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圆桌派 第一季》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圆桌派 第一季》的观后感10篇

2018-02-17 21: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圆桌派 第一季》的观后感10篇

  《圆桌派 第一季》是一部由陈碧君执导,窦文涛 / 梁文道 / 余世存主演的一部脱口秀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圆桌派 第一季》观后感(一):圆人圆事

  为了吃饺子,起了个大早。然后追完最后一期更新。 这期主题是:过年 人工智能时代还要回家过年吗? 有聊到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叛变,都是最近比较热的话题自己不是很懂的东西,说到《西部世界》的一些潜内容,还是挺有意思的。还有聊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不不想回家过年。好像今年这个现象或者意识比较多,微博公众号啊都推了很多相关内容。蒋小姐说了一句,回家面对的那些东西,都是自己要逃离的价值观。这应该是很多人的心理动态吧。也有说,故乡这个理念。以前说,他乡是故乡。现在是,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且所有人都参与了这个拆除过程。不过说到对小时候过年的那些回忆,还是很鲜活记忆,可是,也只是一些残留的共同记忆了呀。哦,还有说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说到鲁迅的《闰土》中的描写:欢喜又凄凉。again,鲁迅的书还是很深刻啊,只是,因为上课习得的原因,我们没懂。

  喜欢这个节目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聊着聊着就跑到主题之外的一些有趣的事,感觉像意外拾得了喜欢,欣赏的这些人的一些八卦琐碎一面。嗯,我也是个八卦的姑娘

  《圆桌派 第一季》观后感(二):写些还没忘记的

  锵锵停播了,关于锵锵以及窦文涛的话题掀起了一阵小浪,浪里是一帮更带有文化思想性的不知道什么份子的惋惜与赞叹,也因此让我看到了圆桌派这个节目,看到了窦文涛这个人。

  网上看到的大多对他的评论在于“中国优秀的谈话类节目主持人” “我的水平足够和你对话,你说什么我都接得住,但我想听你说,希望你能多说” “因为节目尺度之大,看了会得心脏病”“自认轻薄”“ 揣着明白糊涂内心深处自卑感的情色小主播 ”等等,在着重注意主持人的装傻开黄腔衔接话题抛砖引玉照顾各人以及把握深度方面,就慢慢看出了其中自然而又被掌控的存在

  带着对主持人的好奇关注能从这节目里看到更多主持人的水平,场面严肃了就会插科打诨抖一点包袱,话题太浅了又引导嘉宾忘深了走,我随性的抛出我的观点,你也即兴的聊上一聊,聊到哪算哪,我能接着给你拐回来、能给你点题、能给你捧哏。在对不同嘉宾时的对比能看出窦文涛在文化类谈话节目中的无人能及。

  在我看来圆桌派是更具有文化性或者是思想性的谈话类节目,节目最大的看点就是这些经历过风刀霜剑的“大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或多或少我们都像这个世界屈服了,换来的是几十年沉淀下来的思想。普遍来说他们对于事件看法更具有思想性,更能看出在这之下的问题,从文化、哲学历史角度分析,再几个人坐下来聊一聊,思想的碰撞让人大开眼界

  原来这个世界是这样的。这些问题兜来转去都逃不脱那么几个范畴,历史、文化、经济、哲学,这些好像离得很远的专业其实就藏在现代生活的下面。成天被争执的话题也都是新瓶装着旧酒。

  人总是会成长到想要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了解,整天在眼前晃来晃去的新闻和生活似乎总是缺了些什么,你所认识的世界如此的狭隘,所以需要有人帮你掌着灯看一看。

  这个世界很大,我很小,而我大概会一直这样平凡的小下去,但是我不甘心,即使是平凡,我也想看到更多。而这,大概是大学毕业至被社会打磨完中的这个阶段的我,如此被这些老男人吸引的原因。

  2017年9月13日至9月20日,囫囵补完圆桌派第一季,其中有好多让我拍案叫绝片段和观点,只能日后徐徐记录了。

  写于2017年9月21日

  《圆桌派 第一季》观后感(三):影评-《圆桌派》

  自从双十一消费达标淘宝赠送了几个月优酷会员,没事我就逛逛优酷首页,对优酷的印象是比偏娱乐的爱奇艺、偏体育的乐视、偏美剧的搜狐更具知识性、更有文化感,果然没辜负我对它的期望,某日就在优酷综艺首页发现了窦文涛主持的《圆桌派》谈话类节目。第一次看的就是第一季最后一集,请了蒋方舟,讨论的是关于过年是否回家过年的问题。关于蒋方舟,之前的了解也就是清华才女,美女作家之类的吧,在中国成语大赛还是什么节目上见过长相,觉得有才长成这样已经非常不错了,这次在圆桌派上听她讲话才真实体会到清华才女的能力,她能够说出很多新颖的词汇,这些词汇第一丰富了我们的词汇库,同时又非常准确形象的把她想要表达的内容传输给了听众,有一种原来可以这样描述的豁然开朗的感觉。

  主要还是来讨论下关于圆桌派的感悟吧。这是一档谈话类节目,四人一期,每期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主题以当下的社会热点为主。首先请来参加节目的,大部分都是文化节的人物,好评,梁文道、马未都、陈丹青、张亚东……甚至肖央,这些人物有的我们熟悉,有的陌生,但当听过他们的谈话后都产生了好感,因为他们不是在靠脸吃饭,长得好看自然是优势,在如今的社会上,甚至可以说长得好看有可能轻而易举的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东西,但我认为真正打动人心的还是外貌所包裹着的东西,也就是我们的智慧,智慧、观点才是最让人佩服的东西。

  智慧也许很多人都拥有,可有些人无法将其表达出来,而另一部分人,像节目中出现的人物,他们将自己半生的感悟,对一件事情的观点,毫不含糊的表达出来,这在我看来,又是另一种值得钦佩的东西,就像芈月传里张仪说的那样,我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能够摆平世上所有事。看一群文化人在一炷香的时间谈天说地,通过聊天摆明自己的立场,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说话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思想,这种能力真的很棒,也是我一直欠缺一直努力还得不到的东西,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我一看到蒋方舟的分享就决定将圆桌派看完的原因吧,用别人所长补我所短。

  至于细节上的问题,因为连着看了24集,很多内容都记不清了也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一句话,圆桌派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不要停就好!

  《圆桌派 第一季》观后感(四):完善价值

  有种听长辈探讨人生的感觉,有一定的阅历才会对人生有深刻的感悟,好多话都能准确的打到你的点,抽丝剥茧,平静,不偏激,非常有意义的节目。

  基本的成功“有尊严的活着"

  艺术服务大众。从小我到大我

  什么是有尊严的活着?衣食无忧,有体面工作,有幸福家庭

  衣食无忧,一件过冬的衣服,可以二百,也可以两万,怦然心动,实用。

  体面的工作,努力加油。

  幸福家庭,依然要加油!

  为人之道,认真聆听,做浑然天成的艺术品,而不是让人退避三舍的魔障了的偏激品。

  找好自己的定位,摆正自我,你是大众的一员,在自己这里是主角,在众人看来,无非是一样路人甲。

  认真加天赋,工作以来,一直很虚荣,认为不准备还能好好的完成任务很酷,似乎自己自己的路越走越窄,真实丢了西瓜捡芝麻。

  《圆桌派 第一季》观后感(五):前面挺好 感觉最后一期有点失望

  今天看锵锵与圆桌派,

  许老师回归聊周有光,其中文涛说的一段话有点营养,(民主是最终之路。。。。。。)

  更可喜的是 那3个罐子拿掉了。

  但是反观圆桌派 今天是第一季最后一期

  但是却相反显得有点不爽

  其一,3男1女,聊的是人工智能 但是话题老是岔开

  尤其是蒋,甚至聊到法制节目上去了,(这是要怀念文涛拍案的节奏吗)

  其二,文涛好像有点枯骨自赞了,拿着数据说自己的收视率

  周星驰的《国产凌凌漆》里有这样一句台词

  “我以为凭我们俩的感情,可以讲点交情。谁知道这还是一笔买卖”

  这句话送给梁文道,以为牛奶一来,文道的酒就要靠边站,不管你和文涛是多好的交情。

  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文涛说:生活就是眼前的这点苟且,

  什么看理想、艺术、文艺、民主、节操、社会底线、、、、、、、、

  通通抵不过最终的金钱诱惑或者说是摆布和干涉。

  最后上来的饺子 更能充分体现了现代资本社会与过去传统劳动人民的最大区别

  过去是手包的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现在是速冻饺子配奶,一喝钱就来。

  《圆桌派 第一季》观后感(六):圆桌上聊聊天

  最近看了三期窦文涛优酷土豆上的节目《圆桌派》。看第一期的时候,感觉除了片头片尾,拍摄场景文艺一点,古香古色一点,外加了一个人,之外,和《锵锵三人行》没多大不同。四个人的圆桌派,刚开始看,还有点不太适应。感觉有个人总是插不上话。

  不过,这一期《圆桌派》让我感动了。这是一个在家里闲聊的节目。不是有个人总是插不上话,而是朋友在家里聊天,总是会轮番做个默默听闻的听众,等想到有什么东西想说的,便才开口了。

  《锵锵三人行》像是香港里的夜市,匆匆赶来的朋友坐在一起匆匆聊几句,没有头,没有尾,聊聊时事,说说八卦。

  《圆桌派》却是有头有尾,节目结束时,有种朋友下次来玩的感觉。

  节目中,窦文涛说这是他的私活节目。的确,是个让人很放松的节目。

  《圆桌派 第一季》观后感(七):看见世界的另一种可能

  不知不觉看完了《圆桌派》第一季的最后一期视频,二十多期看下来也收获不少啊。

  四个人如老友一般在古色古香家具中,焚一炉香围桌谈话,有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人正襟危坐侃侃而谈,有人微笑一旁插科打诨,有人侧耳倾听偶抛金句,各路嘉宾为我们展现了自己的风采学识

  非常喜欢马爷,许多见解一语中的老先生总是能成为聊天中的核心人物,语速很快的溢出很多真知灼见,如一个传道者般教会了我许多道理

  以前只是看过蒋方舟的书,现在看了她的节目,仿佛更了解了一个人。很智慧知性的一位女生,作为三位男性旁的一位女性很多时候在旁聆听,有时说出几段话来或颇显睿智饱含哲理、或掷地有声不容小觑、或风趣幽默令人会心一笑。而且发现女神舟笑起来好甜啊,真是迷人

  也很喜欢梁文道老师,一位空明睿智的老男人,操着一口粤语普通话说出来的话同样字字珠玑,闪烁着成熟与智慧的光芒

  看圆桌派最大的收获就是开阔眼界吧,虽然自己的人生之路只是一条曲曲折折的小径,目之所及也不过两旁的数处风景,而社会却是天辽地阔,别处也有着不一样的风景。圆桌派仿佛为我们开了一扇窗,原来社会真的是包罗万象有着各种各样的存在,原来还有着人有着这样的观点过着这样的生活?所谓师徒师生间的相处不过是江河湖海各处有各处的规矩,有的讲感情,有的讲契约,到哪个环境中就得遵守与认同此处的规矩。单身狗看出轨与畸恋那两期也是目瞪口呆,原来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这种剧情,果然世界之大无所不有。颇为自诩文青的我才发现好像我更像一个伪文青儿,加油吧,至少装成文青也不是什么伤天害理或者多可耻事儿,没准装装的就成真的有文化的人了呢。裸贷现象真的是社会之殇,究竟是女生们自己太过虚荣还是整个社会都充斥着拜金之风,马爷的观点很是发人深思江湖之中是是非非谣言颇多,更有甚者一盆盆污水泼下,只有经历过二者才能算是成名立业的人吧。人工智能时代回家过年果然成为了一个大问题,父母是祸害--孩子都是白眼狼,代际之间不同价值观的冲击也成了当下的一个新问题。

  很庆幸三个月的时间,有着窦文涛先生与看理想打造的《圆桌派》这个节目的陪伴,倾听着各位嘉宾的观点,仿佛成为了屏幕之外的第五个人,颇多共鸣,看圆桌派也不失为一件乐事。

  最后,期待第二季!期待第二季!期待第二季!

  《圆桌派 第一季》观后感(八):第二集 出轨

  喜欢窦文涛在场跟人聊天的感觉,不会让人觉得不舒服

  现场有男嘉宾说有调查显示中国成年女性出轨的有百分之四十,那么作为一个刚刚成年对未来充满美好幻想的新时代女性,对于这样的一个数据我表示有异议,不能说是反驳,就是会让人眉头皱一下。

  这时候窦文涛略显调侃地自问自答,那成年男性呢?百分之百

  男嘉宾马上说,这个还没有看到。

  在还没有形成强烈反感时,听到窦文涛对男性的自嘲情不自禁地噗嗤一笑,嗯,睿智。

  离开常轨叫出轨?

  这一期节目真是大尺度啊emmmm

  居然还拿了《微微一笑很倾城》出来做样板哈哈哈哈哈,给女孩子看的AV 嗯,很贴切,当时真的很迷啊,很想让我男朋友看这部剧的,可是现在我再看也觉得有点装hhhhhh,没关系啦,当时确实满足了我的幻想

  《圆桌派 第一季》观后感(九):【长评】16年年末的慰藉

  

跟《圆桌派》相遇是在它开播十期之后,从别人的微博里看到的,因为喜欢陈丹青老师的缘故点开看了一期,便一发不可收拾追看到了最后。 《圆桌派》是一档文化访谈类节目,一张圆桌四个人,主持人窦文涛不变,嘉宾流动,主题追随热点,话题生动有趣,谈话喜人。 首先从形式上来看,四个人圆桌会议的形式很自然,谈话流畅自由,主持人不看稿子、不刻意转换话题,气氛轻松愉快,有时还有点小荤,观众在聆听对谈的过程中得到体验和修学,这是打动我的地方。 圆桌派的仪式感颇强:节目开头的几个固定镜头拍摄,主持人的点香仪式,谈话最后的干杯仪式,节目最后的“关键词”解析等等......文化气息很浓郁,我很喜欢最后的“名词解析”部分,有的时候还会出现嘉宾口中的文化界朋友,从而使我在这个节目中了解和关注了特别多文化出版界的名人们,顺便读了他们许多文章,受益匪浅。——仿佛得到了节目的附赠品。 从谈话内容上看,每一期的主题都跟拍摄同时期社会上、网络上发生的热点事件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比如“师徒”关乎郭德纲、“母女”关乎张靓颖、“江湖”关乎冯小刚等等...能不能谈出一些有价值和有新意的观点是这个节目的看点所在。 现在看来,跟热点联系较为紧密的几集中,“师徒”、“匠人”、“畸恋”、“江湖”这几期是我比较喜欢的。 “师徒”请了比较传统老成的马未都老师,谈到了传统文化中师徒关系的特点,现在很少人会了解到这些了。 特别喜欢“匠人”这集,是在当下广泛使用这个词的环境中少有的关于“匠人精神”的理性讨论,其中的一些看法见解很值得人深思。 “畸恋”这集呢,让我明白自己的见识还是太少,也明白我身上的传统细胞还是多于现代细胞吧,跟那些骇人听闻的情感相比,我还是个保守派

  《圆桌派 第一季》观后感(十):还是文涛老本行——聊天儿

  最初看这个节目 头几集总感觉文涛和节目组有些手忙脚乱 无所适从 甚至有一些应付差事的味道 没怎么准备充分就匆匆上线了

  慢慢看了几期 一直到现在 总体来说 圆桌派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在很多期都不知道在聊什么的情况下 个别期聊得还是让人感觉不错的

  唯一一个建议就是多请一些平时不常上锵锵的嘉宾 这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两个节目都看的观众有些审美疲劳

  锵锵是热点事件聊天儿

  圆桌派是特定话题聊天儿

  不管怎么说 都是在聊天儿 既然是聊天儿 抱着一种轻松的心态看就好 主持人和嘉宾都不必一定按照某个方向或者观点去表达 聊到哪儿是哪儿 也自由自在 这也是锵锵能够长盛不衰(文涛原话:没火过...)的原因吧 也希望圆桌派能一直做下去 而不只是文涛的一个谋生工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