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小猪教室》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小猪教室》影评10篇

2018-07-16 03: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小猪教室》影评10篇

  《小猪教室》是一部由前田哲执导,妻夫木聪 / 大杉涟 / 田畑智子主演的一部剧情 / 儿童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小猪教室》影评(一):一羹一饭间常怀感恩之心

  事情是这样开始的,年轻帅哥老师抱了一只粉红小猪到课堂上,阳光灿烂微笑着说:“我们一起养一只猪吧,养大了就把它吃掉。”

  虽然也有有老师认为这个活动十分无稽,有孩子嫌猪的脏臭,有班级投诉猪的吵闹和贪食,有家长不满孩子对猪的热情……但在校长支持孩子们爱护下,这只叫小P的猪得以住在彩色的猪圈里,每天吃好喝好,冬天还能享用温暖围巾棉被,有时还和孩子们一起上课……它健康成长,很快成为一只精力旺盛的大猪。

  人怕出名,猪怕壮。小P不知道有什么在等着它,但人类知道。随着毕业日期的临近,已经和小P培养不俗感情的孩子们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讨论:该怎么处置它?

  两个小时的电影,没什么特别高潮,大部分对话就是人们在讨论小P的命运——从一开始的该不该养,到后来的该不该吃。可却不会令人感到乏味。这是因为电影的调子一直在一种轻快节奏中行进,柔和丰富色彩欢快天真的童音与生动幽默细节交替出轻盈质感。更重要的是电影触发了观者的许多思考,它所讨论的主题举重若轻的——那些作为人类的食物生命,我们该如何对待它们呢?

  通过孩子们的口所提出来的问题有些是很尖锐的,比如:

  因为亲手养育了小P而不吃它,这种善待某一头猪而吃掉其他更多的猪的所谓区别对待是没有意义的;

  把小P送给低年级学生去抚养,而可能造成那些孩子们日后送小P去屠宰场的结果,这同样是一种不负责任;

  广义上说,蔬菜水果也是生命,为什么人们就可以坦然地吃掉它们呢?

  ……

  诸如此类。让人不由得随着电影中的讨论陷入沉思。

  最后的结局,也许不那么“大团圆”,但很合情理。小P就是一只猪,它最好的归宿,就是人们的餐桌——尽管这样说会让人感觉粗暴。(人吃不吃猪,这不是一个简单主观问题)

  我想表达的是,电影中给了我一个关于“珍惜”的启示。那些作为人类食物的生命们,它们在漫长历史中由着某种机缘成为了人类食谱上的重要内容冥冥中它们担负了如此神圣使命,那么努力地长出鲜美营养丰富躯体,为人们提供不可缺失热量与口腹的享受,我们是不是应该对此多一分虔敬与感激之心呢?如同电影中某个孩子的父亲说的,要干净地把食物吃掉,才能对得起它们生前的努力。浪费粮食就是犯罪。

  不少国家地区的人们在每次动餐前,都会祷告几句:感激那让食物顺利生长的年景,感激那些为我们制造食物的人与那些为我们购买食物的人……并感激那些食物的本身——也就是,感激这养育了人类在内的世间万物的“天地”。

  这是一种感恩

  “感恩”不是同情,不是怜悯,不是高高在上的施与。恰恰相反,感恩是由下而上的。感恩,能衍生出“敬畏”。我赞同这样的看法:正因为人类丧失了敬畏,欲望才如洪水般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肆意蔓延,不知边界。重拾敬畏,才能重新找到边界和底线

  于是,饮食间不妨怀一份感恩之心,推及到对自己消耗各种生活资源时候多一份思考,那自然会增多一分对生命的敬畏,就会对那些由消耗了大量天地精华地得来的人的生命力多一分珍惜,从而减少我们放纵欲望、虚度光阴、挥霍青春的可能吧。

  世界潮流非我能主,国是鸿图非我能参,惟有一羹一饭间尚容己身。以上所感,宜于约己,非使律人。以此鉴之。

  《小猪教室》影评(二):生命还要走下去,通过选择

  有这样一只小猪,它本来要同所有其他的小猪一样,安安静静或自得其乐或混混沌沌的被饲养员养大,然后再被送到肉食工厂去“加工”成猪肉完成它的使命。然而,因为一个老师,一项计划,它成为了日本一家小学六年二班的一员。它有了名字,有了自己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猪舍,成为小朋友们牵挂。所以,它也不再是一只单纯的“猪”,而成为一段时光纪念,各种争论焦点,很多情感的承载和许多问题的符号了。

  很多时候,对很多人来说,其实这并不是一个问题。在草原上, 狮子搏狼,狼食麋鹿,麋鹿就草,草也无辜。如果细究这个近似于哲学人生的问题可能穷尽人的一生也说不尽,说不圆满的。

  其实从开始看片的时候起,我一直并不欣赏星老师的做法。我觉得忽然让一头小猪牵扯进孩子们的生活又突然地剥夺它的生命无论是对猪还是对那些孩子们很残忍事情。我甚至觉得让孩子们在P酱面前大声而理所当然辩论它的去留生死是一种讽刺。这个世界可怕的事情已经有很多,何必要在孩子们的单纯懵懂心灵上添上这些算不上圆满幸福痕迹呢?他们的心灵长大后迟早会融入社会染缸的。

  今天上国学课时老师讲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谈到了关于对于生命态度的问题。佛家说,为人处世,大多数都在极其关注自我的阶段的“此岸”境界,即西方所推崇的“个人(individual)主义”,而只有少数智者才能达到像一粒盐溶入一杯水那样融入大千世界的“彼岸”境界。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在看花时会觉得自己是花,在欣赏蝴蝶飞舞时会觉得自己是那只飞舞的蝴蝶。老师说的玄妙,我虽不大理解但却想到了“小猪教室”,我们在吃猪肉是有何尝想过有关那只猪的点点滴滴?而“小猪教室”里的星老师的做法其实也是让小朋友体谅生命的一种尝试,也许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一生的阴影,但如果真如片中那样,家长能欣喜的告诉星老师孩子是真心的珍惜食物,孩子们能像哲学家们的那样的思考辩论问题,大家能一起体会了对生命的守护和自身的成长。那么我觉得这还是值得的。

  有趣的是,同上节课我们看的电影《非常老师》一样, “选择”这个词也一直贯穿着《小猪教室》整部电影,小到做还是不做某项老师的任务,大到操纵一个鲜活生命的生死,选择既可能无痛关痒也可能令人犹豫彷徨。生命的态度就反映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上,就像Dangerous Minds 中强森老师念的那首选高昂的头去死一样,这部电影的美丽之处就在于此——那场小朋友关于选择的辩论足以让任何一个大人为之心折。

  《小猪教室》影评(三):在中国做老师的都可以看看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作为电影来说纪实意义绝对要大于艺术价值,特别是对中国义务教育的老师,确实有一定的参照意义。这部电影我曾经初二学生以及五年级学生都看过讲过,也组织过讨论,气氛热烈,小猪和孩子们的故事容易感动年龄的人,五年级的孩子流泪的很多,女孩子格外容易感动。

  撇开文化差异不说,这部电影更容易教会孩子们什么是讨论的课堂氛围,特别是要学会倾听并尊重其它人的意见相信中国的大多数孩子都不会赞同把小猪送到肉食厂,对影片中日本小学生说法认同有不认同的,那么,对于认同的加以附会,对不认同的进行反驳,以此来展开新的讨论,才能加深这部影片对小观众们的影响

  对于老师来说,影片里所反映的日本教育的细节,更是引人深思。比如课堂讨论,即使我们的教育课堂已多次使用讨论这种方法,但很明显与日本课堂不同的是,中国课堂再怎样的讨论,主导始终在老师手中,老师可以任意插话并将讨论引向教育目标方向;然而日本课堂是将课堂完全交给了孩子了,老师多是倾听,维护纪律,并在跑题的时候适当提醒,无论是辩还是驳均由学生自己完成。其实这也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下,孩子更善于倾听与表达,更容易形成团队合作意识

  更值得学习的还是这种在体验感悟的教学方式,那种不着痕迹、如盐化水的教育,总是更令人心动。

  最后,日本的毕业歌真是好听温柔鼓励,总是那些“报效祖国”大而空的口号人性化得多。

  《小猪教室》影评(四):一堂关于生命的课程

  我觉得这是一部剧情和主旨都相当不错的电影。生命的长度应该由谁来决定?可能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现代社会出现狗肉问题、丢弃宠物问题等,其实都是这个问题类似的衍生。

  该片的剧情跟银之匙的桥段类似,都阐述了生命这个宝贵的主题。任何人在生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消耗其他生物的生命来作为食物。如果对食物付出了感情,我们还该吃掉它吗?如果我们没法吃自己饲养的动物,那么就能理所应当地去吃其他人付出感情饲养的动物吗?我认为因此就放弃去吃是一种虚伪,但如果根本不去思考这个问题,则是一种逃避,连虚伪都不如。

  我很喜欢电影中一个女生观点:“把P酱吃进去,它就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了。”也许这就是我们能对食物的最好的态度,不去浪费,感激每一个对食物付出了感情的人。

  电影唯一的缺点就是前半部分太过冗长。电影如果能压缩到1小时20分钟左右会更好。这部电影值得每一个老师观看。

  《小猪教室》影评(五):老师

  小学老师一开始就挑明了,我们养这只小猪是要最后吃掉它的,一直到离影片结束前十分钟,我还不能接受关于要吃掉自己亲手养大的猪这件事情,在我的头脑里,大概养猪就是培养小朋友爱心之类的目的吧,后来一看到老师投了最后一票赞成把小猪送去屠宰场,我就立刻换台了。不过第二天还是到网上找到了大结局看掉了。让小学六年级的小朋友去面对我们要想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必须要有别的生物被毁掉这件事情,是不是太残酷无情了,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并且回想我的整个上学过程中,根本没有人跟我提到过这个问题,老师也好家长也罢,爸妈都是善良的人,他们对我的教育基本上就是做个好人,做个有用的人(最近变成了做个结婚的人),家里当时养了小狗,也生了病,我们给它看了很长时间的病,它也吃了很多苦,最后还是死掉了,我们全家人痛哭了一夜。

  其实小狗生病是因为我们过年到外地去玩,但是舍不得把它放在宠物医院代管,就带它一起出去,然后它可能太小了,染了病。一直到这两年,我才忽然想到了这件事,还是非难过,面对另外一个生命的时候,一味的喜爱和不舍是远远不够的。面对养了很久的小猪,同学们最后旗帜分明的分成了两派,一派是希望能把小猪留给3年纪的同学们养,另一派则是希望自己把小猪送去屠宰场,大家互不相让指责对方不负责任。这个时候老师并没有下结论,说谁对谁错,只是一次次的组织大家讨论,希望大家能自己做出决定。

  最后票数总是一样,老师投了最后一票,说决定送小猪去屠宰场,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忽然非常明白老师的心意了,而且觉得很感动。一个人活在世上要想随心所欲过日子真是很困难,因为我们生下来就不可能独立的活着,我们得靠着别的东西活着,要吃动物,植物让自己有体力,在感情上也要跟别人互相安慰,互相爱抚,所以很多时候都得为了这些东西去让步,放弃。如果一开始就能明白这点,那么学会尊重别的人啊,生命啊,就不是那么困难的事了。

  当时有好几次医生建议我们把小狗安乐死,但是我总是觉得它不可能就这样死掉了,还是执意去找了自己能找到的各种医生,现在想想,能让它早点尊严的死掉,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在我上学的时候没有遇到过这么好的老师,倒是遇到过一两个以摧毁学生自尊心为乐的,不过他们也是被摧残自尊心长大的吧,在我们这样的社会里,你没办法去指责什么人,因为大家过得都不算有尊严。

  《小猪教室》影评(六):我的小猪教室

  你的学校曾经扬过动物么?比如,小猪,小兔,和小荷兰猪?

  我们学校养过。两只荷兰猪,很多只小白兔。其中,那两只荷兰猪被分配到我们班管理,就在教室里,第二个窗户底下。轮流的,每天两个人负责打扫,换水,擦拭宠物笼。

  那是在我转到那个学校之前就形成的习惯,所以到最后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另外一堂关于生命的大讨论课。只知道的是,每天必须有人打理,必须清扫干净,必须喂饱我们的小小同学。这,也是一种责任吧,无法推卸的责任。

  可是,在第二学期后的假期里,它们不见了,学校后面的动物饲养地里好多小生物都不见了,包括我们班的小荷兰猪,还有那么白净那么可爱的小兔子。 据说是从学校后门那里跑出去之后,在临近的儿玉南公园里散步之后不见的。那个时候没觉得怎么样,只是有点儿可惜,那可是我们班的小宠物不见了阿。但是更多的想法是,终于不用天天“享受”它们的气味了(尤其是,有一次夏天我终于被它们的“香味”送进了医务室,打那之后就“既远之则安之”了)。

  那时年少,还不懂得珍惜

  所以,当教室里出现两方的大讨论时,我是毫不犹豫地站在把Pちゃん送到肉食加工厂去这一边的。我完全可以想到交给三年级的后果。看吧,一是年龄有限,不能驾驭这只粉白粉白逐渐长大的Pちゃん;二是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么可爱的Pちゃん被三年级的小朋友们折腾。

  所以,我明白了为什么学校只把打扫校园后面的小动物园的任务交给五六年级的哥哥姐姐们。

  只有他们,才能比那时的我们更深刻地领略到生命的可贵,小豆包似的我们,还まだまだ。

  整个电影,围绕着关于小猪Pちゃん的生存问题的大讨论展开。两方对质时的画面,纪录片一样,很精彩,完全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

  电影中的老师形象也没有很突出,老师在电影中只是个引导者,而不是中国老师那样的决策者。星老师有的时候甚至连引导者都算不上,充其量是个解说,或者主持人。重要的,中肯的意见,都由六年级二班的同学提出,由大家讨论,决定也是大家投票做出。

  这里面我比较注意的是那个叫雄马的小男孩。他的思想更深刻,更现实,像是提早长大的少年。当人有了信念,就会散发出不同寻常的光芒。

  嘻嘻,更重要的是,他长得好像我那个时候的同学阿,那个叫BJ的同学。浓眉大眼,白白净净的,有主见的,有领袖气质的小男孩。有十多年没有一点儿联系了,他一定忘了我吧,这个从遥远地方来的,小疯小黑小羞的小女孩

  扯远了。

  总之,昨天晚上熬夜看完的小猪教室,勾起了我的许多回忆,以及思考。虽然不深刻,总比没有来的好。

  喜欢这种纪录片似的形式,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讨论,喜欢这种宽容,喜欢这种自由。

  喜欢,并且怀念。

  《小猪教室》影评(七):妻夫木聪

  有点呆呆的亲善感

  真是让人喜欢

  很适合做小学老师那·· 哈哈哈

  他是不是总是扮演那种糊里糊涂但是又特别lucky的角色?

  ---------------------------

  再说说电影吧

  看这部电影简介的时候 就让我想起了《浪潮》

  同样都是做教学改革

  所以看到星星把小猪带到教室的时候

  难免有些担心会发生一些让星星无法预料到的状况

  -0-我想起了浪潮里面杀人的那个学生···

  而小猪课堂里面的hana同学 寡言少语 总是穿着过去学校的制服

  好像有点心理障碍的样子··

  真是让我抓了一把汗啊·· 我好担心hana最后会做些什么事情

  不过日本电影 尤其是这种儿童题材的 一般都很大团圆的啦··

  担心真是多余了

  看到已经长到很大的p酱上了肉食加工厂的卡车的时候···我就没再好好看了 直接跳到了片尾··

  受不了孩子们那种纠结的心痛

  -_-

  我是个没有爱心的人

  我不会去养小猪

  我不会去做小学老师 不会指导小孩子们的世界观价值观

  不会去做这样的实验课程

  我没有勇气

  《小猪教室》影评(八):感恩 x 文化 x 感情

  影片是在探讨生命

  这部片子的剧情可以说也只有日本人会想的出

  原因是~日本人吃饭前都会说一句话吧~那就是~yi da da ki ma s~中文的翻译是开动了~其实翻译的并不到位~其实是在说~我要吃你了。。。所以说~日本人的这句话和某些宗教的信徒在饭前做的祷告~内涵是一致的。。。都是对食物的一种感恩。。。

  片中有一个细节其实为最后的结局埋下了伏笔~那个小胖子学生的父亲开着车对老师说“那孩子不爱吃鱼~每次都剩下~但是最近吃的很干净~我说鱼努力活着~才有了紧实的肉~不能辜负了它顽强的精神~以前和他说都当耳边风~多亏老师养了这头猪”

  我觉得这电影一点都不变态~的确是生动的一课~光是现在教科书和语言很难教育日本的小孩子了~他们已经连那句yi da da ki ma s都不会说了~所以亲身体验的这份经历真的就弥足珍贵了~不管你觉得最后处理小p的方式是对或错~但无疑~这节课是成功的~我想那群小学生以后对食物一定会报有一份感恩的心。。。

  最后只有送屠宰场这个方式才能贴切导演所想表达的主题。。。

  我们的文化和日本人的文化还是有很多差异的~所以很多人不理解这做法也是对的~我想说~如果小p换成在中国养的话~它是绝对不会被送屠宰场的~因为小p和其他猪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多了一份我们的感情~中国人重感情啊~。。。这是文化差异造成的~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不同~所以观念难免有分歧。。。

  最后感谢你的阅读。。。

  《小猪教室》影评(九):抉擇

  這部片的劇情以親身參與的方式讓小朋友們從生活中去體驗感受,星老師一開始的決定,是讓小朋友們在學期初飼養一隻豬,然後在畢業前把它宰來吃掉,一方面了解食物鏈的道理,一方面在潛移默化中教導生命教育,但隨著小朋友們和小P的朝夕相處,事情的發展就漸漸走向不同的路,對於這些未經處事的小朋友們而言,怎麼捨得吃牠或者把牠送去肉品中心。電影前段小朋友們和小P從剛開始不熟悉照顧方法到最後已經熟練的清洗身體、餵食、處理糞便再到遛小豬,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過程,而當他們即將畢業,也就等於他們要面臨最初的考驗,決定小P的去留,在第一次投票結束後,雙方平分,導致二派人馬開始爭執,爭著最一開始就是為了學習飼養後送往肉食中心處理,再另一派則是已經相處許久,而有了感情,怎麼能夠說放就放,在這當中,二派人馬說的各有道理,而他們優先選擇讓低年級生學習照顧並且領養,延續小P的生命,可是事情的發展並非他們所想順利,所以有了第二次投票,這次終於還是票數平分,而小朋友們表示星老師也是班級一份子,也該投票,這個問題接著又交還給星老師決定,在這過程中,二派人馬依舊堅持己見,終於,在隔天星老師表示:由於最初實行的想法就是飼養過後交給肉食中心而有了最終答案。我想,這整件事一開始並非合理,在小朋友這年紀本身對於感情取捨以及事情的對錯並非很能分辨,這個過程以及最終解答將可能造成他們心裡一個疙瘩。而一個生命的去留也並非我們能夠決定,只因我們是人類而小P是家畜。

  《小猪教室》影评(十):小P是个最可爱的宠物

  感谢我最亲爱的前田哲导演,感谢我的妻夫木君的精彩演出,感谢这一群群可爱孩子的加盟,感谢作为生命教育教材的重要角色的小P。以及让我先对着妻夫木君好好的花痴一下吧。(妻夫木君果然是阳光美男一个,真令人大流口水啊~~)

  作为一个年轻教师,他抱着胸坐在讲台上,微微仰起的头,炯炯有神的目光往教室里面一扫,阳光正好照在他的脸上,五官分明,沐浴了圣光一般就像一个美丽的雕塑。

  他怀抱着一只幼猪放在讲台上对大家提出一个从未耳闻的题目:我们把小猪养大然后吃掉。猪如果被送到肉加工厂的话就能做很多的美食,在这样孩子们好奇又开心的情况下就欣然同意了。但想不到麻烦纷纷涌来,家长的疑虑和阻拦,与校风俨然不符的成长环境,小P大病失踪叫声等麻烦问题,但还好,很有耐心的孩子们依然坚持了一年,学会了照顾小猪吃饭洗澡扫地,和当下家有宠物却视为玩偶的富贵人家的孩子明显有着很大的差别。

  和小P相处一年,难免有了感情,但残酷的问题却摆在眼前了。毕业即将来临之际,是继续养还是把它吃掉?老师让同学们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前提是可以发表任何意见。作为悲观主义的我想法是,当然要把它送到肉加工长,有着命中注定的想法,毫无疑问小P是生来被人类吃掉的,但若是自己的宠物,当然会很难过,它已经是我生活里的一部分了,连我都不忍心自己的宠物会被人吃掉,更何况是孩子们呢。但小P和其他猪不一样,它是生命教育的教材,老师这么做目的是,希望孩子们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要抱有一颗感恩的心。在利益化的社会影射下孩子们对待事情的态度已经越来越冷漠,甚至在即将要被自己吃下的食物面前,连一句“我开动了”的话都不会说。中国也是如此,我曾经这样想过,在吃饭前说句“我开动了”是否一项必须要遵守的礼仪,而现在我懂得了,那是对万物的感恩。无数次在食物面前曾不止一次的默念,“我要吃饭了,抱歉”。

  小P要走了,要消失在孩子们的生活里了,这是小P的命运。孩子们越来越难过,追着载有小P的卡车眼看它要越来越远,最终跑到大街上止住自己的脚步,装在卡车上的镜头里,孩子们的身影越来越小。

  相信孩子们有了和小P相处的记忆,成为温暖的人,尤其是小花,还有那一对天生冤家的小正太。

  PS:那天在毕业典礼领奖状的小萝莉小正太们,你们好可爱啊!!!!!仰天长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