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的读后感10篇

2018-06-02 21:0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的读后感10篇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是一本由[美] 彼得·门德尔桑德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4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读后感(一):当我们阅读时 我们看到了什么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的作者彼得·门德尔桑德是著名书籍装帧设计师,他的设计被《华尔街日报》形容是“当代小说封面中最具辨识度与代表性的设计”。本书由他亲自操刀,封面是黑底金色衬着透明钥匙孔,仿佛是通往阅读的密道,打开它,就开启了阅读之谜的密码锁。

  阅读时,我们更多注意文字带来的“能指”,从文字中探索文本提供的信息;这本书则提醒我们观察阅读活动本身的“所指”,让我们从无数次阅读经验中暂时脱离,思考我们究竟如何与文字互动,并将这些互动用图画展现出来。读者会看到,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寒冬行人》提到“一股白色的蒸汽覆盖了小说第一章第一段的第一部分”,本书就将这个开头笼罩上一层火车烟雾。《荒凉山庄》的开头描绘了伦敦的雾气,本书就用一页的篇幅展现出文字被雾气渐渐笼罩、从看不清到消失的全过程,因为这就是读者在阅读时可能自觉产生想象

  安娜·卡列尼娜究竟长什么样?抛开如凯拉·奈特莉或苏菲·玛索版本电影,仅根据作者的描述,读者并不容易拼出完整图像(门德尔桑德还提供了一版警方绘制的图画)。读者印象最深的可能是他们身体的某几处特征(作者告诉我们这叫“提喻”)、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但这已经完全能够让我们爱上这些人物。作者不需要具象式地呈现每一处细节(太多的画面反而会阻滞读者的想象,卡夫卡极力反对变形记》的封面用一只虫子,就是害怕封面的虫子会干扰读者),《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外貌、安娜对卡列宁耳朵感觉、《变形记》里格里高利房间模样、《到灯塔去》里莉莉·布丽斯科的画作等,都是叠加作者主观感受目的是为了表现更多更深的东西,它们不需要巨细靡遗地呈现,相比人物的外貌,作者更着意刻画人物的行为心理,通过情节让读者形成一些概念,就能使读者产生认同共鸣

  我们在阅读时对人物的理解,对场景的想象,和我们的个人经验密不可分,阅读既是创造,更是对我们已有经验的发掘与重现。读者并非不想看到喜爱作品影像展示,但读者永远不会完全满意于任何版本,阅读的魅力在于似有若无、由内而外地呈现、塑造出读者心目中的阅读图景,这就是让每本书开启一个新的世界美好体验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读后感(二):【书摘】 [美] 彼得·门德尔桑德 -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

  始读:2015.12.14

  读完:2015.12.15

  来源: 广州购书中心

  类型:美国/阅读/设计

  009

  阅读这件事,是一种关于记忆的事。我们阅读时会沉浸其中,愈是沉浸其中,愈是难以在此时此刻用我们的分析思维解读令我们专注的阅读体验。因此,当我们讨论阅读体验时,其实是在讨论过往的阅读记忆。

  而这种阅读记忆其实是一种虚假记忆。

  阅读的想象力揭示了我们自己倾向性。书籍将它们从我们的内心摄取出来。

  114

  (比起想象东西,我们是不是更擅长想象动作?)

  141

  所以当我们赞赏“观察细致”的文章时,是在称赞它用思想唤起驰骋心绪效力,还是它手法本身的美感

  154

  色彩缤纷

  等同于

  有失真切

  More Colorful

  Equals

  Less Authentic

  191

  所以我们能不能练习想象——就像我们练习画画一样——从而娴更熟地去想象?

  192

  书籍予以我们某种自由——当我们阅读时,我们可以使思想保持活跃而不受束缚;我们是创造(即想象)故事全程参与者

  抑或,我们的想象力无法在模糊不清的粗浅印象之上更进一步,这也许才是我们热爱文字故事的关键理由。换言之,有时我们只愿意看到非常有限内容

  303

  (我们已然被河水注满,只欠作者在这心湖上轻轻一击。)

  307

  我们在阅读时体验到的多数感受是两种知觉的交叠,或是一种对另一种的取代——一种通感现象。我们看到了一个声音,听到了一种颜色,嗅到了一个情景诸如此类。……也许你阅读时感受得到——让它产生一道旋流,让你的膝盖以下感到一阵寒凉,双脚沉重起来……

  400

  世界对我们来说是正在创作中的作品。我们将只言片语拼拼凑凑——日复一日,将它们合成在一起,才形成了我们的理解。

  403

  在阅读的蒸馏器中进行处理,提炼出独一无二的东西。我可以说,这就是阅读之所以“可行”的原因:阅读折射出了我们熟悉世界的过程。并不是说故事一定能告诉我们世界的真理(尽管可能的确如此),而是阅读行为无论从感觉上还是实质上而言都像是意识本身:不尽完美,有所偏重,朦胧不清,而且是共同创造的结果

  405

  人生伟大奥秘之一在于: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便全盘接纳了它,而没有看见它的缝隙、破绽和不完美之处。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读后感(三):想象的虚无和抵达

  一、描绘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是否能清晰地想象出自己最喜欢的人物角色?莎士比亚说,一个深受喜爱的人物对于读者来说就如同在心中“描绘”(bodied forth)出来一样。我们常常觉得,一部小说成败的关键在于它塑造的人物是否栩栩如生。但我们真的能准确描画中安娜•卡列尼娜的外貌吗?

  门德尔桑德说:“人物的举止行为,他们与描画出的虚构世界中的人和物产生的关联,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你想象中的安娜甚至有可能是你母亲样子,越尝试浮现形象,可能越是偏离那个大概的模糊的不确定的、甚至随时变化的形象,这一切取决于你的情感和描绘。故事依然上演,而细节是不明确的。

  要不然,那该多乏味啊!

  有可能,安娜在你心中的模样会是这样: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读后感(四):一次阅读技能进阶的有趣讨论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本书初看起来晦涩难懂,但再次深入阅读会发现却是一次有趣的思维游戏

  阅读时候发生什么,阅读给我们带来什么体验?我认为这本书的大部分观点是在说阅读“小说类”文学作品时候的阅读。这本书基本围绕着这个问题说话,不少妙语连珠

  “阅读这件事,是一种关于记忆的事。当我们讨论阅读体验时,其实是在讨论过往的阅读记忆。而阅读记忆其实是一种虚假记忆。”“人物是密码,留白让故事更加充实。”“当我们回想阅读的情形时,并不会记得这些频繁的微调,我们回忆它的方式就好像回忆我们看过的电影……”

  阅读是一次虚构的历程,是一次想象的旅途

  接着作者开始表象的解构,更深一层次作为读者开始贪婪追寻表现背后的意义结合读者的想象力倾向,书籍所传达的内容在我们心里提取出了一个样子。这就是大概我们常说的,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很少有作者详细地描绘人物的形象,就是在经典的人物形象,我们仔细推敲就会发现,都是留白了,而这些留白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我可以理解为作者的无意为之,但是却反映出了阅读这一个重要规律,当一本书被阅读,才真正有意义书本就是一个密码,隐藏着不出声。

  文章讨论了阅读速度,阅读者的想象力之间的关系,阅读速度是否影响书本的想象。这点其实很好理解,记得有位大学者说过,他看社科性的文章反而比小说类的文章要快,看得越多,只要找到书中新的观点,这是寻宝似的阅读,小说类阅读就需要运用想象力,这就是一趟旅行,你需要去看更多的美景

  而读者的想象力有所不同,所能看到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场景也是不同的。还有一个有趣的观点是我们在看一个小说的时候,常常会移植到我们见过或者熟悉的场景中来。这就很大程度决定了读者的个人情况

  当我们回忆看最近一本小说的经历,是否在阅读中不自觉勾勒出了主人公的形象,他长什么样子,然后你还能记得什么,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那一句台词。这些记忆点都是我们书中看到的。

  这本书还讨论阅读的乐趣,在于读者可以参与到图书中去,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书中的内容。其实这就是自我的理解。读书区别于看电视剧,看戏剧功能

  这本书没有结论性的观点,多数都是开放启发式的。提供一种高质量阅读的通道或者说方法,当你再阅读的时候,自然会想起书里的一些观点。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读后感(五):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的是自己

  每一部小说被翻拍成影视剧的时候,总是会招来很多的议论特别是这本小说有很大的读者群的话,所带来的议论也会更激烈拍摄方所选出来的角色,永远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总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有的人觉得这个人很适合演这个角色,他就是我心中的某某某;也会有人觉得,他的气质根本就不符,跟我心里的某某某相去甚远。 为什么同一部小说,同样的故事,同样的角色,在每个人的心里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 这本书探讨了个人经验对阅读的影响,作者彼得·门德尔桑德是世界顶尖的装帧设计师,他利用自己的特长,用图片线条形态的变化,为我们打开了另外一种阅读的姿势。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充满设计感的作品,高逼格的封面设计让人不明觉厉,线条、图形、形状丰富运用也带给人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彼得·门德尔桑德从一个我们平时未曾注意过的独特角度引发了人们对阅读这件事的思考。 当你读完一本小说的时候,你对人物故事已经烂熟于心,可你能描绘出那个你熟悉的角色吗? 哪怕作者已经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绘,细到嘴巴什么样,鼻子什么样,眉毛什么样,耳朵什么样,头发什么样,文字的描绘始终不是图像,读者根据作者的描绘,在脑海中浮现出的样子,也是每个人各不相同,因为每一个人阅读的时候都是基于自己过往经验中对这种描述的记忆。 金庸小说里的小龙女是我们都熟悉的角色,清冷绝世。在没有影视剧拍出来之前,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心中想象的小龙女形象,她是什么样的眉毛,什么样的嘴巴,什么样的发型,大概每个人说出来都会有差别。 当准备拍影视剧的时候,粉丝们会激烈讨论,谁最适合演小龙女,谁最像,甚至还会有投票,谁是你心中的小龙女。 等到拍出来一看,这个角色的形象就被固定下来了。有的人觉得李若彤版最冷,有的人觉得刘亦菲版最仙,不管哪一个 版本,当你想起小龙女的时候,总难免被这几个形象所影响,你心里的小龙女也会被固化。 即使没有影视剧形象的影响,在开拍之前,在阅读过程中,你在想象小龙女的时候,就已经受到自己过往经验的影响,把你心中的想象与现实中的人结合一起了。 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已经把自己过往的经验与文本描述结合起来了,你觉得根据作者的描述她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也是基于你过往对生活的记忆,最终你看到的小龙女,就是你过往记忆的综合体。 一个故事最终呈现在每个人面前的样子,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结果。作者写完一本书的时候,他对这本书的贡献就已经完结了。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才是创造这本书的开始,它最终呈现在每个人脑海中的样子,是由读者的想象来完成的。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什么样的眉毛是“似蹙非蹙”,什么样的眼睛是“似喜非喜”,这都要依靠读者自行去想象。 而这正是文本阅读的魅力所在,你和作者共同创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你有无限的空间去想象。 反而当陈晓旭版的林黛玉出现的时候,你心里的形象就被她的形象所覆盖了,以后当你想起林黛玉,总会想起陈晓旭。这就是影视剧与文本的不同,影视剧是把形象具体呈现出来,而阅读是把形象无限展开。 当我们回忆一本小说讲了什么,记住的往往不是某个具体的篇章和文字,而是主角所经历的一连串的故事,就像在我们脑海中放了一部电影,演完了他的一生,也演出了我们的记忆。 周国平说,写作是为了安顿自己。读书也是安顿自己,把脑海中的记忆与故事中的人物重复,记忆也就活了起来,过去多经历的一切,似乎也都有了意义。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读后感(六):将抽象的体验转化为文字+图画——虽不新鲜,倒也有趣

  阅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因为觉得过于抽象,难以用文字来表述。彼得•门德尔桑德的这本书试图用文字加图解的方式解答这个抽象的问题,但他在书的开头也承认了这一目标的虚妄:“我们阅读时会沉浸其中,愈是沉浸其中,愈是难以在此时此刻用我们的分析思维解读令我们专注的阅读体验。因此,当我们讨论阅读体验时,其实是在讨论过往的阅读记忆。而这种阅读记忆其实是一种虚假记忆。”作者在脚注里引用的威廉•詹姆斯的形容其实非常贴切——“试图飞快地打开煤气灯,看看黑暗是什么样子”(P9)。

  但这种尝试并非毫无意义。我们会在细细回味自己的阅读体验时,意识到原来我们根本无法描绘出书中人物的外貌,不管我们有多么钟情于他。那么人物的外貌还重要吗?对于人物的塑造而言,什么才是最有意义的呢?门德尔桑德在书中告诉我们“人物的举止行为,他们与描画出的虚构世界中的人和物产生的关联,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P33)。

  我之所以同意门德尔桑德的这种说法并不是因为他是阅读方面的权威(当然,我也并不确定阅读这个领域是否真的有权威),而是因为我的阅读体验确实如此。我很喜欢安娜•卡列尼娜,既喜欢这个人,也喜欢这本书。我读过至少三遍,但我现在依然想不起来她的样子,更确切地说,我除了她应该算作漂亮之外,想不出别的可以形容她外貌的词。但是我记得她遇到渥伦斯基之后忐忑不安患得患失的心情,我记得她与自己丈夫待在一起时的烦闷窒息,也记得她不得不离开自己孩子时那撕心裂肺的感受。所以当我们回味自己的阅读体验时,很多时候我们回想起来的是自己的感受,是阅读到某一处、人物的某一行为或某一发言在我们心里激荡起的涟漪。而对外貌的描述虽然是一个完整人物形象的必要条件,但却并没有值得我们回味和探讨的空间。

  很多时候对一本书的分析更像是对自己感受的剖析。读者的阅读体验决定了对这本书的评价,所以每一个好作者都必须先是一个好读者,这样才能知道对于读者而言,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能触及心灵的。

  这就不难理解门德尔桑德提到的另一个观点——阅读是一种共同创作的行为。“恩斯特•贡布里希告诉我们,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没有所谓的‘纯真之眼’。在艺术上,单纯地接受意向是不可能的。阅读也是如此,我们就像画家、作家,甚至游戏中的玩家一样,会作出选择——我们具有能动性” (P197)。确实如此,好的读者会主动将自己一头扎进所阅读的故事里,琢磨每一个场景,体味每一种感受,而也正是这样的体验让我们对阅读欲罢不能。好的作者则要提供给读者想象的触发器,一个完整的可供读者安置自己想象的环境,还要像卡夫卡阻止设计师画出《变形记》里的虫子一样(P204)留一些黑暗晦涩的阴影让读者有想象的空间,而不是像一幅展开的画卷什么都一目了然。

  前面说到,用文字来描述我们的阅读体验是件不那么容易的事。作为世界顶尖的书籍装帧设计师,门德尔桑德对于书的理解自然是有其独到之处,而他为本书设计的一些插图对于阅读这一抽象体验的描述也确实很有帮助,我很想在这里举例证明一下,但我不会画图,所以只能跟拿到这本书的人说一声:“不要嫌它书厚字少,那些图有的还是挺有用的”。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读后感(七):读一本书,感受一个未知的自己

  文/夏丽柠

  随着时代进步,“阅读”的能力早已被普及。几乎没有人还像张爱玲笔下的小艾,苦苦等到丈夫金槐来信时,非要出去求人念一遍才懂。读书,成了丰富我们精神世界,增加幸福指数的武器。原来,读书是这么好的事!

  可是,有个叫彼得•门德尔桑德的美国人,他大声抗议:你们知道自己到底在读什么吗?作为资深读者,我的答案模棱两可,知道?又不太知道?于是,对于他的这本《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便有了期待。

  那么,门德尔桑德是谁?他的意见凭什么这么有权威!他用什么方式向我们讲解阅读之于每个个体到底是怎么回事?复旦教授张新颖在他的《读书这么好的事》里也曾有过类似诘问:如何读书?读书的乐趣何在?我觉得本书的有趣之处在于,它通过图画、观感以及作者的个人经验很好地诠释了那两个问题。

  首先,门德尔桑德不是作家,不是学者。他是读者,进一步说他是经典文学名著的爱好者。所以,本书中的例子基本都是来自文学书籍。诸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和亨利•詹姆斯的《未成熟的少年时代》,这些书里的段落情节会时不时地跳落我们眼前。要不是书里有大量的分析语句,我们还真的以为偶遇了一场纯文学的饕餮盛筵。

  其次,门德尔桑德是世界顶尖的书籍装帧设计师,是卡夫卡、卡尔维诺等作品系列的封面设计者。他设计的杜拉斯的《情人》封面获得了《纽约时报》2013年最佳图书封面。所以,本书中会不断地有素描、像片、涂鸦、笔记和图例,总之,所有与绘画有关的信息传递方式都用上了。这是一本黑白图画多于文字的书,阅读感受真是大不同!

  门德尔桑德在书中使用这些绘图,就是为了让读者明白:当你捧起一本书的时候,就等于为自己展开了一个想象的世界,而语境会为你提供想象的空间,文本的留白也是为成全你炫酷的幻想; 当你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文字反映在头脑里的应该是幅图像。你总得想象出一个主人公的模样,她很可能是来自你家乡“河北”的安娜•卡列尼娜,因为这一形象及其生活环境的产生关乎于读者的生命经验。

  最后,门德尔桑德是位古典钢琴演奏师。如果你问我最后一条与前两条有什么关联?我认为,在陶冶情操这件事上,阅读与音乐都是曲径通幽的。如果按作者的思维方式,他认为“作为读者,我们既是指挥家也是管弦乐团,还兼任观众。”从阅读开始的那一刻,它便是一支完整的乐曲,有始有终。

  门德尔桑德认为阅读的故事都有一条线索,小说都可以当成推理故事来读。他在页面上画了一个硕大的放大镜,与他比起来,我们实在都是忽略细节的不称职读者。他说,“当我们阅读时我们会想象自己若有所见”。可见,读书是种“烧脑”时刻。

  台湾文学家王鼎钧说过,读诗是一场交心的活动。那么,门德尔桑德提倡的阅读之旅,便是一场“脑洞大开”的全身运动。读一本书,感受一个未知的自己。通过一本书,看见一个完整的自己。读书,竟然是这么好的事!

  转载请豆邮联系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读后感(八):阅读的箭头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设计师,但是这本书跟书籍装帧设计的关系不大。

  当然,必须肯定,这本书首先吸引人的还在设计,并且中文版的设计花费了很大一番心思,保住了封面那个金色钥匙孔的神秘性和引导功能,拆掉外封之后用了原汁原味的英文封面一个中国字都没有。内文的插图也最大限度还原了英文版本的装饰效果,黑底白字、穿插着前卫图片的小黑书非常炫酷。

  看完装帧看内容。

  这并不是一本读起来很流畅的书,因为非常个人化碎片化,属于作者的“随笔”,写得非常随意,是他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大致总结起来有几个方面:

  第一,阅读时的画面感。文字呈现出的内容非常有限,人物的头发颜色、肤色、五官、穿衣打扮是没有办法完全用文字表述出来的,所以读者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文字转化成图片,并且动起来。

  第二,描写的“度”。百分百逼真地描述就一定是好作品吗?作者给出的答案是NO。他认为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应该学会留白,留出想象的空间给读者。卡夫卡曾极力反对《变形记》的封面用一只虫子,就是害怕封面的虫子会干扰读者的阅读体验,将文字具象化。

  第三,阅读的速度。作者做了一个十分精巧的比喻,“如果书就像道路,那么有些书就是为开快车而写的——细节并不充分,金有的细节也显得单调乏味——但细节高度紧凑,情节滚滚向前展开,扣人心弦。还有些书,如果也看成道路的话,它们是为散步而写的——这些路的轨迹远远没有 它所呈现的街景来得重要。对我来说,最好的书是这样的:我飞驰而过,却时不时地急刹车,停靠在路边,对眼前所见惊叹不已。这些书是注定要反复阅读的书。(读第一遍时,我可以沿着路狂奔,越快越好,随后我再悠闲漫步,享受其中——这样我就能看见我错过的景象。)

  第四,作品和读者个人经历的关系。作者一再阐明自己的观点:读者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是会跟个人体验紧密相连的,书中的故事会唤醒记忆,并能唤起联想,最终挣脱视觉本身的束缚,让思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是为什么说“阅读是一场白日梦”——这个梦没有边界,信马由缰,给你最美好的自由。

  这些思想的片段综合在一起,构成了这本书。这不是一本工具书,没有具体的阅读方法,更多是启迪性的指南。就像封面那个钥匙孔,等待你拿着钥匙去开启智慧大门。书中有个比喻很有意思,“段落和章节都是箭头,整部小说、戏剧、故事,都是箭头。”我们看到箭头就习惯性地想到方向,而不会留心观察箭头是什么样的。“而阅读就是:透过箭头去看,越过箭头去看……或是目光短浅地、满怀希望地顺着箭头看去……”看到阅读的边界,想象力的边界——而这两样恰恰是没有边界的。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读后感(九):个人评分:76分。我们的对书的记忆并不仅仅是以文字的方式,更多的还是画面感、逻辑感的东西。照这个逻辑推理下去,阅读一本书,脑海中的画面感、逻辑感约清晰,记住的就越多,可能越生动

  这本书讲了什么:

  画画

  当我们讨论阅读体验时,其实是在讨论过往的阅读记忆。*

  恰恰是那些文本没有阐明的东西,吸引了我们的想象力。

  生动性

  对于细节的描写,应当关注称赞它用思想唤起驰骋心绪的效力,还是它手法本身的美感。

  演绎

  我们的头脑将散落的碎片加以整合,从区区一个轮廓中创造出整幅图像。

  草图

  某些时候绘画对作家来说是具有启发作用的工具。

  技艺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可以使思想保持活跃而不受束缚;我们是创造(即想象)故事的全程参与者。

  共同创作

  好的书刺激我们去想象——去填充作者的暗示。

  地图与规则

  可视性与可信度会发生混淆。有些书看上去似乎在为我们呈现画面,实际上却是在呈现虚构的事实。

  抽象

  阅读时脑中会有各种具象、抽象的东西被读者想想。

  眼睛,视像和媒介

  对着会遵从作者的叙事视角去幻想故事中的视角。

  记忆与幻想

  想象小说中的事件和设计,不经意间就让我们向自己的往昔投出一瞥。

  通感

  阿隆·科普兰认为我们聆听音乐可分为三个“层次”:感官层次、情感层次以及语义/乐理层次。笔者表示对他来说,感官层次最易遗忘、最难回忆。

  信念

  作者咨询了神经学家了解到人类无法想象出气味的味道。有可能阅读想象本质上就是神秘的体验——无法诉诸逻辑。

  一片模糊

  我们所读到的世界是由片段组成的。断断续续的点,零零散散地分布着。

  世界对我们来说同样如此。

  《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读后感(十):小说阅读:想象与演绎的艺术

  注:本文未注明出处的引号内文字均来自彼得·门德尔桑德的《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本文是我读了这本书之后,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写的读书感悟。

  在巴黎初冬的地铁站里,一个人坐在长椅上翻看着一本书,他身旁还摆放着一些书,他并不是在等地铁,他只是喜欢在有些喧嚣的地方读书而已。

  这是我在一篇文章里读到的一个场景,篇幅很短,我却在那一页停留了很长时间。我发现自己似乎能看到这个场景中每一个细微的细节,甚至是读书人的长相、他脖子里围巾的颜色、巴黎地铁站的布置(我没有去过巴黎),这让我很惊奇。其实在阅读时脑海中有画面浮现是很多人都有的感受,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隐约“看见”了大致的轮廓。而像这样仅从寥寥数语中看到一幅完整画面的情形并不多。

  最近读到的彼得·门德尔桑德的这本《当我们阅读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解开了我的疑惑。或者说,这本书通过一位书籍装帧设计师的讲述,让我知道了另一个职业的人在阅读虚构类作品时的感受,进而与我自己的经验相比较,我于是得以发现一些阅读时未曾注意的东西。

  彼得·门德尔桑德是世界顶尖的书籍装帧设计师,他设计的作品兴许你没看过(那些都是外文版的书)。如他自已所言:“我是个视觉发达的人,我是一位书籍装帧设计师,我的生计不仅依靠我的视觉敏感度,还依赖于我识别字里行间的视觉线索和提示的能力。”在彼得·门德尔桑德看来,对虚构类作品的阅读更多的是一种想象与演绎的艺术。

  【1.当你打开一本小说】

  让我们拿起一本小说,比如我手边的这本赫拉巴尔的《过于喧嚣的孤独》,翻开第一页,从第一句开始阅读:“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废纸堆中。”这句话让人一头雾水,一切都不甚完备、无从确定。下一句倒是给了我们更多的信息:“三十五年来我用压力机处理废纸和书籍。”兴许还会有疑惑,然而,想象已经开始,一些画面已在我们脑海中自动拼贴:大概是一位有着特殊癖好的阅读爱好者吧——他喜欢在读完书之后用压力机把书给销毁了;或是一位负责处理废纸的工人。

  彼得·门德尔桑德将这种由于暗示的不充分而在读者脑海中同时出现多个场景的状况称为“进入了一个阈限空间”,这是阅读一本小说的开头部分时我们通常的感受——我们“在同时”处于“许多地方”。

  随着阅读的继续进行,我们所想象的内容会自动修整,那些与后续情节不相关的错误场景也会自动退出我们的视线,这一切都以某种我们未曾注意的方式悄悄发生。在真实的世界里,我们对一件事或一个人的了解是循序渐进的,并且对他们曾有过的某些印象通常会长久地存在,不那么容易改变。而阅读虚构作品则不同,不管作者对人物的描绘是模糊不清还是细致入微,“我们永远都在反复审视斟酌我们脑中小说人物的肖像:涂涂改改,退后几步打量一下,新的情节浮现时又给他们换以新貌……我们最初用某种方式想象他们——然后读了50页之后再一瞧,他们与我们心理预期的形象毫不匹配,于是我们只好再作调整。”这就是我们将角色可视化的过程。

  【2.阅读的进行】

  ①小说阅读:想象与演绎的艺术

  让我们循着作者给我们安排的故事轨迹与字间的暗示,继续阅读下去,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推倒、重建、修正着我们的想象,有时兴许会停下来琢磨一个场景,但更多的时候画面似乎不请自来。渐渐地故事的架构也完整起来,我们看见了人物的模样、他家里的布置、他经过的街道……

  兴许很多人像我一样没有对所读之文字与所见之画面加以审视、比较,而理所当然地觉得它们之间有某种对等的关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只要稍加留意,便可发现,我们所谓的“看见”,并非真的看见了书本向我们呈现的某个确切的客观事实,而是我们参与了创造,“书籍予以我们某种自由——当我们阅读时,我们可以使思想保持活跃而不受束缚;我们是创造(即想象)故事的全程参与者。”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做出选择。而另一方面,尽管我们能看到书中没有的东西,但很多时候看到的内容并不十分清晰,“我们的想象力无法在模糊不清的粗浅印象之上更进一步。”这和我们的记忆有些相似,我们想象的画面通常经不起凝视与推敲,但这丝毫不影响阅读。

  无论是在阅读时真切地“看到”,还是看到的不那么清晰,这些与我们粗俗的阅读直觉相悖的感受,其实都基于一个被我们忽视的事实:文字是箭头,我们越过箭头,用大脑看见了这一切。

  ②“文字”是箭头

  小说阅读与其他类型的书籍阅读不同,在读虚构类作品时,我们往往并不关注文字本身。彼得·门德尔桑德把文字比作箭头,“它们本就是某种事物,而它们又指向某些事物”。阅读小说就是透过箭头看到作者策划的情景,而文字本身形同透明,这是因为“他们具有结构和目的(它们是能指),还因为我们阅读的动作是习惯性的。我们看多了箭头,就只关心它所指的方向了。”

  ③想象的素材

  当阅读时,我们通过想象越过文字这一箭头看到的是什么呢?比如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个场景,我能看清里面任何一个细节。在对其中个别的细节稍稍凝视后我发现,它其实是由我个人记忆中的一些片段组成——整个我看到的场景是我对伦敦地铁、对英伦穿着、对英国人、对读书人气质等的印象的拼贴。

  在我的另一篇文章里,谈到阅读与生活的关系时,我说:阅读需要生活的支撑,并会反过来影响生活。阅读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生活不断深化的过程。只要阅读和生活一直在进行,改变就会以非常巧妙的方式默默发生,这是阅读和生活之间的有一种默契。这里我想补充的是,生活对阅读的支撑包含两个方面含义:第一,记忆为阅读时的想象提供素材;第二,对生活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意义。

  “记忆构成了想象。”我回忆了一下最近的阅读体验,确实如此。比如三岛由纪夫《午后曳航》里面有喷泉的广场、太宰治《维庸之妻》里的酒店、黑塞《轮下》里主人公住的街区、麦卡勒斯《伤心咖啡馆之歌》里的咖啡馆……我在阅读时所看见的这些画面都能在记忆中找到对应的出处,也就是说,我们所想象的场景,其实是我们个人记忆的拼贴。我们在阅读时看到的只属于我们自己。

  这本书里有个很耐人寻味的词:“文字的效力”,即文字本身“具有潜在的力量,能够释放读者往日积累的经验。文字‘包含’了意义,但更重要的是,它挖掘了潜在的意义。”作者举了个很通俗的例子——“河流",客观来讲,这一词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的河流,然而,对于读者来说,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读者的河流:“我能想起的每一条我看见的、游过的、捉过鱼的、聆听过的、听说过的……河流。”读者生活记忆中的这些河流“无穷无尽地为小说供给激发想象的力量。”假如在一部作品中只是写到了河流这个词和一些简单的模糊的描述,而读者却会动用记忆去做相关的联想,从而看到一条明确的河流。“如此想来,我们从作者那里需要的少之又少。”

  其实不只是对生活的记忆,过去的阅读经历也会影响我们的想象。比如最近在读三岛由纪夫《爱的饥渴》时,读到里面那个年轻力壮的园丁三郎,我就想到了几年前读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里的林园看守人梅勒斯,对梅勒斯业已形成的印象影响了我对园丁三郎的想象——我所做的更多的只是把梅勒斯的面孔和肤色换成了日本人的模样。

  因而可以说,我们在阅读时“看见”的画面是属于个人的,“作者在写这本书时描绘的画面反而是我们没有看见的。也就是说:每个故事都会被我们调整转变,用想象力去诠释,用联想去解读。它是属于我们的。”

  想象力与个人的记忆、经历有关还有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就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的阅读历程:“幼儿读图画书,少儿读有章节和插图的书,最终青少年晋级到了阅读纯文字书籍的水平。”一方面,“我们学习阅读一种语言的速度是缓慢的、循序渐进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想象力(独立自主地为故事勾勒画面的能力)随着时间推移而进步。”

  ④作品本身对阅读的影响

  作家的写作手法各有特点,并且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也会带有文化方面的差异(比如日本文学通常描写都比较细致,而法国文学自六七十年代以来大多写得神神叨叨)。所以,在阅读不同作家的作品时,体验也会有差别。然而,作者的描写对我们想象力的边界的限定究竟起了什么作用?

  首先得明白一个事实:由于语言描述本身的特点,任何一本书中对人物或事件的描写非常有限,要用文字把一切都呈现是很困难的,作为读者阅读这样的书也极为困难。一般文学作品对人物的外貌的刻画是模糊不清的,“对一个角色的描述是范围性的,角色特征能帮助我们勾勒范围的界线——但这些特征无法让我们真正地描绘一个人。”(不排除有一些特别的创作手法,比如极繁主义的作品会花上几页纸的内容竭力描述一个事物或一个动作,《克罗诺皮奥与法玛的故事》就是这样一本书。)

  不过这可以看做是一种与我们阅读行为相契合的安排,正是这种必不可少但又模糊不清的描写方式刺激了我们填补空白的想象力。同时,我们也无须担心线索太少,从前文分析的阅读时我们发挥想象力的机制来看,一般简单的描写已经足够。(至于一些极简主义的作品,只要对创作手法有所了解,稍加训练也可以顺利读懂。)

  话说回来,我们虽然有想象的空间,但文本对我们的想象还是会有所限制,这表现在:即便对同一个人物或情节我们每个人的想象都不相同,但它们“互有关联”。“我们读有所见时,见到的其实是被提示应当看见的东西。”

  此外,作品本身还会以一种方式影响阅读:作者的介入。一般小说内容多与作者个人经历有关。要是读了一些与作者有关的资料,我们阅读时的体验兴许就会不一样。在文学评论中有一些流派主张移除作者,比如罗兰·巴特认为应当将作者背景与作者本身剥离,避免对文本加强理解,他在《作者之死》中说: “为文本赋予一位作者,就是为该文本强加了一种限制,提供了一个最终的所指。”

  ⑤书籍与电影

  书籍与电影会在两种情形下发生作用。

  第一,当我们比较读书与看电影的体验时。我们总说,“读一部小说就像看一场电影。”然而,阅读与看电影并非有着类似的体验,这似乎与我们的直觉相悖。如前文所述:在阅读虚构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参与了创作。作者仅仅提供了故事的框架和必要的描写,从同一本书中不同的人“看到”的都不一样,在阅读时,“人不是靠眼镜看见的,而是靠脑子。”(奥利弗·萨克斯《幻觉》)。而电影却提供了某种确切的呈现,导演为我们精心策划了每一处细节、每一场情景,看电影更像是一种娱乐性质的视觉刺激。虽然不同的人对同一部电影的理解会有所差异,也不排除电影也同阅读一样与我们的生活有某种默契在。

  第二,当看由书改编成的电影时。如果是在看书之前看了电影,彼得·门德尔桑德说:“务必谨慎考虑,三思而后行,电影会强有力地抑制读者自己对文本的想象,电影中的演员很有可能会成为你对书中角色的永久印象。”要是在读了书之后,情形则有所不同。很多次我读完一本书后知晓它被改编成了电影,于是去找来看,而往往看了一会儿便完全失去了兴致——这完全不是我想象的模样嘛!

  我越来越觉得,看电影与阅读小说是两种迥然不同的体验。不可否认,电影也是一种很好的呈现方式,尤其是电影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每个人对这两种方式的态度都不一样吧,比如对我来说,我喜欢看推理悬疑和科幻这两种类型的电影,却完全不喜欢读这两种类型的书(大概是因为缺乏这方面的想象能力)。

  此外,电影这类的视觉刺激是否会影响我们阅读想象力?我想,在一个合理的度中,电影不会阻碍我们阅读的能力,电影反倒会给我们阅读的想象提供一些素材。比如我读日本文学时,我会根据情节要求想象日本人的模样和日本的房屋、街道等,这些印象都是我从电影中获得的。

  彼得·门德尔桑德说:“不管我们的想象力是否还相对强健,我们仍然在阅读。瞬息之间层出不穷的图像并未使我们与文字隔绝。我们阅读,因为书籍赐予我们独一无二的愉悦,这是电影、电视等形式无法馈赠的喜悦。”

  【3.一本书的结束】

  小说终究是有意义的。如前文所说:文字是箭头,我们透过文字看到一些画面。某种意义上,整部小说也是箭头,它指向作者的创作初衷。尽管用“意义”这个词似乎有些功利,但不可否认,我们总能在读完一本书后获得某种对生活、对世界的哲学看法。

  “小说含蓄地表明了对世界的不同哲学看法。他们会假定或提出一套本体论、认识论、形而上学……读者是通过一本小说的现象论,也就是一部虚构作品处理知觉(例如视觉)的方式,从而发觉作者真正的哲学理念的。”

  在上文提到生活对阅读支撑作用的第二方面:对生活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意义。其实阅读与生活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从作品中获得的启示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

  【4.读完后还剩下什么】

  读完一本小说,如果幸运的话,我们会在今生的某一天再次拿起它,而更多的时候,它再也不会回到我们手里,再也不会占据我们人生的几个小时。

  当我回忆曾阅读过的一本书,有时候会想到一些图像,或是什么都没有,就像我没读过它一样。书读得多了,我们往往会形成这样一种预见的能力:在读一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便已经知道这本书将会被记住、还是被遗忘。比如村上春树的《国境以南,太阳以西》,我在读它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我将很快忘了这本书的内容,那种感觉叫人心碎。而另外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书,在回忆的时候,或是别人提起其中的某个情节时,我能很快唤起记忆中的印象。比如余华的《兄弟》,那还是六年前读过的书,然而最近偶然听到有人说了一个书中的细节,一幅画面立刻在我脑海中浮现——那正是我当时阅读时所想象的画面。

  要说明的是,前文我说阅读与看电影不同,然而回忆读过的一本书的感觉,反倒像是回忆看过的一场电影,也像是回忆我们过去的某段生活经历。而我们曾在阅读那本书时想象的崎岖历程、对人物形象“频繁的微调”、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着的断点,都会被遗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