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帕特森》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帕特森》的观后感10篇

2018-04-08 21:4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帕特森》的观后感10篇

  《帕特森》是一部由吉姆·贾木许执导,亚当·德赖弗 / 格什菲·法拉哈尼 / 内利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帕特森》观后感(一):生活的一种可能性

  看之前认为这是一部文艺片,看完后发现它在讲一种生活的可能性,亦或者是生活的一种状态,一种方式,一种可能~

  一个普通公交车司机,在一个三四线的小城,和自己没有工作爱人,带着一条胖胖丑丑还有点高冷的斗牛犬,生活。生活是千篇一律的生活,每天六点多起床,吃麦片,上班前在车位上写点诗,中午在瀑布前吃午餐,写诗,开一天车回家,遛狗,去酒吧,睡觉,然后开始新的同样的一天,周而复始.....

  oring

  但我喜欢男女主角对待这种生活态度冷静而淡然,像生活的智者一样,把这样枯燥的生活过成那样的文艺范,过成那样的浪漫。而就是在这千篇一律的每一天里,那每每出现的每一点不同,每一点“意外”,都何尝不是有趣的呢?在平淡中甘于平淡,在千篇一律中发现惊喜,在平凡中能静下心来发现不平凡这就是生活智慧吧。而找到一个能和你一起体验这种平淡的人又是何其可贵呢?生活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生命不是不够浪漫,而是找不到那个能够与你安于平淡的人。

  激情绚丽,充满新奇灯红酒绿的生活当然是人人追求羡慕的,这样的生活当然也是有趣的,能和你一起过这样的人好多好多。但当生活慢慢冷却下来,当激情都已散去,生活成了千篇一律的样子,变得无趣乏味,又有多少人能依然过的怡然自得呢?难,很难。

  生活的很多可能性,连这一种可能性都能过的这么有诗意才是生活家,才是智者,才是人生赢家吧。

  《帕特森》观后感(二):观影印象

  1、诗人木象脸,司机,火柴之诗,墙上的 fire ,这些都是木火。他老婆和家里的狗是土,杯子蛋糕,杯子是水瓶土,蛋糕也是土。妻子的梦:波斯的大象,隐喻丈夫的诗。诗人关注于诗,可能连诗都不怎么关注,而是诗的背后。诗本身只是那不可琢磨不可提取之物之象。妻子关注于诗的发表出版,关注的是名。片子大致是这么一个结构

  2、帕特森遇见小女孩给他读诗: water fall ,一脸愕然。尽管表面客套的夸赞,但那不是诗。水 落,这是土,小女孩还说最爱的诗人是狄金森,但这些都是土人的幻觉,自以为抓住了诗。包括前面公车上听两个自诩为无政府主义者年轻人对话,也是一脸愕然,这也是假火。

  3、影片的后半段,说好周末去打印诗集,妻子情绪高涨,开始学着去做音乐家,杯子蛋糕一售而空。帕特森却木损了,大巴士抛锚。他被土拽跑了,片中的狗拽着他走向另一个方向,而时常歪倒的邮箱原来是小狗所为。他和妻子去看了场恐怖片,片中有这样一句:“他们在解剖活人,他们把他切成了块。”回到家发现小狗把帕特森的笔记本撕成了碎片

  4、最后帕特森遇见一个日本人,写诗,他发现日本人的右手小指和无名指用胶带绑在一起,这是7、8宫受损的迹象。土在7、8宫而诗不在。

  5、帕特森的诗

  umpkin

  My little pumpkin

  I like to think about other girls sometimes

  ut the truth is

  if you ever left me

  I'd tear my heart out

  and never put it back

  南瓜(乌青译)

  我的小南瓜

  有时候我也会去幻想别的姑娘

  但真实情况

  如果你离开

  我会掏出自己的心

  并且再也不会放回去

  6、南瓜是4宫之土。

  《帕特森》观后感(三):关于真实的Paterson, NJ

  和电影没有什么关系。我在那里的county college工作过一年,说下我对那里的印象。 说是个城市实际上规模特别小。比较破败,所谓run down,电影里好像看不太出。这个地方名声不好--当时的室友(NJ本地人)听我说要在那里工作,他说你注意安全。我觉得比我大晚上开车经过纽瓦克感觉好些。我只大白天在Paterson市中心街上走过,感觉还好?偶尔那么几次晚上听讲座,天黑了我都是走天桥去车库。教学楼要刷卡才能进。总是收到学校给的安全警告。电影中的公交站我去过。居民收入家庭居多(基于学生背景)。主要是拉美裔,非裔,阿拉伯人和少数东南亚(缅甸之类的)。有很多不错的中东餐馆。那边有个大瀑布比较出名。 影片里公交开过的街道我都很熟悉。 现在还没看完电影,不过想说,电影把Paterson诗意化其实没关系,不是说“生活不缺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么?不过了解一下真实的也好。没有去过就想象不到那里的生活。可能对于当地居民而言,都是正常的吧。从学生口里听到的他们的生活经历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

  《帕特森》观后感(四):高尚的追求,能够接近生活最本真的快乐

  这是部好电影。

  全篇没有高潮部分,像极了平凡人的生活,但是却超越了平凡人的生活。

  全篇的主旨像极了一句话决定生活质量的,不是有怎样的工作,而是有怎样的爱好,。

  主人公靠开公交生活,女友没有工作,两个人连份外卖都不舍得点,但是生活里没有一句争吵,反而很温情。两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向和追求,而且都与物质无关,本来有些突兀的设计随着剧情里安排喜欢创作的女孩、漂洋过海追寻诗人而来的日本人而显得平淡了许多。

  剧情里出现了许多陌生人生活里的困惑,每一种追求,都对应着一种表现出来的生活状态。得不到欲得爱情痛苦的埃弗雷特、因为钱而被痛骂的酒保达克、公交车上聊着女人过客……其实作者以不同的缩影,表现了生活中的多种执着下的生活。

  高尚的追求,能够接近最本真的快乐!

  《帕特森》观后感(五):啊哈!平淡的生活里,波澜算个屁!

  说实话我是忍着强烈的困意看完这片儿,不是不喜欢,就是困。怕明天拖延症再犯,于是斜倚在床头毫无逻辑的写下这些。

  1.贾老头把帕特森的感情完全压在了一个域值内,影片中,帕特森好像个性冷淡没什么事儿能让他有丰富表情展现,内心看上去更不起一点微澜,即使有,表情也还是木木的,甚至酒吧夺枪都没有让他太惊魂未定

  这个阈值在哪儿,应该就在相框的那个照片里,里面有帕特森参军时的照片(没仔细求证是什么兵种),军人强大的自我情绪控制,以及无限的孤独,让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下来。比起军队,两点一线的生活简直不能算事儿。

  所以公交车上孩子的聊天,学生的争论,老太太怕车炸成火球,妻子每天的创新,在帕特森眼里,好像都是些不可能激起他任何想法小事儿,门口的信箱每天被马文整歪,他甚至都不觉得蹊跷。(我去难道我要写到军队害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2.他有高兴的事儿,写诗,不押韵的诗。还有洗衣房里黑人的创作,也足以让他找到共鸣

  他有惊奇的事儿,自打老婆说梦见双胞胎,他每天都能遇见大大小小的双胞胎。

  可爱的帕特森什么都没表现。

  他有生气的事儿,他老婆做的派他根本不爱吃,他却说很好吃,完了咕咚咕咚狂喝水。

  帕特森太太其实是蛮能折腾的,不管处于爱或者别的,帕特森夫妻永远都是互相迁就,互相支持!简直是年度恩爱典范

  马文撕烂了他的诗,稀碎,拼都拼不起来,他只是默默难受,悄悄对马文说了一句我开始讨厌你了……

  居然就这么完了!

  3.片子里有些设定其实蛮好玩

  双胞胎,重复

  公交车----家----遛狗---酒吧,重复。

  起床----酒吧,重复。早餐重复,啤酒重复。

  ........

  生活本就是这样循环到底的,从大的方面看,只要家庭趋于稳定,它整体上就是以相对固定顺序时间轴上向前推进。

  只不过,小到每一天,会发生一些事儿,让我们的生活多少有些紊乱,比如帕特森起床时间的改变,有那么几天起晚了。妻子在收到吉他那天,菱形的风格让他也不画圈圈了,全部改成线条。狗吃书,妻子要去卖蛋糕,早晨固定的起床镜头乱了。

  换位思考,确实都是令人烦躁兴奋时刻,我们自己的生活里同样如此,经历了,然后在日记朋友圈里摆平它。

  但话说回来,时间才是摆平一切的东西,生活还是要循环下去,直到我们的时间停止。

  于是周一到来,帕特森让日本人打开了心结后,还是一如既往的6点十几分醒来,还是穿着他的老头衫,旁边躺着的,依然是光着腚裸睡的老婆。帕特森会温柔的吻她,然后重新踏进循环的轨道。妻子做完双胞胎的美梦,一样开始新一天的折腾。

  啊哈!你看,平淡的生活里,波澜算个屁!

  《帕特森》观后感(六):《Paterson》:心态决定状态

  (有小提示,却无大剧透)

  每天早上6:30准时醒过来,洗漱以后开车上班。7:30到食堂,8:00钟进办公室开始真正的“坐班”。日复一日,这是我的生活常态,估计也是大部分人上班族的常态,差别的也许就是几点几分的那个不同数字

  也许,世界上还有人过着比自己更枯燥的生活?

  电影《Paterson》里的主角Paterson先生,一名Paterson市的23路公交车司机,能担当起苦逼大众安慰剂。注意,是苦逼而不是酷毙,更不是酷币:)

  从周一到周五,Paterson先生每天在清晨醒来,一大早从家里走到公交总站,开一天的公交车,夕阳西下前走回到家里,晚上遛狗的间隙小镇上唯一的街角酒吧喝杯啤酒。每天走着相同路线,做着相同的重复劳动。整个观影的过程中,生怕有一根稻草,压垮他们看似脆弱,实则幸福的生活

  aterson的幸福感来自于哪儿? 我想一方面是他内在的淡定清爽。另一方面是他漂亮的女友给他的关爱。午餐虽然简单,却是女友亲手制作晚餐也很简陋,可却总会用安排他出门遛狗的时间,给予Paterson属于自己的一段小空闲,让他得以到酒吧去享受独处的时光

  虽然Paterson每天经过相同的的地方,可在酒吧里会遇到不同的人在干不同的事,公交车上会听到不同的乘客聊不同的天,走过街道和建筑物从不同的角度视角看过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他用自己的感官享受了这个世界的大不同。

  该如何面对看似平淡稳重实则无聊机械的人生呢?也许一部电影并不能解答这个问题,但起码给了一个如公交司机一般无聊平凡的职业,如何过着如履薄冰却又并不寡淡、孤寂的生活的样板。与你与我,也许只是需要努力去寻找那位伴侣,去学会感知周围的快乐忧伤,去打造一份只为了自己的爱好,去融入一个小小的群体,去平衡一下过多的欲望。哪怕实现其中一项,生活也许会有大不同。

  :观影小提示

  1、神奇的双胞胎

  在这部电影中,穿插其中从几岁的孩子到耄耋老翁,神奇的出现了6对双胞胎。不断出现的双胞胎,在提醒着我们“同而不同”--即使太阳每天周而复始的升起落下,可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会不同。要勇于把一天活成一年,而不要把一年活成一天。

  2、一天晚上街角小酒吧的老板忧郁的看着棋盘对Paterson说:我今天输惨了 --跟谁? --我自己...

  3、Paterson相比于每天都有不同抱怨车辆调度员,帕特森的生活美好了太多太多。

  《帕特森》观后感(七):实像与情感

  重复出现的双胞胎可以说是这部并不沉重的电影里最让人困惑的谜题了:习惯了解读符号的我,也忍不住猜测为何在短短的一周里帕特森会见到这么多对双胞胎。

  帕特森是一个诗人,他将自己观察到的实像细细咀嚼——不管这实像是常人看来毫不起眼的一盒火柴,还是记忆里的一首歌——然后变化成属于自己的情感,完成诗的创作。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移情,却不止塑造了作为诗人的帕特森,也撑起了整部电影的故事。正因为这种超乎常人的移情能力,我们看到帕特森在一周里遭遇大大小小的事件各种各样人物,以自己独有的温柔和善良和他们互动,在诗歌之外亦以这种微妙心理行为对待生活。

  我的印象里诗人或多或少都是出世的,但贾木许所展现的其实是一种令人惊讶的生活状态:帕特森虽然不将自己的诗歌公之于众,却作为一个普通人享受着自己的工作和与周遭的人们的互动。我原以为一座小城的公交车司机并非什么浪漫的职业,但帕特森利用将实像投射到情感这种诗人特质,倾听着乘客的交谈,观察着城市里光影的变化,享受着他的工作。

  这种生活与内心的平行,或许可以解释帕特森遇见的双胞胎。帕特森生活在一座和自己同名的城市里,他的生活就是与城市互动,城市的表象投射在帕特森的内心。从某种意义来说,城市就是人,它代表的表象即是司机的情感的孪生子。

  在《帕特森》中,贾木许探讨了诗的原理,并向我们展示了这种原理亦能作用于生活——或许我们并不需要慰藉,我们只是不会移情。

  《帕特森》观后感(八):公交司机贾木许

  你要能背诵一千首古诗,人们就推崇你说你牛X; 你要说你喜欢写诗,人们就鄙夷地在心里说你是傻X。 牛X和傻X是双胞胎,他们同生共长。 帕特森是美国的一个小城市; 帕特森是帕特森市的一名公交司机; 帕特森是吉姆贾木许的关于诗和生活和爱的一部电影。

  做为城市的帕特森因两位牛X诗人而骄傲:纽约派的威廉-威廉姆斯,垮掉派的艾伦-金斯伯格。 做为公交司机的帕特森傻X一般每天写诗。他深爱着劳拉和马文。劳拉是他美丽的热爱黑白艺术的女友;马文是看似老实实则喜欢捣乱和破坏的斗牛犬。 帕特森是喜欢写诗的公交司机,他怕别人笑话,把诗藏在他的秘密笔记本。只有一个人能读到他的诗:劳拉。 彼特拉克是意大利诗人,文艺复兴之父。他有一本诗集叫《秘密笔记》,他所有的爱情诗只写给一个人:劳拉。 劳拉热爱黑白艺术,所有的装饰,蛋糕,吉他都是黑白的,但劳拉的世界是多维的色彩斑斓的。 帕特森的诗是色彩斑斓的,火柴,南瓜,生活,但帕特森却好像生活在二维的黑白世界。 诗是什么?诗是生活; 就像威廉姆斯留下的《便条》,淡淡的歌颂了梅子,然后被他吃了。 诗是什么?诗是所看和所思的契合; 当你看到瀑布,会想到雨滴从爱人的秀发上滑落。 诗是什么?对每一个人:公交司机,气象预报员,医生,小学生……诗是人们心里流淌的歌。 对于狗狗:诗不过是一地的纸屑。

  其实,每个人都在吟诵着自己的诗篇, 就像冲凉时不经意哼起别人听不懂的小调。 不要用别人的旋律唱你自己的歌, 那就像穿着雨衣洗澡。 也许,对威廉姆斯对纽约派的推崇, 正是贾木许自己。 他的独立电影制作团队,更像是一辆老旧的公交车, 而贾木许,正是那个公交司机。

  《帕特森》观后感(九):别让小狗吃了你的南瓜

  这个题目,没看过电影的人可能理解的只是字面意思。看过电影之后,你就会了解其中深意。算了,不故弄玄虚了,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深意,男主人公的名字和他所生活的城市都叫帕特森,他的女朋友叫Laura,和他喜欢的诗人喜欢的女人同样的名字。他们俩养了条斗牛犬名字叫Marvin,女人特别爱这只狗,男主人公一般,但还要每晚去遛它。有一天晚上他们在路上碰到几个坐在敞篷轿车上的黑人,他们说你知道吗你这种狗有人偷的!Marvin就冲这几个人叫唤,他们就哈哈大笑开车走了。然后Marvin就坐在酒吧外面,等男主人公去里面喝一杯啤酒。有一天Marvin趁着男女主人去看电影,把男主人不小心落在沙发上的笔记本给咬的碎了一地,不知道完全出于本能还是为了报和男主人长期以来的不合之仇。要是一般的笔记本倒也没什么,但是这个本子男主人用来写下了所有的诗。

  是的,帕特森,写诗,尽管他是个公交车司机。

  说来惭愧,虽然和导演是本家,但我之前只看过一部他的《破碎之花》。那部电影,跟男主人公的饰演者比尔.默瑞的感觉特别和谐统一。如果非要总结一下的话,那么就是诙谐又心酸。但是由于导演的名头过响口碑过好,基本上所有文艺男女中青老年都愿意往他那队站,并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其电影名称为自己拔创,比如《离魂异客》《不法之徒》等。看这部电影之前,也在网上看到过一些周边,比如说男主角Adam Driver的脸是有多么的不对称什么的,还有去年在戛纳爆棚的口碑,我喜欢的影评人清一色的给了5分,不会都是被我本家收买了吧?这个演员Driver,在电影里也演了个driver。他在剧中的名字叫帕特森,他住的城市也叫帕特森。说出来就没意思了,但心里琢磨着就觉得挺好玩。

  一说写诗,可能很多人都会嗤之以鼻。就像刘能曾经讽刺我的,你有几套房啊哪来那么多诗情画意!我特别鄙视他,虽然从某种角度讲他说的基本没错。住不上大房子,那么就来点精神生活好了。当然要是有精神生活的同时能有套大房子就更好了!好吧本片主要说的是,诗与远方那是在许巍的歌词里,就算你朝九晚五什么的,诗还是可以就在你的生活中,在你的眼前,在你的手里。

  但是这个度,很难拿捏。或者说,如果你自己不相信诗,品味一般,或者技巧欠佳的话,那么它就很容易架空,与电影脱离,不可信,假大空。之前也看过一些妄图和诗搭上关系的电影,结果特别中二,也不是说导演图谋不轨或者不真诚。要说真诚办傻事,我可有经验。。。说点鼓舞人心的成功例子吧,我看过的觉得很有诗意的电影,《三峡好人》里的那些玄虚的超现实镜头,两口子在废弃的三峡城市的断壁残垣里吃大白兔奶糖。《春风沉醉的夜晚》里,王平和姜城在远离人群的小屋里念书做爱,屋外细雨。《对她说》里看Caetano Veloso的现场时男主人公流下的眼泪。《新桥恋人》里俩疯子就着漫天烟花奔跑在塞纳河旁。还有2015年最好的国产电影《路边野餐》,干脆就让男主人公一直念诗,好在跟电影真正做到了水乳交融。

  《帕特森》的珍贵在于,那些琐事,巧合,日常,笑点,悲哀,失落,幸福,理想什么的,当你把所有这些都在自己的生活里糊成一个大白板索然无味时,它都给你一点点拽出来,让你重新摸到生活的纹理。一边儿大笑一边儿觉得温暖,一边儿体会一边儿去联想,一边儿做梦一边儿又钻进现实的被窝。令人惊喜的事,并不矛盾,也不拧巴,竟然还产生出了一种美感和坚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却又总在第八天宛若新生。

  南瓜是他写的众多诗里面的一首情诗,献给他的女孩Laura,这个女的长得特别好看,脸温柔的跟和平使者一样,说话像小鸟。她目前这段时间迷恋黑白两色,把家里和身上以及自己做的cupcake都搞成这两种颜色。男主人公朗诵《南瓜》的时候,我有点儿想哭,这诗让我想起了生活里那些温柔的,瞬间就忘了的的瞬间。

  哦对了感兴趣的朋友还可以数数电影里出现了多少对双胞胎,以及,《月升王国》里的那对小情侣在哪里。

  (本文原载于作者的微信订阅号 叨叨小宇宙 欢迎关注)

  《帕特森》观后感(十):写完一首诗,需要跨越多少障碍

  如果有人看完《帕特森》,只是觉得它赏心悦目,却想不明白它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那么,他可以回忆下15岁之前,对所有事物充满热情,因为某下午突然感受到某种召唤,而半夜躲在房间偷偷写起小说,或跳舞,或画漫画,并觉得这辈子能以此为生的那个瞬间。这个瞬间里所有的希望和不安,认可和自卑,兴奋和怀疑,就是《帕特森》讲述的故事。

  《帕特森》的主角是一个住在帕特森这个地方的名叫帕特森的公交车司机,导演以几乎白描的方式,叙述了他每天开公交车,写诗,回家与女朋友聊天,遛狗,喝酒,睡觉的七天。只是每一天,都跟前一天有略微的平淡的不同。这七天里发生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大多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但对于写诗的帕特森而言,却是一场苦难的浓缩。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帕特森的希望和不安,那么导演深埋在细节里的冲突就能被提取出来,这部电影的主线,也会因此变得清晰而饶有趣味。

  例如,什么时候是帕特森开始写下今天的第一首诗呢,是在他准备开公交车前的一小段时间,但我们会发现,他几乎没有完整地把一首诗写完过。因为每一次,都会有个被生活所困扰的同事,在他写到一半时,愁眉苦脸地来找他,并自顾自地讲起了自己的烦恼;再例如,当他在酒店喝酒发呆时,突然闯进来一个为情所困的男子假意自杀,刚好坐在他身边的帕特森不得已冲上前,将他撂倒,并打落了他的枪。类似的例子在影片里比比皆是,它们只是在换着法子讲着同一件事:每当帕特森沉浸在精神世界中时,总会有人闯进这个世界,将他卷入到日常的、跟诗歌无关的生活里。无论是当一个恋人、英雄、聆听者、路人、同事,都会给帕特森带来或多或少的苦恼。作为一个诗人,最好的身份就是旁观者,他观察生活,并描写生活,一旦被卷入了他所观察的生活里,他就变得无所适从——站在舞台上,他的诗意就消失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够在帕特森身上察觉到一丝心不在焉。即使他不在写诗时,也不习惯或不擅长过多地进入生活。

  在不停捉弄帕特森的同时,导演也开始引出了帕特森的另一困扰:笔留在纸上的,我能称之为诗;握着笔的我,能被称为诗人吗?

  导演表达这种困扰的方式很隐晦,察觉的方法不在于看帕特森做了什么,而在于他没做什么:除了写诗之外,帕特森无论从正面侧面都没承认过自己是一名诗人。

  当女朋友夸奖他的诗时,他并没有过多的表示高兴或谦虚;当女朋友要求他去将诗打印出来时,他也一直没放心上;当小女孩问他有关于诗的事情时,他有意回避了自己也在写诗的事情;除了他女朋友之外,并没有任何角色知道他正在写诗。

  这种要与诗人身份彻底断绝关系的处理方式,反而表现了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敏感。一旦开始思考这个身份,他会开始为其他目的而写诗,而不是纯粹地享受写诗的过程。帕特森有意地保持这种赤子之心,或许在于他察觉到了这种可能性。这也是为什么我特别喜欢这个角色的原因,他是个中年人,却带着少年的热忱。

  身份的困扰在宠物狗马文咬碎了他的诗集后彻底地暴露出来。如果诗集算是诗人这个身份最后的保护伞,那么当诗集被咬碎后,还有什么能够证明他是一个诗人呢?

  导演贾木许在影片结尾引入了一个意外而温柔的答案,当帕特森坐在公园长椅陷入迷茫时,热爱诗歌的永濑正敏鬼使神差地坐在了帕特森身旁,开始跟帕特森讨论诗歌。他询问了帕特森的身份,帕特森这时不得不正面思考这个问题,但他给出了一个消极的回答:我只是一个公交车司机。

  接下去的对话让永濑正敏在影片中地位变得非常重要,因为从来没有一个成熟角色愿意进入帕特森的世界,而不是将帕特森从诗歌的世界拉出来的。在此之前跟帕特森讨论诗歌的小女孩,因为年纪也无法体会到帕特森诗人身份的烦恼。而永濑正敏不仅主动进入了帕特森的诗歌世界,还坦然地谈起了诗歌、诗人和诗意,仿佛谈论这些并不会困扰他,也不会影响诗歌的力量。

  永濑正敏的态度是,做一个帕特森的公交车司机,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诗意的事情,不仅如此,还能谈论威廉·卡洛斯·威廉姆斯和弗兰克·奥哈拉,有什么理由说自己只是一名公交车司机呢?

  他问了几个问题,谈论了一些诗人,觉得帕特森有趣,便留了一本空白的本子给他。帕特森一直刻意逃避的难题,就这么被轻易地扯出来,并且被强塞了答案。

  即使将精神奉献给诗歌,你也还是能够举重若轻地对待它。一个坐在长椅愿意讨论诗歌的公交车司机,几乎可以称之为诗人了。

  这什么事情都没发生的一个礼拜,已经蕴藏了帕特森整个诗歌生涯的暗涌。

  我想,这让贾木许展现了制造温柔的能力,他能够捕捉到任何梦想实现过程里的波动,也能用一份诚挚的答案来抚平它。

  即使无法准确地描述这部电影到底讲了什么故事,许多人也能某个瞬间里,回忆起年轻时不求回报而跳动着的心脏吧。

  我爱亚当·德赖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