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冬》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冬》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4-23 21: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冬》观后感精选10篇

  《冬》是一部由邢健执导,王德顺 / 王诗雯淇 / 黄嵩博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冬》观后感(一):愿我们不是那个“孩子

  气候绝望,除了雪,还是雪。

  老人在冰洞边垂钓,他有点麻木,他把鱼带回家,并不吃它,他只是需要有一个活物的陪伴。后来,他在大雪中捡到了冻僵的幼鸟,把它带回家,幼鸟渐渐恢复,欢快活泼的幼鸟带给他的快乐自然大于呆滞的鱼。

  老人用馒头和烤熟的土豆喂养鸟,但是幼鸟的喙是弧形的,很显然,他是吃肉的。

  老人自然也知道,于是他杀了鱼,喂养鸟。

  孩子也想要鸟,鸟没有吃到老人为他切的鱼,鸟被孩子抓去了。老人甚是生气,他失去了陪伴。

  孩子来了,盛气之下把孩子推倒。

  后来,孩子成了老人的“鸟”,孩子比鸟有趣很多,老人有了新的陪伴。

  鸟回来了,老人抓住了鸟,烤给孩子吃,孩子吃完就走了。老人的鸟,再一次走了。

  他很生气,每一次都为“陪伴”付出了“陪伴”,但自己永远孤身一人

  老人暗指留守老人,没有语言,快乐和失望在我们眼里如此晦涩沉默

  孩子是我们,曾让老人享受过陪伴的快乐,也带着“他的财产”-鸟,离开,回到孩子圈。

  鱼代表什么,我还不知道。

  老人为了满足心理欲望,杀掉了在挣扎生命

  为了鸟,老人切了在菜板上挣扎痉挛的鱼。一块儿一块儿的。

  为了孩子,老人烤了回来找他的鸟,双腿绑在棍子上,棍子伸进火炉

  鱼曾经陪伴他,鸟曾经报恩,把虫子叼进老人的碗里。

  七天,结束了。

  愿我们不是那个“孩子”,老人们也不会是那位“老人”。

  《冬》观后感(二):一点不同的解析,求轻喷。。。

  鉴于本人是一位精神分裂电影迷,当看到王德顺老师的那段精彩的无实物表演后,便会不自觉地想把这部电影往精神分裂上面靠,当我想出我个人认为的这部电影的内涵,加之能正好基本上呼应 电影中的各个细节时,我想这也许不是一个巧合吧。

  为什么妻子年轻模样?妻子是怎么死的?为什么男主表现这么反常?

  年轻时的男主和女主一起生活在这里,但是有一年冬天他们一起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的时候突然妻子脚下的冰裂开了一个窟窿,冰下湍急的河水立刻把掉入窟窿里的妻子冲得不见踪影,男主亲眼目睹了这一幕,但是却什么都做不了,拼命地想要把妻子捞起来也只能捞起妻子的帽子。从此后,男主不胜打击,精神分裂。每天到这窟窿旁钓鱼,日复一日,把钓到的鱼当作妻子的化身,然后放生,然后再钓。有天一熊孩子把鱼弄死了,男主则对其非常地厌烦(不然看到他受伤了也不救未免也太冷漠了)。后来有了鸟,男主便把鸟当作妻子的化身(这和他精神分裂也有一定关系),于是杀鱼喂鸟,然后熊孩子又来捣蛋把鸟捉走了,男主便对男孩大打出手,熊孩子逃走了,男主见天色不晚,恐男孩有危险,便挑灯夜行寻找,体力不支倒在雪中,孩子找到他和他一起回了屋子,慢慢地发现熊孩子还是蛮可爱的,有妻子的影子,便把男孩当作了妻子,(这都和他的精神分裂有关系),便有了后来的杀鸟喂男孩。在幸福地度过几天后,孩子告别,男主便一直在门口等待他下次回来,由于急切渴望产生幻觉,而当男孩真正回来看他的时候他坐在椅子上睡着了,男孩离去,关门声惊动男主,男主跑出门便追,男孩已经走远,但是男主不见男孩踪影联想到了妻子掉入冰窟窿时的场景,吓得往窟窿里一通乱捞,依旧是只捞上来一个帽子(这帽子也是男主想象的),男主绝望了,现在什么都没了,鱼,鸟和男孩都不在了,心爱的妻子又从何想念

  最后结局是鸟在欢快地吟唱,鱼在缸里自在地游,男孩也回到了身边,他躺在床上,妻子也躺在对面,温柔地轻抚这他的脸庞,男主就这样安详地离开了人间,化作鸟儿飞向心向往圣地

  本人的观点只是想为大家提供一个新见解,就不对电影本身好坏进行评价了,欢迎大家指出我的疏漏,希望和大家一起讨论

  《冬》观后感(三):《冬》之票房寒冬——所谓“文艺片”票房尴尬困境

  7月8日,《冬》这部电影迎来了全国上映的第一天,全国各地排片屈指可数,广州本来有一场,在长隆动物园附近,结果到了第二天还被取消了。而就在7月8日下午,优酷已经将电影《冬》放到网上开始点播……

  一时间一定范围内对于“文艺片”没有排片的呼声四起,反馈来的信息表达了很多人对于这部电影的认可同时更多的是对这个没有排片的“文艺片”的支持安慰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文艺片?”

  在我看来,当下行业习惯性地将不是商业片的影片都称之为“文艺片”,本身就是极不严谨的一种说辞,而在行业外的观众朋友们也是跟风,称此类没有明星站场,没有大场面的低成本影片称作“文艺片”。

  请问电影作为文艺作品,哪一部不是文艺的?

  那反过来所有电影在制作阶段需要商业运作筹钱,后期需要资金拷贝发行,那哪一部想上映的片子又不是商业片呢?

  我们来看全国艺术院线的分布,似乎每个一二线城市都有自己标榜为艺术院线的影院,全国大部分院线还是会迎合市场规律文化为生活服务,以提高老百姓的精神文化质量为己任,而所谓的文艺片在这一规律下,就是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当然,市场规律必然有人为操作可能性,我们中国人尤其擅长,先不要装作外国人一般说中国人有多奸诈,我热爱自己祖国,那种热烈程度就如同对日本国的憎恶一般激烈,同时我还是仰慕小津安二郎、黑泽明、岩井俊二等日本电影大师级的电影表达。回来说人为操作,大片背后有着巨大的财力支持,在中国电影市场上上映当天买排片是公开秘密,没有办法,做电影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是为了赚钱,我不先把影院能放映的空间占起来,我怎么去收回我的成本,怎么养活我庞大公司更何况,中国民众对于电影的认知有自己的层面,短短三十年终于过上了越来越好的生活,掙多挣少的先不说,生活当中电影的分量到底有多大,每一个中国人都想一想自己的家庭都有数。

  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总数创造了一个所谓的奇迹,这是一个巨大的泡沫,就像我们的楼房一样,是个美丽传说数据上造假,各方去补充填就,最后吃亏大有人在

  电影是什么?电影属于影视产业和影视文化,影视文化和影视产业归于文化和经济范畴,我们的文化曾经被毁掉需要修补和恢复,我们的经济飞速前进,如果说文化是抹在箭头上的致命毒药,那快速飞出的箭,会将着并没有渗透到箭头的液体甩飞,根本没有杀伤力,文化的寻根工作有得有失,成为政治筹码标签,经济的披红带绿的行头……我爱我的祖国,也希望我的祖国爱我,用自己的情怀责任让我当一名中国人。

  《冬》可以说是试验性很强的一部电影,最初的创作就是要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中国电影,让世界电影人看到这部中国人的电影,结果,中国人很多看不到这部中国电影,感谢优酷,在自己赚钱的过程中给予了这部电影精神上的支持,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这部电影,当然也造成了网路上的流失,这无疑是对拥有著作权的作者的侵犯,然而,在这个圈在这个行业,一个小小的青年的文艺片的导演,能做什么??

  怀着感恩的心,去感谢大家对这部电影的认可和支持,虽然你是没有花过一分钱看得这部影片。

  去通过法律手段争取自己的权益,为自己付出的努力争取金钱道义上的支持?官司肯定打不赢!请问你有钱打官司吗?

  打掉牙先咽下去,既然你要干这个,那就遵守游戏规则,用自己的下一部电影去争取自己的地位,让市场和业界都去尊重你,不得不去排你的电影,在中国,还算行得通。

  我十分感动的一幕是:在金马电影节上看到侯孝贤先生和他的团队,大部分人都是白发苍苍,还有几个年轻的跟在后面,他们这大半生经历了什么呢?人生如戏,却比戏精彩太多了。

  《冬》观后感(四):孤独患者――比《都灵之马》更冷

  有点小失望,虽然每一个画面都有山水画(尤其是有大幅度留白的水墨画)的意境演员演技也是没得说的。原本期待能像《都灵之马》一样shock到我,但是在这部电影里看到的只是孤独,如果能看到佛教之类的东西,那差不多要进入玄学了。

  电影可分为鱼、鸟、小孩、化鸟四个部分。鱼说的是老人每天带着鱼缸里的鱼到冰雪中,把鱼放在一个小冰窟里,然后用一个简易的钓竿把鱼钓上来放进鱼缸里回家,每天这么重复着,这就是他唯一的娱乐。后来老人有了一只不怕人的小鸟,相比只能活在水中,不声不响的鱼,歌喉婉转,活泼近人的小鸟更得老人的欢心,于是老人杀掉了鱼,与小鸟为伴。老人杀掉了鱼,可能单纯喜新厌旧,可能是不习惯身边有两种动物,也可能是对过去那种孤寂的厌恶,想要重新开始。

  但是小鸟并没有陪伴老人太久,很快有个小孩来到老人身边。小鸟跟小孩虽然皆为有情物,但小鸟始终属于天空,小鸟虽近人但终归无法理解人类情感,于是老人把小鸟烤了给小孩吃。但小孩却在离开的时候掉入老人钓鱼的冰窟死掉了。老人很伤感,但他还是看透了一切,最后变成鸟儿,脱离了束缚,这束缚来自自然更来自自己的心。

  这个简单故事似在说明“隐居”的不可行性。看似空灵冰天雪地覆盖的是暴力美学。老人在极度封闭贫乏环境中,只能通过折磨(垂钓)与保护(用毛皮包鱼缸)鱼这种方式体验存在,对抗孤寂。当鱼换成鸟,鸟又换成人,老人的孤独被一步步分解,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理想不复存在了。

  这大概就是物极必反,在那样的环境中,人会越发想填补空缺,就像在媒体上看到所谓的某某山隐居者,读者总会疑惑既然想归隐,为什么又要接受媒体的采访曝光呢?

  说到孤独和隐居的话题,我想说下我的经历。去年我经历了一些事情难受得很,终于去看了医生,然后很荣幸被诊断为中度抑郁。吃了药,但副作用很大,也就放弃治疗了,一心只想着逃离这个地方,换个环境,重新开始。我想了很久,决定去长沙,因为想看雪,但又怕自己适应不了太冷的地方。在长沙呆了两个多月,那段时间是我迄今为止最孤独的时光,在一个连认识网友都没有的城市,每天在阴暗潮湿出租屋里度过,虽然还可以用网络联系人,但却无力去做,懒得跟人解释为什么我要来长沙,而且别人知道这件事对我也无法产生什么实质影响。我除了在买东西时会跟别人说话(如果是逛超市几乎不用说什么),平时基本用不到言语,有个人(非服务业场合主动跟我说话那简直是奇迹,所以每当有人找我问路时,我几乎不认识路也要百度地图给她看。如果完全文明隔绝,那不只是孤独,简直是绝望,人无法创造价值简直是一种最残酷的刑罚。孤寂还是比较适合在静态中表现,太空太玄的东西属于感官体验,而思想终归要用语言来表达,所以《都灵之马》中的那段阅读,就像是黑暗中的烛火,而《冬》中的化鸟像是一种濒死体验,压抑,战栗。

  《冬》观后感(五):矛盾的冬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娱观察(yiyuguancha),原文略有修改。转载请联系本人】

  我走进一家广西人开的湖南米粉店,吃了一碗正宗武汉热干面。——题记

  这年头批评文艺片是有风险的。特别是那些投资极少、拍摄不易、上映艰难的文艺片,批评它们有着巨大的道德风险。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扣上只配看国产烂片的帽子。

  然而,对于《冬》,我还是要批评它。为此我特地写了开头那个段子,来描述我看完《冬》之后矛盾而尴尬的心情。因为影片本身,也是矛盾而尴尬的。

  这种矛盾和尴尬体现在影片的各个方面。首先,它的故事与主题是分裂的。

  《冬》的缘起是留守老人,主题是孤独,海报上的宣传语明确无误地写着:你若孤独,便是寒冬。而剧情上,王德顺所饰演的鳏居老人在冰天雪地中终日垂钓,与鱼为友,他每天钓上鱼,第二天却又放掉,如是循环。后来他救了一只鸟,鸟给他带来了更多慰藉,于是他便杀了鱼去喂鸟;然后他又遇见了一个小孩,为了小孩他又杀掉了鸟。但他最终还是失去了小孩,重回孤独,在幻觉中度过余生。最后老人变成了一只鸟,飞向了雪山

  整部影片以黑白、失语等近乎极端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孤独这个永恒的主题。然而,这个为鸟杀鱼,为人杀鸟,人又变成鸟的故事却又包含了宗教意味。有人从中看到人性善恶,有人从中看到因果循环。然而,故事本身与孤独并无关联。所有关于孤独的表现是通过画面和形式完成的,而不是情节。“独钓寒江雪”的意象表现孤独足以,故事在其中可有可无。故事所承载的,是主题之外的其他东西。

  这是一种尴尬的分裂。而这种分裂似乎是文艺片导演的通病,这种通病便是”不能克制自己的表达“。

  程苓峰在评价《道士下山》的时候曾经用过这样一段话:

  【你能否克制自己的表达,不能克制,就会在自恋跟力有不逮之中,让表达本身汹涌而下,把主题冲得落花流水。】

  而《冬》的另一个矛盾便在于,它在表达形式上是极其克制的,在表达内容上却又是极其不克制的。

  无论是黑白的影像也好,还是没有对白的失语设定也好,它在表达形式上给自己套上了重重枷锁,并因而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恰好印证了“Creativity comes from working within constraints “。然而,它在表达内容上却又是混乱的,它似乎包含了对人性的思索,特别是杀鱼、烤鸟两个片段,镜头直接而赤裸,又给了大量篇幅,令人印象深刻;它似乎又包含了对留守老人的关怀;而剧情上的因果循环、结尾的梵唱和影片的英文名”Seven days“又透露出过多的宗教意味。它看似留白了很多东西,寓言化的风格带来了一定的思索,但再深入却一无所获。因为影片对每一个主题的表达都是浅尝则止的,一部70分钟的电影,其情节和素材,不足以支撑更深刻的表达。

  这些矛盾,都体现了导演失控的野心。它承载了太多的东西。而影片的差评,基本上都来源于此,这也是文艺片的通病。

  不过,批评了这么多,我还是要赞赏。作为一部处女作,它在主题和形式上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王德顺的表演更是撑起了整部影片的气场,与那些碎片化的文艺片相比,它至少还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些都是好的。这部电影有它独特的气质,而它在市场上所遭遇的矛盾,也别有一番趣味:一部冷酷而孤独的《冬》,却在炎炎夏日上映;一部排片率少得可怜的电影,却在网络播放上取得了百万级的点击;再加上口碑上的两极分化。仿佛冥冥之中,有某种看不见的因果宿命,印证了影片本身的矛盾。

  总而言之,《冬》是一部矛盾的电影,它有瑕疵,但它特点鲜明。而这样一部电影,你也很难用单纯的好或者坏来评价它,就像开头那个段子里的那碗热干面,所谓正宗武汉热干面,正宗二字你要如何评判呢?是看老板的籍贯?还是店面所在的城市?又或者是制作的手法?还是个人的口味?

  没有标准,喜好因人而异。但至少,我喜欢有态度的差,不喜欢无瑕疵的平庸。

  所以,你看,其实我也是矛盾的。

  THE END

  earkiii

  2016.7.21@宜昌

  《冬》观后感(六):人生而孤独

  对比强烈的黑白色,除了自然的声响全片无对白,至多就是偶尔透析出的喘息声、叹息声,每天仪式般的规律的生活安排,从头到尾散发出的浓烈的孤独感、无助感,以及渴望一个陪伴的强烈情绪……

  老爷子真棒,眼神里都是戏!钓鱼是为排遣寂寞,救活并喂养鸟儿是为了填补孤独,杀了鱼儿打算喂食鸟儿是害怕鸟儿离去再陷孤独的无奈之举,烤了鸟儿给孩子补点肉也是希望以此取悦孩子,能让他快乐一点,自己也就能多一点快乐和成就……

  当一切都不可挽回的离自己远去,那种深深的绝望,无以复加!从被窝里钻出的鸟儿飞出窗外,迎着风雪飞向远方的画面,纯净而美好,活着满是无奈和挣扎,唯有死后化成鸟儿才能自由的寻找自己的远方……

  五星推荐!

  《冬》观后感(七):孤独不能与之分享

  这大概是我近期所看第二孤独的电影了。老人的孤独有点固执,他仿佛拒绝着其他事物的靠近。可他又那么害怕孤独,睡觉总是摊开另一张被褥,假装妻子还在。他周而复始地养着一条鱼,放生、垂钓,这是他第一个陪伴。后来他遇上受伤的小鸟,本想弃之不顾还是带回了家养起来照顾,鸟唱歌,给老人捉虫。一旦建立感情就变得特殊,就像小王子与狐狸,不知道谁驯服了谁。于是他舍了鱼,想喂养小鸟,可惜小鸟不见了。王德顺老师在此期间奉献了绝佳演技,那种惊慌失措、难过绝望通过细微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表现了出来。后来孩子进入他的生活,一个搀扶、几次拍打便入了老人的心坎。孩子逗他开心,于是他又舍了鸟,烤了给不爱吃土豆的孩子开荤。

  老人就像亚伯,总想给“上帝”最好的。

  执者失之,他倾尽所有,也不能阻止孩子的离开。这是他最后的陪伴,或者说是孤独最后的救赎。

  雪以舞动的姿势迎风飘扬,而老人则幻化成鸟独自翱翔。孤独的路只能一个人走。

  《冬》观后感(八):一个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代寓言故事——电影《冬》影评

  一个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代寓言故事——电影《冬》影评

  文/林则徐则林

  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喜欢看一些无需太多言语,只需单纯地用镜头去讲故事的电影。大量的留白,让观众自己去解读他们眼睛看到的和心里感受到的东西,这样的影片更能激发我看下去的热情,什么都讲的那么直白,镜头堆砌的那么满,把观众当傻子的那是三流国产片的做法。

  近两年去到电影院看电影的次数多了起来,就越发感觉到很多人看电影是不带脑子的,但凡一个简单的交叉剪辑、双线叙事、时间与空间的重叠就可以让影厅里一半以上的观众蒙圈,最让人忍无可忍的是旁边还有个更傻逼的人自己都没看懂却非要给人家解释。所以,个人觉得影院应该给每一个观众配发一副耳机才是,免得被其他傻逼打扰到而影响了观影体验。

  现实里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年轻观众大多都是因为看电影的约会成本较低的缘故,再要么就是导演或某个演员的死忠粉,他们关注的是人、对于电影本身的质量是不在乎的,这就是滋生国产烂片的一块最肥沃的土壤。

  相比那些大制作,这些年随着部分观众素质的提高,催生了许多的独立电影人,他们只拍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迎合主流市场、不迎合主流观众,情况好一点的可以筹到钱或找投资拍摄制作,情况不好的自掏腰包那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能不能在国内发行他们也不管,从早已跻身国际大导的贾樟柯到忻钰坤再到如今的邢健,他们都是这样的人。

  忻钰坤与邢健两人都是84年生,一个以《心迷宫》一战成名、一个以《冬》被推上了与金基德相提并论的神坛,两人都是新生代导演里的领军人物。

  今天不讲《心迷宫》,今天我们来品一品这部全片没有一句台词对白的、近乎于黑白默片的《冬》,有一点和这几天很热门的动画电影《大鱼海棠》比较相象,就是全片的美术做的真是每一个镜头都可以截屏下来做电脑桌面。当然了,两部片的内容是没有可比性的。

  相比于那些热热闹闹的片子,这部《冬》估计很多人根本就看不下去。如果看的时候不带脑子,那么这部片子你完全可以称之为一部讲述东北老大爷的生活日常的电影。因为导演本人也一直在关注当下独居空巢老人的生活,但作为一部有野心的电影,导演对于电影的立意不仅仅停留在此,不然他也不会被与金基德相提并论。

  很负责人的告诉大家,这是一部完全可以剧透的电影,因为表面上看故事很简单,影片开始一个表现满天大雪下荒芜人烟的空镜头从远处不断往前推,然后由王德顺老爷子扮演的东北老大爷独坐在被凿开的冰面上,他正在钓鱼(电影的构图真有如一副山水泼墨画般唯美),接下来展开的就是发生在他生命最后七天的故事,从孤独、彷徨、寂静、冷漠到最终幻灭的一个过程。有人说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了世界,在第七天安息,影片的故事结构刚好与基督神话故事相吻合。也有人将片子与佛家伦理相对应。但在我看来这其实就是一个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寓言故事。

  老人在那么艰苦的生存环境下,每天过着早上喝稀饭、晚上吃烤土豆的生活,难道他就不想来点荤吗?在荒芜的冬天山上没有野味,但鱼是有的,可钓到的鱼为什么老人钓上来带回家不吃反而养着,第二天又放生,再钓上来,再放。虽然他很闲,但也没必要这么做吧?

  其实对于人来讲,很多时候在能吃饱的情况下精神上的空虚、孤独、彷徨要比食欲来的更可怕。老人将鱼儿钓上来再放生,他以为每天钓上来的并不是同一条鱼,这对于一个孤独的老人来讲就意味着每天都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一样,是一种非常自我的、一厢情愿的与活物之间的交流,晚上这些活物可以陪伴他,让他不再因为孤单而难以入眠。当一天没有活物陪伴,他就开始躁动不安,加上外面寒风呼啸,以及墙面上贴着的老婆孩子的照片,房间里的一切都在提醒着老人——你是个一无所有、正在等死的孤独老人!所以,在床上辗转反侧后他将墙面上挂着的镜子打碎,发泄着情绪。

  连续两天没有钓到鱼,老人本以为又要度过一个难挨的夜晚时,发现了一只冻伤的小鸟,他将小鸟带回家放在炉子旁边给它解冻,第二天将小鸟放生,得到自由的鸟儿没有飞走,不知道是贪图老人家的温暖,还是鸟儿的忠诚或是想感恩,它飞了回来,陪着老人一起钓鱼,并在老人家屋檐下筑巢,生活多了一丝生气,欢快的鸟叫比起在玻璃鱼缸里游动的鱼儿更能给老人带来快乐。于是他用一把非常迟钝的刀将鱼儿剁碎准备给鸟吃,看着陪伴了无数个寂寞难挨的夜晚的鱼儿在挣扎着他一点也不心痛。可此时一个熊孩子偷偷将鸟儿捕捉走了,寻觅不得鸟儿的老人非常难过,失落地坐在炉子旁边。而估计是玩腻了的原因吧,熊孩子又将鸟儿放生,到了晚上熊孩子可能是又想玩鸟了,来到老人家到处看、到处找,明白过来的老人将熊孩子推倒,只听锅碗瓢盆的丁零当啷的声音,这一推力气不小,熊孩子生气了一脚将门踹开跑了出去,老人拿起马灯不知是要去找鸟还是放心不下熊孩子,可大晚上了外面又是风雪交加的,老人跌倒了,熊孩子将老人扶回家,帮老人拍去身上的雪,并在这里陪伴了老人一个晚上。清晨看着在床上嬉笑、欢腾地打着滚儿的熊孩子,老人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人能够给他带来的快乐大于鸟儿给他的快乐。当鸟儿飞回来后,老人看到熊孩子不喜欢吃烤土豆时,他又残忍地用一根棍子穿透鸟儿的身体,将这只带给过他快乐的鸟儿放在火炉上活烤着给熊孩子吃。但是熊孩子不是鱼儿、也不是鸟儿、他有自己的家,又或者说是人和动物不一样,人没有动物那么的忠诚,人不会像只宠物般任由别人摆布。所以,熊孩子不可能一直陪着老人。

  因为,熊孩子让他体会到的快乐鱼儿与鸟儿都已经无法替代。熊孩子走了以后,老人没有再去钓鱼、也没有去抓新的鸟儿,反而是坐在自己家门口,对着一条去他家的必经之路不停地探望着。大雪下视野模糊,他走到路上假装做着一个抱着熊孩子将他揽入怀中的动作,这段无实物表演,真是让人看的眼泪都要流下来。

  然而让坐在房间里打瞌睡的老人没有想到的是,熊孩子又来找老人了,熊孩子看到老人在睡觉就走了,出门时吱呀的关门声将老人惊醒,他赶紧追出去,越追心里越慌,追到他凿开冰面用来钓鱼的那个窟窿处,他跪在冰面上伸手进去掏出了熊孩子的帽子,老人开始大哭。回到家中他坐在门槛上伤心欲绝,鼻涕眼泪肆意地往下淌。精神出现恍惚的老人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候的老婆,他将床上的被褥铺好躺下,年轻的老婆用手拂去他眼角的泪水、摩挲着他的老脸,也许这就是死亡前的回光返照吧,老人安静地闭上了眼睛。一个镜头切换后,在一段梵音的配乐声中,从被子里钻出来一只小鸟,鸟儿冲出房间飞向满天的大雪之中,俯视着下面皑皑白雪的山川大地一路前行......

  生活过的像一潭死水,如果说鱼儿和鸟儿各自都让老人平静的生活荡漾起了一丝涟漪,那么熊孩子却像块落入水里的石子般在老人的心中激起了一团水花。当撩拨过后水面会再次平静下来,但老人的心却不愿意就此平静,他已经无法再忍受孤独的生活,他变得贪婪起来,他希望能够得到永恒的陪伴与欢乐。

  原本以为熊孩子是个西瓜、却没想到原来只是一粒芝麻,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啊!

  :本文已在简书与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需要转载请联系作者微信号:zcmxhj获得授权!

  《冬》观后感(九):《冬》︱落在夏天秘而不宣的雪

  我以为/我已经把你藏好了/藏在那样深/那样冷的/昔日的心底

  我以为/只要绝口不提/只要让日子继续地过去/你就终于/终于会变成一个/古老的秘密

  可是/不眠的夜/仍然太长/而/早生的白发/又泄露了/我的悲伤

  ——席慕蓉《七里香》

  所谓巧合·不过是意欲而为

  壹/

  周五午间,不小心瞅到微信订阅号「門唱片」推送的文章。7月2日电影《冬》的放映+见面会将落地重庆。现在正值夏日,为何这样一部奇怪的电影会上映?冬,不应该冬天看更符合吗?

  带着满满的好奇心,点开文章。

  几段黑底黄字很显眼。失语,黑白。或许是天生对这样的文字敏感,寥寥几行便吸引了我。于是一个伪文青的我,顿时扮演着好奇猫的角色,想对夏天里的冬,一探究竟。

  人与人初次相识都有各自的第一感,但我对于《冬》的初映象,不同于伊丽莎白和西蒙的错觉。

  进入影院。倒数第三排,右边靠墙。

  关掉灯光。夏天里的冬,正式开始。

  《冬》观后感(十):爱比死更冷

  起初去看《冬》是为了支持校友,开始二十分钟甚至有点小烦躁,然而不知从哪个镜头开始,突然就忘了创作者的背景,越来越尊重电影本身。

  这是一部需要年龄阅历产生的经验共鸣才能促成理解的作品——并没有发生什么事,却造成了严重后果——在我看来这样的情节安排是艺术电影的显著标识。网上已经很多人在分析人物的寓言性质和象征意义。而我更希望把它理解为人物真实的心灵状态。它唤起了我对于法斯宾德的强烈印象。老人杀鱼喂鸟,再杀鸟喂孩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与小法拍的《只要你爱我》中主人公耗尽一切换取关注和情感的强烈欲望何其相似。孤独有罪,太缺乏而又太渴望,不相信自己能够真的获得爱,只能通过交换,购买,讨好的方式获得,悲剧已是不可逆转的结局。

  最深刻的镜头——当老人把自己仅有的小鸟烤好拿给小男孩吃,后者那张冷漠的脸着实令观众坐立难安——老人这不顾一切的慷慨行为甚至不能为他赢得感谢,更不用说是爱了。

  这真得太可怕,老人早已丧失了爱的能力,他只如溺水之人般抓住每一段李代桃僵,前赴后继的救命稻草,沉溺于情感替代游戏之中,把昨日无情丢弃,对今日无限低首,不计后果,没有明天,注定会使自己和他人走向毁灭。

  “别人稍微一注意你,你就敞开心扉,你觉得这是坦率,其实这是孤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