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头发乱了》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头发乱了》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9-15 02:4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头发乱了》经典观后感10篇

  《头发乱了》是一部由管虎执导,耿乐 / 孔琳 / 张嘉译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头发乱了》观后感(一):成长梦幻

  青春的头发乱了,就是年轻时候看过的电影在脑海中的印象

  依然记得,火红的篝火。依然记得,激昂摇滚

  看完电影,就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时候长大。

  一晃,已经快三十的人了。

  《头发乱了》观后感(二):出来透透气

  你明天我的这20多年处于一种状态

  中国

  颓废

  憋屈

  恶心

  让我们把生殖器重新滋养

  让我们把爱情歌唱

  用我们的整个生命去做美好事情

  如果你还爱他

  就找他

  如果你说国家不好

  就去改造

  就是这么简单

  看见中国姑娘就想做爱 孔琳漂亮

  让我爱

  《头发乱了》观后感(三):热情,真挚,落寞,无奈

  女主人纷扰现实生活中极力寻找那属于她自己纯真,洒脱人性和爱情,但理想主义和现实生活强烈碰撞,使得那些纯真的梦伴随着迸射出来的矛盾火花引燃的大火骤然消失````在破碎的梦面前,女主人思绪正如那长发飞舞,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最后,伴随着激昂的金属乐,她再一次呐喊,祭奠那逝去的梦与爱,之后而来的依然是落寞```她背起行囊背对着这座记载童年时光城市渐行渐远,背后又响起了儿时伙伴口哨声````

  《头发乱了》观后感(四):管虎在1994

  本片可以当做以下用途

  1.超载乐队珍贵影像

  2.田震的经典回忆

  3.张嘉译的青涩时光

  4.大尺度政治内涵

  5.伤痕电影

  6.90年代文艺青年着装指南

  7.90年代装逼影片代表

  8.二流港片拍摄技巧教科书

  9.94版《独自等待

  10.北京印象回忆录

  11.胡同文化的影像资料

  12.第六代电影人的美好回忆

  感情上我打十星。

  《头发乱了》观后感(五):没说多少情怀的事,却一直在卖弄情怀

  摇滚乐真是一批导演出头金牌。管虎也拿这个开涮。超载乐队和《老炮儿》里面的丁武,象征着管虎作为一个导演的摇滚品味。品味不值得指摘,值得指摘的是影片中对摇滚乐手的形象塑造。又是老一套的流氓习气,加上玩姑娘和爱谁谁。

  孔琳年轻时有股英气。电影中几段演出戏,感觉像是在搞笑。90年代初的生猛小伙子们真是单纯,张嘉译从这时起就固定表演套路脖子一缩肩膀一耸,眉头一皱嘴一撇。

  一些镜头非常MV。整个故事在情怀和现实里跳,最后红绿灯和口哨,让我为导演感到羞愧——电影里没说多少情怀的事,却一直在卖弄情怀。

  《头发乱了》观后感(六):头发乱来

  看完该片 感想如下

  1、这世上总有这么一种女的,天生就是祸害,走哪哪的人就跟着全倒霉,什么事都要跟着瞎掺和,四处挑事后还要装可怜,还欲迎还拒,还半推半就,还欲擒故纵,还欲女装纯……

  2、正经的伯伯不要搞文艺青年,否则小心被搞死……

  3、从《头发乱了》到《北京乐与路》,就是耿乐从一个摇青到一个被商业体制洗脑的伪摇青的真实退化历程……

  4、高旗长得像女的,此命题反之亦成立:这女的长的真像高旗!

  5、从《头发乱了》到《民工》,从超载到二手玫瑰,管虎叔叔一直摇滚,但终于不再秀蒙太奇拍MV了……

  6、鼓手原来是王澜!

  《头发乱了》观后感(七):05-8-18观影随笔

  因为晗说她不小心把《头发乱了》看了,所以我就一个人看了。

  今天傻傻的,都不知道难过或者为耿乐那种有着江口洋介影子却又更忧郁的帅疯狂了。

  看完了,只念叨着,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没长大的孩子

  力比多过剩。

  贴出截图,因为晗要。

  对了补充,里面的歌都是超载的创作,但是不是耿乐唱的,还是高旗唱的,不过女声到是有部分是孔琳自己唱的,还有就很明显是田震了,果然呢。

  不过,说实话,耿乐对口形反而比孔琳自己出声的效果来得更真实呢。怪了。心理作用应该是。

  最后片终时候,配上了beatles的《hey jude》的中文翻译

  参加演出的名单里居然发现“袁泉”名字,我是没发现的。估计也不打算再去找出来看了。

  《头发乱了》观后感(八):头发一乱,爱情完蛋

  管虎的《头发乱了》我是当作第六代的先锋独立精神看的,没想到和张元的《过年回家》一样,新的东西实在太少,比起当年的先锋音乐,差的太远。

  《头发乱了》有《城南旧事》的影子,都是女主人公叙述。画外音给电影带来了形式亲切,却没有把电影的节奏把握到位,前奏空缺让故事发展到最后成了无源之水,十分牵强。彤彤和摇滚歌手的剧情太浮泛,没有铺排开,只有场景而少叙事,既然是回忆,就有铺垫,就有积攒到高潮情感,电影淡化了情节,而只顾叙述歌手和片警的恩怨女主人公在中间的矛盾只是衬托,而没有带动剧情更加戏剧化。

  导演很用力,讲叙人的身份突破了其观察视野,不在场的情况下,描述了片警被殴打的场景,这是与叙述者的视角相违背的。在刻画歌手的形象时仍未脱概念化、脸谱化,留长发,玩吉他并不能让人物立体化。歌手的精神没挖掘出来,做摇滚仅仅为了好玩?如果是电影为了增加浪漫元素,用摇滚歌手点缀故事,并没有多大意义。

  讲叙完了,故事结束了。并没有让我被感染,如果把这部电影看成散文,我想好的散文电影如诗,坏的散文电影如水,这部电影平淡如水之外,没有多少新鲜的东西传达给我们。

  4月6日于上海某工厂

  《头发乱了》观后感(九):晃晃的,只想起了最后的歌

  最近要忙着开题报告的事情,就这样无意间想着翻去看《头发乱了》,那时的北京,那时的孔琳,那时的耿乐。哦,还有那时的张嘉译,真的挺年轻的。

  孔琳年轻的时候真的挺漂亮的,很多的面都和周迅很像,却比周迅高很多,94年的时候,我才一岁,那时的北京照样荒芜破旧的胡同现在看来似乎更有文物价值。孔琳穿着牛仔裤,还有那时流行花色上衣,现在看来都显得似乎有一点艳俗的气息。第一次知道的时候还是《小鱼儿与花无缺》里,后来真正看了资料,那个《大红灯笼高高挂》里倔强的雁儿也是她的杰作。我不知道是否应该去为这个苗子感到可惜,这样好的条件,这样高的起点,现在似乎也没什么名气,这样说似乎又是名利的事情了,别人是否这样去想终归与我无关的。

  耿乐笑起来这样好看,瘦、黑,是我印象中北京青年应有的模样。还记得《阳光灿烂日子》里那口地道的北京话音,有点沙哑,却着时的迷人,穿着迷彩服,就该是军人样子,况且眼神中还有股忧郁。

  他们仿佛是上个世纪的样子了,一如这部电影一样,老照片的感觉。昏黄和灰色的影调中像是纪录片应有的质感。剧情完全无感,我也不是管虎的粉丝剧中的摇滚乐也不是我的菜,但是结尾想起《hi jude》时,总有一股莫名忧伤

  《头发乱了》观后感(十):摇滚啊摇滚

  了解摇滚就象是坐在台下看皮影一样,看到了各类人物打斗嬉闹却不知道幕后是怎样一番操作。正经的看一部关于摇滚的电影就是《头发乱了》,描写了几个小时候一起玩的孩子长大后再相聚对青春的怀念,对现实的迷茫和妥协,对平淡的挣脱,对理想追求。当耿乐一头长发,一脸不羁出现荧幕上时我了解了这样的形象也许是大众对摇滚人的一个外在的认识吧!虽然评论说再听超载的音乐依旧热血沸腾,可我真的没什么感觉,有着强烈的感觉是耿乐身上有一股猛烈的迫切的想抒发的精力情绪,他脱下上衣,伴随着酒精带来的力量甩着长发,那一刻,他好像是森林里狂啸的野兽,摇滚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这是一种最原始的带着浓浓动物性的发泄。这部电影是年轻导演带着一群年轻演员演绎,有青春的热血冲动,也有年少轻狂稚嫩,还有创作的艰苦坚持,它带有明显的符号化象征意义,也带给创作人员们最强烈最深刻记忆,比如:张嘉译。我是喜欢张嘉译的,于是就爱屋及屋的喜欢郑卫东。如果说耿乐是一个把困惑、不解、愤怒都化为嘶哑高亢的,歌声,那么卫东的矛盾更多的是内心的斗争,虽然最后和叶彤在医院孩子般的跑着。耿乐总是有些逃避的,因为他担不起责任即便他对叶彤的爱是深沉的。卫东给叶彤的是温情中带点残酷,百般的照顾呵护时不时推她面向她所逃避的现实,谁也替代不了谁每个人都要自己长大!叶彤总说着一句话,当时觉得很在乎的事,现在想来也没觉得有什么。也许是记忆在变,也许是我们在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