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幻世浮生》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幻世浮生》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8-03-06 21: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幻世浮生》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幻世浮生》是一部由托德·海因斯执导,凯特·温丝莱特 / 盖·皮尔斯 / 埃文·蕾切尔·伍德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幻世浮生》影评(一):有爱就应好好对待

  你说人生就是折腾啊,本来好好的一个家庭因为丈夫的出轨完全变了一个样,估计是失去了丈夫,所以凯特把所有的爱都寄托女儿身上,孰知“溺爱多败儿”啊,幸好最后他们两口子又在一起了,这让我看到了某种希望了,因为凯特的命运多少有点像我妈妈,我仿佛都看到妈妈的影子了,只是我家爹还没剧中的爹地负责一些,唉,我之所以这么拼,是因为终有一天我也想要他们又重新复合在一起啊,把那个所谓的蹩脚的绊脚石踢开,然后我们三人还是一家人好好的。

  幸好幸好,我没有veda那么讨嫌,虽然也有虚荣心、虽然也爱买各种新衣服、虽然也是不是因为爱买衣服乱花钱、虽然有时候对妈妈也是没心没肺的、虽然也气过妈妈、虽然.....各种不好

  但是我至少是有梦想的,我至少把妈妈放在了我美好未来计划了的,我都说了以后我会爸妈去各个地方旅游的;

  至少我在努力,至少我很正直,至少我很善良,至少我不邪恶....

  再次告诉我擦亮眼睛、保持头脑绝对清醒啊,妈妈对你无条件的爱是需要你同样无条件的孝顺的,这样她才就算再苦再累也觉得心里至少是开心觉得值得!如果一个母亲绝对无私的爱换来的是报复,那人生的爱还有什么意义

  以后绝对不要以为妈妈付出的爱是理所当然的,好好努力吧,既然妈妈为了我的梦想付出了她的全部,那我就有责任把妈妈为了我而失去的一切失而复得

  这些包括钱财感情爱情、最重要的是我和她还有他都渴望的一个完整平稳的家

  《幻世浮生》影评(二):浮生始料未及

  并非浅显的“白眼狼”“美国梦”“养不教、母之过”等道理,也并非要突出什么母女关系的探讨,尽管高潮是母女反目、杀之后快。具体来说这是一部关于人世的十年剖面,米徳莉这个角色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但人生中很多事情不受她的控制,人世变幻莫测人心深邃叵测,她只能在幻世中随命运浮沉。 影片从米徳莉在厨房蛋糕场景开始,做蛋糕,一是刻画她的身份技能与日后的谋生手段,一是表现她的特性,一丝不苟投入专注。但是下一秒钟米徳莉就成了弃妇,出轨的丈夫吵架后提着行李投奔情妇去了,米徳莉只能在两个女儿年幼怀抱中寻找慰藉。身为家庭主妇的米徳莉为了生计,开始出门寻找工作,但没有一技之长的她,在男女尚不平等的三十年代,处处遭遇难堪,不信君请移步去看《广告狂人》,最后米徳莉只能在较为不直接伤自尊餐馆当起了服务员。 米徳莉在餐馆里对花花公子蒙特伯瑞格一见钟情,立即跟他去海边过周末,小女儿却因急症入院,第二天她匆匆赶到医院,守了一夜,眼睁睁看她咽气,愧疚伤痛吞噬了她。米徳莉的世界三变二变一,只剩下维达一个,于是她将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到了这唯一的孩子身上。但维达就像米徳莉前世的孽债,最后竟成了米徳莉人生的半片阴影。 片中有两句台词对维达作了透骨的描述,一个是她的小妹妹,说“She just like pretending(她就是喜欢样子)”,另一个是她的音乐老师总结道:“she is snake,is bitch,is coloratura(她是蛇、是婊子、是花腔女高音)”。从小维达就显露出了超出常人虚荣与小资,恨不得把俗世都踩在脚下。维达发现米徳莉当服务员,羞愧而不齿,米徳莉安慰她,承诺要开自己的餐馆。勤奋好学的米徳莉很快开起了自己的餐馆,并因为收厨艺精湛而广受欢迎,但女儿依然瞧不起母亲,因为在圣诞节没收到钢琴而对米徳莉的私生活冷嘲热讽,米徳莉一怒之下离开了情夫蒙特。

  《幻世浮生》影评(三):终点原点

  看完之后,第一个感慨就是一个好老妈真不容易啊,一生也不容易啊~

  这个老妈更不容易,先是老公的出轨,又是善解人意小女儿的去世。之后又遇到一个风情万种的花花公子,整天游手好闲,还要这个老妈来养着,就是个不要脸的小白脸。再来就是那个不知到为什么天生就傲慢无礼的大女儿了,有时候说话真是老成无礼到想抽她,有时候温柔到想说她是天使,不过这样分析来就是个势力到极点的蛇蝎女!乖乖,当了歌星之后更是势力到让人想抽她!!!!!还和老妈的花花公子勾搭上了,这两个人真是!!!!!太不要脸了!!!!!!!!

  好了,我也不发脾气了~说正经的~~~

  经历过人生万种之诱惑背叛之后,人才明白谁才是自己最应珍惜的。

  前夫也被他的情人抛弃了,这才明白谁才是付出最多的,最终又回到了这位伟大女性的身边。

  最后的终点也便回到了原点,看着彼此经历万种的脸,看着彼此早已老去的脸,才懂得谁才是最该相信的!!!!!!!

  人生,很长,会遇到各种诱惑,无论是金钱名誉,还是爱情,但懂得珍惜却要不断学习。有挫折没关系,但一定要明白些什么,这样才不枉费走过的这一遭!

  说实在的最后,两个人走回原点,说:“go hell with her!”真的很爽!!!!!

  Go hell with her! Go hell with her!

  《幻世浮生》影评(四):有些人生来就是混蛋

  每看完一部电影或者剧就会屁颠屁颠地来豆瓣上翻影评看。

  我真的很佩服那些能把这部剧的深刻涵义挖掘出来的人,比如女儿变成这样是Mildred自作孽以及虚荣心不会得到好结果等等。

  个人觉得这根本就不是这部剧想表达东西,或者说这部剧从一开始写就没有把出发点定在人生哲理或者社会心理学范畴内。

  讲过了呀,这是部“黑色小说”改编的,换个说法就是,作者就是要虐你,颠覆你的人生价值观,搞得你看完之后大呼:有没有搞错这样也行!

  这部剧验证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想法:有些人生来就是混蛋。

  “性本善”和“性本恶”的争论从来就没停过,实际上是两种都有的,有些人生来善良,还有些人就是天生的混蛋。后天教育和引导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

  Veda在别的孩子为了糖果就能高兴欢呼的年纪便冷冷地鄙视辱骂母亲的职业,仿佛她花的钱不是母亲所谓“卑贱”地端盘递水一分一毫挣来的一样

  Veda在被指挥家Treviso(意大利人,讲的英语很好玩)表示她不是弹钢琴的这块料后面目狰狞地指着母亲说她遗传了母亲的junk(废物基因

  Veda接近导演儿子,跟他恋爱上床假装怀孕敲诈那家人,被母亲发现之后喊着她就是要钱,要远远离开母亲,离开这个她想起来就恶心的地方。

  Veda在母亲和情人Monty结婚的时候回来,让沉浸在快乐幸福中的母亲把所有钱精力都投入在她的演唱会上然后出现财政危机只能将Mildred's连锁店拱手让人。

  Veda和继父上床,被母亲发现后掀开被子全裸着示威性地在母亲面前走过,坐到梳妆台前,然后Mildred终于失去理智冲上去扼住了她的喉咙……估计这时观众心里都在默念:掐死她,掐死她……

  最后,Mildred和前夫复合,观众也发现了其实前夫才是最厚道男人。Veda前来道别,喉咙已基本复原,要去她梦想中的纽约发展可悲的是Mildred似乎还是对她割舍不下,丈夫远远站着,不愿走近女儿。

  最后的最后,丈夫说to hell with her,让她见鬼去吧。Mildred哭着点头,握住丈夫的手。

  生活中总会碰到你以正常思维所不能理解和接受的事情。比如,那些虐待小动物的人,他们或许在人前都是谈吐思维正常的人,但是面对着没有任何抵抗力的小生灵就可以用极端方式折磨他们。比如,我听说过有的大学老师,会以完全无法理解的损人不利己的方式找学生学校的茬,目的不明。比如,有些不孝子女不仅不赡养老迈的父母,还会变相地虐待他们,你能理解么,不能。以上种种,用奇葩这个词不足以形容,他们其实就是天生的混蛋。就像Treviso向Mildred形容Veda的一样:一条蛇,邪恶的蛇。

  当看完这部剧,你只是想用尽全力掐死Veda并且大吼完全不能理解她为什么要这样的时候,说明Evan Rachel Wood的演技很好,还有,原著小说作者偷偷地笑了。

  《幻世浮生》影评(五):论悲剧形成的原因

  Veda是个病人

  从父亲遗弃她们那天种下病因

  家道中落 父母分裂 母亲降格去做女招待 妹妹生病的夜里找不到妈

  记不记得她问了她两次 where were you, mother?

  谁会信她是去圣芭芭拉看朋友

  我必须说类似的悲剧比比皆是 不过寻常人长得没那么美 不是所有的妈都碰巧那么会挣钱 所以无法理直气壮任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就不会一味觉得女儿过分了 最后爸爸还跟老婆一起喊口号说女儿下地狱 真心好笑 一个11岁起就没照顾过女儿的爸爸。。。全剧其实我最大的疑问是 何以mildred可以和前夫始终保持这么好的关系。。。。

  《幻世浮生》影评(六):RS Review

  4/4

  y Peter Travers

  MARCH 25, 2011

  What can you say in a few words about a five-hour HBO miniseries adapted from James M. Cain's landmark 1941 novel that follows the rise and fall of an independent Los Angeles woman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Let's try "perfection," which is what director Todd Haynes (Far From Heaven) achieves in his loyal, lyrical adaptation. Apply "magnificent" to the tour de force Kate Winslet delivers in the title role, a divorced mother who climbs from waitress to tycoon. Joan Crawford won her only Oscar playing Mildred in the 1945 film version. But Haynes and co-writer Jon Raymond hunt bigger game by dropping the murder plot to re-create a time and place that uncannily reflect our own.

  The acting is as good as it gets. As Mildred's daughter Veda, born with musical talent but no soul, Evan Rachel Wood is scary fine, as is Morgan Turner as the younger Veda. Melissa Leo and Mare Winningham shine as Mildred's female allies. And Brian F. O'Byrne, James LeGros and the amazing Guy Pearce play the men Mildred substitutes for the love she craves from Veda. This is classic filmmaking.

  《幻世浮生》影评(七):纵使幻世浮生,难抑欲海情魔

  也许,《幻世浮生》是在用反话在训诫世人新生力量,尤其是女性,即使经济上自强了,没有精神上的独立,还是得不到应有的地位;还有,永远不要祈望穿过其他人的眼睛去看你想得到、却得不到的东西,想要的话自己给自己争取,如果没有这个命,就要认命。

  y 苏往

  1941年,硬汉派小说家詹姆斯•M•凯恩出版了一本以女主角“穆德莉•皮尔斯”命名的新作。1945年,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和许多民国引进的译制片一样,这部电影得了一个雅致的片名:《欲海情魔》。而上译今年夏天新出的小说译本名为《幻世浮生》。

  两个译名一表一里,已经说完了穆德莉的故事。表面上,我们看到这位中产阶级弃妇在大萧条时不得不放下身段当女招待,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成了家财颇丰的商人,最终事业尽毁、回归家庭,可谓幻世浮生一场空;而穆德莉每一次人生抉择,成也好、败也好,无形指挥棒始终是对女儿薇妲没有底线的、反复被女儿践踏的爱,是为“情魔”。

  薇妲有负于穆德莉,故事有负于我们

  2011年,这部小说改编的迷你剧横扫艾美奖。然而,没看过原著的观众,单纯抱有看家庭影院频道(HBO)年度大戏的念头,八成会和女主角穆德莉一样,陷入连环套一样无法挣脱的错位感与挫败感中。

  此剧在情节走向上高度贴合原著。开场是1931年,加州格兰代尔市,男人在修剪屋前草坪,女人在屋里给蛋糕涂糖霜。然而,一幅油画般现世安稳的幻象被女人几句话打得粉碎:原来,穆德莉的丈夫伯特悠闲地修整草坪,是因为破产后一直无所事事;而她烤蛋糕是为了卖给邻居补贴家用。她三言两语点破不堪的现状,用激将法把伯特赶出家,推向了他的情人。

  时世艰难,一位单身母亲开始独自抚养两个女儿。这样的开局,女性励志题材呼之欲出。随后的情节走向一度以穆德莉坎坷的求职路为主线,强化了这一期待。然而不难发现,自强不是穆德莉的主题,女儿才是。她与两个女儿,尤其是与大女儿薇妲的冲突占据了很多篇幅,于是这其实是一部家庭伦理剧?她新婚的丈夫蒙蒂与薇妲私情败露后,穆德莉暴怒之下掐住了薇妲的脖子,性与暴力的直白,又见凯恩昔日硬汉派小说的底色。

  不过,一旦将自己代入穆德莉的视角,读者和迷你剧的观众便会百般不是滋味。一度拥有几家餐馆的穆德莉最后除了伯特和老屋,一无所有,人生的意义难道是半生奋斗、一朝泡影?母亲总是付出、妥协与包容,女儿一再欺骗与剥夺,这不是家,是阶级社会吧。硬汉派风格更不必提,她盛怒下对薇妲临时起意的一点暴力不仅没落下伤,反而给了后者利用她的机会。看情节够苦情了,但“让她见鬼去吧”、“一醉方休”的结语轻飘飘地戛然而止,与小说倒数第二页还添了新内容的心灵折磨不成比例。可以说,无论套进励志题材、伦理剧还是硬汉派作品,甚至是苦情戏,整个故事都有负观众对这一类型的期待。

  这样的不满不是今天才有的。时人将詹姆斯•M•凯恩视为硬汉派小说的中坚力量,这位《邮差总按两次铃》和《双重赔偿》的作者,既然能写出“我为了钱和女人,杀了人,我没有拿到钱,也没有得到女人”这样的句子,为什么新作只写了两个不去杀人、只打嘴仗的女人?《民族周刊》问出的“是什么软化了凯恩先生?”,想必是当时大部分读者的心声。

  在大萧条和战争中,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了

  一个漆黑的雨夜。砰砰砰几声枪响,男人倒地,一把枪落在他身侧,他死前轻轻唤了一个名字:“穆德莉”。镜头扫视房间,镜子上显露子弹的痕迹。屋外,一个看不清模样的女人驾车离去。下一个场景,一位步履沉重、泪眼婆娑的贵妇站在海滨的桥上想跳下去。她就是穆德莉。开头一幕开枪的人就是她?她和那个男人有什么恩怨?

  悬疑的谋杀情节、肃杀沉重的配乐与运镜用光的方式,都在告诉观众:这可是黑色电影。有论者半开玩笑地说,迈克尔•柯蒂斯执导的《欲海情魔》套了个凶杀的楔子,就让一部家庭伦理片跻身黑色电影经典了。这么讲有失公允,电影的改动,几乎是换了骨髓的。

  假怀孕诈骗来的钱怎能让薇妲得手,书中支持薇妲独立生活的支票被母亲撕碎了。用母亲的血汗钱铺路的女儿怎么能找到高雅艺术殿堂的入口,离开了母亲的庇护,她只能沦落到酒馆里唱小调。贵族出身的蒙蒂怎么会和薇妲认真,还能一起远走高飞,他对她只能是逢场作戏,最后被不甘的薇妲枪杀。

  同样是穆德莉失去了蒙蒂和薇妲两个人,电影不再有负于观众的期待。对此,凯恩并不买账,“怎么拍出个谋杀故事,这样的B级片不是已经拍了四十年了?为什么不照原书来拍,至少那是个有品的故事。”电影流光溢彩,绝非二流之作,但与作者的立意有一定偏差。

  在黄金时代的好莱坞,黑色电影是极少数不被大团圆结局限制的类型。但“爱的律法”,“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情节设置原则不容挑战。所以薇妲不能成功、不能被爱,所以《双重赔偿》中谋杀亲夫的菲丽丝在书里逍遥法外,在电影里得死在同谋情人的枪下。电影总是比书更“道德”。

  当然,大萧条对旧的经济和阶层秩序的破坏,这一过程中女性寻求经济自主的努力,这些是小说与电影共享的背景。在电影拍摄的年代,战争需要女人出去工作,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更加一等,穆德莉比书中硬气了很多,她的助手艾达更为男性化,身边不需要男人,也没有家庭的牵累,简直是“女汉子”。

  为何投之以琼瑶,报之以鸩毒?

  迷你剧是电视剧中可以承载宏大深邃主题的门类。六十多年后,HBO的这部戏倒是卸下了道德的桎梏,试着还原小说的复杂性。举个例子,穆德莉和艾达不是电影里一见如故、彼此忠诚到底的铁杆姐妹,剧集中,最初穆德莉作为新来的女招待想向老板推销自制的馅饼需要讨好领班艾达,而艾达最终背叛了穆德莉,接管了她的公司。

  那么,对原著亦步亦趋,必然要用影像回答原著中最棘手的问题:母亲一路投之以琼瑶,女儿为何执意报之以鸩毒?以往,这部小说引发最大争议的部分,是薇妲成名归来后对穆德莉的构陷。彼时,她已经是小有成就的花腔女高音后,母亲为她倾尽一切助她更上一层楼,她却反手一击毫不留情。她的行为逻辑,只是单纯的恶吗?

  对今天的读者而言,在《幻世浮生》一连串让人失望、憋气的“未解之谜”中,这一个与“当女招待自食其力怎么就丢人了”不会跌出前三甲。而这其实是一个问题。穆德莉对薇妲的爱,除了母爱天性,很大程度上是在追逐薇妲有可能够得到,但她自己肯定无法企及的贵族阶层。穆德莉在格兰岱尔庸常的中产阶级生活中,小心翼翼地眺望蒙蒂家所在的帕萨迪纳。而在上等人的逻辑里,用提供食物的服务来获取钞票的女招待和提供性的妓女异曲同工,可以亵玩,但不值得尊重。穆德莉对阶层贵贱之分有多认同,女儿就对她有多鄙弃。

  小说很多地方将食物和性并置。还不到十五岁的薇妲转述蒙蒂对穆德莉的描述:“最漂亮的腿是在厨房里看到的,而不是在客厅里”,“如果你能把女仆弄到手,千万别去招惹女主人”。意思很明白,不论穆德莉事业如何成功,不论他怎么在经济上仰仗她,在他眼中,她始终是只牵涉肉欲的下等人。而薇妲也这么看。可以预见,这会导向何其恐怖的母女关系。

  想直抵这一主题,得在相关的细节上多下功夫。虽然薇妲那段点破真相的刺耳言辞还在,但蒙蒂对穆德莉肉体上迷恋、精神上游离,将她排斥在自己的圈子外却让允许薇妲融入,这刺目的对比没有得到有冲击力的呈现。影像终究是视觉艺术,光靠动嘴皮子是不行的。又没有钱德勒和比利•怀尔德再世,可以再帮他改编一次剧本(《双重赔偿》)。

  这样的疏忽还有很多。书中,薇妲最后与复婚的父母告别时,一向宠爱她的父亲目光避开了她的眼睛,加一个镜头很容易,但电视剧里就是温吞水一样过去了。小女儿瑞丽去世,只有家庭剧见惯了的哀痛,书中穆德莉庆幸“不是薇妲”的可怖心思不见了。要知道,两个女儿都是穆德莉的投射,瑞丽是穆德莉的本真,薇妲则是她求而不得的想象。瑞丽的死,已经预示了最后的结局。

  小说作者努力在讲他理解的性与食物、金钱与阶层、自我与他者的真相,白晃晃、血淋淋的真相,用“我在拍家庭伦理剧”的信念来对待,是不够严肃和勇敢的,而多么精致的制作、多么精湛的演技都补救不来。

  《幻世浮生》影评(八):也许,面子决定一切

  这是一部由小说拍过电影又回到电视剧的HBO制作的MINI剧。

  一共5集,近五小时,讲述了美国大萧条时期的一个普通的单身母亲的奋斗史和成功与失败记。

  我没有看过Cain的原著小说,以前版本的电影也没看过,至于“黑色小说”这么专业的词汇更是不甚了解。只是用了一整夜不眠不休地看完了这部MINI剧,算不上波澜起伏到欲罢不能,但是确实有让我一口气看完它的诱惑力。

  故事由一个家庭的一角开始,音乐轻快馅饼美味,一副中产阶级小生活的和美模样,然后就是平淡的夫妻对话——诸如出门、浇水、水费、归家时间等琐碎开始,最后终于爆发于“那你就收拾东西滚蛋”这样的终结技中。

  然后由凯特•温丝莱特(Kate Winslet)出演的Mrs. Pierce就正式开始步入全球最大的社团、从未被提及的美国最伟大的协会。

  接下来就是挣扎、拼搏、周旋于一些男人之间、做一个女强人,以及,与这个世界上本应该最亲近的女儿斗争。

  关于剧情不就是这般blablablabla。我想也没有人愿意让我重复讲一遍他们看过或打算看或正在看的片子的种种吧。

  所以还是,讲一讲Mildred这个失败和成功对半分、幸福和忧伤各自浮现的女人。以及,本作的另一个重要角色,Mildred的女儿Veda。

  看完了整部片子,Mildred在面对很多事情所表现出了异常的冷静和淡然,先是Bert的出轨——她早已知道,并且还可以冷淡地在孩子们和家庭开支之后提及此事,虽然终于是爆发但也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一哭二闹三上吊,甚至是在和邻居好友谈及时还替丈夫开脱“Bert也不是那么糟糕”;继而是生计的窘迫,找不到工作,甚至只能拿着不多的硬币去买没有肉食的菜品,即使是委屈地落泪也能在下一刻礼貌地应对丈夫曾经的合作伙伴;接下来的就是单身女性所要面临的各种两性问题,她甚至没有显露出任何的违和,或接受或拒绝,坦荡而自然,明确自己的目的和希望,Wally,或者Monty,金钱,性,以及爱;还有其它种种,这个女人表现的都足够坚强和勇敢,不过一个坚强的女性也许是一部励志剧所应该有的不是么?

  Kate的演技我不讨论,但是那些隐藏了大多起伏的淡然语气、以及在极度矛盾或痛苦或气愤时出现的大大的叹息、把句子生生割断的感觉,都把Mildred的心情展露出来。

  不过,这反而显得有些压抑,憋闷。

  当然,如果真如钢铁一般坚定不移地前行的话,这片子也就真是一部励志佳作了,可惜不是。Mildred Pierce有过几次爆发,非常明显的,都与她的爱女Veda有关——或者谈话对象就是,或者谈话内容就是。甚至在最后,这个鲜少发怒和尖叫的女士终于放弃了一切冲上去扼住女儿的脖子。

  她终于崩溃了,连同观众的份一起狠狠释放了一把。

  然后又重归过去的步调。

  若真要分析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Mildred就实在是复杂了,不过仅凭我单纯的理解,不如把它归咎于中产阶级的“姿态”——即使在萧条时期仍无法放弃的身份和自我意识。那些在光鲜表面下隐藏着的各种问题——“出轨”“拮据”等等,只要能被“身份”所遮蔽的,就完全不是问题,Mildred用自己的自尊和教养把那些尖叫和哭闹都化作叹息和不安地眨眼,最后终于还是把想要讲的话讲完。

  但是,只有在Veda在否定她的意识形态的时候、或许是思维方式、或许是谋生的方式,或许是对男人的眼光,或许是关于男人这些种种,Veda在Mildred眼中是个她所理想的女儿,然而这个女儿用着上等人的说话方式赤裸裸而残忍地剥除了Mildred用力树立起的自尊——Mildred觉得自己的这个漂亮的小女儿身上有着她本人所最骄傲的上等人的一些东西,然而被她肯定这的Veda却否定了Mildred作为一个有地位的人的资格,否认她的判断力,否认她的金钱带来的骄傲和地位,否认她的男朋友,否认她的吸引力。

  甚至,否认她,Mildred自以为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Mildred崩溃不只为了令人伤痛的女儿的攻击,更崩溃于她的自尊被摧毁。

  而之所以变成最后那个玩弄诡计摧毁母亲的Veda,也不能简单归结于这就是个天生的小恶魔。也许更应该理解成为社会意识通过Mildred和Bert投射在她身上的一种结论性质的展示——那种该死的身为上等人的骄傲:

  Veda所学的是钢琴,尽管所有人都认为她并没有那个才华,甚至后来连她本人都承认了,可是Mildred依然坚持Veda是有天分的,她从一开始就这么认为,直到最后。因为什么让这位母亲如此盲目?绝对不仅仅是母爱,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钢琴是个高雅的艺术。我相信即使Veda的天分是做馅饼,Mildred也不会允许她和自己一起发家致富的。

  Veda的口音,那种英式美语的高姿态,还有她对于家中帮佣女生的态度,都表现了这位小姐真的把自己定位于一个上等人的地位。Miss Veda的称谓。两人在侍女制服的问题上的争执也充分反映了她和Veda的根本矛盾不在于如何对待帮佣少女的态度,而是那套制服本身以及两个女儿去游泳时花的也是她的钱等等问题。Mildred生气的并不是人权问题,而是自己中产阶级姿态后隐藏的秘密被戳穿了。她可能根本没想过帮佣少女在这场争执中算是什么。

  后期Veda对于金钱的态度,她觉得母亲的钱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收入,做服务生和做女商人在她看来都是世俗而肤浅的,甚至是丢人的。她一边花着母亲的钱把自己打扮成艺术而高雅的高音女歌手,一边又费尽心思想要逃离这个在她看来并不属于自己阶级的小镇,去纽约,做真正的上等人。

  若仔细探究,可以发现,Veda对于身份、阶级、金钱的态度,几乎是和Mildred的一样的,只是走得更远更为偏激一点。

  Mildred总是将Veda视作天才而骄傲的小公主,她用对待自己梦想中的上等人的小女儿的心态去教养Veda,她也确实做到了,给了Veda一切她能想象到的最好,甚至倾出整个事业去买一幢符合Veda和她本身所愿的大城堡。

  Mildred是活在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心智成熟的美丽女人,她调和梦想和现实,Veda则不然,她则是完全沉迷于幻想不可自拔,并且还用各种手段努力让幻象实现,不管这其中是否会伤害到她人。

  所以我想,这故事不应该是一个母女之间的私人关系的反映,至少不能简单地归结于“一个辛苦为家的母亲”和“一个小白眼狼的女儿”之间的故事。

  有时候家庭就是整个社会的缩影,Mildred努力实现的一切,除了一个“完美的女儿”之外全都实现了,不过仔细想来,好像全都是面子工程——餐厅(必须得承认,她在和女儿争执之后才把学习经营餐厅当做出发点,这根本是本末倒置了——最初她不过是为了糊口,并且哭着客服了自己在社会地位上的过不去,我们可以看得到她在情急之下找到的理由不仅扶起了她的面子也给她自己找到了动力)、男人(Bert也许真的是爱过的,当然他也曾经是个房地产商也有牧场主的父母,Wally只是一个过渡品所以可以不计其根本背景,Monty那样一种贵族后裔的姿态才更符合Mildred的需求和审美,绝对不仅仅是因为他长得帅和要命的一见钟情关键是她肯嫁给他)、房子(搬离Glendale,搬入那所大的吓人的豪华住宅)、女儿(漂亮、优雅、也许是个钢琴天才,不,不是钢琴天才也没关系,演员更好,演员不行?女高音歌手就更了不起了,为此可以倾力为其筹备演唱会,比如那条夸张的裙子)。

  当然,Mildred可能并不觉得自己是为了什么面子不面子,因为在她的意识形态中,社会地位是她这样的女性所必然的标签,让这个标签完美而令人骄傲并不是什么错事也不是多余的工作。

  唯一糟糕的是她和她宝贝女儿的“骄傲”从本质上还是有的不同,Mildred认为可以用外力完善那个标签,而她女儿Veda则骨子里相信:社会地位是与生俱来的,她相信她就应该是个活得高高在上的上等人。因为她没经历过像Mildred那样的萧条,所以她认为自己应该是越活越好的,也是理所应当的。所以Veda厌恶Glendale,因为这是个平凡的镇子,还有一个从平凡拼命做到不平凡的商人母亲,还有母亲身边那些拉拉杂杂的嘈杂的人际关系。

  在Veda眼中,Mildred越成功,就越是证明了Veda不是天生的贵族。

  当然,她确实不是,可是她幻想自己是。

  矛盾不可调和,年轻的少女只能用仇视现实和仇视母亲来缓解自己内心的愤懑。

  什么丈夫的婚外情,什么经济拮据,什么拼搏的辛苦,跟女儿赤裸裸的恨往那里一比,就什么都不是了。可其实那些都是前提,女儿的状态才是结果。

  Mildred最后扑进第二任看似完美的丈夫的房间看到的确是女儿那不屑的眼神时还是忍住了,在那一刻她只是迷惑和痛苦,甚至还很挣扎,连Monty说那些话她都可以忍耐,僵硬在原地,甚至试图向之前的很多次一样努力解释,解释给对方解释给自己,她张了张嘴,发出一个意味不明的音。

  不过她随即还是出离愤怒了,因为Veda坐在她的梳妆台边,她美丽而修长,她的丈夫给她披上了睡衣。

  Mildred的愤怒绝不是对着Monty的,她确实已经不在乎Monty在这场混乱之中的意义了,那个男人只是一个符号,一个标志出Veda完全看不起自己完全无视自己的符号。毕竟对于Mildred,一个英俊的曾带给她温暖和微笑的男人终究还是敌不过自己一心关爱的女儿所带来的伤害。不,不仅仅是母爱,Mildred可能瞬间意识到自己所努力创造的那个“完美的女儿”正在被真正的女儿所否定,并且这个真正的女儿又太过恶毒和可怕。

  就像是什么魔鬼吞噬了自己的Veda而已吧。

  我想Mildred扑过去掐住Veda脖子的瞬间也许也是这么想的吧。

  究其竟而言,Veda处心积虑地消除自己内心那点对于“上等人身份”的不安,她想彻底抹杀母亲的存在,甚至连父亲一同抹杀了。留在她生命的里应该就是Monty这般优雅的没落贵族。这是她的价值观。也许最后连Monty都无法满足她也说不定。她脑海里所幻想出的身份和地位以及社会秩序是需要用这样彻底的方式来塑造的。

  也许最后Mildred拍着车窗说“再也不要回来”这番话终于是把她和Veda身上那种如锁链般痛苦的桎梏剪断了,失去了餐厅、大房子、男人,这个时候的Mildred也许已经重归平凡,选择和前夫Bert复婚的她就向大多数从大萧条时期挣扎过来的人们一样,需要的只是平和的生活了。

  那些或糟糕或美好的欲望,正像Mildred最后坐在她的第一家餐厅中Bert对她所讲的那样:“让她见鬼去吧。”

  Mildred对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的预期值再次回到了往日,所以可以说,一旦没有了Veda这样让她不得不不断自我完善的存在,Mildred本身就可以自我平衡了。

  Mildred Pierce中其实本没有对错,也别谈恩义,非要说的话,也不过是因果。

  还有那该死的面子工程。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世上谁不想要脸面上更加华美一些呢?只是方法和程度不同罢了。

  《幻世浮生》影评(九):About Mildred Pierce

  看了两集的时候,搜索豆瓣里的评论,普遍都是情节平平,没什么精彩。也确实如此。

  像很多评论说的一样,情节不够突出,矛盾不够激烈,除了演员非常给力,基本就是一部家庭伦理肥皂剧。

  早就说过对于这种角色,凯特温斯莱特已经是信手拈来,炉火纯青。举手投足,眉蹙之间,你就可以看出这个优雅倔强的女人内心是有多绝望——这剧基本可以称作绝望主妇单线版。

  没看过电影,也没读过小说,据说本来最后的谋杀情节在这剧里被改掉了。于是从头到尾,你能感受到的就是绝望慢慢散开,越演越烈,波澜汹涌,没有结束。

  Veda去了纽约,to hell with her,这就是结束么?如果要演下去未必然——顶多是个歇斯底里的发泄而已,就像之前的很多次一样。她根本没法让Veda离开她羽翼的庇护,也根本不可能让她变得像Ray那么听话,驯服她就等于驯服自己。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对于感情和人生有一种无力感,想要挣脱却不得法,努力过也没成功,不愿妥协也不知何去何从,这几乎是个无解的棋局,任何突围的道路都只会让人觉得无比失望。

  如果二十岁时带着这样的疑惑被认为不过是“too simple too navie",那三十岁、四十岁时的无力感又从何而解呢?那些从来不受羁绊的人真的是因为他们走的路途要比别人一帆风顺么?但无论如何,训练一个强大内心的最好办法是把一切当做从来没有发生。

  看完五集你就知道为什么所有人都看好它事今年艾美奖的最大赢家:精致的制作,缓急得当的节奏,不愠不火的铺陈,再加上完美的演员和表演,任何耐得住性子的人都将从中体会到真实的人生。

  《幻世浮生》影评(十):乃们都错了……这部迷你剧的主角是monty

  这部迷你剧的精髓是关于扫把星,而主角是monty

  第一次遇到monty,小女儿挂了。

  和monty拍拖,带坏了大女儿(或者指更加偏离轨道)。

  踹了monty,餐厅风声水起。

  又遇到monty,餐厅米了,家具也米了==大女儿彻底米了,啥都米了

  导演是一个对sex狠纠结的淫,我木有去搜索过导演,但他一定是酱的淫。

  monty代表着性。

  第一次遇到monty,短暂的高潮,长久的伤痛。

  (偷情和失去小女儿之间其实木有必然的联系,但它是一个厄运的开端,我们可爱的女猪,一生的命运就是一个可怕的厄梦:丈夫外遇,离婚木有赡养灰,工作难找挖,2个女儿比男孩子还要难养,失去小女儿,遇人不淑,大女儿变态,爱情over,亲子over,事业over,一生的成就为0,往事不堪回首……)。

  和monty拍拖,夜夜性福,女儿也喜欢,狠好,腰包瘪下去了,天生变态的女儿因为对老妈情夫的崇拜而更加变态,因为吃醋之类的情感手掴老妈。

  踹了monty,虽然木有sex了,但是钢琴也有着落了,餐厅也有发展了。

  又遇到monty,sex继续,high,花大手笔装饰落魄monty的老房子,大女儿回到身边,更high,花大手笔资助女儿,high完傻眼了……公司快倒闭了挖有木有……小bitch回来原来不是为了老妈挖有木有……

  ex伤人挖,编剧心里有阴影挖有木有

  关键词:

  女强人(半途而废……),

  永远信赖他人善待他人为别人着想到失去自我(详见monty对旧房子中居然木有能够代表女主人物品的评价),

  花腔蛇蝎(详见指挥家对大女儿的评价),

  扫把星monty(经由这朵扫把星而推动的一切剧情以及产生的一切杯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