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七种武器(全三册)》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七种武器(全三册)》的读后感10篇

2022-03-15 10:54:5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七种武器(全三册)》的读后感10篇

  《七种武器(全三册)》是一本由古龙著作,珠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134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七种武器(全三册)》读后感(一):我的武侠时光(by skyend@88)【吐血更新至19!!!】

  本文是skyend@88作品。所有权利归skyend所有。未经skyend本人许可不得转载。

  1.前几天去了一趟父母家整理学生时代购买的书,结果整整理出了三个纸板箱的武侠小说。计有版本不一的金庸所有著作合计一套(越女剑缺),古龙的七种武器、天涯明月刀、大人物,温瑞安的神州奇侠一套,此外还有各类盗版武侠若干,以及魔戒一套(用射雕英雄传换来的)。回想起读武侠的时光,有一种青梅竹马型的温馨。谨以此文志之。嗜读武侠者以闷骚性格为主,闷骚者之于武侠,如英雄之得名剑、如鱼之得水,李白之于敬亭山,所谓相看两不厌者也。我看的第一部武侠是陈青云的断肢令,无视,不做评论。第二部武侠是倚天屠龙记下半部。这半部武侠来历不俗,是某老师从学生那里没收来的,辗转到了本人手中。我前后大概看了40多遍,熟到不得了。后来这半部书又被我的老师没收走,正所谓天道循环,报应不爽。80年代看武侠的小孩挺辛苦的,一方面要和传统保守势力作斗争,另一方面实在没钱,那个穷啊。我读小学的时候每个月有4元零花钱,当时书价已经涨起来了,1988年一套天龙八部要18元,要攒4个半月。我也没那个攒钱的毅力,只好打别的主意。我当时以看书快自诩,基本是一个晚上能看一套书的水平。所以说这就充分体现了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不是没打过租书铺的主意,也实在租不起。1987年那种最便宜的单本小说,一天都要5毛。除了有此捡到钱去租了一本古龙的英雄无泪,讲的好像是高渐飞的故事以外,书摊这种地方我也是去不起的。

  2.因此看武侠主要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去借,另外一个是去和别人交换。关于借书,我有个优势,就是可以去我妈妈学校(一所中学)随便借书,一次借几十本也可以。问题那年头武侠属于流行文化,金庸古龙基本上不可能借到,梁羽生的一般都是有了上册没下册。只有什么萧逸、陈青云、诸葛青云、上官鼎(这位据说是是刘兆玄,太英明神武卑鄙无耻了,偶像)、东方玉、忆文之类的能借到,不过有的看就不错了,没法挑啊。最有意思的是忆文,我只看过一部慧剑断情思,由于此人名字太过文绉绉,没被列入通俗小说之列,我无意中发现原来这儿还有个哥们差点被我漏下了。这本书边上就是萧丽红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一共有20来本,以至于我一直以为这是一部很烂的从来不会有人借的小说。有此实在没书看了才翻了下,觉得蛮好。读本科的时候有人推荐这本书,我心想:这是哥们10年前看的,读博士的时候还有人推荐,我心想:这是哥们20年前看到。当然实际上没有20年,不过四舍五入了就差不多了。

  3.换书就比较复杂。要用自己的书和同学手上的书交换。从经济学上讲,交易成本非常高。交易成本最高的一次是我拿手上的林格伦的小飞人卡尔松换了同学的一本薛刚反唐(姑且算古典武侠吧),结果那本书是他老子在看的,他老子脾气大,拿扫帚打了他一顿。你说小孩子追求文化,就算手段错了一点,也不用打啊。有多少父母为了小孩看书还恨不得打一顿呢。当时班里有一位姓章的哥们,看过的武侠和我不相伯仲,不过他有先天优势,家里有3个哥哥,都看武侠,所谓含着银勺子出身的说的就是这种人。有此我好不容易借了一套古龙的风雪会中州,很得意,他很淡定的跟我说其实这本书应该叫做武林外史。&*%*&……&,可见出身影响人的一生啊。前面说过我看了40多遍倚天屠龙记的下半部,上半部我就是问这哥们借来的,很少数几次从同学手里能够无抵押借贷,有如劳动人民获得次

  贷一样开心。我加班加点熬了半夜看完了,躲过了数次老妈的窥探,守约第二天就还给他了。因此现在我的问题还是对于倚天屠龙记这部作品的认识很不均衡,一味以为赵敏是当仁不让的女一,经常被人批判。

  4.姓章的哥们由于书多,因此是换书的好去向。有时候一套书可以换两三套回来。不过他也有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作品良莠不齐。这次给你本好的,比如还剑奇情录,讲的是天山派最早那个祖师爷兄妹不伦恋情的故事,挺好,下次就给你本很糟糕的,也署名梁羽生的,一看就是冒牌货的,讲两个男人长的一模一样,要靠在耳朵上点守宫砂来区分的故事。后面那部烂书至今不知道原作是谁,男人点守宫砂,明显违反基本原理么,多了咱也不说了,无视之。我在80年代最得意的时候,是海外亲戚给我带了两个掌上的任天堂小游戏机回来,只能玩最简单的那种游戏,可是在班里就算很了不起了。基本上借人玩一个晚上就能换套书回来。不过由于同学中小说存量有限,慢慢地也借不到新的了。这个时期搞到的比较优秀的作品多数是梁羽生的。老爸有个朋友送了我一套冰川天女传,从同学那里搞到了冰河洗剑录,后来又搞到了云海玉弓缘。七剑下天山的下半部我是早就看过了,印象中这应该是梁羽生最巅峰时代的水准。我有个表叔在美国留学,有次回来说他认为最好的武侠小说是梁羽生的江湖三女侠,也属于这个系列。后来中学的时候借到了,看了之后觉得不过尔尔,就很bs海龟的鉴赏水平。

  5.小学时候看武侠体系建构很差。举个例子来说就是有过一种10本装的天龙八部,我一直很向往看天龙八部,因为有个哥们(这哥们后来也读的浙大)说:里面有个蛤蟆很厉害,能钻到人肚子里去。但是前面说过,一套要18元,我根本看不起。那时候杭州有个古旧书店,可能在清泰街还是在哪里,因为我记得好像要沿着中河路走蛮长一段才能走到。里面也卖断版书,其中就有那个10本装其中的2本。一本只要5毛钱,我就咬牙买了那两本,但是没看到那个蛤蟆。这个遗憾要到高中才弥补,属于我的武侠时光中比较耻辱的一页。

  6.中学的时候读武侠的境遇好了很多。一来同学年纪大了,比较大方,经常可以次贷到武侠小说。另外一方面各类经济来源稍微多了一点,有钱就好办事么。初中毕业那次,学校退还了历年所余学杂费30余元,我赶紧去买了套鹿鼎记。我还记得买了书回来,在电子游戏厅碰到一个姓周的哥们,这哥们也牛的很,后来高考成绩很一般,但是人家就知道填上海财经大学,现在也混得风生水起。我一度认为鹿鼎记是最好的武侠小说,现在想想其实鹿鼎记应该是一部穿越小说,韦小宝的王八之气不得了。越女剑和连城诀是我过生日的时候,有同学送给我的。天龙八部则是我自己攒钱买了。至此金庸的15部小说我全部看完了。基本上本科以前我对金庸的崇拜就是滔滔不绝,认为他是中国最伟大的小说家。现在我认为金庸其实是中国最伟大的编剧,基本上他的作品都可以直接当剧本用。所以改编金庸作品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事,金庸自己已经把情景、动作、对话都设计的足够完美,导演还有什么发挥空间呢?当然像东方不败这样的电影,与其说是made in 金庸,不如说made in 徐克。属于同人了,和原作关系不是特别大。看过付国涌的金庸评传,还是觉得对金庸太过苛刻了。像金庸这样一个有才华但又不善于用语言表达的才子,生于这一个大时代中,又拥有影响世界的野心,做到他那样其实也算不错了。金庸,或者应该说查良镛,看着夏梦离开香港的时候,想必也拥有和我们所有wsn一样的苦涩。不过最近看到夏梦在政协的照片,华发披肩,美人迟暮,会觉得明白了为什么小龙女是永远不老的。

  7.凡是读武侠的人,恐怕都遇到过一个问题,就是金庸和古龙到底谁是第一。民间的排名是一金二古三梁四温,就和一吕二赵三典韦的排名类似,光排名不给根据的。后来当然里面还掺和了黄易,不过此系后话。就我身边的采样来说,喜欢金庸的略多于喜欢古龙的。我本人是有点摇摆的,本科之前是绝对的金派,本科后期倾向古龙,现在则一视同仁,再也不去考虑这个问题。

  早期不喜欢古龙的原因有三条:

  第一、故事不完整,尤其是没有练功过程。其实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成长中的主人公才是最有意思,国外有专门研究所谓成长文学的,金庸的小说,基本上都可以归为这一类型吧。当然古龙也有写练功升级的,比如绝代双骄。不过古龙的升级有点某明奇妙,打架主要看心态。这对于中学生当然是不可理解的,我天天晚上做3个小时的习题,考试难道还要输在你的王八之气之下么?金庸的升级虽然也吃吃药搞搞秘籍,基本还属于按部就班。此外古龙也很少写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倒是经常写有时一天二次,有时一天三次。纯洁的70后如何应对?

  第二、对女性不太尊重。鉴于本人一向对女性非常非常尊重,因此,balabala,此处略去数万字。

  第三、作品方差太大。

  8.古龙的才华是无容置疑。相对于散漫的长篇,古龙的中篇算得上神作。我最喜欢的作品都属于中篇,比如七种武器,大人物。像经典的多情剑客无情剑,其实也是可以写成中篇的。金庸的作品都是电视剧化的,古龙的作品则是电影化的。因此古龙剧基本上都算是灾难,印象中只有梁朝伟版本的绝代双骄不错。如果我是导演,我就会拍七种武器的电影,拍成十诫那个样子。其实张彻的片子就有很浓的古龙气质,当然受限于时代,无法像今天一样出效果。我觉得应该张艺谋拍孔雀翎,李安拍碧玉刀、陈凯歌拍离别钩,应该都是一时之选。

  9.开始喜欢古龙,是因为越来越能体会那份生命中的无奈。

  你所遇到的一切,包括自己在内,都是永远无法符合预期的。所有你会需要几个朋友,一起来承担这一切。另外一方面,虽然我还是保持着对女性的一贯尊重,我还是直觉发现,女人往往是大多数男人麻烦的来源(反过来大概也一样)。所以对古龙大哥就有点认同起来了。古龙的角色就和古龙的酒一样,充满了刘伶的名士气质。刘伶说:天生刘伶,以酒为生。妇人之言,决不可听。相对于反智色彩的金庸,古龙的主角最大的特色不是武功而是智慧。虽然这种智慧难免带有各色的主角模板,不过智慧总是智慧,和道德是有区别的。虽然爱看武侠的人都闷骚,但是看古龙的无疑是闷骚中的极品。我有个发小,前几年在他家住了几天,才发现这哥们居然有整套的圣斗士七龙珠以及古龙全集。问问都是中学时候省下早饭买的。....天何言哉?

  10.温瑞安的书我看的很早,四大名捕会京师是初一看的,神州奇侠是初三看的。其他陆续是高中的时候在租书铺租来看的。此人最大的传奇在于据说神州奇侠是他17岁写的,而且其后永远无法超越这部作品。神州奇侠里面最大的bug是前半部的时代背景是北宋,天下英

  雄敬仰大元帅狄青,搞了个天下英雄令送给他;后半部就变成这个东西是送给岳飞的。我看了好几个版本的神州奇侠,就这么个bug还都全搞得一样。神州奇侠另外一个大贡献是开创了太监流的先河,神州奇侠最后讲到大侠萧秋水发现女朋友唐方回四川了,写到:后续故事请看蜀中唐门。为了这部蜀中唐门俺也是跑遍杭州南部数十个书摊,一度也疑心这本书到底tmd出过没有。在信心动摇之际,又搞到了侠少.唐方一战,又恢复了信心,做梦也没想到一本书前传也有,后传也有,就是自己太监了。

  记得当年88上literature版还叫做故事接龙的时候,倒也出过这种事。故事接龙是有人先开个头,然后随便谁发新帖来接。最红火的时候会出现两个人同时在接龙,比方说前面已经有个我的武侠时光(9),我跟着写一段,发新帖叫做我的武侠时光(10),结果吭哧吭哧写了半个小时发出来,发现就在我文豪挥笔期间,已经有人把武侠时光(10)这个坑填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后来接龙的时候就先把标题发出来,内文为空,然后shift+e来改内文,就避免了撞车问题。不过这样一来又造成了新的问题,比方说我本来打算来个(10)的,一看这个坑已经被人占了,就直接写(11)。万一占了(10)的人没有接龙道德,站坑不填坑,情况就和蜀中唐门类似了。

  (八爷按:后半段为bbs快捷键的术语,没有概念的可以略过不看。)

  11.另外一个温瑞安是作为诗人的温瑞安。

  以下转载一首:

  张

  分是两个面,离是天涯

  我是离乡卧病的张小弟

  临行前的这病无可名之

  爱走以前走过的小路,坐以前的堤

  见友人们凋零的脸容,恋人凄切的音容

  呆在窗前,数着将临的时日

  啊啊长风不来?我张小弟

  开了一粒榴梿,又吃了一粒榴梿

  说实话,从韵律和结构来讲,不太像诗,不过如果这个东西不是诗歌,又是什么东西呢?

  我对现代诗天生不太有兴趣,不评论。

  温瑞安最让人动容的还是神州北望的悲慨,虽然出现在他这么一个瘦弱的岭南人身上不太协调。

  未完待续

  《七种武器(全三册)》读后感(二):七种武器,实乃七种精神

  首先说明一下,书内容介绍有误,七种武器古龙只完成其中六种,拳头并非七种武器之一。第一种武器的形式是长生剑,实则是一笑,无论有多么大困难都要笑一笑;第二种武器的形式是孔雀翎,实则是信心;第三种武器形式是碧玉刀,实则是诚实;第四种武器形式是多情环,实则是仇恨;第五种武器形式是离别钩,实则是相聚;第六种武器形式是霸王枪,实则是勇气; 台湾作家胡人深有体味地评价说:“在这部巨著中,写尽了天下情,天下爱,天下恨,天下恶,无论写什么,都写到了极致。在这部作品中,古龙倾尽了一生体验。这部书堪称一部人生宝典,它确实影响了一代人。”有了《七种武器》,才有了寓言式的武侠小说。《七种武器》超越了自身的体裁和题材的范畴,达到了“严肃小说”也很难企及的人生哲学的高度。

  《七种武器(全三册)》读后感(三):有意思的短篇武侠

  古龙的小说和金庸的完全是不同的风格。

  这是第一次看古龙的小说。

  第一次看古龙的小说看的是短篇。

  每一种武器讲的都是一个故事

  每一个故事中都蕴含了一个道理

  长生剑

  “所以我说的第一种武器,并是不剑,而是笑,只有笑才能真正的征服人心”

  这个故事中,最厉害的人事谁呢?无疑是袁紫霞。

  无论多锋利的剑,也比不上那动人的一笑

  孔雀翎

  “所以我说的第二种武器,并不是孔雀翎,而是信心!”

  碧玉刀

  “所以我说的这第三种武器,并不是碧玉七星刀,而是诚实。只有诚实的人,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多情环

  “所以我说的第五种武器,并不是多情环,而是仇恨”

  离别钩

  “你用离别钩,只不过为了要相聚。”

  “是的。”

  霸王枪

  第六种武器是爱

  拳头

  古龙写到后来的这几种武器,不似之前一样会在结尾点题。

  在这些人物中,最喜欢的是聪明的丁喜。最让人感动的是离别钩。最冲动和诡谲的是拳头。最浪漫的是碧玉刀。最武侠的是长生剑。

  《七种武器(全三册)》读后感(四):曾梦想仗剑走天涯

  曾梦想仗剑走天涯,那个侠客出没,快意恩仇的世界,充满了魅力。古龙,金庸,创造了武侠,创造了笔下的另一个世界。说实在的,作为一个准九零后(此处勿喷)这个世界本不属于我们的童年,至少我所接触的武侠,只是通过电视剧看到的,没有从文字里感受那江湖豪情,这确是有缺憾的。有时候,我觉得,影视和媒体固然给了我们全感觉的享受,但却在重新塑造小说里人物的时候,剥夺了我们一部分想象的权力。以至于,你脑海里的乔峰就是黄日华,韦小宝就是陈小春,杨过小龙女永远是古天乐和李若彤,而楚留香永远是郑少秋。你不会在读完一章的时候,去想一想,李寻欢的飞刀到底快成什么样子,阿飞的眼神究竟有着怎样的坚毅和勇敢。相比金庸的武侠,古龙的书,我觉得更难被改编和二次加工,因为,古龙的人物,更加的飘逸和灵动,他们,不依附与大的历史和时代,仅仅属于江湖,属于那个虚幻却又无比令人向往的世界。扯了这么多,言归正传,今天推荐的书是古龙的《七种武器》,与书名对应,这本书由七个独立的故事组成,却被一青龙会的线索巧妙的整合在了一起。长生剑,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环,离别钩,霸王枪,小马的拳头,七种别样的武器,却代表着人的七种不同的情感,信任,自信,友情,仇恨,爱情,每个故事塑造的人物,都个性鲜明,不由的让你想要擦亮一把属于自己的剑,去天涯,入江湖,来一场快意恩仇的潇洒。这其中我最喜欢的两个故事,一个是多情环,一个是离别钩,多少带点悲剧色彩的结局让人在唏嘘这就是江湖的同时,也同样感受到,人类最原始最古老的情感,一个相聚,一个死别。多情环里,萧少英为了给求双环门报仇,牺牲了朋友,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只消灭葛停香的添香堂。在一幕无间道的情节里,你能看到,仇恨即使对于一个聪明绝顶的人来说也会让他失去理智,而变的愚钝,在最后的结局,青龙会利用了箫少英的仇恨,坐享了渔翁之利。而最后的萧少英后悔过吗?空虚过吗?恐怕他已没有时间后悔、空虚,只要江湖还在,敌人就还在,他用残肢奋力挥出最后一蓬七星透骨针,冰冷辉煌得恰似他流星般的一生,那最后陨落的,是人性中最脆弱也是最灿烂的一部分。“杀一个人,就在银环上刻一道刀痕。为什么叫多情环?因为双环无论套住了什么,就会紧紧缠住,绝不会再脱手,就像个多情的女人。”而离别钩,为什么叫离别钩,是因为它要用离别来换来永久的相聚。杨铮用这把他父亲留下的怪异武器,最后用一条胳膊的代价,杀死了不可一世的狄清麟,让那冰冷的离别钩最后的寒光里,闪烁出与自己爱人相聚的愿景,他的勇气,他的爱,他江湖中拼命的作风,为他换来了最后的相聚。所以,他的结局似乎没有萧少英那般凄惨。从故事的流畅和风格上,我更喜欢离别钩,因为它让我明白了,这个世界上怀揣着爱和勇气,是可以战胜那些不可一世的高手的,杨铮击败狄侯爷是,李寻欢击败上官金虹也是。

  读完了小李飞刀和七种武器,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觉得,如果在我更年轻的时候读这些故事,会不会变的没有现在这般懦懦。江湖就在那刀光剑影,在那酒杯里,一坛酒,醉卧在初春夜晚的西湖边。嫉恶如仇,仗剑走天涯,那些虚伪被斩断,有的是真实,是英雄惜英雄。把马拴在一棵柳树上,酒旗招展,年少时光再那春风荡漾中,如此的轻狂。我忽然想要轻功,飞越而去,没人知道我的踪迹,到哪里,都是天涯,哪里也都是家。

  《七种武器(全三册)》读后感(五):那些拳头

  那些拳头

  ①

  时至今日,围绕《拳头》一书是否应被归入“七种武器”系列的争论仍然余音未绝,基本说来,目前是持否定意见的人占了上风(这一点毋庸赘言,只消看看近年出的各种版本的古龙全集、选集的编排体例即可窥见端倪,大陆地区惟一获得合法授权的珠海出版社那一版亦采纳此例),而这些人给出的理由则是:“‘拳头’不是一种武器”。如果我们采信否定的意见,那么“七种武器”无疑就是一项烂尾工程,因为作者只完成了其中的六部(按出版先后顺序依次为:《长生剑》、《碧玉刀》、《孔雀翎》、《多情环》、《霸王枪》、《离别钩》)。就个人而言,我倾向于赞同《拳头》不属“七种武器”系列这一看法,需要理由吗?那么姑且不揣鄙陋试着给出两条:首先,全书结尾处,《拳头》一书没有像其余六本书那样来一番画蛇添足的道德训诫(“所以我要说的第二种武器不是孔雀翎,而是信心!”……);其次,古龙是众所周知的文字惟美主义者,假如他当年要把此书纳入“七种武器”的创作计划,那书名就一定不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拳头》或《愤怒的小马》,而理应是《XX拳》才比较地合乎情理。

  不过就像果子狸的“该不该吃”与“好不好吃”是两码事一样,“《拳头》是否属于‘七种武器’”与“‘拳头’是不是一种武器”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我认同《拳头》不属“七种武器”系列一说,但是对于“‘拳头’不是一种武器”的浑话本人实在难于苟同,如果说前者尚属图书出版领域的争论,那么后者则无疑是日常生活领域内的常识。拳头是不是一种武器?在我看来这简直不成其为问题,别的不说,单是一部《水浒传》,里面就有多少好汉曾以自己的一双铁拳扬名立万、独逞英豪:武督头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瓦官寺,莫不如是。那些宣称拳头不是一种武器的人,真该拍拍脑袋想一想自己的身板是否较之那只不幸的大虫或那位倒霉的屠户更为结实,如嫌这些好汉的事迹年代久远、缺乏直观感受,建议不妨抽空看一看职业拳王争霸赛或美国角力的电视转播,或者干脆走上街头请人给自己脑门来上一拳,相信对帮助其重新认识拳头的价值不无裨益。

  拳头当然是一种武器,而且还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假如运用得法的话。

  ②

  日前,堪称有文字记录以来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代价最为高昂的一拳在美国诞生,它的制造者既不是大名鼎鼎的全球首富比尔.盖茨,也不是当年鼎盛时期被媒体惊呼为“印钞机”的前拳王泰森,而是印第安纳步行者俱乐部的当家球星阿泰斯特。因怒气冲冲地奔上看台对一名向自己泼可乐扔薯条(也许还伴有不逊之辞)的不敬球迷挥拳相向,阿氏与小奥尼尔等几名闹事球员分别收到了NBA联盟开出的罚单,出拳的阿泰斯特被创记录地判罚禁赛72场,严厉程度远超媒体事先预期。消息甫出即有好事者按其与俱乐部所签合同条款之约定给事主算出由此蒙受的经济损失,据称,这记“泰拳”的价值当在500万之上,货币单位:美元。这真是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即使把近期国际市场美元疲软的因素考虑在内,这些美圆也足够那位曾以一篇《我爱美圆》的小说享誉文坛的现独立电影导演朱文拍摄15部《海鲜》而绰绰有余了(按:《海鲜》为朱文独立执导的首部作品,制作费用据称在三百万人民币出头)。传闻温瑞安是一位忠实的NBA球迷,未知温郎才思今安在,也许读者可以期待若干年后在坊间书肆上见到继《温柔一刀》、《惊艳一枪》之后的又一温氏力作:《富贵一拳》。

  大卫.斯特恩铁腕治军、向球场暴力说“不”,这自然无可厚非,事实上阿泰斯特的不理智行为也的确砸坏了花花草草、吓到了看台上的小朋友,当然,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NBA联盟苦心经营多年打造出来的良好声誉,遭此重罚可谓咎由自取。为了维护奥林匹克所倡导公平竞赛与增进友谊之精神,除了那些专以拳脚功夫为比赛内容的运动项目(如拳击、角力、跆拳道等)之外,像台湾“立法会”上经常出现的那种政客群殴的场面在运动场上的确是应该被严格禁止的,对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表示百分之一百二的赞同。

  但这毕竟只是一个动机良好的善良愿望而已,实际情况是,像类似此次“泰拳”这样的殴斗事件在运动场上时有发生,比篮球场场地面积更大、参与人员更多的足球场尤甚。在轮番享用完欧洲杯与美洲杯的豪门盛宴之后,首度在中国举办的这届亚洲杯形同鸡肋,单就竞技水平而言,恐怕连一场值得回味的比赛也没有给我们留下,倒是镜头里被明察秋毫的摄像师捕捉到的两位伊朗球员在场上内讧互殴的场面让人记忆犹新;迄今为止我所看过的德甲比赛转播肯定已逾百场,让我至今难忘的却只有几年前在罗斯托克主场进行的一场球,两名队员在一次铲球后发生争执,推推搡搡迅速升格为挥拳相向,随着矛盾不断升级,当值主裁不得不无奈地一次又一次从上衣口袋里掏出红黄卡片,以至赛场最终出现8人迎战9人的滑稽场面,“现在对阵双方的阵型分别为4-4-0与4-5-0”(评论员语)。当时陪我一起看球的某球盲MM受此误导,直到今天还是没搞清楚一场正式足球比赛共需多少名上场球员。

  从某种程度上说,要想在类似篮球、足球这样一些存在直接身体对抗的竞技项目上完全杜绝斗殴之类的不和谐音几乎是不可能的(相形之下,诸如游泳池、网球场、围棋对局室这样一些地方就很少听说有比赛双方扭作一团的事件发生)。客观地说,只要裁判执法得力、调控得法,不使冲突升级成为流血事件或更大的惨剧,那这种球员间的摩擦与殴斗就和球迷冲进场内不含恶意的裸奔、裁判不是出于主观偏袒的误判一样,也是构成足球比赛魅力的一部分——例如上文提及的两场比赛,就其给我所留下的印象与带来的乐趣而言,就丝毫不亚于98’世界杯上惊心动魄的英阿大战或今夏欧洲杯上荡气回肠的荷捷对决。

  不过如何遏制愈演愈烈的球场暴力问题并非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一个更令我感兴趣的话题是:为什么是拳头?说得更确切些,抛开生理学、解剖学、人体工程学这些表层因素不谈,在面对挑战或挑衅时,为什么独独是拳头——而不是身体的其他部位(胳膊、肩膀、大腿、膝盖、双脚,etc)、其他攻击形式(掌、推、踢、踹、抱、咬,etc)——受到包括体格健壮、四肢发达的体育健将在内的男性们如此情有独钟的一致青睐?循此思路继续深究,拳头与男性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必然的对应关系,而看似无奇的拳头之下是否隐藏着更深的背景?

  ③

  摊手为掌,握掌为拳。拳头是力量、勇气、霸权的代名词,有时甚至是立场的象征。向落难之人施以援手,西方人的说法是give sb. a hand,而在我们的语汇里,这只hand的手形则被明确无误地描述成一只攥紧有力、蓄势待发的拳头:助拳。

  助拳者,与受助者同仇敌忾、置身同一阵营之谓也。虽然这助拳之人上得前来在格斗中使用更多的也可能是腿、脚、胳膊肘以至随身携带的大砍刀(曾在我辈青年中风靡一时的《古惑仔》系列电影中就不乏此类情节),但是这些都不妨碍我们认定朋友是为自己助“拳”而来。试想:将一只攥紧有力的铁拳以出膛炮弹之势准确送入对手面门,静候被拳头裹挟着的几百焦耳能量在敌人流出的汩汩鲜血中伤花怒放,这是何等快意之事啊!遥想当年鲁提辖三拳挥将下去,那位惯于鱼肉乡邻而外强中干的郑屠脸上立即“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耳边“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施耐庵好一枝生花妙笔,如此入木三分的文字方不负提辖那痛快淋漓的三记猛拳。

  十年前,踏进县城高中校门不久的我便毫无还手之力地迷上了当时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迅速兴起的街机。相信你一定会和我一样不会忘怀那段手持操纵杆、掌按方向钮、眼盯闪烁屏幕的游戏岁月吧。同学少年都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那时我们正在不同的角落经历相同的成长;记得当时年纪小,为赋新词强说愁,那时我们正以不同的方式咀嚼着相同的青春阵痛。发育、变声、长胡须、暗恋文科班女生,喉结不似现在突出,嘴巴没有今天油滑,那时我们正是无忧无虑的游戏少年。不必说过关闯将、好汉云集的《三国志》,也不必说巨人挡道、机关重重的《战斧》,单是那款堪称经典、可单人作战可双人对打的《拳霸》就曾给我辈带去多少无穷无尽的乐趣。在一个“拳霸夜夜入梦来”的少年眼中,游戏铜板丢进投掷口后发出的那声轻微声响简直就是妙不可言的天籁之音,胜于世间一切管弦之乐,丝竹之声。

  若干年后的某个秋日午后,两位而今都已忝列“IT从业人员”行伍的昔日小县城里的游戏厅战友在某地机场的候机室意外邂逅,一番寒暄之后二人居然不约而同地在各自的笔记本上开始玩起那款早已被精明商人移植到PC机上的游戏老相识,遂彼此报以会心一笑。流年似水,十年一梦,风发少年变成了职场一族,轻薄的本本取代了臃肿的街机,昔日的《拳霸》变成了今天的《真人快打》,惟一没有变的,是游戏中那招招制敌、虎虎生风的一双拳头。

  ④

  流光容易把人抛,老了小蔡,丢了飞刀。当少年渐行渐远,当青春已成往事,又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多少拳头可以重再?

  那些穿着开裆裤的孩子在秋浦河边的柳树林里打架时总不会忘记在出拳的同时学着圣斗士星矢的语气拖着调子来上一句:“天—马—流—星—拳!”仿佛这样做可以增加拳头的威力、打击对手的士气;年龄稍长,他们每晚都会准时守侯在小小的黑白电视机前看《霍元甲》,有时甚至为此忘记了晚饭和第二天要交的功课,但那路“迷踪拳”却和“昏睡百年”的歌声一道成为再也挥之不去的记忆;后来露天电影来到农村,他们又不辞辛苦地跟在神气十足的放映员屁股后面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跑片”直到东方发白,把一部《少林寺》或是《绝处逢生》的彩色故事片看上四遍五遍不止,谁说不是因为里面有少林拳、罗汉拳还有太极拳呢。

  再后来,他们中的大多数辍学回家务农,土里刨食,娶妻生子。少数的幸运儿进了县城中学继续念书,你便是这少数人中间的一个。一块钱可以买一个热气腾腾的糯米饭团当早饭,也可以换回5个游戏铜板,班上有技艺超凡的男生曾创下一个铜板把《三国志》玩通关的骄人战绩,结果很快被县城所有游戏厅老板一致列为不受欢迎的对象,理由是两毛钱还不够他们交电费的,无用武之地的英雄只得怏怏地站在游戏机旁充当技术指导聊过眼瘾。而你喜欢玩《拳霸》,里面有不同长相和性别的对手可供选择,你有时选择光头的猛男,有时选择长腿的打女,一拳一拳地打将过去,看着对手头上那条代表生命力的血带越来越短真叫人心情舒畅,对手倒地不起,于是“YOU WIN”,接着是“ROUND 2”,还等什么,重新投入战斗!

  不回家的的周末有时你会钻进数量上绝不比游戏厅少的录象厅中的某一家,5毛钱三场,通宵夜市两块。放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港片,周润发开起枪来没个完,成龙玩起惊险来不要命,刘德华在赌桌上吓走了王杰,星爷招牌式的笑声响彻小县城的大街小巷。你记得《新少林五祖》里有人一拳将对手打到外太空,也记得《唐伯虎点秋香》里四大才子联袂作出“山下一群鹅,嘘一声赶落河,下河捉鹅医肚饿,吃完回家玩老婆”的歪诗,当然更不会忘记用于泡妞之用的那路“还我漂漂拳”,虽然年轻的巩俐怎么看也不觉得与“漂亮”二字有缘。

  细想想,有多少这样的拳头陪伴过我们一起成长实在是难于统计。对于男性对“拳”的乐此不疲也许只能这样解释:拳头这种攻击方式直接、有效、便捷,因其痛快淋漓、豪情万丈,故而具有阳刚之美、威严之意,因此受到男性的一致欢迎。虽然也有少数女性投身于拳击、跆拳道这样一些运动之中,但不可否认一点,从广义上说拳头终究属于阳刚的、男权的范畴。进一步说,是摊开的手掌抑或是攥紧的拳头,有时竟然可以成为区分性别差异的试金石,比如我曾注意到这样一个可能较为八卦的现象:同为在国际赛场夺冠,我们的男运动员们大多会冲着电视镜头兴奋地扬起拳头(还没有忘记上届奥运会上的占旭刚吧),而女选手们则大多只是含蓄地挥一挥手(最经典的镜头是王军霞身披国旗边挥手边绕场一周的那个)。

  古人云“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可反过来说,手却并非不能离拳不可的。大凡说来,以手为武器与人肉搏不外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拳,掌,当然,还有耳光。不过这三者之间的区别却是绝对不可觑的:拳、掌二物给对手的打击通常都在身体/生理范围之内,区别之处只在于杀伤力的大小以及侧重部位的不同罢了。给对手一记有力重拳的,有可能是一位肌肉发达的壮汉;拍对方一掌的,则很有可能是一位受过专业武术训练的内行;至于给对手一记响亮耳光的行为则更多属于一种人格上的羞辱,暗藏的精神伤害远大于实际的肉体伤害,所以更多情况下是被女性们所采用,尤其是运用于与对手对峙于众目睽睽之下的公开场合,因为耳光给对方造成精神伤害的程度之深浅与围观人数的多寡成线性正比。

  犹记在我小的时候村里有一位酒徒,每每酩酊之际他那不幸的老婆就仿佛成了一种沙袋类的物事,遭受暴风骤雨般拳头袭击的女人除了哀号每每连只言片语也不敢回敬,仿佛逆来顺受地挨丈夫拳头也是做妻子的职责之一,但是有一次当男人借着酒劲没头没脑地赏她一记耳光之后女方不乐意了,大嚷大闹了起来,引得全村老少前往围观。“他居然打我耳光,你凭什么打我耳光?”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在老婆的质问与全村村民几乎众口一词的指责之下,平日里桀骜不驯的凶汉子居然真地低下了脑袋。——插上这则故事,我的意思是说拳头与耳光、巴掌的区别不是简单的攻击方式之别,这里面所蕴藏的,很可能是一个关乎民俗习惯与民族心理的深刻话题。当然,这样的话题既非本文兴趣所在,更非作者浅薄的学识所能为之。

  在我家乡的皖南方言里,“拳”的发音音近于“锤”(chui,阳平),这个发音在我看来实在形象生动:一只像“锤子”般有力的拳头是何等美妙何等壮观何等令人心驰神往!不过在汉语语汇里,较之于手的“纤盈可作掌上舞”、腰的“一朝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乃至于脚的“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关乎拳头的说法却大多与花前月下无关、诗意幽境无缘,不是“拳打脚踢”就是“拳脚相加”、“挥拳相向”,暂时想得起来的不这么狰狞暴力的说法只有一个:拳拳赤子心。赤子之心何以“拳拳”呢?我猜除了拳头在形状上与心脏较为接近之外,大约还因为那些动辄爱挥拳头的好汉往往也像赤子一样地比较耿直、可信吧!——不过就像这篇拉拉杂杂而不知所云的文字一样,这自然也只是我的一种臆想与胡诌罢了。

  《七种武器(全三册)》读后感(六):七种武器,全部可弃

  这些小说,诉说些想象的人生,却充斥着满满的人生哲理;

  的确,很多道理,都是没有办法的时候,才懂得,原来,果然如此;

  那些最基本的人生哲理,如果参透,何须再经历复杂的人生去感悟?

  只是,如果没有经历繁琐的人生事,又怎么会懂那些基本教义?

  体验的有趣之处,也许就是,因为特意去经历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特意去感受到那些从来没有过的感觉;

  所以才说,人生只是一段旅程,结果不重要的吧?旅程的各种风景,其实经历与否,是不是真的那么重要的/?

  正如那些基本的人生教义,是不是真的懂,是很重要呢?

  其实也未必吧?

  很多事情,做或者不做,

  很多感觉,体验或者不体验,

  很多事情,懂或者不懂

  内心平静,才会幸福

  而内心平静,来自

  首先心甘情愿的选择,

  然后全力以赴的努力

  最后,接受不可避免的结果

  古人云,

  格物 、致知,诚意,正心

  然后才能修身

  佛曰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

  一方一净土、一世一尘缘、一念一清净,一渡一众生;

  心似莲花开、水中莲花栽、心若菩提明、水莲亦方舟;

  东边无苦海,西边无菩提,北边无极乐,南无阿弥陀佛!

  自在,人心

  《七种武器(全三册)》读后感(七):多情自古伤离别

  郭玉娘放下食盘,看着桌上的银环,忽然问道:“这就是盛天霸的多情环?”

  葛停香点点头。

  郭玉娘道:“盛天霸是个多情人?”

  葛停香肯定地道:“不是,绝不是。”

  郭玉娘道:“那么,他的环为什么要叫做多情环?”

  葛停香道:“因为这双环无论套住了什么,立刻就紧紧地缠住,绝不会再脱手,就好象

  是个多情的女人一样。”

  ——《七种武器•多情环》

  “既然是钩,为什么要叫做离别?”

  “因为这柄钩,无论钩住什么都会造成离别。如果它钩住你的手,人的手就要和腕离别;如果它钩住你的脚,你的脚就要和腿离别。”

  “如果它钩住我的咽喉,我就和这个世界离别了?”

  “是的。”

  “你为什么要用如此残酷的武器?”

  “因为我不愿被人强迫与我所爱的人离别。”

  ——《七种武器•离别钩》

  ①

  对于古龙的“七种武器”系列素来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赞誉者是推崇备至、称它“整整影响了一代人”,诟病者则指出其说教味太浓让人生厌,两种说法似乎都有一些道理,孰是孰非此处且暂不做评论。凭心而论,“七种武器”系列拆开来单个看是七个并不甚出彩的短篇,它们因为缺乏了古龙作品所一贯具备的想象力和叙事张力而略显平庸,对于熟悉古龙作品的人来说,有好几篇甚至是读到开头就可以猜测出结局的,但这些并不妨碍“七种武器”作为一个整体所凸显出来的独特魅力,在这七个相互独立的故事中,我们读到了勇气与信心,读到了爱情与友谊,读到了生离与死别,也读到了胜利与欢乐。

  “七种武器”中,《长生剑》单薄,《碧玉刀》俗套,《霸王枪》矫情,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孔雀翎》、《多情环》与《离别钩》三篇,《孔雀翎》富含自省与思辩精神,《多情环》直面现实中尔虞我诈的残酷与真实,而《离别钩》则写尽了人生的聚散无常,这些是我尊敬古龙的原因之一:一个对生活没有深刻洞察的人是很难写出这样悠远、从容而又耐人寻味的文字的。

  孔雀翎的传说使得它作为一件令江湖人胆寒的武器具有着无与伦比的震慑力,事实上孔雀翎已经不在孔雀山庄,秋凤梧借给高立的只是一个空盒子而已,但它让高立恢复了勇气和信心,因此结局是他赢了。这种“意志疗法”的故事有些俗套,《九月鹰飞》里丁灵玲救郭定、葛病时就用过了,但心怀希望总是好的,因此我还是愿意并乐于读到这样的故事,并且常常孩子气地祈祷这样的故事有朝一日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多情总被无情误,情到浓时情转薄。葛停香创立的“天香堂”经过处心积虑的苦心经营,最终一举歼灭了“双环门”,完成了宏图霸业后才黯然发现自己也已渐渐衰老,有意把这片出生入死打下的基业传给自己最为信任的萧少英,却没有想到萧少英竟然是卧底伺机复仇的“双环门”故人之子,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萧少英最为信任的内应却是青龙会的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人心险恶在这里被推向了极至,最终的结局则是仇恨的火焰吞噬了一切。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这个道理杨铮明白,他不愿意和这个世界离别,更不想与自己所爱的人离别,可是狄青麟非要这么做,世袭一等候的他目空一切,自认世间万物生杀予夺,所以杨铮不得不使用离别钩。离别是为了相聚,这样的道理狄青麟是不会明白的:他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个朋友,一个没有朋友的人自然也就不会有离别,除非是他和自己离别,所以狄青麟最终的结局是在杨铮的离别钩下和自己作了离别。

  和《绝代双骄》、《武林外史》之类动辄百万言的鸿篇巨制相比,“七种武器”(包括他的绝笔之作《猎鹰•赌局》)这样的短篇就如同是唐宋小令与写意山水,固然不能勾勒出波澜壮阔、纵横开阖的江湖画卷,却也能折射出普通人在面对生活时的痛苦、尴尬、挣扎与欢乐。

  ②

  《离别钩》与《多情环》两个故事之间形成了一组有趣的互动参照:一个写生离,一个写死别;一个是东方式的善恶因果,一个是西方式的原罪复仇;离别钩带来的不是离别,是相聚;多情环产生的不是多情,是无情;一个说人生本已聚少离多,每一个人都应该勇敢地争取相聚而不是制造离别;一个则是心中已被仇恨与杀戮填满,再也不能感受多情的欢愉。

  《离别钩》中有着很强的宿命与机变的意味,兵器与它们的炼造者以及所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映射与联系:蓝大先生伤于离别钩之下,万君武死在一柄薄如纸的刀下,他们决然没有想到这些兵器正是自己当年央求邵大师所锻造的,狄青麟杀死恩师应无物,最终却死在杨铮的离别钩下,就象那位磨刀老人说的,这就是天意如刀。

  杨铮爱上吕素文以及他们之间的近乎柏拉图式的感情都是符合他的身份以及个性的,倒是一个江洋大盗的儿子长大后成了一名不怕死的县衙捕头是很耐人寻味的。杨铮的性格决定了他必然是一位疾恶如仇、秉公执法的捕头,他和狄青麟的生死一战,公、私的成分都有,很难说清楚哪方面的因素更多一些。一入侯门深似海,庭院深深深几许,杨铮一往无前地走进了狄青麟的侯门,武功平平的县衙巡捕战胜了莫测高深的世袭一等侯,他靠的不是运气,不是兵器,是一种必胜的信念与霸气,就象当年李寻欢击败上官金虹一样,这是所有正义与邪恶之间较量的必然且惟一结局。

  单以故事情节论,《多情环》可算“七种武器”系列中可读性最强的一篇,它就如同是一本精彩的侦探推理小说,叙事丝丝入扣、发展扑朔迷离,所有的谜底都是在最后一刻才被一一揭开,故事主人公诸停香、萧少英最终发现都是被自己最信赖、最亲密的人所出卖,从谋篇布局到结局谢幕走的都是古龙所熟悉与擅长的路线。

  “双环门”被葛停香的“天香堂”杀得几乎是鸡犬不留,而身为“双环门”中人的萧少英为了复仇也可算是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待到真相大白的时候,葛停香发现自己由一个大赢家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失去了一生打拼下来的基业,失去了最得力的部下与最喜爱的女人,而本该作为胜利者的萧少英也同样感到了彻骨的寒意,他付出了朋友的性命与自己一只胳膊的代价,换来的不是复仇后的快感,而是葛停香一句要命的“本来这一切原本就是属于你的”,这实在是一个残酷无比的黑色幽默,所以最终古龙安排了一个青龙会渔翁得利的结局,我以为这是合理的。就象盛天霸所说的,一个人无论生前多么显赫,死后也不过在他的环上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而已,仇恨亦然,这正是“世如春梦了无痕”。

  同样是以复仇为主题,古龙的另一部作品《边城浪子》采取的是避实就虚的办法,《多情环》则是直面最血腥的杀戮与最残酷的结局,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说《边城浪子》好比是雨果的《九三年》的话,那么《多情环》则堪比美国作家霍桑的小说《红字》。

  ③

  在古龙的江湖世界里,我们看到有一类人生命航船的舵是由别人操控着的,他们的命运是自己所不能主宰的,例如《流星•蝴蝶•剑》中的孟星魂,例如《孔雀翎》中的高立。所谓的身不由己,是因为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迈出踏入江湖的第一步就再也回不到过去,这是江湖子弟的共同悲哀,别忘了,“天下风云出我辈”的无限荣光背后,是以“一入江湖岁月催”为高额代价的。

  高立是职业杀手出身,但内心深处良知未泯,一方面他非常清楚质疑与破坏这个圈子的游戏规则将意味着什么,另一方面却无法做到杜绝一切念头、把自己仅仅当成一部杀人机器。冲突已然产生,战斗无可避免。高立的背叛组织,一方面是出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价值取舍,另一方面是他对双双纯净、真挚的爱情使然,对于一个在刀口上讨生活的人来说,这二者中的任何一条都足以致命,高立一下子犯了两条,所以他只能选择逃遁。

  在我看来,高立隐居山野、自食其力地养活自己与双双的那一段描写是激动人心的,这种阅读的激动以前在读沈三白的《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中有过,现在则似乎已经是越来越少。握惯了刀剑的手改成了握锄头,只会杀人的人变成了在劳动中谋生同时也谋求生趣的人(还记得傅红雪击败公子羽后对他说的那句话吗?“你已没有生趣。”),这种粗俗而简陋的生活是没有陶渊明吟唱的那种“带月荷锄归”的诗意的,但它是一种对生活心怀希望的积极入世的态度。高立的天真与可爱之处就在于他虽然曾是一名无情的冷血杀手,但同时又是一个未失赤子之心的孩子,他一定奢望过就此和双双安宁地度过余生,只是到了残酷的事实摆在眼前,他才意识到要想继续这样的幸福生活,就一定要和麻锋做决一死战。

  和《欢乐英雄》里那个同样是背叛了组织的王动比起来,高立的处事显得有些幼稚,王动天生是做老大的料,他对世事人情洞若观火,心里很清楚红蚂蚁一伙不会就此罢休让他过着安心日子,知道他们迟早有一天会找上门来,所以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他处变不惊、处之泰然,而高立则曾经幻想过就此退隐江湖远离麻烦,当决战不可避免的时候心里又是忐忑无底,最终靠了借来的勇气才战胜了对手。也许会有人讥笑高立的天真甚至是愚蠢,但他却远比王动要真实的多,他的懦弱与犹豫都是我们大多数人的通病。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话也不知被多少人反复吟哦过,简简单单的八个字,道尽了多少浪子的无奈。高立本来只想要和所爱的人在一起,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这样的梦想,傅红雪有过,李寻欢有过,但对于一个身在江湖的人来说这样的梦想已经是过于奢侈。古龙本人对于这种身不由己的悲哀一定是有着深刻的切肤之痛的,在他的后期作品《三少爷的剑》中,一个武林世家的公子为了过上普通人一般的宁静生活竟然不惜化身为身份卑微的阿吉,这种近于荒诞的故事读来真是惊心动魄。每次听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句话时,我的脑海中总是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一个叫高立的年轻人,想到一个叫谢晓峰的少年剑客。

  2003-04-05,宁海路

  《七种武器(全三册)》读后感(八):我爱的武侠

  能有个名字的武侠 在狂热看书的时代里差不多都看了

  我知道金庸是绝对的东方不败

  但是我爱古龙

  狂爱

  爱他乱七八糟却风华绝代的小说

  爱他身上笔下散漫的浪子气息

  爱一切关于武侠的随性与孤独

  爱看他的小说时沉默而沸腾的自己

  我想选择一本我最爱的古龙的书来写评论

  但是最终我没有评价出什么是最爱

  古龙小说里的男人

  爱的太多

  陆小凤和叶开

  西门吹雪和花满楼

  王动和小马

  他们教会了我想不明白的事情不想

  爱不爱都在一杯酒中

  喝了

  并不醉

  一切完结

  我狂爱古龙

  狂爱那些我爱他的岁月

  《七种武器(全三册)》读后感(九):初讀古龍

  逢長假必讀武俠的習慣從初三始一直延續至今,以前都是讀金庸,這一次倒是想試試讀一下古龍。本來打算讀的是《小李飛刀》,但是去圖書館的時候沒有找到,後來才知道小李飛刀原來是一個系列,包括五部小說,下次有機會再讀,而這一次讀的是《七種武器》。最後只是通過這部小說建立起對古龍的初步印象,偏頗之處必定是有的,多多見諒。

  《七種武器》是由7篇相互獨立(其實也可以說有青龍會這條暗線)的中短篇小說組成,包括長生劍、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環、離別鉤、霸王槍、拳頭(最後這篇小說是後來的人加到其中的,古龍先生只寫了六種武器就離世了),講述了友情、誠實、勇氣等一系列的品質,其中多多少少有些說教的意思,用流行的話語,也可以說是在傳遞正能量。

  可能是篇幅比較短的緣故,總覺得故事情節的構思和設計比不上金庸那麼巧妙和宏大,還是顯得有點平庸和簡單。因為我本身比較喜歡集合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故事,而這一部作品有好幾篇都猜到了結局,甚至,我還有一點感覺到古龍想像力的無力。不過,如果真的要說其中好的部份,長生劍和多情環的故事的設置還算比較亮眼,印象比較深刻,尤其是長生劍,讀到最後高潮部份的時候,我是很亢奮的。孔雀翎居然是假的,只是因為輸了錢設的局、袁紫霞的身份一層一層的變,哪怕到了最後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紅旗老幺、白玉京的穴道是解開的,而袁紫霞知道,而衛天鷹說沒有人可以幫你了……真的很精彩,而且小說的寓意我也很喜歡,它說只有笑才能征服人心,說征服多少顯得暴力了一些,只不過笑確實是一種強大的力量。

  武俠小說少不了死人,更少不了女人,都說古龍懂女人,本身也是一個風流的作家,但是在這部作品中,我讀到的更多是一名男子的狂妄自大,當然,這跟我是一名女讀者的身份脫不了干係。小說動不動便說,女人怎樣怎樣,不僅僅是一副看透了女人的自以為是的嘴臉,而且,從中我還感覺到了他到了對女人的蔑視,是的,我認為他看不起女人。“女人只要能使她的男人幸福歡愉,其他縱然有些缺陷,又能算什麽”、“只有真正的女人才能說出這樣的話”、“她畢竟是個人,是個女人”、“女人本來就是禍水、江湖中的壞女人尤其多”、“女人,唉,看來男人對女人的確要擔心些”……這些句子遍佈在每一篇小說中,在古龍眼中,女人大概只是能夠充當英雄的附屬品,別的一無是處,如郭玉娘、呂素文。哪怕聰明的女人,也不過是更聰明的男人的附屬,不過如此,如袁紫霞、華華鳳。只有一個雙雙稍微好一些,不過她居然長得畸形,這在一向美女雲集的武俠小說中,實在顯得太不公平了。對於他的這種認識,無疑太過傲慢了,只讓我感到氣憤。

  古龍大概是因為父親的緣故,也曾經當過小混混,所以喜歡寫浪子?白玉京是浪子,高立是浪子,哪怕最後有著很厲害的而父親,也是作為一個浪子那樣長大,根仍然是浪子的根,像蕭少英、楊錚、丁喜,只是段玉比較例外,但是我認為段玉恰恰是其中寫得最差的。浪子是有一些特徵的,一身幾乎無人能敵的武功、能夠推理出所有真相的智慧、有鍾愛的女子、瀟灑追求自由、感性的人……我感覺古龍筆下的浪子固然是很標準,卻因為標準失去了生命力。人是複雜的矛盾的,浪子太過瀟灑了太過厲害了,哪怕只是表面而心中藏匿太多情感,不過是深深埋藏在字裡行間,但我覺得如果可以,還是寫出來比較好,人生本來受到的束縛就很多。

  還有,古龍喜歡寫友情。在古龍眼中,朋友是很難得的,最寶貴的,也是要經過檢驗的。小說里太多的強者,而強者往往孤獨,越強就越是孤獨,太多孤獨而又耐不了孤獨,所以,朋友的出現是那樣不一樣,這是跟金庸最大的區別了。金庸小說裡的英雄往往是爲了愛人做出種種衝動的事情,推動情節的發展,很少是爲了朋友。而古龍小說里的朋友是那樣重要,儘管他的小說里很多的背叛,但是一旦宣告成為朋友,那就是同生共死的事情。像小武和高立,兩個都是無家的人,兩個都是孤獨的人,兩個都在患難之中,當高立把小武帶回家中,這就很不一樣了,對於浪子來說,這是一份很特別的情感,一種信賴,最後小武也是爲高立犧牲了。還有是丁喜和小馬,他們的關係不一樣,他們從小就相依為命,形影不離了,情似兄弟,在古龍小說里很少看到衝動的人,小馬算一個,但是衝動的人旁有一個聰明而強大的丁喜,這樣的組合也是巧妙的,但也是俗套的。

  比起友情,古龍是真的很少會寫愛情,我覺得這跟他的語言風格是有關繫的。很多開頭,他都很喜歡寫一些很簡短的句子,說說時間,說說天氣,說說景色。“黃昏。”、“夜。/無星無月,雲暗風高”、“黃昏。/夕陽從窗外照進來,照在屋角。”簡單、直接、平實,然後人物出場,人物對話,各種情節展開:殺人,追殺,逃跑,殺人,結束。這種近乎白描的講述,跟金庸也是差別很大,但說實話,不是我的菜。我是覺得這種筆墨是不適宜寫愛情的,愛太複雜了,當然,也可能是古龍本身的經歷,他本身就不相信愛情,不相信女人罷了。

  最後,我要吐槽的是貫穿全部小說的青龍會,神龍見首不見尾,撲朔迷離,聞風喪膽,鋪墊了這麼多,可惜,古龍沒有寫完第七種武器就去世了,這固然很可惜,可是編者把《拳頭》合併到其中,這就是對讀者的巨大的忽悠了,我還一心期待著最後青龍會的終極大boss是誰,最後會被什麽人打敗,什麽武器是終極武器,永遠都不可能知道了。真心累了,感覺不會再愛了。

  《七种武器(全三册)》读后感(十):又一种生活

  又是一届高三,我的高二和高三连接的时候我看到了古龙

  租了很多本回来不停的看

  同学中有一个很好强豪爽的女孩对我说没想到你也是性情中人啊

  和和

  我没有说太多

  感觉到有人在关注我的心情真的是很好的

  我终于可以毫无顾忌的回忆我的高中生活了

  因为我是那么的自闭与不安在高中的年华里

  只是喜欢读很多的书

  然后忘怀一些不开心的事情

  其实希望有人关心和注目的神情还是常常的挂在我的脸上

  而现在

  可以放下很多东西

  也不再焦虑

  心里更多的是平静与幸福

  古龙

  戒酒的他还是更让我欣赏的

  可惜永远也不会了吧

  而且邝全同学曾说过她最喜欢的是那本书

  看过

  不错

  关于邝全的记忆还是很生动的,她是年级第一,她很有才情,她比我看的书更多,但是她也是一个女人,一个免不了平凡的人,甚至她的一些朋友在我看来都不过如此

  曾经嫉妒过她

  因为我的好强

  可是现在早已不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

  我也对那些年华无所谓了

  谢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