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8-08-04 02:29:08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是一部由理查德·沙因克曼执导,大卫·李·史密斯 / 托尼·托德 / 约翰·比灵斯列主演的一部剧情 / 科幻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影评(一):人不是完美

  很不错的一部电影。其实我不爱看电影,一般都是集中在网吧利用魔兽空隙将里面看起来有点吸引力的电影花一个小时全部看完。

  这部电影的介绍从豆瓣就看到了,今天有机会花了一个多小时看完,中间基本没有跳,尤其到后来几乎就是融入到电影里面去了,尤其是中间放老贝音乐那段时间,真的很让我有种错觉,好像我也成了一个房间里的一个人完全被John吸引。当然结尾用心理学教授will?【名字确定】的死来证明John其实没有说谎,个人觉得挺搞笑的,应该属于“黑色幽默”一类的吧,嘿嘿。其实我的记性都不怎好,里面人的名字都没怎么记住,只是大体知道他们都是研究什么领域的。

  应该属于软科幻,没有抽象专业理论复杂逻辑和推理,以近乎注音读本方式讲述一些本来应该会很复杂的理论,整部影片给我的感觉一直都是很轻松,所有里面人物讲到的东西也只是形式上的拿来作为道具而已,因为这些并不是重点,the point is:如果里面其中一个人是我,我会不会相信John说的话?尤其是现在一个信息开放时代,一个人对你所有的问题了如指掌,他真的就是他宣扬的那个人么?或许只是因为你在比如:海内透露了太多的个人信息导致他掌握了你的情报而已。

  作者巧妙的绕开了对John的物理上的和生理上的求证过程,仅仅从逻辑上来让在座的各位和观众【不知道是不是完全的忠实原著的】鉴别John的论据是否够有力。而如果完全的抛开物理层面纯粹的以逻辑或者说以精神层面来断他的真假,尤其是将所有的人都置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小房间里,难免会让人不经意的钻牛角尖。这就让我联想起福尔摩斯他老哥,一个不用实物证据而可以完全靠逻辑推理的牛人

  科幻一般都会涉及到心理学生物学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宗教艺术...,其实影片最吸引我的地方也就是后来对宗教的讨论。因为个人对宗教也很感兴趣。当John暗指自己就是耶稣的时候,我都有些激动了,就好像一首很喜欢的歌,突然发现它的作者时候那种“原来是他”的惊喜的感觉。其实经过几百年的歪曲,耶稣当时的真正意图到现在已经很模糊了。John讲的跟我意想中的也很接近,承认人类并不能完全按照事实记载和传承历史。因为事件在每个人的意识反映是不一样的,同时我们也不能直接了解我们之外那个人的真实意图,只能通过他的行为进行推测。于是,历史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程式,而是充满了浪漫色彩画卷

  人不是完美的,所以我们有怀疑、求证、相信,一些现在看起来很显而易见结论可能只是因为他符合了事件在特定条件下的状况而已。

  最后要说下,我真的很喜欢影片中的场景,真的喜欢自己也能有那么一间小屋,住在一个抬眼就看到白雪的地方,多美好的感觉,呵呵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影评(二):没有感情评论

  废话不多,从2个角度评论一下这部电影

  1,从一部电影作品的角度来说

  这是一部好电影,画面啊,编锯啊,演员啊,音乐啊,都不错,其他的逗友也多阐述了相关的内容,在次不多说.特别指出一点,整部影片的核儿在讨论宗教的问题上,所以如果你不信教(特别是基督教)或者没有仔细研究或了解基督教的历史,请不要说它到底是好是坏,因为宗教问题和你无关.

  如果你是一名基督教徒,你会非常气愤(象影片中的老妇人),请不要太多伤心,这只不过是一部娱乐大众的电影

  2,从一部艺术作品的角度来说

  我只能认为这是对教会开了个一大笑话,间接的讽刺了基督教象<达芬奇密码>那样;

  整部作品就象一本历史书,从古到今,讲述了从任何一本书上都可以看的知识;这有什么意思呢?所以作者,慢慢的将作品主题转向了宗教,并勾画了主人公就是yesu的故事,给人以极大震撼.

  但我要说,请不要那宗教信仰玩笑好吗?你自己可以没有信仰,那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将别人的信仰拿来当取众的喙头.<<达芬奇密码>至少还编出些合理解释,到这个作品完全放弃逻辑,根本就象强盗一样逼你相信这个事实,"爱信不信,要证据?没有"所以,我希望象这样的作品少一些,至少编得有点道理...

  没看之前,很多人对我推荐这部影片,说是一部可以震撼心灵的影片.我问他们,震撼什么心灵了?他们说:宗教颠覆,心灵不朽,一个活了140个世纪的人....我问,你的生活因此改变了那么一点点吗?

  答"我希望我也可以是谁水谁..."

  quot;我希望我可以也活140世纪..."

  quot;我对宗教信仰更加怀疑了...."

  ...

  我说"你根本没有改变,因为你没有信仰,对于一个没有信仰的人,这部优秀的电影只是加深了你对国外优秀电影的欣赏,这和影片的拍摄目的根本不同."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影评(三):真相即使如此简单也得放下过去“成见

  这不是科幻片,真相总需要依托科幻式的方式称述。人类总是有一个“我”的存在向往永恒”的存在。生物学家告诉你,人一直“在更新”,你找不到一个“我”停留存在。影片中的重点提出“我是谁”?我只是“无常”(依赖各种变化或者'遇见'或者和合相交织产物。人类的感情是遗失这些的最重要关口。当一个人以“永恒”的方式貌似存在时,很多人会羡慕,而影片告诉你,这样的重复模式让人疲倦,似乎这些年他只能依靠学习“一切知识”和“导人向善”而继续前进。因为其他都是“暂时的”,而当人发现一切都是暂时的时候,就不会去执着能够让自己产生烦恼事物。“他”的十年,似乎就是“人一生”的真实写照。活好当下这一刻,离过去(上一秒)烦恼,离未来(下一秒未知)烦恼。稀里呼噜的写了一些思绪,就像影片结尾心理学家驳斥喊停。如果想深讨,你得愿意放下以往的“思维”,否则如果没有准备好,不如糊里糊涂等机会吧。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影评(四):思考革命

  看了之前的几篇评论,都谈到了永生。拜托,宇宙尚且未必永存,尚且是人类?有句话说:超常的主张必须要超常的证据的支持主人公John在片中自称存在了14000年,但是他所提出的那些证据都是通常的资料,并不能支持这一个惊世骇俗的主张。

  这部电影绝对是关于思考的。

  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人类的记忆观念都被分裂成一块块碎片。西方的基督,东方的佛陀,中东的安拉,到底那个才是唯一的真神?物理,化学人文,生物。。。那个学科才能更好地解释世界?当这些知识发生冲突之时,那个才是真相?

  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但我的思维被局限在某一个盒子里,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必然是有缺陷的。在这个信息化也是全球化的时代,也许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思考及其历史,从一个空间时间整体规划我们的思考。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之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John。尽管我们的肉体也许只能存在几十年,但是通过阅读和观看,我们的大脑全能够重新经历14000年的人类历史。虽然我们有着各自的专业,我不再只是一个理科生,你也不再只是一个文科生。我的基督也许不再会敌视作为异教徒的佛陀。

  这部影片是对所谓社会分工的反叛,也许将会是某一个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开始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影评(五):因信称义

  John说自己是耶稣的那一段真的让人起鸡皮疙瘩,宗教与现世重叠,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当John在末尾时又忽然说自己在瞎编时又被惊到,一时觉得又沮丧担心:如果这引人入胜的一切只是个诈骗式的游戏,那将多么令人自觉愚蠢

  然而好在John保持着波澜不惊面容说起了60年前。。。

  对Dan的评论很有共鸣:我们无法证实他说的是真的,同时也无法反证他。我们生活的世界其实一直和电影中John的叙述一样不是吗?我们不嫩证实自己真实存在,也许我们存在于某个巨大程序中,也许我们生活在某个人的意识里。

  无法证明也无法反证,科幻如此,宗教如此,现实也如此。

  所以正如《圣经》中所说的吧:因信称义。因为信,一切就都正当而合理。而如果不信,一切都将失去意义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影评(六):孤独的男人

  孤独的男人!

  每过十年就要移居,也就是说不管他到底是否在一个地方有了某种稳定社会关系,比如一个世界名校的教授职位和一个妻子一个孩子,他都得走。影片的最后,那个心理学教授撕心裂肺的喊道,妈妈说你抛弃了我们。这么大的年纪竟然能发出幼童般发脾气语气,我想这个事件他从儿童时就会困惑不已,说不定正是这个谜一样的父亲让他决定学习心理学,从而去寻找一些心理角度的依据。但是真的没办法,他的父亲是超出一般常识逻辑的存在,心理学也解释不了。

  影片的最后,看到这个男人平静的脸。一个经历过太多死亡和离别的男人,估计心里只是觉得只有一点点难受了,然后就再奔向另一个地方。我想,这样的男人是不适拥有一个家庭的。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影评(七):一切皆有可能,我选择相信

  世界观被反复推翻,重建,推翻,重建;开始思考如果真有这样的一个人。

  考古学家阿特认为约翰疯了;

  心理学家威尔怀疑约翰的精神出了问题;

  而伊迪丝的表现在我看来无疑是最精彩的,在约翰谈论到宗教问题的时候她说:如果你有信仰,便得到了答案。在众人追问约翰是不是圣经中的谁时,此时的伊迪丝的神情之下就有着隐隐愤怒,而在约翰说不到一百字的新约你们准备好了吗的时候,她站起来让哈里带她回家。

  这是因为害怕信仰被毁,她在前面听约翰说的时候就处在了有相信有怀疑的之间,而此时她开始害怕,怕约翰毁掉她一生的信仰,于是她拒绝接受,而哈里表示他想听,周围的人都在劝他坐下,她开始辩驳,辩驳这些在她看来是亵渎话语

  此时小空间里的氛围隐隐紧张起来了,关于宗教的问题哈里也在反驳她,从”十字戒“到他和家人不同的信仰,此时的伊迪丝已经到了愤怒的边缘,握紧的拳头,感情的流露以及神情无一不是戏,愤怒,信仰被亵渎的愤怒。

  最终她还是坐下来了,开始听,开始辩驳,开始怀疑,开始自我怀疑,开始思考,开始反思考,一直到影片的最后,她亲吻约翰的时候我在想,她是把约翰当作耶稣来吻的,亲吻上帝

  我特别喜欢的一段对话:丹说“人们说如果佛和耶稣知道人们以他们的名义所做的事,多半会哭笑不得。”哈利说“如果造物主真的存在,他多半也会有一样的感觉”

  在我看来一切宗教不过打着信仰之名的贩卖希望的谎言。他们或许有着历史的根源,但其他的就是人们借用他们的名义来谋私而已了。

  还是这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的信仰的真相开始出现,你的信仰发生裂痕,开始崩塌,开始颠覆,你会怎么做呢?

  还是得看你是选择相信还是不相信,电影里约翰把这个问题的选择权留给了在场的人,我想倒不如说是留给了每个人,假如你所接受所崇敬的信仰一朝被推翻你会怎么选择?

  我又会怎么选呢?如果我是伊迪斯我又会如何?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带给人不断的思考,就像我开始所说的世界观的不断崩塌和重建,不知道该怎么说出这种感受,借用人类学家丹的一句话:angthingis 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影评(八):老子就是有时间

  190年拿到6个doctor,老子就是有时间,是啊,总听人说“人生苦短”,假如你能活14000年。。。就一点都不短了。

  刚刚看了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虽然不确定是不是真的(anything could possible)

  从时间的角度来说,任何事情,任何东西,任何我们人世间,人们在乎相争的东西显得 渺小而无力,这说明时间是个很Nb的概念。任何事情只要有时间就能做好,就是神。

  相反,我们的人生以80年来算,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技术上说,以考上哈弗商学院为例,别人天才用2-3年甚至一年可以考到令众人羡慕的成绩。我笨,那么,我傻傻的用10年,我也一定也能考到一个非常nb的成绩吧。

  所以说任何人都能上世界少最好的大学,只是时间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即便是非成功的人,看到年轻人总会感叹如果能年轻,宁愿什么都没有,以后也会比现在更好,毛爷爷也只能用,“世界是你们的”叹息。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勤奋,就是抓紧时间,2天的事情一天做完,就会比别人多活一天一样。

  紧急的事情要迅速处理,但这也是相对的。

  大多数人的智商差异非常小,所以就是看谁愿意花时间在做什么事情上,都用在写作上也就成了作家,用在外语上就成了外交官,用在计算机上,就成了软件工程师...

  总结:

  你可以做到任何事情,只要在愿意在一个事情上投入的时间足够的多。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影评(九):其实就是个洞穴人的故事

  电影从洞穴人开始,看电影的人如果对西方哲学史和宗教不了解,几乎就是看看热闹。我觉得故事根本就是一个柏拉图洞穴人的故事。我们看到的世界都是洞口火光照出印在洞内的影子,一个洞穴人摆脱了束缚,跑出洞外,看到了五彩的世界,回来让其他洞穴人回头看看,出洞口看看,可惜一群整体对着岩洞墙壁看影子的洞穴人就是不愿相信,最后这个看到了真正世界的洞穴人被其他人认为是疯子而杀了。一群哈佛教授其实就是一群洞穴人,可以看出颠覆了传统观念的人思想上精神上的疯狂。到底我们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时间是什么?片中有一小段,就是康德的思想,康德认为时间空间实际不是独立于人而客观存在的,是人的两种感性认识。那么你的时间,我的时间也许就是不同的。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影评(十):炉火燎人——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一点干燥的随想

  众神掷了个骰子,而他们的心里冷酷如冰。

  黄昏,微风,壁炉一盏。似乎前一秒你还在为熟识的莫名离去而哀伤,后一秒你便被一个突然跳出的远古穴居人折磨发疯。嘲讽?愚弄?真相?你无法揣测对方的态度,一如你难以断定自己当下的身份——或许你只是众神赌局上的一个骰子。蛊盒掀开,你半镇定半自欺地夺路而逃。时间,地点,对象,都不重要,可能你数日之后便会遗忘,依稀记得的,只是那晚壁炉间摇曳的火光有些燎人。

  你无法忍受的,是对你所知的僭越。当黑人学者一字一顿地强调“我们都是哈佛的教授”,他便已在气焰上输了半分。专业素养,学术修为,都不得不在一万四千年的生命履历前低头。那些坚硬的、暗含敌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此时此刻他的内心图景在面部一览无余。对知识的恐惧,在这一刻,不是“学无涯”的遥遥,而是“生有涯”的无奈。

  然而令你发疯的,却是对你赖以维系生命的信仰的践踏。在已知科学分身乏术时,人自然而然将求救的欲望交予神,诉诸于宗教。但,当几十年来的精神信仰被证实为一句缪言,你被架空的生活该如何继续?佛祖绝非永生,耶稣只是凡夫,教会自欺诓骗,信仰成了笑言。从一开始的自欺安慰,到苦心哀求,再至最后歇斯底里的咒骂,那位女士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对生活里最后一根希望稻草的紧拽不放——稻草存在于现实还是真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存于心中。因为,生活不在别处,在人的心里。

  抑或,你所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当精神分析学教授掏枪呵止的一霎,交谈成了胁迫,但这种胁迫又是苍白的,无力的,掺杂着渗血的混乱和慌张。对未知的敬畏,对已知的推翻,终于酿成现世的崩塌。911的警笛还在嘶鸣,下一个十年又要继续。交谈已经结束,恐惧尚未终结。

  这一切始于炉边,又终于炉边。你不敢在室内妄下思索,因为你不知神是否在身边冷冷发笑。于是你推门而出,外面已是夜幕,一时风停树静。你庆幸回到了正常世界,然而那熟悉的陌生人的一句无心之言,却又令你看到的这个世界都变了颜色:红的,白的,绿的,混淆不清。甚至观众也无法界定这将近90分钟的时间里看到的是什么:这是部电影,然而可能又不是电影。

  今晚夜色很好,有好友美酒相伴,只是那壁炉的火光微微燎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