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猛于炮火》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猛于炮火》观后感10篇

2018-06-01 21:5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猛于炮火》观后感10篇

  《猛于炮火》是一部由约阿希姆·提尔执导,加布里埃尔·伯恩 / 杰西·艾森伯格 / 伊莎贝尔·于佩尔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猛于炮火》观后感(一):一切如旧,只是,他们并不需要

  【只是想记录一下,感触最深的那段话

  某天清晨

  你发现自己身在世界的某个地方

  然后等你真的回到家

  你已疲惫不堪

  过个一天半天

  回到家

  计划三番五次变更

  你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休息

  你才能恢复精力了解他们的近况

  你能听到他们

  尽量保持安静

  等待你从房间里出来

  自从你上次离开

  他们对自己变化一无所知

  你需要学习他们感兴趣东西

  所有新事物名字

  这些新事物可能一个月后又会变化

  那些他们曾经讨厌

  现在却热爱食物

  几天后

  你感觉自己似乎融入了角色

  如此自然

  你喜欢这种感觉

  只是

  他们想要你在身边

  他们爱你

  你能感觉到

  当然你也爱他们

  胜过一切

  但你仍然感觉自己是个阻碍

  挡在他们习以为常道路

  你又一次感觉自己身处异处

  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让你留下

  他们并不需要你

  《猛于炮火》观后感(二):死亡与记忆力量猛于炮火。 而爱,却永远超乎你的想象

  猛于炮火,一部该称之为诗篇的电影。其细腻程度令我瞠目结舌,如此优雅亦如此隐晦。

  死亡尤其使人措手不及,无论是成年人未成年,最后只能默然接受生者,远比世界所认为的表现得更为离奇怪异,令人心碎。

  “你想过妈妈吗?你想过那场车祸吗?你不觉得他应该知道真相吗?真相?什么是真相?车祸中没什么故事,所以人们必须编个故事出来,好让他们有所迁怒。”

  从始至终未曾真正揭露的死亡真相,是留下的生者所极力逃避伤痛

  幼弱的弟弟以沉迷电子音乐,鸟骨骼的腐烂分解,写作孤身一人作为发泄无措与伤痛的手段沉默,离群,在游戏中不断射击、坠落,在无望的暗恋中撰写日常而曼妙文字。脚踩下的枯叶,蜷缩成一团的躯体,如此悲伤,如此无助

  初为人的哥哥,以温驯而柔软姿态出现众人面前,蓝色衣衫新生儿,母亲摄影成像工作室,意外发现母亲出轨的秘密,被刺伤的眼眸。他如此使人心怜,如此隐忍以至于他之后的出轨与背叛,只让人感到无边的脆弱。他甚至比十二岁丧母的弟弟更使人喟叹,他对父亲说母亲去世前的很多事都会单与自己分享。他坐在电脑前整理母亲生前的遗作与弃作,想到母亲臂肘上子弹留予的疤痕。比战争,比杀戮,比残酷更使生命战栗颤抖的,是生者仍活在记忆中。你仍爱着死者思念得痛彻心扉求而不得,然而时间会拉锯稀释她的存在,她仍存在,而现实会让你怀疑

  你爱她,但你渐渐不再需要她,甚至你怀疑她存于世时,你是否曾需要她。

  故事中另一位父亲,用跟踪这蹩脚心酸方式关爱着幼弱离群的儿子。他试图把一部分于逝去妻子愧疚不安转移到大儿子身上,然而家中所有人对于亲人的离世皆有不同的解读和态度处理离别的方式也不尽相同。面对妻子的死亡,父亲的出轨我以为十分水到渠成,死者是否有义务捆绑仍被现实所折磨的生者?我以为我无法过多苛责父亲的做法事实上哥哥也用出轨逃避他初为人父的责任恐慌。或许在那个重要的,该与他妻子共同庆祝的时刻该有母亲的祝福陪伴心理上的缺失,与妻子过少的沟通尤其在使他苦痛的秘密无法分享之时,与前女友温存一夜是最快速的逃避方式。

  分别多年蓦然闯入生活的前女友,分离多年仍存活于记忆中的母亲。

  道别与缅怀的方式,狼狈到不忍苛责。

  故事的最后,他们分别以碎灭而勇敢的方式与死者说再见。

  再见,并不代表再也不见。

  只是就像那辆不断前行的车,最终刊登在报纸上不尽人意满是谎言报道,暗恋对象粗俗鲁莽行为与破灭,新生儿不可抗力生长同面对。

  死亡与记忆的力量猛于炮火。

  而爱,却永远超乎你的想象。

  《猛于炮火》观后感(三):我一直在等待那一声炮响

  整体3星半吧,也许是我太愚钝,没有深切感受到那猛于炮火的震撼力。

  电影的叙事极为平静,很多细节颇为动人,闪回与想象在将时间线打碎的同时也在逐渐地拼凑出这一家人相互间的关系和他们的困境。女摄影记者婚姻如同空气般似有若无,她的大儿子刚刚有了自己的孩子然而婚姻关系同样存在危机青春期的小儿子与父亲间的隔阂。还有女记者与同事婚外情、父亲与小儿子的英语老师、大儿子与前女友,青春期小儿子与他的暗恋对象,每个人都有秘密,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为别人了解的一面生活中矛盾与对立,人与人之间复杂感情和关系也许比在炮火中拍摄照片更难应付,这可能也是伊莎贝尔一次又一次归来又离去原因

  虽然在一开始伊莎贝尔的丈夫与她同事的对话暗示了她的死可能是自杀,但一切似乎又没那么简单,她的同事还要写一篇文章,一场危机似乎要来了。于是,习惯戏剧冲突的我开始等待,最后该来的都来了,文章登了,爸爸还是没来的及和小儿子沟通。然而并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或是震撼人心答案,小儿子终于和爸爸说话了,三个男人一起去看大儿子的孩子,结局看似光明,又似乎没有解决什么。憋了一整部电影等待的那个答案一直没来,问题就是导演给我们展现的那些,所有这些沉静的、压抑的、甚至无来由的就是猛于炮火的。

  《猛于炮火》观后感(四):我家男人初长成

  最近看过太多以女性视角为主或者是以女性意识为主的电影,逐渐感觉到一些疲乏。转而我选择了这一部比较“清”没有偏重,被预告片定义为“青春教育片”的电影。

  之前很少看北欧拍摄的电影,这种感觉和之前西班牙的电影不太相似。南欧本身固有的文化底蕴人文关怀不自主地汩汩向外冒。南欧人那种热情、奔放的性格让彼此之间的交流较为频繁,或者是沟通更为容易。对于他们来说,似乎憋着不说要更加难受。这一点和北欧的国家大不相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气的原因,还是地广人稀。即使是家人,感觉心里也隔着一道墙。陌生人,更是要相距一米远。交谈似乎是试探性的。所以,电影与“青春”无关,这是导演眼中的他们的真实反应。因此,有许多情节要靠“猜”。

  《猛于炮火》观后感(五):猛于炮火vs一个凝望

  欧洲片的细腻看了总觉内心涟漪,第78分钟女主长达40秒的一个对现状的凝视,没有眨眼睛,深绿色眸子就像定格了一样,从开始的深思到隐含着泪光,我于佩尔演技爆表啊。

  尽管没有太多对交通事故其实是自杀的直白介绍,但是这一段内心独白体现了内心的孤独:家人很爱你,你也很爱他们,但是你仍感觉自己像个陌生人,就像你一直觉得的那样,你不属于这里,并不是他们不要你一起陪他们过日子,而是他们根本不需要你。

  《猛于炮火》观后感(六):我竟然看的那么认真

  很久不看文艺片了 真的是蛮沉闷的不过耐着性子看完了

  导演并没有为了文艺而沉闷,用了穿插的叙事方法,母亲的死因自始至终是个悬念,对于人物表情的捕捉以及有些细节的处理令人印象深刻。这部片子中的几个主要演员拿捏不错

  影片开端用一幅幅作品触动人心,突出了站地女摄影师才华 勇敢 坚毅。然而本片的重点却是大名鼎鼎的她人后的生活以及和她的家庭。爸爸年轻风流倜傥为了支持妈妈的事业放弃表演,大儿子看似圆融美满实则压力重重,本片的二儿子正值青春期有点内向而不失温暖

  长期直面那些战火下的贫穷饥饿,扭曲的人性,早夭的儿童,女摄影师努力让自己进入到被摄影者的角度,才能用一帧照片就把所发生的事情说清说尽,她的感情无疑是细腻的,而进入到角色体验当事人心境这样的工作让人面临巨大的压力,她不是不想中断工作回归家庭,电影中提到了两个原因:责任和成就感。分别在女主出车祸后的记录短片中她被采访时候回答以及在大儿子学校里和人聊天时候。另一方面她在家庭中的身份越来越模糊,丈夫的貌合神离夫妻两人谈论的那个梦),影片后半段有一段她的自述,大意是每次工作时候特别想回家,回家一段时间后发现其实不被需要却像是打扰大家各自的生活似的,归属感的缺失让她一次次重返工作战场

  爸爸对于妻子的出轨和抑郁心知肚明,为了维护家庭表面的和平和个儿子什么也没有说,妻子的名声越大,她在家的时间就越少,儿子青春期的叛逆插曲只能和情人诉说,久而久之他对她就选择了感情的被动和逃避。

  小儿子虽然性格古怪内向但遗传了妈妈的敏感细腻,关于他的情节也是整部片子少有明媚的存在,他对于母亲的依恋,和哥哥的互动。。。他画的那副妈妈的画真的很美;他找到的爸爸年轻时候电影的视频与哥哥分享;他在学校有个暗恋的姑娘聚会前他是想要做什么不得而知表白?他送喝醉的暗恋对象回家这段情节的我很喜欢,没有变污。至于他为什么流泪,我能够理解,但是这原因很难说清楚。不是委屈伤心,是一种触动吧。这个小演员真的演的挺好的。

  大儿子主角脸,看似阳光,然而怯懦脆弱害怕承担责任。这点和爸爸有点像。在医院里偶遇初恋,初恋以为他老婆生大病也没有解释,后来又和初恋搞外遇,我觉得初恋时出于对他的同情,他有机会还是没有澄清。他知道母亲有抑郁症,然而这好像是他生活里避之不及的阴影,瞒着妻子不说,有新出生的孩子但是好像不怎么爱还有妻子也是嫌她爆粗口,可能忘不了初恋?还是他觉得自己被生活捆绑?

  爸爸中年危机,在年轻女同事这里找回点自信。想和孩子好好沟通却没有方法,那个为了了解孩子注册了网游,每天在里面走啊走希望能碰到孩子的角色,终于有一天他碰到了,激动一脸,孩子的角色和他挥挥手,走过来,拔出刀砍了他这个我真的是要笑死了,哈哈哈哈。可怜天下父母心

  总之,这片子文艺又合理,沉闷不失温暖,如果喜欢慢节奏的家庭伦理可以看看。而这个评论写的很差劲。。。

  《猛于炮火》观后感(七):永恒命题的敏感精彩再现

  全片的核心命题出现在以母亲的声音呈现的传记作者台词处,女主人公表示工作不是追寻目标,而家里也永远存在着隔阂,当然这是女主角的人物自白,但其背后的意思又何尝不是影片中每个家庭成员都需要自问的呢?影片通过三个互相妨碍却又不得不在一起的家人提出这个人们深思熟虑也难以解答的问题:存在主义哲学指导的生活方式在家庭中适用吗?

  小儿子对母亲和女同学的思念使他烦恼不堪,而父亲这一身份天生的监管色彩安慰与交流难以可能。

  父亲承担着丧妻之痛,出于一家之主的身份他无法向儿子袒露自己真实的情感想法

  大儿子在新晋家庭的责任与往日旧情中徘徊,而无论是弟弟还是父亲似乎都不是一个可能的帮助者,睡在由父亲安排床铺毛巾的房间里所呈现“我能替你分担”的帮助可能性反而是无形的压力,感情还是没法输出交流,起码在影片里没有

  可以在影片中看到的是,虽然名为家人,但主要的角色之间一直没有也无法达成共识和理解,感情问题一旦离开个人进入外部变成伦理和道德就丧失了本来的意义,家人能做的只有像小儿子告诉父亲“哥哥不是 very well”那样盲目的体谅,从现实经验来说,这样的体谅往往会因为自身的盲目误解造成伤害而不是抚慰,当人与人的永恒隔阂被划进家庭的小圈,矛盾会自然而然地出现。

  ·

  难的是将这份微妙的爱的排斥表现出来,事件与情节往往只展现表面难以令人信服(即使是将摄影机架在急诊室门口,也不会发现存在主义的影子),如本片这样的个人化性格体现就是非常好的选择,特别响非常近已经做出了优秀的前例,儿子的意识流情书幻想、父亲的回忆穿插和恰当时候出现的母亲回忆这样深入人物内心的场景远胜过台词和交流,心境,而不是故事,让观众体会到了家庭中复杂的情感流动和变化,开头分段式的小说表达十分到位,通过这样的细节三个敏感的家庭成员立体而完整的被呈现。

  除了妥当运用情感与合适的分段呈现,许多创意的细节也值得称道,车祸的慢动作、从纪录片屏幕回到现实银幕、小儿子的画作和游戏中杀死父亲,正是创作者自身对生活的细腻理解才让这样的电影成为可能,那些人们永远回答不了的问题,正出现在这样一个个碎片的细节中,微妙地散发着每个人无比复杂的内心世界。

  ·

  如果说缺点,那就是哥哥戏份不够,用谈恋爱解决弟弟问题和最后的大团圆。

  《猛于炮火》观后感(八):觀影心得:人們不同的樣貌是一種生命的必然

  喜歡這部電影的步調,比剛剛好再慢一些,圍繞著的故事說起來有點瑣碎,大抵是在述說記憶的渲染能力。

  全片將過去與現在相互穿插,故事發生的順序像記憶一樣的散亂,卻又調理分明,欣賞起來毫不費力。

  記得剛看完的時候,仔細的思索著英文片名Louder Than Bombs,想著究竟是什麼被拿來和那聲爆炸比較了呢?

  記憶?那一刻?那一秒?

  整部電影就是三個男生圍繞著在車禍中喪生的母親,他們試著想在她的遺物中緬懷她,卻發現曾經存在的那個女人與自己記憶中的模樣不同。是秘密作祟?又或者只是一種生命的必然?

  導演以巧妙的方式將這個家庭、這四個人之間的關係說明清楚,在這個過程裡,便也開始一點一點的發現每個人偷藏的秘密。

  不過與其說是秘密,其實更可以解讀成一種生命的密語,每個人擁有各自的記憶與認知,這是無法完整傳遞的訊息,因此才能造就不同的我們。而非常有趣的是,導演用Isabelle的職業為這樣的定律做解釋,同樣的一張照片,不同的裁切方式會造就不同的看法與立場,如同我看到了你的善,別人卻看到了你的惡一般。

  與其說是秘密,或許更可以解釋成一種生命中必定會出現的問題,也可以說是一種生命的軌跡吧。

  回溯自己的記憶,幾乎都是些好的,就算是糟糕的記憶通常也會被稍微美化過後儲存在腦海裡,我們常常只願意去記住那些美好的事物。口中說著的那些恨,經過一些時日後,對於那些內容也吱吱嗚嗚的快要說不出口,我們都傾向將美好的回憶留住。

  就像這三個男人,腦海裡的妻子或母親都是那麼的美好;然而,當現實中的真相將要推翻記憶的認知時,那樣的心靈爆炸可說是非同小可。

  “Bomb”在本片代表著兩個意思,一個是顯而易見的車禍、戰場爆炸,另一個則是三個男人心靈的大爆炸。

  本片以slow motion的方式去表達爆炸的那一秒發生的事。我非常喜歡這種矛盾的表現方式,那一秒人幾乎是定格的、沒有任何反應、像是漂浮在無重力的宇宙,四周是寂靜的狀態,碎片在空中緩慢的移動,那一秒延遲好長好長的一段時間,好似全世界都為了這聲巨響而停滯。

  直到這長長的一秒過去,世界甦醒了過來,重力、速度、與聲音重新回到正確的數值,展現出了屬於爆炸的藝術-一切歸零。

  而這整個過程恰巧與當我們碰上劇變時的心理狀態很像,就像那三個男人,停留在爆炸的那一秒可以說是久到看似不會結束,三人不斷地在這樣的記憶與真實之間來回衝撞、測試自己的認知,甚至因為難以接受真實所帶來的寂寞而另尋溫暖。

  很特別的是,你可以發現這三人的父子關係其實是很疏遠的,我的解讀是,這三人各自擁有屬於Isabelle的記憶,卻又因為相互拮抗也不願接受與記憶中不同的“她”的形象,索性就拒絕溝通,至少龜縮在自己的世界裡,能擁有屬於自己的記憶與回憶。

  然而,那些悲傷的、恨的回憶都會被新的記憶覆蓋過去,沒有所謂永遠的悲傷,那些糟糕的記憶只會一點一點被淡化,爆炸之後帶來的是一切歸零。

  而關於記憶與真實之間的差距,我們究竟要如何降低爆炸的影響力?

  導演在本片給了一個建議-「溝通」。

  在片尾,這三人終於為對方打開心胸,也都開始接受妻子、母親離去的事實,走出了自己的小宇宙,不再埋藏在過往不堪的回憶中。

  那個關於母親的記憶引發了好大的爆炸,那一秒、寂靜的那一秒、像是漂浮在宇宙中的那一秒維持了好久好久,當這巨大的爆炸結束,三人返回真實世界重新開始接受生命該有的重量、速度、與音量。

  生命中總是會有必須reset的記憶,重整以後才能再次出發,那顆「reset按鈕」不分男女老少,都將伴隨著我們的一生。

  哪一天,當你發現自己快要被爆炸後的寂靜吞噬,你應該毫不猶豫的按下那顆按鈕,讓一切歸零:讓新的記憶、不同於你的記憶去覆蓋或是修復那些破碎的回憶,每一次的重整也都要讓自己學會去承受下一次爆炸帶來的衝擊。

  《猛于炮火》观后感(九):撕开一道生活的缺口,却是无法逾越精神上的鸿沟

  坦白地讲,这部电影躺在电脑硬盘里面有一段时间了,当初把它下载下来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它曾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导演约阿希姆•提尔。说句实话我不是很喜欢“猛于炮火”这个名字,包括这个四字词语的所指与能指。我对某些词语有种特殊的情感,它们对我而言不是单单这个词语通常所指的,它带给我的是滋润心田的欢畅,或是仗剑高歌的疏狂,或是退隐山林的雅逸,是那种生怕任何的语言解释都会亵渎或破坏它们给我的感觉,它们承载了我的某种情感寄托,所以它们是那种意会不言传的,它们的出现拨动我的心弦,勾起某些尘封记忆或漾起心底涟漪。同样的道理,对有些词语感觉恰恰相反,我会觉得它们有些浮夸或喧闹。“猛于炮火”就是这个反例,需要澄清我不是讨厌这个短语,而是不能引起共鸣。 今天早晨不知何故突然想起这部影片,就从电脑中把它翻腾出来看看。刚才前面提到了影片的导演约阿希姆•提尔,他是拉斯•冯•提尔的一个表亲,本人非常喜欢拉斯•冯•提尔的影片,尤其是他中前期的作品,包括高度风格化的欧洲三部曲还有他的道格玛95系列,至于之后的略偏向主流的作品,我不是特别地欣赏。当然大导演的亲戚不代表也有大导演的才华,但约阿希姆•提尔进入这个行业和所获得的资源和关注肯定不是普通人能比的,这是在全世界都通用的规则。可能是我对于拉斯•冯•提尔作品的喜欢使我今天突然有想看一看这部影片的欲望,我相信影迷朋友们也有你们各自的原因选择去看某部影片,有喜欢里面演员的,有喜欢导演的,有的是因为影片是某部喜欢的文学作品或游戏改编的,有的是看完影片简介后感兴趣的,不一而足。但终归我们不可能是没有任何缘由就去观看某部电影,毕竟这需要大概一个半带两个小时的时间,尤其是生活在这个浮躁时代的我们,不会无故地浪费在看电影这件事上一两个小时,因为我们较喜欢去做更无聊的事来打发时光。 从影片的风格来看,约阿希姆•提尔并没有像拉斯•冯•提尔在题材和影像上那么的惊世骇俗,也没有那么离经叛道,整体上还是比较主流的,这一点我倒是觉得很好,电影界不需要太多的同质,风格雷同的导演,影迷希望看到开拓者,革新家或者引流潮流的人,而不是亦步亦趋的跟随者。故事性上,此片也算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线,可能对白是英语的缘故,某些方面有着好莱坞电影的影子,但节奏更和缓一些,戏剧性相对少一些,整体上还是像欧洲影片靠拢的。说起来影片的故事非常简单,一对夫妻,丈夫杰内以前是个演员,妻子伊莎贝尔是战地摄影师,他们有两个孩子,大儿子乔纳是大学里面的教授,小儿子康纳德在中学读书。伊莎贝尔意外车祸丧生,小儿子想念妈妈,正处在一个青春叛逆期,所以他和父亲几乎没有交流,乔内的妻子刚刚生了孩子,为了筹备妈妈的摄影纪念展,他回家去整理妈妈的遗物,故事就是由这里展开,中间多处穿插着他们的母亲生前的生活点滴。实际上,影片一开始我们就从杰内和伊莎贝尔的同事理查德的谈话中了解到伊莎贝尔是自杀的,但影片并没有在她为什么这样做的动机上作更多的文章,而是抽丝剥茧般地向我们展开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日常,让我们去慢慢地去感受和体会,虽然观影最后它没有给我们酣畅淋漓的感觉,但被带动和感染的情绪却让我们感触更深邃。轰轰烈烈、气势磅礴的的生活只能是高山仰止,柴米油盐、平淡乏味才是现实生活的主旋律。 再回到影片的名字,什么猛于炮火呢?是沟通的不畅或失败。正如《铁窗喋血》中保罗•纽曼扮演的卢克讲的台词:“我们主要的问题就是沟通的失败”。杰内因为妻子要经常地到战区拍摄照片无法照顾家庭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演艺失业,当时实际上他可能是不情愿这样做的,但考虑到要满足妻子的志向,他还是答应了,但影片中他和伊莎贝尔的争吵中他提到了他也做出了牺牲,为她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可以看出早在他做决定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心有不甘的种子。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开始并没有对这个影响家庭的决定进行有效的交谈和沟通,后来丈夫的不理解和埋怨也成为她抑郁的一部分原因。伊莎贝尔长期的战地生活,让她感到对家庭责任缺失的自责,和她觉得自己在家庭角色的淡化而似乎可有可无,她更加地觉得只有在恐怖、战火纷飞的战场才让她觉得自己是活着的,她对这样的生活已像毒瘾一样无法戒掉。她和她的同事理查德有染这件事,也如影片最后理查德对于杰内的质问也坦诚地承认-他们只是在战区出差才在一起,理查德说她是爱她的丈夫的,杰内对于妻子的出轨并没有表现出愤怒,这也是最大的悲哀。影片中有一幕伊莎贝尔和杰内坐在沙发上,伊莎贝尔讲她做了一个怪异的梦-一个人在草地上强暴她,而杰内坐在车里面抽着烟看着眼前的一切,无动于衷,听他讲完,杰内还开玩笑地示范着问自己当时的抽烟的姿势是不是这样或那样,彼时他们的谈话和神情让人脊背发凉,夫妻间缺少沟通而形成的情感荒漠和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如此之大,超现实的画面更加大了这种疏离感,加布里埃尔•伯恩和伊莎贝尔•于佩尔贡献了炉火纯青的演技。 沟通的问题在影片的前半段小儿子康纳德和杰内之间就非常显性地表现出来了,杰内每天跟踪着康纳德,学习他玩的游戏,希望能了解他在想什么,融入他的世界,回到家尝试和他交谈,但他只是玩着游戏,当杰内发火时,他就将一个塑料袋套在头上,杰内几乎崩溃又无奈地撕破塑料袋。杰内并没有把妻子是自杀的真相告诉康纳德,他一直讲他还小可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最后理查德的文章被意外地看到,了解母亲死亡的真相的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后来他和父亲在凌晨的一次谈话,父亲承认是自己的错,没有好好地与他交流导致今天的结局。父母与孩子如何沟通可能是世界级难题,影片也没有给出答案,导演也知道没有一个万能的答案给世间所有的我们。妻子死后,杰内和康纳德的英文老师汉娜发展了一段感情,但他们是瞒着康纳德的,结果知道他们在一起后,愤怒的康纳德把口水啐在了汉娜的脸上。康纳德喜欢班里一个漂亮的女孩-梅兰妮,他偷偷地关注她但没有勇气打招呼,后来在他哥哥的鼓励下把他写的一片比较酷的文章放到了梅兰妮的家门跑开了,后来在一次聚会上,梅兰妮喝醉了,让他送她回家,中途她内急,就让康纳德替她放哨,她在一辆车后解手,康纳德看着车后梅兰妮的尿液缓缓地流过他的脚底的一幕是神来之笔,康纳德知道梅兰妮并不讨厌他,但他也清楚她约她今后一起吃饭也只是醉话而已,这一夜之间,他似乎长大了。 他领悟到之前的暗恋是无济于事的,尝试沟通勇敢地向前迈一步,结局未必是海阔天空,但也不至于山穷水尽。 大儿子乔纳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他妻子刚刚生了孩子,但似乎他并没有做好当爸爸的准备,所以当他在医院里面遇到他的前任女朋友时,似乎他和她更谈得来,竟让他把妻子还没有吃饭的事忘在脑后。几次和妻子的通话也看出他们的感情也开始出现裂缝,他在逃避生活的变化带给他的不安,所以他去找他的前任共度一晚,转天心怀愧疚的他偷偷地离开了,后来弟弟的话让他觉得要珍惜眼前人。乔纳同时还扮演着一部分杰内的角色,他母亲不开心找人倾诉时,是乔纳安慰着她,帮她度过难关。他对于父亲和母亲关系的淡漠不满,但他还是把它藏在心里,从未与父亲提起过母亲的情况,直到后来父亲和他起争执时才开始发泄自己的不满,实际上杰内一直蒙在鼓里根本不知道事情是这样的。影片最后,杰内开车载着乔纳和康纳德行驶在回家的路上,杰内看着他两个已睡着的儿子,露出会心的微笑,终于舒了一口气,但生活还要继续,还有更多的未知在前面等着他们,但不管好的坏的他们要一起肩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生活中各家庭成员之间因为缺乏彼此的沟通而慢慢累积起来的隔阂,最后就如铜墙铁壁一般坚不可破,最后关头再去想挽狂澜于巨倒,扶大厦之将倾业已回天乏力。生活的艺术就是沟通的艺术,生活的复杂性已告诉我们无章可循,只有尝试着真诚地交流,虽然过程中会有彷徨,有受伤,但相信总有骄阳。 导演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着这个家庭成员彼此的沟通困境,他没有批判,也没有板起脸生硬的说教,他更没有提供给我们任何解决沟通和交流问题的答案或诀窍,他只是冷静地将生活该有的状态如实地呈现给观众,非常开心没有错过这么优秀的影片。约阿希姆•提尔完美地掌控着影片的节奏和情绪,手法娴熟且独到,又一个冉冉升起的大师,期待他的新作品。 最后要提的是康纳德的扮演者戴文•德鲁伊德,在片子中他的表现十分亮眼,可以说完全不逊于两个老戏骨,真是前途不可限量。

  《猛于炮火》观后感(十):《猛于炮火》:当日常遭遇崩塌

  (芷宁写于2016年7月1日)

  表演实力出众的法国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常常出演一些内心世界异于常人的角色,而且拿捏诠释地十分精彩,塑造出了影史上很多著名形象,如《钢琴教师》里的艾丽卡。于佩尔认为:“电影是探索真理的工具,演员需参与其中给其所饰演的角色以深度。我把电影导演作为选择我的电影的评判标准,并与他们分享共同的关注。”而她选择出演挪威导演、编剧约阿希姆·提尔执导的他的第三部影片《猛于炮火(Louder Than Bombs)》,或许就出于她的评判标准。

  说起约阿希姆·提尔,就会提及他的上一部影片《奥斯陆,八月未央(Oslo, 31. august)》,这两部影片在风格营造上有一脉相承之处,都压抑阴郁,内心戏细腻而深沉,充满着纠结和崩坏的情绪,所不同的是,奥斯陆里所表现的终极痛苦似乎是属于独自的,如同在一个无论如何也进入不了外界圈子的自闭世界里,而《猛于炮火》的痛苦则属于众人和家庭,家庭成员之间有着必然的牵连,即便想将对方排斥在自己的生活之外,也是徒劳的,经历过的同样一件事情,牵扯着他们的奇经八脉,这是躲不掉绕不开的结。如果将此片看作是奥斯陆在风格上的后续,也未尝不可。

  似乎提尔受法国影人的影响颇深,这点在他曾对奥斯陆街景的呈现方面就已表现,此番他的叙述环境改在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却依旧有着他擅长的风物表现手法,就连非常美国化的中学校园、课后大趴体也被他呈现和美式惯用不同,有着清寂的色调和心绪的延展,还有着莫可名状的苦痛,当然也有着全球青春期的那些特质。

  影片有着耐人寻味的细节和微妙波动的心理表现,片中三个男性家庭成员的痛苦程度和内心世界,因对他们而言至关重要的女性成员的永远缺席而变化着,吉本芭娜娜说过:“痛苦面前我们很脆弱,我们害怕它来得太猛烈,害怕它瞬间把自己冲毁,连残骸都不剩。所以我们压抑着,不敢让痛苦一下涌泄而出,只能小心翼翼地让它一点点地释放。”命运没有给这家人缓释接受痛苦的机会,他们遭遇了迎头一击,却十分需要缓缓地释放这种痛苦。

  面对家庭突变,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亲疏关系的家人而言,有着自己的解读和行为模式,小儿子将“我不烦你,你也别烦我”的黑色态度写在脸上,大儿子则欣然加入到清理旧物的工作中,以逃避他自己的小家庭所带来的不适和压力,父亲试图维系这家的日常,试图解决和青春期小儿子之间的隔阂,又试图掩盖生活中的一些秘密和不和谐……

  菲利普·罗斯说:“生活就是误解,不断地误解、误解、再误解,深思熟虑后还是误解。就这样我们懂得自己的存在:我们错了。可能最好是忘掉有关他人的对与错,一切顺其自然。若能做到这一点——好吧,你就算幸运了。”倘若真的误解下去,也许真的很幸运,只是真相往往跃跃欲试、呼之欲出,而且从来都不讨喜,与你同一屋檐下生活,却并不一定彼此了解,流水的日常则有着看似温存的残酷,其杀伤力甚至猛于炮火。

  或许至片末,迎着曙光乘车外出的这家男人,或多或少地都理解了他们失去的劳拉,那个声名显赫、特立独行的战地摄影师为何固执地选择这样的生活轨迹,在这样严酷的生活轨迹中,她又有着怎样的心情,而她的生命为何会有这样的结局……

  “你无法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中找到幸福快乐。意义只是第三重要的东西。它排在爱和存在之后。”(马特·海格语)

  (杂志约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