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对话的维度》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对话的维度》经典观后感10篇

2022-05-27 02:07: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对话的维度》经典观后感10篇

  《对话的维度》是一部由杨·史云梅耶执导,动画 / 短片 / 喜剧 / 奇幻主演的一部捷克斯洛伐克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对话的维度》观后感(一):荒诞的维度

  不知道这能不能算得上荒诞派,颇具张力的食物、餐具、文具以及泥人,看似无厘头的动画背后隐藏着Jan Svankmajer对交流的深刻思考。对话的维度,揭示的是对话的三个角度:趋同对话、激情对话、自由对话。

  第一幕是趋同对话。三个个性鲜明的人互相吞噬,最后由食物、餐具、文具全部成为了同样的泥人。在思想的交流中有一种趋同性,弱势的一方总是会被较强的一方吞噬,强的被更强的吞噬,周而复始,万物归一。就如同文明的发展,一开始相互独立,然后交流融合,变得包容但日渐乏味。而这种融合的本质,吞噬,是强权的扩张以及个体本性的丢失。

  第二幕激情对话,讲两个人激情之后的反目成仇。而这仇,源自于激情之后的推卸责任。情感的交流有其短期盲目性,往往在感性来临之时彻底丢弃理性,却在感性淡去时不得不承担理性缺失的后果。

  第三幕自由对话,两个人由最初的默契配合逐渐变成最后唇枪舌剑,两败俱伤。仔细观看可以发现,一开始时总是一个人先出牌,另一个想想以后打出合适的牌。换位以后(还没想明白换位暗含着什么意思),打牌的人思考时间开始变短,乱出牌,到最后根本不用思考,变得一团糟。当思考和行为被一些准则限定时,容易产生由因到果的逻辑。但当突破传统的自由思想开始出现,既定的逻辑被破坏,难以达成一致,于是人们开始感到局促和急躁,进一步破坏规则,导致混乱和崩溃。注意到当两人同时出牌时,开始出的东西还不一样,到后来也变成一样的。这就是面对自由思想冲击时,如果不能去分析和审视,只是随大流,最后会导致思考环境的进一步混乱和趋同。我认为自由的思想是要鼓励的(也许换位就是暗示自由的出现?),而大众对于新兴的思想要经过审视和感悟才能接受或否认。否则将对思考的环境带来不可逆的影响。

  实在很佩服编剧的思想,荒诞中不乏启迪。背景配乐紧凑而又乖张,喜欢这种风格。以上仅个人拙见,姑且留作观影的纪念罢。

  《对话的维度》观后感(二):你敢不敢独自看他的影片?捷克鬼才动画大师——杨·史云梅耶(Jan Svankmajer)

  写于2015.07.27

  法国的《电影手册》这样评论杨·史云梅耶:“对于人生超现实的悲观诠释,只有文学巨擘卡夫卡可以和史云梅耶相提并论……”

  杨·史云梅耶(Jan Svankmajer),超现实主义动画大师.,1934年9月4日出生于布拉格,学生时代钟情超现实主义艺术,学习欧洲传统木偶戏,并涉猎舞台、诗歌创作、电影等艺术范畴。史云梅耶在1964年制作了他的首部动画短片《最后伎俩》,并于1970年加入捷克超现实主义艺术团体。其作品不限形式和材料:面包、木头、陶器甚至演员也可被用作动画的材料与元素。

  以上是网络上对他的评论及介绍。Lulu孤陋寡闻,第一次接触到他的作品是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ower Station of Art),今年4月26至6月25日捷克艺术家群展—象随心生—的小播放厅里。当时小展厅循环播放他三部平均15分钟不到的、无任何对白的短片:

  1. 棺材屋/棺材和天竺鼠 Rakvickarna /Punch and Judy/The Coffin House(1966)

  2. 对话的维度 Moznosti dialogu (1982)

  3. 地下室的怪物 Do pivnice (1983)

  文末会附上《对话的维度》视频,现在暂且不评价作品,先告诉你们一点观影经历:

  第一次是为了看当时在PSA展出的伦佐·皮亚诺建筑设计展,顺道拐进过一楼的小放映厅。当时正在播放的是《棺材和天竺鼠》,Lulu站着看了2分钟,一方面被剧情吸引难以移动脚步,想坐下来好好看,另一方面想拔腿就跑——神情呆滞、形象狰狞、配乐诡异,不敢一个人看啊!就是一种让人既害怕又好奇的感觉。

  周围朋友都知道,由于PSA建筑类展览多,又位于2010世博会西岸黄浦江边开阔区域,Lulu对那情有独钟。不但办了会员卡逢展必看,更有甚者一个月里每个周末都要去呆一会。于是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和朋友一起看这三部短片的经历。那播放室幽暗的入口隐约传出配乐声,像一个黑洞一次次将Lulu吸引进去。而其中一次和朋友观看过程中,进来一对年轻夫妇携带一名目测5岁不到的小女孩,小朋友2分钟不到就妥妥地被吓哭抱走了。

  如果仅仅是作为悬疑惊悚类电影,Lulu不会推荐的,这类电影本身也不属Lulu的观影偏好。之所以推荐,是发现和朋友一起观看后,我们总能产生不一样的解读。也许由于只是无对白的配乐影像,任何一种解读又似乎都是合理的。语言是非常直白的传递思想的途径,而正因为直白,反而少了很多想象的空间和可争执的余地。

  除此之外,他使用定格动画的形式,使任何现实生活中无生命或无思想的物体:木偶、食物、餐具、文具、粘土、生活用品,都在画面中栩栩如生起来。它们有表情、有情绪、有爱恨、有思想。它们是和人类一样的,有独立意志的个体。它们和人类一样,有自身的缺陷、有丑陋卑鄙的阴暗面。我可以说他的短片里几乎没有形象可爱的个体么?

  由于专业局限性,Lulu无法详尽描述杨·史云梅耶个人风格鲜明的拍摄手法,特摘录一段网络中的介绍,大家自行体会:

  在拍摄时,他大量运用了快速蒙太奇来操作他的影像,大量的快甩、快切、大特写以及音画对位都使他的影片在视觉上更富冲击力。可以说他为达到音画对位的效果,而使用了大量的大特写的平行剪切。

  不可否认连续的大特写本身是有悖观众的视听习惯的,而这几乎是杨·史云梅耶的标志手法。这种有悖常规视听习惯的手法,使影片光在镜头运用上就给观众造成了压抑、神秘、令人担忧的感觉,再加上影片的内容、所拍摄的本体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就使得杨·史云梅耶的影片构建的世界更为神奇,同时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感官的刺激,更是留给了他们广阔的想象天地,并引导他们踏入所谓的超现实空间。

  三部短片中Lulu最欣赏的是《对话的维度》,也许因为引起最少的心理及生理上的不适,又引发了最多的思考跟想象。这部片子是导演的系列作品“Alchemist of the Surreal”里的一部。其中又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永恒的对话。

  三堆分别由食物、文具、厨具组成的人形,两两迎面靠近,一方被另一方吞噬后又反刍出来,原本完好的食物、文具、厨具在一次次这样的破坏后渐渐难以辨别形状、颜色,最终三具“人形”都变成由粘土捏造而成的模样,再分辨不出原来的材质。

  Lulu觉得既然影片名称叫《对话的维度》(英文名Dimensions of Dialogue),那么是不是寓意事实就像最初组成人形的材料一般,在最初是清晰可见的,而经过人们一次次的咀嚼、消化、传递,渐渐模糊了事实的本来面目,最后都成了难辨材质的粘土。

  第二部分:激情的对话

  这部分是两个粘土制成的人体端坐桌子两端,起初像所有坠入爱河的人们一样,相拥、相吻,合二为一。后来当两者分离时,桌子中间多了一团粘土,而这一部分粘土也像是有生命一般向两人爬去,企图融入一方的身体。两人因此产生分歧,相互攻击,最后剩余一堆被损毁的稀泥。

  这部分Lulu认为表现了一段爱情的由生到死,通过两种极其激烈的行为—做爱和厮打—表达了两种极其强烈的情绪:相爱和相恨。巧妙的是,粘土构成的人体,可以在表现相爱时相互交融,在表现相恨时相互扒落损毁。

  第三部分:真实的对话

  两个人体头像置于一张破旧的木桌上即完成整个场景。刚开始一方嘴里吐出牙刷,另一方便吐出牙膏抹上;一方吐出土司,另一方便吐出奶油涂上;一方吐出皮鞋,对方就给出鞋带穿上;一方吐出铅笔,另一方就用嘴里的铅笔刀削尖它。后来双方似乎不在一个频道上了:牙膏涂在了土司上,铅笔刀把牙刷削秃了,奶油抹在了皮鞋上……最后两个粘土做的头像也瘫毁在木桌上。

  Lulu想是不是双方嘴里吐出的内容互相契合,就如说话投机的人们交谈,可以豪不费力地相互理解和交流。而反之,就极有可能造成相互伤害呢?

  当然,也很可能影片被Lulu过度解读了。不如你也看看,我们再交流?

  《对话的维度》观后感(三):《自私的基因》之电影解读篇

  有人说第一部分是相互吞噬,觉得很残酷,我不以为然,觉得更像是相互打磨相互融合相互进化。食物碰到工具代表的人类技术,就被重构了,令人联想到现在做食物都是分析化学元素,重新合成就ok了。而工具被知识重构,知识到最后又反过来抵不住空空的肚皮,穷酸秀才也要吃饭不是吗?其实这一段工具、书和食物的杂交过程很像基因组合共享咧。

  到最后食物、工具和书籍文具代表的理智的碎片几乎已经完全搅合在一起,才塑造复制着一代一代的人群。

  第二个片段与“人是泥土”的说法大概契合,男人与女人爱起来就恨不得融为一体,但却不愿意繁衍后代,又因憎恶而相互摧毁重归泥土。

  第三个片段大概讲述的是人与人从互取所需到都只看到自己的需要,而不肯给与不肯配合而相互销毁。第二和第三阶段是对第一阶段的延续,

  造就了相同基因元素的人出来然后呢?看到牙刷,铅笔,面包等代表的东西与第一部是相吻合的。他们共同拥有了知识面包和工具就是第一部分杂交的结果,一开始互取所需算得默契,然而一经转换位置,就无法理解对方的需求,乱了套了。再一掉回原来的位置,大家都只看到自己的需求,你出牙刷想要牙膏,然而对方也出牙膏,双方都出鞋子想要鞋带但是鞋子已经在上一轮的摧残中开缝了。

  看完以后最大的感触是,大家过的是被复制的人生,你与别人拥有共同的基因——共同的食欲、共同的工具、共同的知识,然而我们赖以生存的需求只能通过别人给与,相互扶持来完成——牙刷要牙膏、鞋子要鞋带、面包要黄油,一旦这种默契与规则打破了,我们又只能退回到一团泥土。

  《对话的维度》观后感(四):永恒不变的规则

  第一部分:战争的规律

  餐具和食物组成的人寓意着野蛮时期的原始人类,互相吃掉对方再产生新的泥人则暗示着野蛮人通过战争打败对方进化为文明时期的人类,可是无论文明还是野蛮生存的方式都是战争。

  短片本意上导演揭露战争是永无止境的,只要还存在人类便会有战争,食物本身是分为两个泥人,任何一方吃掉对手都会分化成两部分再继续被吃,吃人,被吃再吃人再被吃的一种无限循环,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永久不变的规律。

  第二部分:男女的规律

  男与女因为各自的原始欲望走到了一起,最后产生了爱的结晶:孩子。双方由于最初只顾享乐,而不愿意承担责任,互相推卸责任,最后由于都不想接受这个孩子发生了争吵,以至于发生家庭内部矛盾毁了对方,暗示着现代婚姻的不牢固性,为了性而走到一起的男女终究会因为性而分离。

  第三部分:工作的规律

  开始的时候两个人合作的很愉快,但是互相调换了位置则慢慢走下坡路一直到彻底被毁伤,暗示着人的工作应该分工合理,应尽其职,如果指鹿为马,医生做了教师,教师当了医生只会偷鸡不成蚀把米,反把自己前程耽误。

  《对话的维度》观后感(五):绝妙的隐喻

  私以为par1是指,人的第一需求为果腹(体现为果蔬等各类食物),人得以果腹后去创造工具改造世界(体现为刀叉等各种工具),创造出的工具最后有赖于人的知识为己用(体现为各种书具),最后“生产”出的三类人 分别指代农民(农耕文明)、工人(工业文明)以及知识分子(信息文明),三种人相互纠缠,相互吞并,也即三种文明相互包含,相互斗争,最终孕育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人”,人类文明得以延续。

  而part2,是比较好理解的部分,一对男女产生了爱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最后却因共同创造的新“生命”导致彼此之间心生罅隙,最后反目成仇。在这里我且认为,那一团多出来的物什,除了代表孩子之外,应该还代表着二人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及冲突。

  对part3,一开始我产生了误解,以为是part2的延续,两个人代表着迟暮之年的老人,一开始彼此还能正常交流,随着时光的流逝,两个人老态尽显,已无法对彼此发出的信号做出正确的反应,最后在生活的折辱中等待生命的终结。可后来发现,最后这一部分想要表达的思想,正好与片名“对话的维度”相呼应,两个人一开始理解了彼此话中的含义,因此能够配合默契,有条不紊,同时也维持了两人正常的生活(没有产生裂痕)。而后来的第二第三第多次,两人似乎曲解或误解了对方话里的含义,这时就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所有东西一团糟不说,两人的脸上也出现了裂痕,且一次比一次严重,我认为这裂痕一方面代表着两人关系的破裂,另一方面代表着对生活、对自己的不良影响。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两人交换物品的速度越来越快,而情况变的越来越糟,这也许代表着,在两人对话交谈的过程中,当双方都意识到自己的意思无法被对方理解时,更倾向于急迫的将自己的本意告知对方,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事情变的越来越糟,并没有任何好转。最后,我们看到的就是两滩烂泥,再也无法进行任何的表达(这里也许是因为疲累或是自己对交流产生了抗拒)。

  这只是鄙人第一次观影的拙见,如果有任何其他的观点,欢迎讨论。

  《对话的维度》观后感(六):我以为这是三种对话方式

  这是一部让人发抖的好作品!!

  大师的作品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我对这个片子是这样看的:

  第一部分

  持续的对话

  由食物组成的人物,我认为可以是自然的、生理的(物质客体);

  由工具组成的人物,我认为可以是改造的、行为的(行为、劳动);

  由书本文具组成的,我认为可以是理性的、知识的(思想、理论);

  他们在对话中的关系表现为,

  行为改造物质;

  思想指导行为;

  物质影响思想。

  三者在对话中形成了循环,呈现出持续对话的状态。

  当然这三个对象在不同的语境里代表不同的事物,我以为他们分别代表什么并不重要,作者想表现的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由这样的关系产生的结果,那就是互相影响改造而产生的持续发展。

  第二部分

  产生矛盾的对话

  双方在对话中的受到第三方的影响,由此愈演愈烈,最终呈现出激烈的矛盾。

  同样如第一点中提到的,至于一男一女和那块烂泥具体指什么仍不该去考究。

  所代表的是,发展良好的两方,不合群的第三方。

  两方的发展由于各自对第三方的处理不当而演化成巨大的矛盾。

  第三部分

  无法进行的对话

  互相配合使得对话良好,否则,对双方都产生不良影响,使对话无法正常的继续进行。

  我以为,持续的对话、产生矛盾的对话和无法进行的对话是影片所展现的三种不同的对话方式。

  其根本是作者对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具有广泛的哲学意义。

  以上,请指教,求探讨。

  《对话的维度》观后感(七):隐喻的经典

  第一部分是“趋同的对话”。

  两个由蔬菜、水果、锅碗瓢盆等各种不同材料组成的人头,弱的一方不断被强的一方吞噬,强的又被更强的吞噬。最后,原本不同的事物全都变得一模一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第二部分是“激情的对话”,主角是一对泥塑的情侣。

  在热恋中时,他们失去自我,相互吞噬。一旦因为矛盾分开,就只剩下怨恨和报复,和最后的互相毁灭。

  第三部分,“真实的对话”。

  两个人不断从各自嘴中,吐出不同的物品。

  从最初的合作默契——比如一个吐牙刷,一个吐牙膏。到逐渐开始蓄意破坏捣乱——一方吐牙刷,另一方吐的却是鞋带。直至最后,两败俱伤。

  创造性的表达,又具备丰富的隐喻。经典之作。

  《对话的维度》观后感(八):一点看法

  我认为第一段表现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分别代表农业,机械,和知识

  机械改变农业,知识改变机械,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又推动改变着知识

  三者不断相互改变,也相互制约

  在不断的吞噬反吞噬中,农业,机械,知识不断细化,最终文明得到发展,由最初粗犷的“类人”变为最后细腻的“人”,并不断繁衍

  第二段接第一段,表现了从“类人”进化为“人”之后,开始最求“爱”的过程,并且“恨”及“冲突”也伴随而生,也依然充满着原始的意味

  第三段是表现了“人”发展为更高级以后,有关“合作”和“沟通”的象征。既不是第一段中“吞噬”与“反吞噬”粗暴方式,也不是第二段中所谓“爱”与“恨”的纯感性行为,表达了一种更高级的交流合作的形态。

  《对话的维度》观后感(九):Tortured Brilliance

  不给这么经典的一部东西加点评论,实在说不过去,我都会觉得对不住我自己。

  这部片子是Jan Svankmajer的系列作品“Alchemist of the Surreal”里的一部,也许是最好的一部。他是一位从荒诞中(或曰“超现实”中)发掘真理性的大炼金术师,相对于在作品中用上真人演员,他更喜欢将一堆一堆的木偶、日常器具、黏土、食物甚至家具把玩于掌间,使这些乱七八糟的质料最后竟有了摧枯拉朽的感染力。

  片名翻译成英文是Dimensions of Dialogue,说成“对话的维度”,又似乎不太合适。开头打字幕时制作人有意放上十分嘈杂的对话声作为背景音,是全片唯一可以听到的人声。这里的“对话”大概应该理解为communication,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各种形式、各种场合之下的交流,似乎更为切题。

  第一部分:永恒的对话。三个其貌不扬的大脑瓜子,一个全是食物和蔬菜,一个全是厨房用品,一个全是文具,就那么吃来吃去,吃了又吐出来,吐了又吞回去反刍。纠缠到最后,三个脑袋竟比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还相似,再吐出去的其他脑袋,也都没有区别了。这里导演有意浓缩的,是一部人类交流的历史;文明进程中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就是不断改变他者和征服异类。他揭开温情脉脉的彼此交流的面纱,背后竟是赤裸裸的吃、吃、吃,残酷到底,让人不敢逼视。

  第二部分:激情的对话。这一段的主题是爱情的悲喜剧,其中黏土的表演甚是触目惊心,原来最柔软的东西也可以表现出最无情的暴力。导演的态度显然是更为悲观了:激情是短暂的,不解是永恒的,而责任是让人无法承受的。情到浓时的后果,可以使两个亲爱的人互相毁灭。

  第三部分:真实的对话。两个老泥人(有点像赫鲁晓夫)用舌头玩起了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开始配合得一切正常,后来出招的顺序全部打乱,两个泥人也随之累成两滩烂泥。现实的交流中,双方都需要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来维持,可是不能保证每个提问都能得到被期许的回答,人自由表达的权利和维持交流的需要相矛盾了。交流在一开始可能总是顺利的,可是慢慢的两个人的不同开始侵蚀默契,越是交流罅隙反而越大,越是交流隔阂更加无可填补,即使是重复同样的内容也不再动人,直到双方都身心俱疲,几乎失去了张嘴说话的力气。

  背景音乐从头到尾都是忧郁中带点喑哑的,似乎总是潜伏着疑虑和不安。

  不好意思,大段剧透了。不过对一部这么牛X的片子来说,文字永远不及其妙处之十一,只希望能有幸唤起大家淘来一看的欲望,这篇文字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沉下去了。

  《对话的维度》观后感(十):清晰的地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