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鸟鸣》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鸟鸣》影评10篇

2018-07-23 03:3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鸟鸣》影评10篇

  《鸟鸣》是一部由菲利普·马丁执导,埃迪·雷德梅恩 / 克蕾曼丝·波西 / 马修·古迪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爱情 / 战争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鸟鸣》影评(一):因Birdsong而迷上了Eddie Redmayne

  看完了片,总想写点什么,因为确实是一部好片,打动人心,但是又突然不知道从何写起。

  如题所示,就写写从男主角吧,Eddie的表演着实令人惊艳,尽管不算典型的英伦帅哥,,但是胜在有特点,如雀斑,浅绿色眼睛和厚嘴唇,给人的感觉是那种有点深藏不露的性感和小纯真结合,再加上演技,就让人过目不忘和着迷了。在这个片里,有几场戏令我印象深刻,看了又看,如下

  1. 船上接踵。这场戏拍得很细腻,其实整部片都很细腻。这场戏的出彩之处在于完全靠眼睛来表现内心情感男女主角的眼睛都是浅色的,一个浅绿色,另一个好像是浅蓝灰色的,看着他们目光游移,交接,闪躲,真是很有味道

  2. 床戏的铺垫。床戏拍得说实在话,也就那样,反而是之前的铺垫很有意思午餐后除了男女主角以外的所有人都离开餐桌,顿时这两人陷入了一种莫名的不自然气氛中,男主的眼睛一开始都不知道往哪里看才好,只好死死盯着桌布,,而女主则把双手搁在桌上抬起并努力盯着自己指甲。男主终于试探着把目光转向了女主,女主感觉到了他的目光,却装作不知,更努力地研究手指,但是终于在这种凝视下撑不住了,抬了一下眼皮都不敢正视,说了一声"excuse me",站起来转身就走,走了两步,还没来得及走出餐厅,男主角终于小宇宙爆发了,站起来,一大步就抓住了她的手,把她转过来,左手捧着她的脸,很有侵略性地吻她。女主也回应了,但吻了一会儿,女主突然又觉得这样不好,于是推开男主仓皇而逃。男主郁闷地转过身,敲了一下椅子。半响,听到脚步声,女主又回来了。接下去就去了卧室,在去卧室的途中,走廊里,男主的表情是那么地期许,跟在女主身后。女主在卧室门口拿钥匙开了门,要拧开门把手时候有稍许停滞,男主立马一步向前,握着她的手一起拧开了门把。

  这整个过程,只有一句话就是女主的"excuse me",并且分了4段穿插在1916年战场场景回忆中,但是整个情绪连绵不断,层层递进,推向后面的床戏。

  3. 女主的丈夫发现女主和男主的私情。如果这个情节排成捉奸在床的话就没意思了,好在没有。谈话是在餐桌上开始的,一开始女主的丈夫正在质问女主为什么偷偷给工厂罢工的工人家里送面包,然后要求儿女出去,并开始要求男主也出去,男主在这个时候怎么忍心让女主一个人面对丈夫的责问呢,于是死活不肯走,开口刚说了一句"sir",女主跳出来说"No, I want him to stay",于是两人的恋情曝光,丈夫气愤地起身要冲向女主,坐在两人中间的男主猛地起身抓住丈夫的胳膊承担责任:"I persued your wife, sir, I seduced her",丈夫要男主马上离开他家,女主发话了"then I'll go with him"。丈夫愣住了,随后眼光往下移,原来他看到了男主转过身,握住了女主的手。男主的眼里满是惊喜,女主也是盈盈泪光,为自己终于做了决定挣脱了枷锁喜悦。两人相偎着走了。

  这段之所以让我记忆深刻是因为短短几分钟体现了两个重要情况,第一,男主是有担当的人;第二,女主并没有贪恋安逸稳定生活,而是为了爱毅然而然地作出了决定。额外让我花痴一下,男主挺身而出的时候穿着燕尾服的身姿挺拔啊!当然,穿军装也超有型,我果然也是一个制服控啊。

  4. 男主终于得知为什么女主当时离他而去并且看到了自己的女儿。这段Eddie的表演实在是太赞了,我忍不住看了好几遍,先是得知女主的死讯后黯然地跟女主姐姐来到了像一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小房子,然后得知女主有一个女儿开始,眼睛就蒙上了一层雾气。问道女孩几岁的时候,一颗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等看到小女孩问道"Is she mine"的时候,他颤动的睫毛和颤抖的声音已经让我都忍不住要崩溃了,但眼泪还在他的眼眶中没有掉下来,最后说完"that's why she left"之后,男主的情感终于决堤了,他先是撇了一下嘴,感觉像是想笑一下似的,然后大颗眼泪掉下来,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看他一下坐在沙发上,一手还拿着酒杯,一手扶住额头在那哭得泣不成声,我的心都要碎了。

  5. 最终男主终于从隧道里爬出来,浑身都是土还红着眼睛,看到来了两个德国人手无寸铁的他只能双手握紧了拳头,然后大喊"come on",要与敌人作最后的搏斗,没想到战争结束了,于是他痛哭着拥抱了敌人。这片Eddie的哭戏还真的挺多的,而且每次哭得都很不一样,情绪的处理表达都很有层次,也表达很到位。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好像只说了一些片段和一些细节,关于战争的残酷,我就不展开这么宏达主题探讨了,只想说这是为数不多我看得进去的战争的片。归根结底,我还是因为这片迷上了Eddie啊,所以请允许我随便感言两句吧。

  《鸟鸣》影评(二):战争超越了爱情

  战争超越了爱情,

  爱情在战争中流淌

  “人生没有别的,长官。就是爱与被爱。”这是一位士兵在弥留之际说给斯蒂芬的。可能人在去世之前所说的话是最有价值的,也是最值得去聆听的,对于斯蒂芬来说,没有父母童年以及家人陪伴加速了他的成长同时也让他在家庭感知缺失了不少,也就造成了面对爱的人很难跨越爱情到爱情的结晶那一步。

  少言寡语但是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他将这些都画下来,渐渐地,惟妙惟肖。从树的形态可以看到曼妙女子,从肌肉的罗列可以看到战争的创伤,从人物特写可以看到激动神情经历过的一切都在他的心上划了一道道口子

  埃迪和波西是出色演员,也是很有民族特征美人儿。埃迪的谨小慎微敏感文艺青年透过浅绿色的眼睛都说得出他来自绅士国度;波西其实论长相有点阳刚,但是言谈举止很好地化解了,服装也为她增色不少,让这个浪漫情节的法国女孩可爱不少。

  C出品的电视剧一向在美工方面使很大劲儿,所以电影我看了两遍,第一遍为了情节,第二遍为了截图。每一张都可以作为壁纸用它个几天。顺便做做爱情的美梦

  《鸟鸣》影评(三):麦琪的礼物

  麦琪的礼物是个很不错的隐喻,恋人之间,往往因为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看法,甚至因为对彼此的思想理解偏差产生误会。像《麦琪的礼物》那样,这种误会就是喜剧,让人带着眼泪也能发自内心的笑。可是,如果是《鸟鸣》,我们就笑不出来了。

  这部电影有浓郁的英国味,剧情叙述缓慢,情感表达充分。虽然夹杂着许多法语的英语对白听起来有点难懂,不过这种英伦式的情感抒发还是让人动容。这部电影有很多的疑问,比如斯蒂芬怎么为什么来到亚眠,斯蒂芬在伊莎贝拉离开后因何而参军入伍。以前的我可能非要刨根问底不可,但现在我觉得这些问题都不重要。毕竟,爱情就是爱情,很多生活的细节,了解清楚糊涂过去,都是同样的结局。我本以为伊莎贝拉离开斯蒂芬的原因也会成为悬案,没想到最后居然是这样的缘故:伊莎贝拉认为斯蒂芬还是个孩子,还没有做好接纳她肚子里孩子的准备。而这一切的判断,居然就是伊莎贝拉逃离法国的家后,斯蒂芬对她的继子女们写给她的信没有足够热情。当然,这件事情本身我们无需也无法评论究竟谁对谁错已然不重要,只是伊莎贝拉的做法,最后造成了两人的遗憾长久痛苦。双线叙述中,一战战场上的血雨腥风也映射了斯蒂芬的内心,他受伤后拒绝回到伦敦的文案工作而是选择再入战场,一方面是亚眠这个地点刺激了他,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他内心的呐喊。他并不是无畏生死勇士,但是却也并不只留恋生存本身。这种心理处理,确实值得称赞

  还有一个很出彩的形象,杰克·菲尔布里斯。这个人也算得上主角,他从一开始在站岗期间在战壕打盹,被斯蒂芬和格里宽恕,到后来从死人堆中救出斯蒂芬。以及最后,他和斯蒂芬被困地道,他告诉主角,人生就是爱与被爱。这个桥段很打动我,或许这也是他这个丧失爱子的男人最后的谆谆教导。确实,爱与被爱才是最有力武器。当斯蒂芬终于炸开了封堵在出口的泥土瓦砾见到阳光后,那两个告诉他战争已经结束的德国军官,和他最后相拥而泣。确实,战场上是你死我活的敌人,而战争结束后,原来我们都一样。

  《鸟鸣》影评(四):小爱与大爱的交叉

  交叉的叙述,时而温馨,时而紧张,时而沉寂,时而爆发,战争与爱情,我不认为这片讲述重点

  我更认为爱,才是主题,不单单是对异性的小爱,更包含对社会的爱。爱意义深刻。

  女主人公对被爱的接受,对自己爱的人包容,以及自己的对子女的爱。男主人公的爱,来自多方面。

  男主人公面对自己爱的人,敢爱;面对不正确的爱,果断的拒绝;面对爱的人离去,心中始终难以割舍;面对自己士兵的离去,他彰显了一份大爱;但他没别叙述成英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面对战争依然畏惧,面对战争的结束依然欣喜。男主角真的演的很好,不是很帅,却表现完美,他面对很多爱,显示出不同的成长。

  最后在爬出地道时,难以直立的身体,突然到来的德军士兵,让这位成长不少的男人,一下子进入了战斗状态,或许真的与对方殊死搏斗,他已没力气,但是内心爱的力量鼓舞着他。以及最后,回到自己孩子的身边,就如那句“人生没有别的,就是爱与被爱”,他接纳自己爱的人对自己的爱,同时对自己孩子也付出了爱。

  总之,这片与我擦出太多火花了。

  《鸟鸣》影评(五):Dear Isabelle

  Dear Isabelle,

  I'm writing this because you are the only woman I have ever loved. And I fear that I may never see you again. I hope, one day to understand what has passed between us. But pray for me, Isabelle. Pray that I return and that we shall meet again.

  tephen

  《鸟鸣》影评(六):平缓的浪漫历史,残酷的命运

  影片一开始没有对男主进行性格烘托,对墓主的介绍也是以走动,为工人送面包,夜半哭声进行侧面的烘托。没有了细致入微的对婚外恋演变演绎,反而具有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的浪漫。急剧情感的眼神具有强烈的代入感,让我也要爱上这个年仅20却因旧恋而在战场上经历人性会如何堕落的男人。

  血腥的场面出现的时候,彼时正在吃饭。靠回忆亲吻爱人柔软的嘴唇,幻想和爱人重逢来缓解痛苦的片段,让人心碎。去年以来,对这种注定无法改变的结局不得不接受的事情,总是忍不住感同身受

  恋情与追求的破灭,对一个孤儿来讲,这样的人生有何意义?带着必死的心态去了战场,求生的本能在爱情的破灭与战争的残酷中间历经折腾,由于幸运概率,而最终幸存了下来。从这方面来说,《鸟鸣》比《比利林恩》塑造出一个更浪漫而理智深情的几近不真实的男人。

  三个小时时间里,恋爱的破灭,对恐惧的反复战斗与失败,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堕落,一战二战从书上的文字化成了真实的场面,代入感与冲击深深地抓住了我的心。即使等他回到了那里,和女儿一起生活,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时候该怎么办呢?

  世界大战,这个词语恐怖意味,正在随着年龄阅历,一点一点的展现

  《鸟鸣》影评(七):To love and be loved

  假如从这一刻起上帝只为你剩下了三日时间,你会怎么做?你会选择和你最爱的人一起去你们最想去却没有来得及去的地方,你会选择和家人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你会试着接受对你有过伤害的人,因为带着恨意离去是可悲的。但如果你离他们太远那就将你的爱分享给身边的所有人。

  《鸟鸣》一部讲述爱与被爱的故事

  鹦鸣啾啾,翠绿环绕。他被作为上宾受邀于法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姗姗来迟的是你的步履,不期而遇的爱情确是上天的一种恩赐,从见到她的第一眼开始他就无法控制的爱上了她。那天晚上他听到了她和她丈夫争吵的声音,以及她如蚊般的泣声。在第二天游玩时他问她,得到的确是回避。归程的舟中他和她相对而坐,不经意间足尖的轻轻的触碰,将两人的视线连在一起,仿佛千言万语却都归于平静。终于等来了一次机会,姐姐来看她临走时主人要送她并且到外地办事,家中除了两个孩子和佣人外再无他人,无法控制的激情将他们推在一起。我曾经想过,假如有一天能当导演我一定要拍一组极美的性爱镜头,那么这部电影将我的愿望提前完成了。情意是不可能隐藏得住的,很快男主人便有察觉,只是还没有到了非翻脸不可的地步。他是一个资本家,他所要考虑的就是利润,当他的工人不愿接受新机器时,他便解雇了他们,而相应的他们的家庭和孩子就要挨饿。而她确是一位极具善意的女性,他背着她的丈夫偷偷地给那些被解雇的工人家里送去吃的,矛盾就是这样被激化。

  他带着她离开了,走的时候是那么的喜悦激动,他们的神情像无数决定私奔的少男少女一样无知而无畏。自己动手的日子当然不能和过去的锦衣玉食相比,但还能有什么比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更令人神往的呢?只是分歧会随着时间慢慢浮现。他是一个孤儿,所以从内心里他害怕有孩子,他不知道该如何去尽这样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还没有学会如何去爱。为了保存他们爱情的结晶,她不辞而别,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创伤。

  活着有无法忘怀的伤痛,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死亡,战争在这时爆发了。他的部下都觉得他是一个外表极其冷酷的人,但了解他的人知道,其实他的内心并不像外表那样。晚上的一次查勤他发现一名隧道工在值班时睡着了,原本是可以移交军事法庭的,但是他只是给予了他中肯的劝告,由于这样一件事,让那名隧道工对他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也正是他把他从死人堆里给背了出来,并教会他如何面对生活。

  回到了曾经刻骨铭心的地方,那个人是否还在等着自己。在她姐姐的带引下,他又见到了那个让自己爱恨交织的人。我是如此的爱你但为了我们的爱我必须默默的忍受这一切,只是希望有一天你能理解我的苦衷。他想得到答案,但是却不能够。

  战争被夸大的永远是荣誉与勇气,而个人的恐惧确是被忽略的。原本承诺的轰炸只不过是一针镇静剂,他们必须面对工事完好的防御阵地,用自己的身躯撕开敌人的防线。走向死亡的那一刻我想到那句话:“和强力一样,这世上也本无权利,但是以自由为祭品为权力招魂的人多了,于是便有了权力。”战争本就是权力的游戏,而我们都只是圣坛上的祭品。

  想在这样一场战争中存活下来,心存侥幸是不可能的。一次意外他的助手中弹身亡,于是他被“受邀”和大家一起下井,而这一次也改变了他的命运。不幸被敌人的炸弹炸中,除了他和那位就过他命的隧道工外全部遇难,并且那名工人也身负重伤,这一次换做成了他去救他。在垂危之际他告诉了他对生命的看法,而这句话也让他明白了她当初为何那样做,他该怎样走完他的余生。“There is nothing more ,sir.To love and be loved.”(生命没有什么,爱与被爱)凭借着对生的渴望,他成功的从井下脱险,重见天日的他迎面看到的确是两个德国军人,他拿出仅存的气力大喊:“come on。”而其中一位军官模样的却伸出右手用英语说:“It is finished,The war is finished.”瞬间的凝固后他扑向那人失声痛哭。那一刻我震撼了,和平二字因为有了血与泪的交换才拥有了价值

  因为没有失去过,所以不懂得珍惜。走出了埋葬战友的战场,他回到了本该属于他的那个家。女儿微笑着奔跑过来,此时耳边响起的是清脆的鸟鸣。

  《鸟鸣》影评(八):鸟在唱歌

  之前在人人影视上发现这部剧,没看,后来偶然在图书馆发现了原著,想想也是缘分,就借来看了。

  书跟剧一起看,BBC出品果然好东西啊。几个演员演得很不错,男主小雀斑好性感,女主原来是哈利波特里面的芙蓉,哎哟我擦,难怪那么眼熟,嘴唇跟米老鼠一样= =。

  剧里是按回忆的顺序展开,没想到,不过感觉不错。

  (还在继续看ing……

  尼玛文艺激情床戏怎么还没来!!!!!!抓狂!!!!!!

  继续……

  其实书很久之前就看完了,剧一直没看,今天终于把最后一点看完了,然后……书的内容基本忘光了……o(╯□╰)o

  说说几段剧里面印象比较深刻的片段吧

  脚戏。这个比后面的床戏还激情,俩人脚碰在一起,男女主角脸上的表情和反应,摄影的角度,真心nice!

  床戏。居然露点了,哎哟,没想到,= =。。。另外书里这段的描写很入味

  维尔,跟斯蒂芬说了句话,出了防空洞,让了个路,卧槽,脑袋就中了一弹,尼玛神枪手吗。其实这个角色看着卷毛还是蛮可爱的,斯蒂芬带他去破处,结果吓尿了 ̄▽ ̄……

  费尔布雷斯,觉得是个很朴实的人,第一眼看过去还以为是《行尸走肉》里面的肖恩,不好意思美剧看多了……失去了心爱的孩子,在军队的聚会上终于吐露了长久积在内心深处的话,典型的战争中的受害者。生命的最后时刻跟斯蒂芬在地洞了,可惜没有坚持到最后,也许去天国跟他儿子相聚也是个好的结局。

  斯蒂芬的女儿。萌爆了有没有啊!!!笑起来感觉就是在挑逗我啊!!!哪里受得了这样T^T

  最后是小说的结局

  ①然后斯蒂芬爬上梯子,翻出战壕,走进了无人区。这一次没有枪林弹雨来袭,也没有金属擦身而过。 他小心地往回走向英军营地,一面感觉着靴子下面翻开的干土。一只云雀在头顶完整的天空中啼啭。他的身体和大脑都疲惫到无法形容也无法修复,但是没有什么能抑制他心中的微弱喜悦。

  ②(前面是斯蒂芬的孙女为罗伯特生了个孩子)

  他高兴极了,不由得把栗子抛向空中。头顶的树上,一只乌鸦正在休憩,它被栗子惊扰,突然从树枝上跳起,猛烈拍打着羽翼,腾空飞向云霄,它那凄厉、含混的长鸣一阵阵传回大地,回荡在生者耳边。

  (觉得很悲情啊……剧里好像把他孙女这部分全删了- -)

  一本好书和一部难得的毫不差于原著的改编剧,有机会可以看看。

  《鸟鸣》影评(九):爱与战争,爱与遗憾--《鸟鸣》

  看过《鸟鸣》,我琢磨着影片要表达的意思,是爱情和战争一样,充满血腥和原罪。

  第一部里镜头拖沓地表达着男主对女主刻骨铭心的爱恋,午后阳光下伊莎贝拉款款向他走来,他的目光凝聚在她脸上,年方20岁的英国男孩史蒂芬对年轻貌美的法国老板娘一见钟情,之后在法国老板家里的寄居生活中,无法自拔地爱上了她。她年长的丈夫给她舒适的生活,但不能行使一个丈夫的生理功能, 这么短兵相接的两个年轻炙热的身体自然而然地燃烧起来。

  这是他初次的唯一的爱恋,他是个孤儿,受过好的教育,会画很好的素描,玩得一手好的扑克牌占卜吉凶,懂得欣赏艺术和美,仿佛活着就是为这一场付出所有的爱情而生。法国乡村风景朴素自然,树林,湖畔,时时忽远忽近的清脆鸟鸣,田园的香气扑鼻而来。女主上翘的嘴角如两片花瓣,沐浴着柔和的光线,如油画中纯洁的天使般可爱,对于她,这也是初次的灵与肉的相交。

  在唯美的自然环境中产生的单纯爱情,相对于各自的身份和背景,却是玷污和背叛。一个是不贞的妻子,一个是勾引他人妻子的无耻之徒,如果在中世纪,他们该被游街处死,女的脸上烙上红字。而这敢于对抗所有次序的爱情,更激烈,更惊心动魄,更超越普通平淡的男女之情。

  当爱情以不俗的姿态降临时,注定带着巨大的破坏性。世间所有的幸福都是平淡,若不甘于平淡,便要在激情燃烧过后承担长久的痛苦。

  史蒂芬在军营里,依旧画着素描,玩着占卜的扑克牌,他忧郁的眼睛里满是伊莎贝拉的一颦一笑,一战血腥的战场在他眼里,从无恐惧。他是善良的人,敢于握住被炸得开肠破肚的小兵的手,陪他在冥留的最后一刻回忆美好减轻痛苦。那个开肠破肚的场景太逼真写实,非常刺激眼球,爱情的如诗如画同战壕中的尘土炮灰互相交错,让人怎么敢相信明天未来,何时就会风云突变?与其说史蒂芬善良,到莫过于说他拥有丰富的爱和人性,对每一个身边的士兵,他都以一个严格的军官的姿态,感受着保护着,爱着他们。这些军营里的战友情,同他对伊莎贝拉的专情一样,都是真挚而持久的。

  伊莎贝拉弃他而去,他的世界就此崩溃,八年里,他的痛苦从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轻。军营的生活枯燥而险象环生,他从死人堆里第一次生还,仿佛是爱的记忆在呼唤着他。

  如果说第一部 拖沓,第二部则一气呵成,剧情的高潮迭起。也许没有前奏的耐心舒缓,情感的累积没有厚度,就表达不出爱和恨的执着和强烈。那些魂牵梦萦的爱一步一步走向现实,走向归宿,他作战的部队到达了他和她相爱的地方,在发起进攻的前夜,他们在分开后第一次相聚,也是最后一次相聚。

  她憔悴和衰老的容颜,不复恋爱时神采飞扬的美丽,一身黑衣,曾经流光溢彩的豪华庄园已是残垣断壁,战争把一切曾经美丽的树林,湖畔,鸟鸣,烧成一片荒土。他颤抖的手伸向那张曾经如此渴望,即使面目全非也令他心碎不已的脸庞,那条长长地疤痕如同他心上长着的伤口,“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要丢下我???”

  普天之下所有倾注真情又不得所终的爱,当蓦然回首,当再度面对,只有这三个字:“为什么?”

  这是所有的疑问,也是全部的答案。

  “你总有一天会明白。”

  他那么痛,那么痛,那么痛,当夺路而逃,忿恨地去寻找发泄,最后无力地瘫软趴在妓女的身体上嚎啕大哭。这也是女人的肉体啊,有胸部有腰身有丰满的肌肉,可是不是那个她啊,不是那个想要的她啊!为什么不是她啊?

  他那么那么信仰和需要的爱,那么无情就抛弃和远离了他。他的心早就死了,这血肉横飞的战场,早晚就要了命去,又有什么可惧怕的。她不要他,和死有什么分别。

  他再一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战争结束了,他几乎失去了所有挚爱的战友,看着他们血肉模糊的尸体距他咫尺之遥。他的战友死前告诉他,人生本来就是虚幻和没有目标的,活着,就是爱与被爱。他心中的忿恨被战火抹平了,伊莎贝拉给他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儿,因为他说过不愿意要小孩,她离开他回到出走的家中生活,生下女儿,这就是她丢下他的原因,他还太年轻,还不懂得生活的残酷,她也无法让他明白这些,离开他才能让他放下她,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伊莎贝拉在他们重逢那次后不久就去世了,这一次是永远的离开。他沐浴了战争的残酷,也懂得了人生的残酷,此时,他对纠结着的爱释然了。

  他踏上了归途,阳光明媚下的一栋法国乡村小屋,女儿微笑着向他走来。

  《鸟鸣》影评(十):Echoes of a Lost Generation

  C做成了两集剧,一集片长接近1个半钟头,看介绍时原本没抱太大希望,怕把重心又放在男女主人公的婚外恋故事上,就先下了上半篇来看,孰料竟全程无磕无绊、流畅感慨地看完了,并十分期待下半篇的重头戏,看预告会是索姆河战役和梅西讷战役么。

  不能不说Wraysford和Isabelle的爱情还是主线,毕竟Wraysford是第一视角,而战前在亚眠与Azaire的家庭共居,尤其是与Isabelle彼此钟情那段交杂着新奇、刺激、满足与幸福感的生活经历对他而言至关重要,这段回忆将继续缠绵在他痛苦的堑壕生涯中,因此我们看见战前的旋律放在了一战镜头的不断闪回中:亚眠明亮的鲜艳的色调与法兰德斯褐色大地灰色天空交相映衬,一为人间一为炼狱。随着上半篇终结时Isabelle已随Wraysford私奔,不久之后她将退离主线,遗弃Wraysford而去。看来两集的篇幅,战后的那条线已经被舍弃了,无妨,反正这条线我也不感兴趣。素来不待见婚外恋戏码,这里依然不待见,Wraysford对Isabelle的生情难免莫名其妙,他们初见的第一个场景,Wraysford就对Azaire的这个继妻目不转睛,去人家家里做客,如此失态且居心叵测,有悖英国绅士的操行,Azaire的缺陷和鄙陋不是他们俩一个背夫一个欺主的藉口,至于不害怕或内疚,更是三观不正界至失德的笑谈了。此外镜头过多地盘桓于Wraysford的面孔和他游离迟缓的眼神,也是赘笔。倘若这些镜头的时间省下来花在Weir和Firebrace身上,就是我的福音了。

  说到正题,吸引我无磕无绊、流畅感慨地看完的,自然是过程中时不时迸现的诸多触发点--echoes of a lost generation,正如wiki上的介绍,throughout the novel there are echoes of several war poets such as Siegfried Sassoon and Wilfred Owen。片头出现的第一个地名,1916年的Béthune,1915年11月底萨松抵达法国时他所在的RWF1营和格雷夫斯所在的3营就驻扎在这里。Wraysford中尉被告知Weir上尉把他手下的几个人调去了矿井下的地道,颇有些气急败坏。他之所以气急败坏,原因大概有几点:1、Weir上尉无权调遣他的兵,Weir是矿工兵指挥官,是个工程师,专门负责在地道中监听德军动静并在德军堑壕底下布雷,其职务类同梅西讷战役中的主角Oliver Woodward上尉(爆破60高地的澳洲矿工兵指挥官,三次MC获得者,有一部以他为主角的电影Beneath Hill 60),而Wraysford的部队是步兵;2、作为步兵的Wraysford看不起矿工兵,不屑与其为伍,把自己的兵拿去干矿工兵的活,更令他觉得蒙受耻辱、十分不情愿。他向上级申诉时说的话,他抓住值夜的Firebrace打瞌睡时的申斥,他反抗上级派他下矿井时的争辩,都重复体现了他的这种态度。以澳洲为例,一战中约有4500人组成澳洲矿工兵团,入选依据他们的经验和技术水准,平均年龄40岁,是澳洲步兵(18岁)的两倍,由于年龄层次的偏高和早年矿井生活造成的普遍健康不良,他们中幸存者很少能活到目睹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他们淡出公众记忆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就是地道兵战术为官方不待见,在战时也为其他兵种特别是跟他们近距离接触的堑壕步兵们不待见,因为德国也有地道兵,将心比心,德国人怕自己的堑壕底下被人布雷,英国人自然也怕同种情况发生,谁也不想弟兄们在地面上拼死拼活的同时,还得提防自家脚底下。就算不怕死,至少这种战术也不是人们乐意采用并欣然褒赞的:它显得不够gentleman,不够honour。地道兵的绰号sewer-rat实际上是蔑称。另外我没看过原著,不晓Weir是哪里人,年龄几何,但从他自己袒露没有性经验,以致下文有Wraysford带他去开荤的情节而言,应该年龄不太大,他这种commander of the miners的资历不知道哪来的。Woodward上尉在梅西讷战役时32岁了。

  开场没多久那个去检查靶子的小兵被炸死的场面太血腥太残酷了。

  我最喜欢的角色无疑是Weir和Firebrace,可惜这两位都注定无法幸存。Weir将被狙击手枪杀,Firebrace将实践他的矿工兵宿命。

  上篇中最感动的是尾声处,Firebrace在堑壕后方找到赤裸上身被弃置在尸体队列里的Wraysford,听到他的呓语发现他未死时,用双臂搂住战友那种无声的欣喜。Wraysford因为这次死里逃生的经验被视作幸运儿,这是小说家言,可现实的一战中却也有这种死而复活的真实故事,发生在诗人格雷夫斯身上(1916年7月20日索姆河战役中进攻High Wood时他被弹片击伤八处,其中一枚弹片从肩部切入肺叶,他的上校指挥官将他计入了伤亡名单,并往国内发了讣告,但他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Matthew Goode打的酱油是Wraysford的上级军官Captain Gray。

  其他就看完后再说了。

  -------

  下集看了大约三分之一,该剧透的也被剧透光了,如果说上集里的情爱戏看得令人生烦,那下集里的战场戏就看得令人悲伤,导致我迟迟不愿意完成它。Firebrace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角色,他是下层士兵的代表,在地底下干着最危险的活,但他的心态很积极,他有妻子和患了白喉的儿子,他想活下来,为他的家庭,但他的孩子没能活下来,他自己最终没能活下来。还有Weir,这个苦命的家伙,Stephen爱着他,把他当作救赎,是他提醒Stephen意识到自己还活在这样的世界上,他像一面镜子观照出了Stephen对战争的一切消极反射,同时又是他可以倚靠和获得鼓舞的安慰。他的勇敢、他的坚强、他的纯洁的天性中保留着的那部分Stephen自认已丧失掉的好品质、他最终以死亡完成的对恐惧的超脱,他对Stephen的孤独感的弥补。堑壕生活中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多么重要,失去这样的朋友又该多么悲惨。原著中的Weir被狙击手打死后,Stephen并不是立刻知道,而是第二天才由信使送来这个消息,那时他并不呆在前线堑壕,而在靠后的reserve line,作者花了相当长的篇幅来写Stephen的反应,他一动不动在行军床上躺了一天一夜,什么也不吃,不说话。这痛苦直到终章时依然在他灵魂里徘徊。

  记得在看The Great War and the Shaping of the 20th Century时,John Keegon谈到欧文,他说在欧文身上有一个有趣的特性,那就是他和大战中的那些孩子全然一样,they are innocent。正因如此,他们所经历过的难以想象的痛苦,才令我们这些后来人思之悲悯。

  Weir是Royal Engineers的。AA叔演的某上校总共出现在两场戏中,指挥部和战前动员,可以明显看到袖章bug了:少了一颗星…………服装组昏头了么??

  全剧里最大的阵仗(场面一般),发生在一战中的英军噩梦--血腥的索姆河战役首日。德军前线要塞霍索恩山脊堡垒地底下由英军皇家工兵坑道兵连挖掘的坑道在1916年7月1日上午7:20爆炸,比地面步兵发动进攻的时间提前了10分钟,比原定爆破时间提早了8分钟。其结果是德军不但坚守住了爆破坑的东部边缘,而提前的爆炸又使附近地区的德军预知了即将到来的进攻。当英军地面部队于7:30正式发动攻势时,德军的机枪正在扫射无人区,火炮也对着英军堑壕狂轰滥炸。对霍索恩山脊堡垒和整个第八军团前沿阵地的进攻归于失败。截止8:30,唯一的战果是第29师的一个连短暂占据了爆破坑的西边,但到当日结束时这点战果也失去了。

  小说里Weir应该是死在梅西讷战役前夕(Stephen自己没有参战,因此他很怨恨,并嫉妒那些可以在战场上冲杀的战友,因为那样他就能为Weir报仇了),剧里却被改成了索姆河战役two years later后的1918年,梅西讷直接pass了。

  还有个小问题就是,在大规模攻势里作为皇家工兵上尉的Weir也要像步兵一样爬出堑壕冲锋陷阵么?至少在Beneath Hill 60里我从未看见过类似场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鸟鸣》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