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影迷》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影迷》经典观后感集

2018-02-11 20: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影迷》经典观后感集

  《影迷》是一部由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执导,杰基·斯图尔 / Malgorzata Zabkowska / Ewa Pokas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影迷》观后感(一):最后一部电影

  记录的人其实大多都并不会刻意地去写下逻辑,多数的时间也只是冲动地想要打开那个黑匣子,把世界给装进去,于是世界也就在那个小的方框里,可以很大,再大也只是会曝光的模糊影像罢了。更多的时候我们更像是那个带着菲利普入行的女评委一般,她说她无法对任何事情集中精神,所以人们都叫她“影迷”。但其实影迷才是最清醒地看到一切的,能看到一切的人也就能可怕地操纵一切。刻意地把奖颁给一个狗屁不懂的人,原因只是因为那能让他继续下去这个没有退路的职业

  其实他的妻子也是清醒的,走时请求他不要得奖,回来时果断地离去。当一个人乐此不疲地沉下去的时候,唯一能救他的或许就是失去一切。放弃或是追求,都好像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还来不及评判生活,生活早已远去。其实这是个荒诞的片子,荒诞的跟我们的生活没什么两样。兴致勃勃地买了摄像机想要记录孩子成长,却不知不觉地开始拍摄无聊的生活,最终被另一些人戴上高帽子然后利用,等已经伤害得够多的身边人的时候,已经无法回头。

  其实,我更愿意做个影迷。

  《影迷》观后感(二):向纪录片大师致敬!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菲利普为了纪录女儿的成长买了摄像机,却误打误撞成为纪录片大师。对拍摄纪录片的痴迷使他忽略了挚爱的妻子,至使妻子离他而去,而他在拍摄过程中也遇到的种种挫折磨难。最终,巨大压力下的菲利普将自己的纪录片新作毁坏,但对拍摄的热爱使他最终又拿起了摄像机。

  好的纪录片大师所付出的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曾看过一个片子是纪录一个人拍摄纪录片的过程,感动之极。片中主人公也如是,是尊循自己的本心,真事纪录一段事实,还是粉饰太平,人人尽满意。在成名与道义的漩涡中苦苦挣扎的主人公还是做出了抉择!希望每个真实纪录正在发生故事的人能够得到尊重

  《影迷》观后感(三):迷恋摄像机

  人类为什么要拍电影呢?人类为什么想到要把身边的一切记录下来?是为了留住转瞬即逝美丽?在以后漫长岁月中有回忆可看而不觉凄凉,还是为了记住生命中所有让人感动痛苦或者快乐宁静的瞬间?

  没有神秘命运感,也不是艰于呼吸苦涩惶恐的对于宗教的膜拜,他最开始的时候只是用最朴素方式向他想象中的最高艺术形式敬礼,他在祈祷,或许还生涩,带有某种不圆熟的粗糙,就像用8毫米的简陋摄像机和沙沙响的胶片粗笨的摇着手柄然后在拉上帘子的斗室中小心翼翼的剪接,如同对待自己心爱的孩子。

  他刚出生的女儿,开着颠簸的车子的小伙儿,楼上窗户里慈爱微笑母亲,厂里的庆典,庆典上的演出,会议结束后领取酬金的演员,生活的缝隙中看见在窗台上呱呱叫的鸽子,......

  妻子在站台上冲他大叫“不要再继续了”,那是一句谶语,可惜火车匆匆而过,风太大,他徒然地拉开窗子只能看见妻子激烈的手势。

  “我有邮票,可是我也只有邮票呢。”老劳资科长慢慢的说完这句话慢慢的转身慢慢的走出门去。那么我有什么呢?妻子?孩子?还有,摄像机?生活总不会把所有的好事给一个人的,这让人担心。我有电影,以后也只有电影吧。

  他想着要拍下所有的东西,他贪婪的看着周围的一切,旁人眼中再平淡不过的事物在他的镜头中被赋予了某种意义,一切都笼罩了淡淡的质朴光辉,不夺目却耐人寻味。他周围的一切一切,他的妻子同事孩子房屋风景时间流逝,还有深沉的,是爱。

  “你拍得太好了,所以我才走出来。”他蹲下,默默地在这个小矮人的旁边。“我在这儿已经工作25年了,从来没有吃到过。刚来的时候工资是300元,现在慢慢的涨到了500。我不喜欢吃甜的东西,闲暇时候和老伴坐着,聊聊天,吃点酥油饼......”

  越朴素越琐碎越好,把他们的生活忠实纪录下来送给他们,这是最好的礼物

  “菲利浦,你拍得太好了。能把它送给我吗?虽然妈妈不在了,可是这个能让我时时看到她。......”

  送给他们,送给活着的人,每一个能感受疼痛的人。

  心血变成了别人的武器,给他们的爱反而成了伤害他们的利器。老劳资科长被迫辞职,妻子决定寻找以前的宁静生活,他所渴求的在旁人眼里只不过是抛弃妻子的虚无的自由。“如果你继续的话,那么我们这个砖厂恐怕也无法存在下去了。我学过冶金、经济、二外还有其它的。我知道生活的真相......”于是他毁掉了未完成的胶卷,他急不可耐的企图推卸责任

  新的16毫米的带镜头的摄像机静静的看着她,仿佛一只妖魔的眼睛等待着他陷下去陷下去,他无意识的拎起来茫无目的地寻找目标,最后对准了自己,定格......

  外:不是每一个人非得像他那样祈祷,甚至不祈祷亦无不可,可是如果你看见一个人那样严肃真诚的祈祷,你会如何呢?

  《影迷》基耶洛夫斯基 1979

  《影迷》观后感(四):在政治面前艺术一钱不值

  这部是波兰电影大师奇士劳斯基经典作品之一,而上部Tricks的导演被称为“奇士劳斯基”接班人 ,所以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是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的。但是也许是不喜欢看与政治有关话题,所以还是比较失望的。有时候我在想,得到更多赞誉的中东欧国家艺术家是不是因为他们的表达更符合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强势价值观,所以得到了更多的赞誉呢?

  电影讲述了一个工作稳定家庭幸福的采购员为了能记录刚出生的女儿,买了一部8mm摄影机。从此痴迷于摄影但却导致妻离子散而且因为给工厂拍摄的纪录片惹出了麻烦,取舍之后,他毁掉了可能导致形式更加糟糕的新片底片,并将摄像机对准自己,迷茫的回想起自己买来摄像机时的最初目的

  电影是至高无上的艺术,这是谁说的? --列宁 。可明显电影大师奇士劳斯基感到不是那么回事, 政治还是压倒一切的力量,而艺术想破土而出?除非有一片肥沃的土地,但这片土地真正是为了艺术而预留的吗?或许又是一种政治而已。

  《影迷》观后感(五):迷的周期

  忘我的着迷与井然的生活能否共存?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迷》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普通人被动地接受并转而主动追求爱好的过程中,原本兴许能长久美满的生活却离他而去。孔子说过“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难的不是极端,而是兼顾。

  《影迷》里的菲力起初是一家工厂里的工人,为了记录新生女儿的成长点滴而购置了一台摄影机。当工厂领导要求他用摄影机记录下周年庆典之后,菲力被推到了一个并非自己所期望位置,但事实又表明他的确乐在其中。周年庆典的时候他快乐地东奔西跑,“拍摄一切会动的东西”——台上表演歌手、与会的领导、逗留在窗边的鸽子、闲暇时打闹的员工离开庆典现场的妻子——我们看到在菲力沉醉地拍摄时她始终一脸的恐慌,她无法参与也无法分享菲力的喜悦,她败给了摄影带给菲力的快乐,所以选择默默离开。回到家中的菲力试图安慰妻子,表明了对摄影的迷恋不会撼动家庭在他心中的地位,他尝试调和两者的比例。然而,当菲力被要求(又一次被动地)参加业余电影比赛之后,无疑又进一步加速了他对“拍摄”这件事的沉迷,渐渐地他也不再满足单纯的记录,他不要拍摄女儿正常样子,他想方设法将女儿弄哭,他从一个记录者变成了一个创作者,就像对说故事的人而言,创造总是比转述能带来更多的满足感,这使得菲力之后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带着某种目的性。

  菲力不断提高着自己制作电影的技术,不断变换着拍摄的范围,从人物现象、从表象到本质、从工厂中克服先天不足的工人到小镇华美高楼背后破旧小屋……而同时,他的正常人生活也正以同样的速度远离他,他的生活已经被电影塞满,再容不下任何的时间和情感。随着他获得业界人士的赏识、所拍的电影也被播出并大受好评,他的妻子也带着女儿离开了他。从此。关于女儿的一切,他都只能在摄影机里寻找。

  电影能将逝去的光景重现在人们眼前,这种魔力令人着迷,这也是为什么那位邻居在看到他母亲生前的那段影像时哭泣的原因,“人已经不在,但却永远活在电影里”。还有那位得侏儒症的工人,也从那部拍摄他的电影里获得了感动。但同时,那些因为他拍摄的电影而遭到厄运的人们又令菲力迷茫。他的同事因为电影的播出而提前退休,那些被用来维修小镇建筑的经费原本是给建造医院和托儿所的。他有那么一刻意识到了电影是会给他人带来伤害的,他试图摧毁自己拍摄的电影,但又在第一时间感到了后悔

  在迷的初期,我们都轻易失去了抵抗力,然后有了道德,于是有人不再迷,然后有了名利,于是有人不再迷,然后有了冲动,于是有人不再迷……

  就像在所有的知识体系里,那些终极的疑问和审视的视角,最后都免不了要与自身产生联系,菲力也开始停止将镜头对准外面的世界,继而转向自己。对于电影来说,也许把自己失去的生活留在自己的作品里是最好的一种方式——来兼顾爱好与生活。

  于是,在电影的结尾,一个周日的早上,他打开摄影机将镜头对准了自己。然后,有了这一整部电影。

  2013.09

  http://i.mtime.com/fabzany/blog/7676429/

  《影迷》观后感(六):影迷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在我看来是平实、质朴的,去除了枝繁叶茂;即使有戏剧性的冲突、转折或者结局,也处理波澜不惊。每部影片大多一个基本定调,脉络清晰,缓缓推进色彩灰冷,而所有提出来的“重寻被共产主义理论破坏的基本价值”——道德人性、宗教伦理、科学理性永恒的人类精神世界问题,都像是在旁述,看着事件的发生,让每个观影人自己去审视去思索,而基氏自己也在观察在思考

  《影迷》算是基氏影片中最有波折比较着墨的一部了,把爱好发展成玩物成魔,因为疯魔,基本的伦理道德界线也就变得模糊了,从而引发了与环境社会友人亲人等等的冲突、矛盾和痛苦。这也是基氏自己对纪录片失望不满的表述,大家要的不过是虚饰过后的样子,没有人愿意看到赤裸裸的真实呈现。所以菲利普最后把镜头对准了自己。

  《影迷》观后感(七):永远的人生困境

  基耶斯洛夫斯基比较早期的电影了,相比起他后期更倾向于宿命论的叙述表达,这部电影更现实主义,人生思考和政治隐喻交杂其中。电影中还出现了另一位波兰大导演扎努西,更是让人联想到这部电影和扎怒西的《灵性之光》的内在联系:选择平静但满足的生活,还是选择追求更高尚更深远且永不满足状态,这是个永恒的人生困境。但这似乎又是个伪命题,因为一旦找到了那个值得献出一切的存在——电影,艺术,或是其他——你就再也不可能回到曾经的状态了。就如电影中那个永远只留在胶片里的母亲形象(这竟然是整部电影中最让我泪目的部分),又如电影最后男主角对着镜头喃喃自语孩子出生的那一天——似乎这样能抓住一点过去的美好,但一切终究只存在于胶片的幻影里。对他来说,遇上电影,幸耶?祸耶?但终究,是回不去的了。

  《影迷》观后感(八):影迷

  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这部早期的剧情片里,出现了一个悖论式的问题:当男主角开始他的电影生活时,他一方面在接近生活(借由摄影机,他得以看到更多东西,更多社会的真相),但他也在远离生活(他失去了家庭,他的妻子带着他们的孩子离他而去)。两种生活是同质不同面的,因为菲利普电影人身份的获得(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段他女儿出生了)两者发生了联系。但实际上这是一个伪悖论。因为造成这一切的是菲利普自己,而非真的是他的电影。另外,他对电影的拍摄是带有某种自发性的。他对纪录方式的选择更多的是出于感性,而非理性。他对家庭的态度也是如此。他行使着他的责任,但是他没有真正思考过当他的孩子出生之后,他究竟该如何承担责任。

  真理具有不确定性。没有统一的、绝对标准。基耶斯洛夫斯基在影片中借扎努西和他的电影说出了这样的观点。菲利普对这样的观点很感兴趣。好像这可以成为他行事的一个合理理由。但也正是这种标准上的弹性使得菲利普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疏解,反而趋向崩溃。他缺乏行事的准则。这是菲利普走到这一步的根源事实上,这样的弹性观点是否真的是基耶斯洛夫斯基想要通过影片传达的理念是很值得怀疑的。在影片的开头,一只老鹰捕食一只小鸡。后面我们知道这可能出自菲利普妻子的梦境。这样的梦境展现了一种客观的自然真理:弱肉强食。但是这一准则并没有确定的指向—谁是强者?谁是弱者?它一方面似乎在对应着菲利普在拍摄影片时所受到的各种政治审查,另一方面似乎也和菲利普的家庭有着对应。菲利普妻子的这个梦反映出了她的焦虑,对新生女儿对这小家庭可能受到伤害的焦虑。她需要菲利普来帮助她免除这种焦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关系却恰好反过来,本是属于强势一方的菲利普成为了弱势。他的妻子毫不犹豫的带着他们的女儿离开了他。在影片中,菲利普试图通过揭露社会的腐败一面来做好事,但却反而使得修缮的工程停建,朋友受到伤害。这些正是影片通过菲利普和他的镜头展现的东西。原本确定的现实变得不确定,许多原本显而易见的真理被隐藏了起来。

  尽管如此,这不是弘扬不确定性和弹性标准的电影,而是一部借不确定性来表达确定的电影。现实被伪装,真理被掩盖,这使我们更加意识到一种确定的伦理和真相的重要性。它们隐藏在这种模糊性之中。对电影来说,摄影机的伦理建立在导演自身的伦理基础上。虽然不能说影片的主角菲利普是一个不道德的人,但至少他缺少一个有力的伦理观和道德观。他自己的不作为使他失去了家庭。他拍摄的纪录片虽获得了电影节的承认,但拍摄方式也让一些人觉得受到了侵犯。同时,政治审查在影片中不仅成为了对电影对历史的指涉也成为了追求伦理的重要推动力。因为正是在审查之下,导演的伦理观道德观才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正是导演通过电影传达的焦虑—相对于电影,更是对电影人的焦虑。所以结尾,菲利普将原本对准大街的镜头对准了自己。他开始独白,叙述内容似乎正是影片开头所发生的内容,但是两者在诸多细节上都有差别。这使我们不能确定这到底是同一件事还是发生在不同时间点只不过在行为上有些相似的两件事。但是对叙事上的模糊的追求已不会给菲利普带来任何有益的转变。因为相比叙事的相对和模糊,“看”在此处的功用显然更为重要。凝视自己,反思自己。这一时刻也是他作为电影人,在初次拿到摄影机之后,自我意识再次觉醒的时刻。

  《影迷》观后感(九):《影迷》:迷失的人生

  文/尘世流年

  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被称为“诗意哲学电影”,他的几部电影开头的片段很有震撼感,这种震撼感来自不加修饰的直接。比如《杀人短片》开头的动物尸体,《机遇之歌》的男主角吼叫,这部《影迷》也是一样,一只鹰正在啄食捕获的鸟,在我看来这是表示自然界的真实与残酷,弱肉强食是自然界最基本的法则,一直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

  这部发行于1979年的电影,制作在当时冷战时波动较大的波兰,所以想要了解这部电影,就必须了解当时波兰的社会背景。二战时以著名的“闪电战”拉开帷幕,德军先占领波兰大部分领土,而此时的苏联不失时机的上演一幕落井下石的好戏,突破苏波边境建立起东方防线。此时波兰已被瓜分,而二战结束后,波兰作为苏联的卫星国,被定位在社会主义阵营之中。所以波兰的政治经济体制完全照搬苏联。重视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了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日积月累的民怨不时的爆发,而苏联包办的傀儡政府却采取高压政策,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随后导致了波兹南大罢工,此时波兰人民已经觉醒,想要做出当前的困境,必须摆脱苏联的统治,不然一切都是痴人说梦。

  主角菲腊所在的时代正是动乱期,只有他所在的那个地区运动还不太激烈。故事的开头很简单,菲腊为了庆祝女儿的诞生买了一台摄影机,用它来记录女儿的成长。但是菲腊所在的公司正在搞一个活动,想让他拍摄现场。由此菲腊喜欢上了摄影,不只是拍摄工作上的还有生活上的。其中一个事件让菲腊领悟到摄影的魅力,他一个朋友的母亲去世了,而菲腊却有这位母亲的影像,他的朋友被影像深深地感动:“现实中人死去了,影像中的人却还活着。”由此可以看出摄影是多么重要。但随后矛盾也接踵而至,公司经理告诉菲腊不要随便拍,尤其要将残疾工人的影像抹掉。这时显示出当权的保守势力希望用影像来粉饰一切。菲腊摄影动机是很单纯的,他只是想记录身边的一切,给别人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快乐,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到了自己的价值,但正是这种真实给他以后的苦恼埋下了伏笔。

  随后菲腊带着没有任何删减的菲林去参加评选,受到了专业评委的认可并获得了季军。而大导演看了他的影片后也是非常欣赏。他的这种风格也被电视台的编辑看中,邀请他做专业纪录片。这时的菲腊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荣誉感,好像有一扇艺术的大门为他打开,只要进入了这扇门就走向一条光明之路去实现他心中伟大的艺术理想。但是可以看出菲腊之所以成功不是他有艺术的天赋,而是他的影片符合当时的特定历史时期,那些欣赏他的人正好是与当权势力对立的改革派,他们以为菲腊的立场是和他们一样的。他们希望菲腊用这种真实的风格去唤醒大众,让他们了解真相对抗当权势力并支持改革派。这一切看起来只是一场误会,菲腊以为得到了荣誉感,改革派以为得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同志。

  随后剧情急转而下,菲腊的同事因为支持他受到公司的排挤被解雇,而妻子也埋怨他不顾家只顾事业离他而去。这时的菲腊迷茫了,犹如走在迷宫之中不知何去何从。如果坚持理想就会受到当权势力的打击,如果放弃理想就会和普通人一样碌碌无为度过一生。没有人去指引他,最后陪伴他的只有摄影机。他困惑的是只是想用摄影机真实的记录身边的一切去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艺术,为什么这种行为却深深地伤害了亲人和朋友。最后菲腊将镜头对向自己,希望从镜头中追寻过去的历史,找到这一切事件的主因走出这让人不知所措的迷宫。

  《影迷》观后感(十):给每一个想拍电影的人

  这个时代

  很多人想出名

  很多人想证明自己的思想

  我们拥有了制造影像无限的权力和自由的空间

  但是

  最终我感到麻木和空虚

  在某一个部分

  我已经没有感觉了

  quot; 我已经没有感觉了" 那个红衣服的女人只在两个场景中露了脸

  看完电影

  同学对我说

  如果以后我因为拍片子没有了老婆怎么办

  而我现在的感受和这个红色衣服的女人差不多

  对一切都没有什么感情

  我们太专注于表达自己 技术 夸张 理性

  然后呢

  开始忽略真正的生活 真正的自己对生活的索取和感受

  quot; 最自然的生活"

  你还记得那些台词吗 一切都如此简短 有力

  一语击中

  在这个时代 所有渴望成为导演的人所产生的关于生活本身的问题

  最后他看着摄影机

  开始反省那过去的一年他所失去的

  因为他以为除了电影以外什么都不重要了

  可是电影是什么呢

  是自然的生活

  为了什么

  为了列宁

  要买什么

  电影报和政治报

  还有什么

  我的妻子 孩子

  我的家

  我的生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