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思悼》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思悼》观后感10篇

2018-05-01 20:1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思悼》观后感10篇

  《思悼》是一部由李濬益执导,宋康昊 / 刘亚仁 / 文根英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思悼》观后感(一):思悼:思考之思,哀悼之悼

  拍摄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向来最不容易。历史是厚重的,而著名历史事件在今天可谓妇孺皆知。想要从厚重的历史将历史事件拍摄出新意又让感觉观众合情合理,没有过度加工和渲染之嫌,非常考验编剧导演功力。只要有一点不过关,观众手中的票就不会投向你。近年来国内很多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和电影,即使真正大投资和大制作,也难以叫座,便可一窥历史剧出精品难度

  其中的原因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但有一个原因非常明确。历史的意义在教化人的心智。从前尘往事中窥探人性,汲取和强化美好,防止和扼杀罪恶。因此历史剧不能简单的陈述史实,在添入创作者合理想象即可。真正好的历史剧应当融入人性的思考和拷问,让人回看过去,期许未来。以中国古装剧的标杆《甄嬛传》和《琅琊榜》为例。两部电视剧都获得收拾和口碑双赢。《甄嬛传》讲述后宫女子浮沉荣辱,《琅琊榜》重点刻画前朝夺嫡风云。《甄嬛传》拷问后宫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即使是最后的赢家甄嬛不过也是深宫中得享黄金牢笼可怜女子罢了;而《琅琊榜》强调朋友之义、国家之忠,梅长苏全面复仇,但他的复仇绝不是滥杀,从未将仇家全家至于抄家灭族的悲惨境地。这比起《赵氏孤儿》中,屠岸贾杀了赵氏全家,而赵氏孤儿成年后也杀了屠岸贾全族要显得更有人性一些。

  当下的历史剧,儿女情长盖过朝堂社稷,复仇雪耻胜过国家大义,夺嫡风云不敌白痴玛丽苏,腹黑男主从来爱美人胜过爱江山。难道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煌煌五千年历史就只剩下这些?

  《琅琊榜》后,剧荒闹了很久。期盼已久的《芈月传》也难以摆脱《甄嬛传》设定圈子,颇为失望。这时候观看韩国电影《思悼》,极力推荐。我认为这部电影确实融入了人性的思考。

  思悼世子之死是韩国历史上的著名事件,他悲惨境遇的真正原因亦是韩国历史上的一大未解之谜。思悼世子虽为朝鲜英祖大王的第二个儿子,但在他出世之前,他的哥哥孝章世子已经过世数年,因此思悼世子出生后就是唯一的王位继承人,不满两岁即被册封为朝鲜王世子。按理说作为唯一的王位继承人,思悼世子的人生应该一帆风顺,毫无疑问在他父亲驾崩后戴上朝鲜的王冠,坐上朝鲜的最高权力宝座。但是,父辈经历宫廷残酷制度,放大了这对父子矛盾,造就了思悼世子的悲剧

  古代朝鲜受儒家文化影响,礼法之严格,较之中国,过而不及。朝鲜国王的正宫为中殿,注意是中殿,而不是中宫。在古代汉文化圈中,只有中原皇帝的正宫可以成为中宫。中国的附属国家只能称王,绝不能称帝。且在明清两朝,中国对朝鲜政局具有极大控制力和影响力。册封王妃和世子,需要得到中国政府的正式认可文书方为合法。朝鲜废王光海君就曾因迟迟得不到明廷的册封而备受掣肘。题外话,扯远了。在说回思悼世子。思悼世子的生母只是一位普通的后宫嫔妃,在册封为世子后,按照朝鲜礼法,思悼世子只是中殿的孩子,同他的母亲没有多大关系。除了必要的问安和节日见面,平日里就交由东宫的宫人照顾。后宫女子何其不幸,没有子嗣就老无所依,生子永远不能自己抚养。在这样的环境中,夫妻、父子、母子当有多少亲情而言?这一点在电影中亦有体会。思悼世子晚上在宫人的照顾下独自入睡,但想念自己的母亲,而他的母亲已经在门外徘徊许久,甚至哀求宫人让她可以照顾自己的孩子,就一个晚上而已。结果得到的就是这不是她的孩子,王室之家没有这样的规矩

  再说说另外一个悲剧的造就者朝鲜英祖。不得不说,他也是悲剧的受害者之一。为何?“我将会被记录为杀死儿子的王!”英祖为肃宗庶子(肃宗的宠妃就是张禧嫔),本来与王位无缘。但肃宗长子景宗仅在位四年。作为当时肃宗唯一存活的王子,景宗唯一的弟弟,英祖在大臣的拥立下登上大宝。说是拥立,其实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英祖不仅而退,全家只有死路一条。登上王位的英祖,在位长达52年,但在这个半个多世纪岁月里,朝野和民间皆传言英祖毒死了自己的哥哥才得到了王位,这个传言像是幽灵萦绕在英祖的王座上,让他如坐针毡应对这等谣言办法,除了自己勤政之外,英祖自己亟需一位出色的继承人证明他的江山受上天庇佑,为天下正统。因此,他成了一位只知苛责儿子而从不表达任何情感的父亲。当世孙出生,兴冲冲地思悼世子带着儿子前来看望父亲,得到的只是冷眼相待和一顿斥责,以及父亲的新宠。

  除了父子之间相爱相杀的情感,政见不合继续将这对父子推向绝境。当朝鲜的王满心期许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进行代政,他希望看到一个同自己一样的儿子,这个儿子应该会议他的方式治理江山,训斥群臣。但思悼世子虽然颇有主见,亦是涉世未深,从政经验太少,对自己认为不恰当的处置措施彻底推翻,按照自己的想法全盘来过。无论想法好坏,对于坐在后面的王来说,这是儿子对自己最大的忤逆。君王自负决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看到英祖愤怒在朝堂上斥责儿子,思悼世子在朝堂上如身处烤架,苦不堪言。这对父子从这时已经开始走向悲剧。

  抄家灭族,灭绝人性野蛮不堪。英祖的愤怒充斥整个宫廷,让儿子死在他看来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但问题在于如何保住他的孙子(日后的朝鲜正祖大王)。按照朝鲜礼法,如果废去世子,世孙和世子嫔就是罪犯,轻则流放,重则赐死,更不用保全富贵性命和未来前途了。 不存在世子一人赴死,而家属独善其身之理。即使是君王又如何,面对吃人的宫廷,他们也只有血和泪。因此,思悼世子就不能以痛苦最少的合法方式死去,连上吊、赐死药都不行。他只能主动病死,饿死或者意外死去。英祖便以最残酷的方式制造了这起意外,发泄他作为父亲的失望,发泄他作为君王的愤怒,以君王最可怜的方式保下可能保留下的人。

  思悼世子的妻子初入宫时,面对宫廷中表面上的繁华景象和宫廷长辈严厉嘴脸,在家人面前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她的父亲道出了事实,和王族结亲,不是福,而是一把不知道何时会降落到整个家族上的达摩克斯之剑。 而英祖新取的中殿,看到野心勃勃的家人,只说出了害怕。这样黑暗的宫廷,吞噬着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即使你是宫廷的主人

  思悼,思考之思,哀悼之悼。思考过去,哀悼那些令人悲伤的人和事,祈祷我们永远享有人性中最光辉一面,得享自由,尽情相爱吧!

  《思悼》观后感(二):《思悼》--奈何生于帝王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几度失去耐性却在电影将要结束的半个小时时开始哭到结尾,不是默默流泪,而是放声大哭。这是一部韩国古装剧,诉说了韩国历史上最令人费解也最残忍的历史事件,历史令人惊悲,而电影背后所表达出来的东西更让人心碎。

  看完电影我抑制不住找Chirs聊天,当下的我迫切地需要和一个韩国人说话。他说他知道这部影片有名但是他还没有看,并且告诉我这是真正发生过的韩国历史,这个故事在韩国也是家喻户晓,我们接着又聊了一些别的东西,他咨询我关于申请学校事情

  继续说回电影,电影前半段令我差点失去耐性,因为电影台词都是古文,宫廷里的繁文缛节也看得我压抑和厌烦,我默默地感受封建制度下的礼法,韩国日本中国一脉相承的文化差异不大,礼法之下的人们哪怕是高高在上君主也依然没有自由,生为平民体验民之疾苦,生在帝王家也没有幸福可言。看到开头都能预知到的悲剧是那个时代不可逃离的命运幸运的是我生在了如此开放年代,哪怕依旧谈不上多么美好,却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宫廷礼法带来的繁文缛节也许令人失去兴趣,但没有这些压抑的铺垫也不会有后来半个小时情感的爆发。是的,男主角爆发了,我也爆发了。后半个小时哭成泪人,眼泪汹涌澎湃,我哭得全身抽搐。得以如此的入戏得益于导演对于电影节奏的把控,编剧深厚的文化功底,以及男主角用生命在演戏的努力。我觉得,这是一部我完全挑不出任何瑕疵的电影。看过那么多批判礼教的电影,也见多了拿某些出彩的历史事件作为题材的片子,却从来没有哪一部影片可以这样精彩

  权力之下岂有感情?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亲人之间为了权力厮杀的故事并不令人少见多怪,即便是如今在一个企业中为了利益大动干戈的也不在少数,前几日看新闻不就说三星公司几个继承人的权力之争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争夺权力的角逐中,手足亲人都是障碍,必须要毫不留情地斩除。

  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父子矛盾在于父亲要的是一个优秀的继承人而儿子要的是一个爱他的父亲,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奈何生在帝王家,平民尚且有亲情,在帝王家亲人都是仇人。看不透游戏规则的人注定会惨死,甚至有时候亲手埋葬你的就是你的至亲。

  世子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却也是他自己酿成的结局,我固然能感同身受和怜惜他,却不得不承认他的“愚笨”也是自作孽不可活。他从不了解父亲的需求而只是强调自己的感受,他自然是个好孩子,也很努力,只是努力的方向不对。当两个人并不是看向同一个方向的时候,无法体谅对方,矛盾只会越来越深。从这点来说,从小看大这一切的世孙太过聪颖年幼的他深刻地了解爷爷期望,所以投其所好,没有走上和父亲一样悲惨的道路,甚至可以说他的过早聪慧也加速了父亲的死亡。

  不能忘记悲剧前夜世孙回答爷爷的那句先人后礼,虽然他知道于礼数他做的不对,但是那一天他读懂了父亲。其实世孙一直都很爱和懂得父亲,但是他的爱和懂得并不能改变父亲的命运。如果仅仅把这个悲剧看作是那个特定时代下父子矛盾的结果的话,我想造成这一切更大的原因其实还是英祖对于权力的执着。他在电影中不止一次说自己不在乎权力,但一切的一切却都证明他这一生都是为权力所生。也是因为他,世子后来才会发疯,也才有了韩国人家喻户晓的“壬午狱祸”。

  再去看历史似乎没有多大意义,毕竟那个年代已经离我们远去,我能做的或许只是随着电影放声大哭,也算是缅怀这个一生悲惨的世子。但电影让我思考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家长应当怎样教育孩子,一个是作为一个人要懂得熟悉游戏规则才得以生存。

  先说第一个。

  之所以我会对世子的处境以及心理感同身受自然是因为我有相同的经历。慈母多败儿,严师出高徒,古人的话说得并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这个度着实需要把握好。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一个人成长中最重要部分,纵观所有人类出现的心理问题,性格畸形,几乎全部都来自于对于亲情的缺失或者亲情的畸形。世子的没有安全感绝望其实都来自于父亲没有给他应该给的父爱,而母爱也被宫廷礼教夺走了,这样的一个孩子自然敏感,易怒。加上父亲的严格,严格到令人窒息。

  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也是一样生活在母亲的低气压中。没有过多的温暖的抚爱,有的只是变本加厉的怒骂,儿时的我对母亲又爱又怕又恨,做好一切想要去讨好母亲其实是为了换来更多的关爱,结果却换来更严厉的斥责或者是看似不关心冷漠。长大以后才知道母亲这也是爱,只是这爱并不是我想要的爱,望子成龙的期望被现实打成恨铁不成钢的怨恨,于是矛盾越来越深。其实说到底也是方法不对,然而当她意识到方法不对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好在在我精神崩溃N次之后,我得以阅读大量书籍,从心理学类等书籍中寻求了慰藉。我没有像世子一样走向疯狂的结局,却并不代表我的心是不受伤的,而这样畸形的母爱造成我性格里的缺乏安全感的缺陷即便我努力克服,终究是印刻在生命里的伤痕,无法摆脱。

  如果有一天我有孩子,我一定不会因为他做的不好就苛责他,我会给他很多很多的爱,会温柔地和他说话,鼓励发展自己的喜好,而不是把他变成我的傀儡,仅仅是生长成我希望他变成的样子。孩子确实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是父母希望的寄托,但是他们并不是我们的玩具商品

  再说第二点。

  世子和世孙的人生轨迹起初是一样的,最后却走向两个极致,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智慧”。

  世子终其一生也没有get到父亲的点,而世孙小小年纪就看清了这个世界运行的游戏规则。不懂得游戏规则的人只会被游戏规则玩弄,成为这个世界的异类,最终被淘汰,而懂得游戏规则的人才可以收放自如,玩得游刃有余

  世子的一生自然是不幸的,但世孙的一生也算不上幸福。幼年丧父,看着父亲被爷爷折磨致死,父亲尸骨未寒就被姑姑带去仇人的闺房养育,从此与生母分离,每日伴君如伴虎地陪在杀父仇人的身边,兢兢业业终于熬死了敌人。登上皇位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彻查当年父亲之死的原委,这样一个爱父亲的男孩这么多年忍受了多大的痛苦,但是他都熬过来了。

  生于世,谁都想要自由,谁都想随心所欲,然而这个世界的残酷就在于你总要遵循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则办事,做人,不然你就会被淘汰。在封建时代要遵从礼教,揣摩圣心,如今便是没完没了的勾心斗角。其实都一样,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人类贪婪自私的天性就决定了这一切,你如果不能接受就要出局。

  每一个孩子初到社会都是一个纯洁的天使,然后我们看到了社会的险恶,受挫了,受伤了,或许磨平了棱角,或许学会了机智圆滑,学会了表里不一,但终究得以生存下来。

  生命是宇宙最伟大的奇迹,幸运的是我们生而为人,不幸的是要想过好这一生太难太难。

  2016-04-11 16:38

  《思悼》观后感(三):本不想長評~~

  本人並非專業影評,但《思悼》後,特別是在看到諸多觀影者在大肆感慨本天朝影片質量與韓國影片存在多少距離,或者在對待歷史過往上兩國影片選擇的視角上又做得如何如何有差距,總結一下,就是一味唱好韓國電影人的態度和影片呈現出來的貼近歷史。但作為他國送去好萊塢參跑的影片,我想或多或少應該還是有一定其想表達之深度的。在下不才,最有感觸的是政治的殘酷和追求政治穩定的亙古不變之規則。

  十分奇怪絕大部分人會一味指責宋康昊扮演的李氏英宗毒辣和性格的極端,忽略了思悼世子在受到斥責后所做出的種種不符身份的乖張之事,難道那是應該一個世子該做出的反應,還不止一次,行為類似鬼畜,且屢教不改,也難怪英宗覺得立嗣有誤。作為一個國家的接班人,我想形象好顏值高永遠不會是標準,懂得身邊的人需要什麽,在適當的時候做出適當的反應才是接位續統的關鍵。

  最後想用本朝三段比較相似的皇統關係給大家開放性思維,見仁見智。

  西漢武帝劉徹與戾太子劉据

  大唐玄宗隆基與肅宗李亨

  大清高宗弘曆與仁宗顒琰

  《思悼》观后感(四):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已经很久没有一部电影让我这么难过了。

  对,是难过。

  我泪点低,感情很丰富。看电影有时候看到感动的情节也会情不自禁跟着流泪。只不过,那些至多让我哭出来,眼泪流出来就会好很多。

  可是,这部电影让我如此难过以至于哪怕回想起其中的某一个画面都令我心酸,心痛,荒唐,凄凉却流不出泪来。

  这种难过却无法纾解的心情实在是太令人觉得憋屈。

  我记得前一阵子大火的《琅琊榜》里有一句话是: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在我看这个片子的时候一直回荡在我的脑中。

  直到看完全片至今,方才觉得如果有人问我这部电影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我大概就会回他这句话: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完全能概括。

  因为不知,所以皇上看到世子画狗的时候大声斥骂,却没看到世子在扇面上画的腾飞的蛟龙。

  因为不知,所以皇上就连世子的穿衣鞋袜都要挑三拣四,直到后来世子放逐自己,直到后来世子举刀砍死前来侍奉他穿衣的宦官。

  因为不知,所以皇上最后将世子关在粮柜里,活活将他饿死。

  就连最后,皇上仍旧不知世子之心,所以才会流泪问道,他们之间何至于走到此步。

  何至于,皇上在问,世子在问,我们也在问。

  是的,我也在问。有人可能认为,甚至是看片子看到一半的我也是这样认为,造成这一幕悲剧的是皇上,是他对于世子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只有责骂,没有鼓励。只能看到世子的缺点,而永远压抑世子的自由。

  可是,是真的压抑或者打击吗?

  片子里有一幕是皇上同世子一起去祠堂一类的地方,皇上对世子讲,父母要将子女同仇敌一般对待。

  但是,我看到的是世子脸上的不解与不认同。但是,世子什么都没有问,甚至随着皇上的心意说着他并不理解的话。

  为什么要将子女同仇敌般看待呢?为什么子女同父母之间的爱不能明明白白的表露出来的呢?为什么这么多的话都难以说出口呢?

  因为不知,因为惧怕。

  因为世子也没有看到皇上心里的话,尽管他回答了皇上的问题。但是长久以来的关系,使得他面对他的父亲,只有君臣,而无父子。

  只有惧怕怨恨,而无尊崇与敬爱。

  所以他不敢问,也不愿问。

  小时候背书,当皇上问到一年里有几天想要学习啊?小世子说到,一年里总有那么一两天是想要学习的。大概也就三四岁孩童般天真的话,尚且不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尚且还不能认识到自己就是世子,是将来担负这天下的人。

  可是,在皇上看来,全都是不学无术,懒散怠慢的表现。

  没有人同他讲过,他的父亲首先是个皇上其次才是个父亲。

  没有人同他讲过,他的父亲为了他的学业,即便是劳累到半夜也要将想要教给他的课业一笔一划的写完。

  没有人同他讲过,他的父亲为了保住这皇位,为了给予天下苍生一个清明的时代所历经的血腥,所付出的努力。

  所以,世子不知不解。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可是,却又有两个人站在他们的对立面。

  如果说,整个电影讲的是父不知子,子不知父。但是,却又有个另外两个人默默的将知子莫若父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表现的痛彻心扉。

  那就是,世子同世孙。

  从小没有从父亲那里得到过多少父爱甚至是教育的世孙却是懂得世子最多的人。

  从电影里看,两个人虽然是父子,但是由于长期的压抑,世子已经表现的不像个正常人,所以皇上在极度失望的情况下,将希望又寄托给了世孙。

  而事实证明,整部电影里,懂得最多的,看的最透彻的反倒是这个最小的孩子。

  记得有一场戏,是世子在射箭的时候,世孙在他的身后。世子问他,你怎么就那么爱读书,就那么喜欢做那个人所吩咐你的事情吗?

  世孙只是沉闷的点点头。

  世子脸上布满了嘲讽,是嫉妒也是孤独。

  世子说,他只想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不受任何人的拘束就好,也不想听任何人的话。

  后来,全片我认为最能表现世孙才是最懂世子心的话出现了

  他说,他也不想成为一个令他自己都讨厌的人。

  可是,尽管不想,因为父亲已经让皇上所厌弃,所以自己不得不接过父亲的担子。

  尽管不想,还是希望父亲能够如他自己所愿,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的人就好罢。

  就这样默默守护着满身创伤不能自愈的父亲就好罢。

  看着父亲将手中的弓箭射向天空的世孙,才知晓父亲是什么样的人。

  不是没有抱负与理想,只是这皇家的禁锢已经磨平了他所有的信念。

  不是没有慈爱与平和,只是这曾经的经历已经将他变成了一个孤独病弱的自戕者。

  所以,后来世子提刀想去杀了自己的父皇的时候,听到世孙同皇上的对话。

  皇上问他,为何世子要他跪拜他的祖母要行对着皇后才能行的中宫之礼时,没有反抗。

  世孙答道,他认为礼与人,先有人才有礼法。

  世子的刀惶然坠落。

  这诺大的皇宫,那些在这囚笼中挣扎的岁月,终于有人能够察觉,终于有人能够知晓。

  对于世子来说,皇上所告诫他的一直都是礼重于人。

  而于他而言,礼法为何物并不重要,因为他从小连一点点的人的关爱都没有得到,谈何礼?

  小时候,没有一同同母亲睡过觉。即便他还是吮着拇指的孩子,也要被这条条框框的礼法所禁锢。

  他的祖母过世,又不如说是他同他的父亲一同逼死了她。

  不是没有过抱负,可是当他想要将抱负施展的时候,他的父皇生生折断了他的羽翼。

  这些,连人情都未曾得到的世子,又怎么能不怨,怎么能不恨。

  可是啊,终于有人知晓了他的心,他的儿子,皇上的世孙。

  所以,怨念啊,仇恨啊,都不重要了。

  都不重要了。

  尽管他蜷缩在粮柜里,忍受着炙热与寒冷,忍受着饥渴与孤单。

  尽管对于他来说,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

  但是当他看向他在世孙出生的时候所画给他的蛟龙,仍旧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已身死,灵魂俱灭,但盼你不要重复父亲这条孤独的路。

  也谢你,虽为稚子,却懂为父的心意。

  知子莫若父啊知子莫若父。

  看了很多人说全片的高潮在于最后长大的世孙那场扇子舞。

  行云流水间的一幕幕,回想的都是世子一路走来的凄凉与孤独。

  世孙在扇子舞中有一个射箭的动作,大概也是想说一句,现在的父亲大概终于能够自由了罢。

  如此的悲伤,如此的令人动容。

  当世孙将那碗当年没能送进粮柜中的水浇在父亲的坟头,说着希望父亲现在不再忍受饥渴,不再孤独的时候。

  当世孙哭着说如若没有自己,世子可能就不会死的时候。

  多想同他说,你的父亲知你懂他,已是最好的结局。

  只是,希望临死世子蜷曲的双腿能够真正的舒展。

  希望这父不知子,子不知父的悲剧不再重演。

  《思悼》观后感(五):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今年九月在韩国上映的以朝鲜王朝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英祖时期的思悼世子被父王)李氏朝鲜第21代君主英祖)关进米柜8天而饿死的悲剧催泪影片。

  第一条线,表面上最轻易看懂的思路也是为了观众自己去推翻的线路,即思悼世子不顾大局,顽劣成性,勾结僧侣,生活淫乱,思维癫狂,在八日前的一个夜晚意图弑君。

  在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国家,弑君之罪,必死无疑,没什么好聊的。

  第二条线路的演绎就呈现了,在思悼世子因被赐死却做不到自杀,而英祖也不忍心亲手手刃了这个唯一的儿子,将其关进米柜之后,父子二人从接下来的几天里,以各自的立场,分别回忆了从世子出生,被给予厚望,在一步一步走向权力顶端的成长之路的种种,引发观众对世子的不理解,到怜悯,到痛心,到共鸣。

  所以令人难过的这一路是亲眼看到世子从一个机敏的孩子,一个充满抱负的少年,渐渐沦落成一个无法表达自己思想的躯壳,一个受尽压抑的中年男人。他不能拥有母亲的怀抱,不能为挚爱的人行一个他期望的礼,也不能主张自己的声音。最后弑君的冲动,几乎看得出跟夺权毫无关联,或许那一刻他也在想,这一生,该如何解脱?

  否则的话,两鬓苍苍的英祖,不会在意识到世子真正离去以后,又痛心疾首地赐谥“思悼”了罢。

  如果有第二种人生,世子可不可能安度一生呢?

  个人觉得不太可能。

  首先,没有父亲不望子成龙,尤其是长子被害死八年以后,还能得到唯一的一个孩子——思悼。他就是下一个帝王,不能不给予厚望。

  至少在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没有人会马上想到也许他的儿子也能作为继承人。

  我去。。。

  那样聪慧的少年,是不会说出“我不行但我儿子可以上啊”这种混话的。

  可谁知道命运的另外安排呢,历史的结局总是出人意外。

  其次,影片里有一个小细节反而是这部历史真正的关键,在英祖带着世子列观家族的牌位时,英祖自己提到了他哥,就是本该做在他这个位置上的景宗。

  这个景宗的突然离世,才让英祖有了登基的机会,并且当时有一个叫做“少论”的派别(就是在电影后半部分那个被拉出去斩了的那个人,稍微透露了一下这个背景),坚决认定是英祖所为。

  这也是英祖仿佛压在心底最恶他人提起的话题。

  而世子在面临这个问题时,没有去划清界限。

  不知是他迷惘了,还是一边麻木着,一边无心放纵。

  而在第七天的夜里,父子两人隔着米柜,世子吐露的一句心事。

  “我所希冀之事唯有父亲眼神中一丝暖意一句温言,仅此而已。”

  我们会觉得,一切都不是苦不堪言,没有是非对错,这并不是纯粹的历史回顾,不是上纲上线的权力之争、宫廷斗争,久久不能释怀的,依旧只是一句“请温暖我”方可解脱。

  我也想能与你搭起桥梁

  建立默契

  却词不达意

  感人的台词:

  내가 죽으면 나라가 망하지만! 네가 죽으면 300년 종사는 보존할 수 있다!

  寡人一死国欲亡之!唯有你死方可确保三百年宗社!

  허공으로 날아간 저 화살이 얼마나 떳떳하냐

  飞向空中之箭是如斯理直气壮啊

  너의 자체가 역모다

  你存在本身便是逆谋

  사람이 있고 예법이 있는 것이지, 어떻게 예법이 있고 사람이 있을 수 있습니까. 공자도 그랬습니다. 사람의 말단을 보지 말고 마음을 보라고. 저는 그날 아비의 마음을 보았습니다.

  是有了人才有礼法,又怎可能是有了礼法才有人呢。孔子也曾说不要看人的末端而是看人心。孙儿那天看到了我爹的心。

  나는 임금도 싫고 권력도 싫소

  내가 바라는 것은 아버지의 따뜻한 눈길 한번, 다정한 말 한마디였소

  我厌恶君主之位也厌恶权利

  我所希冀之事唯有父亲眼神中一丝暖意一句温言,仅此而已。

  어찌하여 너와 나는 이승과 저승의 갈림길에 와서야

  이런 이야기를 나눌 수 밖에 없단 말이냐

  你与寡人缘何非要待到这阴阳相隔的分岔路上

  方才得以如此相谈

  나는 자식을 죽인 임금으로 기록될 것이다. 너는 임금을 죽이려 한 역적이 아니라, 미쳐서 아비를 죽이려 한 광인으로기록될것이다. 그래야 네 아들이 산다.

  寡人会被记录成是弑子之父。你不会是想要弑君的逆贼,而是会被记录成因癫狂而弑父之狂人。唯有如此你儿方可活。

  생각할 “사”, 슬퍼할 “도”.. 사도세자라하라..

  思考之“思”,哀悼之悼..兼谥以名曰思悼世子..

  还有,11月26日第36届韩国电影青龙奖颁奖典礼,刘亚仁凭借在《思悼》中的出色表现摘得影帝。

  《思悼》观后感(六):你我父子一场,何必咄咄相逼 ——浅谈《思悼》中失败的父子关系

  《思悼》是今年韩国送审奥斯卡争夺最佳外语片的电影,讲述了朝鲜历史上一个著名事件,朝鲜第21代国王英祖(1694-1776)将其子思悼世子关进米柜活活饿死的故事。这一惨剧发生在农历壬午年(1762年)闰五月十三日,因此也被称为“壬午祸变”。

  影片采用闪回的方式,开头便是世子提着剑去刺杀父亲,未果,次日,英祖为惩戒世子而将其关进米柜。之后世子在米柜中的七天,穿插从世子小时候到长大后刺杀事件发生时的许多事情。第八日,世子葬礼。之后时间闪到世子之子即世孙继承王位后,为其母,即思悼世子之妻举行六十寿宴,对其父的哀思悼念虽无明说,但溢于言表,影片以此结尾。

  我在观看这部电影之前对于那段历史事件毫无了解,对于朝鲜的历史也知之甚少,所以初次观影时对政治的因素考虑较少,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失败的父子关系的典型案例——一个天性放荡不羁的儿子,偏偏其父是敏而好学一丝不苟从严治家的一国之主。矛盾,从世子出生时就注定存在。

  英祖四十岁生下了思悼世子,由于思悼世子的哥哥在世子出生前去世,中年得子的英祖十分开心,一出生便封其为世子,相当于我国古代的太子,将来的王位继承人。世子幼年时,英祖对世子倾注了许多心血,彻夜为其写书,同时以一个国君为目标培养他,幼年的世子颇得英祖喜爱。但是世子长大后,其厌学、不羁的性格逐渐显露,玩物丧志,不思进取,英祖对其大失所望,经常责骂世子,世子委屈地生活在其父的威严之下,内心十分痛苦,二人的矛盾从此时开始积累。到世子成年之后,英祖为表明自己对王位并无眷恋,多次想要禅位给世子,可是世子深知自己道行太浅,且自己对权利也无有追求,几番推脱,最后英祖退而求其次,世子代理听政,随父上朝,替父决策,此时矛盾剧烈激化,由于世子的政见与英祖不同,世子的决策在英祖看来极为不妥,甚至以为世子是在与自己作对,英祖对世子失望至极,世子自尊受伤,内心更加痛苦烦闷,再加上他先天的性格无处释放,种种因素导致世子精神失常,性格日渐乖戾,行为背离常理,这更不能为英祖所容忍。掩盖不住的矛盾在最后一刻激发,于是便有了影片开头的世子欲刺杀父亲,英祖将儿子活活饿死的悲剧。

  由于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并不多,所以我主要从父子关系这方面谈一下我的感受。一对性格迥异的父子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最后爆发,造成儿子被父亲逼死的无可挽回的后果。所有原因都可以归于性格。英祖对世子说,要是我再有一个儿子就好了。我想到了《爸爸去哪儿》第三季里面,我觉得刘烨对诺一有时也表现出抑制不住的不耐烦,好像就是在说,“像我这么一个大男人,怎么能有你这样的儿子”,嫌弃地没话说。也许父亲都希望儿子跟自己像一点吧,遇到特别极端的父亲,看来是会容忍不了这样的儿子,但是儿子又有什么错呢,父亲的威严不容动摇,只能每天战战兢兢,委屈地活着,内心真实的自己被压抑着永无出头之日,活得又是何其辛苦,可是即使这样还是不能让父亲满意。

  世子将死之时,与英祖的隔空对话将父子关系赤裸地展现出来。世子说,我需要的仅仅是您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安慰的话语,您却从来没有给过我。我觉得在这样一场失败的父子关系中,世子承担的更多,也比父亲做了更多努力,英祖却一直处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只管发号施令,从未真正想去听听儿子的心声。

  这让我想到一个视频,视频里,记者分别单独采访母亲和孩子,让他们给对方打分,所有的母亲都没有打满分,都或多或少地指出了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画面转到孩子,孩子一个个兴高采烈,毫不犹豫,“我给妈妈打十分!”“我给妈妈打一!万!分!”……母亲看到后,热泪盈眶。

  孩子是没有错的,所有的“坏孩子”都是因为父母教育的失策,现在我作为人女这样说,希望有一天当我为人母的时候,不要重蹈英祖的覆辙。

  当然,影片的历史背景不可忽略,特别是在王室之内,这一对父子恰恰是掌握国家至高权利的皇帝与太子,二人的行为必然与政治挂钩,与朝野之中各种暗流涌动的权利争斗有关系。放在历史的背景下,人们更倾向于说,思悼世子之死是英祖为了维持其王权,维持朝野的稳定而不得不做出的决定,他是党派之争的牺牲品。毕竟于王室之内,为了权利,杀兄弑子之类违背伦理纲常之事司空见惯。权利猛于虎也。

  影片由宋康昊和刘亚仁主演,宋康昊的实力毋庸置疑,刘亚仁的演出也极其到位,据说在那场世子以头抢地的戏里,刘亚仁的脑袋没撞上道具,而是真的撞上了地上的砖头,他却没停,接着演,说不定影片里世子头上的鲜血有一部分真是刘亚仁自己的……

  影片的画面也特别精美,对称的构图,特别大气。音乐用的应该是朝鲜古代音乐,气氛烘托地特别到位。

  总之,都是代表韩国被送去评奥斯卡的电影了,别的还用多说?

  .S.突然翻出去年12月为参赛写的长影评,复制在这吧。现在看这篇影评,就题目起得好!真的是“浅”谈啊……

  《思悼》观后感(七):哀痛是哀痛,义理是义理

  “你看呐,射向空中的剑多么的理直气壮”

  正如那呼啸而出,凌云而上的箭一样,思悼世子的豪气与耿直并不适合一个正陷入党派内斗的国家。满弓之箭,气势磅礴,却没有回旋的余地,不知归途,豪气只在一瞬,之后便会坠入泥泞。如果思悼登基,也许就会深陷党派内斗的泥泞中,将一个国家都带入泥途然。

  箭刚直,不可折,只可断。帝王教育最终压垮了骄傲耿直的世子,他断的悲壮苍凉,直到身后落葬,依然不可折,只可断。

  刘亚仁和宋康昊的演技,影片的叙事功力,以及人性描画全都精湛至极。丧歌一出,世子提刀逼宫,这时你觉得世子是疯子。然后老老父奈地将儿子关进粮柜,随着故事推进,你发现这个君王虚伪无常,他才是疯子。最后看完一切,,却发现谁都是疯子,谁都在被逼。只是有的人断了,有的人则曲起了自己的本性。

  比起思悼世子,君王的心性更是耐人寻味。

  哪有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世子刚刚出生的时候,聪颖智慧,小小年纪就有见地,父亲欢喜地不得了,哪怕熬夜给他抄书,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君王,守住家业国政。然而世子生性活泼好动,相比读书,他更喜耍耍刀剑,玩玩小狗,性格更是不拘小节,光明磊落。面对父亲质问他一年有几次是想读书的,他也诚实地回答“一年有那么一两次”。这样的性子迟早是会被奸猾的朝臣戏弄算计的。

  作为一个老谋深算的君王,王的担忧是有理由的,世子的帝王成长之路辜负了他的期望;同样作为一个熬夜为儿子抄书的父亲,他的愤怒也是有理由的,这个儿子根本没有体会到自己的苦心,他本该视这抄本为珍宝日日诵读,然而父亲的心血还不如一条狗。

  就这样,习惯在人前带上面具,一丝不苟,城府极深的父亲,和年轻骄傲,生性洒脱的儿子的分离间隙就从此种下了伏笔。

  王的生活起居告诉我们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忌讳和生死有关的词语,说明他对自己权势地位的贪恋;听到不好的词语要用清水洗耳朵,说明他的造作与虚伪;进入房间之前要把符烧掉,行事不同要进不同的门,喜爱和厌恶之人不能同处一室,可见他规矩极多,且行事充满着仪式感。老太妃说”陛下就是这样爱憎分明,分明到有时让人分不清楚”。

  他的这些特质作为一个君王,再合适不过。就像他对世子说的“你的仪容不端正,怎么制服那些朝臣”。他也是知道自己的虚伪和无赖的,所以当他看到世子坦坦荡荡的时候,他的心中泛出嫉妒与恨意。他打击世子,压迫他,嘲笑他,贬低他,因为当世子变得一无是处的同时,他身上那坦率和豪气也同样变得一无是处。

  坦率装给谁看,君王是这么想的,所以他故意把气撒在儿子身上,说他给湖南臣僚写信说自己爱读史书是吹牛撒谎,所以天公才降下大旱,“你少在我面前装诚实!”大妃的丧礼上,他又讽刺世子“你接下王位不就好了?你的虚伪害死了大妃”,气得世子当场跳了起来。可笑的是,虚伪的人不是一直都是君王自己吗?对啊,他自己也知道,但他就是恨自己不得不这么污秽,从而他会恨自己的儿子凭什么活的这么干干净净。你不读书,成天过的这么潇洒,你就会注定一事无成,然而就这样的你还敢来推翻我的政策,就这样的你也敢来接我王位——你的存在本身就是谋逆!

  他在大殿上说着要禅让,底下的朝臣都知道“陛下又在说违心的话了”,他还是作秀地让世子代理听政。结果年轻人果然拿着鸡毛当令箭,雄赳赳气昂昂地把自己的义理全部推翻了,这记巴掌不仅打在了当权党派的脸上,也实实在在打在了自己这个君王的脸上;

  他假惺惺说天公大旱是因为自己失德,正在气头上的世子又把风头抢去,说是自己的错,这是当场把自己当空气!

  大妃不是说要把王位传给世子吗?好啊,那我就不玩了,朝纲大乱你们看着办啊。然而世子终究是刚正的,就算面对阴谋,面对权力,他还是刚正的,他跪在雪地里,跪着求自己的父亲复位,却不曾料到,他的正直也被老谋深算的君王拿去,毫无廉耻地作为权力争斗的利剑,害死了自己最为敬重的太妃。

  本就心怀愧意的世子,在丧礼上被凶手强加“虚伪,害死太妃”的罪名后,彻底压垮了身心,自暴自弃,隐居深山,为死去的太妃和皇后招魂赎罪。他开始逃避朝政,逃避自己的父亲,然而觊觎权力的权臣们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世子的退,就是他们的进。在通过告发把君王心中的不满煽动到最高峰的时候,世子也同样在这长久的隐忍和抑郁中爆发,提着刀来了解一切。

  这一幕多么像那支射向天际的箭,势如破竹,理直气壮,从没想过怎么收场,怎么退步,带着一身方刚血气,就这么气势腾腾而来。

  杀了君王又能怎样?世子将成为谋逆之徒,他的儿子,妻子,所有的幕僚都会成为谋逆之徒,权臣将彻底把控朝政。所以虽然悲凉而无奈,他都必须放下手中的刀。

  第七日的时候,关在粮柜里的世子再也没有了气息。君王砸开了柜子,伸手进去探气息。先是探了鼻息,又不敢相信地摸了脉搏。确认了儿子的死亡之后,那一小段的沉寂和不知所措,就像我们所有人在失手打碎了一件珍宝之后大脑一片空白,反复迟疑刚才究竟发生了什么的那种懵逼。君王在这一刻也是空白的。随即,所有的情绪翻涌上来,后悔,悲痛,怜悯,他放声痛哭,“你怎会把老父逼到这个地步”。父亲摸着儿子的脸庞,那连夜抄书的期待,那望子成龙的用心,所有的这些曾经的感情都不是虚假的,他这一刻的哀痛也不是虚假的。

  但是除了父亲,他还是一个君王,偶尔摘下面具为逝去的儿子一哭之后,他还要继续扮演一个君王。所以他站起来,命人奏起凯旋曲,冷漠地从臣子的面前离开,臣子们窃窃私语着君王的冷血,同时也被他的冷血驯服。

  多年之后,他对长大的世孙说,“哀痛是哀痛,义理是义理”。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解释了他的宿命。他无时不在哀痛自己的儿子,但他也无时不是一个冷酷的君王。当他亲手写下”思悼“的灵牌时,他在亲手送走自己的仇人,也亲手送走了那个自己曾为他彻夜抄书的心爱的幼子。

  《思悼》观后感(八):取名思悼

  因为刘亚仁拿了青龙影帝慕名观看,基本全程无声流泪。

  影片倒叙加插叙的手法讲述了世子被自己父亲一步步逼迫到崩溃想要弑父的真实历史事件,其中涉及世孙太妃共四代人。每代人的所处位置情感均是表现的十分精彩,环环相扣。世子生母为了世孙妥协而亲自告发自己儿子,知道真相的那刻世子内心原本仅有的坚持大概也瓦解了。世子也许是并不适合宫廷,他不向往皇权,只是渴望最普通的父爱,然而作为一个多疑爱权又偏执的王的独生子,他被寄予的、施加的、太多他无法承受的“爱”让他一步步走上了绝路。回到影片开头,他无法再忍受提起刀剑冲向王的寝宫,大雨里世子妃跪在地上抱住他苦苦哀求他不要去,但是他不回头。一个不愿意妥协不懂假意退让的世子,最后却没有下手。触动他内心的不过是那句简单的“先人后礼”,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礼法规矩道理束缚了人,难道不是应该人在前,以人为先?自己的儿子,一个十岁不到孩子都懂的道理,却是他一直的执念,不被父亲理解的自己。

  一个注定的悲剧,一个沉重的已死为目的,却让人在世孙身上看到了希望。亲自确认了两遍儿子死了的父亲终于开始哭泣,我的后悔我的思念,种种已无法再言,唯为你取名思悼。

  宋康昊和刘亚仁的对手戏实在精彩。作为韩国的申奥作品也让人不禁感慨,我们真的没有好故事可以拍吗?我们到底缺了什么?

  《思悼》观后感(九):演技动人心

  刘亚仁从长相上之前完全不是我的菜,但是是唯一一个因为演技想要关注和想要看他全部影视作品的韩星,电视剧认识他,只觉得演绎方式好棒,太吸眼球,气场强大,而且古装好有魏晋风骨,大爱!现在觉得他少年气和男人味合体,好性感的感觉是怎么回事!在很久未看电影的情况下看了这部思悼,哭死我了!话说我平时泪点其实蛮高的好吗!祖孙三代演绎得都很棒,小世孙也是泪点,不得不说韩国演员大部分甩我大天朝大部分演员几百条街,亚仁青龙影帝实至名归。我想说就算世子照他老爹的方式去做了,就算是不以这种惨剧收场,但绝对是抑郁的一生,这老皇帝不要忘了活了八十几岁,以他那种个性及心性,不可能全部放权的,世子不管怎样都不会好过的这一生(大哭),自由的灵魂也许早些放飞也是好事,但死法太惨,完全无法接受!开篇那个歌我觉得好好听好燃是怎么回事!韩影视剧古装我一直觉得很好,有人也许要说场景各方面不够精致,但我看影剧时这些完全是被忽略的,这证明演技了得是最打动人心的!最后推荐刘亚仁的电视剧《六龙飞天》这部剧更能体现他全方位的演技.

  《思悼》观后感(十):思悼

  2015年9月16日韩国上映。

  李氏朝鲜第21代君主英祖李昑(宋康昊饰)一直希望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思悼世子(刘亚仁饰)培养为一代明君,在思悼世子小时候父子关系也曾和谐有爱,然而对于儿子过度的期待感令英祖对思悼世子的表现日益失望。在英祖望子成龙的重压之下,父子感情生隙,思悼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终父子关系完全破裂。英祖将儿子贬为庶民,并下令将世子关进米柜里8天活活饿死。(此段来自于百度)

  这片我刷了两遍,我很喜欢,虽然是一部非常悲凉的电影,但是挺好看的。

  看之前,对于庄献世子(即思悼世子)的历史很感兴趣,也查阅许多资料。父子相残,这在我朝的历史中不算鲜见,可怜生在帝王家,即是如此。

  从一些资料上来看,说思悼是因为有精神疾病才会被英祖活活饿死。当然也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他夺权。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应该兼而有之。而此部电影就是将这两种说法全部拍进了电影。思悼自幼聪慧,是英祖40岁唯一的儿子,宠爱有佳,英祖对他期望过高,所以非常严厉地教育,以至于思悼受不了压力,精神上面出了毛病——抑郁。剧中也表达了思悼代理听政之后,其实英祖并未放权,他没有自主权,长期压抑,与英祖的父子之情越来越淡薄,尤其英祖那么大岁数还娶了比自己还要小很多的中殿。走到后面有轼父之心,英祖要废掉他,但是又不能赐死药,因为如果赐了,就定性思悼是谋逆,那么谋逆之人他的亲人都是要诛连的,为了保存世孙,思悼的母亲请求英祖亲自取思悼的性命,又保全世孙和家门。所以英祖下令将思悼关进米柜,活活地饿死,这不是国法,这是用家法来处置。

  无论是夺权还是精神有毛病,总之这是一个悲剧。就象剧末正祖大王说他小的时候经历了许多悲惨之事。是,太悲惨了,父子相残,然后父亲又将子复位,谥号为思悼,是有悔意吧。但是活活饿死,比直接砍一刀还要惨N倍,多绝望。

  整部电影在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将史实和野史融合到一起。让观众自己去看,去想。电影很好看,宋康昊的演技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了,他演的英祖对儿子的爱恨交织的矛盾,暴虐,冷漠那是入骨三分。刘亚仁的思悼也演得很好,这位新生代的演员,越演越好了,之前刚看过他演的《老手》一个狂妄的富二代,也演得非常好。文根英的惠庆宫洪氏,没啥好说的,不功也不过,谈不上什么印象。金海淑的仁元皇后,老戏骨,那种威严,还有对孙子的宠爱,无一不好。让人印象深的还有苏志燮饰演的正祖一身白袍手执他父亲手绘的折扇起舞,非常惊艳。

  另外就是电影的配乐非常不错,那个一开始就唱吟的是叫演歌么(我不懂,随便说),很好听,然后就是朝鲜的古典配乐,那种悲怆随着音乐流转……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思悼》观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