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阴阳相成》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阴阳相成》经典影评10篇

2018-06-03 20:3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阴阳相成》经典影评10篇

  《阴阳相成》是一部由克里斯托弗·肯尼利执导,基努·里维斯 / 大卫·芬奇 / 马丁·斯科塞斯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阴阳相成》影评(一):除了这个片名,哪里都好

  看过这部关于电影胶片数字之争的纪录片,感觉上了一节信息量非常大的电影史、电影技术课程。的确,这部纪录片虽然只有不到一百分钟的时间讲述内容却是电影史上很重要事件——数字的革命和胶片的没落。

  除了很少的导演或者DP,大部分的电影工作者都转向了数字电影。虽然导演和DP对数字的负面态度都是在技术障碍方面,但随着技术的升级进步,数字取代胶片成为制作电影的主流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趋势。随着阿莱阿丽莎这个机器出现,数字的制作,胶片的画面感觉,又让一些“固执”的家伙开始簇拥数字摄影机。这也正说明,导演、DP以及众多的电影从业者对胶片更多的是习惯,并非胶片就要比数字优势在哪里。以及对于数字变革带来的全方位的电影制作改变,比如画质、画面分辨率、宽容度、剪辑、放映、存档等,人们对于数字的认识存在一个过程,一个技术发展的过程。当技术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14档或者更高的摄影机的出现,SSD以及更快更好的非线性剪辑软件,调色软件的存在,取代笨重的KEN剪辑台,他们都会对数字放开收紧的双臂。胶片在百年之内不会完全消失,人们对胶片的情怀也足以撑着它继续走一段时间

  纪录片在最后还是回到了电影的本质上,不管是胶片还是数字,都是为影像,为故事服务。就像大卫林奇说的,每个人都有笔和纸,但不是谁都能写出伟大的故事,只要能讲一个好的故事,用什么媒介并没有那么重要。林奇还是个冷静智慧的人,相比芬奇和卢卡斯,两个数字的激进派。卢卡斯这个好莱坞技术巨头,可谓是直接对胶片没落负责,而像诺兰这位大神,高冷英伦气质坚持胶片拍摄。不管怎么说,百年之内,虽然不会出现此消彼长这样的局面,但各行其道还是存在的。

  有几个地方还是挺有意思的,比如当时胶片拍摄最长也就能拍10分钟,之后要换胶片盒,演员可以在这个时候休息一下,也能思考接下来的表演。但数字摄影出现后,可以不间断的拍摄40分钟,演员演戏的时候导演可以指导演员,演员要一直演下去。为此,小罗伯特唐尼在片场拿尿瓶抗议,你不给我休息,我就拿瓶子尿尿,骚死你,哈哈。还有就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DP在数字摄影出现后,拿DV拍摄了一部电影,《惊变28天》,因为行业对DV拍摄影片的不专业批评,说自己永远也拿不到奥斯卡最佳摄影这个奖了。

  胶片和数字之争,已经没有悬念,但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数字摄影技术的发展导致电影制作门槛的降低,拿个5D就可以拍电影,对于和纽大研究生学生作业一样,降低预算能够拍摄自己的作品,才是数字最大的贡献。但不能不面对的是,人们对于电影品味的丧失,快消品大量出现,电影质量开始走低,很是悲伤。也许这也是门槛降低导致大量非专业人士进入产生结果,不过一切都是未知数,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门槛的降低也会导致电影教育提高, 会对未来电影的发展提供另一个契机期待

  《阴阳相成》影评(二):伦敦preview上的几个梗 (乱入)

  片子立意明确扎实 --- 一部又geeky又techinal的纪录片 按制片人自己的话说就是绝对对的起荷包 短短一百分钟相当于电影学院一年的课程了 咳咳 (但却是不是浮夸,本片涵盖了20几年的电影技术发展史,并且用这个产业有价值最具代表力的声音

  首先有意思的是电影名字本身,在电影和制片人Justin 后来的谈话中出现多次,但意义又大不相同

  首先整部电影的起源在影片最后调色室里(DI),一边放着胶片,一边放着数码 side by side,所以产生了拍一部关于两者之间对比调查想法

  稍微往下挖一层,就是目前的电影时代正处于胶片与数码的过渡期,两者共存side by side, 有的电影两种拍摄技术都会用到,有的只用于后期剪切,引起名导们各种褒贬。(话说其实片中只有诺兰和诺兰的cinmotographer 在誓死做最后一个拍胶卷的人吧。。。喂喂)

  另外很有意思的是3D拍摄技术,是采用两个相机side by side, 就如人眼认识世界一样拍摄,录下两个有相对距离的世界产生3D效果

  下面讲讲好玩事情

  采访这么多大导演很困难吧?猜猜谁最难邀请到?还能有谁?诺兰呗!

  电话那头说在将来的16个月里,无论在世界上哪个角落,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给我们20分钟,我们就会感到做采访。

  电话这头说:不。 然后挂掉了

  后来基努李维投其所好,专门搞来一个老板打字机,写信给诺兰。诺神终于开恩说我给你们20分钟。之后还在采访过程中格外大方的多加了5分钟。。。

  观众问:片子中一直提到,胶片已经发展到极致了,但是数字录像技术还在初始阶段,所以电影人应该一起去努力研发新技术。但是IMAX film cameras 已经在技术上又把胶卷提到了一个新高度,有越来越普及(dark knight rises)。 难道在采访过程中,没有人提到这个问题吗?

  Justin: emmmm...我们有一部分专门讲IMAX

  的。。。与整个电影主题不符。。。所以被剪掉了。。。(为维持向数字化发展的方向

  (有超过一半的采访在片中并没有用到,之后会留出。。。)

  一些我记下来的对电影史有重大意义的影片:

  1998 celebration 电影用一台dv拍摄,整补电影的取景在那种特别角度摇摇欲坠的效果下完成。让电影导演重新反思是否大制作大班底才是未来的出路?还是这种降低技术却解放自由框架艺术革新更重要?本片启发Danny boyle 与该片cinematographer, 一起合作了 after 28 days (虽然是烂片)但是在技术上却使小成本迅速多角度拍废气的伦敦成为可能。(据说只阻碍了10分钟交通而已啦)

  然后Boyle对电子无法自拔,第一次采用几乎全数字录用技术拍摄了 slumdog millonnair. 整个电影只是源于Boyle想利用数码相机的便携性拍摄有动感流畅,大型胶卷相机难以达到的角度所产生的,故事完全服务于这个初始想法, 并大获成功

  星战就不用提了 卢卡斯疯狂迷恋数字化的效果 开拓了胶片拍摄录入为数字化格式去做后期效果 也恰恰是因为他大成本投资才使现代电影成为可能 (膜拜)

  ocial network里芬其要求Red (专业电影摄像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制作一个电子摄像机可以减小机身重量,将录像部分与其他机身分开 (之为拍划船那俩镜头),还声明几天之后就需要人家回复,机子已做好,已经在您桌上了。

  (顺便提一下Red只做了第一步真正可以媲美胶卷拍摄水准的摄影机,虽然经常死机,需要在相机上放上冰块降温,拍摄效果容忍度不高(指画面中可以看到的最亮的区域与最暗的区域的差值)但还是受到了电影界的广泛认可,因此有了片中著名一梗;“我要打电话给胶片,告诉他我遇到别人了。)

  最后的最后,导演很用心的把马丁留在了最后鄙视一切来了一句这一切都不重要,虽然整部电影都在探讨技术上的问题,但是最终还是回归到了电影本身的内涵价值。无论是胶片还是数码,电影的初始与最终的目的还是讲故事,无论采用什么手段,何种技术,把故事讲好,其余的都不那么重要了 :)

  - 讽刺的是,整部电影全部在讨论胶片与数字,但是电影本身全部是数码拍摄完成,也在某种层面体现了时代难以抵挡的潮流

  本文通过笔者短暂金鱼记忆回忆而成,加上看片的时候难以有点激情澎湃,由于片子还没有正式公映,目前很多具体信息还难以考察,若有失误之处,还请交流指点谢谢

  《阴阳相成》影评(三):关于胶片和数码的几个想法

  算不了什么评论,一些感触,毕竟也是和每天的工作有关。想到其他会再补充

  去年回家和家人吃饭,有人送给表妹一个富士拍立得作生日礼物,表妹也不过80后,她随口问这是什么原理,是不是有个打印机什么的,我吃了一惊,才深刻意识到胶卷的时代确实离我们远去了。作为家用的摄影,胶片和数码早已尘埃落定。而作为电影工业,也基本上大势已趋。

  直到我在做纳尼亚卡斯边王子那部的时候,我们镜头做到差不多,会做film out也就是把做好的镜头印到胶片上,送到soho的lab里洗出来,第二天大家到楼下的电影院去看film daily, 看合成在胶片上的效果。那个时候我的总管说你们都要珍惜这个film daily,这个大概是最后的机会了。果然从那部片子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film daily了,做好的东西只要用投影放出来就可以了。虽然这样少了个环节进度也快了许多,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个film daily确实有特别的让人怀念的地方。

  昨天看了side by side这部纪录片,我就记起上面两件事来。这部片子的话题,似乎是每个业内人都有鲜明立场,制片人提到在拍这部片时大家都很容易就打开了话匣子。围绕着数码还是胶片这个话题,这个纪录片简单的对流程历史做了介绍通俗易懂,最主要的是采访的都是业界大牌,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这些人都会有很多佚事,还是满引人入胜的。通过这部片,不论情愿与否,观众也不得不意识到,作为商业用途,胶片真的是没有前景了,富士最近也宣布了停产电影胶片,这真是个让人伤心事实,更不幸的是,因为制作胶片牵涉的成本,连带会影响到电影另一市场范围渺小但意义重大的范畴,比如艺术 —— 这点在片中到没有涉及。 作为一个触摸得到的实体,胶片本身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实验对象,早期前卫实验电影在胶片上摩擦的痕迹,只能随着胶片的消失而消失么?所以看了这部片子后第一个也是最迫切的想法就是‘我真的要囤点胶片了’。当然,以胶片为媒体的艺术家已经意识到这个威胁,不久前Tacita Dean撰文感叹胶片的来源越来越有限,冲洗胶片的地方越来越少,她更在tate modern做了以film为题的装置艺术,这是对这一逐渐消失的媒体的至高致敬,抑或是一曲挽歌。

  我个人并不反对数码技术的推进,我想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希望两者可以并存,或者是象片中有人提到,不是新的选择的出现而彻底去掉了旧的选择。这是两个不同的媒体,数码的低成本和容易上手带来的所带来的解放感,轻巧的体积所带来的急迫感,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就像Festen的摄影师初次接触到索尼的小摄像机,那种豁然开朗激动溢于言表,我想起我在上学时初次看到新浪潮电影的时候也是有这种‘电影可以这样拍’的激动。数码技术带走的电影制作的神圣光环,带来的是电影制作的民主,虽然同时会带来更多的垃圾作品。

  片中采访到的新技术的推动者,比如卢卡斯,卡梅隆等等,则可谓是至上的geek,他们非常执意,有什么问题就会一鼓作气集中精力解决,这种精神可以说干我这行是非熟悉的,让人敬佩,也是不可缺少,但是当卡梅隆骄傲地说阿凡达的丛林没有一片叶子是真正存在的,我暗暗在感叹weta工作人员的工时同时也为至上的geek感到一丝悲哀,你可以没日没夜电脑前扮演造物主角色,但你也可以看一看真正的丛林,难道自然不能提供让人叹为观止想象之外的魅力么?

  从数码技术的推动到后期调色的广泛使用,更带走了胶片所特有的魔力尊敬,这大概是老一辈从业人员怀旧感伤的来源,但是也透露了电影工业的一些自我满足特性。比如以前大家要到翌日才看到到底胶片捕捉的影象,摄影师如同魔术师的地位,固然很有吸引力也会让一些控制欲强的导演非常恼火。特别是采访的一个DI,充满着’我是最后一个碰这部片子’的窃喜。。。呃,我还是讨厌DI。作为合成工作人员,其实我们是对所拍摄的东西非常尊敬的,我们会小心翼翼地保持所拍摄的data,胶片扫进来也好,数码数据也好,合成上的元素也会和拍摄的所配合。哎,可是跑进来个没有经验的DI, 加上个没有主意的导演,后果往往是破坏了所有当时捕捉的美丽。如果没有特殊的目的,你为什么你要去改树叶颜色?就像有个著名摄影师说的,除了象一些特定的fantasy或是stylised的片子,很多效果就是可以在拍摄时达到的,调色自然应该是谨慎的。由于胶片的成本和物理上的特性,在拍摄,剪辑,后期的制作上会少一点浮躁和匆忙,更多些尊敬和认真,这个态度我觉得即便是媒介的变化,还是应该保留。

  我们看到数码技术不断进步和突破的前景,如果要我选择拍片的媒介,我恐怕也是多选择数码,但是只是希望还是可以有机会用胶片。

  一个简单的机械原理,几块玻璃,在薄薄一条上保存下的光影,一百年后对着个光源马上可以再现,本身就是有种简单的优雅和诗意。虽然这是感性的一面,但是我们是有情感的动物。

  《阴阳相成》影评(四):要不要上

  上

  “上”是一个既可以表达积极,又可以表达猥琐的词。曾经看过一个很妙的方法,当你无法清楚的表达某一事物的时候,越简单则越能表达丰富的内容。被用的连词自己都觉得恶心的“创新”、“革新”、“发展”,在我看来一个“上”字即可。

  下

  多年前从杂货铺买两毛钱冰棍就已经是极其幸福的经历,而现在超市琳琅满目的选择也无法带来满足感;

  多年前能凑齐沾满灰尘的小当家水浒卡是多么遥不可及的愿望,而现在通过网络几次点击之后花出一个心疼的数目之后也无法带来满足感;

  多年前花四块钱从地摊的单碟盗版VCD中找武打电影的收藏可以花掉一整个下午,而现在将电影天堂与simpleCD的下载塞满1TB硬盘也无法带来成就感;

  多年前看着刚冲洗出来的胶卷照片指指点点还说“如果当时这么拍就好了”的时代已经消失,而现在随手的1299的手机就可以带来800W像素的成像的却懒得再拍下眼前的美好;

  从电影讲起

  刚刚看完纪录片《Side by Side》,身兼编剧跟导演的Christopher Kenneally从1998年起就在纽约做后期电影监督,亲历了电影界许多技术变更,在电影中导演邀请了电影界诸位神导,针对电影界正在经历的一场变革进行了探讨。

  从一百多年前开始,胶卷作为最为最好的拍摄载体就被电影人使用,利用胶卷神奇的曝光,创造了无数的经典,带动并见证着整个时代的发展。进入二十世纪,数码成像逐渐走入生活,开始有电影人把数码摄影机带入电影的制作,但由于像素、对比度等能实现的效果远不及胶片,很多人把Video与Film根据拍摄介质做了严格的区分。直到近几年高清数码摄影、相应的电脑特效升级、软硬件的更新换代、数码摄影可调整性的提高(剪辑、调色、传输)、数码文件的易于保存,都逐渐使数码拍摄逐渐成为主流,甚至呈现了取代胶卷拍摄的态势。

  回想最近的柯达申请破产保护的新闻,不就说明照片的胶卷时代已经结束了,那电影呢?

  我们在“上”

  回想“.mp3”的数码格式取代卡带上的磁条,网络的分享代替纸媒的传播,数码相机代替胶片相机,一定程度上预言着电影的数字化对胶卷取代。

  换一个角度,我们看到事物在发展中,总会出现一种完美的状态,就如同刚毕业的我们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的一样完美,电影与胶卷的结合本来就是一种完美,但如同指望找到工作就能一直幸福下去一下一样,指望通过胶卷一直承载电影的制作需求,是一个很幼稚的期望。

  作为人,我们可以很骄傲的说,我们区别于动物的地方是我们不断追求更完美更好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天性,也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我们也“下”

  我是一个怀旧的人,但是不是一个不“上”的人。

  说来矛盾,只是因为在我看来只有足够现代才更能感受到历史的韵味,只有更好掌握时下的人,才能更好的体会出怀旧美好。发展的浪潮中,传统一定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些是个人兴趣爱好,有些是功能上的特殊需求。

  记得在考研政治题目中,我们经常用一句话在总结近代中国的经验教训,就是这句“落后就要挨打”。作为口号,往往存在激进的成分,但是我们处在变革的当代,要不要紧跟上这些变化,每个人潜移默化中已经做出了选择。拍出《记忆碎片》、《盗梦空间》、《蝙蝠侠》的克里斯托弗诺兰是胶片的忠实者,几度拒绝将数字摄影与3D技术引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但是从其大力支持IMAX(普通电影感受的升级版)可以看出,他本人也选择了“上”。

  这让我想到作为城市规划成果表现方式,繁杂的线条与明暗构成的手绘图面曾经作为方案表现的最为极致的方式,在我大学本科前两年也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和学习。到了大三,我偷偷通过一些被一些教师称为“偷懒”的电脑软件的协助,发现手绘灵活性大大增加,可以很轻松的完成方案表现中一些复杂的透视效果、繁杂的版面排版,最终将其与手绘的质感等做了很好的结合。这些二者结合经历,对我后来以电脑表现为主的阶段,仍然愿意以手绘效果反过来辅助电脑表现起到了帮助,很多人说我的电脑绘图看到一种手绘的即兴与灵活。

  “上”不可耻

  当然也有不少人担心,这种不断的技术发展与普及,对专业人才的地位出现撼动的前兆。我们可以通过大洋那边Youtube的崛起、我国的微电影迅速串红看到,很多多年前无法接触的东西被大家拿在手里品玩,这大大增加了普通人有限时间内对不同领域涉及,丰富生活经验的可能。但这并没有撼动某些既有艺术形式的地位,反而促进了其他的发展。

  当电视出现的时候,有人断言电影院已死。虽然当时电视的确分流不少常去电影院的观众,但是电影在逐渐发展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品质,环绕音效、超大画面这些电视无法做到的被电影院做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可以说是电视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电影院的进化。

  作为美国黑帮片的大神级导演马丁西克塞斯说“全民都在解读电影。他们通过镜头和画面解读事实或者自以为的事实,不过有些孩子还挺擅长这个的”,透过这份淡然可以看出,其实真正聪明人是不会通过阻止主流的发展来捍卫自己的地位,而是通过主动尝试与发展,其新作《雨果》就从专业角度使用了3D技术,被称为“老马用3D给电影的一封情书”。

  同样被大家熟知的李安也是不断在发展的主流中,利用扎实的叙述、唯美的画面、前卫的技术,一次次的将自己东西方哲学的融合玩的出神入化。

  在《Side by Side》中被访问者,另一位大神级大神级导演大卫林奇,讲了这样一个道理,每个人手里都有纸和笔,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成了作家。

  “海纳百川”不是制约发展的因素。

  品位而“上”

  当然过度的开放也给一些低俗与动机不纯行为的出现,被中国电影毒害够深的中国电影观众,很多人都发过相同的誓“再也不进电影院看国产电影”。

  在动不动就把民主意识抬出来分析一番的美国,也感叹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的确让不少人失去了对“品味”二字的坚持。

  被称为“神一样的开始、神经病一样的结尾”的国内某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也逐渐将自己的备受好评的一嗓子定成败的“平民”做明星的形式,玩到最后变成了绕口令般的广告词、再加上备受怀疑的内定风波的低俗选秀节目,失去了自己对平民意识的坚持,失去了自己对“品味”二字的原则。

  不“上”则“下”

  最后要说的是“要不要!上?”与“要不要?上!”,即是先想,还是先做的问题,有个亦师亦友的哥们说“当你不知道怎么走的时候,别停下来,走着走着就知道往哪走了”,因为疑惑与落后并不是你的错,而是别的东西太复杂了、发展太快了。比起后来拍摄的《星球大战 前传》系列,现在回看较早拍摄的《星球大战》系列某些特效镜头是多么的惨不忍睹,我们所赞叹的内容,往往需要加上“在那个年代看来”。文章开头提到的感叹,其实也仅能作为怀旧文艺青年的独白,真正的历史终究成为历史。

  urface作为微软世界末日年底推出的产品颠覆了众人对微软制作软件,硬件领域很少有大动作的印象,随后很多无良知的媒体开始进行狂轰,意图否定这一发展带来的意义,拿着某些所谓的测评重点对齐进行贬低。单从触屏与手指这一角度来说,殊不知若没有微软这一步棋,我们的手指触屏操作在家用上,甚至在工作生产上,还要再晚个十几年甚至更长,微软的这一标榜,绝对不止为了销量。我们很感激苹果公司将触屏这一理念很好的运用于手机。但仅从触屏用在个人电脑上会使用户很累的这一调研结果,就让苹果止步于将这一理念带入个人电脑,未免显得过于果断。从触屏现如今很好应用于娱乐、媒体展示、交流体验、甚至逐渐出现的生产功能,微软的这一举动,让苹果显得像个顽固不化的老头。除了改改像素、改改接口、改改系统版本等小动作外,我们很难看到苹果当年带来的划时代的气质。但若苹果在暂时落后的局面下,还能在电视领域、打印生产领域依然带着自己的锐气发展下去,迎来事业二春也不是不可能。

  接受新事物就像生孩子带来阵痛,但痛过之后带来的是幸福感。记住那只是阵痛!

  所以,“要不要?上!”

  本文引用多位豆油的短评 若有要求 请告知

  《阴阳相成》影评(五):技术是一座巴别塔

  首先梳理一下整部片中出现的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分为以乔治卢卡斯带头的激烈“革命派”和以克里斯托弗诺兰代表的“守旧派”:

  革命派:

  1.胶卷拍摄需要冲洗,一天后才能看到自己拍摄的画面(样片),带着粗糙的质感。而数码摄像是“即取”的,更细致精确,且便于重拍。

  2.DV轻盈,直接,既视感,捕捉当下,摄像机的移动化作电影语言表达情绪《家宴》可以获得的拍摄素材很多。

  3.数字拍摄成本低意味着拍摄更为自由不受限制

  4.数字摄影可塑性高,给予人类至高无上的掌控权利,但这样也容易让部分人对它的态度漫不经心。

  5.CGI数字动画技术是人类在电影里的幻想成真。数字摄影代表着创造。

  6.《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意味着数字时代真正被人们所接受(论据)

  7.数字电影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8.数字技术在改变着电影讲故事的方式,但不只是电影,这是一场巨大的变革。艺术如果不与技术side by side,最终会被时代所遗落。

  守旧派:

  1.导演晚一些看样片,这样可以集中精力,在表演上,动作上(马丁斯科塞斯)

  2.演员无法入戏,要求重看自己的拍摄,容易让演员越发自我

  3.摄影师职业容易被很多人质疑,魔力不再,光环不再

  4.制片人投资人自以为是的干涉电影创作

  带给拍电影完全不同的感受,数字摄影更像是集体拍摄,融合了多方的看法,而胶卷摄影分工明确,干涉力度小

  5.演员和团队的集中精力的时间就那么长,不能总是重来

  6.数字剪辑节奏太快,难以思考。

  7.对于胶卷,无论是价格还是意义,所有人都会以尊敬的心态来面对。

  8.对于CGI,摄影师的职权被分给DI

  9.3D技术只会是一时的火爆,《阿凡达》10.的成功在于其以3D创作,而非哗众取宠

  不只只是社交空间已经大大向虚拟化延伸了,电影也是,人们越发习惯在小屏幕上感受电影,而不是电影院。

  11.技术使艺术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使很多人都加入了艺术创作的行列。而人人都有纸和笔,但又写出多少伟大的故事,在那张纸上。发生在电影身上的就是这样的故事。电影遍地实则开花好处少坏处多,所以渐渐不会有人再在乎品味了。

  12.电影的存档是十分重要的。所有数字格式的存档问题至今仍没有解决。唯有赛璐璐(胶卷),可以保存一百年,只要有光就可以观看,不会有格式淘汰的问题,胶片同时是捕获和存储介质

  “电影的本质是讲故事,所以胶片摄制与数字摄制本质上只是形式问题。”因为与技术有共通之处,所以不会像胶片一样被遗落,但也只能选择妥协。做一个猜测,以后所有人类创造出的艺术都会在技术的神坛上夹缝生存,期盼着未可知的洗礼?

  技术无孔不入,我们唯有臣服或灭亡,而臣服就意味着被重新创造和定义。电影作为一门已历时122年的艺术,或许是幸运的,因它有被重新创作的潜力,不幸却在于对传统电影制作精神与技术的遗失,和观众对于film细节与感受的遗失。

  有趣的是,尽管数字电影发展到现在,仍然追逐着胶片的质感与格调。想起一段话,“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直至回到往昔岁月。”转变以有了新的选择开始,却以旧的方式消失结束。

  技术所带来的是虚拟的快感。尤其于艺术,这种快感是空洞的,就像和一个假人做爱。它的存在就是与人类本身相悖的。最终人类就会被取代。film与video就在影射这一点。技术只是又一座因人类的狂妄自大而建造的“巴别塔”罢了。(尤其是在看到乔治卢卡斯片中的那句“一切都是可以被解决的”)

  我们共同相信事在人为,或许人类的潜力是无限的,这也只是乐观的想法。我们对一切新的事物恐慌,最终却会报以期待。

  否定是痛苦的,追忆却是轻松的。

  《阴阳相成》影评(六):用心讲故事

  之前有写过关于3D技术的文章,放在对于胶片和数字的交替时代上的看法,是同样适用的,如果数字在动态范围以及其他短处上效果达到了和胶片足够好,为什么人们会守着旧东西不放呢,到头来,观众最看重的不是技术(奇观),而是用心讲故事,亦如我偶像林奇所说,每个人都有纸和笔,但写出著作的人屈指可数,这也是我对于数字的看法。

  为什么我会挺霍比特人的48FPS 3D的效果,一我是RED的狂热粉丝;二在追究菲林味的视觉效果在于色彩宽度和像素点的提高上霍比特人可以开创了先例,但同时导致了另一个失败,过于清晰的后景以及在摄影机高速运动中杜绝了拖影现象使得习惯与24FPS的观众对于新技术的不适应,同时作为开发48FPS 3D的彼特大帝所达到的效果还是不够棒;现今除却上一年的蜘蛛侠 普罗米修斯和少年PI等运用3D摄影机拍摄的少数几个大作外,对于大多数电影3D更多的被当做一种噱头而不是技术,后期转制的效果永远无法和真正拍摄相提并论(最直观的体验在于摄影机拉到全景的时候庞然大物给人的感觉是模型而不是2D荧幕带来的震撼,这就是细节缺失带来的恶果)。

  所以现在3D的热度直线下降是可以预计的,或者说后期转制的道路绝对不是一条远久的道理,加以观影奇观的同时还要带上厚重的眼镜对于观众来说是一个抵触观影的心理暗示;不可能让观众去适应环境,而是让观众进入真正的如同睡梦般的舒适;所以说,现观3D的发展,终究在5-10年间只是一个过渡品,于此同时荧幕所要追求的目标在于脱下眼镜如同观看2D那样观看3D电影,让观众重回舒适的毫无舒服睡梦观影机制,于此同时,对于制作电影的技术人员也需要一段对于拍摄机新维度展示和表现的所需要时间沉淀的打磨和另一套不同以往的创作魔术,3D不仅仅如同现在只是当做噱头,在未来他还有更大的潜力;

  对此,我在这里摘选首届中美电影摄影创作和技术高峰论坛ASC技术委员会主席 克拉克的一些观点:观点可能是有一些现实一些数据在说3D在走下坡路,但真正好的3D并不会消失,在走下坡路是因为很多人没有真正了解3D,错误地运用这个工具,没有运用到3D微妙很艺术的的能够加入到电影语言的这方面的东西。通过3D的这种设计在2D基础上的反差、色彩相结合,是可以给观众带来很多不同,帮助故事的讲述。我说的这些并不是潜意识的东西也不是很虚很玄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影像,这些都是与焦距、摄影机运动以及整个影像风格有关联的东西。

  《阴阳相成》影评(七):无解

  首先想说,技术是多么重要啊!技术进步真的可以带来一个领域的彻头彻尾的革命。

  数位摄影技术改变了电影的剪辑,画面,大大拓宽了电影的表达。我认为这必定是一种进步。固然它也存在不足,但是正像片中所说,问题本身就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契机。让固执于胶片的人怀抱情怀落后于时代吧……

  这部电影通过对许多电影人的采访把胶片和数字这对矛盾的争论摆在我面前,我基本对这两种技术有了比之前更深入的了解。其实我感觉这部纪录片是带着支持数字的主观立场的,它更像是在讲技术的进步,胶片只是作为一个配角在这部片子里出现。不知道我这种感觉对不对,或许真的是还在坚持胶片的电影人越来越少了。

  看电影中突然想到,既然一切都可以虚拟都可以数字化,那么会不会有一天我们连演员都不需要了,只要几个人甚至只有一个导演坐在电脑前,就能像现在动画制作那样制作出一部电影,所有的场景和演员全都能电脑重建出来,跟实拍没有任何区别,而这样的效果显然会更棒因为导演可以完全随心地控制演员的走位、动作,甚至是面部的微小表情,可以随意地改变场景而不用费时费力地去搭布景。而且成本显然比实拍低了无数倍……这样想的话……电影还是一门艺术吗?

  《阴阳相成》影评(八):沒微塵的,不是時光

  紀錄片《追蹤電影未來》(Side by Side)所關注的一句那麼簡單:「要菲林還是數碼?」好一個Side by Side,它給你平衡、選擇、並肩而行的聯想,到把人哄進場去,才笑說你想多了,而且還要是妄想。

  被訪陣容的確華麗,單是導演就有大衛芬查(David Fincher)、占士金馬倫(James Cameron)、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拉斯馮艾特爾(Lars von Trier)、大衛連治(David Lynch)、佐治盧卡斯(George Lucas)等人 。我一邊看一邊在手中的筆記本上記下高姓大名,並就他們的立場在旁劃剔打叉。到頭來呢,我手上只有一個完好的剔—— 全心全意支持菲林的,只有基斯杜化諾倫(Christopher Nolan)一個而已。有人讚說電影不偏不倚,兩邊意見兼容,但我就不明白這個一比九十九的處境有甚麼地方公平了。

  很多人以為數碼這種講求科技與經濟效益的玩意,一定是荷里活的傑作。實質不然,先行者是來自丹麥的Dogme 95電影運動,當時由Thomas Vinterberg執導的《The Celebration》,展現了數碼技術作為新美學風格的衝擊。它隨意、即興、輕巧、粗糙、迅速,而最重要的是,它便宜。它的特質與所有時下流行的物事,一脈相承。

  然後呢,它也擁有了類近的缺點。電腦剪接無聲而密集,身體不再有呼吸的空擋,更沒有了從前處理菲林的手起刀落;演員不再能趁著更換底片時稍作休息,數碼拍攝只要求你再來再來再來(芬查回憶說羅拔唐尼拍《殺謎藏》時連上洗手間都要在現場用膠樽解決);可變動的部份太多,特技太多,演員落得對著綠色的虛無哭哭笑笑、舉手頓足,觀眾則變得對眼前的影像完全失去信任。

  惋惜嗎。電影只把這一切輕輕帶過,到說及數碼科技的改革時,音樂明朗輕快,使得旁人都在笑。支持菲林的,被指為保守、固執。支持菲林的被訪道,似乎都對菲林的必然道不出所以然,只能說:「菲林很美。」於是乎,擇善固執的變成含糊、非理性的一群。而數碼攝影那以K為單位的改革,有圖有真相,彷彿就證據確鑿。

  芬查認為電影最重要還是人性,媒介不那麼重要。史高西斯覺得菲林與數碼該和平同處,但眼見第一部全數碼的電影獲得奧斯卡,丹尼波爾因著他的《一百萬零一夜》扯高氣揚,說:「你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接受現實罷。」芬查心儀的數碼攝錄機公司RED說:「我們的目標是把菲林徹底淘汰。」——

  真是兇猛。包容與放任無從護衛,它卻沒有教你如何爭取。取捨菲林成了電影工業的家事,觀眾成了隔岸觀火的外人。來港答問的導演說不出立場,我也沒敢借問觀眾的位置為何。對某些人來說,不過失去了一片風景罷了,但對某些人來說,那風景卻是家、卻是鄉愁。 我們失去事物的方式不同了,以致我們尋找失去事物的方式也不同了。但保守行將失去的事物,那種方式,應該沒有改變,不是嗎?

  寫在二零一二、四月五日、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閉幕天

  《阴阳相成》影评(九):Keanu写给电影的情书

  看完这部纪录片最让我震惊的是

  1. 每一个导演的外在气质都完全符合他们的电影风格

  2. Sin City竟然是数码拍的

  3. 拉斯·冯·提尔竟然是最早使用数码拍摄的,说好的道格玛宣言呢?说好的35mm胶片拍摄呢,什么鬼?这种行为让我感觉他简直就是个teen

  4. 大卫林奇和Keanu的对话里都会带上他的名字,虽然他们从来没有合作过,但是这样让人感觉很亲切,于是想到诸如《象人》里的那些人文关怀

  5. 詹姆斯卡梅隆这么大年纪了脾气还辣么爆。。。

  也深深记住了几句话

  1. “无论数码还是胶片(或者各种表现形式拍摄方法),一切都是为讲故事服务”

  2. 科技的变革带来机遇也忽视了传承,"where are we?""We are fucked"

  3. 廉价的成本让人人有了拍电影的可能,但是能有所成就的还是只有少数,就像人人都有纸笔,但是能成为文坛巨匠或者伟大画家的也是屈指可数

  4. 每个人都能拍电影的可能性将会导致全体审美水平的下降

  《阴阳相成》影评(十):让我受益匪浅的一部佳作,了解一部电影背后的工作

  之前总在导演影片列表里看到这部作品,但是一直没在意,今天看了之后真的感叹为什么没早点看!让我受益匪浅,它就是讲了拍摄、剪辑、调色等的技术从胶片到逐渐数字化的过程和技术数字化给影视行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和众多电影从业者对快速发展的种种态度与看法。 片中基努里维斯是采访者,他基本拜访了圈内最有影响力的人们,包括导演、摄影师、剪辑师、调色师、摄影机厂商,很多人都是具有革命性的代表人物,有卡梅隆、马丁斯科塞斯、大卫芬奇、大卫林奇、沃卓斯基姐妹、拉斯冯提尔、乔治卢卡斯……太多了。 看完之后不仅了解到了影视行业几十年来的技术发展,还了解到了这些大导演的私下的人格特质、制作电影的理念和对待这个行业的态度,真的蛮有意思的,其中诺兰属于坚持胶片的一派,尽管所有人最后都认同数字替代胶片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了,诺兰还是不为所动……他可能真会成为最后一个使用胶片的导演了,其中的悲喜也只有身处这场变革中的人才最清楚吧。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点,真的是一部很有纪念意义的纪录片,虽然只有九十来分钟但是信息量却非常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