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模仿游戏》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模仿游戏》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6-02 21:02: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模仿游戏》经典观后感10篇

  《模仿游戏》是一部由莫滕·泰杜姆执导,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凯拉·奈特莉 / 马修·古迪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战争 / 同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模仿游戏》观后感(一):I think... that sometimes it is the people who no one imagines anything of who do the things that no

  ·No one normal could have done that.

  ·Do you know, this morning...I was on a train, that went through a city that wouldn't exist if it wasn't for you. I bought a ticket from a man who would likely be dead if it wasn't for you. I read up on my work...a whole field of scientific inquiry that only exists because of you. Now, if you wish you could have been normal...I can promise you I do not. The world is an infinitely better place precisely because you weren't.

  ·Do you... Do you really think that?

  ·I think... that sometimes it is the people who no one imagines anything of who do the things that no one can imagine.

  quot;I think... that sometimes it is the people who no one imagines anything of who do the things that no one can imagine."

  出现3次每次都带来剧情转折的话,鼓舞不同角色

  年少好友鼓舞/ 劝说女主一起加入伟大工作/ 女主看望图灵时带来的强心针

  虽说第三次也是图灵,那时的图灵已失心……

  看到最后有点激动。很多人羡慕他,认为他拥有很多!但,他内心真正拥有的很少!

  当时的命运政治军事是要把他所有的仅有的所全部倾注的都夺走,真的太残酷了太痛苦了……

  精彩短评: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0463953/comments?sort=new_score

  之前还看到过一个评论,大致意思

  他赢得了战争,却输了自己

  ……太悲太凉 悲剧从不在电影中 在每个不为人知秘密

  《模仿游戏》观后感(二):无与伦比模拟游戏

  ometimes it is the people who no one imagines anything of who do things that no one can imagine.

  以这句台词开篇,因为它在电影里被诠释了三次:第一次是在Alan被恶作剧后Christopher安慰他“你只是和他们不一样,但不一样的人往往能取得一番普通人无法企及的成就”;第二次是Keira Knightley饰演的女科学家Joan因为家人反对无法去Bletchley庄园,Alan去说服她而说的这句,此处显得对话略显牵强,但与卷福表现的“瓦肯”人形象完全契合;第三次是电影最后Joan安慰服用激素药物后丧失部分思考能力的Alan:你一生贡献让无数人收益,有些人因为你才能够活着,有些人因为你的成果才有想要实现价值领域普通这个词绝对不适用于你。

  初看觉得导演是想把Alan塑造成一个智商情商低的技术宅男,甚至有专门的情节对白佐证这一设定:Alan初次接触破译时,询问坐在身旁的Christophe:Talking和coding有什么区别?他对自己的认定就是“ When people talk to each other, they never say what they mean. They say something else, and you're expected to just know what they mean. Only I never do”,OK,你没法理解表里不一的表达!但是细究一些情节会发现并非如此:Alan绝对有能力去理解别人,有时候他只是认为没有必要去动用这股能力,必要时他一定可以随机应变把握分寸。举个例子,还是为了劝说Joan加入他的团队,他亲自去她家和Joan的父母沟通,“It’s not just a-a usual humdrum production mill factory, I mean, well, as-as I was saying ,it’s a very important, uh, radio factory ,I-It’s not actually, Uh, well, um..”果然不是个撒谎能手,Joan正好回来,两人在其神学至上的父母面前默契表演了一出戏,对话特别有意思,每句话都像是经过特定规则加密的代码表面词不达意但是句句有的放矢,有些词汇比如indecorous、St. Martin’s Church,把握地相当精准别有用心产生微妙幽默效果,说好的Only I never do呢!只能说Alan非常认可Joan的能力,因为全世界只有破解Enigma这一件事最重要,因为你就是那个能够与我并肩作战成就无人敢想之事的看似无用之人!

  被打乱的时间线交织过渡自然无违和感,甚至可以说是巧妙:Churchill让Alan做Enigma项目的负责后,Alan马上开除了在他眼里破译才能平庸的普通语言学家Keith和Charles,Menzis因此调侃Alan在学校应该很受“欢迎”,镜头也马上切换到Alan因高智商和社交功能障碍总被同学欺负和排挤的学生时代;Professor把小Alan叫到办公室告诉他christopher的死讯,小男孩隐忍的小眼神简直让观看影片的哥姐姐们纠结成一团,还沉浸在小Alan的悲伤里,画面马上转到Alan形单影只背影,卷福此处对一个聪明孤独神经质的天才的诠释真的让人无比动容,四肢的无力感,饱含泪水眼睛,略微佝偻的背,嗯....“Christopher’s become so smart, If-if I don’t continue my treatment, then they’ll take him away from me, you can’t let them do that, you can’t. you-you can’t let them leave me alone, I-I don’t want to live alone, -I don’t want to live alone..”卷福不要哭,你还有华生!

  理想结局当然是Alan和Joan能够在一起(不考虑这是部传记),Joan知晓Alan同性恋的事实之后所表现的大气坚定让人不禁感概,Joan的境界真的是和Hut 3的妹子们相差了一个时代呀!所以你需要怎样的伴侣呢:有时候我们不需要总做些让我们感觉舒服事情,我们需要做一些更符合理性逻辑的事,我们用我们独有的方式爱彼此、过我们想要的生活不必要是别人眼里的完美couple,我们需要彼此的陪伴,也需要自己的空间,最需要的是相互间的精神交流,我爱你同时你也爱我,我们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人都懂彼此就足够了,就好像破译,所有人都能看见信息,但是没有密钥就无法理解,密钥是什么呢,当然需要一个破译基础和规则,以及对敲代码的人足够的了解

  再说说电影的男女主角!虽然两个人戏路都比较单一,Keira Knightley的《加勒比海盗》《傲慢偏见》《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塑造的女性角色都有棱有角独立人格,高情商有才气懂拿捏举止投足间充满新鲜,表演太自然太本色,这样的女性没有人不喜欢吧,再加之她独特贵族气质,到哪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集万千爱慕于一身,而且这种爱慕绝对纯净高尚,没有谁会把她当做性幻想对象。卷福的《福尔摩斯》《霍金传》《梵高—画语人生》等塑造的都是卓尔不群古怪天才,他的脸简直成为高智商人群的logo,宣传标语就是“脸的长度等于智商的高度”,加上和华生之间的基腐轶事已经深入人心,绝对是出演这部蕴含同性题材的传记的不二人选,当然卷福本身的演技也是极其精湛,把Alan Turing的傲慢、激情智慧、避世、痛苦和失落演绎入木三分,Em…Thank you for bringing Turing back!

  最喜欢这部电影的一点是人物相当丰满,导演没有博人眼球过度渲染同性恋情节,轻描淡写间让观众自带现代观念定义同性恋罪,从而在结尾处悲伤的情愫浓重,更能挑起观众情绪:一个深明大义拯救了上千万人的英雄,一个把 Hilbert猜想、Enigm、人工智能、图灵机带给世界的天才,世界却无法宽恕他的性取向!所以最后让我们回到审讯室:

  “Would you like to play? It’s a game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something is a machine or a human being.”

  “How do I play?”

  “There’s a judge and a subject, and the judge asks the questions, and depending on the subject’s answers to determine who he is talking with, what he is talking with, All you have to do is ask me a question.”

  …….

  “Now, Detective, you get to judge. So tell me, who am I? Am I a machine? Am I a person? Am I a war hero? Am I a criminal?”

  “I can’t judge you.”

  “Well, then, you are no help to me at all.”

  嗯...全世界欠Alan Turing一个道歉,愿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认同和赞誉!

  《模仿游戏》观后感(三):这不是一场游戏

  因为台风来了,突然有了两天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窝在家里哪里也不去,竟然觉得好幸福。今天一天没出门,也没开口说过话,好像也过的挺好的,只是到傍晚的时候觉得有点闷,有一点点无聊。做了一小时无氧运动,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恢复神清气爽开始码字。   

  昨晚看了《模仿游戏》。主要讲的是二战期间英国天才科学家图灵的故事。他古怪不合群,从小喜欢玩填字游戏,因为学生时代的一个好朋友开始接触到密码学,二战期间被选入一个破译德国密码的组织。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执拗不顾一切地做一台能够破解密码的机器。他觉得机器也能思考,只是用和人类不一样的方式,而图灵的机器成为了后来电脑的前生。天才的命运并不顺利,因为他是同性恋,战争胜利后即使他立过那么大的功劳,还是必需在坐牢和服用激素药物接受强迫治疗之间二选一,为了继续完善自己的机器,他选择了后者,但是最终还是在一年后选择自杀。

  前面看的时候还没觉得什么,越往后越被触动。首先是关于同性恋。前阵子美国通过同性恋合法化很多美国人在欢呼庆祝,中国大众也跟着凑了一阵子热闹,流传开很多关于同性恋的段子。对此我也就付之一笑而已,觉得同性恋是否合法和我并没有什么关系,对于同性恋们喜极而泣的反应也很难感同身受。在电影中,图灵在学生时代就很孤僻不合群,经常被其他学生欺负,有一次竟然被几个淘气的学生按到教室空心地板下,用木板钉住,把他完全困在了里面。图灵先是反抗、求饶,最终只能无助地在地板下痛哭流涕。就在他绝望万分的时候,木板被掀开了,他被一个男生救出来,他安慰他,照顾他,后来和他一起看书、学习,带他开始接触密码学,他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或许从这个时候开始,图灵的心中就种下了同性之爱的种子。在数学课上,他们用老师看不懂的密码传纸条,解码的内容是他的bestie说两周之后再见。两周到了,他在校门口,所有学生迎面涌出,可是他望穿秋水、等到人群散尽,也没有看到他最亲密的朋友。后来校长把他叫到办公室,告诉他她的好朋友生病去世了,他难以相信这个消息、拒绝承认他们是最好的朋友,表情凝重、强忍着泪水离开办公室。之所以拒绝在校长面前承认他们的好朋友关系,我猜或许是出于一种心理的自我防御和保护机制吧,似乎拒绝承认,他的最好的朋友就依然活着。看到这里我开始有点能够理解为什么同性之间也能够有非常真挚的爱情了,而当时的英国同性恋违法,同性恋者被看作异类、被嘲笑、看不起、要判刑,而这种偏见也折磨着图灵,并直接导致他最后的自杀,真心让人感到痛惜。如果两个人真心相爱,在一起开心幸福,并且不影响、干扰别人,即使是同性又怎么样了呢?!

  其次是关于理性和情感交锋时的艰难选择。电影中有两个场景,一是第一次用机器Christopher计算出德军接下来要轰炸的船舶目标时,图灵却说不能告诉英国政府去改变航线,因为这样会让德军怀疑他们破解了密码,从而改变密码,导致他们所有的努力都前功尽弃。但是这也就意味着有好几百好人的性命,他们本来可以挽救却只能置之不顾。更大的冲突来源于其中有位科学家发现有了他哥哥所在的船也在要被轰炸的目标之中,于是他含泪乞求图灵救一下那艘船,图灵只能冷酷地摇头。他再一一看向其他几位,每个人都是无助但坚毅地摇头,那个小科学家的内心几乎就是崩溃的。为了赢得战争,为了拯救更多的人,哪怕自己最亲近的家人,也无法拯救,这种内心的纠结和痛苦仅仅作为一个观众也会感到万分痛楚。另外一个场景是图灵虽然是个同性恋,但是和Joan在一起很开心,她也很喜欢他,为了留Joan加入到破解密码的队伍中向她求了婚。在长期的相处中,虽然他还还是没办法像正常男人一样去爱女人,但的确也是很关爱Joan的。后来因为安全的缘故,他想让Joan离开,坦言自己是个同性恋,以期然她死心离开。但是Joan却说自己早猜到了,但是没关系,他们依然可以用彼此喜欢的方式相处,他们能够懂彼此,而且图灵一定还是关心和在意她的。但这个时候,图灵违背自己的心愿说出了很伤Joan的话,他说他从来不关心她,他只是想利用她加入破译密码的队伍。当他说出这样的话时,Joan的脸色立马就变了。其实对他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折磨。明明想为她好,却不得不口是心非,说出伤害她的话,真是虐心。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的能排我今年到目前为止所看的不到20部电影的前三。B.C总是演这样的古怪天才,看到他就情不自禁会想到夏洛克、梵高、霍金......看电影的时候,他似乎已化身为他所扮演的角色。绝顶聪明,异常孤独。

  《模仿游戏》观后感(四):这是一部值得坐下来的电影

  在整个影院充斥着国产烂片,科幻垃圾,商业呕吐物的时间段,我偶然碰到了这部片子的资源。

  其实看电影的欲望很简单,悲伤难过时想看煽情的,无聊时想看搞笑的,而浮躁时,就要选剧情片让自己沉淀下来。

  我是看卷福才一定要看的,这种身怀绝技却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怪人对我有着无限的吸引力。一部神探夏洛克,让他成为了无人不爱的怪咖。

  这样一部带有历史色彩的影片,导演选择卷福,多多少少还是为了吸引人来观看。

  我只看了演员表,就基本上知道这是一部严肃的片子。

  卷福还是深入人心的扮演那个有着特殊爱好,有着诡异思维,有着沟通困难的天才。

  整部片子下来,让人长久的沉思,我后悔我是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下观看完成,而不是在家里关上窗帘静静的直到听完片尾曲。

  它让观众重新思考关于二战,关于同性恋解放的历史事实。

  而一部卓越的片子,有的就应该是这种沉思。

  它贵就贵在沉思。

  我记忆深刻的是他们在二战结束之后,把机密文件都烧毁时的欢愉,这种欢愉要胜过他们刚刚破解密码时的欢愉。因为战争结束,因为他们的贡献,解放了整个世界,拯救了很多生命。

  他们是一种力量。

  也许,拯救世界不一定怀揣着多么高远的志向,也许他们只是仅仅喜欢解密的天才而已,也许他们只是普普通通怀揣着一个梦想,或是对一个人的爱,而支撑他完成机器的制作,执拗的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或许并不知道自己的贡献对全人类,对社会进步,对生命有多么伟大的意义,他甚至不在乎隐姓埋名,他并不想成为英雄。

  只是他的执着,捎带手的拯救了世界,捎带手创造了计算机。

  而他却仅仅因为英国对同性的法律抑郁而终。

  这世界上有很多伟人,他们站在世界之巅,让所有人看到自己的丰功伟绩,而很少有人看到他们的后面。

  当屏幕上开始出现字幕的时候,震惊之余会流下泪来,那是惋惜,是崇敬,是感激。

  静下来,看看。

  《模仿游戏》观后感(五):这个世界上正常人那么多,我爱的还是不正常的那个你

  所以又刷了一遍中英带字幕版的。最喜欢有两个地方。一个依然是最后一句,Turing's work inspired generations of research into what scientists call "TURING MACHINES". Today, we call them computers.

  还有一大段特别感人的话、Who will fall in love with ordinary? No one normal could have done that. Do you know, this morning...I was on a train that went through a city that wouldn't exist if it wasn't for you. I bought a ticket from a man who would likely be dead if it wasn't for you. I read up on my work...a whole field of scientific inquiry that only exists because of you. Now, if you wish you could have been normal...I can promise you I do not. The world is an infinitely better place precisely because you weren't.

  没有TURING,一切可能都不存在,所以,这个世界上正常人那么多,我爱的还是不正常的那个你

  《模仿游戏》观后感(六):模仿游戏

  “Sometimes it is the people who no one imagines anything of,who do the things that no one can imagine.有时候正是那些最意想不到的人,才能做出最超乎想象的事。”

  作为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热门候选,这部以“计算机之父”图灵为主角的典型纪传体电影值得被赋予极高的评价。

  全片三条线同时交叉介绍,按照少年时期的情感懵懂对日后内心信仰的影响、青年时期的才华横溢在战争里的贡献、中年时期因为性取向问题被不公对待这三大块内容,填充了整部影片紧张激烈波澜起伏的故事叙述。

  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智商与情商终难两全。孤傲、古怪、孤僻、夹生、清高、尖酸刻薄等等集为一身的天才数学家,被卷入的战争使命,人性与理智的权衡。太多可圈可点值得回味的地方,拿下奥斯卡简直志在必得。

  任何一种属性的感情都值得被尊重,任何心底爱而不得的感情都将转化为人生的信仰,带着另一副灵魂而前行。爱不是长久的占有,而是灵魂永远在一起,无论时间空间都无法阻隔,生死也不可以。

  卷福拿捏图灵这种天才人物完全驾轻就熟,奥斯卡最佳男主估计胜算颇大。

  《模仿游戏》观后感(七):模仿游戏:蜻蜓点水的游戏

  本片最大的特点是画面很美、人物的典雅服饰,复古的英伦风,很有质感。

  故事上平淡无奇,对于图灵的同性恋身份,采取的闪回的方式,给予图灵的同性恋身份更多认同,从心理和感情层面试图揭示他为何会变成同性恋,着墨不少,但是更像是抒情散文的处理方式,没有深入挖掘。

  在本片的大部分时间内,卷福的表演,除了表现出图灵木讷、有着迥异于常人专注之外,没有过多阐释内心世界的纠葛,流于表面。到了后半段和结尾,无论是处理和女主角的纠葛还是对待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他都没有来得及展示自己的演技,剧情很快掠过,最后以字幕结尾了。

  呈现图灵受难的经历,并不是一定非要着眼于他的同性恋身份和遭受的迫害,比如该片中提及的图灵每天要扮演“上帝”决定很多很多无辜的人的生死所受的心理煎熬,还有他赋予机器克里斯托弗更多的类似恋人似的情感,和女主角的柏拉图之恋,这些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激发点,只是本片都蜻蜓点水了。

  本片中还有很多演技很棒的演员,也都沦为了真正的配角。《斯托克》中的惊艳的怪叔叔马修·古迪没有和卷福有什么像样的对戏,气场强大的马克·斯特朗也基本是打了一场还可以的酱油。本来期望烟花一场,结果火星都很少。

  《模仿游戏》观后感(八):We'll have each other

  Alan:I want you...I want you to stay because I Iike you.

  I like...talking to you.

  Joan:I like talking to you,too,Alan.

  Joan:Alan,you do not have to do this alone.

  Alan:I'm not alone.Never have been.Christopher's become so smart.

  《模仿游戏》观后感(九):真正的天才

  The Imitation Game(模仿游戏)

  ——天才的三个特点

  《模仿游戏》的导演莫滕•泰杜姆将主人公阿兰.图灵的三个人生阶段——少年、青年、中年穿插剪辑在一部电影中(他没有老年),看似无序,却是经过导演精心编排的结果,各个片段随着剧情发展互为说明,让观众通过一部电影中了解了这个“人工智能之父”的行事逻辑和必然孤独结局。影片展现了他是如何从一个孤独的天才少年变成一段曾经隐秘多年的传奇的。

  卷福在片中饰演阿兰.图灵并不像他作为福尔摩斯时那样颇具神韵,但也基本上展现了这个天才的人生。当看到图灵长跑时那不太优美的动作时(当然穿着硬底鞋在土路上快跑是很难保证动作优美的),我还以为这是卷福故意变现缺少运动的数学家应有的样子(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在星际迷航中的格斗可是十分潇洒)。后来才知道阿兰.图灵是一位世界级的马拉松运动员。天才就是干什么什么行,除了处理人际关系。

  天才的第一个特点是有自知之明。大多数天才都被认为是自大狂,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骄傲,多数情况下只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更了解自己和他人,他们在旁人眼中的自负其实只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和旁人的评价更为客观、真实。

  在这里我既不想装作八卦图灵对克里斯朵夫•默卡——他一生的挚爱的感情。也不想研究为什么只有机器才能破解哑谜机(我想人脑应该也可以,只是时间会很长)。我想讨论的是人到底应该如何对待本不该由自己承担,但却只能由自己能承担的责任。(以下有剧透)

  当图灵带领团队破译了哑谜机的密码后,当大家都在享受任务完成的喜悦时,当观众也感到该如释重负时。图灵突然意识到了真正的困难才刚刚出现。天才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他比其他人更快看到事物的本质,并能始终保持敏锐的感觉,永不放松。图灵的队友之一——那位两次获得全国象棋冠军的帅哥显然也是高智商人士,他也不得不在对图灵抱有成见的情况下承认图灵不可替代的能力。当图灵告诉大家哑谜机破译后仍然不能将德军轰炸目标的情报上报,要看着同胞(包括队友的亲哥哥)死于德军轰炸,而不能施以援手时,所有人只有把无助的愤怒之火喷向图灵。图灵的判断无疑是有理由的,团队的直接上司中校和首相都可能依照计划和常理行事,从而将哑谜机破译的信息“暴露”。影片之前有过铺垫,军情六处的“神秘人”(影片中表演最出彩的人)曾说丘吉尔太绝对。如果德军因为屡试不爽的攻击突然失效,必然会怀疑哑谜机被破译。图灵团队历尽艰难,破译哑谜机本来是为了赢得战争,结果却可能只是毁掉哑谜机而已。还会有新的密码机出现。当然英国高层也可能做出和图灵相同的决定,但机会只有一次。图灵只能怀着沉重的心情说服团队,背起了本不该由他们承担的责任。他们要将同胞的生命换算成数字,通过计算,决定放弃哪些人,挽救哪些人。这种决定无疑对于任何人都是巨大的不能承受之重。但如果由军方的高层或政府高层来做出相同的决定,相信他们的承受力肯定远高于这些数学家。因为他们在从普通士兵或普通公务员一步步上升的过程中已经见过太多的生死杀伐,而且他们也更有条件说服自己的良知。但图灵不能冒险。历史学家认为哑谜机的破译使战争提前两年结束,并且挽救了一千四百万人的生命。

  天才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孤独,不被理解,不被接受。同性恋天才就更不容易被大众接受,在20世纪中期的英国,同性恋不但不被理解而且还被法律明确禁止。即使图灵为人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不能例外。但他的贡献在某种意义上是存在争议的,注定长期处在高度保密状态。直到2013年英国女王才正式赦免图灵,并表彰了他一生空前绝后的杰出贡献,也就是英国正式签署同性恋合法化的法案那年(电影拍摄于2014年)。

  谁能回答图灵的问话呢?“我是谁?我是一台机器还是一个人?我是个战争英雄还是个罪犯?”

  《模仿游戏》观后感(十):被亏欠的天才的一生

  也许你不知道图灵是谁,但我们每天用的电脑,就倚赖他的发明。二战期间,图灵破解了德军的密码系统Enigma,使得二战被大大缩短。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才却在战后因为同性恋被定罪接受荷尔蒙注射治疗。1954年,图灵因食用浸过氰化物溶液的苹果死亡。

  《模仿游戏》将图灵求学的少年时代、破解密码的二战时期和战后生活交织成三条平行的叙事线索,图灵其人也在这个过程中被慢慢呈现。本尼迪克特·康博巴奇完美还原了一位聪明、孤独又神经质的天才。

  影片中有一个小情节令我印象深刻,众人破解了Enigma后发现,20分钟后德军即将袭击一艘英国客船,船上满载普通百姓。然而一旦消息传出,德军将停止使用Enigma,那么所有努力都将白费。面对着同样的生命,该如何抉择,谁有资格决定他人生死,拷问着每一个人。

  天才总是难以被人理解的,而我们碰巧总是对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太不宽容。所以反观曾与图灵订婚的琼·克拉克,那份超越了性的爱就显得格外珍贵。在图灵向她坦诚性向之后,琼·克拉克平静地接受了事实,并愿意为他隐瞒真相:“我们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对方,我们能一起过我们想要的生活,你成不了完美丈夫,我也不想做什么完美的妻子。我们享受互相的陪伴,我们享受互相的思想,因为我在乎你。我们彼此相知,胜过任何人。”

  在图灵去世59年后,英国女王赦免了他。在今天,计算机已经走进每个家庭,同性恋“罪”也终于得到平反,当我们回头再看图灵的悲剧,更加唏嘘。

  天才的悲剧与凡人的悲剧也许很难说哪一个更让人难过,但当你看到一个几乎拯救过亿万人的天才被毁灭,会由衷觉得是这个世界亏欠了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