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村小的孩子》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村小的孩子》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2-02 20: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村小的孩子》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村小的孩子》是一部由蒋能杰执导,范魏煜 / 张良友 / 蒋云洁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村小的孩子》观后感(一):曾经的留守儿童来谈谈这部影片反映的问题

  我就是农村人,河南的。我的身边也正在发生同样的事情

  这种问题现在来看是死结,解不开的。主要是中国产业结构的问题。因为现在农业养不活人(不展开谈农业了,国家也在搞新农村),导致乡村里年轻人必须离开土地生活农民工兄妹那么多,专业知识又没有,只能去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作。如制衣厂,玩具厂,建筑工地。而目前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集中在沿海南方城市,中西部的年轻人只能外出,孩子和爷爷奶奶待在家里。这也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片中也有体现。孩子的爷爷奶奶因为知识或疼爱的原因,对孩子的教育不到位或没有,就是确保孩子吃饱穿暖,身体健康。孩子不好好读书,早早辍学,外出打工,走爸爸妈妈的老路。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爸爸妈妈怎么能不出去呢?现在国家一直在做,就是产业升级。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做的大部分是和美国,欧洲等配套的产业。比如人家生产iPhone,咱们找人组装。人家生产汽车发动机,咱们生产汽车里面各种线的插头。水 ,土地,油,人,大量消耗,利润微薄。再加上南方土地人工都在上涨,所以必须搞产业升级。南方的产业往中高级方面走,劳动密集型产业往中西部走。这需要国家的战略布局。技术人才要跟上,资金要跟上,路,水,电,矿都要跟上。所以慢慢来,以后会好的,家长都在家工作。

  还有一个问题,片中也有体现。小孩子到三年级就要上镇上去,不能留在村里读完小学。包括没有老师,没有学校的问题。为什么?我觉得是因为现在孩子太少的原因。90年代国家搞计划生育,让少生。现在的出生率是1.8。而我们的教育产业是按80年代2点几的出生率做的。所以形成了学校多生源少的问题。片中如此,我们村更甚。我们四个村公用一个小学。97年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有四百人,老师也多,教室也是新建的。现在我们整个小学就二十多个人。还没有五年级,四年级就一个人。所以老师都走了,到县上去了。现在学校就两个老师。所以,我预计:未来三十年或五十年,中国的教育产业是最没前景的,包括大学

  上大学是片中的孩子的出路,爸爸妈妈一直在叮嘱蒋家兄弟。99年未来经济和年轻人出路,国家开始扩招。学校建得很大,但是师资力量没有跟上。导致现在的大学生质量严重下降。有学校的问题,有学生的问题,有社会国家的问题。现在又鼓励学生去读技术类的学校。总之,教育是很大的事情,中小学,大学,科研,大专院校与军队科研和民用的结合等等,关系国计民生。教育搞不好,整个大战略的关键环就连不上。

  以上就是看此片的杂感,希望大家来吐槽。

  最后,还是呼吁用实际行动理性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村小的孩子》观后感(二):献给那些孩子的五颗星

  那条弯曲山路我也走过,可我走的时候是4.5米(叔叔说的)的宽敞水泥路,天气阴冷。但是这些孩子不知道在这条路尚未修建时候来来回回走了多少次,其中,又有多少次是下着雨雪,或者结了冰,路面湿滑的情况下呢?我一直以为自己以前在家看过一遍,直到今天看“第二遍”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在家的那遍没看完(已经忘了什么原因了)。片中,蒋鑫蒋恒两兄弟和他妈妈视频的那个镜头。他们妈妈说的那些话,让自己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运,从小到大,父母一直陪着,直到读初中后,才成为“留守儿童”,而且,刚上初中那会儿,住校。那周一直下雨,不会走路,两双鞋子湿了(我不会走路的,至今都是,每次下雨天走路我都会湿了鞋子),那个时候还是春天特别冷,就那样穿着湿鞋子度过一周,每晚洗脚,脚都是白色的。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那个时候是我最难受的一次。可与片子中的这些孩子相比,我自己又是多么的幸运。他们可能有好多次都是湿着鞋子上课的。可能有好多次都是脚冻的不行了,却没说出来。

  《村小的孩子》观后感(三):希望!希望!

  希望!希望!

  —观看《村小的孩子》

  当问及他们的梦想是什么时,他们一脸稚嫩真诚笑容,却都毫不迟疑“打工,去广东打工……”,他们可能不知道什么是梦想,但是他们知道自己的父母都常年在广东打工。他们从小被教育“不好好读书你以后就只有天天像我们辛苦打工,没出息”他们还是觉得打工能赚钱,因为身边的哥姐姐都是早早辍学去打工了。他们是村小的孩子。

  2009年蒋能杰老师首次走进村小,这儿留守儿童的孤独贫困处境让他心酸不已,接下来6年时间里,他断断续续进出村小,和那里的留守孩子们相处,用镜头记录临时学校的22个学生(其中17个为留守儿童)的生活点滴他喜欢纪录片的客观真实,最后他的拍摄素材自然而然地剪辑成了留守儿童纪录片——《村小的孩子》,2014年3月他在众筹网发起公益筹资,3-5月份开始用众筹在广州、深圳、长沙、武汉、上海、北京等主要城市公益巡展,放映片子。

  诗人阿多尼斯说:无论你走多远,都走不出童年的小村庄。邵阳新宁县的村小的留守儿童们,也许如同童年的记忆一样在蒋能杰老师脑海时刻“活蹦跳跃”,也许也是某种情愫,让他有了持久动力走进村小,用相机记录下他们的点滴和变化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片子很粗糙,没有关于构图、光线、景别、对焦等的讲究。有时你更多地看到的是一些逼仄残缺的画面,画面中人物置顶或者说话人头部不在画框范围内,只看到人物部分身体,然后画面晃啊晃,终于晃出了人物真面目。因为孩子们的房子是非常低矮破旧昏暗的,导演也不会刻意为了画面美感去布光,所以孩子们房间里生活的画面基本是黑漆漆的,有时就只看得到一些人影儿在走动。他的拍摄可以说很随意自然,没有出于什么目的提前策划安排太多或特意去捕捉什么场景,往往就是碰上了就拍下了。所以真正触动人心的是镜头里的孩子们,是蒋导对留守儿童的感情

  也许也因为我生活在一个落后偏僻的乡村,所以总有一种乡村情结,小时候的我和弟弟妹妹们也是这样的留守儿童,可是即使这样,对比起来还是觉得我们比他们幸福多点,他们没有正式的老师和良好学习环境。在这偏僻的山区里,往往老师们不愿意来,而不得不请“代课老师”。 2009年村小艰难申请重建学校,2010年重建后的村小调来张老师教两个班,代课十几年的张老师为转正问题烦心和奔波,他得不到转正机会,仅靠着微薄的200—300元的月薪,对教育的热心及对这些学生的怜悯代课了十几年,有的代课老师不满现状集结上访抗议,而这样微小的力量往往是没有结果的,2011年,家里的经济压力让他也离开了村小。而县里各位领导出席热闹的学校剪彩活动后没几个月,学校墙壁掉粉厉害操场开裂,成为一个豆腐工程的不定时炸弹

  村小的孩子接触不到良好的教育资源课堂老师没有什么好的教学方式,也传授不了什么知识给他们,他们学习成绩往往都一塌糊涂小时候的蒋鑫和蒋恒两兄弟往往是被老师留下来罚写字的重点对象,他们有点调皮但非常懂事,他们自己洗衣烧火做饭,帮助爷爷奶奶收割水稻。一次大学生志愿者帮助下和父母视频聊天时,爸爸妈妈一个劲说自己在外面打工多么辛苦,叮嘱他们要好好学习要像身后的大学生姐姐们一样有出息,他们哭得稀里哗啦,一塌糊涂,蒋鑫还愧疚地分别对熟悉又陌生的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你能一地昧责怪是他们自己不懂事不会努力学习么?

  媒体人绿妖最近参加天使支教湘西活动,虽然细心的她努力地发现了孩子们很多优点,她还是禁不住发出感概“来之前豪言壮语,许多农村孩子初中辍学,不是他们笨,是教育方式不适合。来后,许多问题几乎无解:城里孩子幼儿园就会的,这里一年级还不懂。大多人家教为零,写作业无人辅导,不会就乱写、不写。纪律混乱,有人连丢两本数学书。他们的学习程度可想而知。是逼他们学习,还是让其度过欢乐童年到初中辍学”。村小的孩子们也这样,即使努力了也还是和城里的孩子有很大差距等待他们的往往也是辍学外出打工的命运,因为家里都太穷了。

  他们本是快乐单纯的孩子,即使生活贫穷,但他们不自知,脸上时不时还有着简单真诚的笑容。小云洁用木盒子小心翼翼地装下捡到的一只死去的鸟儿,在盒盖上放上两片树叶,然后央求一个男孩子帮她安葬小鸟男孩子对她说“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你是对它一见钟情,你就是对它十分思恋……”小云洁回答“是啊,是啊……”过会儿又突然天真地问道“‘十分思恋’是什么意思……”他们是真诚善良的孩子,会因为一只小鸟伤心,和伙伴小狗玩耍就会欢笑,可是在家长重复地以身说教“不好好读书以后只有像我一样辛苦打工做农活,没出息”的‘逼迫’下,他们的童年只会越来越有压力和忧虑,变得难以快乐……蒋导又给片子命名为“希望!希望!”,可是亲身体验过他们的生活后,他看不到希望,他觉得他们是没有出路的,尤其在这渠道不流通,阶层垄断的社会里。既然没有希望,是不是要考虑像绿妖说的“是逼他们学习,还是让其度过欢乐童年到初中辍学”的问题,他们已经是没有父母陪伴孤单孩子们,是不是索性让他们的童年在不自知状态下过得快乐点,可是那他们的以后会怎样呢?一切抉择都是多么艰难无奈,在真正贫困的山区,很多问题都是无解的。

  《村小的孩子》重点跟拍了三个家庭的孩子,可爱懂事的蒋云洁6岁时候的梦想是去广东打工,2014年,12岁后,奶奶身体越来越不好了,她只想陪在奶奶身边帮助奶奶干农活,因为镇上学校离家太远,奶奶不放心小小的她走山路去上学,她两次被留级留在村小的小学里。09年上初三的范魏煜觉得自己毕业了就是辍学,母亲过世早,父亲不想事又惹是生非,似乎总是呆在监狱里,奶奶用卖玉米的钱供她上学,她很小就打假期工,又贷款求学,想要走出大山,现在她是桂林某个大学的大二学生,可是家里的经济压力总是让她看不到未来,很是悲观。还有那对比较调皮成绩一塌糊涂的蒋鑫和蒋恒两兄弟成绩还是一塌糊涂,难以有改变

  村小的孩子在蒋导的关注下受到了BBC和湖南芒果台的关注及采访,湖南卫视的《天生一对》节目利用集体公益为明星标榜爱心,播音员用哭诉似的腔调诉说了村小的艰苦环境,后来好像节目为每天天不亮就走十几公里上学的村小的孩子们募集了善款,捐赠了校车。可是每天5元钱校车费用孩子们是支付不起也不愿意去花费的,而且在校车事故敏感的2012年,校车终究是个幌子,是个摆设。而媒体也只是一时煽情做噱头,电视报道的也是一个经过粉饰和真实相去甚远的乡村,显得滑稽肤浅,蒯子说“我们需要诚实,再诚实一些”。如果真的有足够的关注有足够的爱心,多点公平多点良知,村小的孩子不会真的那么没有希望吧。

  所以我们还是想在绝望呼唤着“希望!希望!”

  ●代课老师是指在农村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1984年底以前他们被称为民办教师,而1985年在全国一刀切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但不少偏远贫困山区因财政困难而招不到公办老师或公办老师不愿去,这些空缺仍需临时教师来填补,他们转而被称为‘代课教师’。

  《村小的孩子》观后感(四):蒋能杰:6年时间,用镜头记录留守儿童

  蒋能杰:6年时间,用镜头记录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纪录片《村小的孩子》导演携作品来莞展映交流

  文/见习记者 刘华城

  “我的职业是一名剪辑师,家乡在湖南,从2009年毕业开始我用我的镜头一直在记录家乡的留守儿童。我拍摄留守儿童纪录片只是希望更多的人知道有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群体,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他们的现在,关爱他们的未来。”蒋能杰在凤凰卫视《与梦想同行》中这样讲述道。

  4月3日下午,蒋能杰带着他的作品《村小的孩子》来到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跟近百名学生、老师、媒体人和影像爱好者进行了分享与交流。

  从大学毕业至今,蒋能杰为这部纪录片的制作共花费了6年多的时间。这场为留守儿童呐喊的巡展从广州开始,前不久已经在广州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多所大学进行了巡展,预计会在全国免费公映100场。

  此次东莞站的展映由《东莞大学生》报社协办。据了解,在展映前,报社的同学们通过微博微信平台进行了大力的宣传,让更多东莞的学子、媒体人和影响爱好者了解并参与其中。

  蒋能杰,湖南人,2009年他和另外一位摄影成立棉花沙影像工作室,开始了用纪录片的形式关注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他用镜头冷静地去记录着每一个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那时候,大学刚毕业的他第一次走进了留守儿童的世界。

  一次持续6年的跟踪拍摄

  2009年,刚从湖南农业大学毕业的蒋能杰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在无意的一次思考中,让他走上了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留守儿童拍了六年,现在我回头看,我也没想到我会拍六年。刚毕业时,当时想法也很单纯和幼稚,就是觉得很有意义很有价值,我跟我堂哥就去拍了。”正是这种单纯的的想法,让蒋能杰花了6年的时间跟踪拍摄这群留守儿童的成长变化。

  在2009年,蒋能杰已经完成了一部关于留守儿童的纪录片,叫《路》。纪录片《路》以湖南省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私立学校22个学生为切入点,通过对他们的深入访谈,探讨“留守儿童”缺乏父爱母爱这一主题。希望让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关注他们的家庭生活和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出一系列农村落后的教育问题。该片入围第七届中国纪录片交流周并于2010年在宋庄美术馆进行了首映。

  拍完《路》之后,蒋能杰就去北京找工作上班了,但是蒋能杰还是牵挂着那一群孩子。他了解到当时学校建好后,由于太偏远,没有老师愿意来上课。蒋能杰经过再三考虑之后,决定回去村庄,一是还想继续深入拍摄,二是可以给孩子们代课,所以就从北京辞工回到那个熟悉的村庄,和那一群熟悉的孩子生活了半年多。

  “后来也没想到我会一直拍,但是越拍到后面就越有种无力感。期间我曾几度因为资金问题出来工作,赚了钱又回去拍摄,就这样断断续续把这部片子完成了。到今年,我想给它做个交代,画上个句号。”蒋能杰讲起这部片子的坎坷创作至今仍感慨万千。

  在这6年的跟踪拍摄里,期间有不少的媒体和公益组织通过蒋能杰接触到了这群孩子,并给他们给予了一些帮助。 “我不喜欢别人叫我导演,我认为在那里所做的不是要让孩子们感谢我,其实我更要感谢他们,他们帮我完成了我想做的。” 蒋能杰告诉记者。

  对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在长期与这群留守儿童的接触后,出生于农村的蒋能杰深刻地认识到农村的基础教育的贫乏和家庭教育的缺乏。

  据蒋能杰介绍,2002年他所拍摄的村庄光安村的小学由于教学楼危房问题,同时为响应政府“集中办学”的政策,村委将全部学生撤往镇中心小学上学。由于光安村地处偏远,交通十分不便,绝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家中只剩老人和孩子。为了解决小孩的上学问题,部分村民家里不得不让老人专门在镇里租房子陪伴幼小的孙子孙女读书。有一部分小孩因没陪读条件,只得早上4点多就起来,打着手电筒,叫上村中其他小孩一大早就去5公里外的镇里上学。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村里创办了一所私人学校,共招收了22名学生,组成了一个一年级。再这所私人学校办学不久后,村领导向国家申请重建原来村中废弃的“光明小学”。这所小学建设完工后,村里的基础教育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村小只有三位老师,其中两位还是代课老师,学校设幼儿园、一年级和二年级各一个班,共50多名学生。

  “当我问他们你们长大想干什么?他们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打工,每当听到孩子们这样地回答时,我都会觉得特别心酸。我拍摄的孩子们学校是已经建好,但是这些孩子们的梦想,他们的内心却依然有很多问题,在一个只有老人和孩子的村子里,孩子和父母之间很少有沟通。”蒋能杰对于这群孩子的成长表现得十分担忧。

  和蒋能杰一样,东莞传媒人穆肃在观影结束后,对这群孩子的未来也表示了忧虑。“父母教育他,不会给他导入一种理想的价值观,只是说要好好读书,却不告诉他为什么要好好读书。将来这些小孩怎么能正常地融入这个社会中呢。”穆肃也对这些留守儿童十分关注,他曾花了4年时间创作了一部关于留守儿童的剧本《麦田的守望者》。

  “我虽然不是留守儿童,但是我从小跟弟弟相隔的年龄差距很小,我奶奶把我带大。一老一少的这种情感交流,跟现在留守儿童跟他奶奶“隔辈亲”的这种情感很相近,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所以当时就想把这种农村立体化的人的生存境遇勾勒出来。”穆肃谈起他创作这个剧本的缘由。

  穆肃电影剧本中的情节并非是虚构,它同样地呈现在蒋能杰的这部纪录片中。“当时我在一个小孩父母工作的地方拍了他父母的视频,回到村子给小孩子的时候,小孩说他不是我妈妈。其实这个就是他妈妈,他心里不敢承认。志愿者打电话给妈妈的时候,那小孩拿起电说了几个呃之后,就说你跟姐姐讲吧。”蒋能杰还跟记者讲述了另一件令他感到惊讶的事情。“有一父母打工回家,再村道上碰到自己的小孩,小孩不认识,就叫叔叔阿姨。这是悲剧啊,孩子不认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不认识孩子。”

  蒋能杰告诉记者,这些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与父母的感情疏远,自然而然孩子的心理都会产生变化。“有一句话说,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其实只要多陪陪孩子,多给予他们关心,他们都很容易满足的。之前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节目说‘别人跟我比父母,我跟别人比未来’,这些孩子拿什么跟别人比未来?”作为即将当爸爸的蒋能杰对小孩的未来教育感触良多。

  希望留下一部能记录时代的好作品

  “我觉得挺快乐的,主要还是源于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事也很感谢我的家人,他们很尊重我。”谈及这6年多来的感受,蒋能杰最感触的除了累之外,就是快乐。之所以说累,主要是这个漫长的过程和只身一人在创作。蒋能杰说刚开始拍摄这个选题时,只有他和他的堂哥两个人就去拍了,后来因为资金不足,就停拍出来工作了一段时间,赚到有点积蓄的时候又回去村里拍摄,就是这样反反复复、断断续续把这部片子完成了。在后来的剪辑、推广宣传时,都是蒋能杰一个人完成的。

  在2011年,蒋能杰把《路》放到了网上,曾几度引起大家的关注。BBC、凤凰卫视、湖南卫视等一些媒体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我感觉最开始那个激情不再了,那时候好单纯,很没有负担的,可能因为现在成家了,有生活压力了。”蒋能杰正在做关于老兵的记录片,他说纪录片肯定会一辈子从事,只是怎么去拍、花多少精力去做这个事情,以后还会做点公益。

  在纪录片导演的道路上,蒋能杰“希望留下一部好作品,能记录时代的作品,记录时代和人的变化。”

  《村小的孩子》观后感(五):生活已经如此崎岖,还奢谈什么理想

  这片子看得人唏嘘。

  印象最深的细节之一,片中的孩子们都被询问过一个问题,长大后干什么,他们的答案出奇的一致:打工。

  可以想见,还能怎么接着往下问:打工干什么?挣钱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儿子,生儿子干什么?继续打工……

  像个黑色笑话,却是他们循环不绝的现实,这也是这些孩子们所能想象得到的最好的未来:打工,赚钱,有钱了就能改变现在的窘迫生活。

  对城市里的孩子来说,长大干什么,有什么理想是一个选择题。村小的孩子没法问这个问题,这个选择对他们是不存在的。

  没有过同样的生活经历的人大概没办法想象吧,事实是,城市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眼中所见所感的世界基本是两样的。对前者来说只是寻常选择之一的东西,后者根本是听都没听说过的。

  你没法问他们理想是什么,这就像在问一个人吃不起饭“何不食肉糜”一样荒诞和残酷。理想是一种需要在坚实丰厚的物质基础上才能生长的珍惜事物,当物质贫乏到只能奢求生存,理想就变成了纯粹的书面语。

  鸡汤会说,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梦想有多大,世界就能有多大。但真相是,你的生活局限了你所有的行动和思想。当你的现实世界就是张开胳膊那么一点大的时候,你能做的梦也就只能是那么一点点。

  《村小的孩子》观后感(六):希望!希望!

  希望!希望!

  —观看《村小的孩子》

  当问及他们的梦想是什么时,他们一脸稚嫩真诚的笑容,却都毫不迟疑“打工,去广东打工……”,他们可能不知道什么是梦想,但是他们知道自己的父母都常年在广东打工。他们从小被教育“不好好读书你以后就只有天天像我们辛苦打工,没出息”他们还是觉得打工能赚钱,因为身边的哥哥姐姐都是早早辍学去打工了。他们是村小的孩子。

  2009年蒋能杰老师首次走进村小,这儿留守儿童的孤独和贫困处境让他心酸不已,接下来6年时间里,他断断续续进出村小,和那里的留守孩子们相处,用镜头记录临时学校的22个学生(其中17个为留守儿童)的生活点滴,他喜欢纪录片的客观真实,最后他的拍摄素材自然而然地剪辑成了留守儿童纪录片——《村小的孩子》,2014年3月他在众筹网发起公益筹资,3-5月份开始用众筹在广州、深圳、长沙、武汉、上海、北京等主要城市公益巡展,放映片子。

  诗人阿多尼斯说:无论你走多远,都走不出童年的小村庄。邵阳新宁县的村小的留守儿童们,也许如同童年的记忆一样在蒋能杰老师脑海中时刻“活蹦跳跃”,也许也是某种情愫,让他有了持久的动力走进村小,用相机记录下他们的点滴和变化。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片子很粗糙,没有关于构图、光线、景别、对焦等的讲究。有时你更多地看到的是一些逼仄残缺的画面,画面中人物置顶或者说话人头部不在画框范围内,只看到人物部分身体,然后画面晃啊晃,终于晃出了人物真面目。因为孩子们的房子都是非常低矮破旧昏暗的,导演也不会刻意为了画面美感去布光,所以孩子们房间里生活的画面基本是黑漆漆的,有时就只看得到一些人影儿在走动。他的拍摄可以说很随意自然,没有出于什么目的提前策划安排太多或特意去捕捉什么场景,往往就是碰上了就拍下了。所以真正触动人心的是镜头里的孩子们,是蒋导对留守儿童的感情。

  也许也因为我生活在一个落后偏僻的乡村,所以总有一种乡村情结,小时候的我和弟弟妹妹们也是这样的留守儿童,可是即使这样,对比起来还是觉得我们比他们幸福多点,他们没有正式的老师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偏僻的山区里,往往老师们不愿意来,而不得不请“代课老师”。 2009年村小艰难申请重建学校,2010年重建后的村小调来张老师教两个班,代课十几年的张老师为转正问题烦心和奔波,他得不到转正机会,仅靠着微薄的200—300元的月薪,对教育的热心及对这些学生的怜悯代课了十几年,有的代课老师不满意现状集结上访抗议,而这样微小的力量往往是没有结果的,2011年,家里的经济压力让他也离开了村小。而县里各位领导出席热闹的学校剪彩活动后没几个月,学校墙壁掉粉厉害,操场开裂,成为一个豆腐渣工程的不定时炸弹。

  村小的孩子接触不到良好的教育资源,课堂老师没有什么好的教学方式,也传授不了什么知识给他们,他们学习成绩往往都一塌糊涂。小时候的蒋鑫和蒋恒两兄弟往往是被老师留下来罚写字的重点对象,他们有点调皮但非常懂事,他们自己洗衣烧火做饭,帮助爷爷奶奶收割水稻。一次大学生志愿者帮助下和父母视频聊天时,爸爸妈妈一个劲说自己在外面打工多么辛苦,叮嘱他们要好好学习要像身后的大学生姐姐们一样有出息,他们哭得稀里哗啦,一塌糊涂,蒋鑫还愧疚地分别对熟悉又陌生的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你能一地昧责怪是他们自己不懂事不会努力学习么?

  媒体人绿妖最近参加天使支教湘西活动,虽然细心的她努力地发现了孩子们很多优点,她还是禁不住发出感概“来之前豪言壮语,许多农村孩子初中辍学,不是他们笨,是教育方式不适合。来后,许多问题几乎无解:城里孩子幼儿园就会的,这里一年级还不懂。大多人家教为零,写作业无人辅导,不会就乱写、不写。纪律混乱,有人连丢两本数学书。他们的学习程度可想而知。是逼他们学习,还是让其度过欢乐童年到初中辍学”。村小的孩子们也这样,即使努力了也还是和城里的孩子有很大差距,等待他们的往往也是辍学外出打工的命运,因为家里都太穷了。

  他们本是快乐单纯的孩子,即使生活贫穷,但他们不自知,脸上时不时还有着简单真诚的笑容。小云洁用木盒子小心翼翼地装下捡到的一只死去的鸟儿,在盒盖上放上两片树叶,然后央求一个男孩子帮她安葬小鸟,男孩子对她说“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你是对它一见钟情,你就是对它十分思恋……”小云洁回答“是啊,是啊……”过会儿又突然天真地问道“‘十分思恋’是什么意思……”他们是真诚善良的孩子,会因为一只小鸟伤心,和伙伴小狗玩耍就会欢笑,可是在家长重复地以身说教“不好好读书以后只有像我一样辛苦打工做农活,没出息”的‘逼迫’下,他们的童年只会越来越有压力和忧虑,变得难以快乐……蒋导又给片子命名为“希望!希望!”,可是亲身体验过他们的生活后,他看不到希望,他觉得他们是没有出路的,尤其在这渠道不流通,阶层垄断的社会里。既然没有希望,是不是要考虑像绿妖说的“是逼他们学习,还是让其度过欢乐童年到初中辍学”的问题,他们已经是没有父母陪伴的孤单孩子们,是不是索性让他们的童年在不自知状态下过得快乐点,可是那他们的以后会怎样呢?一切抉择都是多么艰难无奈,在真正贫困的山区,很多问题都是无解的。

  《村小的孩子》重点跟拍了三个家庭的孩子,可爱懂事的蒋云洁6岁时候的梦想是去广东打工,2014年,12岁后,奶奶身体越来越不好了,她只想陪在奶奶身边帮助奶奶干农活,90年代末开始,乡村撤点并校,因为镇上学校离家太远,奶奶不放心小小的她走山路去上学,她两次被留级留在村小的小学里。09年上初三的范魏煜觉得自己毕业了就是辍学,母亲过世早,父亲不想事又惹是生非,似乎总是呆在监狱里,奶奶用卖玉米的钱供她上学,她很小就打假期工,又贷款求学,想要走出大山,现在她是桂林某个大学的大二学生,可是家里的经济压力总是让她看不到未来,很是悲观。还有那对比较调皮成绩一塌糊涂的蒋鑫和蒋恒两兄弟成绩还是一塌糊涂,难以有改变。

  村小的孩子在蒋导的关注下受到了BBC和湖南芒果台的关注及采访,湖南卫视的《天生一对》节目利用集体公益为明星标榜爱心,播音员用哭诉似的腔调诉说了村小的艰苦环境,后来好像节目为每天天不亮就走十几公里上学的村小的孩子们募集了善款,捐赠了校车。可是每天5元钱校车费用孩子们是支付不起也不愿意去花费的,而且在校车事故敏感的2012年,校车终究是个幌子,是个摆设。而媒体也只是一时煽情做噱头,电视报道的也是一个经过粉饰和真实相去甚远的乡村,显得滑稽肤浅,蒯子说“我们需要诚实,再诚实一些”。如果真的有足够的关注有足够的爱心,多点公平多点良知,村小的孩子不会真的那么没有希望吧。

  所以我们还是想在绝望中呼唤着“希望!希望!”

  ●代课老师是指在农村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1984年底以前他们被称为民办教师,而1985年在全国一刀切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但不少偏远贫困山区因财政困难而招不到公办老师或公办老师不愿去,这些空缺仍需临时教师来填补,他们转而被称为‘代课教师’。

  《村小的孩子》观后感(七):儿童节回忆:我曾是半个村小的孩子

  儿童节下午去看蒋能杰“导演”的纪录片《村小的孩子》,讨论进行到一半发现外面下雨了,透过十三层的窗看高空中的雨,像一幅水墨画。

  第二个提问的男生对蒋能杰说,在纪录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其实我也是。

  五点多起床,打着手电走很长的路去上学,我相似的经历是在初中,为了早自习。那时候和邻居男孩一起上学,记忆深刻的太多,有两件事想说。

  每天都是我妈喊我起床,然后站在院落的墙角喊邻居男孩。有天妈看错时间把四点多看成五点多,着急忙慌地叫醒我,隔着院墙向邻居家喊,晚了晚了,快起来!最后才发现看错了表。

  某天下雨,早上五点多,我们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穿了胶鞋,邻居男孩穿着普通的鞋,为了不弄湿鞋子,我们想了个办法,我先用胶鞋把积水深无法下脚的地方的水“运走”。其实,我很不愿意,因为我的胶鞋是漏的,有一个地方有个细缝,但我还是开始运水了,因为我不好意思告诉别人我的鞋是漏的。

  记忆里的胶鞋都是漏的,补过以后,另外的地方也会漏。

  纪录片里孩子们说穿胶鞋磨得脚趾头疼,我知道那种感觉,还知道当脚从漏水的胶鞋拿出来的那种味道。高中读到萧红的一篇散文,说把湿鞋垫放在暖气上烤,我通感地闻到了那种味道。

  记得初中我开始在作文里回忆童年,那是我在仅有的学校发的小学生报上看到主题。如今看来,那时的我是多么的孩子,所有的回忆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吧。

  比着纪录片里的孩子,我很幸运,上小学是在邻村的希望小学,不算远。那时候每个班级标准的45个人,有一个校长,一个主任,许多令人仰望的老师。三年级我和校长的小儿子同桌,名字是看图写文里最常用的:小华。

  二年级讲古诗,静夜思,现在想真变态,除了背诗,还要记住什么古诗的含义和诗人的意思,具体记不清了,那时候老师偶尔安排我们上早自习,那天她说谁觉得自己会背了就可以回家吃早饭,我没敢回,好像后来,爸用一块屉布包着一个馒头送到教室了。对,直到如今我没亲自用过专门送饭的饭盒。

  其实,纪录片是讲留守儿童的,提问的男生说自己是中国第一代留守儿童,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第一代,我也只能说自己是半个这种儿童,至少妈一直在家,有几年爸也留在家里,种瓜卖瓜或者在县里干活。

  爸在家的那两年,从地里把瓜摘回来以后要洗干净,那是每天傍晚要干的活,我跟弟弟会偷拿一两个样子好的放在书包里藏着,不然只能吃剩下的歪瓜。而在县里干活的时候,爸有次带回来半袋子瓜子和花生,有一次是一袋子斯美特干脆面。

  大学有次写小说,我把干脆面写进去了,老师说一看这就是真实经历的。是,我记得很清楚,干脆面是过期的,吃起来味道与正常的不一样,可是我们吃着那么珍贵,不舍得给别人一袋。对,那时候,直到,初三有次生病输液,医生说那谁谁的爸妈每周给他炖鱼汤,你也做点有营养的,特别是生病的时候。我妈问我,你吃方便面吗,我去买。

  那时候不知道什么教育资源,不知道义务教育,不知道什么明确的概念,就是去上学。五年级,忘了是为什么,在二楼的教室玻璃全坏了,那天下雪,我们打着伞上课,如果定格在那一刻,雪花飘飘,孩子,教室,黑板,慈祥的语文老师,五颜六色的伞,挺美的构图吧。

  那时候那些老师是不是也像纪录片里的老师一样,争取着编制,争取很多年未果呢?我记得,四年级语文老师教社会那门课,说到陈独秀,她说这个人一开始是很好的,后来变坏了。另一个老师代课时问我们上学是为了什么,别人答了许多都被老师骂了,我说是为了上大学,老师说这就对了呀。老师们就是这么简单的灌输思想,而那时在我的眼里,上学就是为了上大学,许多年后我没想到自己会去东北上大学。

  小学一年级班级集体合照 ,老师说回家换一件新衣服,我没有,我妈借了我堂姐的一件,还说老师要是问你两怎么一样,就说一起买的。那些年,极力掩盖穷酸气。那时,我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玩意,只在意为什么别人穿上的确良的衬衫,我还穿着一件毛衣,并且袖口还开了线。

  纪录片里孩子们没有玩具和图书,我也没有。我的童年没有玩具,初三毕业我在留言册上说想要一个泰迪熊,高中毕业我也说过,大学毕业甚至在一个纪念册里也那么写过。没有图书,那时候听说一个词语叫连环画,自作聪明的我认为学校发的一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书,每页都有插图就是连环画,珍藏了很久。我喜欢看电视,电视或许是玩具和图书最好的替代品吧,能看很久,妈从来不是说怕我伤眼睛,我至今也不近视,而斥责我,而总是说你知道电费多贵吗!

  而动画片,记忆最深的是《蓝猫淘气三千问》,记得猫大哥的配音叫葛平,一集可以学到一个知识,还可以看一个外星人的故事,后来又可以看恐龙的故事,那段时间的恐龙故事我会记在日记里,哪只又死了,恐龙要灭亡了吗,还为一只为了救猫大哥的恐龙哭。搜集的还有蓝猫淘气的卡片,贴在文具盒上,好像现在抽屉里还有几张吧。

  夏末秋初家乡会阴雨绵绵,夏季的蔬菜已经没有了,收好的大豆在院子堆着,会有发芽的豆子,那是下面条的菜,纯天然。每天中午飞奔回家吃饭,那样的雨天吃两碗热腾腾的面条,很满足。

  我偏题了,嗯,这是看完纪录片的想起的一些往事,其实想起很多,打字挺费劲的,留在记忆里吧。

  最后,大学和一个留守孩子结成对子写信交流,后来就断了,我想孩子会觉得我是骗子吧,很对不起,那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学校会把他们请到学校的活动发言,演讲稿是寝室室友写的。

  我是90后,至少在我的生活环境下,没有什么留守儿童的标签,也没想过那么多。我想对于村小的孩子和结对子的孩子来说,不打扰或许是最好的关怀,至少他们不需要锣鼓喧天的爱。

  六一快乐!

  写于儿童节晚上

  《村小的孩子》观后感(八):让守望不再漫长

  让守望不再漫长——观《村小的孩子》有感

  面对镜头,他们或迷茫,或胆怯,或悲伤,他们甚至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可是,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呢?

  ——题记

  昨晚 ,由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VIP电子杂志社主办、青年志愿者协会、DV协会协办的“关爱留守儿童”暨专题纪录片《村小的孩子》全国巡展之武汉巡展的首站在我校顺利落下帷幕。该部纪录片导演蒋能杰做客华传并与校内媒体组织相关代表进行亲密互动。

  蒋导与其制作团队历经长达六年的跟拍,见证了留守儿童学校和家庭的点滴变化。

  在《村小的孩子》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一群十分朴实,天真和可爱的孩子。片中摄影师捕捉到的都是孩子们最原始、最自然的表情。面对镜头,他们或迷茫、或胆怯 、或悲伤。他们打小被留在乡下,成长的路途充满孤寂;他们小小年纪,只能从电话或者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亲情的温暖。他们在爱与离别间,双眼之中,写满了忧郁,写满了期盼。或许他们不知道爸爸去哪儿,但是,他们想知道爸爸什么时候回家!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并且留守儿童的现象一般只在中国被提及。由于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的大批剩余劳动力都逐渐向城市转移。因此,现在有些偏远的山村里,只剩下年迈的老人和自己的孙子孙女相依为命。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他们却只能在孤独难眠的夜晚独自饮尽悲伤,唯有借明月来寄托自己对远方父母的思念之情。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父母为了谋生糊口,为了让孩子将来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所以他们选择向城市转移。但又因为他们无法负担得起过高的城市生活消费,他们被迫不得不与自己的孩子分离。而正处于成长期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近身照顾,使他们可能易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影片中有孩子说自己从未见过父母,有孩子说一点儿也不想父母,甚至还有孩子说自己不喜欢爸爸。而有些孩子说出的话真不应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现实,沧桑,有一种参透世俗的意味在其中。可是,致使他们变成这样的原因在哪里呢?如果他们的父母回家,自己的孩子认不出来,更不愿意叫他们一声,那么我想,他们就是挣得了再多的钱 ,最终也会悔不当初。

  作为父母,想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平康,快乐幸福的长大成人。这个世界,没有哪个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吧。或许,成人有自己的无奈,但孩子们又何其无辜。当同龄的孩子躺在父母膝上撒娇时,这群孩子却要一边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边负责幼弟幼妹的饮食生活,还得不顾路途遥远,冒着风雨去未知的远方上学。

  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教育制度上也存在着对他们的一种疏忽。虽然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仍希望今后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个群体。如果将每个人的一份爱都凝聚起来,让他们至少能感受到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身份的人的一丝丝温暖,他们也不用再害怕孤独,不用再独自一人默默承受着一切。

  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同样的精彩。让我们用爱托起留守儿童的未来,托起和谐灿烂的明天!让他们的守望不再漫长!

  【PS:很高兴能见到蒋导,并与其共同分享看完这部影片的感受。以上仅是个人对这部纪录片的浅析,并未涉及到专业的镜头等艺术分析手法。有关文中的数据统计均来自互联网,还有几句引用了主持词。文章尚存在不足,欢迎各位指出。】

  于2014/4/18

  《村小的孩子》观后感(九):希望!希望!

  当问及他们的梦想是什么时,他们一脸稚嫩真诚的笑容,却都毫不迟疑“打工,去广东打工……”,他们可能不知道什么是梦想,但是他们知道自己的父母都常年在广东打工。他们从小被教育“不好好读书你以后就只有天天像我们辛苦打工,没出息”他们还是觉得打工能赚钱,因为身边的哥哥姐姐都是早早辍学去打工了。他们是村小的孩子。

  2009年蒋能杰老师首次走进村小,这儿留守儿童的孤独和贫困处境让他心酸不已,接下来6年时间里,他断断续续进出村小,和那里的留守孩子们相处,用镜头记录临时学校的22个学生(其中17个为留守儿童)的生活点滴,他喜欢纪录片的客观真实,最后他的拍摄素材自然而然地剪辑成了留守儿童纪录片——《村小的孩子》,2014年3月他在众筹网发起公益筹资,3-5月份开始用众筹在广州、深圳、长沙、武汉、上海、北京等主要城市公益巡展,放映片子。

  诗人阿多尼斯说:无论你走多远,都走不出童年的小村庄。邵阳新宁县的村小的留守儿童们,也许如同童年的记忆一样在蒋能杰老师脑海中时刻“活蹦跳跃”,也许也是某种情愫,让他有了持久的动力走进村小,用相机记录下他们的点滴和变化。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片子很粗糙,没有关于构图、光线、景别、对焦等的讲究。有时你更多地看到的是一些逼仄残缺的画面,画面中人物置顶或者说话人头部不在画框范围内,只看到人物部分身体,然后画面晃啊晃,终于晃出了人物真面目。因为孩子们的房子都是非常低矮破旧昏暗的,导演也不会刻意为了画面美感去布光,所以孩子们房间里生活的画面基本是黑漆漆的,有时就只看得到一些人影儿在走动。他的拍摄可以说很随意自然,没有出于什么目的提前策划安排太多或特意去捕捉什么场景,往往就是碰上了就拍下了。所以真正触动人心的是镜头里的孩子们,是蒋导对留守儿童的感情。

  也许也因为我生活在一个落后偏僻的乡村,所以总有一种乡村情结,小时候的我和弟弟妹妹们也是这样的留守儿童,可是即使这样,对比起来还是觉得我们比他们幸福多点,他们没有正式的老师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偏僻的山区里,往往老师们不愿意来,而不得不请“代课老师”。 2009年村小艰难申请重建学校,2010年重建后的村小调来张老师教两个班,代课十几年的张老师为转正问题烦心和奔波,他得不到转正机会,仅靠着微薄的200—300元的月薪,对教育的热心及对这些学生的怜悯代课了十几年,有的代课老师不满意现状集结上访抗议,而这样微小的力量往往是没有结果的,2011年,家里的经济压力让他也离开了村小。而县里各位领导出席热闹的学校剪彩活动后没几个月,学校墙壁掉粉厉害,操场开裂,成为一个豆腐渣工程的不定时炸弹。

  村小的孩子接触不到良好的教育资源,课堂老师没有什么好的教学方式,也传授不了什么知识给他们,他们学习成绩往往都一塌糊涂。小时候的蒋鑫和蒋恒两兄弟往往是被老师留下来罚写字的重点对象,他们有点调皮但非常懂事,他们自己洗衣烧火做饭,帮助爷爷奶奶收割水稻。一次大学生志愿者帮助下和父母视频聊天时,爸爸妈妈一个劲说自己在外面打工多么辛苦,叮嘱他们要好好学习要像身后的大学生姐姐们一样有出息,他们哭得稀里哗啦,一塌糊涂,蒋鑫还愧疚地分别对熟悉又陌生的爸爸妈妈说“我爱你”,你能一地昧责怪是他们自己不懂事不会努力学习么?

  媒体人绿妖最近参加天使支教湘西活动,虽然细心的她努力地发现了孩子们很多优点,她还是禁不住发出感概“来之前豪言壮语,许多农村孩子初中辍学,不是他们笨,是教育方式不适合。来后,许多问题几乎无解:城里孩子幼儿园就会的,这里一年级还不懂。大多人家教为零,写作业无人辅导,不会就乱写、不写。纪律混乱,有人连丢两本数学书。他们的学习程度可想而知。是逼他们学习,还是让其度过欢乐童年到初中辍学”。村小的孩子们也这样,即使努力了也还是和城里的孩子有很大差距,等待他们的往往也是辍学外出打工的命运,因为家里都太穷了。

  他们本是快乐单纯的孩子,即使生活贫穷,但他们不自知,脸上时不时还有着简单真诚的笑容。小云洁用木盒子小心翼翼地装下捡到的一只死去的鸟儿,在盒盖上放上两片树叶,然后央求一个男孩子帮她安葬小鸟,男孩子对她说“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你是对它一见钟情,你就是对它十分思恋……”小云洁回答“是啊,是啊……”过会儿又突然天真地问道“‘十分思恋’是什么意思……”他们是真诚善良的孩子,会因为一只小鸟伤心,和伙伴小狗玩耍就会欢笑,可是在家长重复地以身说教“不好好读书以后只有像我一样辛苦打工做农活,没出息”的‘逼迫’下,他们的童年只会越来越有压力和忧虑,变得难以快乐……蒋导又给片子命名为“希望!希望!”,可是亲身体验过他们的生活后,他看不到希望,他觉得他们是没有出路的,尤其在这渠道不流通,阶层垄断的社会里。既然没有希望,是不是要考虑像绿妖说的“是逼他们学习,还是让其度过欢乐童年到初中辍学”的问题,他们已经是没有父母陪伴的孤单孩子们,是不是索性让他们的童年在不自知状态下过得快乐点,可是那他们的以后会怎样呢?一切抉择都是多么艰难无奈,在真正贫困的山区,很多问题都是无解的。

  《村小的孩子》重点跟拍了三个家庭的孩子,可爱懂事的蒋云洁6岁时候的梦想是去广东打工,2014年,12岁后,奶奶身体越来越不好了,她只想陪在奶奶身边帮助奶奶干农活,因为镇上学校离家太远,奶奶不放心小小的她走山路去上学,她两次被留级留在村小的小学里。09年上初三的范魏煜觉得自己毕业了就是辍学,母亲过世早,父亲不想事又惹是生非,似乎总是呆在监狱里,奶奶用卖玉米的钱供她上学,她很小就打假期工,又贷款求学,想要走出大山,现在她是桂林某个大学的大二学生,可是家里的经济压力总是让她看不到未来,很是悲观。还有那对比较调皮成绩一塌糊涂的蒋鑫和蒋恒两兄弟成绩还是一塌糊涂,难以有改变。

  村小的孩子在蒋导的关注下受到了BBC和湖南芒果台的关注及采访,湖南卫视的《天生一对》节目利用集体公益为明星标榜爱心,播音员用哭诉似的腔调诉说了村小的艰苦环境,后来好像节目为每天天不亮就走十几公里上学的村小的孩子们募集了善款,捐赠了校车。可是每天5元钱校车费用孩子们是支付不起也不愿意去花费的,而且在校车事故敏感的2012年,校车终究是个幌子,是个摆设。而媒体也只是一时煽情做噱头,电视报道的也是一个经过粉饰和真实相去甚远的乡村,显得滑稽肤浅,蒯子说“我们需要诚实,再诚实一些”。如果真的有足够的关注有足够的爱心,多点公平多点良知,村小的孩子不会真的那么没有希望吧。

  所以我们还是想在绝望中呼唤着“希望!希望!”

  ●代课老师是指在农村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1984年底以前他们被称为民办教师,而1985年在全国一刀切不允许再出现民办教师。但不少偏远贫困山区因财政困难而招不到公办老师或公办老师不愿去,这些空缺仍需临时教师来填补,他们转而被称为‘代课教师’。

  《村小的孩子》观后感(十):留守儿童

  享受不到完整的父母亲情,感受不到公平教育,呼吸不到自由和尊严的空气,流浪和失学儿童、少年犯的后备军。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留守儿童。在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这些孩子卡在了时代隆隆前进的齿轮中,无法救赎。按照官方十年前公布的数字,他们总数5800万。城乡鸿沟,公共教育投入的缺失,社会福利的滞后,使“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许多地区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幻。  本来应该政府和社会承担的巨大成本,无情地压在了太多需要为生存而战的父母头上。他们被迫背井离乡,成为定期迁徙的候鸟,而照顾抚养孩子的重任便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

  社会的救助一直都在进行,但既是乏力的,又是不平衡的。在教育部撤并乡村小学后,这个社会甚至吝啬地不能给需要长途跋涉上学的孩子提供一辆安全的校车。2011年,多起校车事故夺去数十个留守儿童生命。当年各级政府采购公车费用超过800亿人民币,无一辆校车。

  更多的父母将数百万孩子带到了城市。但多数大人需要每日为生计打拼,平日都孩子缺乏关爱甚至起码安全的看顾,更可怕的是,绝大多数的他们是永远不能获得金贵的城市户籍的,而没有这张中国市民的证明,孩子就永无可能获得公平的教育、医疗权益。

  现在,广东、重庆等地进行了户籍改良,部分农民工面前,城门裂开了一个小小的缝隙,但对于多数地区而言,1.3亿候鸟化生存的打工者仍会以流浪者的姿态写入历史。

  拯救5800万留守儿童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应是分享着改革发展成果的所有人的义务,责无旁贷。

  彻底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需要系统的制度改良,比如义务教育的公平化推进,比如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再比如户籍坚冰的尽快打破。对于快速发展的当代中国而言,这些准备还远未到位。

  相关的政府和社会救助从未中断,但由于缺少系统化、制度化、长效化机制,这些救助往往不是流于形式,就是运动化、政绩化,孩子们的救济途径始终单一而短暂。

  在四川、重庆等地,很多官员和社会志愿者担任了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这样的爱心接力往往难以填补孩子们的亲情缺失,许多地方兴建了寄宿制学校,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相关的情感教育、心理辅导却严重匮乏。

  更重要的是,面对这一影响中国未来发展质量的命题,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关注,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共同参与。

  不能让留守儿童输在起跑线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