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打扰伯格曼》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打扰伯格曼》经典影评10篇

2018-05-09 21:0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打扰伯格曼》经典影评10篇

  《打扰伯格曼》是一部由Jane Magnusson / Hynek Pallas执导,托马斯·阿尔弗莱德森 / 伍迪·艾伦 / 韦斯·安德森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打扰伯格曼》影评(一):打扰伯格曼

  When we talk about icons

  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they shit

  just like we shit

  They vomit just like we vomit

  And they masturbate just like we masturbate

  Woody Allen

  There is no way..

  All u can do is to distract yourself

  If you do not distract yourself, then you face to think about it

  You think about it, it is a terrifying, impossible and losing propersition

  o it is best trying not think about it

  ot thinking about it means 你可以看歌舞片或球赛来逃避

  或是动手写剧本,苦思第二幕的问题

  这样就能占满你所有的心力

  透过琐事来让自己分心

  《打扰伯格曼》影评(二):大师的观影经验

  李安

  1.1973年底,当时我十八岁,那一天我永志难忘,可以说是我的觉醒日,回想起来,当时台湾只看得到一部伯格曼,70年代初期,我和朋友在电影社,在放映室一起看那部片,我连续看了两次,看完动弹不得,放佛被导演夺走了童贞。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在台湾我从没看过这样的东西,我是个只会读书的好孩子,没有非分之想,只会念书上大学,可连这我都失败了。我母亲虔诚基督徒,每周日都带我上教会,14岁前我每天祷告四次,然后我放弃了。这样做有何用?那是我成长背景,然后我看了《处女泉》,之前我从没看过艺术电影,那冲击之大你想象不到,我哑口无言,不知道是什么击中了我,我从没想过人可以质疑信仰,我还记得片尾那个镜头,直至今日仍然深受影响,我要拍摄沉思的状态时,总是从人背后来拍摄。他考虑动手杀人时,便走到山丘的小树旁,我不知道自己为何大受震撼,他就那样看着树,然后……

  2.沉默是一种很棒的手法,我不会刻意用沉默,但实际上用了不少,我想跟我的中华文化背景,亚洲文化背景有关。西方艺术经常处理物质的议题, 而我们经常处理空间,这跟我们的传统有关,因此那跟我使用沉默的方式,不管有意无意,有时沉默极具威力

  北野武

  1.说话是运用声音的一种方式,透过说话传达讯息,是沟通显而易见形式,日本人常常觉得,不必言语也能了解彼此,“除非必要别开口”/“少说废话”,都是日文中常见说法人们不发一语却彼此心领神会,这种情况很常见,因此有些事情我们从来不提,有些事情说出来反而没格调,日文里甚至有词形容这种状况,那就叫“不解风情”。

  2.电影就是这样,是主观的,关于电影这回事,有两点人们都不懂,一是电影与理念无关,因为理念要多少有多少,也没有所谓新点子这回事,关键执行,怎么把想法拍出来;二是跟你是谁有关,多大年纪,身处何处,什么时候看的。你问别人他们最喜欢的电影,他们总是会回答自己何时在哪里看,跟谁一起看,因为观影的经验很重要

  martin scorsese

  66年的时候,我不知道是否说得上喜欢,但如果你开始看了一定没办法停下来。

  迈克尔哈内克

  暴戾之诱人很难回避,电影这种媒介以暴力及动作为生。我认为恐惧是种文化动力,倘若大家都幸福快乐,我们就不需要艺术了,大家会有如置身乐园,没有恐惧就拍不出电影来了。

  拉丝冯提尔

  1.《芬妮和亚历山大》让我很失望,我简直气炸了,伯格曼总是预设,自己的观众是知识分子突然间却把他们变成傻瓜,我在芬尼中见到很多我喜欢元素被抓出来放大了,我讨厌这样,我不喜欢事物庸俗化,我知道伯格曼自己也没那么满意那部片。我不喜欢的其实是,他在那部片里讲的东西,在他比较严肃作品里都说过了,你截取某部电影的精华,某部对我而言意义非凡的片,塞进一部平庸的作品里,简直是亵渎。

  2.我看过伯格曼所有作品,甚至广告片,不计耗费多少时间,我最难接受的是,他跟Thomas Vinterberg关系密切,真的很奇怪,Vinterberg只看过他一部片子,就是《芬妮和亚历山大》,他却摇身一变,成为和伯格曼通电话的人,我都没跟伯格曼通过电话,可恶,我不晓得写过多少封影迷信给他,从没回信,于是我受够了,下定决心罢手,但我在特罗尔海坦拍片时,又重看了《野草莓》,又写信给他:”可恶,这部电影真赞”。我也不在乎他会不会回信,当然没有,我自己也不会每封信都回。人总有极限的,如今他过世了,你必须说,fuck Bergman,我都55岁了,我要过自己的人生,他不想跟我有任何接触没关系,我跟伯格曼的关系跟我爸一样,他过世时我18岁。他还不是我真正的父亲,我有很多话想跟他说,我最气的是,那混蛋大可以说,“你来法罗岛,咱们聊一聊”,他大可以这样做,但他没有,我好气,但我真的很爱他,他对我来说意义非凡,that stupid shit。

  伍迪艾伦

  他的电影很好看,并非有水准或者好评才喜欢,我是真的得到了娱乐,我服了一块半的票钱进戏院,他抓住我的目光,整场电影让我喘不过气来,我深陷其中因为他很会讲故事,他的影像很美,很有戏剧张力情绪饱满剧情深深引起我的共鸣,他所触及的主题观念感情,对我个人具有深刻意义。

  《打扰伯格曼》影评(三):带你认识小半个电影圈

  这是一部纪录片,但是卡司的强大令人发指

  其实内容非常之简单,就是网罗全世界的大牌导演来到伯格曼晚年居住的法罗岛进行朝圣拜访。然而本片找到的这些导演几乎凑成了电影圈的半壁江山分量等同于汪峰老师之于中国歌坛。

  先来说一下本片的绝对主角,英格玛·伯格曼。这种上古神兽级别的导演真的很难去定义评价,安东尼奥尼呀,费里尼呀,伯格曼呀,塔科夫斯基呀,我相信电影教科书上不会少了他们的笔墨

  如果论作品,伯格曼产量非常之高,关乎宗教哲学,死亡和生活历史地位显赫的作品比比皆是。《芬妮与亚历山大》、《野草莓》、《假面》、《第七封印》、《婚姻生活》、《处女泉》等等等等,若是说一下他的艺术生涯,估计一本书也是不够的。

  以上只是简单介绍一下主线人物的背景,影片一开始交代,伯格曼晚年搬离斯德哥尔摩,在法罗岛上过上了隐居的生活。本片出现的导演和演员们,大部分被带来感受心中偶像的隐居住处,谈一下自己对伯格曼的崇拜之情。

  我会按照出场顺序逐一介绍。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前些年大热的《鸟人》导演。“墨西哥三杰”之一,广告导演出身,以《爱情是狗娘》出道,后连续拍摄出《21g》、《巴别塔》、《鸟人》和《荒野猎人》,可谓前途无量

  早年本以为他只是擅长一种风格的导演,因为《爱情是狗娘》、《21克》以及《巴别塔》都是多线叙事,线索穿插这一风格。然而从《美错》开始,风格突变,开始专心一个故事,《鸟人》可以视作他目前为止的高峰,无论是叙事还是镜头,都让人惊叹他的才华

  在这部纪录片中,他谈到了伯格曼对死亡这一主题的迷恋。然而在伯格曼房间的小桌子发现类似小学生刻在书桌上的字,其中有伯格曼的前妻丽芙的名字。以及白板上画满的小爱心完全像个情窦初开的青少年

  在法罗岛上,伊纳里图发现了《假面》中著名移动长镜头,兴奋地假装自己是摄影师跟着拍摄线路在移动。

  《打扰伯格曼》影评(四):致敬伯格曼

  关于伯格曼的纪录片碰到必看。不知怎么地就和这位大师结了缘,不知怎么地几年前硕士论文就写了伯格曼。伯格曼的电影不是那种没事就可以拿出来看看kill time或者喝下午茶的,看他的电影需要勇气,需要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去感受那份孤独、那份追问、那份哲思。昨天下午看Liv Ullmann的回忆纪录片,Faro岛那么美,又那么孤绝,好像又为理解伯格曼的作品增加了一点注解。

  这部片子最感动的是Woody Allen 和李安的采访部分。Woody Allen说他和伯格曼share some weaknesses: fragile, highly neurotic, not suited to the life in this planet. 伯格曼曾给他打电话说电影中有如此多的heavy and difficult moments,所以自己睡前会看一些junk movie to pacify himself. (不知道大师看junk movie时是啥感受......) 之前看Woody Allen的作品总有一种很时髦感觉,描绘发达国家都市人的一些小情愫,不太有共鸣,印象也不深刻,这里的访谈让我对他又加深了一些认识,会再去重看他的作品。

  李安说他05年左右抑郁了,然后没跟制片人打招呼就去了Faro岛,探望伯格曼。我想他是去寻找力量,寻找inspiration。说到07年伯格曼去世时,他不禁哽咽,然后片中出现了李安去探访伯格曼时两人相拥的照片,偶瞬间泪奔了。李安真心是伯格曼的追随者啊!他从14岁起就喜欢《处女泉》了,因为他母亲是一个fervent christian, 从宗教这个点出发去关注伯格曼的作品,这一点我倒是跟他很像。可惜关于李安的采访太少了。

  缺憾是没有英文字幕,很多导演用其他语言讲的听不懂。日后会再回顾。

  《打扰伯格曼》影评(五):“缺席”成为在场,声像建构“现实” ,感受光影之美,见证伯格曼不朽

  第一次看伯格曼是一年多前看的《野草莓》,短评" 一个梦境突然明悟已无岁月可回头,于是故地重游记忆里的草莓地,往日的遗憾一一浮现在心头。一路有年轻人陪伴,见到一对夫妻。开始自省自己的青春和婚姻。荣誉也如过眼烟云,旁观自己的人生,终于洞察收获荣耀更重要的东西。野草莓的滋味留在心头 "电影的梦境感觉高深,也没有完全看懂。后来看《婚姻生活》特别喜欢,婚姻中的问题乃至本质,算最喜欢的

  昨晚看了《假面》知道注重心暗示变化过程仍然看不懂,看了影评和纪录片中的一些评论才有点明白这部电影的杰出,有机会认真看一遍。

  这部题材有点《寻找小糖人》的既视感,这种题材很吸引我。小镇居民反应"大家在保护他"想起《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书籍畅销的经济来源隐居几十年。一位位名导们不同时间拍摄的纪录片" 电影使缺席成为在场,利用声像建构“现实” ",历久弥新的传承带来感动

  纪录片看完后很想写点什么,为伯格曼,为电影,也为纪录片本身给我带来的冲击和感动

  一位位名导仿佛参观遗迹一般参观他的家,或忐忑激动,像孩子一般拘谨,每个人都多少受他影响,他是影史上不可逾越巅峰,无法复制的传奇,他编剧到调幅和镜头都别出心裁幽默或深刻,讲故事用演员都独特住所揭露他的私人生活,他用孤独当力量。结束于李安06年与他相拥,电影的传承,看完感动不已,经久不息...

  107分钟都不乏味,带点神秘探索,又有幽默口吻细节趣味盎然。逐渐了解到伯格曼的生平和他对影史深远的影响,他的前卫,他每天都看电影,他拍片保证质量同时也保持了数量,带病拍片,几次住进哥尔的摩的疗养院,恢复期间又写了《野草莓》他疯魔的劲。他巨大书架和收藏的图书与影碟,渊博的阅量。经导演之口也还原得他像个也吃饭拉屎普通人共同之处。他的好色和租碟没还,更亲切

  还有很多这样的细节,北野武说看《野草莓》看的想睡,忍俊不禁。冯提尔的吐槽,太经典了,当然还有那句“可我还是爱他的”父辈那样的仰慕,印象深刻。

  《婚姻生活》让瑞典离婚率增高一半,《野草莓》《第七封印》让无数电影后辈奉为圭泉,趋之若鹜模仿致敬,他去世了但今后几百年他依然让无数人追忆震撼缅怀,他的作品的意义和内容不会过时,牛逼至此,无需多言

  看完纪录片多了补片片单:以为太过哲学严肃的《第七封印》听导演说调度看得舒服又喜剧的《夏夜微笑》,震得李安动弹不得,改变成就李安的《处女泉》,为演员量身定做演技绝佳的《秋日奏鸣曲》,夏日青春,裸露镜头引起轰动的《莫妮卡》,筹资最高的《芬妮与亚历山大》,《魔术师》…

  还没看的《寻找小糖人》《寻找薇薇安·迈尔》等等

  除了对白外,几处屏中树和空镜头都很好看,不乏味。看完这样的一部纪录片,听着导演们的心里话,对电影的了解又进一步了,品味眼界也跟着增高了

  还有前面提到的那句那句" 电影使缺席成为在场,利用声像建构“现实” ,这种感觉看纪录片的过程真切感受到了,这就是光影的魅力。

  遥祝伯格曼天上安详,地下安眠,影史不朽

  《打扰伯格曼》影评(六):小粉丝李安与他的男神伯格曼

  文/麻赢心

  1974年,18岁的李安(根据维基百科,应该是20岁,不过李安自己在采访时说是18岁,就是18岁吧)第一次在台湾偶然看到伯格曼的《处女泉》,那是他第一次看艺术电影,整个人呆住,李安形容“那次经验就像是被夺走了童贞”,那是一部如此安静又如此暴力的电影,触及了人的复杂性和信仰,片子失去女儿的父亲痛苦地追问:上帝,你在哪儿?如果你存在,你为何允许世上有这样多的不幸发生?

  上帝仿佛不存在,片中父亲只能自己为女儿复仇,然而影片最后,少女死去的地方流出泉水,好像某种神迹。伯格曼对信仰的探索没有得到答案,但是这追问的力量使18岁的李安久久无法平静。

  观看了《处女泉》后,李安立刻做的事情是,坐在原地,再看一遍。在从事电影之前,李安的人生是有挫败感的,高考两次落榜,勉勉强强考上了专科,对于做高中校长的父亲来说,好像家里出了个不争气的小孩。 直至李安拍了好几部电影后,父亲还在对他说:“该回來教书了吧,做点正经事。”父子关系也是李安电影的一个母题,哪怕拍绿巨人,拍3D老虎,里面都是与父亲的对峙和沟通。说远了,简而言之,李安来自一个很传统的家庭,父亲是士大夫观念,母亲是受洗的基督徒,在他十几岁时,每周跟着母亲上教会,每天祷告好几次,直到觉得这件事没有意义。因此李安和伯格曼最初的共鸣是,原来信仰是可以被质疑的,“伯格曼电影里的东西可以直接到达我。”

  《处女泉》使李安下定决心投身电影(事实证明跟着偶像走是没错的,李安后来多次傲娇地说,自己是个做什么都不灵光的人,但一到了片场,无论他的职位是什么,最后大家都听他的)。看《处女泉》五年之后,李安终于如愿跑去美国读戏剧。

  2006年,情绪处于低谷的李安经朋友引荐,得到伯格曼的允许去他避世的法罗岛与他会面,这是一个很大的殊荣,怎么说呢,伯格曼这个人不爱会客,之前头号追随者拉斯·冯·提尔曾多次写信求见,完全没有得到回复,后来干脆“因爱生恨”,把吐槽伯格曼变成人生一大爱好。拉斯·冯·提尔这个妙人,我们可以有空专门再聊,基本就是过着夹杂着疯狂和彪悍的人生。

  说回小粉丝李安与伯格曼的那次见面,李安当时正在筹备《色戒》,内心有很多难以言说的痛苦和挣扎,在一年后的金马奖颁奖礼上,李安说《色戒》是他“累世的孽障”,他不得不拍,否则内心无法安宁。而整个拍摄过程李安几近崩溃,梁朝伟甚至劝导演“我们只是露个皮肉,你要保重”。因而在那个时候,李安觉得唯一能够寻求安慰(其实也就是求抱抱啦)的人就是他电影上的启蒙者伯格曼,李安称那次拜访为“朝圣之旅”,给了他力量完成《色戒》。

  在那次短暂的交谈中,伯格曼问李安如何和演员工作,李安说:“有时我很憎恨自己,因为我把他们撕裂,只是为了看见我自己。我把他们撕成两半,杀死他们,以求将深处的东西暴露出来。” 而伯格曼对李安说: “你要爱你的演员。” (话说伯格曼是真的爱演员,据不负责统计,他可能睡过他所有的女主角,这点经他的头号粉丝伍迪艾伦证实过,他的另一个黑粉拉斯·冯·提尔说他到晚年还是很好色,伤了心的粉丝真是最可怕的敌人呐!)

  不过拉斯·冯·提尔是真的非常爱伯格曼,他说伯格曼对他来说就像父亲,对于李安应该也有同样的意义。李安后来回忆,眼前这个人,三十多年前用他的《处女泉》将自己的纯真带走,终于在这么多年后,给了自己一个带有母性的拥抱。所以我们看见照片中,已功成名就的李安像个小孩一样伏在伯格曼肩上哭泣,令人动容。

  《处女泉》奠定了李安看待电影的眼光,伯格曼让他明白,最好的电影是什么样子,一部电影让人哭让人笑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追问。电影无法得到答案,但必须提出问题。李安说伯格曼对他来说是男神(原话是God,在多种考虑后,我觉得翻成男神也没什么不行的,反正小粉丝李安已哭得那个样子),他不敢去模仿,然而在后来的工作中,他总是不由自主地使用伯格曼在《处女泉》中使用的镜头摆位:当一个人深思时,从他的身后拍摄他,而不是正面。这变成了一个习惯。

  2007年,伯格曼去世,追随者1号伍迪艾伦正在西班牙开工,事后撰文回忆,哀伤地写道,“我只希望伯格曼走的时候,如他自己所愿,是个晴天。”而万里之外,得知消息的李安一度停工。

  2011年,李安拍摄《少年PI的奇幻漂流》,片中少年一次次追问:上帝,你在哪里?这可能和致敬无关,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李安以这种方式再度拥抱了伯格曼。

  《打扰伯格曼》影评(七):艺术不是答案

  像老伍迪第一次看伯格曼一样,看钢琴教师是拥吻封面,黑暗中的舞者是冲着bjork;即便到了忧郁症也几乎没注意过冯提尔。只有在这样的粉丝电影里,他们不再是一群躲在监视器背后的老头。是怀有怨念的吐槽狂,是崩溃哭倒在父亲怀里的儿子。 从来就没有所谓的new idea,电影是execution。换句话说,没有国师口中的天才、大师,只有一个个榨干自己的偏执狂。大概在亚洲人心中死了即是圆满,盖棺定论,话总是说得过满。天才总被家乡人所不容,人死了才身价暴涨,这群老粉丝口中的迷思,也困惑着我。在接下来的若干年,十几年内,我将注定见证这群老粉丝的离去。伍迪艾伦离世的那天,我会干着什么样的职业,我能为他拍点什么吗。这问题让我睡不着。 我们已经失去了读诗的传统。伯格曼的这些北欧诗歌会不会在我看得到的哪天,沦为一小撮人的教学片。如果每天都是歌舞升平,还有谁需要艺术。所幸没有人满意自己的处境。至今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听到神隐少女就掉眼泪,并且每一次,都跟14岁的时候一样哭得旁若无人。这大概就是片中总结的,电影的第二个死穴,无所谓拍的什么,真正的记忆点在于当时和谁看、以及看的情境。连老粉丝都怀疑当初喜欢某部的理由,木心一辈子对纪德又爱又恨,老了还说老说他坏话。他说纪德比不上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也不如福楼拜亲切,不如歌德赤忱,但他是少年时的陪伴,是良师益友。木心在1994年元月9日的最后一课上说,我现在还记得纪德的好处,我永远心怀感激。 艺术不是答案,是出口。人一生的行为,无非爱恨,是人都有爱恨,苦于用不上,使不出。靠艺术,教你爱,帮你恨,教你像寻索仇人一样地寻找你的友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