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东京!》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东京!》观后感10篇

2018-08-19 03:1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东京!》观后感10篇

  《东京!》是一部由米歇尔·贡德里 / 莱奥·卡拉克斯 / 奉俊昊执导,藤谷文子 / 加濑亮 / 伊藤步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奇幻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东京!》观后感(一):在末日来临之前 爱一回

  三个名导演

  即使前两个故事看似更为玄妙想象力丰富,故事内核宏大底蕴深远

  我还是不得不说,我最喜欢第三个故事。

  苍井优和香川照之。非常难得的搭配

  竟然磨擦出别样火花

  刺眼阳光下。她一霎侧脸凝望。

  让他走出了整十年的自我封闭。

  整个城市都在冰冷的建筑下无法苏醒。

  整个城市的人,都甘愿活在自己的围城中。

  可是,当末日来临。

  他决定迈出第一步。

  “如果现在不出来,就永远不会出来了。”他对她喊。

  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果现在不迈出去,就永远不会迈出去了。

  所以。

  他决心。把那个“love”的按钮按下去。

  他。她。他们。

  决心,在末日来临之前,爱一回。

  哪怕,只有一秒。

  《东京!》观后感(二):Tokyo!

  《室內設計》

  東京雨水充足, 經過多天的洪水衝擊, 發生多宗淹死人事件, 更甚的是基於體內基因改變, 部份市民身體變化, 成為水陸兩棲生物

  環境的變化令人化身不可思議的物件, 尤其是光怪陸離的東京。一對情侶在豪雨駕車會合朋友明美, 他們找不到合適的租用單位, 暫時要寄居朋友家裡, 他們是棲身朋友窩室的寄生物。明是新晉導演, 懷著期待心情等待自導自演作品上映的一天, 錢包餘下來的鈔票不多, 他和女朋友弘子在大都會找工作, 他們在一間禮品店應徵禮品包裝員職位, 明包裝測驗合格; 弘子落弟, 明工資低, 可是為了賺取生活費, 縱使做了埋沒才華及志向的工作, 他克守己任的工作, 明美要在晨曦初上雲梯的時候穿上洋裝看著熟睡的暫住朋友關門上班, 各人都在東京餬口, 獨是弦子無所事事, 不時剪下雜誌圖片, 背地裡用手捂著耳朵, 不想聽到明美男友奚落打斷老遠來共聚的不通氣情侶。

  明的電影安排在專門放映色情及男同志影院首映, 反應尚可, 得到片商洽談合作機會, 默默在背後遞上飲料給觀影人士的弘子最不起眼, 她目睹明美似是同男朋友打情罵俏; 討厭明經常說些不正經的幻想故事; 與房屋經紀上房參觀租用公寓時打開趟門發現死去的貓兒, 東京的疏離死寂, 目睹的單體死亡, 加上弘子離哪個拍另類題才, 在首映操作噴煙霧器材自得其樂, 抱怨經理要他在短時間包裝十多張禮品紙張, 人工小卻有了寄託, 不會遭人說是不事生產的寄生蟲的明越來越遠, 她呢? 她交不了罰款, 退而求其次的懇求廢車場員工找給拖走了的汽車, 並取走攝影器材, 她幹著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是明背後的賢女朋友。一天晚上弘子發現胸口開了大洞, 她跑到了大街, 化成木椅, 她還是不起眼的別人不可或缺支柱, 有蓋公共汽車站等候公共汽車的老嫗不能坐放了雜物的座椅, 坐了成為後補的木椅; 音樂創作人拾了椅子回家, 他靠在宛如弘子的肌膚的木紋枝架撰寫五線樂譜及開三重奏演奏會, 木椅是不會主動要人坐的死物, 是要人留意, 並樂意放下大城市疲憊的臨時收容所。明要在東京出人頭地, 埋首電影事業, 因為東京的世故、老練, 情人被迫分手, 男的繼續影像創作, 堅守夢想; 女方不能適應, 甘心遭受未能跟上節拍就變成服役他人的木椅, 別人不會說三道四不去工作的弘子, 她已經變為人的座椅, 親歷他人的喜與悲, 成為他人的倚傍, 卻未能成為明的支柱。

  木椅最後寫的道別信不是怪責明, 而是好奇問他在做什麼? 希望其電影事業有更好的發展, 書信已經是上一代的寄情之書, 弘子恰如化身的木椅, 不動聲色的帶給人間依靠, 不問回報, 只求貼身的溫暖。

  《垃圾

  一個長住東京地下水道的外國籍怪人揭開水渠蓋, 爬出地面, 朝繁盛街道前進, 沿途推倒捧著葉莖植物男子、舔了樣貌標緻的東京女郎手臂、 弄哭嬰兒, 以及搶了路人鈔票吞食, 他的來歷沒有人知道, 新聞報導稱他為[下水道怪人]。

  怪人棲身之所位於幽暗、污穢的地下世界, 他喜歡咀嚼的食物是一文字菊。花卉是日本皇徽, 是尊貴, 光明的符號; 日本人以黃色的皇室花朵意表太陽永遠光照大日本帝國, 怪人在光線不足的廢置土壤大口吞噬花瓣, 身邊不遠的地方立著鏽跡斑斑的戰國頹靡坦克車, 大日軍紅色油料的國旗早已遭受黃泥塗成垂垂老矣的敗國亡魂。一文字菊慘遭獨眼、頭髮散亂的怪人咬碎, 是周遭二戰軍國物品的風化闡釋外國勢力經濟入侵日本, 把貴族蹂躪得體無完膚的寓意

  怪人用了地穴尚未派上戰場的手榴彈在市區拋擲, 殺死了不少市民, 埋在地底深處的戰爭火藥是倡導大東西共榮圈的太陽帝國剩下的發動戰爭鐵證, 戰敗國的羞辱經過數十載後已經是長期遺棄在地底的木箱兵器, 完全遭人遺忘。怪人的殺戮行動震撼了日本, 他用日本軍隊製造的武器痛擊當地人的敗北禁忌, 縱使警方拘補了狂徒, 市民不是一面倒的要政府判處死刑, 陣型分為正反兩批, 高呼判決及釋放呼聲此起彼落, 市面甚至有地下水道怪人肖像的襯衫、陶瓷發售, 他的出現, 滋擾大眾, 以及殺害市民做成了社會現象 ─ 一種是挑起了國民排外情緒, 卻渾忘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血腥惡行; 另一種是自家人突然枉死喚醒了當年犯下屠殺其他國家百姓的負疚, 勇敢的穿上印上怪人頭像T-shirt, 舉起[拯救怪人]的橫額, 表現被反對群眾唾罵, 仍然不畏懼認錯, 要國家同樣承擔戰爭有因有報的慘痛教訓。

  怪人的大特寫樣貌繼登陸日本後現身美國鈔票, 超級強國啊! 準備為發動伊拉克戰爭接受地底怪人的審判吧!

  《震動東京》

  一個可以在馬桶睡覺的[御宅族]已經十年沒有踏出家門, 父親寄了生活費及問候信, 後來錢還是寄出, 信件沒有親撰; 父親的心已死, 發放生活費是盡父親養育兒子天職, 兒子不會回信, 也沒有踏出家門接觸外界事物

  兒子的家井然有序, 他對死物懷有濃厚感情: 牆角放滿了長年積累, 堆疊齊齊整整的外賣比薩餅盒; 藏書甚豐, 他的學識就是憑藉閱讀萬千文字獲得, 男人的視線喜歡接觸不會投以怪異目光的周未餐點及各種各類書本。 御宅族厭惡與人目光交接, 家裡橘黃色柔和, 物品散發的光線和緩怡人, 不會是男子堅決放棄外面世界的刺眼光線, 以及汲汲身體揮發的汗水比擬, 男人不願接觸視線, 一手交錢, 一手接過比薩餅盒的平常不過短時間過程裡看出拍攝似是用了《The Seventh Continent》的冷靜手法, 不同的是光線的應用: 御宅族的手交出鈔票時導演利用自然光線照射在外賣員同男子的手, 暗示雖然男子很久沒有出門, 但光線帶有溫度, 男子還是會出外呼吸, 面對太陽。

  一次地震, 滿有氣質的女比薩餅女外賣員昏倒, 男子終於看真了女郎的真面目, 他窺見了外賣員臂上刺繡的幾個不同圖案, 御宅族專注學科的特性顯示出來, 他在厚重字典找到了詞彙意思, 然後誠惶誠恐的按了標籤 [Coma]的[按鈕], 女郎頭髮頂部豎立了數綹髮絲的醒轉過來, 她觀察男子家中擺設後指出比薩餅盒的上下擺放錯誤, 女郎的細緻入微深深打動了他。女郎沒有再送外賣, 宅男為了再會佳人, 決定踏出門檻, 光線充塞木框邊緣, 白得耀目的白光是男子十年前身穿白色上班服用手掌遮蔽射線的夢魘, 現在因為尋找辭職的女神, 他要步出宛如蛋黃般柔和色彩的保護色, 要對抗強烈日光, 他不住奔跑, 沿路窺見穿著白衣的御宅族群, 有年資淺, 亦有年資較深, 白色衣服是他們情可躲在家裡, 面臨有限空間, 以及接觸不會批評、嘲笑, 只會任由撫摸擺佈的物件, 是族群自以為是的純潔國界。一次地震, 族群守不住心靈聖殿, 紛紛爭相在街道避難, 送Pizza的不是外賣員, 取締的是機械人, 人類沒有在社會立足能力, 寧可在家的房間穿上白色衣服做足不出戶的自閉者, 數量越來越多, 人類最基本的元素愛打動了宅男, 所以他強行拉了女郎出門, 按了 [Love]的皮膚標籤, 肌肉微微陷了下去, 地震再次發動, 他們等待的是愛? 還是困在一室的同病相憐? 電影沒有答案, 有的是御宅族救助另一個同類, 自己走出了窘境的奇蹟。

  《东京!》观后感(三):Shaking Tokyo 关于宅的误解记录

  Hikikomori(宅)

  ulliing away, being confined

  Japenese term to refer to the phenomenon of inclusive individuals who have

  chosen to withdraw the social life, ofen seeking to extreme degrees of isolation

  and confinement.

  东京部落的一个chapter?

  有条不紊整齐一丝不苟寂寞

  不敢暴露在阳光下的阴霾苍白肤色。这是所谓宅的一种状态。来来往往于城市中间的落寞

  不敢面对生活,剥离于社会转变,不想用固步自封来形容,这是一种无奈

  很喜欢主角

  摩托帽代表现代社会,吊带裤代表小小的心思浅浅欲望瘦弱年轻,很漫画,很自然。不矫情的话,普通我喜欢骄傲嘴唇,会翘的。

  其实,冗长独白本身就是建立起了宅这种行为对于孤单的深深的矛盾渴望倾诉,只有自己。

  haking。shaking。男,不知所措,久年没有眼神交流,让他遇见她时,由内而外的动摇。孤单战胜的是恐惧

  我不喜欢,总有人把宅挂在嘴边,宅个毛,某某人说“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孤单”,赞同,学来的不过是跟风似的吵闹。

  原题。男,跑出去里世界,到外世界,却发现空无一人。大家都开始将自己藏在屋子里,长长短短的进度,深深浅浅的海洋

  喜欢,最后男按住了女身上关于爱的按钮。

  那是一个所有孤单的人美好的期待。她将概念画在了肌肤表面,其实也是在孤单中提醒,这些概念的存在。外化,这是一种记录的外化。

  我喜欢这个故事,是个童话,男让我想起来的村上春树,这个男的好像是拉贝日记里的那个最坏的日本军官

  这是一个很多人,一直在期待的故事,有人沉浸在自己编织里的孤单,其实是觉得这种感觉才是与童话般的邂逅完美前奏。很多人在期待,有你有我,有曾经你的我,有曾经我的你,有没有过的,有反复来过的。我们不曾失去希望。

  宅是一种固若金汤的回避,也是一种漫不经心的等待。

  最后提一句哈,我是五号。

  《东京!》观后感(四):小成本制作艺术

  鬼才米歇尔·冈瑞 Michel Gondry在「东京!」第一个短片"Interior Design"中讲了个诡异都市故事。

  开着辆破车在大雨天的夜晚赶到东京来圆导演梦的一对年轻情侣,挤在已成上班族高中同学one room的寓所。说是只呆一两天,可东京把他们吓坏了,没地停车,房租贵得吓人便宜肮脏破败,地板上爬满虫子窗外躺着死猫血淋淋的尸体。男朋友是个充满幻想的乐天派,边走路边和街景对话;女朋友在现实重压下哭了起来,「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她边哭边说,倍感寂寞,。

  男女朋友走投无路同时礼品屋应聘打小时工,女朋友意外没被采用。男朋友的私人制作小电影终于在一家色情电影院上映,去看的观众最后是可以拿到一听啤酒纪念的。反响似乎不错负责发配啤酒的女朋友被询问,你也是参加了电影制作的吗。女朋友支支唔唔,一瞬间怅然若失,「我只是导演的女朋友。」她小声地说。

  这天夜里,失眠的女朋友无意中听到高中女友与高中女友的男友互发牢骚,男友说,他们怎么住着还不走,我到东京来看你一次这么不容易,四个人挤一个屋里睡什么事儿! 高中女友说,朋友当然要互相帮忙了,他们现在不是没办法吗。不过那个女朋友倒是什么都没做,整天晃晃悠悠的,不知道在干嘛。

  女朋友早上神情沮丧地起床,却惊恐发现自己成了空心人。心脏部分长出了竹子。她慌慌张张跑出去找男朋友,正在工作的他听不见她的哀号。回家的路上,女朋友的鞋子脱落了,脚也成了竹子,先是一只脚,然后变成两只,她像走高跷般在街头踉跄而行,最后瘫倒在地,变成了一把披着衣服的椅子。

  故事没有完,一把椅子的生活从此开始。。。。一个热爱音乐的男人在下班途中把椅子搬回了家,每天女朋友隐形成椅子伴随他看书,上网,听他弹吉他;男人上班后,女朋友变回自己,帮他做家务,看他的书,穿他的衣服,晒太阳,日子幸福而悠闲。没人再在说她多余,没有了做人的压力。

  或许这个故事能够让人联想到卡夫卡的变形记或着村上春树的作品,有一种城市寓言的味道。剧本也由米歇尔·冈瑞所写,短片,不到一个小时。片中的镜头大多出现跟拍,感觉主人公特别身边,特别晃悠,和我们大多时候相似。

  米歇尔·冈瑞被称为music clip界的鬼才。在「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恋爱睡眠」(2007年)中能够领略到他充满奇想的独特的浪漫风格。这个短片继承了他一贯的特色,奇幻诡异,温情藏而不露。有意思的是,在剧中男女主角寻找公寓,居然找到了去年秋天去世的建筑师黑川纪章在1972年建在银座的代表作---中银胶囊大楼。

  胶囊大楼在影片中只有一两秒钟的镜头,而在影片的海报中却以隐喻个体与都市的关系被频繁重用。胶囊大楼在设计之初,每个单间unit,隐喻为组成母体的细胞。作为60年代都市建筑metabolism(新陈代谢)运动的重要成员之一的黑川纪章,时值38岁,胶囊的设计体现了他在metabolism上的主张。在设计理论上,每个单间unit在衰败或遭到破坏时,可单独更新重建,(整个大楼)母体的生命在每个个体细胞的自我代谢中得以继续。然而,事实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正如影片中所暗示的男女主角寻找的是便宜破旧的地方,这个名作最近也要被整体地拆除了。

  《东京!》观后感(五):理想狂想曲

  我承认彻底被这么有感觉的片震到了,看完第一部分完全被弘子吸走了魂。活的如此精明而又如此糊涂,影片将其中的细节抓的极其到位:小聪明,无奈,迷茫,委屈,伤心,自卑,以及最后的小幸福。交织蔓延在这个fast disappointed city,东京。   影片开始与大雨与堵车场景之中,在阿明抽科打诨的调侃映衬之下的弘子有少许的不安与彷徨,阿明虽然事业未成却有信心与野心,可自己连工作都没有详细的打算,在阿明无心快语中认为弘子胸无大志后弘子爆发了,作为无业的迷茫的打工者心中积压的阴郁与愤怒。更令人触动的是那委屈的脸和赌气诘问的嘴角,后又讲着冷笑话破涕为笑的纯真。曾在一本杂志上读过由于公司制度等等原因日本青年就业的形势更加不利,更何况对于这样一个本不属于现实世界的女孩。               最后阿明的电影终于在一家情色电影院上映了,正当结束时弘子与别人分享喜悦却看到了阿明与她的好友打情骂俏,真正令人可怜的是,在弘子脸上没有看到愤怒,有的只是难过和瞬间膨胀的自卑,却还要忍受言论不断的触碰她敏感的内心。      最后,导演漂亮的完成了他的点睛之笔。弘子发现她开始慢慢变成了一把椅子,最终到了一位艺术家家中,影片并在一片轻松惬意的气氛中结束了,同时这一段将弘子纯善美的品质升华到了极致,被物化的弘子展现了如孩童般的纯真自然,浇水画画弹琴,弘子终于活在了她无法活在的世界,作为一个室内设计中渺小的角色。这是一支理想生活的幻想曲,谱写这支曲子的不是导演也不是弘子,它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那些不断生根发芽的关于理想与现实的挣扎,看似理想的棱角快被锋利的现实磨平,但当我们都变成一把椅子的时候,现实的外衣便会脱去,一丝不挂的活在理想的世界里。

  《东京!》观后感(六):剖析理想国

  日本一直是我的理想国之一,不管传统意义上的民宅还是告诉发展的都市,在我的想象中,都是神秘和灰色调的。大概我所有的情感来源都来自于我对于日本文学的眷恋。至于东京,我最近看了一本关于这座城市的书籍,虽然物价高的吓人,但我还是喜欢东京人那高速转动的生活节奏,虽然并不是想要身体力行,但始终保持着极高的遐想。

  我不太看实验电影,因为这类电影太过抽象。不过我还是被东京狂想曲所深深吸引,这三个分别来自于纽约,巴黎和首尔的导演眼中对东京的独到见解。

  第一个故事似乎是绝望的。弘子是一个可爱的女子,短短的头发,眼神中时不时的就流露出让人怜悯的感情。她并不是一个没有用的人,她喜欢艺术,喜欢摄影,身为一个独立电影导演的女友,她应该过着很小资的生活。 可是在东京这座城市里,她没有办法找到自己的位置,越来越迷失自我,她发现自己没有自己的房子住,没有一份像样的工作,就连男朋友有时也对她毫不在乎。于是她发生了物变,变成了椅子。

  这很容易的就让我想起了马来西亚籍导演James Lee的美丽的洗衣机,后者是一个台破旧的绿色洗衣机变成了一个的陌生的不说话的女子,天天都在打扫清理着什么。比起那台洗衣机来说,Michel Gondry刻画的这把椅子更加让人喜爱。 弘子可以趁“主人”不在家的时候,喂喂鸟,看看书,弹弹琴,当她远离东京这座城市带给她的压力时,她也可以逞心如意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是她却只是一把椅子,她还是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自己生存的方式。

  “我从来都没有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觉得自己有用”这句话我琢磨了许久,我猜想Michel大概是想刻画出东京人的自我矛盾感和生存价值观。怎么也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这预示了以后的东京如果再继续飞速前进的发展,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甚至到了最后,就如影片的开头那样,东京将会一片汪洋,人们都会异化,扭曲....

  第二个故事带有很强烈的政治味道。这部短片带有同“燕尾蝶”类似的后工业的金属气息,虽然东京还是那么的井井有条,但是还是有一片污秽肮脏的世界存在。阴沟怪人打闹东京,并杀了很多无辜的东京市民。那扔手榴弹的场景很容易想起日本的过去种种。 当然这样的场景的出现也颇有戏剧性,带有点日本将受到所犯下的罪行的惩罚,终将会被毁灭的意思。

  Merde在法庭上的辩解也成为本片的中心,他说他是圣母派来的,他恨日本人,因为他们的眼睛都像女人的穴。 这段对话带有Leos Carax本人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大和民族的不满,在他的刻画下,Merde虽然是害人的一方,长长的指甲,浑浊的眼睛,但相比之下他却像个迷失了方向的孩子,因为了解了真相而对这个世界失望透顶。

  最后他的消失就好似一场梦,好像根本没有什么阴沟怪人出现过。但是不是也给日本敲了敲警钟,不要在抱有扭曲的民族复仇感呢?不管是不是理解歧义,我还是希望世界和平。

  第三个是韩国导演奉俊昊的作品,讲述的是日本宅男宅女的爱情故事。 带有很浓厚的日本文化气息。近年来什么宅男,正太控,干物女,飞特族之类的新型文化名词不断的在曾多。

  导演所刻画的空城兴许是最可怕的现象,也抱有对东京未来的大胆猜测。 人们不断的欺骗被欺骗,伤害被伤害,终讲使得人与人之间变得对彼此失望,他们发现与人相处一点也不安全。这毕竟是可怕的,Shaking在影片中与弘子物变后人们面无表情的反应一样,地震哪怕世界末日了人们也不会多问对方一句:“你还好吗?”

  当然导演最后给了我们一线希望,震动之中的东京摇摇欲坠,就要毁灭,但男人按了女人的Love键,这说明人们还是期待爱和被爱的....

  三部短片都相当有趣,并且一针见血的对东京以后的发展做出大胆猜测,虽然一切都不是那么有希望, 我还是希望东京能够良性循环的发展下去,每天多有一点爱和希望发生,我还是期待着明年踏上日本的土地。

  《东京!》观后感(七):《Tokyo!》的私言片语

  《Tokyo!》的私言片语

  《Tokyo!》是一部让人看了会眼前一亮的电影,很多奇妙的想法,三个导演把对东京的感觉和印象分别以三个故事表现出来,很多看过的人会讲,很难看出这三个故事彼此之间有多大的联系,其实这部片子应从宏观来看,就像要用广角镜来拍一幅有很大场景的片子一样,对事物对城市对住在里面的人来讲,认识可以是很多方面的,众多纷杂的角度只能选择几种去表现,这本身就具有局限性。但看过后仍会感受到许多关于日本东京,甚至牵涉到更多的其他领域的人们,也可能还包括我们自己对待事物习以为常的惯性认识往往却是致命和失控的。

  三个故事都颇具特色,第一个故事我称其为“椅子的故事”。

  弘子和怀揣导演梦想的男友阿明来到大都会东京,手头拮据的他们只得暂住在弘子好友清水朱美的公寓中。为了生计,两人四处寻找工作和住处,却一路坎坷。阿明的作品终于在一家小影院上映,望着男友喜悦的样子,弘子愈发感到自己的一无是处,就像一把被人丢弃的椅子一样。当一次起床时发现自己的心脏是空的,中空可以看到支撑身体的木头架子,接下来无法接受事实的弘子走在大街上,身体逐渐从腿到整个身体都变成木头,最后变成一把椅子,被一个音乐师捡回家。于是音乐师在家的时候,弘子的身份是一把普通的木椅子,音乐师不在家的时候,弘子又回到一个女人的身份,收拾房间,浇花,写信……至此,第一个故事结束。

  也许这看起来像一个童话故事,神奇而又美好,从此,音乐师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秘密,与他捡回来的椅子女孩相爱,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但事实远没有如此轻松愉悦,此故事的导演并不是在让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美好童话。椅子的故事,如果从细节去观察,就会发现,这最终的结局也只是一种逃避和妥协。从在朋友家里寄住的尴尬,到为男朋友的放映机不惜牺牲自己的形象,狼狈地走在地铁站里,再到与作为独立电影人的女朋友所承受的种种压力,这是一种一直处于压抑状态中所产生的全身心崩溃。这恰恰反映了日本人的某种现实状态,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中各种信息力量的急速爆炸,给人所带来的是极端的压制和疲惫。弘子的男朋友说她没有雄心大志,而弘子却总是把自己的所谓的爱好与事业价值看做雄心壮志,仍然一味地为男朋友付出,却从未想过要好好发展自己的摄影和艺术方面能力,也许作为一个日本女人,最大的希望也就是辅助自己的男人好好发展他的事业。到后来与音乐师的奇妙同居,也同样是与有关艺术方面的人一同相处,似已找到自己最向往的舒逸生活,可却往往在忽略自己的同时迷失了自己的责任感和面对现实的逃避心理。这是很悲哀的。椅子的故事也许就是很多个到大都市东京淘生活的年轻人所正在经历的比喻,在电影开头,弘子的男朋友讲述的那个很科幻的人类进化为两栖动物的故事,还有她男朋友的电影中在整部片子里重复过两次的台词(“未来有太多的生命,假如我们还没有首先自我毁灭,太阳系完了我们还可以继续存活,随着新灵魂的无穷创造,有人重新变成我是完全可能……”)这些表面上荒诞无稽,没完没了的重复幻想,却在这个故事中暗喻了现实中每个人的脆弱和无能,社会关系的脆弱以及个人价值的淹没。往往一个新奇的比喻通常比残酷的现实更让人容易被欺骗和接受。

  第二个故事是“阴沟怪人”梅德的故事。

  身形扭曲、举止怪异的狂人梅德从下水道钻出,暴走街头,骚扰路人。几天后,他拿着偶然找到的二战时期的手雷出现,并将其一一掷向人群。军方将其抓获,开庭审判。而与此同时,要求处死梅德和要求释放梅德的呼声此消彼长。这个怪异之人俨然成为了狂热时代的偶像……这个故事我很喜欢,有很多符号值得回味和思考,这是个很有趣的事情。

  首先从他的饮食讲起,这个很有意思,他只吃菊花和钞票。这是众多符号中的其中两个。经过个人查找资料,发现“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象征着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而钞票则意味着日本的经济膨胀,他吃这两种东西,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他以此为生,离不开就得死,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是嘲讽日本对固化已久的社会制度,根深蒂固的文化习俗观念以及表面似已非常繁荣的经济的过分依赖,就如同食物一样,不可缺少和拒绝;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梅德以这两物为食,是想吞掉这种令他厌恶的这个国家的制度和经济,(从故事后面的发展可以了解到他对日本的憎恶)吃掉这些然后消化排泄掉。总之,菊花和钞票在日本来说,意味着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梅德的此特殊爱好恰恰也是导演的别具用心,一种日本矛盾而又统一的困顿状态。

  其次是梅德在下水道里意外发现二战期间遗留下来的手雷,再次重返东京街道,到处扔手雷,导致东京街头死伤无数,当被日本警方抓住后,却因语言不通而请来自称能与梅德沟通的法国人,并据日本媒体介绍,世界上只有三个人所掌握这种语言,这里出现了一个疑点,算上梅德和那个法国人一共是两个,那第三个是谁?而且那个法国人与梅德的共同点再次作为重点的符号出现,他们都只有一只眼睛,指甲长而弯曲,语言和交流手势中可以看出轻微的自虐以及宗教仪式性的行为。这些暗示着什么?还有梅德反日的有些偏左倾激进的思想,以及他所述的神的旨意,后面受审判时讲到他母亲是圣女,到最后神秘消失等种种具有强烈而明显宗教的倾向,各种符号大量的涌现,似在说明梅德所处的阶级或是信仰态度,是强烈反对日本的某种宗教旨意。在某种程度上也可理解其现实意义是对日本军阀主义,以及其顽固执守的愚蠢文化的抨击和嘲讽。最大的暗示是在后面,当梅德消失时屏幕上出现“梅德在美国的经历”的标题。这也许暗示了导演对帝国主义,或是霸权主义的一种极端宗教倾向的反对的讽刺。

  最后关于这个故事中频繁出现的几种符号阐述下----

  梅德的“阴沟“情结,从他出场就是从井盖下出来,到最后他望了一眼下水道的入口随即神秘消失,暗示阴沟是他至始至终的归宿。这种阴沟意味着见不得人,阴暗潮湿,阴谋而危险的生存,偏执而又疯狂,也许还隐喻着某种程度上宗教方面的仪式化,抑或是修行的方式。

  故事结尾,梅德被日本官方判为绞刑处死,在法医鉴定已死亡后,仍用手挠痒痒,从容地拿下眼罩,念念有词,这一神秘复活,也同样意味着这种现象,或是这种精神、行为,不会消失,不会消亡,会随着他所反对的东西的存在而继续存活下去。

  有个会在每次打开梅德牢房出现在影片中的警察,他摘下警帽挠头的动作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同样也反应着,代表日本军国主义的警方,在面对其反动者内心的不安和紧张,下意识的挠头动作无意中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和恐惧。

  可以说导演很注重细节,善用符号表现主题。很多想要表达的只是点到为止,更多的则是让观影者自己去观察理解,也许还有很多颇具用心的细节符号还没发现,但梅德的故事足以让人了解日本这个矛盾的国家,很多制度上的矛盾冲突,文化符号的根深蒂固。从大的方面来表现一个国家,一个大都市的可怜可悲之处。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宅人”

  某男是一个十年未走出家门的御宅族,他讨厌阳光,害怕与人接触,成堆的书籍构成了他全部的世界。某天,他偶然瞥见送货女孩的面容,突如其来的地震更将封闭的二人拉近。某男发现,他无法继续呆在家中,突破自己内心的挣扎去追寻自己的爱情。

  都说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当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快递、外卖、电话、网络等完全可以实现一个自我世界,别无他人的境界,人从此以非常态的状态,远离社会关系生存。此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一一个似人非人的“宅”生活。摆满这个墙壁的外卖披萨盒子,卫生间一墙的卫生纸纸筒,架子上整齐有序地堆放着大量的矿泉水瓶,满屋子一大摞一大摞的书籍,一个可以在马桶上睡着的人,一个从不会看外卖员快递员眼睛的人,一个在阴影处可以看阳光在地板上慢慢移动的人。也许我们很多人虽没像此人一般,如此程度的宅,却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处。“宅”一词也同样起源于日本,漂洋过海来到台湾,又传入大陆,称呼一些“年纪轻轻就嫌恋爱麻烦,宁愿窝在家里大口自在喝啤酒,很少跟家人同事相处”的人们。这种状态其实更多的是一种逃避现实,拒绝外界的自闭心理,日本巨大的经济压力以及大量人口挤居在狭小空间的寻求安全感的心态逐渐让更多的日本人想要做个宅人。导演用这一现象表达出社会关系的边缘化以及逃避,不负责任的回避心态。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忽略的问题,就在我们身边,也许正发生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也许一个人的生活很安静,很美好,能仔细看花开花落,感受生活中每一个常常被忽略的美好细节,但这不是绝对的,看不到出口和真正阳光的寄居蟹一样的生活,会丧失更多接触自然接触现实的机会。你也许感受不到大汗淋漓后痛快洗澡的畅快心情,也许感受不到被自然风吹着踏在真正的土地上是什么感觉,也许更感受不到朋友们聚会欢畅的快乐。这样生活就会有缺陷,人也变成了一种不堪一击的可悲动物。

  这样一部电影,奇妙想法背后是引人深思的日本现实,以及更多我们个人生活的折射,不需要美国励志影片的明朗和积极向上,也不需要一些其他文艺片颓靡的暗示,这是些很有灵光的小故事,真实而又荒诞,奇异,诡异,干净,很享受的思维模式后面是我们不得不要正视面对的现实。 

  《东京!》观后感(八):tokyo!

  无特别感想,对第1,3个故事很有爱

  第一个故事,看到的是外来的人在东京的无力虚弱,也或是不要妄想可以改变环境给于自己的这种虚脱感,慢慢变成椅子,觉得是很好的方法呢。在那边,等人来需要自己,比起自己去附和别人来的愉快吧,愉快很多,起码浪费的只是那时间罢了。那电影,让我觉得可笑,荒诞下的美,着实没有发现,不过坦白地表现是很好的手法。

  第二个故事,在头晕的情况下看一度很想吐,晃眼的绿色。日本的外交之类的,觉得是很现实的问题,很嘲笑的看法。无力干涉政治。

  第三个故事,觉得有点温暖。看到在阳光下那位先生的奔跑,我就想,真是热血,这个夏天。整个情节的色调是极其有爱的,不杂乱的家,书和外送盒的排列,那一瓶瓶的矿泉水,卷纸,手上的圈,少女的着装,那辆充满自然的自行车,暧昧的阳光,高度文明城市下的街道,彩色的tokyo!

  《东京!》观后感(九):三面東京

  lt;<東京部落>>(Tokyo!)是一齣講述非典型東京的電影,由三個故事組成;三位導演分別來自美國(Michel Gondry)、法國(Leo Carax)和韓國(Bong Joo-Ho)。

  第一段,Michel Gondry講一對年輕情侶來到東京展開新生活、尋找夢想,可惜現實折人。男孩找到一份卑微的工作,也總算在一間色情戲院去放映他那超現實的電影;相反女孩諸事不順,寄人籬下,在東京這大城市中極度迷失,背後看著旁人讚賞男孩的電影,心裏懷疑他與別人戀上了,最後變成了一張木椅。女孩由人逐漸變成木椅那幕很詭異,她為人時看不到自己的價值,他作椅子後反而安心寄居在別人家中,偷偷地執拾別人的家,默默地承受著別人的重量。

  Leo Carax那段講述東京某天有一居住在地下水道的怪人走到地面,到處襲擊路人,亂丟手榴彈。故事拉拉扯扯之後不了了之之餘更弄出個美國版預告,不喜歡。

  非常喜歡Bong Joon-Ho的一段,香川照之飾演一名城市中的穩居者,俗稱宅男。宅男不毒,只是完全缺乏社交技能,Bong Joon-Ho將一名Social Phobia患者的心態和生活描繪得極度溫柔。電影前後出現兩次地震,第一次讓香川照之和蒼井優搭上了,第二次則見證著兩個寂寞的人互相找上了對方時內心那難以形容的震撼。城市之中,誰不寂寞?手臂上那個「Love」的按鍵,仍需要別人來啓動。

  《东京!》观后感(十):东京

  东京爱情故事 看完细细回味剧中情节和人物,让人回味颇深. 更多的是剧中莉得的性格以及她的人生爱情观,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莉香很聪明,也很善良,骨子里全是浪漫.唯一不好的恐怕就是她个性太强,就算心里再苦再累表面上也要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然后把压力全放在了自己身上,而她平时的那些热情或多或少也是一种释压的表现. 对于完治的感情,如果她能再自私点的话,也许完治就不会离开她,只是她想要的可能是完治完整的全部的爱情.她要那种很纯粹的感觉.可能那样的要求太高了吧.而她的某些无私与大量,感觉就是在对他们爱情的考验.只是她高估了自己也高估了完治.所以当她一次次受到挫折后,虽然没放弃,可她也许也隐隐约约感到了完治终究不是她的,而是里美的,剩下的苦苦挣扎,或多或少带了些不甘心的成份. 居中有一个镜头,当莉香无意中听到里美给完治的电话留言.说和三上分手的事,她的眼神顿时充满了一种绝望,无助的表情.也许那时她就明白,丸子已经不是她的了. 其实,也许如果碰上了别人,她真的可以得到他完整的爱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