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慢调》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西部慢调》是一部由约翰·麦卡伦执导,本·门德尔森 / 迈克尔·法斯宾德 / 罗伊·麦克凯恩主演的一部动作 / 西部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部慢调》影评(一):西部慢调与韩寒(你没看错,就是韩寒)
要不是这部电影,我还真不知道有这么多的人会为穿秋裤的法鲨尖叫。没办法,颜值高就是任性。(准确的说应该是屌值高~羞羞)
好吧,下面让我们回归电影本身。首先,它不是一部西部片,看过的人应该知道,其实可以把它归类为公路片。电影中虽然有枪战,但与传统西部片不同,一点也不血腥不暴力。
而且我发现它与《后会无期》颇为相似,以至于我开始怀疑公路片是不是都有这样固定的一套模板。两位都是新人导演,还都是自编自导,都选择公路片这种形式,会不会是因为这比较好拍呢?
接下来请允许我来说说《后会无期》与《西部慢调》的几点共通之处:
一、两部片子都为小品式段落结构,《西》中为“杂货铺抢劫案”、“假作家骗得我只剩内裤"、"与赏金猎人的一夜"和"最后的枪战”这四个片段。相对应的是,《后》中也分为“与陈乔恩的故事”、“与王珞丹的故事”、“与袁泉的故事”和“与钟汉良的故事”四段。它们每个片段都有明确的分割线,比如两个故事中穿插个沿途的风景看看啊,放个小曲啊什么的。
二、两部片子的人物设计也是极为相似,主角都是男男CP,而且都是一个屌气十足;一个傻气十足。(具体对应谁和谁我就不说了)
三、两部电影都呈现出一种文艺范儿,充斥了大量的黑色幽默和WTF剧情。如《西》中就有“假作家最后留下了个鸡蛋和然并卵的指路纸条”、“途中看到的被自己砍的树砸死的逗比”、“ 炮灰男主死前伤口上还要被撒上盐”等等搞笑片段。
四、两部电影的片尾设计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后》中结尾出现了江河、苏米、周沫和浩汉,基本上有点话剧结束,全体演员上台谢幕的意思;在《西》中则是换成“西部一万种死法”式的闪回,也有点谢幕的意思。可能它们都是个伤感故事,两位导演想用谢幕的结束方式,外加安排一个圆满结局,来让观众跳脱这份感伤。
所以我想说真正与《后会无期》有可比性的是这部电影,而非《小时代》,毕竟韩寒已经是1.5个郭敬明了。(不管是电影的豆瓣评分上来说,还是身高上来说)
《西部慢调》影评(二):我爱你,与你无关
因为是法鲨的脑残粉,押着朋友一起看的。看的时候并没有太大的感触,毕竟只是单纯舔颜来着,权当收集剪辑的素材。看完后却不期然有了许多感慨。
作为一只称职的鲨美双担粉(请允许我安利一句鲨美大法好),看到小受男主的时候全程在脑补我那美颜盛世的一美,开启了自动代入的功能(好吧原谅我对小受男主的颜接受无能)。
其实整部剧看到一半的时候我都还没有搞清楚状况,大概只顾着舔男神了吧。。像朋友所说的,我看不出来是什么促成了法鲨演的赏金猎人的转变,从一个杀人只为钱的强盗到保护男主不惜以身试险的侠客,果然如简介所说的一念成佛一念为魔吗?当然,粉必须申明一句这不是我鲨演技的问题,而是剧本似乎给人一种很仓促的感觉。
小受男主做了什么让猎人男主刮目相看,甚至值得他一路护送生死相随?小受男主莫名其妙地逃走,莫名其妙地遇人不淑,莫名其妙地行囊被一个看起来很文艺的流浪作家趁他睡着顺走只剩下了一条毯子和一个生鸡蛋,然后略狗血的桥段来了,猎人男主帮他夺回东西后回来搭救小受男主,看到这里我一直在想猎人男主脾气真好,换了我,先抽一顿再来考虑要不要救这个问题。
男主趴在地上对着一株蘑菇流口水的那个仰拍镜头美得一塌糊涂,抬头就出现了牵着两匹马的法鲨,背后是纯净如洗的天空,文艺又浪漫,还带着一点英雄救美的意味,看得人热泪盈眶,往往那些看着最不靠谱的人反而最靠谱。
电影里我们的小受男主不远千里追寻爱人,生死相随,然而他和女主的互动却少得可怜,还没有两个男主之间火花多,我很好奇是什么支撑着小受男主一路勇往直前的。女主貌似对小受男主并没有多大的依恋,相比之下她更渴望一份安逸的生活。而男主也不见得是多么深爱女主,也许男主一直以来心心念念的更多是是爱情本身而不是具体的个人,女主只是他浪漫爱情的一个具体的载体而已。就像一位诗人看见一株玫瑰,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传世的诗歌,诗歌里有大量的篇幅在赞美那株玫瑰,然而他爱的只是那份诗意而已。
最后看到结局笑cry,朋友说这堪称是史上死法最蠢最悲催的男主,没有之一。导演玩的好一手黑色幽默,看到结局只有三个字可以形容→“WTF”,导演是在告诉我们爱情只是一场自导自演的白日梦我爱你与你无关吗?我千回百转荡气回肠生死相随而你却是“两块钱,样样只要两块钱,两块钱买不了吃亏,两块钱买不了上当。。。”
撇开这些分析,电影中的画面真是美得一愣一愣的,柔和的光线,干净的画面,恬静的慢节奏生活。
《西部慢调》影评(三):西部慢調:美麗的旅程
誒呀我看完其實是一臉懵逼的,完全不知道這個電影在講什麼。不過看了一下別人的評論發現他們也不知道它在講什麼,高興。
當然是沖著Fassy和Nightcrawler的演員看的,雖然Jay沒有小藍魔可愛啦但還是個非常清秀的男孩子。Rose看起來有點老啊別人都能把她當成她爸爸的老婆,但跟她的印第安男友還有Fassy都還蠻搭。
我男神就是該死的喜歡拍文藝片啊,自己做製作人大概是變本加厲,估計他計劃的那部賽車手的也是這個風格吧。不過這種雖然沒有太過明確的主旨但非常好看,畫面肯定是沒有前兩天隨著豆瓣推薦重溫的墜入好看,但也非常帥氣。超高飽和度的景象,西部腔調的服裝,角色少導致一個場景裡難得有超過三個人整體非常空曠。
西部慢調是真的慢,一個簡單的少年尋找愛人的故事,除了最後一小段槍戰之外幾乎都是少年在路上的見聞和他新的認識,但那些也都沒有改變他。Fassy的獨白聲音性感得無可救藥,兩人在路上小小的快樂和信任,木頭下的骷髏,在馬背上背誦彼此都熟知的文字,暴雨中的慌亂,穿著(咚能看得清清楚楚的)秋衣在馬上晾衣服,真是浪漫得無可救藥。
Fassy的角色也是諷刺,從通過保護少年掙錢到想利用他獲得巨額賞金,從想保護少年的「小女朋友」到自己受傷躺著看完槍戰最後只剩自己活著竟然還把到了妹,從認為Jay的觀點可笑到最後接受並指引自己的生活。這部電影的主角到底是Jay還是Silas?它到底想用歸於平靜的小屋表達些什麼?或許這些問題的答案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我們跟著鏡頭走過Jay和Silas的旅程。以及,這個翻譯真的是太美了。
《西部慢调》影评(四):《西部慢调》:用文艺诠释狂野
西部电影就像一根野草一般粗暴生硬的生长着,野蛮且充满敌意,就是这种简单粗暴的生活方式造就了西部电影那野性直白的方式,而这部电影显然与以往的西部电影不太一样,它加入了很多文艺性的东西,将一种格格不入的善良与纯真融入了里面,让电影散发出来了一种野性又细腻之美,少了一丝男性粗暴的暴戾之气,多了一份女性阴柔之美,让原本狂野不羁的西部片瞬间有了一种优美清新的文艺片之感。作为一部公路片式的的西部电影,导演将一种寻找真爱的浪漫主题融入其中,清新淡雅又不失情趣,充分体现出来了情窦初开的羞涩,又表达出来了寻找爱情的勇敢,只是把一个城市男孩单独置身于狂野的西部世界,就像把一个婴儿放到了丛林一般,让人既担心又害怕,生怕随时窜出来一只虎豹狼虫,一口把他生吞活剥了,那可怕又战栗的场面,让人想都不敢想,很显然导演没有把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为他配备了一名足智多谋饱经沙场的保镖与他做伴,情况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电影用一种舒缓平和的节奏叙述着故事的发生,从小男孩一开始进入西部,剧情就开始慢慢转变,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危机四伏的环境迎来一只待宰的羔羊,时时刻刻处在危险之中,又时时刻刻被危险所吞没,导演选择了去讲述这样一个剧情故事,表达出来了一种颇为隐晦的人性故事,不管我们是多么想要用一颗纯真的心去打动这个世界,最后的结局总是悲观与绝望的,面对真实的世界,我们学会的只是慢慢的成长与慢慢的适应,就像电影中的小男孩一样,不断的在探索西部的旅途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每次发生事件的背后都有着让人无奈的理由与事实,我们不能单纯主观的去看待一件事情,就算了解了真实的情况,邪恶与善良都不能够拿来去衡量与定义。电影为我们填满了各种陷阱与阴谋,表面上呈现出来了一种安静祥和的局面,可是慢慢捋清了背后的故事,结果总是会吓我们一跳,纯真的追爱小男孩成了一个被牵线的小木偶,他去寻找真爱的道路却变成了毁掉真爱的道路,无论这条路完成完不成,最后的结果都是具有毁灭性的,从而反过来再看这部电影,看似一部文艺范十足的西部电影,瞬间就成了血腥暴力的罪恶史诗,不得不佩服编剧的能力,编织出来了一个可怜又可恨的这样一个故事,在这样一个故事里,每个人都沦为了不幸的受害者,没有人会得到圆满的结局,有的只有内心里留下的深深罪恶,每个人仿佛都在拼命的保护自己,每个人都渴望达到自己的利益,只是最后的结局总是让人意想不到,可是结局仿佛又是已经注定好了的,因为这样的故事永远都不可能会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只是这种结局有点太过凄凉,让人看完整部电影以后,整个人都变得不太好了。
电影为我们呈现出来了迈克尔.法斯宾德冷漠又野性的一面,这个帅气又忧伤的德国男演员,用一种幽怨且平静的眼神诠释出来了西部世界的狂野,不管是与人对峙,还是照顾弱小的生命,冷酷与无情的背后都透露出一丝难以磨灭的人性,与朝夕相处所生成的感情,他放不下的是对小男孩执着的感染,他说不出来的是他不愿意用真相去伤害这个无辜的人,可是他永远都不可能做到完美,因为他仅仅是一个生活在拥有丛林法则的西部世界。迈克尔.法斯宾德用他的高超演技来表演出来了这个纠结的人物形象,虽然有些清瘦且劳顿的神情依然掩盖不了他那种充满男性的魅力。
导演用一种颇为冷静的方式去叙述了一个西部世界的故事,它就像一个童话故事一般的让人感到心碎,这不仅仅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更是一段无言的痛诉,人们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善良与美好,剩下的只有沾满双手的血腥与罪恶,越是平静的表面,私底下越是腥风血雨,小男孩的死也就意味着善良与纯真的离去,导演用误杀的方式去结束这段不该有的恋情,看似让人感到痛心疾首,其实这是最好的结局。
《西部慢调》影评(五):笑着笑着突然想哭的黑色幽默与成人童话
Yeah,kid,let’s drift.
他们一前一后骑马从雾气消散的树林中起步,走过白云悬在头顶的黛色大山,走过黄沙旷野,走过巨石块垒与尸骨零落的山谷缝隙,走过荒草丛生的平原。
他们沉默着经过击鼓做歌的住民,各怀心事地睡在星罗密布的夜幕下,偶尔接对诗歌和俗语,把自己从水里捞出来再把所有财产晾着一路晒干,分食酒和饼干,失误或准确地开枪。
他们经历过光亮透过树叶缝隙透下来,承受过长时间的日晒将皮肤晒红,享受过阴天的舒爽,遭遇过雷鸣暴雨浸透全身。
他从他身边逃走,又被他捡回。他帮他剃须,又将他绑在树上。他们彼此不信任又信任,他们彼此保护又叛离。他们像主仆,像朋友,像父子,像兄弟。
他说kid,les’t drift.
他说十六岁的Jay和他们都不同,Jay认为这是个充满善意的世界。
Jay本人像个童话故事。他是个小贵族,谦和有礼。他从苏格兰孤身出发去美国西部,是去寻爱的。他从苏格兰孤身出发去美国西部,随身带的是茶壶、书、衬衫和一把没装子弹的枪。他会停下来听别人的音乐,用法语说“爱情和死亡遍地都是”。他能说出天上星座的名字,做怪诞的梦。他乐于和人交谈,北方是“战乱与痛苦”,南方是“梦想与疲惫”。他苍白、纤细,披着毯子像个羸弱的动物幼崽。他睁着一双天真的大眼睛,什么也看不清。他不知道沿途遇见的人都为了捕获他的爱人而来,他不知道身边这位就是猎手。
最后他终于挣脱了绳索,冲进爱人的房子。接着被爱人的子弹冲进心脏。他死去,死前也没听过她说爱。
他说生活高于生存。
片子里有许多设置得精妙的笑点。开篇的三方初会,Silas从Jay手中直接抽走枪,随意翻他行李,问他要钱又拿他当跟班使唤。Jay被Werner卷走所有东西并打破了唯一的生鸡蛋。Silas和Payne的对话,”Fuck yourself.””I tried,believe me,I really tried.” 。篝火边关于伪造通缉令的那个小故事。Jay用手掌接住箭,便携晾衣绳击败偷马贼。Rose那个总是弄坏的黄油盒。枪战中五花八门的死法,露出屁股的尸体。Jay被当面NTR,接着伤口上被撒满了盐。Jay奇怪的梦最终成真。
但这些笑点说起来其实又都是些悲凉事。所谓黑色幽默就是这样吧。
全场在看见裆部特写的时候发出了心照不宣的轻微笑声。
老法这次演的是个脱离组织自己单干的西部牛仔(强盗)。咬着雪茄,压着破帽,腰上别枪。用口哨代替招呼,中弹时靠墙唱一支歌。脸上隐隐的戏谑和显然的沧桑都是真实的生活画幅。
ilas不是个恶人。他在照料这个过于年轻的同伴。他一路上都好好藏着通缉令不让Jay看到。他一路上都在问他“你爱她么”,劝他“回家吧”。他没有理由就绝不杀人。
ilas一生中已经见过无数尸体,但或许从未见过这样一个单纯的孩子。看见他的死,他没有非常难过。但从孩子这儿学会的道理他记住了,他开始生活,照顾孩子的爱人和其他的孩子们。
或许在某一个星夜里,他会想道:猎户座、大熊座、天龙座……Jay Cavendish。杀手、强盗、来自成人世界和爱情的枪火把一个单薄的灵魂打死了。
影片的色调和构图只能用赏心悦目来形容。我难以描述诸多画面的上乘质感,以及它们配上优美贴切的配乐时显得多么……真实而梦幻。西部开阔丰富的景致让这个慢调的故事更有韵味,它们像天然的留白,或者自然的旁白。
台词不算多,大多可以琢磨一下儿。故事交代得很清楚,线索铺垫得简练。现场的爷爷奶奶阿姨叔叔们也都看得挺乐呵。结束时大家不约而同地鼓掌。
我相信这还能回味很久,像音乐终结后弦乐器绵延的颤音和诗歌朗读后轻微的叹息那么久。
:刚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看完,因为电影实在太美了,所以迫不及待地写下一点感受。如有记忆错误之处,请见谅。
《西部慢调》影评(六):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哈哈,分享一部很有英国特色的黑色幽默电影:《西部慢调》! 该片讲述了19世纪末,17岁苏格兰少年杰伊只身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州,寻找流放爱人萝丝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男主角堪称史上最单纯悲催而又炮灰的男主角无疑了!小伙本出身富贵之家,不顾家人反对喜欢上了一乡野村姑,然而女孩并不是真心喜欢小男孩,女孩和父亲因为误杀了男孩的叔叔便逃亡到英国,后被一大批赏金猎人追杀! 单纯的男孩一路上从英国追到美国去见心上人,被赏金猎人利用,好不容易找到女孩家,却在混乱枪战中被女孩射杀中枪,而女孩没有认出他,女孩当着男孩的面和她的印第安男朋友调情,然后枪战中散落的盐撒在男孩的伤口上,哈哈,导演你够狠! 最后女孩认出了男孩,男孩拼下最后一口气帮助女孩杀了最后一个赏金猎人,然后就挂了!然后女孩和男孩的朋友也就是法鲨扮演的赏金猎人在一起了,还领养了两个小孩,要知道男孩的梦里曾经梦见过这一幕,而这一切最后都成真了,哈哈,你说惨不惨!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西部慢调》影评(七):小王子的黑色童话
这是一部黑色又幽默的西部牛仔片,有着西部特有的广阔美景和亡命之徒残暴的杀戮,隐藏着是未知的危险以及野蛮的欢乐。
这部片子以一个纯情善良的贵族少年为找寻被流放的爱人,孤身一人牵着马带着指南书,一把没有子弹的枪和口粮,穿行在危险丛生的美国西部为主线。少年细瓷一般的肌肤,涉世未深的单纯无害和为爱勇往直前的深情,与蛮荒西部里的亡命浪人格格不入,像迷途羔羊误入豺狼境地,又像西游记里细皮嫩肉纯良无知的唐僧随时陷入待宰的危险处境。
而法鲨老师就是那为保唐僧西天取经的孙猴子,保护少年穿越丛林,安全抵达心爱人的住处。法鲨可不是善茬子,不仅收取了少年的保护费,为了高额赏金,又顺路抓捕他杀人在逃的爱人,可谓一举多得的好买卖。
少年的善意与真挚,是这趟西部之行的一束光芒,抚慰了浪人法鲨孤寂的心灵,照亮了他早已被摧毁的良知。所以他对少年说,你爱她的话,就快点回家吧。此刻少年还不知道,他已引狼入室,招来了一波波要捕杀心爱姑娘的赏金猎人。
少年是这片西部丛林诗与远方的美好,也是影片巧妙设定的一个重要人物。不同于一般苍凉与血腥弥漫的西部片,少年最后凄惨的死(被心爱的姑娘误杀,又遭一罐盐撒落伤口),在紧张凶险的枪杀恶战里,像一场闹剧,让人啼笑皆非。
最后,一张双人床,巧笑倩兮的心爱之人与一双嬉笑打闹收留的儿女,像是少年的梦,却是法鲨的视角。他真的用生命守护了爱人。多么浪漫美好又凄凉的结局啊!
这是一部小王子的黑色童话,爱与死一样都是永恒的话题。
《西部慢调》影评(八):当我们买票去看老公的时候我们都在看些什么
我老公的新片上北京电影节了。当然这不是重点,我老公的新片场场满座买票用抢的都不行简直要用撕的才能撕到位置,当然这也不是重点。
重点是,我跟在场百分之八十五的直女和百分之十四点五的基佬一样,都是来见识一下我们共同的老公这次到底硬起来了没有。
因为全世界都知道(并不),我老公出了名的外强中干,霸道总裁的脸马猴烧酒的心。出道以来接了无数硬又直的狠角色,偏偏不知为何每次的结局都是被推,被绑,被打,被关,被虐,被刀砍,被枪杀,被断头,被大腿夹,被整到眼泪汪汪凄凄惨惨戚戚,有时候以上这些还要排列组合,打散了摇匀了一起来一遍。而且据我私人非官方不靠谱统计,我鲨的电影完全可以用两分法来划线,白线左边没有妹子跟他谈恋爱,那么他一般都会死得很惨(《普罗米修斯》《无耻混蛋》《制胜一击》《饥饿》《复仇之溪》),白线右边有妹子了他也不怎么死了,只不过动不动家破人亡天残地缺精神崩溃内分泌失调,感觉还不如死了好呢(《黑金杀机》《羞耻》《百夫长》《弗兰克》《简爱》《为奴十二年》《逐爱天堂》)。
(X战警不算的,搞基驶得万年船,不在异性恋的讨论范畴内)
那么这个时候问题来了,我们的老公有没有不那么悲催的时候呢?
当然有啦,这部电影不就是嘛!
整个观影过程中,我的内心始终荡漾着一句话,那就是:我鲨终于出来报复社会啦!
自己开公司签导演果然不一样呢!我都能想象伊叼着大雪茄傲娇的指点江山说:
这次谁都可以死,就是本宫不能死!
导演说:那是那是。
谁都可以被NTR,就是本宫不能被NTR!
导演说:那是那是。
本宫不但不能被NTR,还想试试NTR别人!
导演说:那是那是。
做人要低调,个么这次我就不演男一了……不过男一最后要挂掉!
导演说:那是那是。
男一不但要挂掉,挂之前还要被NTR,NTR之后还要被我接盘,然后我娶了他的女神骑着他的马,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导演说:那是那是。
以上内容纯属虚构,不过基本上也就是本片的主旨……吧。
就,以鲨老师的演技,这种复古系反类型神经病小品演起来真是松得不得了,84分钟的片长里基本除了耍帅扮酷你们看我像不像个流氓之外也不用干别的。而且这次非常不良心,因为曾经每片必裸至少裸上身偶尔露股沟最不济也秀个人鱼线大腿根给观众盆友们发福利的良心时间这次居然没!有!惹!片子里下那么大的雨湿那么彻底的身都能忍住不脱!可悲可气!不脱就不脱吧还要穿着连体秋衣秋裤骑马晾衣服羞耻play!瓦特—are you—督硬!裤子都脱了你给我们看这个!雨停之后那场戏全场观众的怨念都化成实体在头顶叹气啊你听到了嘛鲨老师!
不过呢导演倒是挺机灵的,虽然是处女作长片,而且为了绕过鲨老师的经典角色定位简直流干了血泪(大误),但还是用自己的方式对鲨老师过往的作品进行了独特的致敬。
比如让鲨老师假装保护实则利用但是到了最后还是决定要保护的一个又白又嫩又单纯相信人间真善美还疑似贵族出身的苏格兰小哥。(X教授:谁叫我?)
比如鲨老师的角色曾经加入过某个邪恶团伙后来又退出了但是团伙老大对他的器大活好念念不忘大半夜还要上来捏脖子捧脸凑得近得跟要接吻一样哄说乖了你是属于我们这边的酷爱回来不要闹。(Shaw:谁叫我?)
当然最精彩的还是最后的高潮枪战,汇聚了硬件一流的远程狙王,团伙作战的大群流氓,射雕引弓的印第安土著,枪法了得的女汉子,而我鲨,一人两马,迎着风,迎着光,迎着呼啸的子弹,单刀赴会,一骑绝尘,奔腾得跟我读中学的时候那些玩大撒把的学长一样潇洒帅气,然后,
他的胸口中了一枪。
再然后,
他的小腿又中了一枪。
再再然后,我鲨就靠着一堵墙,点了一根烟,一副老子今天的电量已经用完了的样子,一直躺到整场厮杀结束。
……………………
导演你果然是懂的。我鲨曾经演过的所有角色在这一刻灵魂附体——这一刻,他是拆了整个体育场炫酷到飞起结果被妹子一脚踹晕的万磁王;他是飞跃了大半个宇宙培育异形卵结果被始祖手撕兔头一招撕掉脑袋的贱比生化人;他是秀制服秀德语秀机智秀到炸裂结果被人枪爆大鸟的英国间谍;他是电,他是光,他是唯一的神话。传说中命里带衰,帅不过三秒,前戏一级棒提枪五分钟,外强中干职业组单打一等奖获得者!麦扣·法斯宾德!
而这样的人最后还是让我们抓床单撕栏杆疯了心的抢着买票去看,果然人帅就是没有办法。
完。
——————————————————————————
嘛按照惯例这个时候肯定又有人要来喷我说你这哪里是影评了花痴够了没有有本事讲一下这部电影的中心思想呀!
个么如果这个片子有中心思想的话,那就是七个字:文艺青年害死人。
通过这部电影导演想要表达的是:全世界的闷骚少年们,好好读书,低调做人,不要动不动就想搞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和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骑行路上遇到的文艺中坑不是骗钱就是骗炮,剩下倒是不骗,他们明着抢。而且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你爱的姑娘都会爱你,大部分时候姑娘就是不爱你,哪怕你为了她离乡背井,横穿西部,出生入死,杀人亡命,会吟诗,会唱歌,姑娘还是不爱你。她们宁愿爱一条狗,一匹马,一个语言不通的印第安土著,一个初次见面就被打瘸的野生流氓也不爱你,不但不爱你,还要在你心上用力地开一枪让一切归零在这声巨响(字面意义上的),再往伤口上面狂妄的撒盐(字面意义上的),一直到你死前最后一秒,她也不过借你的手帮自己的幸福生活再铲一次绊脚石而已。你们说,惨不惨。
完。
《西部慢调》影评(九):西部调情
《西部慢调》看过有一些时日,肚子里颇存了不少喜爱,但一直却也没有地方诉说。我胆子也算小些,不敢给自个儿戴了文艺帽子,在文青队伍里见缝插针地杵着,生怕给人识破了里子,打将出来。若是回头再糟了非文青们的不齿,落了蝙蝠不为鸟兽两方接收的下场,岂不悲哉。而我又自恃年轻,装了气盛,不愿寻些门路,顶了“伪青年”的名号,撞骗招摇。这样思前想后,一来二去,事情就拖沓下来,差点没给憋出什么紧要的毛病。为自己健康计算,总算决定厚了脸皮,痛说怎么个喜爱法。
作为世上三大独特类型电影之一的西部片,真真的发源地毫无疑问的是在美国西部,这也总算是给屡遭鄙夷没有文化的美国人一点慰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西部片历史上颇有自己的地位,一部《不可饶恕》,尽显盖天豪情,谓之典范毫不为过。影视圈内总有些看法,认得伊斯特伍德之后西部片已死。但如此结论怕是要惹得科恩兄弟和昆汀•塔伦蒂诺一阵微词了。
2007年,一部《老无所依》横空出世,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在其他电影节上也是风骚显尽,似乎表明西部片死而不僵之状。影片基调沉郁,其间猎人和杀手苦苦周旋,恐惧和压抑如同广袤荒蛮的西部一样,无可遁逃而近乎窒息。但西部片确在老去,一如英雄主义的消解,让人无所依靠。
昆汀•塔伦蒂诺号称“鬼才”,意思是鬼才知道他要拍什么。他电影里面的人物一贯絮絮叨叨,婆婆妈妈,没完没了,《被解救的姜戈》也不例外。昆汀喜欢用不严肃的方式讲一个很严肃的故事,更是让人觉得这部电影有那么点借壳上市的味道。
尽管如此,硬是要把这两部电影从西部片的队伍里给揪扯出来大约是有点不那么厚道。因而说“西部片已死”或有武断,但之前加上“传统”二字可能会少招些白眼。
虽说西部片有文化藩篱,洋大人穿旗袍总有不类之感,但不是说就得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功夫熊猫》据称是美国导演写给中国的情书,那《西部慢调》可算得上是欧洲导演给美国写的情书罢。尽管细细想来,这两封情书怎么着都有些不一样,但话又讲回来了,能拔浓的就是好膏药,情书总归是情书啊。
《西部慢调》在华上映的时候有不少朋友是“买了票看老公去的”,由此也可见这封情书写得的确是相当的可以。据说法鲨穿了秋裤的时候也引出不少姑娘们的惊叹。总体上讲,法鲨的器大能看出来,但活儿到底好不好可能要留给后人做深入研究了。
《西部慢调》的台版译名是《西部缓慢之死》,却倒真有些古旧的欧罗巴慵懒老迈的调调,像极了冬日午后闲散的阳光,暖暖给人带来犯困一般的舒适感。其间插穿了一个个偶遇一样的故事,幽默、情怀而又有一些黑色的气氛,但总归都是愉悦的,带了一些有关情与爱的幻想,似轻盈的诉说,娓娓而道来。也难怪,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总容易对之产生一些美好的甚至于不切实际的幻想。
整个故事的主体与其说是冒险不如说是一次轻旅行。痴心娃和好基友一路悠悠向西,遇到一番故事种种,一会儿是被砸死的伐树者,一会儿是纵情歌唱的黑人,再一会儿是心存敌意的土著。当然,旅行期间也不晚穿插一下自己和小女友之间的歪歪腻腻。最后枪战之中也真是的,本来痴心娃要英雄救美,混乱中给小女友射中,又看到人家和新欢秀恩爱,这本就够伤口撒盐的了,可是导演还不过瘾,非给具象化,倒却又让人哑然失笑了。甚至死掉的那位大叔也不放过,硬生生把人家裤子给扯将下来,显摆显摆雪花似的屁股。
片中有两次引人的讨论,一次是和黑人们关于情爱的,另一次是和一位独行作家讨论西部的,都很纯粹,甚至单纯地有些稚嫩。
但那又怎么样呢?嫩乎乎的痴心娃一路横穿北美大陆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其实多半也是欧罗巴对美洲西部一次痴意的表达罢。
管他许多呢,都是要死去的,这西部总归是要死去的。既然早已通晓这结局,还急促些个什么呢?不如就慢悠悠上路,晒晒阳光,品品咖啡,想想美人,把这情怀缓缓调开了去,掺到Rose总也做不好的黄油里罢。
《西部慢调》影评(十):重口味小清新
这两个词其实真心不搭调。不过就像这部电影,很多元素都相互冲突不搭调。
本来是为了终极考试结束散心去的。日本和印度妹子选了此片。看介绍后她们告诉我是一个稳妥的纯爱片。纯爱片本来我也是不打算看的怕哭地稀里哗啦。只是又怕显得自己过于矫情就“爽快”答应。电影看完之后才发现,这除了打了纯爱的名头之外,连半星爱感都没有的。我的脑子里留下的都是血腥,残暴,冷酷,悲烈,凄惨。人性兽性不分。现实理想交织。
其实电影很厚重。切入继而挖掘深刻的点很多。说了好多个故事,好多种人,好多种人生。在短短1个多小时里给你呈现好多选择的和被选择的结果。你可以选择一种世界观去看待你周围的一切,你的身世,你遇到过的爱情,你想像中的一个人,以及她的可爱或者可憎。选择是你自己做的,没有好坏,没有正确答案。只属于你。
男主小清新,爱的猛烈,炙热,深情。他爱的如此风尘仆仆。很可怜的是他执着于幻想中的爱情。但是可贵的是,他执着于属于自己的爱情。他高冷的人生哲学搭配着善良的内心纯粹的外型,实在是整个炼狱般西部中的独星。“遇见他,是我的幸运。” 希望是一个人能给出的最好的东西。给他人以活下去的希望,唤醒因为生存而泯灭的人性,这是高于爱情之上太多的东西。男主身子单薄,却精神强大地给予另一个人如此之多。是爱情,不是爱情,让人勇敢。他很勇敢。电影的结局安排的很戏剧性,在某种意义上,也许他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了和自己爱的人的爱情。只是,是通过另一个人的心和他的眼。他的承诺和使命都化在了自己最后的泪里。枪声,盐罐子,心爱的女人和别的男人的吻别,浸湿的书,微弱的光影下她的眉目。爱不是reciprocal的。男主一定不在意她的无心。即使她不爱他,他也会坚持的。这种爱情才特别伟大。
似乎现实西部是可怕的。电影中的一些细节都被不经意刻画的很触动。比如,夫妻两人抢劫。女子命令丈夫开枪。那男的颤抖的眼帘,局促的呼吸,最后都没有下手。有些人也许是懦弱。我宁愿想像还是一种善意在萌动。小卖部的门一打开,两个孩子站着。干干净净的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
其实只是为了生存。无法生存让人丧失理智。
他们管土著叫野人,无尽的砍杀。没有丝毫的文明可言。电影中说,当文明到来的时候。好像那个时候就真的没有阶级没有种族没有舆论。来去自由。这种愿望实在太美好。
我记得电影里的一个史学家说,“在很久的未来,现在将是很久的过去。” 虽然这话听的很不顺,似乎在说一个事情。但是将来和过去这样的对立分明是要说两个时代的事情。而将来,我们怀揣着期盼它会变的更好。
还是那句话,在希望之下活着,都不会太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