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乡情怀|姑奶奶的手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文乡情怀|姑奶奶的手艺

2018-12-27 19:00:32 作者:左克友 来源:文乡枞阳 阅读:载入中…

文乡情怀|姑奶奶的手艺

  姑奶奶年轻时命途多舛。不到二十岁,便远嫁他乡,夫唱妇随,倒也恩爱,本以为日子有了盼头。不料,世事维艰,生活天空好不容易露出一小块彩虹,便被突如其来灾祸盖得严严实实,不见半点阳光。半年不到,丈夫突然暴病身亡,公婆认为是媳妇克死了他们的宝见儿,便对她横竖看不顺眼,打骂成了日常功课可怜姑奶奶,倚栏杆,花飘零点点滴滴泪自流。娘家人看不过去,一顶小轿,将姑奶奶接回娘家

  从此,姑奶奶便定居在娘家,坚持独自生活,小脚一生再也没有迈出以居住地为圆心以一里长为半径范围一步。

  娘家父母兄弟也是勉强糊过日月单纯依靠娘家是不现实的,也是姑奶奶不愿意的。好在姑奶奶人善个性要强,她把生活赐于她的不公暗暗吞下肚里,自力更生,早起迎着太阳劳作,暮至追着月色忙碌作息时钟,就是太阳运行轨迹

  姑奶奶裹过脚,“三寸金莲”走起路来,颤巍巍的,如逆风杨柳枝,左摇右摆,让人总担心风把她吹倒。但她却以勤劳肯干弥补自身条件不足,把自家自留地侍弄得四季生金涌银,青菜盈盈。春有莴笋,夏有豆角,秋有扁豆,冬有白菜。路过者见满园绿意,无不啧啧赞叹:堪称样板菜地!姑奶奶听后,心里便盛开了一朵灿烂莲花匆忙拽下几把菜硬塞到人家菜篮里。因此,姑奶奶在娘家很得人缘,人见人敬。

  姑奶奶不能和大脚妇女一样,挑秧插稻,车水挑担,只能干一些看鸡、放牛的轻活,工分挣得当比不上别人,要知道当年工分和口粮是挂钩的,工分就是粮食之母,饮水之源。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老天赐给贫苦的姑奶奶两门娴熟的好手艺:织布和“斗”兜兜

  奶奶请人置办了一台织布机。姑奶奶心灵手巧,不卖滑使奸,织出来的布,纹理耐看,疏密有度,收费低廉,很受大家欢迎。儿时,我特喜欢呆在织布机前,看姑奶奶左右手推进推出,将手工纺车上纺出的棉纱缍变魔术似的变成一摞摞成品布料,虽比不上锦衣玉缎,但她最拿手的是,能织出别人织不了的经线为黑、纬线为白的黑白相间图案,这在我看来不亚于《牛郎织女》中织女织就的布匹。

  姑奶奶织出的布穿在身上柔柔软软,舒舒服服,人人皆赞姑奶奶的手艺已到了不能再熟练地步了。姑奶奶就是凭着一双巧手,将织布机的吱吱响声织成了最动听劳动号子,将来回穿舞的梭影织成了最美丽画面,也将姑奶奶孑然一身寂寞生活织得有滋有味

  更奇的是姑奶奶还有一绝活——斗肚兜布。那时乡下农村有给小孩百日穿肚兜的风俗。肚兜衣,亦称百家衣、百福衣、百衲衣。“穿了百家衣,能活七十七。”旧时医疗条件有限,贫苦人家希望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活下来,就要托大家的福,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陆游诗“哀哉穷子百家衣,岂识万斛倾珠玑”中的“百家衣”,就凝聚了父母的愿望

  多少家庭孩子出生后,其父母就向邻居亲戚讨要一些旧的衣服或裁剪新衣时留下的碎布,请人做成肚兜,给孩子在百日时穿上,就会拒魑魅魍魉、疾病于身外,小孩就福禄康寿,一帆风顺。“陈、成、程”姓的人家碎布最受欢迎,“陈、成、程”谐音"存",寄寓了孩子能生存下去的心愿。“蓝色的布料"也不赖暗示了孩子穿上后就拦住了妖魔鬼怪,小孩就会健康长大成人,而紫色的更受青睐,取其谐音“子”,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祝愿

  姑奶奶有一颗热心肠,虽自己无子嗣,但特喜欢小孩。人家只要送来做百福衣的原料,她就笑眯眯地接下来,好像别人特别看得起她似的,眉间自然就扬起了自豪皱纹。她守时守信,从未耽误过别人家讨要百家衣的时间。接过布料,她就从不太宽裕的时间里挤出一分一秒,一门心思替人家做肚兜衣了。姑奶奶戴着老花镜,将一块块碎布剪成三角形状,压平实后,合理搭配色彩,用针线连缀成一尺见方的布料,然后做成肚兜布。工艺虽不复杂,但耗时耗工,消耗人的眼力心力。姑奶奶常唠叨:说出的话,泼出的水,收不回来。既然答应了人家,再苦再累也要好好缝制出来。

  姑奶奶大字不识一个,却很有审美水准。她深知“红配绿丑得哭”,精于色彩搭配,做出的小孩肚兜图案精美贴身耐穿。小孩百日穿上肚兜时,肚兜仿佛散发着佛光,让那个积贫积弱的家庭瞬时变得热气腾腾,紫气东来般神圣安详,甭提姑奶奶心里的高兴劲儿了。那个年代村里小孩出意外的少,不知是托姑奶奶的福,还是托了百家衣的福?

  你可不要以为姑奶奶以此作为敛财工具。人家送来礼物,她一概拒收;人家讨肚兜留下钱币,她一脸不悦。她说收了人家钱物就不灵了,一个多么质朴多么厚道的人!不过,小孩过百日宴时,只要人家请,她也会乐颠颠的跟着去,被人拉坐在上席,慈眉善目,轻言轻语,笑容可掬,脸上漾满了柔光,一副实实在在的观音菩萨相,温暖了所有应宴的小孩。有时人家一时忘了请她,她心里失落落的,却也不记恨人家。

  我是她内侄孙儿,喜欢在她身边跟前跟后,有时帮她做抬水、穿针一类力所能及小事,很受她疼爱。我不知道小时穿的肚兜是不是姑奶奶做的,但我知道我上小学年级背的书包就是姑奶奶用百家碎布一针一线缝制成的。我背着像少数民族服饰一样的书包在同学们中间赚足了眼球,我为我拥有别具风格的书包而得意,为我有一位疼爱我的姑奶奶而自豪。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大雪纷飞的日子,姑奶奶无疾而终,享年八十二岁。出殡那天,凡是穿过她缝制的百家衣的人,只要在家,都自动的加入了送殡的队伍,绵延一里多。是红肚兜的魔力使然,还是姑奶奶的厚道感人无儿无女的姑奶奶轰轰烈烈风光了一回。

  不知有多少次,姑奶奶的身影走进我梦里,梦见姑奶奶为我缝制的花书包,装满了岁月酿成的阳光,装满了长辈慈爱,装满了姑奶奶对我的疼爱。

  那小小的红肚兜在我用情感笔墨写成的章节中,幻化成一页页圣洁的莲花,鲜嫩绽放在我心中,灿烂着我的心房

  姑奶奶是个平凡的人,但她用高尚言行影响着周围的人,正是这平凡的人使生活充满正能量。她的善良品质,自立的精神滋润我的心田,给了我战胜困难挫折勇气智慧,促使我的人生方向永远不偏离真善美

  姑奶奶或许就是菩萨派到凡间的使者,人存善念,天必从之。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左克友,网名一树花开。

  枞阳钱铺中学老师

  推荐阅读

  12.26纪念专辑|我要吻你一百遍!

  文乡情怀湖畔人家

  文乡情怀|那年,那月,那些事

  文乡记忆|儿时的露天电影

  桐中绝对,文乡枞阳一位老师对出了下联,请君评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