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10篇

2018-06-02 20:2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10篇

  《故事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是一本由蒋方舟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4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一):人,命运

  第一次阅读蒋方舟的时候,还是她那本沧桑书,一个要与童年告别的人写下的记录,从那些文字中可以感受到她的才气元气。到了这本《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的小说集的时候,她已经知道怎么更好的处理文字,如何将一本小说写得成为一篇篇有味散文

  或许马奎斯的《百年孤独》的人物关系表看起来会让人重新审读一次《百年孤独》,蒋方舟的这本小说集同样会带给我们这样的感觉,至少对于我而言如此。每一个故事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每一个故事都有其主线,衔接一起来又有着一个核心主线,这样的小说已经在畅销小说榜中看不到太多了。与更多的鸡汤相比,蒋方舟更加将文字深刻地渗入了每一个人世界,不是那些激励人心正面故事,也不是感动人生的悲惨故事,而是一个人,对自己情感的追选,面对生活真实的故事。虚构的故事,却要比那些标榜身边的故事的人所写的故事要真实,那些虚构的人物却要比那些说着睿智语言的人要来得有血有肉

  似乎缘分与命运是这本书要探讨的东西,但是,在它们之间,有着一种叫做人性的贪恋。这是一本将视角放在城市之中的个体之下的小说集。每一个个体才是作者真正关心存在,他们的性格似乎各异,比如貌似天真正义的柯宏志和记得遥远年代一起看瀑布男人的叶莺。他们似乎没有什么样的共同点,然而,他们都是在命运和潮流之中需要寻求自己的生活价值的人。中国严肃小说一度被阎连科,莫言等人为代表乡土小说所占据,城市小说一直都没有能够在严肃小说中找到自己的地位,而蒋方舟通过这样一种个体的寻求和命运给了城市小说一种新的方式来探讨书写,是乡土文学延续,也是对乡土文学的破立。

  正如书名所言,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本书的每一个故事有着它的开头与结尾,似乎在宣示一种命运的无法左右,而在这个命运之下,它引导着一个故事的开始结束。然而,当正一本书集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整一本书都是在说着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关于追寻和命运的故事。名字相同让我们联想故事的相互衔接,而故事内在线索的相似则已然让整一本小说融为一体。小说的精髓在故事的冲突进展和故事线索延伸,而处理这一点上面,不管结果写在开头与结尾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已经和希腊神话的故事一样,遵循了一个必然规则:诸神之上是命运。就在这一点上,故事被作者牢牢掌控,因此,故事变得更加有条不紊,而且线索不会被人物故事的分割而切断。

  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小说集,也同样是一本让我们审视个体与命运追求的小说集。有些时候,除了故事的有趣感人,我们需要另一种故事,那种故事看起来有点远,却又那么近,近得让我们看见人的内心的每一次跳动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二):第一次接触

  这是第一次读蒋方舟的小说。我是很期待读她的作品的,因为看来看去,我所接触到的中国作家的作品总是离不开农村(不是对农村有什么偏见,只是为什么千篇一律都是农村),放不下笔下背负的巨大意义。所以我的确很期待作为年轻作家的蒋方舟。 这本《故事的结尾早已写在开头》没花多久就看完了。不得不说,我所想看到的,所期待的都在这本书中看到了。没有了万年离不开的农村,没有了笔下必须要背负的巨大意义,有的只是人人生活在的城市和一个个不再背负巨大意义的孤独个人。 我个人认为,将故事放在城市,描写孤独个人的小说都有这样的一个特征痛苦氛围悲观的主色调。的确人人都在这样的氛围中,染上了这样的主色调。可是所有的人都在生活,没有逃离,没有选择懦弱,只是坚强的活下去,活着自己的生命。我不喜欢那样的小说,将活下去的勇气交给意义来抉择,像个颓废者一样无能为力具体来看这本小说。我认为小说中,这一句话很重要。“了解一个人是没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这也许是这本小说中痛苦的根源,对于存在主义者这也许是人类痛苦的根源。的确,了解别人的充要条件就是成为别人,可是,成为别人是不可能的。但是这本小说将这不可能的事情,不可能知道的事情全部摊在我们面前,我们明白了一些东西,知道了这些无路可走的人们,虽然无路可走,却一无既往。 小说中,大多数的或者可以说是全部的主人公,都在结尾逃离到了自己所认为的圣地离开了被痛苦所包裹的生活,可是无一例外,最后又义无反顾的回到了之前的生活,或者是被称之为开头的东西。这是否是,逃离只是为了更好的继续下去。 小说是采用一个个独立的故事将彼此联系的人一个个的讲述给我们,这样的方法,是再适合不过的将我们无法了解别人这悲剧性的东西向我们展示。这个主人公是这样的,那个主人公是那样的,在无数中这样和那样都被摊开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是应该被歌颂的,更没有一个是应该被批判的。 对我个人而言,读这样的小说是很享受的,我再也不用去理会那些,我不曾体验过的东西的违和感,只是看着现实生活中真正上演的事情和感受,沉到小说中,和主人公一起痛苦,一起逃离,一起再返回,只是慢慢的,接受一切负面的,一切正面的,一切充满激情的,一切充满龌蹉的感受和生活。这是妥协或软弱吗?不是的,这是勇敢,勇敢的面对一切,不用乱七八糟的意义,不明其意的理论来代替自己生活,只是跟着生活所赋予的东西活下去。 总之,蒋方舟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我会一直期待她的作品。当然,我也希望大家可以抛下偏见,她的确和别人不一样。虽然我所说的东西可能对于别国的作家是常见的,可是对于中国来说,这些东西真的是很少被描述的。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三):故事真的都只是故事吗?

  关于痴男怨女与怨男痴女的故事,绝望热烈,无望而抑郁。故事就是故事,故事只是故事,故事真的都只是故事吗?

  书中写了九个故事,主人公间彼此关联:他们或是昔日的恋人,或是分道扬镳朋友,他们的人生在某个瞬间相遇过,而后,在不同轨道渐行渐远。他们没有一个是正常意义的生活成功者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的生活里充斥着各种无望,而后,一步一步地走入无尽深渊

  “在你故事里的别人,在别人故事里的你,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始一段故事,就选择了所有经过和结局,九种逃离,又回到最初的地方。”

  ① 台北·自画像 “别那么快就走!时间还没到!”——希望能有这么一个他,让我从内心中升起这样呼喊的强烈欲望。这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幸运

  ② 拉萨·绿度母 “这个是绿度母,观世音菩萨眼泪变的。”——相爱的人何必相互折磨,相互煎熬?只是身处其中的人,却往往不自知让自己堕入无尽深渊里。少些折腾吧,如果你拥有所爱之人。

  ③ 三亚·手铐 “他们做的许多事终久是对真空下的窒息做无望对抗。”——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事儿让相爱的人彼此远离,只有内心坚定,愿为彼此考虑的人,唯有如此,才能一起度过难关而不失去彼此。

  ④ 青岛·爸爸怀念,就是任由生活中的那个窟窿敞着,永远不愿意补上。”——自私,人之本性。唯有克制自私的人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自由

  ⑤ 伊瓜苏·海蓝宝 “我会永远永远爱你在心里,希望你不要把我忘记……”——你的牵念就只是你自己的牵念,看透这点,也就没那么痛苦了,但这却不那么容易,但庆幸的是:到某一时刻,人可以逃脱这样的执念

  ⑥ 武威·腿 “她要去武威,去她爱的人生命起点。”——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不同的坎,跨过去的方式不同而已。

  ⑦ 维也纳·衣柜 “自己会在另一个真空里活着,孤独,但活得比任何人都长久。”——生活到底怎样才算好呢?不用去证明什么,也没有人值得你去位置证明的。

  ⑧ 轻井泽·温泉 “我想跟你走,哪怕只是为了一时的感情。”——所有的情感都只是一时的,没有什么感情是永恒的,尤其是爱情,那是最不可靠的。

  ⑨ 美国·香气 “他会找到她。”——会找到那个最爱的他吗?会吧!?会的!一定会的。

  眼泪有时只能流在别人的故事里。你故事里的你与其他人故事里的你,从来就不是一个人,很残酷很现实,可这就是血淋淋地真相。逃离,自己的生活哪逃离得了!就算逃,又能逃到哪儿!?网,都是自己给自己织的。谁也不可能成为谁的救命稻草,所以何必纠缠,何必纠结。世界如此之大,何必将自己禁锢于某种思绪

  自己的故事只能是由自己去完成的,毕竟人就此一生,而就此生,只有自己于自己是永恒的,自己可以拯救自己,也只有自己能拯救得了自己。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四):其实你并没有那么重要

  九个故事

  每一个故事里的一个小配角是下一个故事的主角,上一个故事的人或事都对下一个故事造成一定的影响

  有时候总会纠结与他人的关系中自己的份量,在别人的眼中自己有多重要?在感情中自己会排在什么位置?其实就是太看重自己了,以为自己一直都是主角。或者是甘愿做个配角活在别人的故事里。

  每一个故事都是关于逃离,每一个故事里都有回忆部分,那回忆是他们要逃离现在的生活的原因。他们不断地去逃离,但最后还是回到最初,各得其所。逃离并不能解决问题,最终还是回到现实。

  最喜欢的是伊苏瓜·海蓝宝这个故事,叶莺对伊瓜苏瀑布那对蓝眼睛一直念念不忘,而那对蓝眼睛也对她念念不忘,但生活早已将叶莺磨砺成一个沧桑的妇女,早已不再是那灵动少女。站在了他的面前,也许他认不出来,也许他认出来了,然而只有失望,只能深陷在回忆之中。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的,永远不要说永远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五):姜夕将息

  无论姜夕取得怎样的成绩,在母亲心中,她将永远是那个乖僻且注定凄凉女人。母亲说,女人很惨的,人生就那么几年。

  姜夕是蒋方舟,也是我们。那些孩子成长中都慢慢融进了环境中,随着岁月流逝,逐渐变成二维平面,镶嵌在客厅墙壁上。

  成长,对于姜夕来说,就是一场避免成为墙壁涂料的战争。一家人吃鱼,用筷子把鱼戳得枪林弹雨贪婪地把筷子头放在嘴里一嘬,沾满唾液,继续戳下去,从老到小,神情动作一模一样,仿佛诅咒。 姜夕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块纸巾,平摊在面前的桌子上放剔出的鱼骨。母亲看到了,用筷子指着姜夕,招呼全家人来看这个奇观:“我们家养出个大小姐。”桌上所有人都大笑起来,母亲笑得最大声。 他们也没有恶意,姜夕对自己这样说道,可眼圈却不受控制地热了,内心兀自结了一层冰。

  姜夕小学初中那年的暑假,爱上了绘画,并且成为方圆几公里唯一有爱好的孩子。

  没有人能看出她想用一点点色彩斑斓碎片,拼凑出一个理想家庭努力

  姜夕曾同时生活在两种人生中。一种是她为自己构建出的绘画世界。另一种人生,是真实的,没有奇迹的。她需要讨好一切不愿讨好的人。两种人生的唯一接触点,是她对于未来生活的幻想黑暗退尽,冰雪消融,家人起立为她鼓掌。可现实是,无论她在本市本省的绘画比赛中得多少奖杯,她的家人都兢兢业业地保持着视若无睹姿态。他们害怕自己的鼓励会让她把“画画”这个业余时间搞的东西当作终生的事业。直到姜夕考上了美术学院离开家。两个世界交汇的可能性终于彻底消失了。

  小时候,姜夕用画画把自己和家庭隔离开,现在是一个更大的盾牌,抵抗生活。

  其实,姜夕的盾牌不是画,而是梦。姜夕一向最爱这样的故事,只因为一眼的怦然心动也好,一瞬间的刻骨铭心也罢,就这样无怨无悔奉献出自己的一生——并不是许给对方,而是许给自己如同殉道者一样悲壮的命运。以超人意志抵抗住了时间的摧毁,这是日常生活的史诗,是战胜了自私与欲望的神圣一刻,把庸俗的现实击得粉碎。

  姜夕在一次又一次的爱情失败后画了《受伤的女人》,但女人并不是被男人所伤害的,男人并没有伤害女人的能力,他们什么也不懂,如同最简单哺乳动物一样呼吸、猎食、睡觉,行走在草地上、石缝里。女人被切断了引力,如同在一部失去重力的电梯里,重重地摔在男人的身上,粉身碎骨

  所以最后姜夕回到了所谓的爱情,回到了自己的幻梦,回到了自己第一次拿起画笔的童年。反抗生活,反抗庸俗。

  可那成功了的主角,正遍体鳞伤奄奄一息。这样惨烈的战争,成功的究竟是姜夕本人,还是反抗本身?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六):所有逃离终究逃不过自己

  所有逃离终究逃不过自己

  读《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文/宇过天晴

  对于蒋方舟并不陌生,是位很有才的才女,不过倒是第一次看她的书,这本《故事的结局早已写是开头》讲述了九个主人公的故事,故事里的人物互相交错,看似不相干却又有一定的交集。

  平常的小说一般会有一个贯穿故事始终的主要人物和主要线索,拿到蒋方舟这本小说集时,我以为每个故事都是独立的,每个故事都有自己的主线,读下来以后才发现每一个故事的主角都是身边人故事里的匆匆过客。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个领悟。记得还小的时候,电视已经流行起来了,每当看一个新电视节目的时候,总要问问身边看过的人,这里面的男女主角是谁,好像没有了男女主角这戏就没了看点。而我也总是很异想天开,我又是谁生活里的主角?什么时候我也能过一把主角瘾,在光环的照耀下光彩夺目呢?还有,在我观点里,所有的配角都是为主角让路的,主角就是最完美的人物。忽然有一天,妹妹对我说她喜欢某个故事里的一个人物,在我看来这个人有什么特别吗,不是主角的她我很少关注啊。也是因为这次我才关注到主角之外的人,原来他们也很可爱,也有自己的生活和特点。这又让我想起自己之前可笑的想法,说什么谁是谁的主角,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里的主角,所以看到《故事的结局早已写是开头》这本小说集的时候发现自己有了共鸣之处。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这话一语双关,从小说的故事结构上看,结尾处的林满在和妻子离婚以后,决定去台湾找正在办画展的姜夕,而故事的一开始也正是林满和姜夕相遇的情节;在人物的故事情节上,他们每个人的结局也是在人生最初的选择上就决定好的,无论如何逃避,如何兜兜转转,最终都回到了起点。

  故事的主题定位在逃离上,虽然以九个故事为主,九个主要人物都在逃避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不过也可以看出故事中的其他人物也有想要逃避的问题。

  姜夕为了逃离生活和感情,躲在艺术的世界里;唐鹏为了逃避夫妻生活逃到拉萨;柯宏志为了逃离失去儿子以后的痛苦,决定和朱晓阳私奔;朱晓光无法忍受继父的劣行,在妈妈婚礼上逃跑;叶莺为了心心念念的蓝眼镜变卖家产去找他;丁吉花忍受不了母亲的规规框框产生叛逆的想法;唐瑶喜欢林康生却不能在一起,独自抚养拯民长大;乔意为了躲避师生恋带来的影响,独自离开;最后的林满,面临死亡,决定去找姜夕。

  所有的逃离最终都逃不过自己,在当初做选择的时候也预示了结局。姜夕有过三次恋情,也只有林满能满足她的生活,姜夕是为了躲避生活的现实才画画的,林满恰好能给他构造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唐鹏最终还是回到了老沈身边;柯宏志私奔无果后终于理解了妻子的痛苦;叶莺在找到蓝眼睛后开始明白最爱的人一直都在身边,自己追求的不过是一个泡影;乔意和姜夕一样,都需要一个热情开放的人来唤起对生活的激情,最终乔意还是孤身一人;这个里面还有朱晓阳,从小没有的父亲的支撑,妈妈的颓废迫使她这个姐姐早早承担生活的重任,才让她变得很现实,好在还有理智,没有和柯宏志私奔又回到了妈妈身边。

  作者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很细致,不过整个过程充斥着外遇、情妇、同志这些内容,让人有点压抑,整本书的语言描写也有种悲伤的调子。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在现实中都能找到,也有很多人正面临这样的问题。

  我总认为,一本好书应该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能让读者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又能回归现实面对问题。对于这本书来说,看着书中人物逃避各种问题,让我想到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如何解决。不管我们当初由于什么原因而逃避,我们可以逃避一阵,甚至很长时间,可是终究还是逃不过我们自己,最后还是要自己去面对。

  看看身边的人也发现,有因为人际关系问题频繁跳槽的、也有因为情感问题不敢面对父母的... ...当我们不知道怎么解决的时候就开始逃避,换个环境也好,换种心情也罢,逃到无处可逃的时候还是要乖乖的接受现实。

  这本小说还是能给读者一点感悟的,看着这么多人物的悲欢离合,兜兜转转,也应该明白一点,逃避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还是要勇敢面对生活的现实问题。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七):听蒋老师讲故事

  以前读小说,会自动跳过所有非情节类的段落。

  “搞什么景色描写渲染色彩烘托气氛啊?!快点告诉我接下来发生什么了好嘛!”

  以前看小说只想知道一个故事,一个结局。而且一定要起伏跌宕,波澜起伏。很爱读类似现在微博里的热门、咆哮体之类的东西。好在这是以前了。

  现在再看小说,更会被纸上散落的一两句话打动。

  “死亡,就是生活加上了你,最后减去你。”等等。

  这本书若换作几年前的我来读,估计5分钟都看不下去。而现在我却能够不断地被其中的一些优秀的观点和句子所吸引。这才恍然大悟,读小说,并不只是读作者给我们写的一个故事,而且去体味作者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显然是件十分有趣的事。

  看她写一个打小三的怨妇:“岁月带走了她的青春、纯真和温柔,只剩下绝望中苦苦挣扎的毅力和固执,以及苦守住婚姻的自豪与执着”。“苦守住婚姻的自豪”十分准确,这样一个妇女,失去了生活的趣味和人生的活力,到头来竟能以“苦守住婚姻”为豪,可悲。

  总之,反复能被这样的描写打动。看待世界也多了些宽容。

  可惜在阅读时没有及时做笔记,再回去翻看妙言妙语,时间成本又太大了。下次注意。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八):超能女人蒋方舟

  超能女人蒋方舟

  电视里的蒋方舟对我们说:超能女人用超能。说完扭头就走,大气、高冷,是为了迎合超能女人的特质吧。曾经在湖南卫视的快乐男声节目中看到过她做评委,封武艺为武林萌主,称赞他身上拥有“令人心碎的少年气质”。立刻对蒋方舟佩服得五体投体。

  印象中蒋方舟是“写二代”吧。又去问了度娘,果真的是“写二代”哦,她妈妈是作家的。天才美女一枚,七岁就开始写作了,真真的把许多人生生抛在了起跑线上了。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揣摩她的书名,通常的逻辑就是作者拼命把秘密结局攥在手里,吊着读者的胃口,不愿意轻易拿来示人,往往在故事的最后面的三分之一处才肯逐渐揭开真相,而读者也喜欢这种抽丝剥茧的过程。而她却要说,故事的结局在开头,好吧,我信她,我又真真的回头去仔细的看了开头,难道后面的结局,还是让姜夕继续跟唐鹏在一起?

  “画里是个男人的裸体。年轻男人大步行走在水边,侧面示人,微微低着头,灰白的身体,灰白色的头发,平坦的小腹被一只白鹤的脖颈缠住。男人看起来清癯而柔软。”这里是故事最开始最美的地方,刚刚参加工作的一对帅男美女的甜美爱情。这副画是姜夕早期作品保留下来的唯一一幅,其它的都被她撕了。

  姜夕笑道:“那我画你?”

  唐鹏立刻开始解扣子,把衬衫脱了,又脱了牛仔裤,牛仔裤的皮带扣重重地砸在地板上。他坦然地露出少年一样细长的身体,夕阳在他身上投出悲剧性的阴影。

  ---这样完美的故事开头。可是只是小小插曲。故事的女主角都离开了曾经爱过的青涩男人,她们都投入了有代沟的“叔叔”们的怀抱,在那个怀抱里她们更加安逸,安逸中轻松的追到了自己的梦想,实现了人生价值的体现,并且在变得强大之后,丝毫不介意自己的身份。可以是情人,可以是小三,可以是任何的角色,只要是自由的。

  姜夕是这样,被名画家圈养着。名画家渐渐被淘汰,而她却崛起了,她的画越来越被人们喜欢,她的名气越来越大。看来“叔叔们”对女人来说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他们早走的几十年积演的丰富人生阅历、见识,以及他们的人际圈子,还有他们的财富,更别说他们的独到见解,会给身边的女人吸收到足够的能量。然后女人离开,女人有更宽的路可走,但是这女人仍然选择了一个作家,当然,仍然是“叔叔”级别的。

  叶莺也是这样的故事路线,漂亮的才女们,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靠才吃饭,这样的女人是需要“叔叔”级别的男人提携才成功得更快的。

  这样来看,樊怡是个特例了,她是个成功的女人,很有财。她圈养了姜夕的初恋唐鹏。后来唐鹏工作了,越来越忙,而樊怡越来越破败,毛豆死了,他们的爱情也淡了,各自外遇去了,发展的的确没有姜夕和叶莺好哦。

  蒋方舟毕竟是蒋方舟,她跳开了青春虐恋和都市言情的恶俗和浅薄,让她的故事更有深度,让她笔下的人物更丰满、具有争议、更加个性突出,让生活更加冲突,于是就会给读者留下更深的烙印和弥足珍贵的长期思考。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这本书不是简简单单的故事,她在勾勒几人个性不同的女性形象,人物是极成功的。这就让这本书更好看了。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九):原来生活就这样在继续

  有些人,随着生活的继续,褪去了曾经的锋芒,慢慢变得淡然和沉寂。

  就好像这本书中,所有人都不再是青葱少年,所有人都必须承担起生活。

  你会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怦然心动的人,就好像年轻的叶莺在异国他乡爱上一双碧蓝的眼睛。无所谓言语的交汇,无所谓国度的牵绊,这一个人只留在心里,不会老去,不会枯萎。可是,你却会变了模样,变成连自己都不认识的陌生人。

  你会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水乳交融的人,就好像年轻的姜夕在林满打造的安乐窝里不分白昼黑夜地创作。只有这个人知道你的远大前程,也只有这个人无法容忍你拥抱远大前程。可是,你煽动着丰满的羽翼,最终成就了一场令他骄傲却又疼痛的离别。

  你会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唤醒真心的人,就好像年轻的唐鹏在医治顽疾的远方遭遇了一场未曾开始旋即结束的男欢女爱。没有了猎奇的激动,也丧失主动的勇气,在一刹那之间看清了自己的归途。你终究选择了熟悉的这个人,选择修理漏水的水龙头。

  你会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一个不畏苦难的人,就好像年轻的丁吉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没有腿的田福福。哪怕你在街头给陌生人擦鞋,也有从不远处传来的爱人的歌声。哪怕辗转了几十个城市,也有人在漫漫的长夜陪你入眠。可是,伴随成功而来的却可能不是幸福,而是生死两相离。

  可是,人慢慢地成熟,慢慢地学会了接纳与忍受。

  你会在成熟之后选择一次逃离,就好像柯宏志远走了三亚。面对越来越沉默的妻子,面对越来越空旷的婚姻,这一次逃离让他重拾年轻时的冲动,却不过是用一次激情面对衰老的自己。隔壁传来的嘶叫与哭泣,可能是你一生都不愿面对的真相。

  你会在成熟之后选择一次欢喜,就好像朱晓光的妈妈又一次步入婚姻的殿堂。曾经充满病症的房间粉刷一新,一次楼下的偶遇让人重新点亮了生活。可是一个看起来稳重的中年男人并不一定永远彬彬有礼,他很可能是某个中学生手机中的猥琐大叔。

  你会在成熟之后选择一次胡闹,就好像唐瑶带着拯民奔赴维也纳,在昔日的同事面前撒泼。这一次倾尽了金钱和颜面,依旧没有换来儿子的登台。可是盘出去的“维也纳风情”湘菜馆并不意味着一切告一段落,打开衣柜看到儿子同另一个男人的裸照,才是紧接而来的重击。

  你会在成熟之后选择一次悔恨,就好像乔意在温泉的蒸气中追忆了那个似水的姑娘。年少时从未束缚自己的爱情,任由它飞跑。可是回忆之中的翩翩风度都已化作腰腹上的肥厚的脂肪,那个慕名而来的少女,却也在扇出重重的一记耳光之后,充满嘲笑。

  人啊,幸好还会在按部就班的生活中残存一丝勇气与执着。就好像盲眼的刘巍,凭借对一丝香气的依恋,远赴美国。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读后感(十):把庸俗的现实击的粉碎

  曾经以为多么荡气回肠的故事,开始原来得这样的庸俗,也许我必须承认在刚开始读这本书时,带着抵触,我不愿看见那些满目苍夷,丑态百生的故事情节,说不上烂俗,也许是我的年龄层还让我读不出三四十岁人生该有的可悲观景,或者换种说法是,生活的另一面。

  在故事里的别人,在别人故事里的你,你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始一段故事,就选择了所有经过和结局,九种故事的开头,九种故事的经过,九种故事的结局,作者都在用一种微妙的关系将所有不一样的故事串在了一起,那些共同认识的人,都没有早一点儿提醒我们相遇,但是却又在某个点相遇了。没有偶遇,没有巧合,没有故意,出现的理所当然,而又显得理直气壮起来,这是让我看到最兴奋的地方。

  也许我们共同认识的人,也曾经在你的生命中充当过短暂的配角;也许所有的胡编乱造都是为了那不经意显示的自然,而不显得做作;也许人生的微妙之处,就是在生活已经丑至极点时,我们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寻找着最初的人。

  一些曾经在生命中非常亲密的人,如今分道扬镳。比如:乔意和姜夕、叶莺和王帅、拯民和科夫,他们都如此鲜明的存活在作者笔下,独一的关系,各为主角,即便是未婚妻、小三还是同性念的身份,读过才恍然,原来所有经过都只是结局的开头。又宛如一些拼命想要逃离的人,如今只是转了个圈罢了。比如:唐鹏和老沈、柯宏志和攀怡,用书里的话概括,‘大多数近乎爱情的关系,大概就是这么开始的’。离经叛道、逃离厌倦,直至结局,却也难述情愫。也许还有人曾经感动过你,那一定不输亲情。比如:朱晓光的爸爸,丁吉花和田福福的互助,触动泪腺的大概只有这两段,作者用离奇的手法写出了那份难言的亲情,或是残肢爱情里的扑朔迷离吧。

  看前八篇故事,会很压抑,直到最后一篇收尾的故事出现,才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结局早已写在了开头。作者蒋方舟独特的构思,将庸俗的现实击的粉碎,又跳出常人思维,构建不一样的故事,虽平常但也新奇。我喜欢她的文字,总能简短概括,道出精髓。

  也许就像她书里说的那样:可生活没有“好”的时候,生活不好,便忙着让它好起来;等生活好了,又得让它维持着好,变得更好,人也更忙。或者在她讲田福福那段:一个赎买“爱情战胜一切”的故事的人,怎么能够以爱情的破灭作为故事的结束。她赋予他们的生命力,就像故事里的人赋予了她对生活的想象。

  每个人自以为独特的生活,体验真实都何等乏味和普通,即便很庸俗。

  :作品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本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