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救援》观后感精选10篇
《怒海救援》是一部由克雷格·吉勒斯佩执导,克里斯·派恩 / 卡西·阿弗莱克 / 本·福斯特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怒海救援》观后感(一):不怒也不惊
像海难这种题材的电影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亮点,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了。对于这种题材的电影也已经不是那么感兴趣了,之所以选择这部影片,主要是因为这是按照真实故事改编的,少了故事的虚空假大,多了剧情和人物的真实,以为可观赏性更强。但看完影片,总觉得浪费了这真实的故事,影片不惊不喜,看得我也不怒不惊。
先说说影片里比较好的部分吧。首先,影片的画面拍摄和故事剪辑没有运用太多的技巧,但在海面上的画面拍摄及船只迎面而来的海浪的拍摄画面确实很不错,把海面上的惊险场面大气的表现出来,也由此能够感受到不管是遇难船只上的人还是救援船只上的人的紧张心情已经面临的严峻挑战。其次,影片的雪景的阴沉色调,皑皑白雪却似雾霾笼罩,极好的渲染了在糟糕的天气下人们的沉闷心情,远景的拍摄,画面挺美的。另外,就是影片的最后,当岸边的车灯陆陆续续的亮了起来,救援归来的男主眼睛半睁半闭间朦朦胧胧的看到了光亮,这一小段的拍摄以及剪辑,真心不错,身体及精神在海上被慢慢击垮,突然间的光明让心里瞬间燃起了希望,那一刻,振奋人心。
但是影片其实是可以更好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剧本不好。整部影片主要是要讲1952年美国海岸警卫队救援失事油轮的故事的,但影片却生硬的把男女主的感情线放在了影片的开始,可是整部影片看下来这一条感情线可有可无在片中犹如鸡肋,对故事的发展起不到任何推动作用。而在故事的最后,却是展示了男主的事迹,对于整部影片的故事讲述其实有点多余,影片若是在讲述男主的生平事迹,到是可以有这一段,只能说剧本的讲述及把握点主次轻重没有处理好。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影片似乎是把故事中的三个主要人物生搬硬套的凑在了一起,没有过多的交集,剧情很不紧凑。男女主的交往自成一段,对之后事件的发展不起任何作用;失事邮轮上的人物的剧情发展也自成一段,并且在剪辑上有点突兀,从男女主的感情线一下跳到邮轮上,没有任何铺垫或引导,很生硬;另外男主驾驶船只去救援的情节也自成一段。三段的主要情节各自发展却不能很好地融合推动整部影片剧情的发展,看完只觉得索然无味。
其实整部影片所要传达的情感及精神是很好的,只是剧本没有写好,剧情的发展不能够吸引人心。但像这种真实故事改编的影片,看完总不免感慨,生命的脆弱渺小却又及其的坚强。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对生命的感悟并不会太深,只有经历过了风浪,才能感受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当邮轮搁浅时,才真正感受到脚下踏实的感觉的美好,当在险境中求生后,才更加体会到有人的陪伴的美好。
从《泰坦尼克号》到《少年派》《海洋深处》《完美风暴》(这部我有深刻印象,但是一开始想不起这片名了,搜了好久,还下了看了好多片段才想起来)。
海难片给我的最大震撼就是大风大浪,再坚固的船也都是一叶扁舟。海洋的巨大力量实在太让人敬畏了。
但是更让我感动的就是在灾难中,人类生命的坚韧,在绝境中仍然凭借自己的智慧,更多的是求生的意志,做着搏斗。这样的力量,能给我们日常生活的艰苦一点启迪。
具体到本片,还有对生命的尊重,对职业的尊重。爱情与公职,两方都坚持了自己的立场,这点很不错。
再来花痴下整个演员阵容,都是高颜值,化身克里斯派恩小迷妹,之前一部大烂片自毁形象真是没救了…
而且灾难片还普遍视效很棒!里面有段驾艇的,男生就是对这种机械没有抵抗力,高超的驾驶技巧,抓住转瞬即逝的时机加速转向,这种肾上腺素爆发的感觉令人着迷。
还有影片正片结束后,当年的真实剪报和照片当背景感觉超好,我还扫了好几眼!
《怒海救援》观后感(三):情节硬伤,灾难效果很好!
刚看了开头就有点觉得没意思,男女主角的表演好像有些硬朗,爱情的进展让人没什么心思看,情节中的硬伤挺多:男主的个人英雄主义偏颇,不够自然,冒险救人与心中的女人应该有所斗争,而且那种冒险明显比要被救的人还危险,观众不买账的原因啊,还有我一直在想,这么冷,几度的海水夹杂雨水,早冻死了吧,即便是根据事实改编,还不如把时间放在5月份,剧情改一改,这样生搬硬套的在寒冷季节里的故事让人看的是浑身一点都不冷!~女主的演技一般般,最典型的就是她心爱的人在海上有生命危险,她虽然是和领导吵架,但是表情上却看不出一丝丝的那种让人刻骨铭心的担忧。男主吧,太奶油了,导演选角不好,这恐怕也是这部电影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唯有男配还不错,让我看了对他有种敬意!对男主却没有。
另外特效不用说,很不错,拍起来一定不容易,难为他们了。冲这点看灾难片它还是很优秀的!
《怒海救援》观后感(四):非常主观的电影,慎重,为了2小时的屁股和你被强间的思维
1 女主角不好看 女主角不好看 女主角不好看
2 各种巧合加不符合物理学定律:穿的少不冷(电影最后有历史镜头那穿的多多),女主那大光腿直扎雪堆儿,跳了十几米高摔下来不骨折,roof都掀了前面的人没掀(最起码开始的时候连帽子都不掀),越往海中心走浪的幅度越小但是越来越惊悚,回家的时候应该浪越来越大尼玛那么平静。 Boston外海大冬天冷死个人,居然还能说话有力,好吧回去还有空抱妹子,尼玛岸上还有记者(好像拍摄也有点小bug,能看到摄影时拦路的警察。。。一九五几年海岸边lighthouse边闪警车pull over?)尼玛男主23岁结婚而且女主更小,女主之前还有工作。。童工?
3女主性格。。。。呵呵
4 当时天气预报是不好么,oil tank就不知道提前准备的?
5 务操 工程师尼玛咋这猛,所有船务人员都随着另外没有engine的半截去见了马克思。。。结果留在engine room里的engineer扛起了大旗,还是我们工人有力量!
6 不是,这四个人做了他们本分该做的事,就领到勋章了?那我们草原英雄小姐妹不是更finer?
误了个区啊~
《怒海救援》观后感(五):1952年的今天,四位海岸警卫队员创造了奇迹——北美新片《怒海救援》漫谈
1952年2月18日,美国的马萨诸塞州还是隆冬季节。凌晨时分,在从新奥尔良去往波士顿的航线上,彭德尔顿号突然开裂,引起一连串爆裂的声响。一名船长和七名船员当时都聚集在船头,船体已经失去动力,他们似乎没有逃脱并活下来的可能。而在船尾,还有其余的33名船员,他们看起来有着更多的希望,但是仍然面临严峻的考验。在海风和巨浪的鞭策下,船只飘向了海岸,但是靠近查塔姆的科德角港口,一些沙洲很有可能损毁剩下的船体,并危及其余的船员。入夜,四名海岸警卫队员,驾驶着36英尺的木制电动机救生艇前去营救,当时没人知道,他们能否活着回来。
《怒海救援》观后感(六):徘徊在入戏出戏中
前戏拉得太长,在救援船冲出沙坝前整部影片已经过了一半还多。这一半还多的时间的前半段,电影给人的错觉就是这是一部爱情片,直到被救援的半截船出现才能提醒我们“错了,这是一部描写海上救援的电影”。然而,这时导演镜头在半截船自救和陆地上发生的事切换得太频繁,半截船自救的高度紧张和这时陆地发生的事的不紧不慢严重不搭架,导致观影时一再刚有点入戏又马上出戏。
让人出戏的最大的BUG就是伯尼,“怒海”+“救援”两个词结合在一起让人首先联想到的是刚毅不折的水手形象,这种刚毅不折不仅表现在人的外表更表现在人的精气神上。反观我们的主角伯尼,由头到尾他的眼神都是毫无亮彩和怯生生的,影片甚至营造的氛围就是除了半截船里面的人能让人感受到情绪外其他人都那么文质彬彬和绅士,这种氛围跟影片最大的主题怒海救援又形成鲜明的对比。真正能让人感受救援那种恶劣和紧张感的反而是半截船里面发生的一切,伯尼那种怯生生的存在仿佛是为了另一条主线---伯尼和他女友的爱情。在救援的主题上搭上爱情这一主题当然没问题,问题是爱情的主题超过了电影的主线,事实上电影完全可以在救援上展开叙事更长让观众入戏更快更深。还有拜托伯尼,你在平时生活中、爱情中眼神那么无力和怯生生没问题,只是当你踏上救援的征途和带着32个被救援的人反抗上司命令时麻烦你让我们看到哪怕一丁点刚毅的眼神也好,你不入戏如何带领观众入戏?
《怒海救援》观后感(七):海上救援应该是重点
这部电影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52年新英格兰地区,讲述了美国海岸警卫队营救一艘遭遇风暴袭击油轮的故事。整部电影的风格不错,但整体节奏有点慢,需要耐心。开头一大段谈情说爱,还以为是个言情片。据说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感觉前面的言情片段有点没有必要。
海上遇难的镜头还是很有真实感的,特效不错。在油轮遇险时,不停地被海浪冲击,船员本来还轻松的说着日常的话,但风雨越来越大,即使是大船,也撑不住。后来船员跑到门口,结果发现在漆黑黑暴风雨的夜空衬托下,从近景到远景拉伸,巨大的油轮已断裂倾倒,恐怖得慎人,出海真是把命交给了上天。
但是画面一转,又开始陆地上慢条斯理的对话,那种紧张感无法持续,就让人出戏了。
后面男主出海的镜头,又拍的很大气,有些救援场面也不错。但总是快一会慢一会的,感觉整体节奏掌握不对,不吸引人。
怎么感觉男主克里斯 派恩既有点像大本又有点像戴蒙~简直像他们两个的孩子了。最近看神奇女侠的时候,没这么明显的感觉啊。是因为这部特写比较多吗?
《怒海救援》观后感(八):Bernie & Shelberd
1.我说过这船就是坏运气.
helberd:Thi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luck.这和运气一点关系没有.
2.Marlyn:你知道Berny的,他不可能在在海上迷失的,他总是follow the rules.
3.Bernie:浪起来了,我们加油熬过去.
旁右:Maxim,comes back here.
4.灯塔船员:I lost my hat.
5.埃尔登:你怎么样?
胖子:Yeah,I‘m just tired.
6.妻子:Does no good listening all that chat,Marlyn.Better learn to live unkown.学会如何活在未知里.
7.Bernie:(这又不是浪,黑黑的.是什么东西?熄灭engine.等浪.不动.)
Fitz,turn on the search light.
8.Bernie:That's regulational,right?规定上这么说而已.
9.Marlyn:这是他的工作.How can I blame on you in far?
10.Bernie:Can't leave them alone.That boat won't last.We all live or all die.
11.妻子:There's lots of stuff in tha car.
ame As:
ernie:还是应该换件衬衣的.
12:Shelberd:How we go without the compass?
ernie:Yeah,we,just gotta go with the,with the season currents.Think we just got lucky.
helberd:(a lil bit funny)Yeah,lucky.
13.Bernie:It's a good boat.She will give us a through.(shy face)
14.Richie:I think we made over the bar.The tide takes us over.浪把我们推过来的.
过沙坝就像,医生做心瓣手术,一秒进一秒出,要么失败要么成功.
《怒海救援》观后感(九):怒海中彰显的人性
一部好的电影,需要有触及内心的亮点,该影片就是这样。
最好的电影应该是用波澜不惊的语气描述出气势磅礴的场面,该电影就是。
电影开头是缓缓的描述一名普通海上救援人员的爱情,他遇到了喜欢的姑娘,和姑娘约会;他遵守规则,听从命令。
很不凑巧,冬天的暴风雨来了,海上的船裂了。没有人去救援,他去了,没什么崇高的理由,只有一句话:总要有人去救援吧。和他一起去的四个人,一个他的好朋友,一个路过的水手,一个三等机械师。正如哪个三等机械师说的:我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善良的、心爱的姑娘阻拦不住出海的脚步。他出海前说:我们失去救援,没说一定能回来。
被救的是一艘或者说是半艘邮轮。邮轮在暴风雨中折成了两段。引擎室的小伙子不苟言笑,说话漫不经心:我们的船在沉,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我喜欢他的淡然,仿佛他不害怕沉船。其实,“我也很害怕”,我只是没有放弃。
电影中没有坏人,每一个人都是善良的,但是体现出不同的人在灾害面前的态度,有人不知所措,有人为了自保,有人忙中出错,有人坚守原则,有人坚韧。。。。
我最喜欢的,是那位尽责的救援队小哥,还有一副淡定脸的引擎舱小哥。他们,都有着面对命运的坦然,面对困难的勇气。
《怒海救援》观后感(十):半艘油轮和一艘小艇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7.5/10
对于灾难片的定义,可能是所有类型片里面最简单的了,一部灾难片,简单来讲,要拍的成功,大概只需具备两个元素就好,即“效”和“情”,所谓“效”即指CG特效,“情”则指感情包括像友情、亲情、爱情等,翻阅以往的优秀灾难片,《独立日》、《后天》、《海啸奇迹》等等,皆具备了这两种元素,而对于其他方面,包括剧本、摄影、表演等,不是说不重要,只是说相对所占权重要低很多,比如就很少有凭借出演灾难片主角而获得了奥斯卡影帝影后的
再谈回这部《怒海救援》,关于“海难”的灾难片,影史上并不少见,比如家喻户哓的《泰坦尼克号》在某种意义上讲也算作一部“海难片”,只是它更为人熟知的还是那段爱情故事罢了,再比如去年的《海洋深处》,同样也是海难,同样也是真实故事改编,同样也是“Chris”(两部主演分别是锤哥和派恩)主演,和这部片极其相似,而且硬要比个高下的话,我个人更偏爱这部,后面会谈到原因。
片子讲的其实是个很简单的故事,在一次海上暴风雪中,一艘油轮被摧残成两半,一半上包括船长等人全部丧生,而另外一半则坚挺的漂泊在海上寻求救援,这时,作为海岸警卫队的一员,派恩受到上级指示,与另外三人组成救援小组,驾驶着一艘“迷你型”小艇前往救援,由于派恩之前并没有太多的出海经验,所以这一次他内心更想证明自己,越过千难万险,找到那(半)艘搁浅的油轮及其幸存者后,满载着32人(远超于限定的12人)之多成功返回港湾,派恩在证明了自己的同时,也与自己的未婚妻圆满团聚。
下面是半艘油轮和一艘小艇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