身心

  《人生七年8》观后感(九):人生up!up!!up!!!

  很不错的一部纪录片!镜头搜捕到的可能只是零零星星的生活场景,但拼起来确实是鲜活的人生。

  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有这么几点:

  1、小时候家庭不和睦的话,会对孩子产生一生缺爱的影响;

  2、想做的事情很明确的话,再加上爱的启蒙,知识的熏陶,不论你是贫或是富,都会在人生中耕下深深的沟痕,收获满足和幸福。

  3、无论房子大小,金钱多少,儿孙满堂,夫妻和睦,爱时时充盈心间是最大的幸福,而这一切非自身自立而宽容,乐观而勤恳不可得。

  4、政治与每个人的饭碗相关联,每个国家的人都在或多或少地吐槽身边的不完善,不管怎样,生活在变好,一代代都在走着上坡路,这便是极好的了。

  今日午间,接触到一种审思自身的方式:闭上眼,想象十年后的自己的样子。我试了一下,年龄就吓了一跳,可是光阴那么快,这一天就在不远的前方招手等待我,我能做的就是把每一天过的充实而美好,这样闭起眼来就会有越来越美丽的图景了!

  《人生七年8》观后感(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知道这部片子是看了排名第一的影评,说导演是想通过不同阶层的人从童年到老年的经历,来说明英国的阶级固化。文章中罗列了很多点,包括身材,性格,婚姻等,说实话我看完这篇文章感到很震撼,也让我不断地反思自己,自己处在哪个阶层,是否在努力,日后能否进入中产阶级或者更高?于是我决定看一看。

  但是在我看的时候这种阶级分化的感觉并不很强烈,可能是导演的呈现方式没有刻意强调这些,只是把每个人从7岁到56岁的生活状况记录下来。看的过程中给我的感觉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并且他们大多数人都在尽力让生活变好。比如那个黑人小孩,在福利院长大,在小时候眼神充满无助,长大后在仓库开叉车(堆高机),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工作,但他认真工作,在56岁时过得还不错,和妻子度假,帮助流浪儿童。 再比如,从小想当骑马手的小孩,从小在马场工作,得知自己不能做骑马手之后,改作出租车司机,在56岁生活也相当惬意,“每月工作三周”,把赚的钱用在海边休闲。所以,在这部片中,不管阶层如何,认真工作,努力生活,最后生活不会对你太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