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巴》经典影评10篇
《桑巴》是一部由奥利维埃·纳卡什 / 埃里克·托莱达诺执导,奥玛·希 / 夏洛特·甘斯布 / 塔哈·拉希姆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桑巴》影评(一):Samba
2.Madeleine:没看见我们在讲话吗?
瓦蓝德:好。
Madeleine:好还不快滚开。
艾丽丝:接受成瘾。
马赛勒:用爱对抗恶魔。巴布马利说的。
4.艾丽丝:我终于懂什么叫保持距离了。
女二:我对南美洲情有独钟。
5.桑巴:东方茶,有泡沫跟松木核果的那种。
6.瓦蓝德:晚点再打给你。
7.桑巴:你早就对我有感觉了?
艾丽丝:要跟我玩真心话大冒险吗?
8.桑巴:我早就忘了我的名字了。我怕以后连我自己是谁都会忘了。
艾丽丝:但我不会忘。如果哪天忘了,就大喊自己的名字,人们会以为你想跳舞。
9.最后结尾,桑巴在跟RESTAURANT的Waitor交代礼物的事情。
《桑巴》影评(二):《桑巴》:爱的边界
桑巴是一种舞蹈的名字,它给无数的人带来狂欢的理由;桑巴也是一个人的名字,它让人颓丧,感到疲惫。
桑巴从非洲来到法国,十年辛苦却换不来一张长期居住证;爱丽丝从光鲜的大公司跑出来休养,却总也跑不出狭窄的城市、狭隘的心境加于她的折磨。一个想进,一个想出。
世界就是如此荒谬,无力的抗争,无力的逃脱,却还是无力地生活下去,在这个表面的“无力”背后,似乎还是有那么一点不知疲倦的“蛮力”,推动着每一个人流中的个体向前走着。
《桑巴》影评(三):每一个小人物
这部电影没有多么华丽,也没有多么高大上,但是看的全程,没有一丝枯燥,津津有味,中途不乏发自内心哈哈大笑,以至于老妈疑惑:有这么好看?!是的,至少感动到我温暖到我了。所以毫不犹豫给了五星。
故事题材并不新鲜,梗概也不复杂。桑巴,一个在法国混了十年仍然逃不过非法移民的宿命的大黑个,因为没有合法身份,所以流离失所,做各种能够维持生计的所谓工作养活自己,保安、擦窗户、垃圾工……什么都做,时刻忐忑不安害怕被再度抓住遣返,连看见邮递员都要跑,这样的小人物,甚至看得让人心酸,但是他很乐观,幽默,善良,所以义工爱丽丝遇到桑巴的一刻,从她不顾同伴忠告留给他电话的时候,我知道她的心门打开了,尽管桑巴的境遇看起来似乎糟透了,但是爱丽丝也有我们看不见的许许多多的痛苦,迷失,绝望,爱丽丝似乎就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看似光鲜却内心贫乏孤独,每日靠大量安眠药才能入睡赶走空虚的我们,他们各有各的不如意,但是他们相互取暖慰藉彼此,却让我感动。
当然影片里还有很多小人物,每一个看似滑稽,或不着调,但都有各自快乐的方式,我喜欢他们的快乐,尤其喜欢舞会和真心话的那一段,没有拘束,没有高低贵贱,没有什么合法不合法的身份,大家可以融入一起,即便快乐如此短暂……
总之,这是一部暖到我的片子,喜欢。
我相信很多人是看过《触不可及》,然后看到男主角才来看这部电影的。
这部电影也类似《触不可及》,轻轻盈盈的。轻松的音乐、文艺清新的画面,我原本期望在这部电影里也找到《触不可及》的感动,但是最后却有些失望了。故事讲述了一个非法移民(桑巴),在法国求生存的故事。他不算是个坏人,但是也没有太强烈的责任感,否则他就不会给那个在拘留所里认识的黑人朋友带绿帽子了。
桑巴在法国10年,都是非法身份。后来工作不错,得到了一个工作合同,这样本来他很有可能获得居住证。但是他的移民文件出了问题,就被拘留了。后来有两个移民局的人来调查他,这时候夏洛特·甘斯布饰演的女工作人员(艾米丽),对这个桑巴产生了一些好感。暂且不论这个好感来的莫名其妙,因为感情本身是带有非理性的。之后的故事却开始重点描述作为一个非法移民在法国生活的艰难。找工作困难、被众人排斥啊等等。中间认识了一个朋友,他们相互之间帮助,算是度过了很多麻烦。这中间穿插着桑巴和女一号的感情发展历程。
在拘留所的时候,桑巴认识一个黑人朋友,黑人朋友的女友在法国,他拖桑巴出去后寻找女友。桑巴也这样去做了,但是把人家未婚妻给啪啪啪了。虽然事后他也后悔,但是也没有什么补救余地了。后来这个黑人朋友拿到了居住证放了出来,得知绿帽子后找桑巴算账,结果两个人打打闹闹掉入河里。黑人朋友死掉了,而警方却弄了身份,误认为桑巴死掉。
就这样,桑巴在艾米丽(这时候他与那个移民局的女主角已经确立了恋人关系)的提醒下,用了那个死掉的黑人朋友的身份,继续生活在法国,和女朋友没羞没臊的幸福下去。
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在于(个人感觉),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混乱,一会你感觉是爱情,一会你感觉导演想让观众体会一下法国的那些非法移民的痛苦。其他人物的结局最后也草草收场,比如桑巴中途认识的另一个非法移民朋友,最后突然就断了戏份。
桑巴和艾米丽最后能幸福的生活下去,代价就是那个带绿帽子的黑人朋友不明不白的丢了性命……这个在情感上很那为他们的爱情喊好吧……
所以我说,豆瓣上目前评分7分多,有点虚高了。
《桑巴》影评(五):宿命可以改变吗?让《桑巴》告诉你
有适量剧透
法国电影总不会让人失望。只有好莱坞而没有法兰西的电影世界一定是不完整的。2014年的《桑巴》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桑巴是一名来自塞内加尔的不合法移民,依靠在酒店餐厅里洗盘子维持生计,因为勤恳的工作,酒店给了他一份合约;但因为他的移民文件出了差错反而被拘禁了。此时他遇到了爱丽丝(夏洛特·甘斯布饰演),一个并不了解生活在底层意味着什么的移民工作志愿者,他们开始逐渐了解彼此,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最终产生了感情……
《桑巴》是一部法国电影,一部好电影,一部揭露人生宿命的电影。
佛教认为世人过去之世皆有生命,辗转轮回,故称宿命。《四十二章经》十三:“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
在古人和很多现在的人的思想观念中,人们的富贵贫贱、吉凶祸福,以及死生寿夭、穷通得失,无一不取决于冥冥之中非人类自身所能把握的一种力量,即命运是也。
而且,在很多时候,在很多人那里,宿命和命运是不可改变的。
那么,可以改变吗?
1
豪华的酒店餐厅,热闹华丽的婚礼,盛装欢乐的人群,几名制服整洁的侍者抬着蛋糕走进后厨,沿途经过了主厨、厨师、切菜等一系列的厨房工序,随着一名收盘子的服务生走到最后的工序——洗碗池,身材高大魁梧一表人才的桑巴紧张的工作着:把一个一个盘子里的剩菜抹掉……
这就是他的、桑巴的宿命,是他无法改变的,桑巴是一个移民,非法移民。因为他出生在一个贫穷战乱的非洲国家,而不是文明富裕发达的法兰西。所以,这就是它能够得到的最好的工作;当然,还有桑巴的叔叔,一个在法国住了25年的单身老人,也在这里工作,因为有合法的身份,因此工作的位置比桑巴要优越一些。
除了移民身份,桑巴还是一个老实、勤奋、忠实的好人,在他认真的工作时,在他给非洲的妈妈打电话时,观众完全可以确认这一点。
一个好人,同时又是非法移民,这是桑巴的宿命,在这两者之间,桑巴的故事进行到最后。
一个长镜头,一个镜头内的蒙太奇,清晰明确的说明了必须说清的事。这是电影的表达方式。
接下来是短暂的休息,带上后厨留给工作人员的饭菜,满怀感激的接过微薄的工资(或合约),孤独的乘坐地铁,在昏暗的暮色中排在拥挤的移民人群中……
2
女主角艾丽斯毫不起眼的出现了,一个休假中(养病)的志愿者首次来到移民关押处来为桑巴提供法兰西还算公正的法律援助。
艾丽斯的宿命随即显示出来,尽管同行的实习生再三叮嘱要和被援助对象保持距离,但当桑巴对其表示很饿时,艾丽斯手忙脚乱的翻出包里的饼干递给桑巴。
是的,这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女人。这样的人值得虽然此刻平淡如水、平凡如尘,但终究会有好的结局。(想起《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的汤唯的角色,出场即开始令人恶心的炫富争锋,倒真是最后改变了宿命;不管真实的生活,电影的逻辑在哪里?)
接下来一连串的关注、关切、来往,当然也有很多的误解误会曲折,但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而且自己的疾病和工作问题得到解决。
仅仅是善良就够了吗?
是的,如果善良是真的存在于内心,一定就够了,一定就可以让一个人好好的生活。
生活本身、本来就没有那么复杂。复杂往往是因为不善良、不够善良。
3
桑巴在关押中遇上了朋友——约拿,一个复杂的朋友,一个重要的角色。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桑巴的命运。
约拿和桑巴谈论起女人,在嘲笑了桑巴10年来的尴尬情路后,约拿给桑巴讲了自己的爱情故事,看得出来,桑巴真的动心、羡慕、嫉妒了。
桑巴很快的被释放,他受约拿之托开始寻找约拿的女友,经过一番磨折,见到了约拿还算漂亮的女友;最终,英俊魁梧的桑巴与约拿的女友春风一度了。
此后,桑巴一直在想办法得到一份工作,同时发展和艾丽斯的感情,还有一件事,躲避约拿的电话和问询。
在感情即将水落石出的时候,约拿获得合法身份后找到桑巴,声讨桑巴违反了“朋友妻不可欺”的真理,理亏的桑巴无言以对,约拿大打出手……此刻,警察闻声赶到,桑巴向约拿求情,害怕警察发现他的非法移民身份;此刻,约拿的宿命表现应声而出,面对桑巴的恳求,约拿回答:我不怕,我有合法身份……
桑巴的过错有自己、也有客观的原因,毕竟他没有强迫约拿的“女友”,而且,桑巴一直为此懊悔、纠结。约拿可以声讨、可以愤怒、甚至可以动手泄愤,
但警察是桑巴的终结者;被警察抓到,桑巴几乎会失掉一切,每当桑巴有危险时,我们都会想到那个在电话里让自己儿子勤奋工作、寄钱还账的非洲妈妈……
约拿的行为暴露了自己的底线,这不是一个善良的人。也很简单,一点小小的恶毒既可以在特定的时候夺人性命。
约拿此刻就是这样。
桑巴只有奋力逃跑……最终被更加愤怒的约拿拉入河中。
桑巴穿着约拿的衣服,悄悄的活了下来。
4
最终,桑巴使用着约拿留下来的身份文件成为一个合法的移民,在一个及其安全的、具有讽刺意味的地方——警察局的餐厅找到了厨师的工作。
桑巴终于有了一个好的结局,有了身份、有了爱人、有了工作。
但是,宿命给桑巴留下两道印记:
他失去了自己的名字;在一名警察到厨房询问菜单式顺便闻了一下他的名字时,观众和桑巴,同时的愣住了,真的一时想不起来了。
第二,他永远的生活在约拿的阴影中,因此,在影片的结尾,我们没有看到桑巴的一丝笑容。
我们可以对照着看见我们自己的宿命。我们会怎样度过这一生?
另外,宿命可以改变吗?
当然可以。但是,要付代价。你能面对要付出的代价吗?
宿命论存在于古老的思维和古老的宗教之中,它是人面对自然的无力以及对自身命运的难以把握的感慨。时至今天我们也同样面临相似的困惑,所以我们希望世界改变——当然通常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希望一切更加公平合理,希望这是个有希望的世界。
人生真的是一个舞台吗?或者,我们也仅仅是自以为拥有自由意志的演员,演着剧本上的悲欢离合。
虽然也有人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那终究不是正常的社会形态,并非正常的人生奋斗。很多时候,人们不得不承认,宿命论让人绝望。它不仅嘲弄作为一个物种——人类的尊严,而且也无情地打击个人奋斗的价值。
然而人类真实的生活从来没有让人真正的陷入绝望,鲁迅说过:所谓厄运并非不可化解,只要你愿意出钱,总有办法消灾。在神秘不可测的宿命论之下,人类的自由意志终究为自身争取了一席之地,只要你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自由。
在《桑巴》中,在桑巴和艾丽斯身上,是善良和勤奋,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忍耐、坚持、不放弃正确的道路。
当然,他们、我们,都不是完人;像桑巴那样,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但是,他们和我们同样也有勇气面对和承受。这就可以了。
最后,约拿的名字本身也许就代表着宿命。
“约拿”是圣经旧约里面的一个人物。他本身是一个虔诚的犹太先知,并且一直渴望能够得到神的差遣。神终于给了他一个光荣的任务,去宣布赦免一座本来要被罪行毁灭的城市——尼尼微城。约拿却抗拒这个任务,他逃跑了,不断躲避着他信仰的神。神的力量到处寻找他,唤醒他,惩戒他,甚至让一条大鱼吞了他。最后,他几经反复和犹疑,终于悔改,完成了他的使命——宣布尼尼微城的人获得赦免。
“约拿”是指代那些渴望成长又因为某些内在阻碍而害怕成长的人。对于约拿来说,他不愿意成就神的旨意很可能是因为仇恨,这座他要宣布赦免的尼尼微城是毁灭他家族的死敌。
一部电影,把种族、移民、爱情、亲情、友情、背叛、生存……等诸多元素放在宿命的层面表现出来,这是一部熟练地制作出来的好电影。
中国面临的问题远远多于法兰西,我们也需要这样的电影。
好电影看门道,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去病电影
《桑巴》影评(六):身份这个词只有没有身份的人才懂
每次看这个大高个Omar的戏,都有种细腻入微打动人心的感觉。或许是他选的题材的原因吧。
非法移民的痛不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但却没有多少人会去戳这个伤疤。最近日内瓦有一个动议,准备试行给几百名已经住在这所城市有收入无犯罪但却没有合法身份的人们身份,这才看到被访者说她以前是多么害怕警察来敲门,不管自己多么小心翼翼的工作做人从不逃票等等,还是害怕某一天就会被遣返。
其实就是剧中巴黎的Samba这一类人群镜像的现实版。可剧中最触动我的不是各种白色谎言和不明情愫以及各类人群的交集,而是Samba在拘留所遇到的那个朋友出来后,把证件show给他看,弄了个政治避难,十年有效,我可以清闲些了。
这也是自去年以来欧洲直面的大问题之一呀。与其偷偷摸摸提心吊胆打十年黑工,何不搭上难民快车道赚它几年正当居留,其它的事情等有了身份再说不迟。
《桑巴》影评(七):《爱情故事》
味道和《触不可及》相似,不觉得比《触不可及》差到哪里,相比《触不可及》那个有个gaygay的名字又是基情满满的友情,还是此片让我舒服些,真不知道弯的没边的我为什么说这些。一直以来,音乐降低着我的孤独感,而电影为我排解着抑郁压力和迷茫,没有什么好的影片,烦躁的想出去再多转两圈的我,就慢慢的被这部片子所吸引,起初真没想到是爱情故事,从故事的开始女主和男主的见面,递谷物棒的桥段,空气中有着暧昧,紧张与眼神的交流,有故事的女主,命运不济的男主,一切都美极了,黑人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陌生,女一和男二都好美,但是如果他俩发展。。。无法想象,肯定无聊到死。结局的一波三折,完美之下给了我不小冲击,刚说出溺水而死时,我就惊讶的张大嘴巴,心里实在无法理解导演为什么让他死掉,就不能给我们这些生活无望的人一丝希望吗,结果。。。。哈哈哈,很开心的看完(所以就打上了喜剧标签?),心情舒畅愉悦,真的无法定义风格,但很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