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第四张画》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第四张画》经典观后感集

2018-06-29 02:5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第四张画》经典观后感集

  《第四张画》是一部由钟孟宏执导,毕晓海 / 郝蕾 / 戴立忍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第四张画》观后感(一):《第四张画》:留白深远的挂历画

  小时候,常常对着一副海岛挂历画看个半天,幻想着里面的故事

  很久没看过这么美的电影了,这个美首先是指漂亮唯美的空镜,宛若挂历中的摄影作品岛屿就是岛屿,这里的美是内陆的人无法想象的。

  其次的美,便是本片对情感处理,两个字:节制。没有任何的情感宣泄,有两次泪水,一是小翔,二是郝蕾。相同的一颗泪水陡然而出,令人动容。不能不说,郝蕾在教室中那段戏太棒了,镜头慢慢推进,直到大特写,郝蕾貌似情绪平稳诉说突然泪就下来了。真棒。

  这是一部风情的电影。我想导演受日本电影影像太深了,尤其是小津安二郎。或者说,他就喜欢这种片子,就要拍这种片子。从很多镜头构图来看,有《阿飞正传》《花样年华》的影子。导演在镜头上太讲究了。

  本片没有一目了然的故事,多为情绪和留白。这当然是一部好片子,为什么一部好片子非要看懂呢,好片子的故事是其一,其他还有值得欣赏的,比如摄影、录音、剪辑表演,如果非要追问它说的是什么,告诉您吧,无非就是人生嘛。

  一个小孩子丧父后,像片树叶一样到处流浪,毫无目的的跟随着乖戾的老人不良少年、阴鸷的继父、颓废母亲,他没什么想法,只是顺从在这世道中漂流。小孩没有情感的流露,却给了观者很多空间体会,看吧,这就是一个人,他在这样的环境中,他遇到过温暖,遭到过伤害,他沉默不语,但他一直在成长

  田壮壮说,拍电影不能像小说翻译,要有电影化的东西出现不然电影拍它干嘛?现在我越来越喜欢这种电影,不过分强调故事,而是电影语言上任意挥洒,让影像中出情绪。这样的电影才值得琢磨和咀嚼。

  如果硬要说这是岛(国)的飘无定所或者沉默隐忍的国民心理,也无可厚非,电影嘛,怎么解读都成,越多种解读越是好事儿。

  第四幅画,没有出现,是小孩子的脸,这张脸迟早要被画在纸上,让我们疼痛或者欣喜。(待续)

  《第四张画》观后感(二):天地无用

  JB输给B,冤大了。

  如果范冰冰东京影后后说,我证明漂亮女演员也会演戏,还透着一股可爱劲的话,那郝蕾在金马女配后的话,就有点超越自信自大而显得可笑了。纳豆的表演非常惊艳可能是因为形象先入为主关系吧,台湾人觉得外来的尼姑会表演吧。与其说郝蕾是有经历的人,还不如说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何必把自己整那么辛苦,你看孙俪多快乐

  不管是旁线的失踪儿童,外来媳妇,非原住民回大陆,以及台湾社会的种种问题,还是要看影片主线,也就是这个孩子,成长以及人格形成

  影片与其说是整片透着一种无力感,让人感觉没有着力点使不上劲,还不如说生活本质就是如此,对于别人的人生,天地无用,不管是遇到同病相怜老者,还是好心的哥哥,就算自己的母亲,对小男孩的人生,也是天地无用,孩子一次一次将人生寄托父亲朋友,或者虚无的哥哥,最后还是只能靠自己,就算老者看出来,母亲心知肚明警察有所察觉,还是天地无用。

  包茎的纳豆带着他翻墙到自己家假装盗窃来展现自己的酷和胆量,尿尿和抢劫小学生来显示自己的强大。但是人生下有盲弟上有痴父,环游世界梦想只是过过嘴瘾。对朋友的要求也好似低的可怜,少年仔卫生纸分一半,真是义薄云天。一直被可怜和同情的纳豆,想要在这个外来的年轻人身上展现不一样的自己,而老者给孩子的第一顿饭也是告诉他不要博取同情,这是一种残酷的直面人性,死了爹都没有哭,一顿饭你哭什么,还不是为了下顿饭博取同情,皇叔干的事咱可不能干

  郝蕾也是一种外来人的无力感,除了一个居所什么都没有,孩子也变成了一个绊脚石,自己都无从照顾,给孩子的也只能很少。以为台湾是天堂,就好似以为颐和园是艺术付出那么多,得到那么少,但是已经走了这条路,也只能一路走到黑。死鸭子嘴硬,这是命吗?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没了父亲,不能依靠母亲,朋友是弱者,就算天地无用,前面也有老者这个榜样,还有自己可以依靠。

  第四张画,是留给观者的思索,你觉得孩子的人生会是怎样?其实这是一种反向心理。你觉得别人喜欢你,你一定喜欢这个人,你觉得别人和你吵架,你一定是生气,你觉得社会和谐,那你一定过得不错。最后那慢慢的将要定格的画面,把这部电影变成了一部艺术品,故事总要展现和阐述,而艺术品往往只要引人遐思就好了。你究竟看到了什么?觉得孩子的未来会怎样?你,又得到了什么?

  被保护的未成年人如何在这个世界成长?

  《第四张画》观后感(三):风中芦苇

  光和影相互渗透,摄影风格下密密麻麻的电影语言,对台湾现实社会、人伦思考的提炼,抽象一个孩子精神世界里,语言所不能表达的,用四张画串联成的家庭伦理,以及自我意识,筑成的危楼,迷茫、不安全、还略带诗意。《庄子•天道》载“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妇人”,这是一个男人无尚的品德,我在《第四张画》里看到了钟孟宏的这种品德,这个角度而言,《第四张画》拿任何奖都是理所当然

  如果剥离四张画的层层递进,影片尤不失深刻,而有了四张画的衔接,就上升到了另一个程度了。电影有别于文学就是其流动性,不能像脂砚斋读《石头记》那样,精彩之处,停下来写一段朱批。而《第四张画》的独特在于四张画如同书签一般置放在其需要批注的地方,使人顿一顿。第一张画是漫画,一个孩子还来不及哀伤时候,就丧父了,他勾勒了父亲的轮廓潦倒已极,草草收殓,淡淡几笔,面目模糊

  随着电影深入,第二张画是写实素描,一具成年男人生殖器,这是残酷生活里的冷幽默,浓缩了很多问题。寓意之下,残缺家庭青少年的种种隐患都一一呈现,《第四张画》没有将这些尖锐的社会问题放大,舒缓地每一笔都是电影的底色,那个状态是半流浪的状态,你会遇到很多形形色色人物,他们好坏参半,人性的世俗一面以及人性的非世俗一面,阅世的深刻真的无关年龄。另外一条线索是旁叙了小翔母亲(郝蕾饰),迁徙中的隐忍,倦殆的皮囊,无措的灵魂,极度飘零之下女人必须靠男人生殖器吃饭的精神坠河,在这个所谓文明时代开出畸形的花,被小翔的第二张画总结骨肉毕现。

  之前电影在写实,第三张画之后电影影片结构陡然变化。小翔的第三张画是一张超现实主义的画,梦境内心深处疑惑,失踪的哥哥在海滩低面行走,没有音讯。这种苦楚的表达是超越肉身的,隐晦的,同时在舒缓的节奏下(又是舒缓)把电影带到了人文、现实最核心部分,即心灵的本相。那段继父的独白一老一少的漫步,以及青蛙火盆的寓言,却握不紧人性中最复杂五指。小翔去看他的朋友,电影镜头很长地停留在那个建筑上,建筑其实谈不上,是断壁残垣,看到这段,那种悲凉,冷到背心。超现实的本意终究是对现实的厌倦。

  第四张画终究是爽约了,文学性电影无可避免的困境就是很难说完整一个故事走向虚无飘渺的神性。镜中的脸庞依旧稚气,只是对镜一照的光辉,那种象征意义其实流淌在很多人心里,说不上的来,自然也很难画出来。那条父亲——朋友——兄弟——我的心灵轨迹,是人伦里的四维,影评沉重的地方太沉重,手法那样抒情,受众却很难舒服,我等第四张画等到失落……

  郝蕾《颐和园》的表演征服了大多数影评人,《第四张画》有着类似的人文思考,对她自然也没什么难度。那个最佳配角奖其实可有可无鸡肋这东西总是出现在饱饭之后,锦上添花而已。

  影片中无数次出现了风中芦苇,定下这个题目之后发现很难与电影本身靠拢。那么这样,我开始回忆林风眠的《芦苇》,他的风中芦苇笔笔都是优雅灵魂的脆弱,无力,爱世弃世到伤心。钟孟宏沿着林风眠先生气质,将电影这即瞬的艺术线条化,在哀世地看到社会问题不能妥善之后的伤心,他们都委婉,都不呐喊,却留着风中芦苇这样的影像,告诉那些路过电影与绘画的人:嘉孺子,哀妇人。

  《第四张画》观后感(四):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人生就是一张张图画,自己不停地在涂抹画面,直到面目全非模糊不清

  小翔的第一幅画是英年早逝的父亲;

  第二张画是好朋友特征

  第三张画梦里走在海堤的哥哥;

  第四張畫是空白,因为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导演钟孟宏的两部作品都是有“口音”有“标签”的作品,有别于宝岛其他小清新电影,他的影片有“墨”从剧情到画面都透着墨迹黑色浅浅淡淡渗透在时间和胶片中。那些人去楼空残垣断壁,那被戏称为彗星撞地球的残留物、那位患眼疾的盲童、那位右手被废掉的曾经老大、不完整不代表美好,完整与破碎的界定又是谁制定的呢?现实生活不光是阳春白雪才子佳人边缘底层人物的故事需要被讲述记录,钟孟宏设计的人“怪”,“怪”在经历,“异”在性格,离开大陆五十年的校工清晰得当日军唱歌的声音。大陆妹在台湾十多年后掏出台身份证小学教员说自己为了这个证件吃了不少苦。靠摆夜市的继父在灯下对着潮湿墙壁自话自说,不管他们是被设计出来的型男酷哥还是现实中黄金配角,都很有神,都“立”的起来。看台湾电影总在被警醒被接受那些中华传统的遗俗:二十四孝、论语、仁义理智让......那些似曾听过但又不能详的传统故事,我想绝不是美术选景或者编剧刻意为之,在台湾那些异乡人被迁徙的同袍他们没有忘记,继续在读传统汉语接受传统教育

  孩童视野思维也许就是小宇宙,暗藏了鲜为人知秘密先知。你可以瞧不起小孩,但你别低估他们的判断力想象力。电影中镜头牢牢抓住小翔的眼睛举止,小翔问校工爷爷:“爷爷你赚这么多钱,死了没花完怎么办?”“爷爷你在大陆的家人他们是不是觉得你已经死了还是.......”爷爷听到数落他没教养没读过书,不只是童言无忌那么简单吧,陈规俗套的教育只是在粉饰真言实语的“化妆品”吧?孩子的世界总能让人感动,他们高兴就笑,不高兴就哭,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虽然他们还有一张张的“图画作业”没有画......那又如何呢?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第四张画》观后感(五):《第四张画》:外人

  The Fourth Painting(第四张画)2010

  看这部电影有两个原因,一是喜欢郝蕾这个演员,二是本片获得了金马奖。这部电影下载完也有一段时间了,正好放在我看够了好莱坞电影与日本电影的间隙,更换一下口味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台湾一个乡下。一个小孩子,父亲刚刚去世,无依无靠。在一个校工的帮助下,联系到生母并搬来与她同住。可是她生母已经结婚了而且又有了小孩,他似乎成为了一个外人。在生活一段时间后,这个小孩子在梦中发现自己还有一个哥哥,根据继父的说法,哥哥是走失不见了。其实,他的哥哥是被继父打死了。她的生母知道事情真相,但是却无动于衷。小男孩因为交到一个坏朋友而被带到警察局,通过这个坏朋友的讲述,警察知道了他哥哥的事情,就把他继父找来问话。害怕的继父回到家里后,威胁小男孩老老实实的过日子,不要说出真相,否则也要让他消失。于是,可怜的小男孩子,在这个母亲不关心,父亲不疼爱情况下,开始了新的生活。

  本片通过四张小男孩的画来贯穿故事。第一张画是父亲的遗像,父亲的生命结束了;第二张画是坏朋友的生殖器,证明这是他最好的朋友;第三张画是死去的哥哥在梦中的景象,他在想他的哥哥;第四张画是他自己,他要坚强的靠自己活下去。这是我的理解,可能不太准确,但我的水平也就如此了,如果还有更有深一层的含义,我是参悟不透的。

  影片想要通过这个故事,展现从大陆来到台湾的一批人的生活现状:大陆来台湾的女人,做着最底层工作,吃了很多苦,十几年了,生活现状并没有多大的改善;即使有了孩子,也不能保护好,更不能给他们一个好的生活环境。片中的生母,历尽生活的坎坷后,已经迷失了自己,自己的孩子被杀害了也无动于衷,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女人。此外,失去父亲的小男孩子有着非同一般成熟,有着与他年龄不符的心智,生活的艰辛让他变得很成熟,而且他将来的生活会更坎坷。

  台湾电影总是有着独特的风格,乡土气息浓郁,还有着很深的人文情怀,这也是我喜欢台湾电影的原因。本片也是如此,台湾恬静农村风光朴实对白,非常传统的中国文化,都展现在银幕上。这些元素,是大陆电影中很难见到的,即使有也会被中国导演按低俗愚昧方式拍摄,这样的国内电影我都不忍看下去。继续说本片,本片的画面是灰色的,压抑的,而且有着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即使是小男孩与校工在一起、与坏朋友在一起的温馨时刻,影像风格也是冷冷的,并不感觉到温暖。编导想要通过这种方式,传达出影片那种凄凉的情绪,以及小男孩的那种无助。这样一部电影,看得心情很沉重,就像影片的色调一样,使人的心情变成了灰色。

  本片给我印象最深的场景,就是郝蕾出场的几个片段。她的戏份不多,但短短的几分钟就展示出她精湛的演技。尤其是她在歌厅做妓女时的表演,几个眼神,几个动作,就将一个老鸨的形象演绎的传神到位,让人信服。她对于母亲这个角色的诠释也恰如其分,想要尽到母亲的责任,但是却没有尽到全力,而且还惧怕现在的老公。对于失去孩子的痛苦更是通过几分钟的表演就展现出来,在教室中颤抖的双手,近似失控的表情,让我感受到她失去孩子的痛苦。郝蕾凭借这十几分钟的表演夺得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实至名归的。

  本片的其他演员,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小男孩的表演中规中矩,没有特别亮眼的表现;继父的扮演者戴立忍给我的感觉不够凶狠,不像是一个可以杀死孩子的继父;金士杰不说了,他虽是老戏骨,可惜角色的发挥空间有限。总之,郝蕾的表现太抢眼,抢了他们的锋芒,看来台湾演员的演技跟大陆演员比较起来,差一个档子。

  看完这一部台湾片后,我更加喜欢台湾片的调调了,什么时候大陆也能拍出这种风格的电影?至于本片,很压抑的故事,很灰色的风格,不看也罢,毕竟看电影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开心就好。

  序列:0380

  [电影天堂www.dy2018.net]第四张画BD国语中字.rmvb

  2011-06-06

  《第四张画》观后感(六):回答一个网友提问

  刘昊俊

  请允许我多说几句。豆瓣等各种论坛网站上充斥的大量的关于某部影片的“影评”。其实这些所谓的影评只能算是对于某部影片的“个人解读”,也就是一个观后感。不是影片分析,更不是影片批评。电影是一门视听艺术,如果连视听语言都不知晓,怎么能写出影片呢?所以网络上90%的影评都是“伪影评”。真正的影评是尽量还原创作者意图,以电影是门艺术出发,按照视听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为最重要的原则进行分析的一种文字形式。也就是说没有经过影视专业方面的学习很难写出真正的影评。

  本片是一部开放式结尾的影片,所以对这部影片结尾的解读是多解的,也就是说这个可以有更多观影人主观的因素容入其中。就是说,这里要摆脱一个误区,就是看完一部电影,自己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触,或者感触没有你所期望的那么深刻,往往会觉得是自己没有看懂这部影片。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更多的是针对带有文艺片性质的封闭式结尾的影片。而像本片这样的开放式结尾,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就不要过分苛求自己一定要读出些什么东西来。

  这要从导演和编剧的创作意图出发,有些编、导在电影中把他们想要告诉给观众的东西放置在了电影里,希望观众能够理解并读懂他们想要告诉给你的东西。但也有的编、导只是想把一个故事或者一种现象记录下来,但他们并没有把自己的意图放置在电影里,他们只希望把这种情况告诉给你,至于你怎么想就取决于你的人生感悟和观影经验了。《第四张画》就是这种情况,编、导在这部影片中固然有想告诉给观众的一些所谓道理,但又给了观众于相对的自由。

  这位朋友,你为结尾是什么,那得问你自己。你感觉到的便是这部影片的结尾。本片并没有把话说完,所以你可以有充分的主观方面的理解。譬如,小翼被害真相最终是否会大白,小翼的老师和同学是不是因为他和“手枪仔”的所作所为对他有看法,阴狠的继父会不会给他们母子构成一定的威胁...种种的线索都要看你个人的理解。本片的结尾是小翔慢放的头部特写镜头,小翔即将画的“第四张画”便是他自己。那么我们现在来罗列下小翔的四张画,第一张是他爸爸的相,第二张是“手枪仔”的下体,第三张是关于他哥哥的梦境,最后一张则是他自己。

  这四张画是他的生活,也是他的个人境遇。按我的观点,第四张画是他的自画像,也就是说讲关注点落到了小翔的身上。第一张画揭示了小翔亲情的缺失,第二张画揭示了在他青春期阶段他的不良成长,第三张画则想通过小翼的遭遇到处小翔的不利处境;这三张画都是属于第四张画的,也就是说通过前三张画所反映的信息来揭示小翔的扭曲成长。第四张画的出现便是对小翔这种现状的一种关心也是想通过小翔的境遇,让观众反思是什么情况造就了这一切。

  关于他哥哥也就是小翼,影片已经很清楚的讲述了。性本阴险的继父失手将小翼打死,并将尸体扔在了水中。变成冤魂的小翼时常去继父处游荡,还托梦给弟弟。在手枪仔和小翔因抢劫的事情被拘留早警局,手枪仔将关于小翔哥哥的情况透露给一个小警员。在继父来接小翔的时候,小警员对继父进行了盘问。

  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小翼是被继父殴打致死并弃尸于海岸。但影片中出现不止一次的那个鞋印和小警员对于这个案件的关注又让我们会觉得这个案情应该会真相大白.。然而在影片中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这位朋友,我觉得你是一位电影爱好者,希望我的回答会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有相同困惑朋友可以看完我的回答后会有些新的感悟。谢谢。

  《第四张画》观后感(七):四张画,五个人,一个社会

  这是部非常台湾风的电影,这种阴郁和牯岭街少年一样,一不留神就压抑得喘不过气来。印象最深的几个镜头,把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很饱满。

  第一个,小翔追着爸爸的衣服在河里跑了很久,终于捞上来晾干。这也许是他爸爸唯一一件可以穿的衣服,追它,却是为了入葬。这件衣服和第一张画的意义相同,“回去找一张照片,和一套好点的衣服”。

  第二个,长镜头,金士杰给小翔饭吃,教育他偷同学的便当不对,并狠狠地惩罚了他。但随后讲起自己的经历,泪不打一处来。他大概是在小翔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于是,他愿意去指引这孩子如何走过人生,他和小翔说烧青蛙的故事,教他自立生活、保护自己。

  第三个,小翔和老师对背大学之道。其实没有太明白这个镜头存在的意义,但它让我觉得这孩子更加非同一般,继而欣赏起这老师来。用迎接挑战的方式解决问题,而没有简单粗暴地瞧不起、“你滚出去”,就是对人性最大的尊重。

  第四个,手枪仔那个彗星撞地球的家还有盲人弟弟。手枪仔的可爱在于,即便生于这样一个家,他仍然乐观积极地讨生活,他并没有逃避自己作为这个家顶梁柱的责任。而他对世事的洞察,又是何等“深刻”(譬如房市那一段,转瞬应证)。暂且不论其生存之手段,其实在那样条件的家庭,他又有多大可能去做正当的营生呢,和郝蕾一样,只能在底层为了最基本的生存权利而斗争。

  最惊悚的镜头,是继父说到没有人有可能找到小翼的时候,镜头转向了水泥桩上的球鞋,咯噔了一下……其实我一直在怀疑,郝蕾知不知道真相呢?她让小翔离继父远一点,说明她知道小翼的失踪非同一般。但是不是因为对生存的渴望,让她自己拒绝去相信她早已看到的真相?

  究根结底,生存是戏中每个人的主题。其实,这电影离生活一点都不远。

  《第四张画》观后感(八):《第四张画》——第一次找到存在的价值

  我的一个同学对这部电影评价很高,相继写过几篇影评。因为我一直暗暗钦佩她敏锐的艺术感觉和逻辑清晰的分析,所以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兴趣。早就下到电脑里了,但是不久前才看完;看完后到写这篇影评,也隔了快两周。之所以迟迟不动笔,一是懒,二是的确在回想这部电影,考虑该怎么说。

  我的评价是,《第四幅画》是一部优秀的、深刻的电影。只可惜,我对于它的感觉并没有我这位同学那么强烈。由于她所写的影评很不错,我写这篇影评时借鉴并以她的为对照,谈谈我的感受。由于需要引用她的原文,但没有征求她的意见,所以有冒昧的地方,还请她包涵。

  影片开始,主人公小翔的父亲就去世了,医生告诉他,回家取一副爸爸的照片,准备丧事。小翔家徒四壁,在寻找照片的时候,只看到了母亲和哥哥的照片,没有父亲的。所以,第一张画就是小翔凭着记忆画了一张父亲的头像。我的同学是这样评价的:“第一幅画的画外音所表达的是父亲在儿子小翔的生命里是一个缺失:他只能凭着自己的想象去描绘父亲的样子。”的确,没有找到父亲的照片,暗示着父爱的缺失,作为少年的小翔不是被父亲照顾,而照顾重病的父亲,对于一个正在成长的少年,这太残酷了。爱的建立是双方的付出,在急需要关怀的少年时代,父爱的缺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父爱的缺失导致小翔对父亲没有亲切、具体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印象,没有印象就只能按照自己的想象来画,所以第一张画有一个细节,父亲脸上的下巴处有一颗痣。因为电影基本没有给父亲一个特写镜头,所以父亲长得什么样,小翔画得像不像我们无法得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翔的下巴处有一个痣,也就是说,小翔是参考了自己的样子来画父亲的。结合后面的剧情,第一张画,对于父亲的形象,小翔很可能是按照自己的模样来画的。因此,我对第一张画的解读是:父爱的缺失和父亲的去世让小翔感受到生命的荒诞和脆弱,死亡让小翔感受到生命的存在,通过认识父亲的死亡,小翔产生了对自身生命存在的认识或者敏感。他意识到,自己是活着的,自己是存在的。这时的小翔是不明白自己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这个问题需要后面的画来解答。简单来说,第一张画的含义是:父亲的死亡唤醒了小翔存在的意识。

  父爱的缺失需要找到替代品,第一个替代品就是小翔学校的老校工。老校工表面严厉,其实是饱经风霜后(抗日战争中老校工的父母被日军轰炸身亡,少年的他开始了流浪)的宠辱不惊;正是经历过,所以才对生活有深刻的体悟,才更会爱别人。老校工爱小翔。老校工就是小翔父爱缺失的替代。小翔在和老校工相处的日子里,总是被老校工骂,因为他不会说话,小翔总是问老校工死了以后怎么办之类问题。可见,死亡的经验对于小翔的影响有多大。

  小翔被母亲接走,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里,结识了外号叫“手枪仔”的男人,大约20多岁。手枪仔带着小翔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然后两个人坐地分赃;但是手枪仔不是坏人,或者说是典型的坏人,他带着小翔玩,他关心小翔,比如当他得知小翔总是梦见哥哥后,带小翔去找算命师傅。还在电影中间的时候,有一个细节让我很感兴趣,一次手枪仔带着小翔去家里偷窃,他居然能熟练地读盲文。在影片最后我的疑惑解开了,手枪仔有一个和小翔差不多大的失明的弟弟,一个非常年迈的父亲,他的家——掉了半边的二层小楼——简直惨不忍睹。原来,警察所说手枪仔值得同情是因为这个。生活所迫,手枪仔被迫从事了犯罪道路,但是他依然保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次老师让学生们以“好朋友的显著特征”为题画画,第二张画的内容就是一个男性生殖器(刚刚具有发育的雏形)——因为没看清楚手枪仔的,所以小翔是参考自己的画的。我的同学的解读是:“这幅画的画外音:在生理还未长成的时候心理却成熟了,那是一种畸形的成长吧。”为什么小翔对手枪仔的最深印象是生殖器?我觉得,处于青春期的小翔产生了最初的性意识,而在生活中,手枪仔是带领小翔认识社会的启蒙者,也就是说,手枪仔成为了小翔产生社会意识的象征。性意识也是一种生命意识,更是一种社会意识;人类的性不仅仅是生理意识,而是生理意识和社会意识的综合。按照一般人的经验,男生的青春期都是“邪恶”的,性意识的萌生就伴随着所谓的“罪恶感”——来自社会规范;而青春期的叛逆也带来一种罪恶感——同样来自社会规范。但是,恰恰是手枪仔,启蒙了小翔,让他在挑战社会规范的过程,体验罪恶感和成就感——小翔在课堂上对黄老师的挑战。这种挑战是每个人成长必须经历的,只是结果不同:极少数人坚持自己的选择,成为社会上的成功者或者被视为“疯子”、“傻子”、“异类”;绝大部分人放弃了自己的选择,被社会同化,成为了芸芸众生或者庸众。我们总是艳羡成功者表面的辉煌,但是往往忽视其背后的付出与辛酸,成功者和疯子只是一墙之隔。回到电影,手枪仔对于小翔来说,是一种双重补偿——父亲和兄长,那么第二张画的含义是:手枪仔的启蒙使小翔明白,他存在的意义是由自己的选择决定的。

  到了继父家中,小翔每天晚上都作恶梦,梦见自己的哥哥独自一人在海边的防洪堤上走。在继父家里,小翔总是害怕。在这期间,小翔的获得了母爱——来自母亲的愧疚之情和黄老师的责任之爱。在这部分,继父与小翔的紧张关系和母亲、黄老师不同方式的关怀形成鲜明对比,再加上手枪仔和老校工的看望,这段戏极富张力。小翔的母亲是从大陆偷渡过来的,原本以为来到台湾能过上好日子,但没想到却堕入风尘和犯罪,在小翔很小的时候,就带上小翔的哥哥小翼离家出走。她现在对于小翔的关爱,既有对小翔的愧疚,也有对小翼的愧疚——小翼是被继父一时失手打死的,继父还隐瞒了小翼之死的真相。但是,重新拿起母亲的责任对于她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呈现在影片当中,母亲对小翔表现出一段距离感,但是,她真是爱小翔的,只是不知道怎么表现出来。小翔的噩梦引发了哥哥小翼之死的真相,这段影片极具一种宿命的压抑感,继父的带有一点悔恨的独白,既真实又冷漠,渗透出阵阵寒意。最后,当小翔和继父之间进行了一场男人间的谈判后,他们选择了妥协——小翔保守住哥哥之死的真相,而继父则答应供养小翔直到其18岁成人。我的同学这样评价:“第三幅画的画外音是活着的小翔其实跟死去的哥哥小翼一样过着走钢索的日子。”的确,宿命的轮回又出现在小翔身上,在这段成长过程中,他注定是痛苦的、小心翼翼的,他只能得到不完整的母爱,父爱依然是缺失的。虽然生活得战战兢兢,但是还是获得了基本的生存保障。哥哥的死亡经历,再一次让小翔意识到生命的存在和选择的意义,他第一次做出了关乎他命运的选择——同继父妥协。那么,第三张画的含义就是:哥哥之死让小翔作出了选择,从而影响了他之后的存在。

  故事接近尾声,黄老师让每一位同学带上一面镜子,通过镜子来画自己。这个动作充满了黄老师的深意,即认识你自己。镜子作为一种象征,是主体认识自我的一个对象物,通过观察自己来画自己,就意味着认识自己。“影片的最后三个镜头:首先小翔仔细端详着镜中的自己,接着小翔抬起头来,双眸呆滞黯淡无神,最后小翔缓缓地闭上双眼同时埋下头来……导演并未展示出第四幅画的内容,或许小翔画的第四幅图就只是一张白纸。这幅画的画外音:小翔无法画出自己的模样是因为小翔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从哪儿来会到哪里去?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什么时候死去?不知道何谓亲情父母何谓友情朋友?不知道…不知道…所以无从下笔。”在这里,我不赞同我这位同学的观点,因为,电影的题目是“第四张画”,而不是“四张画”,因此,四张画的关系不是并列的,导演的重点是第四张画——没有画出来的第四张画——的特殊含义,即小翔经历过认识到自己是存在的、明白自己的选择决定自己的存在和自己的选择影响了自己的存在三个阶段后,小翔开始了新的人生。存在主义认为,人的性质或价值不是生来就具备的,而是通过自己不断地选择获得的;也就是说,人生下来还不是人,需要通过不断的选择来获得“人”的属性。人生来就是一张白纸,什么也不是,而是通过后天的不断选择,白纸上才有了线条、画面,人才成为人。当时的小翔确实不知道自己今后会怎样,他不去想未来之路在哪里,而是明白了,路是自己踏出来的,不是事先规定好的。所以,从今天开始,小翔开始了新的选择,他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影片戛然而止,是典型的开放型结尾,我的解读当然只是一种,但我没有解读出悲观,因为希望和绝望是无所谓的,正如鲁迅所说的“绝望之于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希望不是虚假的慰安,绝望也不是懦弱的逃避,未来由自己决定。所以,如此解读下来,我认为结尾不是一个悲剧,固然给不了观众们明确的希望,但是至少的欣慰的。

  这部电影对台湾社会底层人物的命运和情感把握得相当细腻,在真实地反映台湾社会的生存状态中,用一个男孩的成长经历,试图在告诉观众什么。有的人从中解读出人道主义关怀,有的人从中解读出存在主义哲学,智者见智。作为一种类型片,此类电影,如《肖申克的救赎》、《辛德勒的名单》等,都有一个让观众充满力量的结局,就像《第十放映室》对电影《最爱》的评价:“《最爱》讲述了一个本质很绝望的故事,面对注定将要到来的末日绝境,唯有爱情才能拯救灵魂。在这样一个经典的设置之中,好的故事和好多人物会让观众在绝望和希望之间游走,如同溺水之人拼尽全力去寻找最后一丝救赎自己的希望,即使最后终将直面黑暗,但终于相信黑暗之外仍有希望,观众心中依然会有一丝欣慰,而关键就在于这个相信。”因此,我相信。

  《第四张画》观后感(九):文艺骗子,你要小心!

  《第四张画》:第一张:父亲;第二张:好朋友最显著的特征;第三张:梦到哥哥不停在海边行走;第四张:画出镜子里自己的脸;全片写满孤独,父亲已故,没有人照顾,学校里偷同学的便当吃,被校工抓到,来到母亲身边,母亲和继父有了自己的孩子,哥哥像鬼魂一样出现在自己的梦里,母亲在夜总会工作,当问母亲哥哥去哪里了,母亲说哥哥是在她坐牢时走失了,其实,哥哥已被继父失手打死,在这个家庭里,他只是个外人,需要和脾气怪异的继父平安相处,需要和到晚上才能接触的母亲交流心事,需要和新环境认识的朋友接触最后一起被抓进警局,最后发现,始终需要面对的只有-自己!

  说白了,就是一个爹死娘改嫁的故事,导演用更文艺的方式丰满的表现出来,整个调调阴郁且不乏诙谐,中间哥哥鬼魂萦绕的段落我以为要变成刑侦片,主题很明确,面对如此惨状,你只有面对自己!虽然什么都没说,什么也没解决,但他相当文艺的为你展现了整个过程,用四张画来书写心境,文艺骗子手段还是不同凡响,这种导演、这种人,你都要小心!

  《第四张画》观后感(十):自己的样子——《第四张画》观影手记

  第四张画。空白。他眼中的,自己的样子。

  天真?聪明?顽劣?叛逆?......十岁的小翔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困惑了,他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个怎样的小孩,自己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小孩。

  当父亲变成自己的第一张画挂在灵堂前,小翔眼中的世界开始灰了。他没有选择,偷便当仅仅是因为饥饿,是捡旧货的爷爷拉了他一把,用最朴素方式告诉他,像他们这样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要吃饭只有靠劳动来换取。小翔自己并不成熟的道德意识也告诉自己,偷东西是不对的,可对于什么算是偷,他不懂,父亲和学校的教育只有抽象的高高在上的理论和说教,却忽略了对连生存都得不到保障的人群的理解与关注。

  在夜店工作的母亲又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在残酷生活的逼迫下,他们的要求仅仅是生活下去,谁不想有体面的工作,受人尊敬,谁不想陪着孩子一起成长,让他们接受良好教育,可这样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太遥远了,隔着难以跨越的门槛。

  缺乏关爱却十分渴求关爱的小翔只能在跟从另一个小混混胖子哥哥进行小偷小摸的过程中寻求安慰。他们是有着相似生活背景的人,彼此都只是希望从对方身上的到一点人世间的温暖。胖子在带着小翔开始偷窃财物时,还在欺骗他这个不算偷,只是拿。小翔的认知再一次陷入混乱状态。可能每一个“不道德”的人都是从认识这样的人,被灌输混乱的思想开始的。胖子心里唯一正确的道德感便是对家人的爱,年迈老父与眼盲弟弟,他也因此在偷了一户有盲人家庭的大量钱财后又放了回去,小翔从此又得到了一个很具体的准则:盲人家里的钱不能拿。

  当老师要求大家画一张最具特征的好朋友的画像时,小翔交出的竟是一张生殖器的图画,这是他的第二张画。像他这样特殊家庭出来的孩子,除了胖子还能勉强算是个朋友,没有人愿意接纳他,而他能记得的胖子的最大特征,就是一次在厕所中胖子给他展示自己的生殖器。老师沉默了,她也不知道这究竟是小翔自己犯的错, 还是冷漠的社会逼着他犯错。

  第三张画。小翔的哥哥小翼在河坝上走。这是他经常做到的一个梦,哥哥虽然在他四岁时就和母亲一起离开了家,但缺少家庭温暖的他十分希望有个哥哥陪着他。妈妈说,哥哥三年前就失踪了。其实,哥哥是继父失手打死的,还把他和水泥搅在一起做成了河坝边的墩子,让他永远地消失了。而这个真相除了继父自己,没有人知道。尽管他很明白,永远也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但心里的罪恶感让他痛苦不堪,他常常看见小翼回来找自己,在得知小翔梦见哥哥在河坝边走时,内心充满了恐惧,也开始憎恨起他来,这更让小翔感觉到自己在这个家里是个多余的人。

  该画第四张画了。我们都很好奇,这样一个幼小却已被生活摔打过多次的孩子的自我认知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没有经历过,无从得知,电影却在这里戛然而止,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考与猜想......

  :观影于2011年2月12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