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八月钱潮》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八月钱潮》经典影评集

2018-07-20 03:2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八月钱潮》经典影评集

  《八月钱潮》是一部由奥斯汀·奇克执导,乔什·哈奈特 / 亚当·斯科特 / 娜奥米·哈里斯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八月钱潮》影评(一):在钱潮中起伏的人生

  说实话没看懂,所以最后当JOSH和哥哥酒吧里一起玩着游戏机,然后结束出现了。我很诧异——这样就完了??不会是有第二部吧??

  但是觉得这部片子真的是很值得回味啊。JOSH其实就是这个泡沫社会被推到浪端的人的代表。你说说JOSH真的有什么?程序是哥哥写出来的,公司股票其实就是一个空壳子,可以被人操作升到38亿多,也可以被LOCKUP到15美分。他吃过苦,和哥哥两个人支撑着一个公司的时候,他风光过:在电视上讲什么叫做男人男孩区别。他迷茫过,SRARH之于他究竟意味着什么?但是最后,他什么都没有了。

  就像那个投资家最后对JOSH的评价一样:你只是装模作样的唬人,并且你很成功的唬住了大多数人,但是在这里,你什么都不是。你做生意手段在我这里行不通

  这个也是我对JOSH的评价。他老是在长段长段的演讲着,评价着,发泄着。很多时候的话都是无意义的。要不然就是大话。让我觉得他是如此的狂妄,如此的真实。我们周围也充斥这很多这样的人。

  但是最后,导演又给了JOSH一颗善良人性。只要哥哥能有继续待在公司,JOSH是走是留都无所谓了。

  哥哥也是这样,虽然JOSH叫他一起孤注一掷的时候哥哥一味的逃避。但是最后,哥哥和JOSH一起静静的玩着空间大战,结结巴巴的说着:或者,我们可以开始,构建,你明白~~~~~~。让人觉得这个哥哥也不是那么的冥顽不化!

  还有爸爸妈妈,虽然理念格格不入,但最后坐到一起还是很温馨且互相关心的一家人

  好复杂的电影。还是迷茫啊~~~!

  《八月钱潮》影评(二):泡沫时期的VC和创业者

  天理良心,我真是为了看帅哥JOSH HARTNET才看这个电影的,没想到居然看到一个关于泡沫时期的VC和创业者的电影,根据电影跟偶粗浅的经验总结如下

  1 20出头的创业者形象:JOSH一般的帅哥,狂放不羁脖子上有大个刺青,即便公司不挣钱也敢跟VC叫板的,跟文艺型MM纠结的,照顾技术男老哥却跟父母格格不入的,当然最后,还有就是热爱自己所做的事情,OBAMA一般地宣扬CHANGE。愣头青,最后也是死很惨。

  2 跟风进入者形象:准备趁机嘲笑帅哥的时候被讥讽,被指出只追逐钱木有梦想,被之后愤然给帅哥飨以老拳增添熊猫眼一只。

  3 VC小喽罗形象:西装革履,成群结队,被20出头的创业者忽悠+BS,要求更多材料呈给老板时被创业者告知我不用跟你谈要见你老板。

  4 VC大佬形象:看得出导演对这个角色有很多爱,居然请了David Bowie这个摇滚骨头来出演,这个家伙名号就叫变色龙——偶就不用解释了吧。大佬就是不到关键时候不说话,一说话就是招招见血,剑剑封喉,优雅轻声地宣称在STREET认识一些朋友,不多,但是足以在自己放出话你们不值钱的时候就可以让你去烂街(原话:我不用大喊,只用耳语,你知道我什么意思资本力量啊。

  电影的背景是2000 - 2001,如同很多怀旧片一样有Signature time,例如NICOLE和阿汤的离婚(他老人家又离婚了喂),例如BEN同志出入戒酒所(妈呀现在都是编剧导演加3个孩子他爹了时光啊),但最多的还是泡沫破裂时期的人心惶惶,START-UP被证明商业模式不行资金链断掉再年轻气盛也是要认输,由此联想到之前被洗牌出局的数个80后们。故事流很简单很现实,最后创始人被踢出了公司,一段纠结也没有结果,不算是立志片,倒象记录片。。。唯一的好处是JOSH还是一样帅,可惜这孩子《珍珠港》惨败之后就没在成功上位过到现在生生成了二流明星令人喟叹啊,当年我高中的时候多么迷恋他啊。。。

  《八月钱潮》影评(三):来,谈谈经济

  本片意在控诉那些造成泡沫经济的人实际上对泡沫根本没有什么深入的认识,直到泡沫开始退去才发现一切其实是个梦,Josh自己也是这么说的,做梦的这个过程也挺好。

  终于,我们在08年看到了美国甚至全球经济危机,我想本片于今年上映是有其现实意义的,无论是发行人的前瞻还是一种与实际遭遇后的讽刺性。

  当然,经济危机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并不只是泡沫这么简单,但我想随着经济危机的加剧,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将把我们的注意力从经济数字迷宫中狠狠的拉回到现实生活的基本面上,让我们重新对这个庞大的经济体系堡垒作出正确风险评估人类生活的稳定性需不需要经受如此大的威胁?我们究竟能够承受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多大风险?有没有更好的经济模式使我们既能享受充足物质生活,又不必为如此的风险殚精竭虑

  难道全球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真的要来啦?(或者是改良版)

  《八月钱潮》影评(四):Ego害死人

  [八月]这部片子其实不是要推荐大家看, 只是想说说ego这个东西健康生活的巨大破坏力. 要看除非你对科技股泡沫破裂的那段历史兴趣. 电影的时间背景是01年8月的纽约,大家自然会想到9月的911,怀着这种兴趣想看本片的人就先不用费心下载了,因为这跟恐怖袭击完全没有任何关系,要说和那场灾难唯一的似是而非的牵扯,也就是主角最后一个场景说的那句话:"it’s all over."  

  所以这部片子我宁愿称它为”倒霉剧”, 因为角色的经历很倒霉, 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剧因为完全没有这两者好看. 讲的是乔什哈奈特是一位曾经乘科技股板块氢气球行走云端的e公司CEO名叫Tom, 上市5个月后发现股价从60跌到1块, 自己曾经市值3亿多的公司现在只值9000万不到, 公司无所事事员工还作了个屏保每天倒数着现金流何时用尽. 而Tom正是那种典型的新科技公司的总裁, 年轻气盛, 不可一世, 张口改变世界, 闭口技术革命, 与此同时公司的创办实际上有赖于另一个低调天才设计师. 怎么样? 听起来熟悉吧, 不错你以为只有乔布斯是这种人吗? 这类角色早就应该被开发了. 有多少这样那样的CEO整天嚷着新技术新趋势而他自己却对具体什么是新技术一窍不通, 他们背后全都有那么一个人, 在做技术创新的这个人才真正代表了科技公司的灵魂. 当然商业领袖也有商业领袖的价值, 虽然他们总是无耻的让所有人以为他们是技术领袖. 这个价值也许是他们的商业远见, 我们对这个vision买账, 那么他就成了乔布斯, 不买账, 他就成了Tom. 下面就说说Tom为什么没成乔布斯.  

  Tom真是个易怒的家伙, 我的理解就是他的ego(只能用英文因为实在找不到可以准确对应ego的中文词会)太敏感, 60美元的时候Tom大言不惭, 1美元的时候他还是本色不改, 不顾被交易所停牌锁定(lockup)的现状把帮助他们融资的公司喝来呼去的, 连手都不握一个. 这就是Tom, 5个月对他来说不是个足够长的适应期, 仍然以为自己的陆鲨仍是那家掌握着未来技术的潮头公司, 处在无法取代的地位. 这些对他们出offer的公司有的因为看到行情实在太差半路反悔, 有的提出收买足够的股权参与董事会. Tom最终不能容忍别人插手到他公司里的想法, 破口大骂主张此事的CFO. 从他张狂的脏话中, 我们嗅到了一股熟悉的穷途末路的气息. 我想这一点CFO甚至他自己也嗅到了. 但他无法容忍和接受陆鲨不复那个陆鲨的现实. 沉醉美梦与认清现实之间到底阻隔着什么? 过早的巨大成功只对Tom做了两件事: 误解这个社会, 饲育他的ego. 这该死的Ego甚至让他在与家人的晚餐中也无法得到应得的慰藉, 因为话说不到3句就被莫名的激怒.

  [八月]实际上只是Tom关于他陆鲨公司整个故事的后半部分, 前半部分(应该取名叫[3月], 那正是他如日中天的时候)被默认省略了, 所以如果不带着一种对3月的想象力来看[8月], 有的情节难以理解. 比如为什么他的CFO总不相信他, 他的弟弟, 成功商业领袖背后的工程师, 为什么总是不鸟他, 而每次无论Tom怎样在多个场合对弟弟袒露心声, 真诚表示接纳, 弟弟都如石成大海无动于衷.

  平心而论Tom讲话是很有说服力的. 但这种被他CFO称为smoky mirror的技能在3月时想必还很管用, 但到现在大家都吃透了那几套. 哥哥那点事在创业之初弟弟就应该知根知底了, 开公司他也许出于还房贷和买奶粉的需要, 他很清楚自己工程师的定位, 当其他人被哥哥的豪言壮语说的不知东西的时候他恐怕没敢指望将来会怎么样. 当然前景描述不是每个人都有能耐做的, 现在所有的管理领导教程里都有重点教, Tom毫无疑问有这个天赋这让他引着团队走到了阳光灿烂的3月, 但却已明显无力带领这同一个团队安然无恙的走过8月, 抵达9月的解锁期.

  如果Tom真是个只会怂恿撩人的商业骗子倒好了, [8月]就不是倒霉剧了, 很可惜他不是, 每句话看得出来都发自他的内心, 基于一种他对陆鲨美好宏图的真诚坚信. 骗子不会指望同一招可以永远成功的在同一个地方不断使用而Tom却被困在了这个地方, 不得其门而出. 这样的错位都是因为Tom的SWOT分析没做好, 没认清真正的优劣机威, 如果他意识到自己的特殊之处仅仅在于有Vision这个S, 而公司的衰落全怪市场不景气的T, 他的ego就大可不必那么受伤. 赶快抓住自己的优点任它波涛起伏, 静静等待就成了. 84年被苹果开除的乔布斯就这么做了. 后来证明很有用.

  的确这害死人的ego, 它邪恶影子我不是第一次看到了, 它让人易怒, 寡言, 难于相处, 无法快乐. 学心理学的就知道了: 它会让人脱离真实自我. 而无尽的痛苦接踵而来, 因为与业已成型过分高企的ego相比, 所有的努力和进步都显得微不足道形同徒劳, 所有的失败打击又都显得无比荒谬不可理喻. 片尾Tom出局, 他的COO很替他难过. 但这其实是对他最好最及时的治疗. 他还有机会做乔布斯的, 至少在他还年轻的时候给了他自问这个问题的机会: 我是不是我以为的那个我? 就像911也让很多美国人意识到美国不是他们以为的那个美国. 建筑在泡沫上的狂妄自大国家也继续不下去何况只是你Tom呢.

  《八月钱潮》影评(五):Josh Hartnett 一烂到底

  Josh 当年珍珠港里面青涩英俊大男孩,现在已然是好莱坞的型男,他高大身材迷离的小眼神,不知道征服了多少少女的心。

  但看看近年的他,片子一烂到底。先是和哈里森.福特主演了恶评如潮的《好莱坞重案组》,老少搭档并没有带来像《七宗罪》里小布皮与摩根.弗里曼的效果

  《柳条公园》翻拍自法国轰动一时的《公寓》,剧情改的一塌糊涂,出彩的蒙太奇镜头一个没学到,最后还整一个标准的恶俗的大团圆结局。当然这其中更多的是导编的能力问题,他的表演还算中规中矩

  2006年冯.得拉玛的《黑色大丽花》,大导演+ 名编剧,可惜的是这次也没能救的了他,大师也不是部部都经典。不过这次倒给他带来了美国性感小妹--斯佳丽.约翰逊,只是很快斯佳丽也离她而去。

  最后说说这部《八月钱潮》,让人除了烂不知道再说什么,Josh选剧本的能力真的会气死他的粉丝

  如果你要看,就看最后五分钟吧。对我来说像神一样的David Bowie出场,为了他,没算白看。

  《八月钱潮》影评(六):技术和激情其实往往并不是全部

  这部片子讲述的故事发生在2001年8月,著名的『9-11』恐怖事件前夕。原作者巧妙地将美国人民对于恐怖袭击的挫败感转移到了风口浪尖的新经济领域,试图讲述一个创业陷入瓶颈期的互联网公司的融资故事。

  在故事的最后,这个衣冠楚楚青年才俊好不容易搞定董事会的一切,但还是被阴险狡猾投资人暗算,被清理出局。这个颇具象征意义的故事其实给所有的Web2.0创业者们都上了很好的一课:技术和激情固然重要,但往往不是全部。

  从公司的层面来看,如何应付成长期的各种问题、如何摆平董事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明暗关系,都是非常值得思考课题

  不过本片并没有给观众具体的答案,故事的最终以创业兄弟的黯然离场作为结束,颇有点惆怅的意味。我想,可能导演原本就没有想过给观众什么答案,因为这些答案是需要整个世界共同去寻找的。

  ---------------------------------------

  http://www.leeforce.com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