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没有假期》影评精选10篇
《杀手没有假期》是一部由马丁·麦克唐纳执导,科林·法瑞尔 / 布莱丹·格里森 / 克蕾曼丝·波西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杀手没有假期》影评(一):多少含有对这个职业、这个规则的讽刺意味
《杀手没有假期》很精彩,虽然没有《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超COOL枪战场景,但是剧情绝对超越后者,“我们都是需要遵守规划的,不是吗”本片是哈里最后一名经典台词,说完后饮弹自尽,而他却并不知道他杀的并不是一个儿童,这多少含有对这个职业、这个规则的讽刺意味。肯像是一个同性恋,他不想伤害任何朋友。但是,结局却都是很悲惨的,造物弄人,RAY如果坐火车走了,并没有遇见伤害的加拿大人,就不会在回到布鲁日,而哈里也会原谅肯,但偏偏RAY回来了,并被哈里知道了,肯为了让RAY知道哈里已经要杀他了,竟然跳楼以引起RAY的警觉,最后,RAY也还是不希望哈里死的,因为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职业、这个规则与这个巧合。
《杀手没有假期》影评(二):惊叹欧洲人的素质!!!(有剧透~慎入)
ken跳下钟楼之前~还扔硬币下去提醒下面的人让开(这个让我最震撼!!换了在国内?....大家心照了~)
ray和harry两人之间关乎生死的事情还能按约定般的出现在指定地点(国人能乎?玩CS你都不能这般老实)
harry错杀侏儒后,潇洒地吞枪自杀,完全没有任何顾忌,也不想下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果然毫不犹豫~!!(国人做错事后的第一反应绝大多数都是找借口为自己开脱~~这不是说在批评大家~而是说这样的做法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惯性思维了~而我们还为这种思维开脱了下~~叫小聪明....)
影片中讲到了界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的炼狱,而ken和ray或许都觉得他们应该是属于那里的~但起码~在佛教中认为~他们是属于天堂的
但若想不执着,首先是需要执着,这就是不成疯魔不成佛!
~这是部非常好的电影
剧情旧药新汤新味道~拍摄手法很细腻~剪辑也不蕴不火恰到好处~
......好吧...我承认我是冲着科林去的.....还有女主角...很漂亮~貌似很像蜘蛛侠里的女主角?但我喜欢这个不妖艳版的~~
《杀手没有假期》影评(三):牵强我是这么认为的
科林法瑞尔不是那么好看,那个很丑的大胖子没什么感觉,自己认为这部片子感觉还算好,可能是那天麻木了还是怎么了?感觉还好,反正没怎么有人看这个的,只是觉得导演似乎有那么点做作了,对于黑色幽默......虽然每个线索都用到了,但是我感觉还是没有两杆大烟枪之流的片子过瘾,再说最后那人直接自杀实在说不过去,所谓的杀手就因为杀了神父和孩子就忏悔吗?这部片子让我明白了杀手其实就是只是个职业,只要他不生气你指着他鼻子骂motherfucker他们也不一定会杀了你们,但是假如他们接到任务不巧的是目标就是你,但是你刚给他喝完酒吃完饭关系看起来还不错但是对不起你也得完蛋,所以杀手最最重要的就是的职业,加入如你因为目标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孩子不去杀人那么你就是失职,你就是个工作失误,你这个人在社会上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这个看起很矛盾,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称杀手为职业杀手而不是人性杀手的原因,所谓的杀手就只能把杀人当成工作,或者就是屠夫,把某些人当成待宰的羔羊,今天晕晕沉沉的刚给amylee分开这次比较特别,没感情了...杀手都可以忏悔死前得到解脱我悔恨却没有用,我真***没有,连那个不称职的杀手都不如,所谓的老江湖是不会有仁慈之心的,所以我认为那个又丑又胖的胖子有点假,良心发现完全就可以........头好大,要睡觉了。 对了,科林法瑞尔为什么刷牙不用牙膏?因为貌似牙膏没有什么用,我看了一点19.99元,广告就是广你的虚荣心,难道牙膏也是吗?很多东西都是大家的心理安慰,其实根本没什么用。
《杀手没有假期》影评(四):杀手没有假期
2017-8-31 12:06
《杀手没有假期》(2008)。豆瓣8.1。
清新文艺的比利时布鲁日,钟楼,运河,酒吧,旅馆,夜晚的灯光迷离沉醉,女人都很美。好生浪漫的情调,音乐悠扬。
标签是喜剧,如果看不到后面的“犯罪”俩字,这部电影活脱就该是个海枯石烂的凄美爱情。可惜,居然就是个有点悲伤感人、暗黑幽默的杀手电影。
整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暗藏神秘杀机的悠闲中流过,所有矛盾的爆发就在结尾的那几分钟,优雅迷人的小镇在三个执着的杀手的安静枪战中透着凄迷,圣诞的阑珊灯火被血色染成绯红。
让人瞠目的是黑帮老大太讲原则,杀手太有情有义,每个人目瞪口呆的死都有着老港片式的悲壮英雄般的唏嘘不舍,口味如此清淡感人的cult片,竟意外的很是喜欢。
看过马丁麦克唐纳的《七个神经病》后被指路看的此片,果然没有失望。质感舒适的胶片色调,美丽静谧的欧洲小城,强烈推荐情侣小两口共同观看。
《杀手没有假期》影评(五):In Bruges, then, In Fogs.
哈哈哈利波特的阵容加上Colin Farrell,it kills me...电影里有太多绝妙的瞬间,越看越来劲。
反正就是很好。
为什么Colin Farrell的每个表情都那么棒?
对于影片名字“杀手没有假期”,一开始嗤之以鼻来着,后来觉得这名字还挺贴切的,有点冷幽默。
Ralph...他身上有非常优良的坏蛋基因,这回是个较真的大男孩。
quot;疯眼汉"真是个好人,为了警告塔下的Ray,拖着伤腿,血肉模糊地爬上塔顶,整整衣领,体面地纵身童话般的浓雾中。最后一个动作是那只骨碌碌转的“疯眼”,这点很讽刺。
Ray错杀了小男孩,开始了“假期”,经过这三个大男孩的较真游戏,最终均壮烈就义,注意,的确是就“义”。Harry为了说明他是为“义”而死,毫不吝啬地把已经放进嘴里的枪口拔出来说完了再放进去。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全部,地狱或炼狱或天堂,也包括在内。完了,就是一片童话般的浓雾。
《杀手没有假期》影评(六):超现实的杀手童话
即使位处欧洲的中心点,大部分旅人还是会过门而不入这小得被形容作 “just like a village” 的小国比利时;故主角 Ray 说 “I didn't even know where Bruges (比利时城市,中译名为布鲁日) was” 时自然是声大夹恶理直气壮 (只恨 Belgium has always been underrated)。
杀人任务完成,老板命二人 “着草” 往 Bruges 当旅客两星期;中年搭档醉心文化旅游,壮年杀手心有戚戚然心焦毛躁。中世纪色彩浓厚的 Bruges 向有北方威尼斯之誉,套杀手首领的话就是 “a fucking fairytale”,中年搭档却被授命在童话仙境内处决误杀小孩的主角。诡异如东欧童话的构图 —— 超现实的古朴城乡,宁谧背后暴力暗伏伺机突起,谐和之中的暗涌阴森得让人抖颤。
紧凑的剧本造出强烈的对比,表面的平和跟局中局里逐渐形成的张力双线并行;截然不同的两种节奏如主旋律与伴奏般协调着,只是画面上的平和实际上是伴奏、暗藏的杀机才是主旋律。巧妙的布局设计与心思跟导演 Martin McDonagh 独特的个人风格 —— 粗犷俗气的用词与浓烈的爱尔兰气息揉合只此一家的黑色幽黙感与符号搬弄,塑造出影片独特的电影语言。
看戏改不了坏习惯,总是很留意各种一闪而过短暂出现的小道具跟煞有介事的台词,边看边臆测这些暗暗埋下的伏线将何时以何种姿态出现;近乎 obsess 的推理游戏若遇上喜欢玩符号的导演就更变本加厉。幸好爱玩不等如乱玩丧玩,银幕上看到的小道具跟各种族人物代表的意义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不过火 (拿各种国藉人种开玩笑更称得上絶),没有过量得令观众大脑堵车,也没有刻意为玩而玩惹人反感。
如以被误杀的小男孩手上的纸片带出全片的氛围 —— 1. Being moody 2. Being bad at Maths (bad at calculation?!) 3. Being sad 就很切合此片塑造出来的悬念。最后一幕通过杀手首领误杀 midget 的桥段化解主角内疚心结的铺排見其高明,當中讯息 “you gotta stick to your own principle” 更是令电影变得不囿于暴力反而是极度有型的点睛戏法。
对白Witty、节奏明快的 In Bruges 故事发展之峰回路转在在使人有惊喜;就是不爱暴力,单是漂亮得要命的 Bruges 也是超值得看。
In Bruges 片长 107 分钟,对白内容出现了 -
Fuck - at least 130
Cunt - 11
hit - At least 25
There is a large amount of milder profanities and obscenities as well throughout.
And potentially offensive remarks about disability
ackground Music: Something About Us – Daft Punk
《杀手没有假期》影评(七):扣下扳机之后
杀人总是很容易(当然首先你得有把枪),难的是扣下扳机之后。
你也许有权力终结有罪的生命,也许为了正义,也许为了爱,也许为了钱。但你绝对没有权力去杀死一只知更鸟,一个孩子。
这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当一个杀手为了自己的一次失手痛哭在另外一个杀手的怀中。那个杀手准备用自己的生命去为他创造那么一个弥补的可能。
但另一个杀手,选择卫护荣誉,去让他付出失手的代价,最终也遵守了自己的规则。
这就是人,愿意为自己的错误赎罪。
倒是反观“让领导先走”后的麻木,不由得让人怀疑现代文明下中国自古标榜的儒家思想。
《杀手没有假期》影评(八):允许犯错
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很好听的音乐,很漂亮的风景,加上几个男人那典型男人的表现,深深的吸引我的注意力。
应该是几个月前看的了,现在写几个字,是我回想起几个情节,有所感触:女店主的保护,让两个男人的风度淋漓尽致地得以表现,让人马上感觉,生活的艺术,最主要是由生活的人说创造;误杀了小孩后,杀手那原则的坚持与自身毁灭,让人看到了杀手内心说秉持与尊重的原则。
可惜我当时就不是十分赞同的,我认为是应该允许犯错的。今天晚上和一刚毕业的小朋友聊天,小朋友对于入职不久的名企充满骄傲,对于自己的主管也有神灵般的敬佩,说到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更是一副坚贞不阿的样子,可以充分感受到其对工作的投入。对着小朋友明亮的眼神,我还是摸摸下巴的须根,以过来人的身份,说:工作不仅需要勇往直前的勇气,也需要允许犯错的心。
允许主管犯错,这个世界没有神的,就算有,也肯定不会是你的主管,虽然他教会了很多你在学校无法学到的知识与经验,但他绝对不是万能的,所以犯错是正常的,作为下属的你,应该有包容的心,事前看到错误就勇敢指出,事后看到错误就学着如何应对。说到看到主管错误要指出的事,很多人会说,如果主管说的自己认为是错的,该怎么做呢,照吩咐做,还是说打死也不会照做了,我觉得都错了,看到自己认为主管的错误,应该提醒主管,把自己的意见告知他,在此前提下,如果主管坚持这样做,那你就按他吩咐做好了,因为他是主管,他承担比你多很多的责任,他看到的事情也比你全面,所以,你该尊重,并有义务服从他的决定。
允许自己犯错,人无完人,谁能无过。允许自己犯错,不等于放松自己的要求,在认真工作时,如果真的做错了,就承认,并承担责任。相信我,只要肯承担,错事很可能就会变成很好的经验,而且认错,对自己来说是好的影响远远大于不好的影响。我们经常看到不少职场中人,打死不肯承认自己是错的,反而逼自己走上了死胡同,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何必做些明知丢脸还硬敷面膜的事情呢?
允许下属犯错,下属之所以做你的下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如你本事,如果他不犯错,怎么体现出你的本事呢?当然,这是在说笑。但很多主管,很容易以不同的心态去对待自己和别人,通俗所讲就是对自己宽松,对别人严格,一旦下属犯错,更是有认为其猪狗不如之心,这样的主管,很难组成高效的团队,很难开展管理的动作。下属犯错,应该客观公正地指出其错误,辅导其进行改正,并肯定其改正的结果,主管千万不要因为下属的错误,去代替下属完成工作,这样下属永远无法成长,也加重自己不该承担的工作。
所以,小孩的误杀,杀手如果能原谅自己,承担起良心的谴责,并为之做些弥补的事情,那更是一个有水准的杀手。不过这样,电影估计又要长上一个小时了。
《杀手没有假期》影评(九):童心的杀手……
片中没有酷炫的动作,没有难解的阴谋,也没有任何肌肉的表现机会,有的只是布鲁日童话般的风景,有的只是colin那张孩童般的囧脸,有的只是平淡而悠长的镜头,有的只是种种黑色幽默式的吐槽。不管怎么说,我喜欢倒霉的colin。
片中colin饰演的Ray,没有发哥的白鸽风衣,没有杀手悲歌中Carlos Gallardo的吉它风情,也没有杀手之王中李连杰的拳来脚往。片中的colin表现更多的像是个孩子似的。记得他一脸严肃的说kill people for money”,简直就和说“我是卖猪肉的干活”一样平淡无比;记得当听到来到bruges只是为了让他死前享受一次的时候,那句"In Bruges?The Bahamas, maybe.Why fucking Bruges? ";记得他戏耍那家肥胖美国人时那句“Americans, isn't it?”;也记得当小侏儒不理他的招手时,他那张五官凑到一起去的囧脸;印象中最深的也许就是那张趟在床上流泪的脸了。(一直私以为他对侏儒的好感来自于他对误杀小男孩的愧疚。)
不知道最后colin到底死或生,但最后那句Henry的那句“You've got to stick to your principles",就是整部片中colin的注脚了。
《杀手没有假期》影评(十):就事论事的无情哲学
《杀手没有假期》是介于商业与文艺之间的电影,对白很冷,却很逗,参加圣丹斯开幕电影,也兼具多数圣丹斯电影的特点,特别、不商业却不闷。
这电影里的杀手像骑士,甚至像武侠小说里的侠客,为钱可以杀人,为自保可以杀人,为面子尊严可以杀人,不能杀无辜者、杀小孩、杀孕妇,。在电影里冷冷的对话里埋伏着结局的线索,自编自导的爱尔兰作家马丁-麦克多纳(Martin McDonagh)爱护这个长篇处女作有如自己亲生骨肉,伏笔包袱无处不在用心可见一斑。
就事论事的人很可爱,杀错人了,并且杀的是小孩,就算你是杀手,也该死,当视这条行规为真理的boss也误杀小孩的时候,只好无奈的吞枪,这个作者有些恶搞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