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距离》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距离》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10-23 02:0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距离》观后感精选10篇

  《距离》是一部由是枝裕和执导,浅野忠信 / 井浦新 / 伊势谷友介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距离》观后感(一):嗯

  是枝裕和少有的带有悬疑色彩的电影。 《距离》讲述真理教投毒事件三年后,真理教的家属们在祭拜时被困山上,和一名教徒住在真理教旧址,重温各自和亲人记忆故事表达实际上是剥离的,导演任性的通过这种方式讲述亲人间存在的无法互相理解的距离。这就是导演在早期创作上还不能做到更好的取舍。但强项依旧明显作为纪录片出身的人,导演对人物把握非常擅长,简单的几场戏就能把人物立住在且特点鲜明。例如最难立的主角喜欢代表他的感性,所以后面揭示他扮演别人儿子医院照顾老人举动,就完全可以接受

  《距离》观后感(二):这么近,却又那么远

  是知裕和的电影,电影节奏有些慢,需要真的耐着性子去看,有纪录片的风格内容形式上很冷硬,感情上又很压抑自省,电影中涵盖的生活质感有些无趣沉闷,甚至有些压抑和生涩难懂。直到看到后面,会有些隐隐约约的痛。人与人之间分隔开的距离的本质心智感受欲望世界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你是我的家人,我却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做什么。想要离开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不是因为那个地方有多好,而是因为这个地方没有了那些美好,要离开,只要不是这个地方,哪里都好。关于亲情信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探讨镜头充满诗意

  《距离》观后感(三):。

  上一次看还睡过去,去年还是前年的夏天?想来是枝裕和在这里用了太多的“黑暗之光”,以致人昏昏欲睡?在山中的屋子里度过的一夜,黑灯瞎火,看不清楚一张脸,只是浅野君好年轻,辨认度很高。最喜欢一段之一,他们从山中下来,搭了顺风车交通便利的一个小镇,小镇的牛奶店(抑或咖啡店?)建筑造型是一个牛奶壶,上书英文“牛奶锅”,很是卡哇伊。山中一夜后的他们,回到尘世的一大早,头一件事是找一间拉面店,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拉面,并且加了一个鸡蛋,那种气氛,怎么说呢,很有劲。吃完面后大家坐日本小海线返家,这样的一次夏日祭拜小旅行,疲倦又像是清洗了他们,以至几乎每人都在空荡座位安宁睡去。

  《距离》观后感(四):孤独的鸟的五个条件

  孤獨之鳥有五項特徵:

  第一,它總朝最高的目標飛翔

  第二,它不需要同伴,甚至包括與它志同道合

  第三,它的喙總是對準天空

  第四,它沒有特定的顏色

  第五,它的歌聲非常溫柔

  ──San Juan de La Cruz 〝Dicbos de Luz y Amor〞

  一羽の孤独の鳥には 5つの条件がある

  第一に 最高点まで飛ぶこと。

  第二に 嘴を天に向けること。

  第三に 一つの決まった色をしないこと。

  第四に 同類を欲しがらないこと。

  第五に ごくかすかな声で歌うこと。

  -サン・ファン・デ・ラ・クルス-

  啊,顺序一样,不管了

  《距离》观后感(五):如隔山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套用在《距离》中,可以是这样:“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你是我的家人,我却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做什么。”

  枝裕和的这部作品,具有震聋发聩的效果。他曾说过,自己的作品始终关注死亡与丧失题材,是因为他深信,对死有了更深的了解,才对生有加倍的热爱

  《距离》也一样,透过对宗教团体成员精神轨迹的波动变迁描绘,使我们看清心灵的脆弱无助性,和其走向的不可知性。正因如此,它提醒我们关注由它引发的广大深层的社会问题关怀这个世界,从关怀一颗心开始。关注惨剧积极面对我们的负面阴影逃避,这或许是是枝裕和本片的苦心所在

  《距离》观后感(六):有时候,看电影不是一种享受

  我很享受看电影这事儿。对我来说,它既是一种放松娱乐的方式,也是一种观察生活的方式。不过这部影片显然不在此列。

  它很压抑,全片没有任何的插曲来调节气氛,配的都是真实声音,而且色调偏暗,在山顶的镜头里,很多人脸都模糊不清。看得出,是枝裕和在这部片中跟侯孝贤拍《聂隐娘》时想法一样,追求写实,尤其片末井浦新烧桥前的镜头,那些雾慢慢地围拢过来,像极了《聂》中隐娘在山崖见其师傅片段,很美。

  然而,除此之外,影片没有更多的亮点,无论从故事性,思想性抑或镜头美感方面来说,都是。刚看开头,因为看过村上春树的《1Q84》,立马就知道是要讲有关日本著名的奥姆真理教事件了;影片基本就是通过四名主犯亲属回忆,来部分还原这次的宗教事件,很压抑,不过也仅此而已;镜头比较多晃动,而且正如前面提到的,很多色调偏暗,都看不清画面

  因此,这纯粹就是一部让你看得很压抑的,表达是枝裕和对那次恐怖事件的关注的电影。

  《距离》观后感(七):Distance

  不時到醫院探望老年老病者的男子; 下班回家沉淪在自己世界, 不理小兒哭泣的男瘦削男人; 游泳教練放下上課時的嚴謹, 在街上和美女調笑; 女教師下課後趕緊回家批改習作, 忙得只能吃微波爐翻熱的食物, 這是時下青年人及時行樂, 以及忙碌都市人的普遍心態。平穩背後, 四人肩負每年一次的湖畔之旅: 記念、安撫傷痕之旅。

  火車站候車室的等待, 男女說著簡單的問候說話, 一年一次的療傷征途, 傷未癒, 真心交流不能完全釋放, 心靈的牢籠在婦人與小孩注視下鎖得更緊, 更不易放開, 只有和同是狂熱宗教受害者同坐一車, 避開世人投射的好奇眼神時, 心情才會鬆弛, 說學生時代的甲子園軼事, 車廂狹窄, 傷悲的釋懷, 有如窗外的自然風光, 廣闊無邊。

  自然光線照在眾人背後, 溫和的陽光洗滌了他們所承擔的無奈、痛苦, 這一刻, 沒有人有資格品評得失, 三年前的宗教遺毒, 藉著簡陋屋子的共處一室,燈光不足, 他們的心反而敞開了, 彼此關懷對方, 一同抽煙, 共同把因宗教死去親人的遺留形像, 以及殘留的憶記, 不約而同的留在屋子的一角, 永遠不要帶走, 以免影響在生人士的下半生。

  凡事過了界線, 只會累己累人, 修行是宗教的必修課, 過分積極, 過分宣揚教真善美的教條, 親人只會感到煩厭: 女教師丈夫深宵人靜時在房間讀宮澤賢治的詩, 他把真理教的教義套在文學詩作, 扭曲了原有意思, 自以為從中獲得了宗教的奧秘, 不顧獨守空閨的妻子, 不顧年幼兒子, 得道昇天是他目前最重要的修行, 朝聞道, 夕可死矣! 入迷甚深的信徒捨棄了人類應有的情緒反應, 縱使男人不住叫和妻子同坐的男子滾開, 甚至把飲料倒翻其身, 然而, 他沒有情緒激動, 以笑容及驚人的好脾氣應對, 活在天上人間信眾看著迷失罪孽深重人世孽海, 只有微笑回答, 那種看透世情的淡然、 得到神眷顧的超然及憐憫迷途羔羊透視, 可以捨棄肉身, 一走了之, 回到所謂的天家, 留在世上的親人要背負的是心靈創痛, 表面過著和普通人沒有兩樣的生活模式, 但在自我救贖的深山旅程, 接觸人類還沒有污染湖泊, 是受傷害家人潔淨靈魂, 交託憂鬱給天地的祭禮。

  回到繁重的都市與郊野接軌地段, 眾人沒有交談, 吃麵充飢, 回到城市, 他們再次面對人群, 悲傷會再次勾起, 倒不如決絕燒毀木橋, 亡靈化成的白霧不會近身, 過去的痛儼如燒得火旺的紅帳, 燒灼還未癒合的傷口, 殺死往昔, 癒合的傷疤, 在陽光下, 發出腥紅的無奈。

  《距离》观后感(八):孤独的鸟

  孤独的鸟有五个特征:第一,它总是飞的最高;第二,它不需要同伴的烦扰; 第三,它的嘴总是对着天空......(后来查到了它的后两句:它没有特定的颜色,它的歌声非常温柔。)

  这是坂田在湖边曾对小夕说的,教团行动前的那个黎明,坂田叛变,小夕在山间的屋内透过窗户目睹这一切时,会不会想到一只孤独的鸟呢?

  是枝裕和的《距离》里,邪教在水源地投毒致上百人死亡。此后,投毒的五名主犯被教众杀害,教主亦自杀。整部片子理,至始至终没有正面交代过任何一个人物,对他们的了解都是亲人的只言片语。若不是回城的汽车被盗,四名因来山里祭奠而聚在一起的亲属,会像没有什么发生那样分手,各自带着不解回到自己的琐碎的生活里,也不会遇到坂田,了解他们亲人加入教团的细枝末节

  剧情很闷,找到满意字幕又好费周折,加之查阅故事背景,2个多小时的片子看完花了整整4个钟头。是枝裕和毕业后就开始拍纪录片,《距离》也是手持摇摇晃晃,山林间不打灯,录音几乎同期声,真是做到百分百的document......夜里2点,睡意全无,脑海里晃动着是断断续续的谈话,沉默和回忆。在警局里,他们回忆亲人什么也说不出。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是最亲近关系夫妻兄弟父子...却好像并不能觉察出彼此心里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人和人之间有了解的必需吗?有理解的可能吗?

  家庭能说是最稳定单元了吧?人们心灵归宿避风港,遮风雨屋檐这样隽永概念加在它身上,完成一代一代的寄托。但有时会有意外,教团的几位便是,他们不再能在日常生活里找到意义,家庭不再能提供抚慰,他们于是向外寻求一种教义,全身心投入甚至歇斯底里,做出走火入魔事情来。片子里有一段没有画面的声音,是一种一位教众妻子的哭诉:你后悔结婚这件事了吗?还是孩子们不够可爱

  他没有回答。

  今年6月26号,中国西北发生严重暴力恐怖案(官方给的定性),时隔10天,央视采访了一位暴力参与者吾拉音·艾力,这是一位医生给他伤口换药也会叫疼的31岁男性,“杀戮能换来进天堂资格。天堂有仙女、想要什么有什么。酒在凡间不能喝,但在天堂喝完美酒,发出来的汗也像香水一样香……”在镜头前讲这些的时候,他眼神里不是神往不是忏悔也不是恐惧,而是让人发憷的拒绝交流,木然的孤独。当然,在现实社会里,一个人要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艾力则要为想要进天堂做出的行为,付出法律代价。只是,只是好像他身边的人,他生活的环境,没有在他做出这可怕决定之前,对他有所察觉,做出一点点的应答。

  就像片子在台湾的译法:这么远,那么近......

  山中一晚后,四位“犯人的遗亲”再次到河边和亡灵道别,拖着疲惫身体随着火车穿过原野。新宿站那么大,他们刚刚道别就被消失在涌动的人潮中。敦最后回到湖边,在他们结束生命的地方,喊出了那声“爸爸”,交代了电影最大的谜底,插上作为教团标志百合花

  对于阿敦他们五个人,一年一次的祭奠之旅,不知更多的是疗伤还是重揭伤疤,也不知在大火烧掉家庭合照后能不能淡忘往昔的记忆,但愿百合花开能让他们释怀。

  《距离》观后感(九):距离:亦近亦远

  关于亲人

  距离,是指心的距离,即使是夫妻、父子、兄弟姐妹,看似是这个世上最亲近的人,心与心之间也充满了距离感

  就像龙应台在《目送》中,提到的关于自己与兄弟之间的关系,不会像跟好友一样殷勤探问,也不会像跟情人一样常相厮磨,也不会像跟夫妇一样同船共渡,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承受。他们聚首,通常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父亲母亲。聚首时即使促膝而坐,也不必然会谈心。即使谈心,也不必然有所企求——自己的抉择,只有自己能承受,在我们这个年龄,已经了然在心。她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定义为共老,“南美洲有一种树——雨树,树冠巨大圆满如罩钟,从树冠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有三十米之遥。阴天或夜间,细叶合拢,雨,直直自叶隙落下,所以叶冠虽巨大且密,树底的小草,却茵茵然葱绿。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铁轨,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阖,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雨树共老,挺好的。”

  我们总是习惯把自己活成很多面,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面前,我们也活成了不同的自己。在社会中,我们尽量把自己活得像个社会人一样,为人世故又不失真诚;在父母面前,活的更像个孩子,偶尔任性,偶尔懂事;在兄弟姐妹面前,活的时而像个小孩,时而活的像个小大人,总是处在照顾和被照顾之间;在配偶子女面前,就要活得像个家人一样,既要有责任担当,又要体贴关怀;在朋友面前,我们也许会活的更真性情一些……

  可是,即使是朝夕相处的那些人,即使是血缘最亲近的那些人,我们也很少能完全了解知道对方的想法和内心深处的渴求,我们忙着生存,忙着生活,却忘了忙着了解理解身边的人。我们都是人世上单独而存在的个体,缺乏沟通与交流,孤独的活着。

  关于信仰

  信仰这件事,没有对错,只有善恶。无论你是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共产主义等等,这都是你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一直以来,我都是这么想的,无论你是信奉佛教,还是沉迷于伊斯兰教,还是沦陷于邪教中无法自拔,这都是你自己选择的自由。在信仰这件事上,选择是否信仰还是何种信仰,这都是自己的事,即使他人进行干涉,最终的选择都是自己决定的,选择带来的后果都是要自己承担的。

  所以,当你披着信仰的外衣,做出了伤害自己或他人生命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权利,无论是出于自愿还是被动的,这都是在作恶,是不值得被原谅的。对恶的放纵原谅就是对善的惩罚。

  也许你认为你的这些行为是出于对自己信仰的至高崇尚,也许你认为你的这些行为在你的信仰里是值得被人推崇的,是为了精神上的更高的追求或者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更纯粹的东西,可是,剥开那些层层的外壳,伤害毕竟是伤害,恶就是恶,无论你添加多少的修饰与辩解,其本质是不会变的。这个社会的本质也是不会变的,惩恶扬善,人性所在。

  关于后来

  影片是以日本的奥姆真理教为背景进行创作的,也许你对这个所谓的邪教并不了解,但你一定对国内的FLG有所耳闻。

  有些人是出于自愿,有些人可能是被忽悠进去的,可是殊途同归,他们最终在这个组织里被洗脑,寻求所谓的更高级更纯粹的追求,做出了一些震惊世人的一些举动,让人扼腕叹息,也让人感到无法理解。

  很多时候,事情一旦开始,就会发生更多。我们无法阻止事情的开始,我们只能阻止事情的发展。

  尤其是在惨剧发生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所谓的宗教团体和成员及事件会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讨伐他们的声音会渐渐减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所谓的宗教团体和成员就会真正的消失了,他们只是在黑暗中继续苟延残喘,渴望并尝试着有朝一日能重返光明。对于这些所谓邪教的处理方式,真的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还有,那些施害者也是被害者的遗族们,看到自己最亲近的人——父母、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等等,做出了这样的事,可恨又可怜,心痛又叹息。可是,我们谁又能确保自己身边的人,那些你所谓最亲近、最熟悉的人,不会步那些人的后尘呢?

  《距离》观后感(十):这么近,那么远

  村上春树《地下铁事件》高于一般传媒报道的地方,是作家自己对地下铁沙林毒气事件有深入的省思。他从破解二元对立的迷思出发(“被害者=无辜者=正义”VS“加害者=污染者=邪恶”),提及大众(包括他自己)对奥姆真理教的逃避心情。他指出,这种伴随逃避的厌恶感,正好是“我们自己形象的负面投影”,“这在某种意义上,难道不就是我们避免正视,刻意或潜意识中继续从所谓现实这个层面排除着的,自己本身存在的影子(Under Ground)部分吗?”由是《地下铁事件》提供了一扇窗,一个出口,目的是承认阴影的存在,与之求取谅解,将阴影融入自我意识之中,为通往心理健康的第一步。

  是枝裕和的作品《距离》处理的题材和手法,与《地下铁事件》相若。影片一开始,便透过电视新闻报道,提及三年前发生的离奇宗教团体集体杀人自杀事件,引发城市中上百人死亡。《距离》无意于叙说事件本身,而聚焦于事件发生三周年之后的状况,正好是电影名的第一重含义,即与事件拉开一段距离,或许能更清晰地观照事件。导演将目光对准了当年的宗教团体成员的家人(兄弟姐妹或配偶),以他们在事件三周年的忌日的祭拜活动中的往事回忆为经,以他们不期然邂逅的当年唯一从宗教团体逃出的成员的叙述为纬,试图呈现当年的宗教团体成员的真面目。

  是枝裕和的可贵之处,是不对当年宗教团体成员作妖魔化描绘。无论是在家人的回忆中,还是当年宗教团体幸存成员的叙说中,他们都是普通平凡的正常人,没有任何异于常人之处。但是,透过对家人的回忆和成员的叙述,观众和这些家人一样,处于巨大的震惊之中:在宗教团体活动中的家人形象,和他们接触的家人形象,竟然判若两人。宗教团体活动中的家人的面目,是他们所不知道不了解因而是陌生的!也就是,他们对家人的了解,其实相当程度上也是表皮的,肤浅的!他们对家人的了解,如果不比宗教团体成员多,那么家人的意义何在?在这样的对比之下,观众和电影中家人一样,始而震动,继而反省,试图从中找出他们变化的轨迹。这是电影名的第二重解读,家人之间这么近那么远的距离,揭示出一个重大事实:今时今日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隔阂,到了可怕的程度。如果连家人之间都互相不了解,没有交流,没有沟通,那么扩而及之,这个社会的疏隔程度,恐怕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实发生在当代社会,有多少的心灵由此苍白空虚寻求慰藉。这,或许就是形形色色的宗教团体存在的土壤。影片中事实正是如此,在这些宗教团体的家人的回忆中,这些加入宗教团体的人,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失意者或零余者,换言之不愿适应或不能适应社会的人。可惜,家人对他们的反应,正如社会上主流大众对他们反应一样:对他们的不适应社会或不满或不耐烦,对他们加入宗教团体前后的言行举止几乎一无所知。现实中得不到的,他们在宗教团体中获得了,诸如宁静,自由,受人尊敬。可以说,社会(以他们的家人为代表)对他们的理解和不闻不问,简接地将他们更快地推进了宗教团体中。发展到最后,对社会现实完全失去信任,在教主的唆使或洗脑后,为追求精神的绝对,丧失判断系统的基准,失却是非标准,将自主权拱手交给教主,在后者利用仪式等欺骗下,信徒完全被剥夺了现实生活的基础,而彻底沉迷于宗教团体的活动中。透过片中幸存的团体成员心有余悸的叙述,我们得知他开始在团体中感到宁静平和,越往后越感到隐隐的恐怖和杀机,正是宗教团体活动走向万劫不复的征兆。在他出逃之后不久,集体性的自杀杀人的惨剧跟着发生了。

  网络中流行类似这样一种表述:“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套用在《距离》中,可以是这样:“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你是我的家人,我却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做什么。”由此,是枝裕和的这部作品,具有震聋发聩的效果。他曾说过,自己的作品始终关注死亡与丧失题材,是因为他深信,对死有了更深的了解,才对生有加倍的热爱。《距离》也一样,透过对宗教团体成员的精神轨迹的波动变迁的描绘,使我们看清心灵的脆弱性无助性,和其走向的不可知性。正因如此,它提醒我们关注由它引发的广大深层的社会问题。关怀这个世界,从关怀一颗心开始。关注惨剧,积极面对我们的负面阴影不逃避,这或许是是枝裕和本片的苦心所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