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观后感10篇

2018-06-04 21:3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观后感10篇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是一部由马修·艾克斯 / 杰弗里·杜普雷执导,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 Ulay / Klaus Biesenbach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传记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观后感(一):被一种不是很理解的理解所感动

  第一次如此全神贯注的完整的看完这样一部纪录

  被marina的爱情感动,被她的艺术打动

  MOMA 感觉更像是她和他不得不说的故事

  他们以前的艺术作品重新被演绎

  当看到他们又一次面对面坐下

  感觉时光不曾走过有感叹时光走的太快

  看哭了

  羡慕他们的爱情

  一起走过长城

  一起感受过爱情的萌生

  一起经历过没对情侣都会存在的互相伤害

  然后在长久的对视后握住对方的手

  当看到她与每个人对视

  神态各异 有的微笑 有的审视 有的怀疑 有的坦荡 有的悲伤

  她说,她只一面镜子 折射出每个人有所保留或者坦荡的袒露自己伤痛

  很想参加moma

  很想与marina对视,看看自己的内心,感受她眼中的爱或包容或悲伤?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观后感(二):真正的艺术

  《艺术家在场》是一部关于行为艺术家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克的纪录片,该片的可贵之处不仅记录了2010年她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艺术展示过程,也记录了她口述成长经历和她之前一些行为艺术作品及思想

  这部纪录片我看了两遍,最后一次看大概是三年前,但是其中的情节记忆很深,很有感触。最初我知道这个艺术展示是在11年左右的人人网上,玛瑞娜和同为行为艺术家的前男友Ulay多年后重逢的一刻在人人上刷过屏,那一刻让我感到惊讶好奇,一个穿着一袭红裙的女人和一个老头对看,然后手握在一起,女的流泪了,周围有很多人,有的在鼓掌。这短短的几秒钟很有视觉冲击力,以致在我心里扎根,并且在两三年以后我带着这股动力找到《艺术家在场》的纪录片。

  行为艺术在中国不多见。我大概是在大学期间知道这种艺术形式的,记忆尤深的是一个叫苏紫紫的人大女生拍摄裸体写真遭人非议,用行为艺术的方式拍摄一段视频表达自己受到的伤害。视频的内容是苏紫紫的身体上用水墨写着很多侮辱字眼(“婊子”、“贱人”之类),苏紫紫像受伤的动物一样蜷缩成一团,流着泪。视频很直白地表达了恶言的伤害力,这种表现力甚于语言文字,直指人心。裸体,似乎是行为艺术者的特色,《艺术家在场》中行为艺术家也时常不穿衣服,这一特点显然会被保守国人浅薄的写手辱骂,以致行为艺术也会被贴上色情标签,让人排斥。我是认同裸体这种表达的。我的大学语文老师赵锋讲课时谈到“最高的艺术形式是音乐”,理由是音乐是不借助任何工具的,那是人类自然流露。古代的乐谱也像国画一样,有很多留白,一个音符过后无法预料多久会又响一声,每个演奏者的每一次表现都不一样,“在古代,你听到这段音乐,听见之后就再也听不到同样的了,它就表达这一瞬间”,彼时听课时,我瞪大眼睛惊为天人。类比行为艺术,我感觉这也是一种很少借助工具的表达方式,唯一用到的就是自己的身体。而身体,是比大脑诚实单纯,更接近“本我”的,用身体表达应该也是最接近艺术家本意的。大师只会想如何才能更接近我的意志、我的想法,如何才是我自己,而不会想“我的乳房和下体还没有遮蔽”。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在有“智慧”之前,也是如此的状态,而艺术家比我们的祖先深刻

  纪录片中,玛瑞娜对对身体的控制也达到了相当的境界,在博物馆里静坐716小时是她与身体高超沟通能力和臣服之下的成果,这也是一个范本——我们与身体竟能沟通到如此程度。此外,片中拍摄了在筹备这次展示的过程中,玛瑞娜是如何培训展览志愿者的。她让他们裸身站在河流中感受水流,用泥巴涂满全身,分拣五颜六色米粒……一位年轻女士依偎着一颗大树白皙的身体浑身泥土眼角流出泪水——这是与大自然神交得来的感动吧。这样的培训后,志愿者们最终在展览中不受观众影响,集中注意在身体的表达中。由此,我能感受到玛瑞娜用艺术的用心投入

  关于玛瑞娜的成长经历和她的行为艺术生涯也是片中的又一主要部分,值得体味。她口述自己的父母是前南斯拉夫的两个革命领导者,用军事管理的方式管教幼年的玛瑞娜,经常半夜叫醒她整理内务、跑步,小玛瑞娜的言行方面更受到严苛地控制,成长于缺少爱和包容、充满不安家庭中。有意思的是,网上了解到苏紫紫也是成长在单亲家庭的叛逆孩子心理成长真是神奇东西,这两个孩子不知经历多少痛苦挣扎,克服各种障碍,没有因为缺少爱而沉沦,反而更忠于自身,更不畏人言,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更直接和有力。玛瑞娜的艺术生涯中,曾经精神伴侣Ulay在一辆汽车生活多年;分别从长城的两端行走,会合在中间点然后分手;还有“节奏0”、“海景房”这样的神作。在爱情方面,玛瑞娜绝对忠于内心,她与Ulay默契地表现两性关系完成很多作品,真挚相处和分离。

  回到“The Artist Is Present”,这个作品的表达方式是玛瑞娜静坐在一个空地椅子上,与每一个参观者凝视。开始的几天,她与参观者中间隔着一张桌子面对面,后来桌子也成了障碍物,她与参观者之间的沟通更为直接。这种方式的创意在于艺术家本身就是艺术,而且每个参观者带着自身特有的东西与艺术家交流,与艺术家共同完成创作。在如此的体验之下,有泪水,有微笑,有点头,有入神之境……一个小男孩与玛瑞娜凝视之后瘫坐在楼梯扶手边出神地似乎隔绝了身边的一切,他的妈妈叫着他的名字泪流不止,不停地说“我为你骄傲”,看到这个镜头我被感染不觉流下眼泪——这是何种神奇的力量。眼睛是心灵窗户,那片空地、那个穿着长裙的女人、还有她对面的椅子以及周围的人群,这个能量场有无数种可能人们似乎可以从玛瑞娜的眼里看到每一个世界

  《阿凡达》中,用辫子与自然交流的纳威女孩真正接受主角时说“I see you”,她看见的不仅仅是眼角和发际线还有整个灵魂吧。玛瑞娜用简单而又充满仪式感的对视,完成了充满无限可能的沟通,这就是行为艺术的魅力吧。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观后感(三):外门汉看这片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部片子从纪录片本身来讲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不管是题材讲述摄影甚至表演都很好。

  为什么说非常值得一看呢,因为像我们这种生活发展中国家普通劳苦大众,离“艺术”两个字本身就有距离,离“行为艺术”这种艺术形式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此片无论如何,都给了我们一个管中窥豹机会。最起码让我们知道了,艺术家也不全都是神经病或者装逼犯,或者说,行为艺术家也吃饭、睡觉、排泄、恋爱,除了偶尔“行为”一下,跟普通人没什么太大区别

  在看片的1个多小时里,我脑子里一直盘旋着另外一个故事——皇帝新衣。如果用现代行为艺术的观点来看那两个裁缝,他们才是行为艺术的鼻祖。我们可以给他俩冠上各种佛洛依德式的幼儿时期心理缺陷,各种缺爱啊,缺温暖啊,缺异性啊,缺钙缺铁啊什么的,然后用来解释成年以后偏执突发狂躁、反社会或者爱全人类诸如种种有异常人的行为。

  ——然后就艺术了。

  作为一个超级门外汉,我所理解的传统艺术似乎最终都是需要一个载体来展现其“艺术”的一面,从这方面来讲,行为艺术把“人”作为载体也无可厚非。但矛盾也就在这里出现:人,究竟适不适合作为一个展现形式的载体呢?

  当然我还是倾向于不适合。

  1、艺术可以是表演,但不应该成为哗众取宠的表演。

  2、艺术家可以成神,但每天在特定时间段精心梳妆后做出一副悲天悯人的脸孔受人膜拜,就纯属装逼了。你以为你是观世音啊……

  当然,也许玛瑞娜自己也始料不及一场表演秀最终会演变成这种无限接近宗教膜拜式的闹剧。更也许,只是在影片里最终传达出来的这种宗教气氛,现场说不定很嗨呢,那就不是我们能知道的啦。

  相比最后的功成名就,我更喜欢住在铁皮车上,和Ulay相恋的那个年轻的、无所顾忌、艺术只为自己的玛瑞娜。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观后感(四):艺术其实只是注视-just a gaze

  这是在Shiffield电影节上看到的最为深刻的电影.没有之一.

  在过去四十年里Marina一直被认为是疯子, 而她这十几年间创造的行为艺术也另大多观众瞠目结舌. 视觉上的冲击让在场的所有人大脑慢慢静止, 人们产出疑问, 有的变得迷惘而有的则愤怒或者不屑, Marina一直在挑战人们概念里的思想:到底何为艺术?Marina大多的艺术概念都利用了自己的身体传达给观众, 长久的静坐, 狂吼, 摔打甚至故意被刀具刺伤, 都使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达到了可承受边缘, 却也极大限度的挑战了观众的视觉与思想. 曾有人在早期艺术作品上提出使用假血, Marina却认为正是因为被刺伤而流出血, 这种真实才可以被称为艺术.

  电影随着走进Marina生活的同时, 也带给观众许多疑问. 画面揭示出大量的裸露或暴力镜头, 以及另人窒息的静止, 那么这些真的就是艺术么?此前, 我对现代艺术并不了解也并不感兴趣, 电影从开始就一直在挑战和质疑我心里的判断. 其实是Marina疯了,还是我们一直被传统的概念所束缚?Marina从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艺术是她人生的全部. 其中包括她曾与爱人过往-与另一位行为艺术家,从长城两端出发, 穿越了脚下的蹒跚荆棘, 最后在中央相聚. 他们紧紧相拥之后, 男人离开了, 只剩下Marina仍在坚持. Marina回忆两人分手时,她40岁,老了,丑了,男人也走了,不知如何是好,可此时奢侈品带给她愉悦。她高高在上光辉没有了,此时的Marina也只是普通人。作为名人艺术家,观众常常俯视这样的人,把他们举在头顶,好像欣赏仙人一般. 而电影将Marina拉下带入凡间,给每一个观影亲密接触的机会. 而这样的亲密感着实令人振奋惊喜. 镜头瞄准了生活中的Marina:幽默大胆, 喜欢大笑也随时会掉眼泪. 区别只是, 我们大多不会认为所有真实的举动因为真实而美. 她常常因为看到旧物而忍不住哽咽, 因为这些记忆十分深刻, 忍俊不禁.

  电影的高潮阶段停留在Marina在纽约MoMA的行为艺术展-The Artist Is Present, 顾名思义, Marina此次的主要行为概念是现身于艺术展中, 此后的三个月, 每一天, 一整天, 她就一直这样静坐于桌子一端, 而另一端可以是任何一人. 观众被邀请坐在她的对面, 两人对视, 此时Marina只是在角落的一抹光(“a corner of light”), 也是一面镜子. 她的眼神柔和而包含着足够的情感, 让对方被包裹的内心慢慢融化, 其中也包括我. 镜头一次次的回到艺术展中, 我们看看形形色色的人穿梭于艺术馆间, 坐在桌子那头的人有的微笑有的哭泣, 他们的情感被眼神抽离于身体, 游走在彼此身边. 此时我再也抑制不住, 极大的感情涌出, 无法控制. 此时的艺术只靠着两人对视的眼神, 不可思议. Marina解释说她想创造的东西, 也又可能会是空白, 因为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观众来完成. 艺术展期间, Marina曾经的爱人出现, 两人对坐, 眼神交融. Marina微笑着落泪, 只有那一刻, 他们才有机会共同忆起过去的一切, 只有那一瞬间, 他们又可以一同创作艺术, 继续相爱. 而这本身是不是艺术也已经不再重要. 所有与Marina对视的观众所作出的反映,都一丝不漏的被镜头收录,没有主观,没有偏见. 而这些细微猛烈情绪好像直直对准了观影者的毛细血管,使放映室上空的空气凝聚,让人对电影中每个镜头都充满了暧昧情愫.

  Marina的艺术, 并不只是为了被欣赏, 而是依靠着艺术家与观众之间建立起的关系. 这种亲密并不仅仅存在于艺术界, 它打破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界限, 让所有人参与进来, 从而被挑战和触动. 这是没有观众而不成艺术的艺术, 却因拨动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而变得更加生动.

  电影散场后, 掌声四起, 一部并非关乎爱情或者亲情的电影,没有任何眩目的摄影或者特技,也丝毫没用粘腻矫情的音乐,却敲开了观众的大门,赢得了我们的眼泪。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观后感(五):感动的产生于先真实的确信

  作者与观众共存于作品之中以眼神互动,使观众体验到艺术品中自我的存在的真实性。这种“存在的真实”通过参与(从圈外走向中心,远离观众的过程首先确认自己不再是一名观众,虽然还没有真正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和眼神交流(坐下、直等到Marina缓缓抬头,眼神交流开始启动。四方的场地、Marina和对面的空椅子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作品。“艺术家是存在的”无法成立,甚至可以说这句话无法存在,因为缺少一个主语:谁?对于谁来说?因此只有当有人从场外走到中心在Marina对面的椅子上左下时开始,这个作品才算是成立的开始。)得以确认。

  感动的产生:先存在、再感受。

  是什么使一个原本与我们素不相识的人让我们深深感动?

  纵览Marina这部作品的策划到结束,人们由质疑到好奇,从参与到领会并为之疯狂,理性的认知和感性的情绪反应都经历了十足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作品和观众共同的强烈感动。而这份感动是由存在的确信和感受的真实的确信共同制造的。

  1.存在的确信

  身体的存在

  观众和Marina同时置身于场馆。在场馆中,Marina展示了她的一些早期作品(影像和模特的表演),这是一些在当时很暴力很挑战感官的表演,可这些作品已经是近40年前的东西了,难逃在时间的流逝中褪了色。对于《艺术家在场》这个作品来说,早期作品可以算是热身,或序曲—为观众即将要面对面对视的艺术家的形象提供了一些想像的依据。

  记忆的存在

  Marina的记忆:作品的参与者中,有两个人对于Marina的记忆来说是特别的—前男友和前夫的到场参与,一个是年轻时代陪伴Marina谱写最激烈的艺术理想篇章而又因为情感的不忠而分离的男子,一个是不欣赏Marina的艺术、没想到原来自己不是Marina唯一爱的人的前夫。他们用和普通观众一样的方式从场外走入并参与到了Marina的艺术作品中。但Marina对他们有深刻的记忆。Marina对这两位参与者的反应也不一样,对前男友她主动伸手和解,而与前夫的交流则是前夫主动把她唤醒,告诉她作品完成了,把她从作品的表演中释放了出来。他们兼顾了Marina独自的记忆中的爱人和作为与观众来自同一现实世界的见证者的双重身份,为这个作品的存在、艺术家—Marina的存在摸下浓重一笔;他们的存在也帮助观众看到了Marina的过去和她的记忆。

  参与者的记忆:参与者在作品的体验过程中透过艺术家看到了自己,通过艺术家的同在,激发了自己的记忆。在作品被参与之前,参与者在过去人生中所经历过的幸福或者痛苦处于被冰封封锁状态,处于静止状态。随着参与者走向场地中央、坐下、与Marina对视,自己的记忆被揭开。被艺术包裹的感受,眼神成了对个人情绪记忆的高度的概括象征。

  想像的存在

  三个月的艺术展示期间,无论是第一天的参与者还是最后一天的疯狂粉丝,在作品的体验过程中,他们无时无刻拥有一种真实的存在的体验,那就是在想像。这想像里有对艺术家毫不知情而引发的好奇的想像,也有透过与Marina眼神交流获得的对自我的想像—Marina犹如一面镜子,让参与者透过这面镜子看到了自己。参与者的自我在作品的进行过程中得到释放,像迸发的火焰也像喷发出来的蒸汽。

  通过媒体报道、艺术家背景介绍而获得的更加综合的想像。尤其在后期,例证:男孩哭、妈妈哭;作品里哭,旁观者跟哭。观众会更加主动地、有方向性地试图感受艺术家并与之交流,寻找体内情绪中的导火索,并以最高的敏锐度等候炸开情感的闸门。

  2.真实性的确信

  情绪发动的信号

  回到前面的问题: 是什么使一个原本与我们素不相识的人让我们深深感动?身体的存在是时间和空间的现在进行时,记忆是整个艺术过程中情感的燃料,想像则为这份记忆所蕴藏的情感要素担当了造型的任务。情感蓄势待发,犹如一切就绪的火箭,只等控制枢纽的一声口令信号。这个信号需要一个理性的指挥者,那就是存在得到确信之后,存在的真实性得到的确信。真实的确信拥有情感发动的最高指挥权。

  比如说,一个女人得知丈夫死去的消息悲痛欲绝。她的悲伤情绪接近极限,这种情绪的触发的根本不在于丈夫的尸体就在眼前(身体的存在),也不在于丈夫曾经很爱她(记忆的存在),也不在于她多么希望丈夫没死、自己在做梦(想像的存在)。她的悲伤的启动应该取决于医生对丈夫的死亡的确认的宣告。在得知丈夫确实死去时开始,妻子的情绪不加掩饰、失控地宣泄释放。

  回到Marina的作品,为了让参与者感受到艺术和艺术家的真实存在,不只Marina从早到晚坐在美术馆的艺术现场足足三个月,连社会上的媒体也起到了强化真实的确信的作用。为期三个月的行为艺术现场,影响力不断升高。以至于被新闻媒体报道。而且恰巧衔接在娱乐界热点人物Lady Gaga之后。真实存在的新闻节目和节目主播,新闻中报道的Lady Gaga和她的MV以及对美术馆里Marina和她的作品现场的报道,都在不断强调存在的真实性。媒体的报道直接导致了观众的增加。对于这一类通过报道得知艺术展消息的观众来说,当他们真的置身于艺术现场参与作品时,除了拥有自身经历的记忆和Marina的记忆,还有一个记忆的来源就是媒体报道以及人们对此的探讨。对于在媒体报道之前已经参与过艺术体验的观众来说,新闻的报道更加完善、强化了他们的记忆。

  艺术家的魔术

  影片中被采访的体验者谈到了参与作品后的感受:感动的地方是感受到了自己存在于艺术之中,与艺术家一起。我认为感动的根本原因是他感受到了真实。这种真实,在艺术参与者自身进行的想象力和艺术家精心设计安排的作品的综合作用下,产生了惊人的真实感,发出了强烈的信号,打开情绪的闸门、点燃了情绪的导火索,使人的情绪系统运作,产生了感动。

  这种给予体验和想像的真实确信,犹如药方,使人把水想像成酒,并且能喝醉。这种配方的能力也能让人把一个陌生人想象成熟人,进入复杂的情感漩涡中。但与催眠术不同的是,这种感动的过程极其依赖真实性的确认。在后期,不断增多的参与者本身也为Marina的作品的真实确信担当了证人的角色,参与者人数和关注度不断提高,这正是“存在的真实”不断累积的结果。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观后感(六):大二苦逼建筑系观后感

  背景:一直不知道老师在讲的打动人的空间,有灵魂的空间,能与人产生共鸣的空间到底是这么回事,可能大师的建筑就永远就是牛逼的,之所以能被人认可是因为他已经是大师,做出来的东西早已有了惯性。

  我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出一个好的空间,一个在老师或者同学们里面能够有些许讨论的东西。我只知道丰富的东西能够打动人,好吧,我照着怎么丰富怎么来的想法去做设计,结果“你这个东西过于凌乱了,没有一个大的统一,这样的东西不纯粹。现在我们要的是纯粹的,能够展现它本质的东西,你再重新改一下”。漂亮!妈个比的老师您可真能说,我想了近半个月的方案就这样嗝屁,想杀人的心都有。从此,我们就一直沉浸在老师无所不能的词海里,无法自拔,并且越来越不清楚狗日的是想表达什么。

  观后感:我自己可能是属于容易动感情的人,才开始的眼神我就心里突然一紧,怎么有种上头的感觉。表演正式开始的时候,到她前男友和她对视时眼泪哇哇的时候,我也他妈被感动了。我就在想如果我是她我会在想什么,大概是以前一起经历的没办法忘记的事吧,再想想那些事就这么过去了,就好像马頔的时间里“你跳下去了,很久没回来”。我在时间里真是有好多羁绊啊啊啊!

  简单的对视,可以把两个人联系到一起,你把我带到那去,或者我把你带到那去,然后无数的画面出现,快速闪过,都来不及慢慢品的那种,再然后你就成了飞行员,带着泪水和口水回家再降落吧。

  一句话吧:能感动你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哪怕只是一刹那,哪怕是一个方盒子,稍纵即逝的东西你得抓住她。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观后感(七):此时此地 注视彼此

  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没有时间审视内心。马瑞娜让参与者们上交手机,是要让他们尽可能地慢下来,体验静默的生活,感受山水草木的呼吸,学会控制思想,从而进入空灵的状态,类似佛教中的打坐参禅。

  静静注视,看与被看。观众在看艺术家,同时艺术家也在看自己。从纳瑞娜的眼睛中,每个人都或许会看到内在的那个自己。

  艺术家成为一面镜子,就立在你面前,照见你自己。

  桌子被移开,艺术家和观者之间的最后一道障碍消失了。

  妈妈要把女儿训练成一名士兵。玛瑞娜说从来没有得到过母亲的亲吻和拥抱。因为这样严格的教育,玛瑞娜一直希望能够摆脱所有束缚。

  一辆小车,就是她和乌雷的家,开着它,四处游荡,仿佛现代的牧羊人。多年之后再见,或许真的可以放下曾经的爱意与背叛,相视一笑,不得而知。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观后感(八):我的行为艺术启蒙

  之前对行为艺术是很隔阂的,这部纪录片启了蒙、扫了盲。

  行为艺术与其他艺术之最大不同,即:在这里,艺术家直接地呈现为自己的作品,艺术家等同于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与作品存在的时空相统一,这在其他艺术形式里是不为无见的。作家的作品是文字,诗、小说或者散文;画家的作品是画;音乐家的作品是音符;这些艺术家都是通过某个特定的符号来表达,因此,在他人欣赏其作品时,艺术家可以并且往往是“不在场”的,这些都易于理解。但也许有人会问:话剧演员、演唱会现场的歌手,不也是“艺术家在场”吗?是的,他们都在场,不止在场,还都通过自己的身体在表演。然而,他们都是为另外一个也许不在场的艺术家的作品服务的,话剧演员要表现的是编剧讲诉的故事,歌手演唱的是歌曲这个作品。故事和歌曲,也仍可以作为不在场的作品延续下去。唯有行为艺术,是艺术家在场,并且不为表现其他作品,而以其自身行为为作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更纯粹的艺术。

  以身体为作品的艺术,要由更美的身体承担, 六十多岁的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奇的身体仍然是美的。

  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奇与乌雷的爱情故事,本身动人,也让整个片子背景动人。他们是年轻时的灵魂伴侣,片中有回顾他们过往的行为艺术,一个是两个人相互扇耳光,一个是两个人裸体相向着小跑,终于撞击在一起,可以听到清脆又沉闷的撞击声,于是被打得脸红肿了,撞得身体淤青了。这是要直接了当地讲诉男女的“互害”关系吗?

  再看他俩另外两个行为艺术,一个是隔着桌子长久地沉默对视,与片中不同,不是流动着的观众来与玛瑞娜对视,而是她与乌雷的对视,但是乌雷终于受不了这种沉闷艰苦的行为了,他瘦了十公斤,自己走掉了。玛瑞娜还在坚持完成,但是对面已经没有了和她对视的人。一个是他们的分手,在中国长城的中段,背对而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行走,各自走完二分之一的长城后,他们完成了这个作品,同时完成了分手。有这两个行为艺术在前,我们看片中乌雷夹杂在流动的观众中出现在玛瑞娜对面的椅子上,来与她对视时,我们可以在脑中快速切换一下“曾经对坐对视”、“一个走掉一人独坐无可对视”、“背对背走远”三个画面,玛瑞娜情绪起伏动容落泪也便好理解了。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观后感(九):艺术家是如何被建构的

  无关行为艺术主题,单从人物纪录片角度做一下本片的创作手法的笔记。

  本片正片全长1h41min22s,虽然后面稍显拖沓,但整体非常符合如今流行的“人物纪录类型片”的范式,值得一看。

  一、结构

  整体来看,本片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1、00:00-26:30,完成人物初步建构

  2、26:30-01:04:42,在人物关系中深入对主体的认识

  3、01:04:42-01:41:22,在事件进程中完成人物的升华

  下面具体从这三块细分来谈。

  (1)人物的整体形象建构

  众所周知,认识一个人,第一印象极其重要。因此,先声夺人几乎是人物纪录片惯用的通法。

  因此,什么是最能抓住眼球的?什么是这个人身上最为与众不同的?什么是让人看一眼就会惊呼OMG!的?明智的编导一定会把它的起跑线放在第一帧。因此,我们在本片一开始看到的”大尺度“镜头是十分必要的。

  在00:00-02:00,编导用浴室、地铁、地铁站三个摄影场景,穿插玛瑞娜的同期和采访,用120s就完成了对主人公”第一印象“的建构:投入,前卫,豪放,自恋——典型的艺术家气质。

  接下来,编导在剩下的24分半中逐步完成的任务就是——丰富这种印象,并建立神话。

  建构名人的元素用两只手足够数得出来:知名度、争议度、历史地位、作品特点、家庭背景云云。很多人看来这毫无难度,不就是资料+采访就O了么?事实不然。由于这种处于过去式又含有大量信息的内容极容易让观众在长时间的观看下产生不适,基本表现为注意力涣散以及犯困,因此,需要一条不时提神的线索。事实上,这也是大多数人惯用的手法,就是需要一条叙事线索,不管是实质上的还是形式上的。

  本片的线索显然是玛瑞娜在MOMA的展览。虽然貌似一直在穿插展览的事,但与其真正有关的内容在第三块才正式展开,此前,这个事件事实上是作为一条穿插于其他各种内容之间,完成气氛调节、节奏控制的形式锁链。

  编导采用了媒体报道的进入,成为观众认知MOMA展览的开端,事实上,是完成了人物知名度的建构。媒体报道,在纪录片中时常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成为反映社会环境最便捷的手段。

  即便之前对玛瑞娜毫无了解,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基本已经有了这样的印象:她是一位成功的行为艺术家,她个性鲜明,她备受关注,她办了一个诡异的展览。

  片名出现。

  然后编导挑选了一张照片:儿时的“小恶魔”形象,建构了一个场景:现在头上仍“长角”的玛瑞娜风情万种地拍照,回忆童年。试想如果没有这1分钟的小段落而直接切入玛瑞娜在山顶的漫步和讲述,似乎在功能上也未偿不可;但也就是这样的小段落才让我们深切地看到我国的纪录片和国际水准的差别。

  时间咔嚓一下回到6个月前。当然,这种方式也及其常见,是否确实拍摄于此并不重要,观众也无需较真,这不过是一种方便结构的倒叙模式,无关本质真实与否。布展的三个场景之后,编导巧妙地转向了争议点的建构。此时,片长已近10分钟,而前面的展现几乎都是相对正面的描述,中国观众在CCTV的长期培养下或许并不觉得难受,但CNN,BBC的观众已经开始不耐烦了。

  立体的人物,必须面对争议。而此时此刻,观众也开始好奇,这样一个人,她之前到底做过什么?难道没有受到攻击?此处玛瑞娜与展方小伙的争论不排除搬演的可能,但比起传统的直接用作品和采访建构,确实新颖了一些;在情绪上也更有张力。

  作品介绍了之后,接着插入了两段内容:第一段主要起解释说明作用,陈述玛瑞娜要在MOMA做什么,解释此次“艺术家在场”的行为指什么。第二段,是她开始了对30名学员的训练。这里的作用,其一,打开场景,出现户外。之前一直在屋子里憋着,视觉上通过这一段的蓝天碧草,帅哥美女、美食来进行调节。其二,展现随和的一面,让玛瑞娜和行为艺术稍微从神坛上走下来歇息一下,接接地气。(而对于这种艺术家来说,个人意见认为,这一面其实不一定要展现。后面详说)其三,字面含义:事情的经过,传达玛瑞娜的那些理念。

  接下来编导完成了初步整体建构的最后一步,溯源。在其他片子中,当然不一定完全是家庭背景溯源,但一般也都会走向答案探寻的路数,成长阴影也好,时代烙印也罢,总之会尝试寻找一些影响“TA之所以为TA”的缘由。通过这种挖掘,带来一种共享秘密的感觉,使得观众终于达成了一种与主体类间似友谊的建立,达成认同。

  时码已经跑到24:00,接下来的这个弗罗伦萨的小转场之后,很快要步入下一个阶段。这里的处理方式有三点值得借鉴。一是与MOMA展完全不相干的这件事,通过贴上一个时间点“MOMA展3个月之前”结构进来,保持了直观上的时间推进感。二是,类似我这样无经验的小编容易犯的跑偏的问题,一看到领奖啊神马的就激动,渲染一番。而本片编导在这里完全是一笔带过,毕竟,这里的作用仅仅是转场。三,在车上的那段采访很有意思,并未就事论事,而是说了个肥皂带来的灵感。这也与上一条相关,毕竟在拍摄途中并不清楚这些内容拍下来最终会如何使用,而既然是去领奖,必然关注点在此事上。看来,时时有发现的眼睛是成为一个好编导的必备职素啊。而编导最终使用这个场景的用意就在于发言最后转到“爱”的那几句话,同期转场,相对黑场和音乐转,当然高级一些。

  (2)关系中的人物建构,情绪线索

  一张回眸的照片,乌雷出场。接下来的整个大段落围绕二人的关系的起伏展开。这里编导主要采用了现实与过去交织的结构手法,但这种时间的穿插巧妙地遵循着情绪循序渐进的线索。按照:初见与合作(过去),时隔多年的再见(现在),车载生活的回忆(过去),再相处的感伤(现在),分手(过去),再次牵手(现在)来结构。其间穿插了魔术师段落4min,购物和生病段落11min17s。表面上看这样的顺序遵循时间发展顺序,实际上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结构遵循情绪的发展方式:起承转合。如果把穿插的方式取消,直接按照过去和现在两大块来分布,也是可以进行下去的,但相对而言就会显得平淡很多。

  两人的再次见面很有可能是应编导要求而安排的,这也就是所谓的“设计”,两人已经23年没有见面了。这种对当事人生活的介入此前一直为坚持“墙上的苍蝇”的客观视点的纪录片创作者所不齿,但事实上,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创作手法——既设置情境,这与把玛瑞娜带到房车中去采访其实是一样的手法。当然,底线在哪?需要创作者有所克制。而从片中可以看到,乌雷与玛瑞娜的再见事实上对于两人而言都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机会。乌雷坐下来的采访是在见面之前进行的,情绪相对冷静,而后来在厨房外面的现场采访明显就变得十分激动。当两人最后无言相对,重现当年那经典一幕,情绪已经无可掩饰,只需用镜头静静的纪录即可。纪录片对于当事人的生活必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像,而这样的结果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了。

  这也对与创作中时常出现的采访时机问题给出了建议:精彩的采访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前坐下来的采访被认为老套,但十分必要,有助于采访对象冷静地回忆,较为客观地讲述完整的经历。而在事发和事后也应该及时跟进采访,无论是拍摄现场,还是见缝插针地再谈一次,有关人物当下心理活动的采访是最真实的。

  (3)所谓发展顺序的分层构建

  比起玛瑞娜早期的作品,这次的行为艺术显然在视觉上几乎不具备冲击:一张桌子,两把椅,一个空空的展厅,几乎一直一动不动的主体。可以看到,在剩下的36min40s里,除了采访,所有的素材几乎都集中于这个场景,而且无外乎全景、特写这种没有实质事件发生的“场景式”镜头。(有内容的只有女孩脱衣、飞传单等几小段)但三十多分钟下来,观众并没有特别感觉到疲倦或是思路混乱,这主要归功于编导清晰的分层构建。

  大的层次上说,这个场景在时间上被划分为三月、四月、五月三个阶段,视觉上以蓝、红、白三色长裙为佐证。但这三个月,每个月说什么样的内容?显然并非所谓事情发展的顺序。事实上,这整个展览并不能称之为一个故事,不像剧情片那样可以建构起因经过高潮结尾,而纪录片经常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事件”。但不能不说,没有故事,但依然是一条“发展”的线索。这个“发展”,遵循着人们面对一种新事物时,最让人易于接受的思维习惯。

  01:04:42-01:07:05,3月,是一段承上启下的小间奏。被采访者所述的:乌雷已经离去了,观众成为玛瑞娜的LOVER,标示着叙述重心接下来转向这次行为艺术本身。

  “宣传”在西方一直被看作是一种比较劣质的传播方式,但事实上,包括美国在内,没有一个主权国家的政府不注重宣传,只是,相对而言,他们更注重宣传的效果所以采取了更为多元的方式。“两面提示”是一种惯用的手法,通俗地来说,差不多等于欲扬先抑。一条正面评论和一条负面评论,给人留下印象更为深刻的一般都是负面那条。商业化的人物纪录片要说完全不带有“宣传”的成分是不现实的,但如何包装得让人信服就需要如上所述的“接受的逻辑”。

  要说如何好,先说如何受到争议。01:07:05,电视报道再次出现,比起第一次的评论更加尖锐露骨(顺便黑一把LADYGAGA)。如何把情绪由消极过渡到积极?编导首先让一个头戴着黑底画框的哥们出场,将玛瑞娜摆到一个近乎受害者的位置,然后又从玛瑞娜的视角予以疏导,她的理解让观众不知不觉倒向对她的认同。这种处理方式,相对于一上来就让玛瑞娜对她的行为艺术进行这种“人性化”的解读更易于被接受。不然,她的话无所依托,变得虚高飘渺,很有可能被反向读解。这一段的核心在于表现玛瑞娜通过双眼直抵人心的坦诚相待,在她说来就是:观众看到的其实是一面镜子,结果表现为“很多人觉得爱上了她”。这一段以让人印象深刻的无声的凝视收尾,音乐消失,只余下空旷的环境声,人们的眼神清澈见底。事实上,对于先前的争议,片子并没有直面问题,只是在情绪上形成了一种反折,而大多数观众对此并不会深究。

  本片的编导习惯于在一段“虚化”的意义表现之后,让人物落地,回到现实之中。在每一个意义小单元的小节之后,基本就出现了一天的展出结束,观众散场,玛瑞娜从艺术家回到“工作人员”的状态。而在我看来,01:15:09,玛瑞娜在人群散去之后默默钻进低矮的小桌子地下蜷曲成婴儿般的姿态,是全片为数不多的几个能让人有深刻印象的“真纪录”镜头,如果能直接收在此处,其实似乎能更好地表现她的痛苦、疲惫等等接下来一段要努力渲染的主题。然而编导在此处接回她在楼道、电梯间的采访,艺术家的“场”被打破了,这种从嘴上说出来的疲劳实际上减弱了之前那个画面的表现力。或许很多人认为,但是她就是那样的啊!如果说坚持纪录片一定要按照生活的原貌按部就班的话,似乎任何一个拥有DV的人都可以称自己在创作了。

  接下来的一段核心在于展现玛瑞娜的痛苦,以及这种体验最终上升到一种“HOLY”的境界的过程。与前一段的剪辑方式类似,只不过音乐情绪加强,弦乐增多,观众情绪加强(都开始眼圈泛红甚至流泪)。这一小节的末尾,当回到现实的时候,玛瑞娜移开了桌子,隔阂消除。这一段,此前种种情绪铺垫可以说都达到了顶点,因而在五月走向一种轻盈和超脱感的建构。

  五月,白色长裙,钢琴曲。在这一段,人们开始相互对视,人与人之间在玛瑞娜的影响下出现关联。这一段当然是摆拍,但是用在这里显然是亮点。然后,我们第一次看到了玛瑞娜与观众之间有情绪交流的正反打,(此前玛瑞娜一直是侧面,即使正面也不会出现对切)。然后我们第一次听到了来自观众的反馈。这一段的主题无外乎她对观众产生的影响,而后走向观众某种程度的同化。

  值得探讨的,或许也是全篇意义指向最不明确的恐怕就是“LAST DAY”的最后一段。这段的讽刺意味本来明显,然而在女孩脱衣的时候可以注意到,编导把鼓掌的同期加到了女孩被套上衣服带走的时刻,但从当时观众的表情来看,气氛并非如此。不难推测,欢呼和鼓掌的声音应该是女孩脱衣时的同期;而后来女孩的采访,所用的最后一句之后明显还有“But”的内容。编导这样建构,似乎又是站在玛瑞娜这一方的。这种似是而非,究竟是刻意的高明之举还是没有表达清楚的糊涂账呢?比起前面的严谨结构,最后的结尾实在有种没有收住的感觉,或许是还未能体会作者的用意之故吧。

  总而言之,这36min40s对于如何用同质化的相似场景来结构一个逻辑清晰的片子给出了一个范本。所谓的“空镜头”“反应镜头”都是不能随便用的。假使本片只注重微观结构,也就是所谓的剪辑流畅性和空间建立的无误,情绪的连贯;那么这几个段落在视觉呈现上一定会趋同,使人非常疲劳。对既有素材的统筹规划实在是对编导能力的极大考验。

  二、节奏

  如果看一下时码,会发现,在01:00:00的这一刻,我们的女主人公玛瑞娜对着镜头朝着我们深情地眨了一次眼,我相信这样精准的巧合必然出于作者的设置。节奏的把控说起来十分复杂,牵涉到形式和内容的各个方面。这里,仅从形式上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由于01:00:00后,片子的场景几乎集中于MOMA的展览,之前的场景很多,分布均匀,简答统计下来有24个。也就是说,在这1H内,平均每个场景持续的时间为2分半(涵盖采访)。在具体的场景时间统计中发现,最长的一个场景为乌雷出现在MOMA现场,两人双手相握,持续了3min47s,而一般情况下编导不到3min就要来一次转场。

  本片很多时候采取的是一种简便的策略:起一段节奏明快的音乐。这种手法十分有效,容易打破沉闷,调节情绪,全片运用了十次以上。虽然方式简单,但对于全片的节奏可以起到很大的影响,也容易借鉴。

  另外,音乐的使用也对节奏的把控举足轻重。具体不再赘述,有两个地方的音乐使用让人印象较深。

  一个入点:乌雷走进圈定的场地,坐下,与玛瑞娜四目相对,空气静默。切到玛瑞娜,再切回乌雷时,当他的头微微一偏,旋律适时同起,情绪点一触即发。这种音乐微妙的突起时常可以起到某种如心弦被突然拨动的微妙感觉,正如《眨眼之间》里沃尔特所提到的类似于恰当的剪辑点近乎于一种人类共通的“我们在什么时候眨眼睛”,应该也存在心理上共通的音乐点。这种使用在电影上相当普遍,而在纪录片上并不常见,但其实也是可以接受的。

  一个出点:四月的段落中那段静默的凝视。音乐悄然淡出,留下略微的现场环境声,持续42秒的缄默。为了保持节奏的张弛有度,整个片子的音乐使用较满,也正因如此,此刻的无声胜有声才有如此力度。(国内很多纪录片喜欢无缘无故大量留白,直到拖沓成为一种风度。)

  《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此片子虽说是艺术家题材,但从片子本体来看是一部非常合格的商业化的,也可以说是大众口味的人物纪录片。它不能被称为多么杰出的作品,但非常适合我国的纪录片人观摩学习。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艺术家在场》观后感(十):終有一天,我們將會重逢。

  'If I should see you, after long year.

  How should I greet, with tears, with silence.'

  —— George Gordon Byron

  他們曾經相愛,

  他們曾經是最好的靈魂伴侶,

  他們曾經在長城的兩端各自出發,說相遇後結婚,

  結果他們在二郎山遇上,

  然後揮手告別。

  這一別,別了二十二年。

  二零一零年,她獨自進行沉默對視的作品,

  坐她對面的不再是他,而是一個又一個的陌生人。

  他卻來了。

  她動容了,哭了。

  他握著她的手說了些話,

  最後她鬆開手,

  他亦站起來 轉身走了。

  「世間所有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或許你都曾經在最美好的時間遇上他,

  但又在無聲的日子中丟失了對方。

  沒人想過最合襯的都有分開的一天,

  可是人生就是由這些看似簡單卻又千絲萬柳的知遇構成。

  終有一天,我們將會相遇。

  終有一天,我們將會重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