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2-09 20:12: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经典观后感10篇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是一部由理查德·沙因克曼执导,大卫·李·史密斯 / 托尼·托德 / 约翰·比灵斯列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观后感(一):terrific!

  只有一个场景,只有不到10个角色,只有不到1天的时间,只有一场谈话,确让这场哲学思辩扣人心弦.

  主角面对一个接一个来自专家问题,毫不退缩,应对自如回答,无懈可击逻辑,最后让几位专家几近崩溃,因为他们原有的信仰体系竟被彻底击碎.

  一部只有对话的电影为何能引人入胜?是因为它给予观众思考余地,直到电影快结束前,你都还不能肯定主角说的究竟是个故事还是事实,而好奇心迫使观众一步步跟着主角的陈述思考下去.

  最惊奇的是电影中那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从电影一开始,无话的她只是默默注视着主角,显然她爱他,对于他的离开她是如此伤心.主角后来提到曾有一位像他一样的长生人与他对话,但是身份是无法确认的,是否其中一位应和另一位的对话呢.影片的最后是让人有很多联想的,主角开车离开,女老师恋恋不舍的目送,终于,主角把车停下,女老师走近.. 剧终.

  我的理解是,女老师或许也是不死之身,她和主角曾有过一段互相确认的讨论,但是主角不能确认.但是又如何呢,无论女老师是否长生,这段爱情应该是不可抗拒的,要不主角怎么会结婚过那么多次呢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观后感(二):或许叫 沙发 更好

  最重要到道具就是沙发 囧

  还好拍成了电影,如果有原著的话 我估计自己一辈子没有机会看了.很简单,没有情节,很多年没怎么看印刷品了,没有情节估计也不能让自己坚持看下去

  很简单的一部片子 就是几个人屋子里听一个人吹牛.听吹牛者怎样击垮听众的信仰.这就是侃侃而谈,轻轻松松的击垮了听众的质疑,还有比这更nb的吗? 也正是这么nb 才赶自称是他们的耶稣,把现场的基督教徒气得半死.做人就要nb成这样,不经意之间透露出来的都是nb,看看随便说几句都能让人崩溃.从听笑话 到质疑 到深信 到崩溃 整个片子讲的就是这么简单.

  最后的结局就有点蛇尾了,或许导演为了所谓的高潮吧,安排一个老套的父子相认 然后儿子突发心脏病.感觉最后的结局破坏了整部片子河蟹性(也用用这个水产的词汇)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观后感(三):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对于客观世界而言,一切都是有限的,nothing lasts for ever,但对于思维而言,却不一定如此。如果说科学思考是与客观齐头并进,那么想象就是跨出一步,围绕着现实跳跃,而幻想,就是站在高处俯瞰现实,眺望更杳渺的远方。如果站出来,并且站对了地方,那么五年、十年、百年后就是后人们膜拜的先知;如果站错了地方,那么就留在了史书上成了“疯子”。可现实的证明也许需要更久远的时间,所以今天被看做是疯子的人们,也许只是站的太高,看的太远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我们在中间。我们不敢想的太多,怕被烫上“crazy”的烙印;只有少数人,狂热的坚持着,就像当年哥白尼执著太阳,不惜被火焰吞噬一样。所以对于疯子们的言论,我越来越包容了,我只能说,他们说的一部分,现在无法证明是对的,但未来,也许是真理。其实世界是被百万分之一的疯子们推动前进的,就像活性酶一样,虽然数量及其微小却最终触发了巨大变化

  May-colourful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观后感(四):Landmark Piece

  好吧,我承认这几天课比较少,看了好几部电影,但是部部经典,让我能够completely ignore my sense of guilt!这个男人来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单一的场景,无休止的对话,超长的叙述,穴居人、耶稣、考古学、人类学等词汇,这些要素构成了这部电影。要不是豆瓣8.5的评分,我早已选择放弃…但是就是这样一部投资仅一万美元的电影,成为科幻片历史上的里程碑!主角John Oldman那纤声细语却掷地有声的自白,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无法反驳。即使面对心理学家的手枪,他也泰然自若,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自然,这个男人已经活了140个世纪。即使在电影快要结束时,他承认自己是在讲故事时,众人也还在心存疑虑。直到最后,John道出了心理学家母亲和小狗的名字,才让他的身份真正定格,what a remarkable scene!片尾John在车上凝视着Santy,她走向了他,电影结束……五星!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观后感(五):哲学vs历史考证

  看这部电影,想到之前看过的一部非常类似的长生电影,同样在2007年,大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拍的《没有青春的青春》。这两部电影,《男人》偏重历史考证,《青春》则大谈哲学。

  撇开大段的历史考证和哲学不谈,两部电影都含有一个同样的推进角度:一个长生之人对普通人社会,或者普通人类社会对长生之人的相互影响是怎样的? 这个话题本身就很有新意,我觉得也是这两部电影的内在主线。

  首先共同的结论是对于时代不管一个人有怎样的跨越生存能力,或者超强的学习能力,两个电影暗含的结论都是一个,不管如何都无法超越当时的时代。《男人》里很清楚的一个躲开尖锐问题而且让人信服的回复是:历经140个世纪,他也不可能记得末年某月发生的某件事情具体情况;《青春》则比《男人》进一步超现实,男主角不但拥有一目即知全书内容的超级能力,而且还有一个完美理性哲学对话角色--一个梦中思索的全然理性的自己,但他在纯理性和感性激烈思辨中也崩溃了,愤然砸碎了镜子--杀了另一个理性完美的他自己。这个结论的讨论本身也没有太多意义,或许也是这两部电影的局限,没有像那些突破时代的电影类似《2001太空漫游》的灵光闪现。

  两部电影倒也都谈到了信仰和爱这两个永恒主题

  对于信仰,《男人》里大胆假设耶稣本人是受释迦摩尼思想影响,《新约》、《旧约》都是后人的编纂他本人本意并非如此。他倒是相信人应该是有所信,所谓的《新约》只有不到100字的内容。那100字的内容也并没有太打动人心之处。或者说《男人》的作者有趣的结合了历史考证,用一个癫狂的组合织了一个球,这球浑圆,还在地上滚来滚去。《青春》则是感性最终寻求信仰的解脱,抛弃了理性,更像是在描绘某些科学家哲学家最终转向信仰寻求寄托一样。《青春》的角度更有时代代表性。

  对于爱,两部电影的结论也是共通的。《男人》说自己经历了无数的爱情,面对深爱自己之人痛心疾首状而无法安慰;《青春》则首先是痴情的,第一次碰到了和前世老婆一模一样的人并又执子之手、再续前缘。但是经历撕心裂肺衰老和死亡之后,心已虚脱。科波拉安排几十年后,让他再次碰到了那个美丽女人不同的是给了他一些难题--女人灿烂的笑容下还怀抱着一个天真孩子。他则只是淡然一笑,心底祝福。《青春》对爱的结论遵循了守恒--既然选择了超脱,就不要再奢望爱。

  从这两部电影单纯的汇总,西方对信仰和爱的态度倒是很统一

  哲学vs历史考证,到了最后还是成了人心灵的较量。是人就遵循人的宿命;超脱了的,还是过您的神仙日子去吧!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观后感(六):一段美妙旅程

  首先想引用两位doubaner的评论

  “真正震撼人心艺术形式归根结底不是绚丽奢华的电脑特效,而是能够洞穿人性的思想锋芒。”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好也不在于把历史生物心理生理宗教等众多学科给你一个眼花缭乱的展示,或者由男主角告诉你一个深刻无比的结论,而是在于吸引你参与到这场争论的思考中,换个角度来看人类的知识体系的积累,宗教源器和衍变的历史”

  额 不喜欢深沉装博学之类

  里面谈的内容 一些是半知半解 有些是不懂

  当然 里面关于宗教的一些论断 于我心有戚戚焉

  但是 不管内容如何 都无妨我加入到一场自我拷问的过程

  不管结局如何 都是美好体验

  向来不是很喜欢话唠片的

  比如《墙壁之间》 比如《12怒汉》

  这一次 彻底被折服了

  要说不好的话 结局确实差火了点

  一个摸棱两可的结果 确实会更过瘾一些

  重要的是思考的过程 不是结果 对不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观后感(七):时间旅行最美妙。

  一开始我设想再来几个完全理工科学识思维的人类,加入辩论,会是多么有趣的场景。(抱歉这样的剧情总是让我不由自主想着,再长一点再长一点,more,more。。)

  再返回来思索一下,抛砖引玉万物适用的哲学基础,放之四海皆准的人类思考心理模式

  以此框架构建的故事,完全不局限于某个单独的学科,某个国家的历史,或者某个宗教了。

  试着把那些角度放在你我熟知的环境,历史事件,某个教义里。 …………

  如此思索一番,天马行空。哈。我自得其乐

  只恨自己不够渊博,没有能力再跳出去人类想象的框架,带来更多惊喜

  Hi,Mr ET,好想看看你的思考笔记~~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观后感(八):We are all from the earth

  一觉醒来,你突然发现自己记起了很多事情:

  你记得自己其实是史前的穴居人,自14000年前一直活到如今;

  你记得自己经历过后冰川期,为了追求温暖朝着太阳升起的东方迁徙,一直看到了海洋

  你记得自己猎杀过猛犸,得过肺炎,患过天花,染过黄热病,还赶上了可怕的黑死病;

  你记得自己原是部落的领袖,跟苏美尔人一起生活,同腓尼基人一起航海;

  你记得自己跟梵高讨论作画,跟贝多芬听音乐,但没跟哥伦布一起航海,因为你不是冒险的型;

  你记得自己曾经跟随佛祖释迦摩尼一起修行,你记得自己根本就是耶稣;

  ……

  你能相信自己记忆中的这一切吗?你能接受这一切吗?你是否会为自己拥有永恒的生命兴奋不已呢?

  也许你还没来得及仔细品味内心抑制不住的喜悦,更多的记忆浮现在水面

  你同样记得同伴因为找不到该猎杀的动物被酋长打掉牙齿,紧接着下颚受到感染被族人遗弃;

  你同样记得自己因为被怀疑靠窃取他人的生命来保持年轻而被族人驱逐,从此开始了不停迁徙的生活;

  你同样记得140个世纪里你都必须学会需要时融入新的群体,必须学会离开,必须不停的moving on;

  你同样记得一直以来你只能看着所珍惜所挚爱的人一个一个老去、死亡而无能为力,在漫长岁月悔恨无法留住珍爱的事物

  你同样记得在自己不老的生命里必须不断地重写自己的记忆,但那些烙在心底的东西即便过了几千年想起来仍然会隐隐作痛

  你同样记得在自己35岁时,你的孩子已经行将就木;

  ……

  你能想象自己记忆中的这一切吗?你能承受这一切吗?你是否已经在为自己不老的生命而感慨命运不公了呢?

  又假如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你身边的人身上呢?你会不会认为他是神经病是疯了,你会不会羡慕他嫉妒他甚至有一点恨他呢?设想你的一位至亲刚过世,你想到所有人都难逃一死,而他却可以永生,你难道不会质疑上帝质疑命运为什么如此不公吗?

  这就是《The Man From Earth》这部电影所讲述的科幻故事。整部电影只是几个人在二十平米的房间里畅谈,却让人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丝毫不会感到枯燥无聊,是该赞赏电影导演的手段高明,还是佩服编剧的叙述如此精彩,抑或是让自己的思维沉醉在对生命的思考中呢?

  这一切听起来都荒诞不是吗?可是看了之后你能完全否定吗?影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让你去相信完全背离常识的事。讲述一个故事如此简单,可让人相信就困难的多。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心理学家,宗教人士大学生等等,所有人都是来自哈佛的专业精英,却无法推翻这一切,大家几乎都完全相信了。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我想电影里的一句台词已经告诉了我们原因,“We know so little”。以我们浅薄的知识如何否定哪怕是谎言——即便是漏洞百出的谎言——呢?我们怎么能确定我们现在所坚信的一切就是真实的世界呢?

  但影片绝不是让我们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叹人类的渺小,相反它让很多人重新认识自己。不过我也相信相当一部分人对此不感冒,花90分钟思索人类和自身是不值得的,也没有特效的感官冲击。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不过是明显的谎言而已。就连我也认为它并没有十分惊人之处,不必过高的赞誉,即使电影只花费了1万美元。但或许这是我看的次数最多的一部电影,差不多五遍。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该电影在IMDB上的评分高达8.4,不过理智地说它在国内估计不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影片需要大量的相关知识以及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至少在影片最精彩的宗教和信仰部分,影片对西方基督社会的震撼要比对中国人的震撼大的多,这几乎是颠覆了整个西方文化的基础。耶稣不过是个穴居人,基督教义来自东方佛祖的思想,宗教信仰不过是在贩卖希望和生存,甚至道德也不过是凭空捏造出来的东西而已。这些对中国人来说根本无足轻重,但仍然很有思考的价值。到底何为善恶又有谁说的清楚呢?

  当然影片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譬如爱情,如果你注定要面对至爱的离去你还会选择付出吗?不要轻易地回答,越是容易说出越不值得相信,仔细想好,你会吗?(下文摘抄的台词中有一段John 和Sandy的对话,很精彩。)影片结尾的时候,John停下车,Sandy走了过去……

  不能不提的是贯穿影片的主要命题——永生,这是人类一直以来的理想,影片的可贵之处在于并没有急于怂恿人们去追求永生,不停地发出疑问——你真的希望如此,活14000年?我以前也问过这个问题,对我自己来说,仍然难以回答。

  如果你收到一份邀请,一份通向永生的邀请,无可反悔的只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你会怎样做呢?

  经典台词:

  Like yours, selective. You know, the high points, the low points, traumas, they stick in the mind forever. Put down at 3 or 35, you still feel a twinge.

  像你们一样,有选择的保留。生命的高潮、低谷,还有创伤,都会永远留在心底。不管是3岁还是35岁的事,想起来都还会隐隐作痛。

  andy: I love you, you know?

  John: I know.

  andy: Since my first week at the office… And?

  John: I care very much about you. But now you know what you’d be getting into.

  andy: Do you really think you’re a caveman?

  John: Do you?

  andy: Could you love me, or don’t you believe in that anymore?

  John: I’ve gotten over it too many times. Fond of you… certainly attracted to you.

  andy: That’s it? ... I can work with that.

  John: If what I’m saying is true, you and any children will age. I won’t. And one day I’ll leave.

  andy: You’ll go back to your May-December romances.

  John: The simple fact is that I can’t give you forever.

  andy: How long is forever? Who ever really has it? My parents split up before I was born, and then my mom’s next marriage lasted what, a whole three years? Then there’s death, illness, acts of god. No one knows how long they have, or how little. I love you. Take whatever you can get.

  John: Like ten years?

  andy:你知道我爱你吗?

  John:知道。

  andy:来办公室的第一个星期就爱上你了…你呢?

  John:我很在乎你,但现在你知道事实了。

  andy:你可以爱我吗,还是你已经不再相信爱情了?

  John:我经历过太多次了。我喜欢你,我当然被你吸引住了。

  andy:就这样?…我能接受。

  John:如果我所说不假,你和你的孩子会老去。而我不会。终将有一天,我会离去。

  andy:这就是老夫少妻的浪漫。

  John:事实很简单,我不能承诺你永远。

  andy:永远是多远?又有谁得到过?我父母在我出生前就离异了,之后母亲改嫁,但婚姻只持续了三年。然后又是生老病死,都是上帝的意志。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生命有多长,或多短暂。我爱你,你想从我这里拿走什么都可以。

  John:比如十年?

  Gruber: As one grows older, the days, weeks, months go by more quickly. What does a day or a year or a century mean to you? The birth-death cycle?

  John: Turbulence, I meet someone, learn their name, say a word, they’re gone. Others come like waves,rise, fall. Ripples in a wheat field, blown by the wind.

  Gruber: Do you ever get tired of it all?

  John: I get bored now and then. They keep making the same stupid mistakes over and over.

  Gruber: Hey, then you see yourself as separate from the rest of humanity.

  John: I didn’t mean it that way, but of course…I am

  Gruber: Are you comfortable knowing that you have lived while everyone you knew—everyone you know, John!—has died?

  John: I’ve regretted losing people, often.

  Gruber: Have you ever felt guilt about that—something akin to survivor’s guilt?

  In the strict psychological sense? I suppose I have. Yeah. But what can I do about it?

  Gruber: Indeed.

  Gruber:增大,时间流逝得越来越快。一天,或者一年,或者一个世纪,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生死轮转呢?

  John:荡,我遇到某个人,知道了他的名字,说了几句话,然后他就死了。其他人就像海浪,潮来潮去。又像麦浪,随风飘拂。

  Gruber:就没感觉到累过吗?

  John:时常感到厌烦。人们总是重复一些愚蠢的错误。

  Gruber:,于是你就觉得你自己跟这个种族有了隔阂。

  John:不是那个意思,不过当然我是这么想的。

  Gruber:么当你看着熟识的人,一个一个地死去,你觉得好受吗?

  John:于失去朋友我感到很遗憾,我时常这样。

  Gruber:你是否会感到内疚——那种类似幸存者对逝者的内疚?

  John:严格的心理学意义上来说?我想我有。是的。但我又能怎样?

  Gruber:的确。

  Gruber: Do you feel a vacancy in your life about that, John, something you wish could be filled by a face, a voice, an image?

  John: Not at this late date.

  Gruber: There must be someone—probably many—that you valued intensely, loved. You saw them age and die—a friend, a colleague, a wife. Certainly you’ve had wives and children?

  John: I’d move on. I had to move on.

  Gruber:约翰,你会不会觉得生命中有一段真空,而你希望用一张脸、一个声音、一个影像来填满它?

  John:现在不会了。

  Gruber:一定会有些人——也许很多人——是你所珍惜的,所挚爱的。你看到他们老去,死亡,朋友,同时,或者妻子。当然你肯定有过妻子和孩子吧?

  John:我会选择离开。我必须离开

  John:The mythical overlay is so enormous…and not good. The truth is so, so simple.

  神话相互庞杂地交织,而这并不好。而事实则如此简单。

  Harry: All the speculations about Jesus! He was black, he was Asian, he was a blue-eyed Aryan with a golden beard, and hair straight out of vidal sassoon’s, he was a benevolent alien, he never existed at all! Now he’s a caveman.

  对耶稣的种种猜测啊!他是黑人,他是亚洲人,蓄着金色胡须的蓝眼雅利安人,一头维达•沙宜设计的发型,心地善良的外星人,根本从未存在过。现在他成了穴居人。

  Edith: But god has spoken through man to make his word clearer.

  上帝通过凡人之嘴将他的言语说得愈加清楚。

  Dan: Kindness, tolerance, brotherhood, love, a ruthless realism acknowledging that life is as it is here on earth, here and now. The kingdom of god, meaning goodness, is right here, where it should be. “I am what I am becoming.” That’s what the Buddha brought in.

  John: And that’s what I taught. But a talking snake make a lady eat an apple, so we’re screwed. Heaven and hell were peddled. So priests could rule through seduction and terror, save our souls that we never lost in the first. I threw a clean pass, they ran it out of the ballpark

  Dan:善,忍,义, 爱,残忍的现实主义者承认,生命即它到处呈现的状态。天国意味着善。天国在它应在之处。我就是我,这是佛祖悟出的道理。

  John:这就是我所教的。可一条会说话的蛇诱惑妇人吃下苹果,而使我们万劫不复。牧师们到处散播地狱天堂,利用诱惑和恐惧进行思想控制,拯救我们从未失去的灵魂。我指出一条澄明的途径,他们则将它发挥到极致

  Dan: It’s been said that Buddha and Jesus would laugh or cry if they’d known what was done in their name.

  Harry: And if there is a creator, he’d probably feel the same way.

  Dan:人们说如果佛和耶稣知道了人们以他的名义干的事多半会哭笑不得。

  Harry:如果造物主真的存在,他多半也会有一样的感觉。

  Dan: It’s always been a small step from a fallen leader to a god.

  沦陷的领袖离神永远只有一小步。

  Edith: You think that’s all religion is about, selling hope and survival?

  John: The Old Testament sells fear and guilty, the New Testament is a good code of ethics, put into my mouth by poets and philosophers

  Edith:你认为那就是宗教的意义,贩卖希望和生存?

  John:《旧约》贩卖恐惧和罪行,《新约》则贩卖与人为善的道德准则,诗人和哲人借我的嘴将之传颂至今

  andy: You never saw a grown child die.

  John: No.

  andy:你从未见过一个成年的孩子去世。

  John: 没有。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观后感(九):超直白解读,慎入

  看之前最好有点心理准备。绕到后台偷窥,不是总令人愉快。:)

  神学真理?

  心诚则灵,信后见真。

  科学真理?

  所有可以证伪的奇谈怪论皆为理论。所有经得起检验的理论皆为“真理”。(在限定范围内没有被证伪)

  爱情真理?

  只要心契神合,不管相隔多远,哪怕穿越万年~~ 不用信,也不在乎经得起检验。爱自能穿越信仰和理智,直指人心。

  看到这你应该明白了。:)

  纷繁的人物(各有代表)和情节设定(长生不老等等)之后的东西是:

  三种思维方式的交织表现,相互质问。:)

  片尾的父子相认看似高潮,实则败笔。铺垫不够不论,给一个确实的证据,也不如留下悬念好。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观后感(十):今信有之

  剧情简单得很:几个教授送别同事,在离开之前,这个跟他们相处了十年的同事偶然谈起了自己的身世,他竟然是个活了14000岁的史前人类,几个人就这样在一个小客厅里争论着试图拆穿这个玩笑,直到这个神秘的人渐渐地把这个大家都以为是玩笑的故事讲成了无可辩驳的事实。

  就是小小的一个客厅,8个主角,两个跑龙套的搬运工,外加大段对白,就构成了一部让人欲罢不能的电影

  看这部片子一定要有一个翻译得好的字幕,否则大量的专业用语肯定会让人一头雾水,我喜欢我看的那个版本,译者可谓渊博。

  编剧对节奏的掌握实在是太完美,松松紧紧恰到好处地拿捏着每一段台词,起伏停顿闪转腾挪,一波一波的节奏感实在让观看过程充满兴奋。几个配角的心理变化和人物性格通过不多的对话刻画得入木三分,好多处台词的时间点让我拍腿叫绝,比如老太太的第二句“你不是耶稣”,把快说到死路的话头重新开启,把刚平缓下来的节奏浪头又慢慢掀起,之前同样一句“你不是耶稣”是完全坚定地否定的态度,这一句就变了半信半疑的语气,徐徐地铺陈出老太太的心理变化过程,辅之演员的细腻演绎,实在是完美精妙之极

  类似的桥段不少,虽现在记住不多,但当时确实被那些精彩的起承转合所折服,前阵子重看脂评红楼时新领悟到的一些这方面的巧妙竟于此电影中得到了几处印证,万理同宗万妙同源之理,今信有之

  本身,故事就很妙,一个很妙的角度,一个很妙的表现方式,几个搭配得很妙的人,怎样能够不让这部电影妙起来呢

  另外,此片唯一的缺点就是,海报太丑恶了,俗到我差点与它失之交臂,如果是靠封面卖,肯定赔钱,呵呵

  前几天也看了现在很热的《星尘》,也许一部电影的快进次数最能代表我的好恶了,星尘其实很可爱,但是可有可无的填料多了点,KMPLAY的5秒快进很实用,用了好多次,呵呵,可是本片,一次都没有,一部不忍心让它演完的电影,谁又会去快进呢

  回头看看我都写了些什么,好象是一堆不知所云并很片面的废话,也是心血来潮想到就说,拍摄和剪接上的惊艳之处也没说。那些所谓深层的东西更是一点都没有提,其实对那些玩意我不太关心,如郭德纲所言,不要指望听个相声就受教育了,要是能那样,还要学校干吗。也不要指望看个电影就悟出人生了,那样往后这些年还看不看电影了

  自从有了自已拍部电影的这个不着边际的梦想之后,我关心的就是技术,技术,一切技术,导编摄美乐剪,一切一切,英特纳雄耐尔,快点实现吧

  ——————————————————————————————————

  其中一句台词:家乡是回不去的,因为它已经不在了

  意思应该是,家乡是回不去的,因为那已经不是你记忆中的那个家乡了

  令我这在外的游子,倍感吸嘘

  离家数年,每次回乡,似乎都离那个家乡更远一些

  不知家乡是何方,直把他乡做故乡

  嗯,其实,即使再也回不去了,家乡,也永远在心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