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经典影评10篇

2022-05-23 02:09: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经典影评10篇

  《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是一部由戴思杰执导,李小冉 / 米兰妮·让帕诺米 / 林栋甫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影评(一):有的东西本身就够美好

  我在矫情......

  现在开始..

  那一场宛如梦境的爱情,蓦然的便发生了,山水永远萦绕着烟云,浓淡不一的,画出些悠远的意境来

  草叶的香气氤氲,异香扰人清明,她说,是会让人产生幻觉的

  女子美丽的胴体,依恋而纠缠,只是微微喘息着寻求那一点不被认可的幸福

  于是她知道了她像一种自己从未见过的植物,在她孤独的世界绽放出色彩填满心房

  她看她皓白的脚腕和在蒸气中垂落的鬓发,说你真的很漂亮

  于是她见到了她的母亲,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她轻喊她真正的名字,紧紧抱她,梳起她不长的头发,那发丝隐隐泛出异国的颜色来

  而是几时泛舟清溪,岸边的人们还在庆祝有情人终成眷属,彩纸落下散满全身

  又是哪一处山头,哪一片池塘,哪一股清泉下留下那些消失的低语

  小心翼翼地在人参上栓起红线,收进木盒,说这是有灵魂的只怕它会悄悄溜走

  在婚礼上执手而舞,仿佛现实就快要和梦境交会

  方外有古庙方丈双手合十,或叹世间痴女子

  只想厮守罢了,108只鸽子挣脱束缚飞向无尽的远方

  只不知许下了的愿望可曾有神明听见

  到底可不可以为她魂不守舍

  忘记茶叶,牡丹花和报纸

  可不可以成为彼此的唯一

  在喜灯的红光中徘徊长廊,终生互许

  而到头来还是一场虚妄,当爱情化做冷却的灰烬被那唯一的理解捧在手心,随风散入清山碧水,你听少女的嬉笑从哪个往昔传来

  魂归最安静的烟云深处也好吧,那铺开的水汽延绵而去,山色似梦非梦,回音渐淡了

  不敢说电影没瑕疵...只是有的东西,本身就够美好了....

  《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影评(二):那个年代啊。。。。唉。。。

  老头子怎么就没气死呢!?干脆一口气过去了也就罢了~!

  算我说了没良心的话,可是老头子做的事情不见得有良心!

  他女儿为服侍他,青春都耗在植物园了!偏心儿子,儿子要结婚,那女儿呢?!没有她服侍你,你老头子早就一塌糊涂了!你知道她有多孤独!?你个自私老头!儿子打人你也包庇!简直不要脸 !

  还有那个年代!说什么同性恋是一种病!果然认识从原始蛮荒的年代进化过来的…^&#$※…

  是啊……我知道那天晚上老头子醒来就没好事情。我也知道他如果不死在那个年代,这两个女人就要完蛋!

  说实话,我是在最后那一刻哭的稀里哗啦,就是她们要将骨灰葬撒在同一条湖中来实现曾经许过的愿望(永远在一起)。

  法庭上,她们最后一次互望的时候,我便开始流泪。。。

  虽然有点老套,相爱的人要生死与共,永远在一起。可是那个年代,敢如此的,还是值得褒奖。不容易。(可以说法国人利用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使故事更加纠结人心~)

  音乐很有感染力。影片的镜头处理也感觉有法国人的视角。把中国和植物药学的古老和神秘渲染出来了。他们所在的植物园就感觉是一个烟雾缭绕与世隔绝的地方,就是这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地孕育了她们爱情,也因为她们爱情的终结而萧条。。。

  还是不错看,喜欢同志影片的,值得一看。

  《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影评(三):不算爱情的拉拉

  这是一部在越南拍摄的中国同性恋题材电影。

  拍摄的环境很优美,陈教授精心打造的植物园像世外桃源。即使是这样的世外桃源也还是要受到社会传统概念的桎梏。影片最后的“杀死他的不是冠心病,而是另外一种更可怕的疾病,他的女儿和媳妇患上了同样的病,这个病的名字就叫同性恋”算是点题。

  但我看不出来,她们的爱情是什么?是安安的孤单,李明的从不被人赞美。或许,这并不是爱情。只是两个孤单的人在一起获得了快乐,或许一个异性可以带给她们更多的快乐,而她们密切接触的两个异性——陈教授和陈蛋蛋,是那样的刻板,是那样的一丝不苟,都不懂得她们的心,不懂得如何关爱,不懂得如何带给她们快乐。

  喜欢一个同性,是很正常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同性朋友。两个人为了爱情奋不顾身,放了108只鸽子,祈求生生世世在一起,永不分离,送给对方彼此的贞操——那个年代被认为是女孩子最宝贵的东西。或许,她们爱的并不是对方,而是那种被爱的感觉吧!

  《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影评(四):题材不是救生圈

  上次OSCAR,撞車撞斷了斷背山,題材撞倒了題材,我替李安喊一聲冤,因為題材並不是電影的靈魂,更不可能成為電影的全部。再敏感的題材,也不可能救一部電影於平庸,當然我說的並不是Crash,而是今天看到的這一部。

  眾所周知的,我對同性戀題材的影片,甚至只要有點YY空間的片子,都有異於常人的興趣,也許那是一種我不太了解的生活的狀態,電影的鏡頭,虛構的故事,能夠填補好奇心的空洞。有些同性戀題材的影片,比如說最近已經成為homosexuelle代名詞的bbm,還有早前很讓我在題材判定上掙扎了一番的boys don't cry等等,確實是電影中的珍品奇葩,僅僅以技術和美感的層面來說它們是珍品,加上題材的特殊和表達的深刻,它們就是奇葩。但也有這麼些影片,就好像聽一個極蹩腳的說書先生講一本殘書,明明可以很有趣的故事也變得索然無味了。

  我不想說戴思杰是這個說書先生,但Les filles du botaniste確實一個題材有趣,內容卻是無聊的故事,讓聽故事的我幾度失去堅持到結局的耐性。

  關於戴思杰,還是有必要8兩句的,他是中國人,即使到現在仍然是,雖然在法國拍片,據說卻保留了中國的國籍。他1984到法國學習電影,執導過的片子中以《巴爾扎克與小裁縫》最為有名,也使這個名字進入了我的視線。從他拍片的眼光來看,可能由於80年代起就定居法國,對於中國的現代社會沒有什麼認知,加上他出生於1954年,難免和張藝謀那一代的人有同樣的趣味。他们镜头底下的中国,既不是现代的中国,也不是我记忆中的中国,而是某种有代表性的中国。

  Les Filles Du Botaniste讲述的正是70年代发生中国昆明一个封闭的植物园里的故事。一个中俄混血的孤儿李明来到植物园实习,从此开始跟刻板严厉的植物学家陈教授,和他美丽活泼的女儿安一起生活。朝夕相对下来,李明和安自然相爱了。也就在这个时候,安当兵的哥哥旦从西藏回来省亲,在陈教授的鼓励下追求李明。为了能和安永远在一起,李明答应了他的求婚,但就在新婚的前一天,两个女孩在大自然的包围下,互相献出了自己的贞操。

  蜜月中旦发现李明不是处女,粗暴地将她毒打一顿之后,独自返回西藏。李明于是如愿以偿和安在植物园里相守。陈教授发现家里渐渐的不太对劲,进而和李明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安本来想同李明离开植物园远走高飞算了,去没想到发现了她们的恋情之后,本来就有心脏病的陈教授就此辞世,而李明和安则被判以死刑。

  听上去很像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的故事,我是那种不惧怕中国电影会让外国人对中国产生什么“印象”的人,电影就是电影,镜头只是一种语言,导演说他要讲的话,真实的也好,虚幻的也罢,不自欺欺人就可以了,至于人家听了你的话,要怎么想你怎么看你,就是能力之外的事情了。同性恋曾经甚至现在在中国都是一个禁忌的话题,不然《断背山》也不会禁映,中国发达了,仍然有落后的地方,这些是事实,被人知道了看到了又怎样?一部电影如果连事实都要回避,未免也太可怜了。

  然而,这样一个很有冲突点的故事却被模糊掉了。看得出戴思杰有他的象征意相在里面,比如说那只只会说“毛主席万岁”的鹦鹉,比如说教授爱吃的鸭掌,比如说做派很遗老的教授(能喝出每一季的雨水,晚上的茶要比早上少五克,七点半的早饭绝对不在八点钟吃等等),比如说有俄国血统的李明(后来突然提出要梳跟她外国妈妈一样的发型)等等,但是这一切,都因为情节的软弱而牺牲在流光中了,谁也没有站出来,高呼出属于自己的题目,所有人物情节事件都挤挨在一起,看着忙碌,实则无为。

  艺术片的节奏一般都慢,这似乎是一种常识,但节奏慢并不代表没有节奏,中国古典音乐的节奏就慢,但仍然有迹可循,而这是一部完全没有节奏的电影。它在缓缓中开始,在缓缓中行进,缓缓地达到了本应是高潮的地方,缓缓地过去,然后缓缓地结束,不急不徐,不轻不重,没有碰到谁,没有挨到谁,像个陌生人似的,从情节中穿过。

  一个本身也不是同志,也不了解同志的男人拍出来的LES片在这一片没有节奏的音节中,失去了原有的美感。李明和安的相爱,是十分突然的,即使是早有心理准备的我,看到李明在浴盆里赤裸着上半身迎接安的时候,仍然吓了一跳。女性间的友谊总是暧昧的,尤其是在那个年代的中国,假如一方没有明确的显示,另一方没有十足的把握,是断断不会这样的做的,但是转回头来看,电影的前半部分,镜头落在风景上的太多,着在人物上的太少,缺少说服力。

  后来李明答应安嫁给旦也像旦向她提出求婚一样的突然,几乎没有任何思想挣扎的,就接受了。做出这样缺少深思熟虑的事情,无论李小冉还是Mylene Jampanoi又似乎都缺少会做这件事的朴实天真的意味。据说戴思杰最早考虑的两位女主角是张曼玉和周迅,我只能说现在的导演都缺少捧红人的勇气和自信,只等着靠那些星光来拯救自己,这是行不通的啊。(饰演李明的Mylene是中法混血,个人觉得算是混得不太成功的,漂亮是漂亮,但缺少民族辨识度)

  再就是李明和安做爱的那场戏,大大的叹气啊,这绝对应该是全剧巨大的一个高潮啊,尽然就这样不痛不痒的过去了,如果说李安在断背山的镜头后隐忍,那戴思杰大概是在镜头后面睡觉吧,近镜,接吻,拉下来……也太浪费我这个观众酝酿得满满的情绪了吧。而且这两位女主角的关系是很好还是怎样,完全体会不到那种紧张的力度,就在尴尬中完成了整场。也正是因为这场戏缺少power,使得后面很多剧情显得有些不大自然,说一些场景吧。

  安在踩松香的这一场戏还是拍得很有诱惑力的,唯一不对戏的只有Mylene的眼神,不知道是不是戴了隐形眼镜的关系,整部戏她给人的感觉就是冷峻生硬,丝毫不见柔情,她和安应该是不分吧,虽然从外表上看她应当是T

  第二场肉戏,是两个人在洗澡,不过这场戏拍得相当矫情,极度不自然,桥段也老,在MK2里引发了笑场。

  后来因为哥哥追求李明,安生气地离开,李明寻着追来,向安明确示爱,其实前面对于两个人的个性和感情的铺垫并不够,所以这个桥段来得有点莫名其妙。

  三人吃饭时,老爸对鸭掌情有独钟,但是刚刚ML的两个人眼里只有对方,笑得甜蜜。老爸察觉家里情形不对,拒绝和她们同桌吃饭,两个女人喝起了交杯酒,这一场戏拍得还是很美的,美却不矫情,有种直入人心的感觉。

  除了有一些极像情色电影的激情镜头外,实在看不出安和李明的爱情有多么美好难忘,因此我以我极度的YY功力把这部电影的主题YY了一下,老爸大概代表着刻板保守的力量,植物园就是这种力量统治下封闭的环境,安曾经一度以为自己无法离开植物园,但是外来的李明,和她联手除掉了这种力量——大出一口气,所以这部电影叫做“les filles du botaniste”,植勉学家的女孩们,明明陈教授只有一个女儿,标题里用的却是复数,也只有这样勉强可以讲通吧。

  于是乎,可以心安理得的来说演员的表演了。李小冉是我非常喜欢的女演员,倒不是说演技有多好,而是她身上有一种硬度,让人觉得舒服。可惜她演戏总给人一种放不开的感觉,似乎总有一个保护壁坚在她面前,保护着里面脆弱的公主,无论哭也好,笑也好,表情是十足的,情绪是充分的,但那个不是全部的她,不能够交出自己给角色,多少有些可惜了她独特的气质,尤其是这样一部题材敏感的片子里,她本来是很有希望破茧而出的,但结果还是成了一碗温吞水。有趣的是,李小冉如晶石般的质地使得瘦弱的安在和李明相处时常常占据了强势的气场。

  Mylene生得很美,诚实地说,比Maggie Q美,却没有Maggie Q那样鲜明的辨识度,因此可以去冒充中俄混血。也许是语言问题,这位充满了西方韵味的美女显然无法融入到她的角色中去——一个孤儿院里长大的中国女孩。她给我最多的感觉是“游离”,仿佛是脱离了角色而存在的。她对安的爱也好,跟陈教授的冲突也好,跟旦的争斗也好,因此而变成鸡肋。国际化,什么时候才不会成为电影的心魔呢?

  扮演陈教授的这位,名字我叫不上来,相信中国观众都觉得有那么一点眼熟。这位老哥大约是做话剧出身的,所以身上总带着那么一股子劲,并不是十分自然,但相比于其他几位来,倒算比较出色的了。

  最后小抱怨一下剧本,应该是戴思杰写的吧,那么多少也应该交给别人去润色一下吧。聪明的电影把千言万语隐藏在镜头里,多少“我爱你”化在了音乐画面中,不需要说出来,也让人泪流满面。把观众当成白痴,有三分情绪恨不能用十三分的话语表达出来,这才是笨电影,过犹不及,这句话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箴言啊。更不用说台词里许多根本不是口语的对话了……着实让人寒冷……正常人会这样讲话吗?

  总之一句话,敏感的题材并不能成为救生圈,我也不会因为这是一部中国导演拍的LES片就对它格外宽容,电影就是电影,它不能也不应该承载太多。

  《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影评(五):这是对我们公安机关及法院的轻视

  我想说,最后的判决完全是对我们公安机关及法院的轻视。如果公安机关将她们毒打致死,这个符合国情;如果法院营造蓄意谋杀,两人作为同案犯处死,这个合乎清理;哪怕她俩被“愤怒的群众”拉出去浸了猪笼,都还算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但是法院仅仅因为两人是同性恋而判她们死刑,这种判词是连中国的法官都念不出来的,我坚信。

  --------------------根据回复更新---------------------

  确实是判死刑的....

  这片神奇的土地...

  《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影评(六):法国人眼中的中国蕾丝戏

  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山永远是水墨画中那种喀斯特地貌,仿佛不这样就不足以有中国元素(《面纱》《花木兰》《喜福会》以及本片);中国人永远吃着他们无法接受的食物:《七龙珠》中孙悟空的爷爷喜食鸡脚,本片的植物学家热爱鸭掌。外国人通过表面的东方元素的堆砌,构筑成了一幅奇异的东方画卷,他们想象中的古老而神秘的中国。

  或许,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式家庭就是封建专制的代名词,中国的家长迂腐刻板,处处限制子女的自由,总之,中国就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性压抑”的国度。当一个守旧刻板、重视传统伦常的社会(更多体现在这个社会中的家族和家长身上)遭遇一个象征了现代自由和人文关怀的同性恋题材时,便催生了这部外国人眼中的发生在遥远的中国的美好爱情故事。

  当开头不久,教授在电话里说出“已经21点过八分了,你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打扰一个教授”的时候,我就觉得这部戏会很“装”。果然,片中的雷语导致了我几次笑场,如哥哥在洞房后知道李明不是处女,马上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逼问李明“你怎么不是处女了”(这里也体现了法国人眼中中国人对性的极端保守态度);还有法官那句“这个病的名字叫同性恋”,都让人觉得很突兀,导演太急于把中国人对性的态度表现出来,而显得有些用力过猛。为了表现这部女同题材的电影,导演难免沾染上了丑化男性(或者男权社会)的嫌疑,本戏中,男性角色似乎都是反面的:专制的,把女儿当佣人使唤的植物学家;有着严重处女情结的喜欢玩捆绑的哥哥;以及那个面目狰狞,认为同性恋是病态的法官。和尚可以不算“男性”,他们是红尘之外的,超越性别的角色。女性则是美好的,正直的:片中主角和孤儿院院长。

  外国人看到的中国,在我们自己看来很表面很浮泛,除去这些,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三颗星的。

  《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影评(七):或者说,这是新世纪的《罗密欧与茱莉叶》

  当接受一部片子是故事片的性质后,就可以轻松的心态来观看影片了。这时,你不必再期待里面出现多么耀眼的镜头,因为这对故事本身没有任何的益处。所以,我以这种心态看完《植物学家的女儿》后,不会计较它情节不够起伏,它镜头不够凄美。它一直在试图的是,告诉我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让人心寒。特别是最后一个镜头,我看到“昆林市人民法院”七个大字时,看到法官以人民的名义判定她们有罪时,我感觉,我被侮辱了。我竟然被代表了。每一个观众都出现在电影里,我们的组成的群体,就是法官口中的“社会”;我们的声音,就是法官口中的“媒体”。法官是以我们的名义来判她们死刑的。

  这使我不禁追想起多少个世纪以前,布鲁诺被烧死在广场的时候,那些充满道德感的人们肯定有包围着他的火焰嚎叫:“烧死他!烧死他!”王小波说:“傻子的道德感最强。”而傻子们还会做更可怕的事,就是把道德变成一种罪名,消灭他们的假想敌。道德罪是世间最恶劣的罪名。当我看到李明的微笑时,我一瞬间,觉得她一位伟大的女性。她被公众谋杀,是否充满着为一个更美好的国度而牺牲的荣耀感?

  鲁迅爷爷给悲剧的定义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这确实就是一部彻底的悲剧了。或者说,这是新世纪的《罗密欧与茱莉叶》。我们都明白,是我们作为一个整体把她们杀死的。

  我一直在猜测女同性恋们观看该片的感觉,是否觉得自己足够幸运,此时的社会已经变得足够宽容?但我是不会忘记的,这一种罪名可能已经消失了,但可能在另一个地方存在着,或者,在未来的某段时间,它将以另一项的名义来威胁新的人们?

  因此,我仍然坚持认为人类应该有一个终极目标:消灭道德感,不要让它成为维护我们社会运行的转轴。

  最后,祝福天下所有的拥有同性爱的人们白头到老。

  ---

  《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影评(八):西方往西不是东方

  听说《植物园里的中国女孩》这部电影一段时间了,昨天终于找来一看。怎么说呢?画面的确唯美,如果说这是它的卖点,那么成功应该可以保证了。问题它的招牌不在画面而在内容,据说连吕克·贝松这位幕后老板也称其为“女版断臂山”。情况于是变得复杂。

  整个观影过程迷雾叠障,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基本三要素全都晦昧不明。一个中国人看一个号称在中国发生的故事如隔岸观火、隔靴搔痒,始终融不进去,什么地方出错了?我可以接受一个背景模糊的故事,却不能接受一个背景暧昧的故事。而《植物园里的中国女孩》,恰恰有着明确的背景,这背景又被拍得似是而非,荒谬由此产生了。

  李明三岁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双亲,那么等她长到影片中那么大,时间怎么也该推进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片中出现的唐山孤儿院,破败得象刚经历过一场浩劫,李明去道别的时候,堂堂院长竟跟个被打倒的“右派份子”一样,穿着蓝大褂在扫地。街上播放的仍是革命歌曲,李明和安安穿着五十年代《青春万岁》里那样的背带裤和黑布鞋。故事的发生地,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一切家什用具皆有古意,简直要倒退回二三十年代。可安安和李明去山上采药,手中分明又拎着个代表时髦的录音机。最明显的时代特征莫过于安安在部队当兵的哥哥那一身装束了,解放军哪年换装一查就清楚,新版军装和一次性饭盒这样的事物反倒混淆了我们的视线,基本可以宣告构建世外桃源的企图失败。

  为了表现同性之爱如何迸发这个兼具禁忌和诱惑、颇为棘手的题材,导演精心预设各种“客观条件”:李明作为孤儿,而且是一混血孤儿,从小被视为异类的处境不言而喻,她的内心渴望关爱;专制乖僻父亲的羽翼下,安安战战兢兢长大,与其说是女儿,不如说是奴隶,因此她本能厌恶男性代表的强势,向往女性代表的温婉;哥哥只知道简单炫耀肌肉,其处女情节催生的暴力何其低俗;父亲对哥哥的暴力不闻不问,进一步瓦解了男性权威的合法性和威慑力。。。。。。

  两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孩,从相似的伤中认出彼此,岂不顺理成章?

  逻辑看上去很完备,可建造的方式太简单太粗鄙。歌颂女性之爱何必一味妖魔化男性,好象李明和安安的爱是被男权社会给逼的,这本身就是对“同性恋”的一种误读和歧视。我不否认环境是催生情感的必要条件,尤其心理上难以承受的禁忌之爱,如何突破,环境积蓄的爆发点至关重要,否则李安的《断臂山》也不会把两个男主角扔进一望无际的大山和一望无垠的寂寞里去了。可片面渲染环境的作用便会走入歧途,好象任何两个同性,只要他们面临着严酷环境的逼迫和挑战,就会彼此靠拢彼此取暖,进而彼此热爱彼此相属。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断下去,那么同性恋的分布情况将会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众所周知,事实不是这样。

  无论哪一种爱情,都是心灵的发现和唤醒,内心微妙的变化促使环境加诸的压力被敏锐地捕捉。对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女而言,开始的吸引一定无关肉欲,灵魂拥抱的迫切导致身体的试探抚摸,这一过程,甚或是圣洁的。导演却三言两语草草交代了她们的心情,就直奔丰腴的肉体诱惑而去:安安那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只有一双成熟的眼睛才能“发现”的性感,被纯洁无瑕的少女李明贪婪地注视着;夜晚的花房,水汽氤氲,美人春睡,裸露的肌肤晶莹剔透,垂下的枝叶青翠欲滴;洗浴,不断的洗浴镜头,在室外,在室内,镜头一寸寸划过少女们白皙透明的皮肤;终于,这对在目光中“垂涎”彼此身体已久的少女,赤裸裸站在了一个洗澡盆里。

  这就是导演处心积虑铺陈了半天的“同性之爱”?我只感觉到一双异性的眼睛在镜头后面尽情地意淫。

  纸始终包不住火,禁忌之爱的别名叫作“找死之爱”。父权旁落的教授某天晚上醒来,发现女儿不在房里,循声过去,终于目睹了她们的“丑事”,凶神恶煞扑向李明的教授,遭到他女儿背后拦腰一击,倒下了。他最后的死亡原因是:心脏病发作。他最后的证词是:女儿和儿媳的“爱”杀死了他。于是,导演奉献出最让外国人高兴最让中国人困惑的结尾:法官在法庭庄严宣布,同性之爱天理难容、法理不容!

  她们的骨灰,撒入江中,永不分离。

  恭喜你导演,你成功揭露了中国男权社会灭绝人性的同时,也成功传播了“在中国,同性恋是要判死刑”的这一谣言,而你传播的对象,当然不是我们这些中国人,而是给你投资、看你影片的外国人。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按照外国人喜好,以外国人以为的中国符号为蓝本,制造出来的“中国盒子”。就象萨义德所说的东方主义:“是西方对东方支配、重构和施加权威的一种风格或方式,是对东方进行矮化、丑化、弱化、妖魔化、女性化、异国情调化的一种成规模的霸权话语,其中兼有调侃和悲悯的格调。”

  必须声明我不是一个狭隘的民粹主义者,揭露中国的弊端、丑陋、顽疾可以,但请起码做到真实,如《小武》里的肮脏城市、卑微人生、淡漠看客;如《盲井》里矿道下面的黑暗寂灭;如《东宫西宫》里波澜不惊的心理对峙和引诱。遗憾的是,《植物园里的中国女孩》,我只看到谄媚。

  这是一个拍给西方人看的东方,这简直象一部出自西方人之手的电影,连起码的时代背景都分不清,光顾着添加所谓“中国意象”的调料。它的导演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戴思杰,1954年生于四川成都,现居法国。1971年至1974年在四川山区插队,1977年考入南开大学学习艺术史,1984年去法国深造,成为一名活跃的电影人。

  从这份履历可以看出:中国,对导演戴思杰而言,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胎记无法磨灭,一项“原罪”无法抛弃。可从他导演的作品看,还真有为抱西方大腿而把艺术良心置之度外的勇气。

  对他的作品我很熟悉,《巴尔扎克与小裁缝》算是一部“妥协”之作,难怪获准在中国境内拍摄。尽管周迅、陈坤、刘烨卖力演出,结尾仍给人怪怪的感觉:受“巴尔扎克”蛊惑走出大山、小裁缝的命运,叫人担忧。影片通过陈坤的旁述好象周迅最终“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了,但这不符合人情之常。生活不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想往就能左右,它其实包含一些基本不变的秩序,遵循着最为质朴的道理。简单的僭越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物陷入的悖论和困境。同一类型的故事,犹太作家辛格在小说《三次偶遇》中赋予鞋匠女儿莉芙基尔出走后的命运就可信多了,因为它符合生活常理。

  至于《牛棚》一片,简直瞎扯,和法国人自己拍摄的那部《解放军入侵法兰西》有异曲同工之妙,其荒诞程度可有一比。

  不管断臂还是断袖,情感的起点和归宿,有自然的走向。片面夸张其美好,和主观贬低其龌龊,是同一种判断的软弱、同一种误读、同一种迷信。戈达尔说的:“新浪潮的真诚之处就在于表现它熟悉的事物,而不是蹩脚地表现它不了解的事物”。推而广之,那些打动我们的电影,都具备两个基本特点:真诚和熟悉。哪怕我们不熟悉它所表现的生活,但我们熟悉它要表达的情感。

  《植物园里的中国女孩》也并非一无是处,前面说过,至少它做到了画面唯美。全程越南取景使影片散发出一股陈英雄“青木瓜”的淡淡香味。可惜,抽离了主旨的美仑美幻,只是一场影像的恍惚,心旌神摇间,女性胴体若隐若现,除此之外,空无一物。

  萨福说:最美的/应该是一个人的心爱——/无论那是谁。我愿意推荐一部真正拍出“无论那是谁”之纯粹的女同影片:《今年夏天》。

  《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影评(九):你的眼睛看不到我的世界

  看了放了N久的电影..又看了两份截然不同的影评....

  O.1

  过分造作,渲染的气氛无法掩饰作品的空洞...无论什么宣传,它都无法和《断臂山》比 ...

  O.2

  幽闭的场所;男权下,女性柔弱的抵抗;美仑美唤的画面;倾城的同性之爱...

  ...................

  对这部电影..咱家印象深刻的只是..山水画般的画面...肆意弥漫的音乐....浓到化不开的中国气息.....

  无论是火车在房屋间行驶的画面,还是当李明划船前往植物园...脑子里却反复出现着《恋恋三季》([Three seasons])....

  心里没有比较的感觉...只是一直不自觉的重叠....

  不同的视角..从异色瞳孔的眼眸中望见的中国......晃似让咱家觉得像另外一个世界....倘若是女同片...它达到了它的目的....有分歧才有意见..矛盾的集中..带给人的感受才是综合的...

  倘若想表达这个是中国片....

  戴思杰试图表达中国式的审美感....运用从足往上的镜头....

  足......在中国审美中的特殊含义......暗喻着性的表达.....

  一再强调这里是中国,反而....失去了味道.....

  有些东西是可以改变的....但是某些情感是随着血液刻到骨子里的....这个是天生的共鸣.....无须任何人的传授......

  《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影评(十):法国主人的中国奴才

  一个在东北流放了20年的川菜厨子,突然跑到广东做起了粤菜,你认为会他会做出什么味道?“植物学家的女儿” 就是这样一个古怪的东西,导演是侨居法国20的中国人,却跑到越南拍了一部据说是发生在昆明的故事。影片没有任何动人之处,整整90分钟完全是伪艺术家的精神自慰,导演陶醉在自己刻意营造的唯美氛围中,用大量奇风异俗来包装两个女人的爱情,影片最失败的地方就是她们的爱无法得到观众的同情,两个人在一起便忘乎所以,所有周围的人和事对她们来说视若无物,总之,这时一部献给法国或者说献给西方国家礼品型的电影,导演投其所好,带着谦卑的笑容,忐忑的心情,将这部作品高高举起,渴望得到主人一声由衷的喝采,导演骨子里的奴性依旧,无论他换得哪国护照,在我来看,他永远只是一个娼妓般的电影人*我不是在故意侮辱娼妓* 让我们来一起期待这部影片的续集把*动物学家的法国儿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