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暴雪将至》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暴雪将至》观后感10篇

2018-04-03 20:38: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暴雪将至》观后感10篇

  《暴雪将至》是一部由董越执导,段奕宏 / 江一燕 / 杜源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悬疑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暴雪将至》观后感(一):“局外人

  说是犯罪片确实有点牵强,所有关于案情的线索,都是人物塑造的装饰而已。其实就电影说电影,或许自己目光思索就会变得狭隘,有人看到的是《记忆碎片》,有人看到的是《白日焰火》,但在大时代背景下,面对荣誉友谊爱情梦想的一个个的逝去,主人公最终面对的是一种“局外人”的困境。有人说后半段节奏混乱,让整个电影全部崩塌,但在我看来,后半段才是整个剧情的开始。我无数次希望主人公的不断沉没,能够被这个世界某一细小举动所阻止,甚至到影片最后一刻,我还是期待班车的故障能够换来一次突如其来的“打扰”,但是事与愿违,“打扰”终究没有来,主人公慢慢的下沉,悄然无声。或许最终被皑皑白雪所覆盖,大雪之后,又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谁来过,谁走了,其实并不重要

  《暴雪将至》观后感(二):泼点冷水个人浅见,不喜勿看

  看完之后,一时间不知如何评价。回家的路上细细回想,有点像明白了。这其实不是一个探案片,看之前被简介误导了,其实说是黑色荒诞文艺片应该更贴切。一个工矿企业职工,下岗后无所适从,恰逢当地发生连环杀人案,于是开始了他的破案妄想之路,借此刷存在感,用女主的话就是“做梦”……一个偏执的梦,不惜用爱人做饵,最后枉死三条人命……导演想法是好的(编剧也是导演本人),但是收尾收得太晚了,影片将近结束出现反转,以至于余韵不足,如果能再提前些,让男主的梦醒得更早些,那就有足够的镜头余量来表现他的反悔,这样更显震撼,现在反而有些像打哑谜,导致主题不明鉴于这是处女作,能拍成这样不错了。ps:段奕宏并无亮眼表现,这个东京影帝的成分有点水。

  《暴雪将至》观后感(三):时代下的疯狂

  “余下的余,国家的国,伟大的伟。” “什么余?” “多余的余。”

  时代洪流裹挟下的普通人,在生存和自我价值实现之间周旋,焦虑恐惧不安,心中的暴雪将至。在雨中,真相一边浮出水面,一边被掩盖,最后,追逐真相的人也淹没在雨里。一晃十年,两场暴雪,真实想象交织,迷茫人们依然裹足不前

  1997年,变革时代。苟安的人祈祷,弄潮的人疯狂。戏谑间,余神探走上了劳模颁奖台,在一场棉絮飞雪里,开始了自己梦一般的新时代。

  “人总会回到自己得意地方。”

  步步紧追,从遗落现场的钥匙到赌上性命的搏斗,从猜测到创造下一个被害者,他越陷越深,自以为可以掌控一切,却先后失去后辈、工作和爱人。所有的情绪爆发了,那个幻想中的偷窥者,成为了所谓正义使者的泄愤工具,无声的审判侵蚀着每个人的心,这一次,大雨没能冲刷掉所有罪恶

  “你爱我吗?”

  燕子,一个出身风月的女人,在最绝望时候遇到了以为可以托付一生男人关心问候,索要照片的举动,一切感激在他盘下店面的时候升华成了爱。暧昧氛围升腾,催情的音乐下,爱欲被愧疚掩藏。古怪行为,躲藏的眼神,一切谜题被一本探案笔记揭开,绝望的人消散在风里,活着的人在愤恨愧疚中走向绝境

  “他就是个疯子。”

  点烟时空尴尬的手,协助探案时被无视的问话。余神探,一个戏谑的外号认真的只有他一人。不合时宜的傲气在明确的阶层差异下显得异常虚空同事的孤立,下岗的不安,令这个自视甚高的男人开始了一场证明自己的豪赌。生命友情、爱情在他眼中成了理想的献祭。但或许他只有一次机会,用自己认为的所谓探案天赋,为自己寻得进入理想阶层的机会。抓到嫌犯,他就是英雄。疯狂始于时代,却终于自己。所有悔恨变成了眼泪,却又如此虚无。

  “九七年谁还有心思评劳模。”

  十年后,物是人非。他终于回到了自己念想中的辉煌地方,却被现实击垮。曾经凶手浮出水面,真相却变得毫无意义事实无人认领,终究在历史中蒙尘,然而为它失去一切的人,却在一场暴雪中,无法前进。

  “这个时代怎么了?”

  不同于韩国《杀人回忆》凶手创造凶手的主题,这部影片更集中于时代洪流下小人物的自我挣扎。时代变革下焦虑不安的情绪演变成了一场施暴。无限可能下的穷途末路引发了无意识的疯狂,每个人的呐喊在雨中寂静,只剩下无数个无人在意的人生巨变。

  影片对于小人物在时代变革中自我意识觉醒的描绘使我起王安忆的《妙妙》,同样是自视甚高,同样是对高阶层充满向往,同样是用世俗相异的方式抗争,却殊途同归。相比妙妙,余国伟或许更负悲剧性,他亲眼看到自己幻想中的辉煌毁于一旦,所谓的理想在一场暴雪中得到终结

  作为导演董越的处女作,影片基本完成任务,通过对余国伟等人的刻画反映了时代浪潮下的人性冲突。这一点令人欣喜。但影片故事不够出彩,叙事冲突设计和节奏也不够吸引人。人物与时代的结合也有些刻意。但总得来说影片还是可圈可点

  段奕宏的表现中规中矩,或许是警察形象塑造过多,有所借鉴,此次对小人物的演绎反倒缺了一点味道。最吸引人的桥段是和江一燕的对手戏以及最后在警车上的情绪爆发。

  江一燕清纯有余,性感不足。总得来看和段奕宏摊牌的对手戏以及最后桥上的对话十分精彩

  和同期电影东方快车类似,处决基于感性判断,但冲动下的结局大相径庭。对于人性的探讨我认为本片表现更为突出,但两片的叙事节奏都不够有调动性。

  总的来看,诚意之作。期待导演未来作品同时也为段奕宏的引爆者打call。

  《暴雪将至》观后感(四):回忆是最好的悬念

  《暴雪将至》这片子,不能剧透。

  曾经错过世界杯足球赛现场直播,只能看录像的朋友,秒懂。

  《暴雪将至》这片子,我必须喝两口,白酒,再写我的感受

  正义的定义,原来都是血色。

  《暴雪将至》这片子,全部重量,都压在男主角一个人身上,段奕宏的表演,禁得起剧透。

  沧桑

  别骗女人,

  人家嘴唇一碰,就能知道真相。

  别瞧不起弱女子

  人家硬起心肠来,你后悔一辈子。

  别离

  编剧+导演,董越,NB。

  《东方快车谋杀案》是经典,值得翻拍。

  《暴雪将至》也值得重拍。

  特别是,两场别离,一场跟亲情,一场跟爱情。

  最喜欢台词是:

  “人喜欢回到他得意的地方”

  因为,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最讨厌的台词是:

  “你说的那个愿望实现了吗?”

  因为,

  事与愿违。

  愿望

  备注:

  家里没有90年代国企下岗职工的观众,体会不出这片子的沧桑。

  纯当悬疑片看,你会对画面、剧情和结局,都失望

  这是一种《万历十五年》的调子,平民史观。

  《暴雪将至》观后感(五):多余的人要认清自己的身份 这是一个可笑可悲的故事

  多余的余/想进体制却被抛弃/所谓先进工作者的荣誉只是97年厂领导无暇顾及时的随口一评却让余国伟引以为豪十年之久/梦破碎时 他沉默 不再辩解 没有任何意义/

  你喜欢我吗 那你为什么从来不碰我/我都醒了 你还在做梦 我会离开这儿的/于是燕子纵身一跃 全片再无可看的东西/余国伟大概是深柜 唯一喜欢过的可能是小刘/跪下 撅着 记忆犹新的台词/炮灰总是鲜活的 他死后 全片本就不多的笑点也消失了/

  剧本平庸 故弄玄虚模式欠诚意/全片我可能最喜欢灯光广场里那个女人的大笑 持久 嘲弄 真实/打斗戏可圈可点 从开篇的雨到结束时的大雪 很刻意 也很乏味/老段的表演谈不上优秀却也高出及格线很多 可能是因为剧本不好 角色缺少张力 我一直在等一个爆点 可终究没有等到/这是一部靠演员撑起剧情的电影 刻意走文艺情怀有些得不偿失 导演仍需努力/

  《暴雪将至》观后感(六):暴雨、献血、迟到的雪和一个时代的挽歌

  本该萧条的11月居然摇身变成了大片云集的月份,继隔壁雷神3的欢腾之后,一向暗黑压抑的DC也踏上了抖包袱不断的套路,引发了粉丝们两极分化的口水大战

  不管怎样,这一次的《正义联盟》算是端出了一碗合格的爆米花,尽管口味飘忽,大概也算是站住了脚跟。

  这一派热闹之下,我最期待的却是一部灰暗、潮湿,自始至终阴雨不断的片子——《暴雪将至》

  今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这部导演的处女作颇令人意外的拿到了最佳艺术贡献奖,段奕宏也凭此片斩获最佳男演员,让我的好奇心不由又吊起来一点儿。

  前几天稍微一忙,就错过了号称今年最好国产片的《相爱相亲》,让我郁闷了半天,所以这一次,乖乖赶在一上映就跑到了电影院

  个人感受,这应该也是今年能数得上的华语好片了,不过票房扑起来估计也是没商量。

  这部电影的标签是悬疑犯罪,可是,如果你期待的是如同《心迷宫》那样精巧的剧情和解谜过程带来的烧脑,你可能要失望了。

  虽然在电影的一开始就发生了连环命案,段奕宏饰演的男主余伟国也一直在追查命案,可是案子,不过是这部电影的一个楔子、一枚钉子,导演要表达的东西远在案件之外。

  电影的真正主角,更像是那场自始至终从未停过的大雨,和伴随在雨声中反复播放的天气预报:近日将有大范围降温天气,局部地区将有暴雪降临。

  那是1997年,对于很多亲历者来说,那一年,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彻骨冰寒。

  如果那个年代有热搜,当年最热的词应该逃不过“国企改制”和“下岗”(大概还有“香港回归”)。

  一大批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的人,突然有一天醒来发现托付终身工厂不见了,工作没有了。如同搭载了一艘号称“永不沉没”的巨轮,前一秒还是意气风发奋勇向前,后一秒却发现它正在逐渐沉入水底,更糟的是,船上甚至没有足够的救生艇。

  于是,他们迷茫、恐慌无助、绝望,被大时代的浪潮挟裹着跌跌撞撞,极少数的人挣脱出来站上了浪尖儿,而绝大多数只能挣扎着不被淹没。

  如果你看过纪录片《铁西区》,也许更容易理解那仿佛由极盛突转极衰的一夜幻梦。曾经的机器轰鸣变成了紧锁的大门,曾经繁华的镇子几近人去楼空。时代的列车呼啸而去,而被留在原地的,是那些连转身都没来得及的小人物。

  电影中出现的钢铁

  男主角余伟国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他是同事口中的“神探”,工厂里的劳模,却依然没能逃脱下岗的命运;他有一个破格进入体制内的不大不小的梦想,却为了这个梦想几乎失去一切。影片的开始,故事的最后,他的自我介绍让人揪心。他说,我姓余,多余的余。

  不得不说,段奕宏的影帝确实实至名归,他推着车子走来的神态,给人点烟的表情,眼神里变幻的情绪,让一个小镇工厂里的保卫科长真实而有质感。包括最后情绪爆发的一段,怒、悲、癫,我觉得演出来的是恰到好处。可以说,有他在,这部电影算是成功了一半。

  另一半大概就是电影本身的魅力了。这是部有着浓重的导演风格的片子,阴沉灰暗的色调、从头下到尾的雨、穿着一模一样雨衣或工装的人群,各种明显的隐喻和暗示,魔幻现实的荒诞,虽然略显刻意,但也能把想说的说个八九不离十了。

  那一场魔幻现实般的落雪

  电影中有几个段落处理的还是很让人有些惊喜的:工厂劳模表彰大会时突然降下的雪花;逆向站在人群里的老余,徒劳地辨认着身边面目模糊工人们;天桥上的聊天与野地里案件的混剪;谜底揭开时的荒唐和迟到了11年的雪。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钢厂中的那一段追击。

  逆向的、面目模糊的人群

  巨大而冰冷的金属架构,跳动火焰渺小脆弱的人穿行其中,加上持续不断地雨水,这一段镜头让人难免想起刚上映不久的《银翼杀手2049》。尽管是完全不相关的题材,可是,镜头之下,个体在大环境下的无力与茫然,似乎超越了时空般的一致

  当然,不合拍的地方也有,最突出的应该是江一燕饰演的女主燕子。倒不是纯吐槽她的演技(尽管和段奕宏比起来确实有不小的差距),这个人物性格本身就是江湖气太少而文艺味儿略重,有点不符合身份。尽管能理解这么一个人在情节上的重要作用,还是觉得,应该可以处理的更好些。

  平心而论,这部电影无论是拍摄手法还是表达方式都不算新,对标同类的《杀人回忆》,无论是罪案,还是人心,也都差着一点火候。之所以看的触动,更多是因为选材的关系。从几个月前的《八月》,到现在的《暴雪将至》,有些事情,终于可以拿出来说一说了,哪怕依然小心翼翼,但好歹是聊胜于无。

  只是,想想从豆瓣和知乎莫名消失的韩国新片《出租车司机》,关于题材的漫漫长路,大约才刚刚开始吧。

  希望像这样的电影,不会是昙花一现。

  《暴雪将至》观后感(七):恩。。。不太懂的猜测

  看了《暴雪将至》,讲真,没太看懂,只觉得脑子很累,非常累。电影里的好多画面一直在我眼前闪,半梦半醒间仿佛明白了什么,又仿佛依然是一片混沌。 电影的故事线很简单,1997年,一个钢铁厂的保卫科科长想要破一个连环杀人案,搭上了徒弟、女人、和自己,也没找到凶手,其实凶手已经被上天惩罚了。 之所以说没看懂,确实有那么几个地方,让我觉得一知半解。当然,其中也有我自己的一些思考。 首先97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年代,一个保卫科长竟然可以动私刑,手里竟然有镣铐、电警棍,他跟警察就差了个名分和一把枪了。协助甚至自己破案就可以进入事业编制,那不是我一个97年出生的人可以明白的时代背景。其实在进电影院之前,我一直以为老段又演了个警察。 没有经历过,也完全不了解那时人们的心情,但是从人们的生活状态中能看出导演在尽力向我们展示。国营企业炼钢厂的工人,他们是体制内的人,他们的生活在改革之前是有保障。所以被余国伟当作嫌疑人拉到公安局的时候,他们一边埋怨着厂子里的机器还运转着没人管,另一边也没有真正着急,每个人都懒懒散散的。在余国伟让他们回去的时候,又埋怨大老远来了就这么回去。作为体制内的人,他们安于现状,没有任何的上进意识,工作不积极,没有什么想改变的欲望。包括后来余国伟在与兄弟们喝酒时,不愿透露自己的愿望,也羞于向燕子说出自己的愿望,体制内的人积极上进是很不合群的。余国伟虽然有想要改变的愿望,但他的积极被人看不起。公安局的人除了张队没有人拿正眼看他,同厂的人虽然叫他“神探”,但也不是真正尊敬地叫他,只是朋友间的亲昵的称呼或者叫玩笑。可悲的是,他自己当真了。 而体制外的人则不一样,他们没有享受过安逸,也就没有无措的说法,他们能做的就是闯。余国伟为燕子买下的那家美发店原本的老板就是一个代表,现在的生意虽然也很好,但是,他想去南方闯。或许那个时代就是这样,有一部分人已经接受了新世纪即将到来,开始谋划新的生活方式,也有人刚刚被迫离开体制,不愿接受新的生活。那么,他们只会有两种结果:被时代改变,或者,被时代淘汰。 第二那个丈夫杀死妻子的案子,存在的意义何在?案件一发生,警察一进入现场,就发现作案手法完全不一样,与之前的连环杀人案并没有联。它的存在对男主的也没有任何的刺激,所以,它的存在,对整个发展有何意义呢? 其实在听到张队说出那句“这个冬天是怎么了”的时候,我有一点感触,或许这个案件的存在,是在展现这个年代人们整体的崩溃。杀死妻子的那个丈夫也是国企改制背景下的下岗工人,他与妻子的矛盾也没有那么大,都只是一点点小事积累起来的崩溃。 以及,主线中的连环杀人案没有像一般的犯罪片一样讲到嫌疑人的作案动机,甚至连他的身份也没有表明,这也是很大一部分观众看完电影之后一头雾水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我想,导演也是编剧,在这个案子中给了我们暗示。动机可能是一点小事甚至可能根本没有,身份可能是同样的下岗工人,也可能是时代中的每一个迷茫的人。在那个大变革的时代,人们是迷惘的,甚至是变态的。为什么杀人,他们可能自己也不明白,但是他们的焦虑让他们作出了近乎变态的事情。离开了体制的他们如同被放出笼子的野兽一般无助,本来清晰明了的人生路线变得扑朔迷离,该做什么,该怎么活下去,他们不知道。迷惘、焦虑,让人被本能支配,滋生了犯罪。 第三女主,为什么自杀?女主仰身倒下的时候着实把我吓了一跳,这姑娘怎么,说死就死,一点预兆没有。她的死,难道就是刺激刺激男主的鸡肋作用? 燕子这个角色其实相当矛盾,她渴望新生活,想要去香港靠自己的手艺养活自己。但是,她其实是渴望安定的,渴望一个依靠。所以在余国伟为她买下了美发店、送耳环给她的时候。她立刻放弃了自己的香港梦,在这个叫“小香港”的地方,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在她心中,这就是她渴望的新生活。就像余国伟下岗后她对他说的一样,“他们的新生活”。余国伟对她来说,就是体制,可以依靠,让她安心。所以如同被体制放弃的人们一样。发现自己被余国伟欺骗,她崩溃了。远去的列车带走了她,不愿离开安逸的人们,最终会被快速向前的时代所抛弃。 还有,最后余国伟出狱后回到厂里,老人告诉他:97年没有评过劳模。那么余国伟带着大红花领奖的那一段是真的发生过,还是只是他自己的幻想? 余国伟是保卫科的科长,这个位置非常尴尬。虽然是个科长,但因为不会创造效益不被厂里重视。余国伟在拉着疑似嫌疑人的员工去公安局时,完全是用陪笑的方式让员工回家写案发时自己在做什么的材料的,可见其地位的尴尬。是个科长,但大家对他完全没有服从与尊敬。就算真的评了劳模,评上他的可能就不大,更别提上台发言了。另外,在后来燕子看到余国伟对案件调查的那本本子的扉页上写着的是“先进个人”而不是“劳动模范”。所以我倾向于,这是他的幻想,由“先进个人”而生出的“劳动模范”的幻想。 余国伟是个积极得变态的人,他太想破案,太想被编入事业编,真正地进入体制。真正地端上铁饭碗,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幻想,所以他忍受着公安局的警察的冷嘲热讽也厚着脸皮往上凑,所以他为了抓住罪犯没有第一时间冲下来救自己的徒弟,所以他把自己喜欢的女人当作诱饵。 他也是不愿离开体制,不愿接受新时代生活方式而被淘汰掉的人。在厂子关着门不让他进入的时候,他是木然的,没有任何挣扎。因为那并不是他想要的,小小的保卫科科长对他来说可有可无,他只是个编外人员,工厂对他来说。只是个临时的落脚处。他要去公安局,他要进事业编,他很清楚地知道。他把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在了这上面,对自己下岗的冷漠(事业),对于自己徒弟的死的冷漠(友情),对燕子安全的冷漠(爱情)。当然他并不是一个恶的人,所以他在送小刘去医院的时候极其迫切,所以在燕子与他怀疑的罪犯接触的时候极其紧张,也是对他们的无情。导致了他最后的疯狂,他为了他的愿望,舍弃的太多了,但这两者跟他对破案的热情比起来都太冷了。 另外,在他幻想中拿到劳动模范与他真正杀死他认为的罪犯时,背景音乐是一样的。我想,这跟余国伟的一句话“人总喜欢回到自己成功的地方”是有联系的。抓到凶手代表着他可以进入体制,拿到劳动模范和进入体制都是他的梦想,同样,这也都只是他的梦。 还有,那场迟到的雪,包括最后那段像灾难片结尾的雪灾说明,是几个意思? 雪,这个意象出现过两次,但多次被提到。片中的天气预报中一直提到会有暴雪,而出现是在余国伟幻想自己得到劳模时坏掉的机器所导致的飘“雪”,以及最后他要离开时真正飘的雪。97年的雪到08年才下下来,我想,雪代表的是新时代的生活方式,是改革。 影片中的天气预报不停的提醒我们雪要来了,也就是,时代要变了,新世纪要到来了。而这场雪迟迟未下,也反映了人们还不愿离开体制,不愿改变自己。而不愿改变的他们只能被时代淘汰。包括即使已经不愿继续做警察但依然要等到退休,并且退休后也依然没有回自己想回的北方老家的张队在内,燕子、余国伟都是以悲剧结局。而97年只是一个开端,雪将至未至,08年,雪真的来了,冰灾造成的大规模伤亡是:依然不愿改变的人们,时代只能把他们淘汰。 而余国伟所见到的两场雪,第一个幻想中的“雪”,在他幻想自己得到了劳模荣誉之时飘的“雪”。我想,这是他在这个厂子的地位也是厂子本身亦是体制本身由盛转衰的预告。不是真的雪,但是雪要来了。第二个他在离开原本居住的地方时天空中飘起的雪,新的时代完完全全开始了,雪真的来了。继续留在过去的人,会被抛弃,只有勇敢面向新时代的人,才有未来。那辆熄火的车最后到底有没有发动,留在车上的人有没有受到冰灾,余国伟所代表的广大群众是否真的积极的在新时代寻找自己的价值,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答案吧。 余下的余、多余的余,国家的国,伟大的伟。他是被时代余下的人、多余的人;他想进入国家的体制,可是体制不想接受他;梦想是伟大的,但是,只是个梦啊。 段奕宏无疑对余国伟这个角色进行了出色的演绎,他的疯狂、他的冷漠、他的崩溃,这个影帝实至名归。但我却觉得是意料之外,因为这个电影,导演也是编剧的存在感太强,虚幻与现实交替的剧情让我几乎无法好好关注老段的表演,而是一直陷在思考之中。但是,无疑,这是部优秀的作品。

  《暴雪将至》观后感(八):如果你也生长在那个年代

  如果你了解过那个年代,你不会说这部电影看不懂。 如果你生长在那个年代,你不会说这部电影不好看。 昨天把手机送去换电池,师傅说要等四个小时后来拿,我跟A君百无聊赖地吃完午饭,临时起意去看电影,在1点到4点之间的片子翻了翻,突然看到了段奕宏的暴雪将至,当即决定就是他了。 四点多从电影院出来,心中有太多压抑,上豆瓣寻找共鸣,令我惊讶的是除了少数几篇长评让我感同身受以外,其他的要么只是点到即止,要么就是表示对这部电影的不理解,说它是中国版的杀人回忆,说剧情拖沓冗长剧情崩坏,说其实一切都是余的一场梦等等等等。我突然意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经历过那个年代,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部电影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不是所有人都真正看懂了这部电影。 本来想昨天写一篇长评,但看到很多人都说这部电影模仿杀人回忆,段模仿宋康昊,于是回家后找了资源(我之前只看过经典场景图解分析),看完后我甚至怀疑我跟他们是不是看的同样两部影片。因为在我看来,这是完全不同的两部电影,是的,完全不同。我承认情节上都是连环凶杀案经过一段追寻最终不知凶手确切身份,但精神内核是完全不同的,而我想说说我从暴雪中看到的是什么。 影片一开始,准确地说是回忆一起开始,也就是余国伟骑着边三轮出现时走过的场景,我就眼睛一亮,这场景太熟悉了,我悄悄跟A君说(大家轻喷,当时我们坐在前排角落,前后左右没有人,说话也几乎是用气流声,应该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的观影体验),“这像不像我老家那个地方”,一向不怎么认可我的异想天开的A君看了十来秒,也悄声跟我说“这就是在你家那边拍的吧”。直到湘D的牌照出来,我跟A君说,这居然是在衡阳拍的,有可能是在锡矿山,你看连房子都很像,后来当场景逐渐增多,我跟A君更正到,哦不对,锡矿山是娄底的,这是衡阳的水口山(因为我们有个公司在衡阳,但一直服务水口山,所以我一直以为水口山是衡阳的,其实是永州的……如果有小伙伴对这两个地名相当熟悉,那我们是同行哈,哈哈哈哈哈)。 如果你也跟我一样,从小是大型国企厂矿子弟,你也跟我一样住过电影里出现的筒子楼,走过类似的三厂汇聚的街道,儿时也在追击凶犯时的钢铁架和停满着火车车厢的轨道玩耍,你也会跟我一样从电影中看到很多熟悉熟悉的人,想起很多往事,看到最后完全忘记了电影外面套着的犯罪悬疑片的外壳,因为你知道,这部片子讲述的根本就不是连环凶杀案,他真正要写的是那个时代和那些人。 预警,下面肯定有剧透。 开头设疑,说实话我心里一直更好奇的是余国伟为什么会犯罪被判十一年,而不是连环凶案本身,其实影片一开始对于凶杀案就已经作了弱化处理,除了余国伟有意无意地套张队的信息和自己取得的进展以外,没有更多的案件信息,故事的中心是余国伟这个人以及他身边的环境,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叙述,没有任何多余情节(《杀人回忆》则是完全围绕案件本身展开,也没有多余的情节,如果仅仅是因为案件相似就把《暴雪将至》往《杀人回忆》上套,那你就会看到冗长拖沓甚至觉得有很多可有可无和莫名其妙的情节。) 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是跟电影设置的环境几乎说是一模一样,这种国有大型企业都是一个具备完整功能的小社会,一般依托某一大型矿产而建,离真正的城市有一定距离,医院学校百货大楼一应俱全,水电都是自己处理,大致分为采矿区、生产区、生活区三部分,生产区里好几个大厂,基本上是一个完整的生产链,和水电这种保障生产的工厂。 我小时候住在生产区的职工宿舍里,学校在生活区,每天去读书都是跟着年纪大的孩子甚至独自一人跨越两个区域回家(住采矿区的更远),一般都不走绕远的大路,而是穿梭在不同的厂之间,超最近的路走。我们会经过电影中一直出现的泥泞道路,区域之间还有跟电影里一样的杂草丛生的荒地或田地,会在停满火车厢的铁轨追逐嬉戏,而铁轨旁就是震耳欲聋热火朝天的几个有两三百高的冶炼高炉,对,跟电影里几乎一模一样的高炉,它们象征着上个世纪50-80年代的辉煌。 我父母那一辈大多是抵职进入厂区的,很多都是像我爹那样,十五六岁就开始了工人生活,他们习惯了国家负责一切的生活,生老病死都由国家和厂子兜着。他们习惯了这种“安定”的人生,直到改制的到来。我记不清具体是几几年了,我们那个地方应该比电影时间更靠后一点才改制,父母那一辈人都笼罩在下岗、内退、提前退休、买断、两不找的改制阴影里,离婚潮开始爆发,也有过规模不小的DL,甚至还有群体一级一级地SF,但最终,在时代的大潮面前,谁都无法挽回局面,所有人的铁饭碗被打摔得稀巴烂。 这就是余国伟所处的时代背景,而我父母跟余国伟是同一年出生的人,我作为一个非直接当事人在懵懵懂懂的年纪见证了那个时代的恐慌,脱离了集体的统筹安排,所有人都不知道明天该干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大家都很茫然,每个人都陷入极度的不安当中,没有什么再就业安排,没有什么有力政策保障生活,整个矿区的小社会结构崩塌,犯罪丛生,XD人员剧增。 也有思维活泛的少数人率先冲出去抓到机会从此开始新的美好人生,接着就是茫然不知所措的人随大流南下或者东去打零工,然后就是游手好闲者靠着父母微薄的退休工资和自己偷鸡摸狗勉强过活,还有一些人不愿从体制内的梦里醒来,想要重新进入体制内的人,比如余国伟。 他是渴望进警队的,他的皮夹克和边三轮是当时派出所标配(小时候是边三轮的常客,倒不是我小时候犯什么事,因为有个很喜欢我的亲戚在派出所),他一开始跟警队说话时我还以为他们就是同事,他从张队那里学一些破案技巧,拍现场、做推理、引嫌犯,带着警察的正义和清廉。 余国伟是聪明的,厂里逢贼必抓,堪比神探,他的能力不是浪得虚名,他有准确的判断力,他具备一定的犯罪学心理知识,他并不是漫无目的装模作样的碰运气,也能通过几句话和动作就能识别出这个人是传闲话还是真的凶犯,他做的事也都在一步步推动剧情的发展,事实也证明,他的推理和引诱办法很快就找到了真凶,只是说阴错阳差也好,命运的安排也好,他没有抓到凶犯,他甚至都不知道其实就在那一天他就终结了这个连环凶杀案。 余国伟是单纯的,他不与工厂里的人同流合污,他努力上进,对待工作尽职尽责,他在讲台上的发言在现代人看来会觉得是套话是假大空,我却不这么认为,我相信他是发自内心的想为工厂做出贡献,想干好他的工作得到上级的肯定,特别珍惜他的那一纸荣誉。他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他单纯的认为只要他抓到凶手就可以像隔壁厂老马一样进入体制,有更稳定的工作,就可以在动荡惶恐不安的大环境中重新找到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余国伟是自私的,他真的只是想破案为受害者讨回公道吗?并不是,他是想通过抓到真凶立功后调到体制内。所以他只是自己琢磨案情,自己带着徒弟抓凶手,单方面的套警方关于案情的信息,而并没有把他掌握的线索告诉警方,甚至在他跟凶手打斗中脱下了对方的一只鞋这种宝贵破案线索,他也没有告诉张队。 事实证明他的自私也害了他,如果他不是一意孤行地要自己抓凶立功进体制,而是把鞋子和线索都告诉张队,那么他当天就会从警方那儿得知,被他抓的那个人在他翻越小坡的时候,正好被两辆车连撞给撞死了,还上了报纸,只要一起等着DNA结果就知道到底是不是凶手,说不定凭着他手上那只鞋还可证明是他先一步找出了犯人,在警队捞个协警职位都有可能,不会有后续的一切,他还可以看一眼凶手的长相。 余国伟是矛盾的,他看着照片上清纯的燕子就想到利用她想引出真凶,但他应该又是喜欢燕子的,所以他更觉得对不起燕子,他内心在挣扎,他不碰燕子我觉得可能怕碰了燕子就不更忍心拿她做诱饵。他说他愿望实现了第一个告诉燕子,是想没有任何包袱地跟燕子在一起吧?他内心应该还背负着对徒弟的巨大愧疚,虽然影片没有明确表现出来,但徒弟的死促使他进一步走上一定要抓凶立功的疯狂之中,在他看来,他这个被组织被时代抛弃的人,要想重新找到人生的意义,要想没有包袱的跟心上人在一起,要想弥补对徒弟的愧疚,只有一个解决方法,那就是在警方之前亲手抓到真凶,立功后进入体制内。 如果没有那场车祸,第二天余国伟去工厂门口盯着一个个出厂的人员,说不定他还真会找出头天跟他打斗过的那个人,前面提到过他站工厂门口看一眼下班的人群就知道谁在厂里干了坏事,后面这个情节呼应,只是真凶已经死了,他是不可能找到的。 他在那个时代中已经丢失了自己的存在意义,师徒之情也好,爱情也好,随着那个时代的潮流一同离开了。 关于大家争论地很多的保卫科劳模的事情,我特意致电我爹,得到如下信息: 我爹厂里虽然没有保卫科,但有护厂队(跟电影里保卫科其实性质一样),护厂队人员的工作其实有点像对社会“闲散人员”或老弱病残照顾性的安置,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加上“可能”也做过跟电影中一样监守自盗的事,在厂里甚至在整个矿区这个小社会里都是被轻视的一类人,也就解了我心头一大疑惑,就也许就是为什么余国伟明明有能力还低三下气跟警方打交道但警方仍然很看不起他的原因。 至于评劳模,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劳模都是一线优秀工人(比如我爹这种,哈哈),甚至厂里的机关人员和领导们都不能评劳模的。但如果为厂里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可能会评一个先进个人什么的(虽然我爹他们也没评过护厂队)。不在体制内的人可能不太清楚,劳模、先进生产者(或集体或班组,下同)、先进个人、安全先进个人、优秀D员(或集体或组织)都是不同的荣誉,而且荣誉分量是有区别的,虽然当时表彰时可能奖金或物资不多,但可能涉及到年底奖金、工资调整数额的差别。按照余国伟的经历来看,有可能破格评选个先进(尤其可能是安全先进,比如我们单位年年安全先进都有司机)。 影片中有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就是燕子打开余国伟的笔记本的时候,首页写的不是奖给劳动模范,而是写的奖给先进个人,这个荣誉名称在现实中是绝对不可能弄混的。我不知道是导演无意中混淆了上述几个荣誉名称,还是故意埋下了这个伏笔解答最后看厂老人似真非真的话语。 但毕竟电影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你只要有理有据,随你如何解读余国伟与守厂老人的对话都可以。我个人更倾向于都是真的,余国伟在上台之前也说,跟以前不一样,这次好像不是真的(还是说像做梦一样,原话我记不清了),他也知道劳模不可能颁给保卫科,所以最后的对话我认为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余国伟其实只是评选了个先进,但他幻想或记错了他被选为了劳模(劳模是工人所有荣誉中的最高荣誉),但他领奖发言还有舞台设施故障是真的,如果整个上台领奖讲话都是幻想,导演应该不会还特意给镜头给台下工友以及台上领导和秘书的反应和故障解释(如果是幻象,那这些镜头非常多余)。 第二种可能是我根据两人的对话推测的,老人说1997年没有评劳模,在余国伟的反驳下,老人又说当年谁还有心思评劳模。可能因为当年改制大潮带来的迷惘和恐慌占据了人们的内心,大家都不记得当年是否评了劳模,只记得下岗失业了。或者你说没人认真工作也好、说没心思评劳模所以选出来的劳模不被承认也好,老人的话本身就有多种解释的可能,而且当年余国伟在厂里抓贼厉害连警队都知道他的名声,如果这个老人真如他自己所说是这个厂里的老职工,怎么会不认识他,所以老头说的话本来就有点似真似假的意思。 第三种可能就是余国伟跟老头说话时提到了一句,自己一开始在保卫科后来调到了车间,去了车间就是一线工人,评劳模不是不可能的,至于一起喝酒嘛,也没说喝酒的人都是保卫科的呀,科科。 但另我印象更深刻的是,无论是真是假,余国伟引以为傲的荣誉除了他自己根本没人在意也没人记得,他听完老人的话,瞬间泪目,他曾告诉他徒弟,人喜欢回到自己得意的地方,他回到了他曾获得工人最高荣誉的地方,想从过去找到一点信心好重新开始,结果又被守厂老头击个粉碎。 我认为这部电影里是没有多余镜头的,甚至为了紧靠中心,还特意删去或弱化一些情节,比如余国伟神勇抓贼(徒弟一句话概括),与燕子如何相识(两句话交待),为什么这么能抓贼(余在车上一句话隐约透露),徒弟的后事处理,燕子死后余在什么心情下如何抓的宋勇,甚至连环凶杀案的作案手法、被害人具体信息、案情进展、警方发现DNA并且比对了车祸受害人这种一般犯罪悬疑片的关键情节都用两三句带过了。 但是这部电影有很多其他的镜头,比如筒子楼杀人事件,比如反复出现的街道和工厂,比如表情冷漠迷茫的工人群像,比如审讯盗贼,比如电视里一直播报的是工厂生产效益、工厂改制、工厂拆除的新闻(我记忆中新闻没一个跟凶案有关,我当时还期待电视新闻披露出更多案件进展情节),用三四分钟的时间来拍一群人面无表情地沉默地看着旧工厂被爆破拆除。 所以很多人说剧情冗长拖拉,说一些场景和人物出现得莫名其妙,那是因为你的聚焦点在连环杀人案上,而电影真正要表达的主题——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一个小人物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人生的意义、价值、精彩,最终是一场空,他被时代的暴雪给彻底淹没了。 余国伟到底疯没疯?并没有,他只是被现实彻底击垮了。他其实也知道宋勇不是凶手,虽然他一直在找证据希望他就是(但他真的不是像杀人回忆里朴警官一样只会暴力逼迫嫌犯认罪,我觉如果硬要说像的话余国伟更像徐警官那样的人),他把希望都压在宋身上,燕子死后,他彻底认清了这个现实,他用尽了一切办法,都没有再找出那个凶手,他对徒弟和燕子的死的愧疚,对自己的失败,对未来失去希望,对时代抛弃他的不甘与愤怒,这一切的一切让他绝望,他一下一下捶下去,也是对命运大门一下一下的叩击,可怜的是,命运始终没有对他敞开新世界的大门。 有其他长评的小伙伴提出了张队的三问,问时代,问人心,问未来,每一个都没有答案。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每一个人都不知道答案。 十一年后余国伟出狱,说过退休后就回北方老家的张队一直留在养老院等着告诉他真相,在患病前还不忘留下信,这是时代留给余国伟的最后一点温情。交待连环凶杀案凶手的结局,是对这部影片犯罪悬疑外壳一个完整性的处理,余国伟一直在追求的那个答案原来早在追凶的那天定格,同时也暗示着他最后的希望彻底破灭,而真凶到底是谁,长什么样子,作案动机已经不重要了,电影根本就不是在讲那个案子。 文中最后以白字交待了08年的雪灾的湖南灾情,然后故事结束。很多人觉得导演故意卖弄,我一开始也觉得不解,晚上睡前突然想到,这是不是就预示着余国伟最后的结局,余国伟的信念和希望葬送在上一场暴雪将至时,在这下一场暴雪将至时他的肉身也将随之被毁灭,他再无生的希望,也许就这么冻死在了08年的冰灾中,成为受灾人数中那个冰冷数字分之一。 (插一段:从我自身的角度过度解读一下最后的场景,90年代是国企改革是第一场雪,是余国伟和我父辈那一代人的暴雪,08年ZY下发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推进事业单位深化改革,是第二场暴雪将至。十年前大家还想着从破碎的国企铁饭碗跳到事业编这个稳固的铁饭碗,没想到十年后,事业单位这个铁饭碗也要被打破了,我父母一心一意让我挤进他们眼中代表着稳定事业体制内,结果没想到我又遇到了跟他们当年同样的境地,这也是为什么我对这部电影如此感同身受的原因,因为大家都认为电影只是描述二十年前,但事实上如今还有人在面临同余国伟一样的境地,是不是很悲哀?暴雪到底象征着什么呢?它只是余国伟一个人的暴雪吗?它只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吗?不同人看感受真的不同。不过托某省改制失败(非官方宣布)的福,现在我省很谨慎对待改革,我这场暴雪还没下下来。) 这个故事从头到脚都是灰暗的,即使有徒弟对师傅信服和跟随甚至死前忏悔,即使有燕子对余国伟的爱,即使有张队为了告诉他真相的等待,仍然无法冲破浓厚得令人窒息的压抑而给人带来一丝温暖。时代造就的悲剧通过余国伟和他身边有着同样面孔的底层人物的命运摆在你面前,加上观影者自身的经历,现实残酷得根本难以接受。 我觉得里面唯一有个bug就是,凶犯穿着工人同样的衣服鞋子在下雨天出现在下班时的冶炼厂门口,逃跑时又对冶炼厂的高铁架很熟悉,那他应该就是这个厂里的人,厂里的人都是相互认识的,有人失踪应该很快就知道了,查一下工人档案至少会跟宋勇一样有一张带相片的简历表,车祸都上报纸了按理说不太可能谁都不知道他是谁。如果要过度解读,可能是那个时期,人人惶恐不可终日,自己的明天都不知道在哪里,已经没人去关心与在意谁失踪谁车祸谁死了。 影片中有三个挺有意思的呼应,分别是余国伟的边三轮坏了,余国伟坐的警局的车陷泥里动不了,余国伟坐上的大巴车坏了,我个人解读成,时代的车轮始终都没有打算带他往前走,他被余下了,剩余的余,余下的余。 《暴雪降至》影评完。 另起一行,啰嗦的话: 不知道为什么,影片越看到后面,我眼前闪过的不再是段奕宏那张强烈存在感的面孔,而是我身边一个个亲人的面孔,特别是想起我爹,那个十六岁就参加工作三十多岁被买断工龄的人,曾经也在厂里意气风发,年纪轻轻当上了车间主任,他也曾坚信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在工厂里一步一步往上走,他有着可以决定工资表上某些数字的权力,却在其他车间主任都在做手脚捞油水的时候选择两袖清风,他后来当过“守厂老头”,卖过废品,当过协警,当过保安,当过搬运工,当过送货的,当过私人矿山的炼制员,他也曾努力与时代抗衡,努力为他不公待遇讨一个说法,努力在被放逐的社会里找寻自己的位置,但仍然找不到一条出路,兜兜转转将近二十年过去,最终也只争得个有可能在55岁同意他办理退休的政策。 好在他不是孤身一人,我母亲提前退休做起了小买卖,我也逐渐长大成人自给自足顺便还能贴补点家用,他自己也通过打零工勉强度过了那一个灰暗的时期,而跟他一样的人比比皆是。他们都比余国伟幸运,但时代的命轮同样在他们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余国伟站在礼堂里跟老头对话后眼泪在眼睛里打转的那一幕,让我想起另外几件事。 我不记得具体是零几年了,放假回家听到那些生产区的厂子要拆掉的消息;再后来有一年暑假回家,回到生产区时,那里已经是残垣断壁围着的大片大片的空地,荒草丛生,曾经的辉煌好像梦一场,让人分不清究竟是否真实存在过;再再后来,我参加工作了,有一年夏天同小伙伴逛街无意中路过一个很小的私人美术馆,在其中一个展厅里,全是当年老厂区的素描(其实也就十来张),我看到象征着厂区最辉煌的最高冶炼高炉,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喉头在哽咽,我努力克制自己,让眼泪只在眼眶里打转,在那副最大的素描前愣了片刻,然后转身快速走出展厅,去找小伙伴汇合,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 余国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集中了那个时代很多人的悲剧特性,他有着那个背景下普通人身上所具备的品质,善良、单纯、弱小、自私、迷茫,并不是没能力,但却是没有方向的努力。从身上身上看到了我爹的影子,看到了我叔舅姑姨的影子,看到了我儿时在车间穿梭时那些叔伯阿姨的影子,我甚至能看到我自己的影子。 观影回来我一路上絮絮叨叨跟A君说了很多,我跟他解读这这个电影里大大小小的场景,每个伏笔的体现,每个人的意义,我说这部影片拍得太深刻了,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甚至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前后很多呼应都能对上。它把我直接拉回了那个年代,让我又想起年少时那些灰暗的场景,却让我又联想到现在的社会。我说我实在不懂为什么豆瓣上还有那么多人觉得这部片子不好,我们出电影院的时候还有7.3,现在只有7.2了,真是气死我了。 然而,A君认真地望着我,说:“我不像你一样出生和成长在那样一种环境,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熟悉到起鸡皮疙瘩,我看不太懂,有些情节没有你的解析我甚至都觉得莫名其妙,像我这样还知道你老家的人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对那个时代没什么了解的人呢?这部片子如果真如你所说,能过审应该是剔除了很多明面上的东西了” 我想了想确实是这个理,于是我打算来豆瓣上写这篇影评,不为别的,只想告诉一些人,请你们相信国际A类电影节评委的眼光,他们不是普通人群更不是傻子,也不是一两个人根据个人喜好就能决定谁获奖谁不获奖,也请相信只靠段奕宏一个人的演技是无法成就他这个国际影帝的荣誉的。 任何影片都有它的直接受众群体,不在直接受众群体里的人初看一部影片如果看不懂很正常,但对于这样一部有着国际大奖的影片,如果存有怀疑的态度,咱们可以在评论区或讨论区通过友好的提问大家一起来探讨,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去否认在另一部分人眼里十分优秀的电影。 最后我奢求这部电影的分数再往上涨涨,虽然7分也不算太低,但我总觉得这部电影真的不应该只有这个分数。 不知道如果带我爹去看这部电影,他会有什么感受。说不定跟评论里某个小伙伴说带他妈妈去看的反应一样,只有一句评论:这部电影实在是瞎扯,哪有保卫科能评劳模的。 可能最后的最后,感动也只有我们自己。

  《暴雪将至》观后感(九):对认为这部电影是抄袭的人说两句话

  下雨,未解的谋杀,铁路,就算做杀人回忆么?阴暗的镜头风格就算做白日焰火了?这部电影有自己的立意,而不是对二者的抄袭。至于说江一燕自杀的莫名其妙地人,弱弱地问一句,你们看电影了么?江一燕胳膊上有刀痕的特写好么,是段奕宏给了她希望叫她不再自杀,现在希望破灭了,当然会再次自杀。 第一次在豆瓣写影评,因为觉得愤怒。一群自诩的文青多看了点电影就自以为是。暴雪将至是无身份的人(无根者)的存在主义。男主,女主,凶手,都是死后无人认领的尸体而已,他们挣扎(评劳模,进警局,开发店),不挣扎(自杀,喝酒)都是死,联系下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才是最可怕的。为什么说暴雪将至,因为暴雪,总会在未来等着你。试想下,男主出狱后,能干什么呢?

  的确,导演的符号象征运用的比较浅显,毕竟大多数人都是只会为战狼鼓掌叫好的人,而这种浅显居然成了一群所谓文青评头论足的理由。天天叨念着这部风格像什么,这个场景和哪个类似?俄国形式主义批评都没有那么low好么?2017年最有意义的电影(就算你们攻讦我装B,难道也攻讦东京国际电影艺术节艺术贡献奖装B?),毁在了一群假文青的手中。

  你们真是可笑,一边说战狼low,一面骂着暴雪垃圾。

  《暴雪将至》观后感(十):气质鲜明,看懂的会很享受影片,看不懂的,也许很难再懂了。

  首先要说影片的气质,阴冷潮湿的小城,发生着令人毛骨悚人令人深思的故事。我是84年农村出生的,对于这个时代的记忆还算清晰,当时人的思想观念没现在这么开明,受封建思想影响还较为严重。当时村里路边看到最多的广告语,是毛主席万岁,共产主义万岁,这些口号。主角的荣誉感是长期培养的,虽然说现在人也有荣誉感,但更加理性,不会像于国伟那么畸形愚昧。当时普遍人民文教育水平偏低,加上整个社会风气就那样,铸就了于国伟的“多余”,发生了悲剧。段奕宏的的本色出演,给影片加了分,无可挑剔,很享受他的表演,每个细节都那么自然贴合,比如他穿的皮夹克,我小时也穿过这种,而且当时很流行,我也是要经常提下衣服,很容易缩上去。他的“弹性”走路姿势,以及他的演讲,都令人印象深刻,的确与时代想贴合。当时的很多人演讲是那个语气,现在的人则不会在那样。也许,只有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才能看懂,理论上属于小众影片,但现在观影者新时代的人更多,看不懂也不足为怪,可想,这部影片不会评价太高票房太高,也就理所当然了。也许文艺片大都这个特点吧。有人说文艺片大都“不好看”,其实是看懂的人更少而已。或者换个角度说,更多的观影着,不需要这种文艺片子,但他却又独特的宏观的存在价值,最后,致敬导演和演员们~献给我们一部好电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