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洛先生》经典影评10篇
《哈布洛先生》是一部由洛朗·维茨 / 亚历山大·埃斯皮加雷斯执导,动画 / 奇幻 / 短片主演的一部卢森堡 / 法国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布洛先生》影评(一):You will never feel me boring, you will see.
Hublot先生自己住,纠结于各种强迫症,日子还算自在。机械小狗的出现使他打破了自己的常态,把他煞费苦心的井井有条的生活弄成一团糟,当所有人以为他要结束小狗生命的时候,才发现他呆萌的面孔之下深沉不言说的爱。
“I want you to be a part of me, I can feel your heartbeat."
quot;Mr. Hublot is a single man. Mr. Hublot has a robot pet as only friend, too bad for him."
两首插曲都很好听,蒸汽朋克主题太赞。强迫症,社交恐惧,怪人,永远是戏剧化的好入口,所以有那么多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表象之下的温暖内心,也算是一种精神寄托。Mr. Hublot辛辛苦苦维持的生活秩序,一眨眼就被打乱了,显得都有点多余,即使荒谬,还是坚持着斗智斗勇,不愿改变的原则,变得很灵活。
Music :
François Rousselot - Li-Lo*
附主页:http://www.li-lo.be/
2014-04-20 19:17:20 游客的37° (我只是游客身边的37°)
在线的https://li-lo.bandcamp.com/album/mr-hublot
(来回听了很多遍才发现应该是has a robot pet as only friend,口音伤不起!!!)
《哈布洛先生》影评(二):全文解读《哈布洛先生》
在《哈布洛先生》的世界里,过度膨胀的工业革命让世界格局变得狭窄不堪,亦让人心变得冷漠而疏离。在飞行的公车里,乘客们共有一张面无表情的脸。
哈先生也一样,身为工业革命里的宅男,试图用层层门锁来隔绝工业时代,反而被物化得更为彻底,各种机械已武装上他的头脑。让人分不清工业革命是他生活里的一部分,还是他是工业革命里的一枚零件。
工业带来了方便快捷的机械,但它们是冰冷的,没有生命的。哈先生有办法拯救自己,他每天都要亮起一盏灯和挨个摆正那满墙的照片。可是,那盏灯又像在嘲讽他,总要反复地开关,才肯送出一点儿发黄的温暖;甚至哈先生怀疑照片里记录的美好过去是否存在,他那具有强迫症的手指每天都要摆正它们,即使摆正了,看起来仍像歪了。 他每天重复这些动作,成为他所存在的依据。
他每天吃饭看书打字,到阳台摆弄他的机械花朵,看一台过时的电视,重蹈覆辙般地重复,规律将他的脑袋物化成一个时钟,工作的时候,他脑袋上的时间走得飞快,暗示他生命时间的流逝;另外墙上的时钟却滴答滴答地展示出生活的苦闷与煎熬。
直到哈先生收留了一条机械流浪狗,时间里开始有了他的心跳和情感。其实狗狗这个外来物暗喻了工业革命的无缝不漏与自私贪婪,在哈先生的救助下,狗狗释放出工业革命的魔性,它越吃越大、嗜睡、爱抢哈先生的电视、霸占他的生存空间。直到有一天庞大的狗狗彻底破坏了他生活的秩序,房子变得摇摇欲坠。这一刻,哈先生从噩梦中惊醒,果断拿起钻头,试图要跟工业革命抵抗一般。
这时,摆在哈先生眼前只有两条路:要么肢解了狗狗,回到原来的生活,但他选择了另一条路,成全狗狗,搬家,换一个被废弃的更大的空间来装载狗狗。这时他脑袋上的时间似乎停止了走动,呈现出整个工业革命里最后的一抹温情,的确如此,哈先生牺牲了自己利益,成全了狗狗。
这部动画所揭示的仅仅是这个意义吗,那未免显得简单。最后的结局是开放式的,在所谓的新家里,哈先生舒舒服服地坐在沙发上,巨大的狗狗摇颤着房屋轰轰而来,这也就无情警示了这条贪婪无厌的、象征工业革命的机械狗还会变得更大,哈先生的未来也就是工业革命里人类的未来正坐以待毙。
过度膨胀的工业革命,终将是个无言的悲剧。
《哈布洛先生》影评(三):“文化+科技”:中国云技术“渲染”奥斯卡小金人
在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由华人提名的影片几乎全部折戟。当人们再次反思华语电影如何才能真正“走出去”之时,中国云技术已悄然“渲染”奥斯卡小金人。
记者获悉,第86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哈布洛先生》(Mr.Hublot)的“云渲染”技术原来出自中国“深圳瑞云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并行调用数百台顶尖服务器进行运算,该公司准确无误地制作出了具有极高精细程度和艺术美感的动画镜头。
法国蒸汽朋克风格温情动画《哈布洛先生》,讲述了单身保守的哈布洛先生居住在老旧的公寓中,过着有条不紊却枯燥无比的生活,而这种平淡无味的生活随着一只机器狗的到来发生变化。据了解,该片在拿下奥斯卡小金人之前,就已“过五关斩六将”,获得了世界范围内20多项各类动画奖。
“《哈布洛先生》计划同时发行2D和3D版本。但由于3D立体视觉电影完全是由电脑图像界面制作而成、需具备超高精细度,因此,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挑战。”该影片导演劳伦特•维茨说,“作为一家在卢森堡首次制作3D动画电影的小型工作室,我们需要10倍以上的电脑计算力,去完成每张图片2小时的计算速度,同时我们还需要比工作室多得多的电脑,在没有任何外界帮助下,计算机渲染这部分我们一直没有完成,所以最终我们把目标锁定在了中国。”
瑞云公司技术总监邹琼解说,“渲染”是一个将电脑模型变成真实视觉效果的过程,通过在模型中加入灯光、阴影和材质效果,从而模拟真实世界,这需要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电脑运算。而所谓“云渲染”,则是利用云计算的技术将数千台电脑组成一台超级电脑,通过互联网云端去提供计算服务。“在长达半年之久的镜头文件渲染过程中,我们的Foxrenderfarm平台最多时曾并行调用了数百台顶尖服务器同时进行运算,一方面解决了计算速度的问题,另一方面实现了画面的高精细呈现。”邹琼解说。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张锐认为,“云渲染”技术的飞速发展是我国提升电影质量水平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动画与特效领域,该技术的运用不仅有助于节省大量时间与成本,还可支持创意的实时呈现与可视化。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动画渲染技术获奖,体现了中国的动画技术平台已在某些领域领先,这同时也是‘文化+科技’模式的成功。目前,在动画制作领域,瑞云公司、深圳华强集团以及广州奥飞动漫均已通过这种模式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未来,以技术为先导,践行‘文化+科技’的理念,有望成为动漫影视行业‘走出去’的重要路径。”张锐说。(完)
《哈布洛先生》影评(四):因你 不再一个人
哈布洛先生住在一座满是机械的城市里
哈布洛先生有凡事总要弄三遍的强迫症
哈布洛先生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摆弄阳台上的机械花朵或是矫正墙壁上照片的水平位置
哈布洛先生总是坐在透过阳光的落地窗旁吃饭
直到遇见它
被遗弃的机械狗
不知道为何这个看起来机械而古板的哈布洛先生会对它这么上心,
终于,一个看似危险的契机,这只每天殷勤的向路过的每个人叫唤的小狗有了他的新主人.
当然,是哈布洛先生.
这只小狗给了他一个破门而出的理由,
一开始的日子总是甜蜜的
专门为小狗特制的食物
一起在阳光下看电视的时光
可时间总会显出问题.
狗狗的每一次转身奔跑对这个家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直到碰坏了它
原来,早已有了顾忌的事物,早已不再是冰冷的心.
哈布洛先生依旧住在一座满是机械的城市里
哈布洛先生依旧不喜欢和人接触
哈布洛先生依旧有凡事总要弄三遍的强迫症
哈布洛先生依旧喜欢摆弄机械花和墙壁上照片的水平位置
哈布洛先生依旧喜欢坐在暖黄的阳光下
哈布洛先生依旧乏味的生活着
只是,身边有了陪伴的它.心里有了在乎的它.
这座城市里有了愿意改变自己而守护的它.
不爱不会死,爱了,就会活过来.
《哈布洛先生》影评(五):《Mr. Hublot》这么精细的画面来自深圳制造这事你造吗?
没有人知道在中国电影 “走出去”低迷之际,中国的云计算平台以优异的表现已经走出了国门,在第86届奥斯卡奖项中获得 “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哈布洛先生》正是由深圳市瑞云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制片中云渲染的技术服务角色,也正是由中国的公司提供了一流的技术服务协力而共同分沾的获奖的喜悦。
今年奥斯卡大奖华人提名的片子全部折戟。瑞云公司以Foxrenderfarm平台作为法国获奖影片的幕后技术合作伙伴,参与了获奖作品的制作流程,成为华人世界少有的得奖作品参与者。法国短片《Mr. Hublot》中文译名《哈布洛先生》,该片在拿下奥斯卡小金人之前,一路过关斩将,已经获得了全世界范围内各种动画奖项超过20项。《Mr. Hublot》是一个描述一个虚的机器朋克世界里面,机器人哈布洛先生的故事,之所以能够获得奥斯卡大奖原因在于它不仅故事创意表现优异,而它的画面制作得难以置信的细腻和艺术美感,代表了电脑动画艺术的最高水准。
2012年九月初,导演Laurent Witz与瑞云公司海外品牌Foxrenderfarm开始取得联系,表达了合作来完成《Mr. Hublot》作品的想法,并确定了由Foxrenderfarm帮助导演完成这部作品的渲染部分。开始正式渲染前,瑞云就派出最资深的技术团队针对该片的镜头文件进行分析和调试,解决了其中的渲染难点,找到了最好的匹配方案来实施。最后所有镜头均通过Foxrenderfarm的在线渲染服务平台进行渲染,准确无误地实现了难以置信的精细效果。整个渲染过程历时半年之久,为了配合Laurent Wiz 导演按期按质完成项目,Foxrenderfarm最多的时候并行调用了数百台顶尖服务器进行运算。项目完成之后,导演非常欣赏Foxrenderfarm的专业服务能力和敬业精神,多次给予赞可。
与面向国内服务的Renderbus云渲染平台一样,Foxrenderfarm是Renderbus的姐妹品牌,隶属于瑞云科技。这次《哈布洛先生》的获奖,将位于中国深圳的瑞云公司推上了国际舞台,瑞云全程为该片提供渲染支持,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为世界级一流动画片提供专业计算服务的公司。瑞云的 “云渲染”是一个年轻的团队开发出来的云计算平台,位于深圳,是世界上少数拥有顶尖渲染集群技术的公司之一,经过最近两年的飞速发展,目前已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云端渲染服务平台之一,云渲染平台一天的计算能力,约等同于普通电脑20年的计算能力。目前瑞云公司所提供的专业技术服务,已为全球三十多个国家、上万CG制作工作室提供渲染运算服务,涉及行业包括角色动画、电影特效、广告片、建筑表现、游戏等。无论是天马行空的动画大片,还是令人炫目的电影特效,都有着瑞云的超级计算力在后台运行,保证艺术家们的创意得以真实展现。
瑞云参与如此高水平的国际级制作,象征着中国在技术的进步,尽管中国电影技术还有长远的路要走,但是已经向国门跨出了第一步。
《哈布洛先生》影评(六):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不娶媳妇也得买房
动画片不长,画质很好,建议看高清,无对白,但一举一动萌死人不偿命。这个男主长的好像陈佩斯,但是比陈佩斯可爱多了,每个小动作都透着可爱。
---------------防剧透分割线-------------------------------------------------------------------------------------------------------------------------------------------------------------------------------------------------------------------------------------------
男主结没结婚不知道,反正没媳妇单身一个人,挺规矩的,养条狗之后这狗越长越大,眨眼的功夫自己那一室一居的房子就养不起这狗了,这放我们这里,那么大的狗就扔了,我亲眼见过我这边一条松狮狗可怜吧吧的过马路,一看就是嫌弃狗太大不想要了,大冬天的这条狗在十字路哀嚎,那么大狗即使哀嚎都特别吓人,周围的人看它又害怕又可怜。但是这位男主没有扔狗,人家为了养狗怎么样买房搬家了,还是买了一居室,但是比原来家里大三倍啊,家里再也不拥挤了,狗怎么撒欢都没事了。这个故事深刻的告诉我们,不娶媳妇没事,但没房可不行啊,想养宠物还得是大房子啊,要不然狗都养不了。
对了,不光要买房,还得会装修啊,男主的新家可是自己一铁锯一钻头自己装修的。好男人!估计这套房也升值了。这就是买房的好处。
《哈布洛先生》影评(七):简评2014年奥斯卡入围动画短片
我个人预测,本次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短片奖分别为《冰雪奇缘》和《哈布洛先生》!
========================
《别有洞天》:万物有灵和职人文化
打分:4
这是一个关于日本付丧神的故事。影片很明显有自己的名字,叫《九十九》,付丧神又叫九十九神,不知为何中文翻译成了“别有洞天”。
影片跟《桃花源记》般的别有洞天其实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关于日本万物有灵文化的一种展现,也是对日本职人文化的一种诠释。影片中的手艺人是一个职人,他的巡游本身就是一种职人修业,他的随遇而安是一种职人文化,他的不计回报的助人是一种职人品质,当然他最后的核心台词,感谢那些如今已是垃圾的事物曾经对人类的帮助,也是职人的一种胸怀。
影片二维的表面呈现掩盖不了其三维的模型质感,尤其是那一场华丽的布料飞舞。
我比较不解的是,作为职人,为何本应对修补事物很在行的手艺人,在做针线活的时候会频繁扎手。影片这里难道想表现一个鲁夫的心细么?可是他并不是鲁夫啊。
《野孩子》:无法归化的东西
打分:4.5
从一开始,野孩子就有两种结局,一个是被人类归化,另一个是回归野性。但实际上,他能选择的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回归。
绅士的帽子、服装和领结,无法掩盖他用嗅觉去感知世界的野性方式,也无法抹平他对人类世界发自心底恐惧。当小孩子们围过来的时候,他甚至比遭到狼群的围困还要感到无助。风车破碎了,他的桎梏也破碎了。人类世界的积木一块一块搭建起来,最后又一块一块崩塌。连父亲的爱也无法让这个野孩子归化。
这让我想到:人类即使创造了再多的文明,归化了再多的生物(如鸡、猪之类),但终究无法归化自然本身。
《小马快跑!》:享受形式
打分:3.5
《小马快跑!》是对迪士尼经典米老鼠影片的一种形式更新。把黑白默片时代的米老鼠和CG特效时代的米老鼠相对接,展现了迪士尼公司的一脉相承,历史感与创新感兼具。
究竟老版米老鼠的形式在今天还有没有生命力,影片带给我们最大的思考就是这点。经典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曾经是时尚和前沿的,但它肯定无法保持这种前沿性。我们今天消费的实际上是经典作品中一些程式化的设定,以及敬重经典的心理而已。
迪士尼的这部影片,无外乎是技术和形式感的创新,但就内容来说却无深度可言。或许它能让一些迪士尼的铁杆以及技术控们大呼精彩过瘾,但我却无法收获任何感动。这种汉堡包式的作品如果获得了奥斯卡奖,那无疑是对奥斯卡的伤害。
《哈布洛先生》:再次“失物招领”
打分:5
这是充满绘本感的一部动画短片,就像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失物招领》一样。机械主义为影片增加了神秘色彩,但机械的外壳丝毫不掩人物拥有火热的内心。
哈布洛喜欢擦拭自己家里的每一个摆件,看得出他对生活充满热忱;他还在阳台上养了三朵机械小花,这毫无疑问是他充满爱的表征。他只是看了路边小狗一眼,就与之产生了感情,这个简单的维系感真是妙不可言。他为小狗担心的那一段表演细腻且动人。事实上,我一直惊奇于导演和人设是怎么让观众一开始就接受这样造型的人物和小狗并且丝毫感受不到违和感的。
一部默片加上动人的音乐,毫无疑问这部作品拥有夺得奥斯卡奖的全部潜质。
《扫帚上的家》
打分:3.5
根据Julia Donaldson和Axel Scheffler的童书改编的这部短片,更像个单本剧。童话般的剧情,完全绿色安全的故事,让这部影片在去年圣诞档期很受西方社会欢迎。此前,同样改编自Julia Donaldson和Axel Scheffler童书的作品《The Gruffalo》也获得过奥斯卡提名。
我们需要关心的是,它是凭借什么得到奥斯卡评委的垂青的。一份童真,一份简单,外加细腻的人物表情和动作的刻画。狗、绿鸟和青蛙,三种差异化极强的动物符合团队多样性的需求,而这个团体共同克服危险的老套模式,因为可爱化的人物动作而显得一点也不枯燥。
整部影片都在用CG技术模拟黏土动画的质感。踏板心理、自私恐惧都是影片要让主人公们克服的东西。
《哈布洛先生》影评(八):机械之心也有柔情
哈布洛先生的生活如机械城一般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工作之余,他也有一些养花的小情趣。他看似面无表情,实则内心柔软,对街边的流浪机械犬产生了怜悯之心,几次犹豫之下,柔情战胜理智,他抱着小狗回家了。 一起生活有快乐也有苦恼。打破了哈布洛先生原有的习惯,触犯了他一直以来的规律和原则。
片尾做了一点小悬念,让观众揪心于哈布洛先生的选择----循规蹈矩回到原来的生活,还是为了那丝柔情做出改变?
机械城的设定给短片增加了神秘有趣的背景,让一切特殊又自然。
最终哈布洛先生选择改变自己,他依旧有强迫症,整齐摆放所有物品,按部就班的工作。但是他改变了自己的环境,用来接纳更值得珍惜的朋友。
《哈布洛先生》影评(九):温情小短片
个人不是技术宅,只是纯粹看情节和人物形象。
一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就三个字:不和谐,尤其体现在人物形象上(后面越看越萌了)。长相不和谐,行为古怪(开关灯一定要好几次是几个意思?强迫症?),总之很奇怪。而且一直没明白哈布洛先生额头上滚动的数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时快时慢,又不太像时间,难道是自己的寿命?影片中的哈布洛先生,性情孤僻且内心孤独,门上上那么多锁,工作在家,极少出门,有处女座的强迫症,细节控,善良。强迫症的痛苦在中间急迫地想救那只狗但是在开关灯时又不受控制的要来好几下的细节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影片中好几处剧情反转。第一个狗狗没有死不太反转,有一些在意料之中。后面没有把狗杀死算是一个逆转。对面的for sale换成了自己家的for sale ,创意和温情满分。
好短片,有细节呼应,有创意,有情感。但是,那巨狗还是不和谐。
《哈布洛先生》影评(十):很有爱噢
开头是工人整理隔壁大房子然后打折出售,末尾也有另一栋大房子出售,暗示了这个时候的经济是不景气的。
困难的时期,人们被生活压的抬不起头,努力养活,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怀陌生的人事,狗狗也被它的主人抛弃在路边,真好被主角看见。
主角一眼就喜欢上狗狗,但是他有强迫症,听到声音都会很烦躁(头上数字跳应该表达的情绪变化),所以他只是每天会看看狗狗,希望它能被人领走好好生活。但是有一天狗狗却有了危险,他应该立刻告诉救狗狗,却被自己的强迫症拖住,非要按三次开关,他以为狗狗死去了,愧疚难过的时候,与狗狗四目相对。●v●
主角终于看开,两人开始甜蜜的同居生活,强迫症不再,然而狗狗一天天长大,蜗居不再能够容纳下狗狗,房子砸的乱七八糟,主角情绪值跳到了最高,他甚至想拆掉狗狗。
然而,爱阻止了他,在这个经济紧张的时刻,为了狗狗,他特意换了大房子。末尾有他用竹蜻蜓,猜测可能是买了房子之后没钱搭电车了Ծ ̮ 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