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雪山之家》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雪山之家》影评10篇

2018-04-19 21: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雪山之家》影评10篇

  《雪山之家》是一部由克利斯提·普优执导,米密·布勒内斯库 / 朱迪思·斯泰特 / 博格丹·杜米特拉克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雪山之家》影评(一):优点缺点漫天飞舞而互相辉映

  去年戛纳竞赛单元里,两位实力相当的罗马尼亚新浪潮导演同台竞技,金棕榈大导蒙吉以匠气逼人的姿态成功夺下最佳导演。而克利斯提·普优继续采用难以忍受冗长篇幅来完成一次实验戏剧性叙事,优点和缺点漫天飞舞而互相辉映,最终却落得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结果

  故事出发点其实相当出色,从一个追悼晚餐而引发的混乱趣事家庭成员冷嘲热讽对话不断影射出当今罗马尼亚的政治社会宗教婚姻等等炙手可热话题黯淡无光的现实主义底色里不断涌现出布努埃尔般的荒诞喜剧气氛,最明显莫过于那场迟迟未能开席的追悼晚餐。其次是颇为有趣摄影风格固定在家中某个角落镜头来回摆动,默默记录下这一众亲朋好友滑稽行径,仿佛是一家之主(亡父)的眼睛在窥视着一切。场面调度相当细致,给观众清晰展现出这个家庭的内部构造:厨房、饭厅、客厅房间彼此的空间距离同时也准确捕捉到人物情绪行为举止变化

  然而这种舞台戏剧的实验手法并没能令故事节奏生动起来,反而愈发让人觉得乏善可陈而逐渐产生出戏感。尤其剧中过于地道笑话桥段,比如乐此不疲讨论911事件男子姗姗来迟的神父,昏迷不省的克罗地亚吸毒女子,以及最后那个相视而笑的结尾。对于非罗马尼亚观众看来,这些段落实在没能让人体会到幽默所在,无疑也令观众无法有效理解到故事深层次意义,相当遗憾

  过于冗长的篇幅始终是令人诟病的重灾区。很多精心设计场景看来实在毫无必要,至少不值得花去如此长篇幅来展示:比如开头在马路上等车的一段,以及接近结尾处夫妻两人在车子里的谈话。这些对剧情毫无推动的段落反而令影片节奏变得迟滞而笨重,令观众对影片的好感大打折扣。

  《雪山之家》影评(二):连绵不绝的退却

  连绵不绝的退却

  ——普优《雪山之家》

  尽管以两个男人长达四分钟的笑声收场,罗马尼亚导演普优的新作《雪山之家》依然带有满满的攻击性。他似乎用一种漫不经心口吻纪录一场交替爆发此消彼长的家庭纠纷,但实际却将话题引向罗马尼亚的地缘尴尬和整个民族迟缓宿命悖论——传统,政治,宗教,左还是右,前还是后,相信还是怀疑,这一切在一个封闭的公寓里似乎都有据可循——正如普优自己所述——“在有限的空间里去延展无限”——在趋于真实影像体验中,对于深层意义的指向也许就更加发散。

  在东正教中,人去世后第9天到第40天是上帝的考察期,而第40天,家庭需要举办特殊祭奠仪式,并请求上帝来决定亡灵的归向。依照东欧人的传统观念,一家之长的逝去,总是会触发家庭内部力量的不均衡,引发接连的家庭冲突

  影片的这一选题来源于普优的同样亲身经历,片中主角Lary在日内瓦工作,而普优正是在日内瓦完成学业;在2007年,普优的父亲去世,他奔丧回家,见证了一系列的家庭矛盾,顺便还和母亲的一位老同学吵了一架,这位老同学在电影中就化身为对齐奥塞斯库统治念念不忘老婆婆Evelina。

  影片几乎全部采用大段的长镜头叙事,有些镜头长达近10分钟,而场景的单一,更是减缓了时间流逝,似乎是在1:1构建着等同于生命的真实。在一些使用类似拍摄手法的其他影片中,摄影师总是习惯于用摄像机的快速调度来避免过多人物调度,并试图追求一种所谓的“真实质感”,但普优不厌其烦地将人物的走位,关系,触发链接,统统考量在内,打光,构图……共同建造着一种隐秘精致

  摄影机本身更是这种精致的重要参与者,它始终一位缓慢旁观者,而且并不会由于好奇心徒增而立刻改变观看方式——只是安静地呆在人群之外,关切却慵懒地看着人们——似乎是逝去父亲的幽魂在人间的最后一次游荡。他穿梭于亲人之间,默默地看着他们争吵,哭泣并和解,跟踪心爱的儿子,看着家人为吃上一顿晚餐而竭尽全力

  从普优早年拍摄的老人纪录片,到为他博得“一种关注大奖的《医无可靠》,普优似乎从未放弃老人的题材的关注,对老人的探讨也似乎直指生命的追问。

  对于影片题目《Sieranevada》,本意实际上是对于“内华达山脉”的罗马尼亚语音译,普优说影片中,人们居住的共产主义时期留下的旧公寓大楼,远远的看上去就像是连绵的雪山一样

  如果我们按照政治推断公式去解读影片,父亲的去世意味着罗马尼亚民族传统精神的沦陷,小儿子无法穿着父亲的衣服,似乎是在暗示着传统精神尴尬的现实适用性;几个儿子代表着多样的社会势力和思潮,而母亲却又如自然本身,企图去平衡滋润所有人。

  然而如果一切都按上述逻辑走位,似乎又显得过于僵直,因为影片中的主要人物都无法贴上具体标签个性鲜明的同时血肉依然丰满。他们在餐桌上讨论政治事件,也讨论网络流行歌曲;他们会为理念争吵,也会偷情;他们对着别人的哭泣发出哂笑,自己又不禁会留下眼泪——角色们拱绕着一种有力气场,这气场本身有着发酵一般的膨胀潜力纷乱的随机性和似乎无法避免的伤怀。

  而影片本身则是一种并不迫切的找寻,游走在人群之间,游走在话语之间,却又置身事外。在这种找寻中,答案又似有若无,“查理事件”的真相,“9.11”的真相,Tony偷情的真相,Relu染上烟瘾的真相,女儿朋友吸毒的真相,父亲的灵魂会究竟会走向哪里,女人为什么哭泣……而远远看上去,这些问题似乎又都退却了原本色彩,凝为一体,如同雪山一样与你冰冷相望。退却欲望,退却虚荣,退却你所不齿和你赖以为继的,剩下的或许就是答案。

  2016.5.12

  《雪山之家》影评(三):人物关系图谱

  喜欢此片的的原因有千百种,不喜欢理由只有一个。逼仄空间多处长镜头内调度非常灵活,有时觉得有点室内版杨索的意思。将近3个小时的片长,普优能处理得一点也不枯燥天下能出其右者寥寥。影片出场人物众多,而且每个人物的设置都能看出导演的深意,大量的对白推动着剧情发展,我们稍不留神就会错过一些信息,如果你仔细听过对话(或看过字幕)的话,你会发现影片的所有对话都有所指(喜欢影片非直接性批判的对话,朴实而隽永),所以千万要盯紧字幕(懂罗马尼亚语的除外),否则就如看了一部普通的家庭聚会戏一般枯燥且无聊。我这里就不对影片做过多评论了,仅将剧中人物的关系图谱奉上,以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影片。

  《雪山之家》影评(四):吃不上的宴席

  在三个小时的片长面前,任何电影爱好者都会再三掂量一下自己的决心,但是回过头来看,超过两个小时的电影也易出精品,不仅因为导演可以在充足的时间里把故事说透,演员和角色有足够的空间把戏份做足,而且从“选择偏差”(selection bias)的角度讲,所有敢把电影拍成三个小时那么长的导演里面,应该大多数都是有两把刷子的。

  很幸运,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提·普优的作品《雪山之家》就符合这样的描述,而且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部送展戛纳的东欧电影并没有受“戛纳”和“东欧”这两个标签影响,全无高冷气质,Vue West End 容纳得下两三百人的放映大厅座无虚席,观众随着剧情的进行笑声就没有停过。我中间看了有四五次表,倒不是因为想要电影早点结束,而是通过记时间来默默推敲一下全片的段落结构

  三个小时大致分成四段,第一个小时属于舞台搭建,是观众认识角色,了解剧情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给全片定调,从男主人公拉瑞在左右摇摆的镜头里被各种琐事的牵扯中,和多起一言不合就从聊天变成争吵的对话里,我们清楚预感到这顿“家庭聚餐”注定将不太平。而影片里十多个主要人物轮番出场(当然是以很自然的方式),他们之间关系的交代让位于角色性格刻画,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特质。在这部以对话而非“表演作为主导的电影里,角色的特质大多数时候就等同于她/他背后的立场观点,关于9/11和新旧罗马尼亚社会的讨论(甚至争吵)贯穿始终,正是为了刻画角色而服务的。

  这也是这部《雪山之家》的之所以好看,耐看,至少不会让观众睡着背后最主要的原因。回顾这部电影,表面上似乎是议论多于叙事,(因为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几乎从未停过),但在我看来,它仍是叙事为主,议论为辅,甚至进一步讲,议论其实是全力为叙事服务的。在喋喋不休当中,不管说的是政治阴谋论,还是其他社会问题,导演其实从头到尾都没有对这些讨论本身是否有价值发表态度,更别说他自己是究竟站在哪一边了——如果非要说有的话,在我看也是否定多于肯定。剧中不止一个人不止一次表达出“你们都别再跟这瞎BB,老子要吃饭”的无奈愤懑,而从主人公的妈妈姨妈姐妹对待家庭和丈夫不忠的态度不同也可以看出,导演其实还是更倾向于“不管谁对谁错,日子一样还得过”的务实态度的。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是一段精彩过渡,为接下来第三阶段的剧情高潮准备。久等了的神父终于姗姗来迟,导演也不遗余力全程记录下了整个纪念仪式过程。由于第一个阶段扎实铺垫,每个角色的形象都在这半个小时里愈发生动和可爱起来,全片的幽默氛围也渐渐达到顶点。不晓得别人如何,反正我是在这半个小时里开始喜欢上这部电影的。

  此后的一个小时是第三阶段,大致对应了一家人前后两次坐到餐桌上之间发生的所有事情,搅局者(托尼)的介入,争停车位的小插曲,还有拉瑞回忆父亲的长段倾诉有张有弛,把影片的情绪推向新的一个高潮。我们也在这一个小时里面越来越看明白导演想要给我们拍什么,漫长琐碎生活中,其实还有许多事情和“想吃顿饭却一直吃不成”这个经典的“布努埃尔命题”一样,让人烦恼疑惑,而且久而久之便不想再去寻找确切的答案。作为医生的拉瑞不想去回答自己姨妈的症状是否危险,并用了十分程式和职业化的“官方口吻”来回复姨夫的问询,“我们有消息了再通知您”,也许是暗暗在说,生活到最后也成了我们朝九晚五的工作一样,没有多余情感,没有绝对价值观,没有高尚的追求,只剩下一些不得不去重复和遵循的习惯,和应尽的责任义务罢了。

  这是一部十足的在讲生活的电影。如果说前一个半小时导演还在拿政治,宗教,社会问题作幌子的话,那么在接下来的这一个小时里,生活这本书终于被翻开,我们开始逐字逐句去评点它上面写的究竟有没有道理

  第四阶段是最后半个小时,风雨后的平静,以没有对话的空镜头为主,即便是对话,也以毫无情节推动意义的“来,给我盛一勺土豆泥”这样毫无养分内容居多。三兄弟最后坐在餐桌前面面相觑,直至每个人看着对方开始哈哈大笑起来,影片就这样以一种非常简单而又饶有意味的方式结尾,举重若轻大气,毫无扭捏做作之感。我们也由此看到了导演的些许真诚

  总的来说,这部以布努埃尔《资产阶级审慎魅力》的主题为蓝本,用典型罗马尼亚电影的长度,通过单空间多人物密集对话和场面调度来讲故事的电影,还是很值得一看的。电影的名字《雪山之家》很其貌不扬,甚至有些误导效果,因为这一家子既不像冰雪一般冷酷,也不是山里人那样闭塞和不通世故。正正相反,我们看到的这一家(也可以说是几家)从老到小,每人身上都有不一样的活力热情,在种种不顺心和起伏面前,依然敢于用自己认为最正确的方式积极面对,即便是“不作为”也是由于顾全大局而绝非一味消极。人物性格的饱满,他们对待生活(甚至命运)的态度的饱满,支撑起了这部饱满的影片。

  《纽时》在影评里介绍说《雪山之家》和很多其他 NYFF 的电影一样,也是在讲人性(humanity),这里讲的是自私,因为自私也是人性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写到这里我似乎有点明白了作者的意思,生活从来都不是水到渠成的,十之八九也都容不得你既来之则安之那样潇洒,该争取时争取,该坚持时坚持,做好自己,对得起自己,也许就是这种自私背后真正积极的一面吧。

  《雪山之家》影评(五):忽略电影的名字,那就对了

  《雪山之家》导演普优调度场面的能力真实令人叹为观止。一个狭窄的空间,几间拥挤的房间若干亲属好友穿梭其中,似乎只是一个寻常的家庭聚会,一场家庭弥撒,可是近三个小时的纪实细节、画外对话、车轮上场的人物,都在考验着我们的耐心,紧迫地挤压着我们的头脑。仅有的两个室外景,也没有舒张这种压力,社会的外在锤击,加剧了现实家庭生活的矛盾,而且这种矛盾永不得消解。连信仰也流于形式,有人性,就有怀疑论。但不仅如此,普优将议题推向了社会深层的矛盾,还有政治上的拷问,同时也自嘲了一下跟风的国民性,如:片尾一窝蜂地去看陌生女孩的新情况,隐喻了人们对外来的主义和理论的好奇与盲从。但,一切都尚待解决,或者当你看清楚你是被更老道的政治骗子骗了以后,还得继续寻找出路。

  《雪山之家》影评(六):《雪山之家》:饱和影像与松弛影像

  对于《雪山之家》中的镜头运作模式,我们并不陌生。在侯孝贤中后期的作品中,摄影机镜头从原先的固定机位开始左右摇动起来,这看起来很像是手卷观览方式的一种影像实践。如果说,固定机位让镜头获得了观察者的目光,那么左右的轻微摇动则让镜头获得了一种机械性,这种轻微的移动保证了镜头可以处在人为性(目光)与机械性的中间位置。正是借助这种方式,侯孝贤开发了两种特殊的影像类型:饱和影像和松弛影像。

  在《海上花》中,影像因为镜头前物像的不断加剧而趋于过饱和的状态,观众简直不知道应该关注人物间的对话,还是丰富的肢体动作。侯孝贤还原现实复杂质感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即让每个角色都处在自己的行动中,而不让戏剧冲突集中在画面的某一信息点上。我们可以发现,这是让观众感知失效的方式之一,如此观众只能被动地让影像信息进入大脑,去体验而不是分析。

  但在《咖啡时光》中,情形又发生了转变。影像不再饱和,相反它不断被稀释。空间环境被加入进来,并不断放大。这是电影里所出现的摄影机极度缓滞的运动,画面中出现的往往是一个或两个人物,做着最为稀疏日常的动作。影像的这种松弛感因为戏剧冲突的消解而加剧,整部电影即环绕着女儿怀孕这一动作建立起来,没有更多的动作让影像绷紧。

  如果说《海上花》还原了日常生活最为紧致饱和的一面,那么《咖啡时光》无疑站到了反面,它让现实生活中稀疏的日常景象以最松弛的方式展现了出来。

  《雪山之家》中发展影像容量与影像密度的方式实则与侯孝贤一脉相承,但区别仍然是明显的。《雪山之家》中的摄影机镜头虽然同样也在左右摇动,但它更加地剧烈。摄影机不再是像侯孝贤电影中以同一的频率轻缓移动,此刻它紧紧地跟随角色在室内空间的走动做着剧烈的摇摆。这样,也就使得摄影机自身的机械性掩盖了人为性。它脱离了一种事先的目光设定或掌控,转变为相对独立的运动机器。可以说,镜头获得一种自我意识,逃脱了导演的掌控。

  这是问题的根源,观众的观看被投射进摄影机的自我意识中,只能跟随它去揭开在这个窄小密闭的家庭空间中发生的一切。观众不再有像在侯孝贤电影中拥有的自主性,可以自如地去选择、接受并诠释画面中丰富的信息。观看《雪山之家》成了一种被迫的举动,不得不接受它强加于你的信息。

  《雪山之家》的影像虽然也曾一度饱和,但这是一种虚假的饱和。与现实的复杂相背,是一种人为创造的戏剧饱和。他来自于导演的复杂调度(值得赞赏),却丝毫未考虑观看的可能性。它虽然有较高的影像密度,但其影像容量却相当匮乏。整部电影并没有发生太多关键信息点,而是淹没在日常松散的琐事中。这不是精致影像,而是一种松弛影像。

  《雪山之家》以饱和影像的形态构筑,结果却获得了松弛影像。这说明了饱和影像与松弛影像并不天然地对立。饱和影像对应着稀释影像,而松弛影像对应的是紧致影像。大多数情况下,这两者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以下组合也是可能的:饱和影像+松弛影像,稀释影像+紧致影像。前者就是作为失败案例的《雪山之家》,无聊与片长成正比;而后者我们应当拿出《四次》这部杰作作为特例,赞叹它的创新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